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病因和诊断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2
治疗效果
针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
等,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03
存在的问题
目前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诊断标准不统一、
治疗方法不规范、疗效评估不准确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外科处理部分核心内容阐述
手术指征
01
明确了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指征,包括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等。
手术方式
02
详细介绍了多种手术方式,如结肠次全切除术、结肠全切术等
,并阐述了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
术后管理
03
强调了术后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并发症
预防等,以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
手术指征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如出 现肠梗阻、巨结肠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如结肠 次全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等。
围手术期管理及并发症预防
围手术期管理
包括术前评估、肠道准备、术后疼痛管理等,以确保手 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患者康复。
并发症预防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例如基因诊断、肠 道微生物组调节等新型治疗方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挑战应对
为了应对慢传输型便秘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治 疗规范,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概述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概述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概述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障碍,其主要特征是粪便排出缓慢或困难。

正确的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标准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他导致便秘的潜在原因。

根据国际功能性消化障碍联盟(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制定的罗马IV标准,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关键要点:1.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排便困难、排便不畅或感觉排便不完全,持续至少3个月。

2. 患者排便频率明显降低,通常少于大便3次/周。

3. 排便期间存在腹痛和/或腹胀感,以及其他相关症状,例如排便时需要过度用力、排便时间过长或需要手助推。

4. 排除由其他疾病导致的慢传输型便秘,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癌症等。

在确定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后,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症状是重要的。

医生应了解患者的排便习惯,包括排便时间、排便所需的用力程度和是否需要手助推等。

医生还应询问患者的腹痛和腹胀感情况以及与排便相关的其他不适症状。

医生还应对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用药情况和既往病史等进行全面评估。

进一步的评估可能包括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寻找与排便困难相关的体征,例如腹部触痛、肠鸣音减弱等。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和甲状腺功能等,旨在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便秘。

医生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例如结肠镜检查、肛门直肠测压和肠传递时间测定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肠道的解剖和功能,并排除慢传输型便秘的其他潜在原因。

总结起来,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他导致便秘的疾病。

对于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进一步评估包括病史、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通过全面评估和适当的检查,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况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

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

1 临床表现及 诊断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左 下腹有胀压感觉 ,下腹痉挛性疼痛 ,腹
部胀 满 或 胸 腹 闷 胀 不 适 ,欲 便 不 畅 ,便 意感 不 强 或 无便 意 感 ,粪 块 干燥 、坚 实 。慢 性 便秘 者 ,有 食 欲 减 退 、 口苦 、 嗳 气 、气 胀 、
多屁 、头痛 、头 昏、疲乏无力等症状 。但结肠慢传输 的诊 断应 】
注意 与其他类型 的便秘鉴 别 ,其诊断步骤如下示意 式_ 5 I
肠转运时 间测定及直肠肛 门功能检测 ,结果 3 例症状缓解 ,8 4例 无效 ,3 例在治疗 中好转 。总 的胃肠转运时 间越短则膳食纤维治 3 疗效果越好 。膳食纤 维临床治疗对 5 %以上患者无效 ,几乎只在 0 无病理变化的患者中才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 (5 ) 胃肠转运缓慢 8% , 和排便 困难组 膳食纤维 的治疗效果 较差。
作者 单位
竹 赵心 。 )
1 0 0 中国 医科 大 学附属 盛 京 医院学 生科 ( 霄鹤 赵健 04 1 朱
3 3 从消毒剂 的作用 时间看 :医务人 员比较喜欢作用时间 . 短的,即 3 号和 5 , 号 这也是依从性 中体现出来的结果 , 选择 3 号
消毒 剂 的有 3 次 ;选 择 5号 消毒 剂 的 3 人 次 。 6人 5 3 4 从 单 位 体 积 的 价 格 上 看 :4 价 格 最 高 ,2 次 之 ;再 . 号 号 次 3 ,5 和 1 最 低 。 号 号 号
S TC功 能锻炼 的方 式 ,在结肠高动力期( 早晨 起床后或早餐后) 训
练排便运动 ,改善排 便体位 ( 蹲位最佳 ) ,加强腹肌和膈肌锻炼等 ,
能获得一定效果 。
蜡艚 煞 瞧 降 练 赍 挂- 扈 ¨ 滕 瞠 熏 胤精 冉罄 毂 崖腼 甜 凳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其他非药物治疗途径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 ,减少精细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功能,对部分
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 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 蠕动和排便功能。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可以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缓解便秘 症状。
症状表现
ST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难排、排便不尽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腹胀、腹痛等腹部不适 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身体影响
STC患者由于长期排便不畅,容易 导致肛裂、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 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 康。
心理影响
长期的便秘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 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便秘严重的患者,可 考虑结肠全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要求保留部分结肠功能的患者,可考 虑结肠次全切除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
围手术期管理优化
01
术前准备
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术前准备方案,包括
肠道准备、营养支持等。
伴随症状改善
评估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伴 随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
了解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如 睡眠、饮食、精神状况等。
患者心理状况关注
01
02
03
焦虑抑郁情绪评估
采用专业的焦虑抑郁量表 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 者的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 患者,制定相应的心理干 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 知行为疗法等。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
慢传输型便秘是指粪便在结肠和直肠中滞留时间过长,导致排便困难和不适感。

