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便秘的外科治疗

合集下载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方式的选择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方式的选择

sv nS C cssw r o ie t ul bt c o o sp t n( c) n ep t ns r t ae t et cu e e T ae eec mbn dwi o t t s u t nc nt a o oo a dt ai t wee r tdwi rc l h eo r i i i h e e h a mu o s
c ln so y c lnt n its d fc ga h n Oo . h oa clco t e rca a atm s nn ae) r oo o cp , oo r s t ee o rp ya dS n T ettl oetmywi i oetl n