以下是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
1. 排便困难,需要用力排便;
2. 排便不完全,感觉还有残留物;
3. 大便干硬,形状不规则;
4. 排便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
5. 需要手助推或者指挖才能排出大便。

二、体征
1. 腹部胀痛或不适感;
2. 肛门括约肌紧张;
3. 直肠内有大量粪块。

三、检查
1. 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内有大量粪块,并能评估括约肌紧张度和反
射性收缩反应;
2. 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内有大量粪块,并能评估结肠黏膜的病变
情况。

四、其他检查
1. 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慢传输型便秘;
2. 血清钙测定:低钙血症可导致慢传输型便秘;
3. 结肠运动学检查:评估结肠的运动情况和排便反射。

五、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
1. 患者有排便困难和不适感,排便时间超过10分钟,且需要手助推或者指挖才能排出大便;
2. 直肠指检发现直肠内有大量粪块,并能评估括约肌紧张度和反射性
收缩反应;
3. 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内有大量粪块,并能评估结肠黏膜的病变情况。

六、注意事项
1. 诊断慢传输型便秘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
2.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排便困难,如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影响等;
3. 对于长期存在的慢传输型便秘,需进行定期随访和治疗。

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3例

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3例
10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 O 9年 4月第 l 5卷第 2 期
的检 出率 逐渐 增加 。正 常情 况 下 , 冠状 动 脉及 其 分 支走 行于 心外膜 下 心 肌表 面 , 当冠状 动 脉 或其 分 支 的某 个节段 行走 于 室壁 心 肌纤 维 之 间 , 形似 桥 的 被
4 讨 论
便 。结肠 运输时 间 :2 10h钡丸滞 留于乙状直 肠 区域 2 , 例 左半 结肠 区域 8 , 结肠 3例 。排 粪 造影 显 例 全 示轻 中度直 肠前 突 5例 , 电子结 肠 镜检 查 3例 有 结
肠 黑变病 。气囊 逼 出试 验均 阴性 。
1 浙江东阳市 中医院外科 ( . 东阳 320 ) 2 10
“ 挤奶效 应” 即可诊 断该 段 冠 状 动 脉外 存 在 冠状 动 , 脉 心肌桥 。冠 状 动 脉 心 肌 桥 是 一 种 常 见 的解 剖 变 异, 发生 率 为 54 % ~8 .%Ⅲ 。心肌 桥 患 者有 的 .5 57 1 J
无 症状 , 的可 出现 心绞痛 或急性 心肌梗 死 , 有 但猝 死 者 少见 。心肌桥 对冠 状动脉 机械性 压迫 是导致 心肌 缺血 的重要 原 因 , 外 挤压 导 致 的 血管 内皮 细胞 损 另
冠 状动脉 , 这段 心肌纤 维 即称 为冠状 动 脉造
影 是诊断 心肌桥 的金标 准 , 诊 断标 准 为 至 少一 个 其
投 照体位 发现冠 状动 脉树 中的某一 段冠状 动脉 在舒 张期 内径 正常 , 在 每次收缩 期都有 突然 的狭 窄 , 但 呈
( 任 编辑 责
李 文硕 )
手术 治疗 结肠 慢传 输 型便 秘 1 3例
陈 斌 张 宏 志 ,
关键 词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引起的便秘,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少便意或便意消失,粪质坚硬,一般伴有腹胀,病因不清,症状顽固,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外文名称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因素胃肠调节肽分泌异常定义指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目录1简介2可能因素3日常护理折叠编辑本段简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引起的便秘,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少便意或便意消失,粪质坚硬,一般伴有腹胀,病因不清,症状顽固,多发于育龄期妇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症状逐渐加重,一部分患者最终须行结肠次全或部分切除术。

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

其病因在于结肠运动障碍,结肠将内容物推进速度减慢或结肠收缩无力,本类型便秘无任何解剖学和器质性病变,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应用刺激泻药再治疗便秘同时,尤其在长期大量应用时可造成结肠神经丛、间质细胞甚至平滑肌发生破坏甚至消失,最终导致结肠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折叠编辑本段可能因素1.不良排便习惯。

2.疾病因素:滥用泻药。

3.饮食习惯。

4.精神因素。

5.脊髓高位截瘫。

6.内分泌紊乱。

7.药物。

8.胃肠调节肽分泌异常。

9.系统疾病。

折叠编辑本段日常护理1、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蹲在厕所太久,最好每天都能够定时排便。

2、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利于排便的食物,营养搭配要合理。

3、多做些适当的运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心情舒畅、愉悦。

结肠传输试验应用于慢性便秘的诊断及分型

结肠传输试验应用于慢性便秘的诊断及分型

时间<3 h且与年龄 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  ̄ 3, 与国外文 献 报告一致 。柯美云【 贝报告健康者 4h J 0 J 8 标记物
排 出量为 8 .%。但 受 排 便 频 度 的制 约 ,8 97 4 h以上 7h 内基 本 排 空 标 记 物 者 仍 不应 归 人便 秘 范 畴 , 2之 故 临床上 多将 7h排 出标记 物 8 %及 以上者 ( 2 0 剩余 数 ≤4粒 ) 列为 正常 【6, 该说 这一 标准 是适 宜的 , 5 J应 , 目前我 们 以此作 为 诊 断 标 准进 行 诊 断 , 结 果属 临 若
便 形状 改变 。
3 讨 论
3 1 影响肠道蠕动的因素 在检查期间应尽量避 . 免影响肠道蠕动 的因素发生, 以降低假 阴性率。整
个检 查期 间患 者 不 得 服 用 任 何 影 响 胃肠 功 能 的 药 物, 直至 检查结 束 , 且在 检查 期 间要保持 正 常的起 居 习惯 及生 活规 律 , 理 的饮食 及精 神情 绪 , 合 因此在 检 查之前 应 和患者 及 家 属 做 好 沟通 , 检查 期 间 要 帮 在
助 监 督患者 。
12 方 法 .
受试 者 自检 查前 3天起 禁 服 泻 剂 及其
他 影响肠 功能 的 药物 及 食 物 的基础 上 , 最好 于 自然 排便 后进 行 。检 查 当 日早 餐 后 服 含 有 2 0粒 不 透 x 线 的标 志物 胶囊 1 , 服标 志 物 后第 7h 10 颗 于 2 、2h摄
线 , 从第 5腰椎 棘 突 向下 划 出 骨 盆 右侧 人 口边 缘 再 的切 线 , 向左划 出至髂 后 上棘 的切 线 。将 大 肠 分 为 右侧结 肠 区 、 侧 结 肠 区 、 肠 乙 状 结 肠 区 3个 区 左 直 域 。通 过这 3个 区域来 描述 标志 物位 置 。标志 物 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有关CSTC肠神经递质变化的研究有较多报道,人们都基于一种认识,即CSTC一定与某些肠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探索这些递质异常变化有可能揭示CSTC的发病机制。

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和P物质(substance P, SP)。

VIP也是ENS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SP是重要的兴奋性递质。

研究发现CSTC结肠SP含量明显降低, SP免疫反应性降低,可能是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之一[6]。

但出乎意料的是多数研究发现抑制性的神经递质VIP含量降低[6, 7]。

有人推测VI P含量降低与结肠传输减慢的结果并不矛盾。

在结肠巨大迁移性收缩向下传播时,必需伴随有远侧肠管的松弛,肠内容物才会向下移动,称之为上行性兴奋,下行性抑制,VIP含量降低可能是损害了下行性抑制从而导致巨大迁移性收缩传播障碍。

后来相继有生长抑素、5-羟色胺、ATP、神经肽YY、胃动素等多种肠神经递质异常的报道,但很多结果存在一定争议。

比较受到关注的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作用。

NO是ENS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

NO在体内必须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作用才能生成。

多数研究发现肌间丛和粘膜下丛NOS免疫反应性均明显升高[8],这至少部分地证实了NOS在CSTC发病中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神经丛内大量的NOS神经元释放NO导致结肠推进性收缩受抑制。

有关胃肠神经递质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只发现部分神经肽可能与CSTC的发病有关,其内在的协调机制却远未阐明。

某些神经肽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如VIP、SOM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增加神经细胞的存活率;而5-羟色胺等能影响神经元中表型标记物的合成,继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

这样看来,CSTC患者肠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不但影响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也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出现结肠动力减弱。

三、Cajal间质细胞与CSTC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胃肠动力调控中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ICC是胃肠道慢波的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s)并参与慢波的传播,对肠神经系统非肾上腺非胆碱能神经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9]。

ICC在CSTC发病中的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Lyford[10]报道STC病人整个结肠ICC明显减少,我们观察了CSTC乙状结肠ICC的分布也证实了这一结论[11, 12]。

c-kit信号途径对ICC的表型稳定至关重要,阻断c-kit通路可能导致ICC表型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功能[13]。

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CSTC结肠c-kit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提示ICC在其发病中有重要作用[14]。

CSTC结肠多种神经递质异常,如VIP、SP、NOS等,也有报道S-100蛋白、神经细丝免疫反应异常等。

目前的问题是怎样能将这些异常发现整合到一起,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病理生理过程。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更深入地探索C STC患者结肠ICC减少的机制以及与肠神经递质异常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 泻剂与CSTC几乎所有的CSTC患者都有长期服用泻剂的病史,常用的泻剂包括大黄、酚酞、番泻叶等刺激性泻剂。

目前发现的CSTC一些病理改变究竟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于服用泻剂,存在争议。

有人用番泻苷和蒽醌喂养大鼠6月,发现降结肠的收缩频率和幅度有降低的趋势。

但Fioramonti测定了饲以番泻苷6月的大鼠结肠肌电,未发现异常肌电。

我们给大鼠饲以大黄或酚酞1~3月,模仿CSTC患者服用泻剂的特点,不断增加泻剂用量以保持半数动物有下泻作用,结果发现大鼠肠道传输明显减慢,结肠慢波频率减慢[15]。

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可能对ENS造成一定的损害。

Dufour报道服用番泻苷4月小鼠的结肠超微结构未见异常变化,而服用1,8二羟基蒽醌则出现了结肠肌间丛轴突空泡变性明显,溶酶体样物质增多。

有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蒽醌对大鼠结肠壁内神经肽的影响,发现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VIP、SOM含量下降,而SP无明显改变。

我们的研究发现大鼠饲以大黄或酚酞3月,其结肠ENS组织形态和一些主要的神经递质(VIP,SP,NOS等)存在异常改变,而且与CSTC结肠ENS的改变有相似之处,提示CSTC的结肠壁神经病理变化与服用泻剂有关[15]。

刺激性泻剂在CSTC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诱发或加重CSTC的结肠病变和功能改变。

五.CSTC的诊断临床诊断顽固性便秘并不难,难的是对便秘准确分类,确定引起症状的主要因素并兼顾伴随的次要因素,才能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案。

两个重要的进步对便秘的诊断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观念的转变,即便秘不是一种单一因素的疾病,而是多因素多种疾病可能共同产生的一组症状。

第二,研究技术的进步,包括肠镜、肠动力检测、肌电压力检测、放射影像学分析技术乃至心理学研究的进步。

排粪造影、盆腔造影或盆底四重造影技术,肠道传输试验对便秘的精确分类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1980年,功能性便秘诊断的罗马标准终于发布并立即得到广泛的认可,第一次使得便秘的临床诊断得以标准化。

经过10余年的临床应用和讨论,1999年,便秘诊断的罗马Ⅱ标准正式发表,使得便秘的分类诊断达成共识。

罗马II标准中和慢性便秘有关的病症包括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对CSTC来说,不但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还需要了解是否伴随有盆底功能障碍,并严格与便秘型IBS鉴别。

参考文献1.Bassotti G, Stanghellini V, Chiarioni G, et 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otor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slow-transit constipation. Further evidence for an enteric neuropathy. Dig Dis Sci.1996;41(10):1999-2005.2.Scott SM, Picon L, Knowles CH, et al. Automa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cturnal jejunal motor activity identifies abnormalities in individuals and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Am J Gastroenterol.2003;98(5):1123-1134.3.Stark ME. Challenging problems presenting as constipation. Am J Gastroenterol.1999;94(3):567-574.4.Bassotti G, de Roberto G, Castellani D, et al. Normal aspects of colorectal motility and abnormalities i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18):2691-2696.5.Schouten WR, ten Kate FJ, de Graaf EJ, et al. Visceral neuropathy i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an immunohis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neurofilament. Dis Colon Rectum.1993;36(12):1112-1117.6.高峰,张胜本,张连阳, 等. 慢传输性便秘乙状结肠壁内肽能神经递质变化及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451-453.7.Koch TR CJ, Go L,et al. Idiopathic chronic constip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sed colonic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Gastroenterology.1988;94:300-310.8.童卫东,张胜本,张连阳,等. 一氧化氮合酶、P物质在慢传输性便秘结肠壁内的异常表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9):645-647.9.Daniel EE.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the 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 from bench to bedside. III. Interaction of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with neuromediators: an interim assessment.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1;281(6):G1329-1332.10.Lyford GL, He CL, Soffer E, et al. Pan-colonic decrease in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n patients with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Gut.2002;51(4):496-501.11.Tong WD, Liu BH, Zhang LY, et al. Decreased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n the sigmoid colon of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Int J Colorectal Dis.2004;19(5):467-473.12.Wedel T, Spiegler J, Soellner S, et al. Enteric nerves and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re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slow-transit constipation and megacolon. Gastroenterology.2002;123(5):1459-1467. 13.Torihashi S, Nishi K, Tokutomi Y, et al. Blockade of kit signaling induces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to a smooth muscle phenotype. Gastroenterology.1999;117(1):140-148.14.Tong WD, Liu BH, Zhang LY, et al. Expression of c-kit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and c-kit protei n in sigmoid colon of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Int J Colorectal Dis.2005;20(4):363-367.15.童卫东,张胜本,刘宝华, 等. 酚酞对大鼠结肠动力及肠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2):661-664.目的:探讨一种可行的重度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外科手术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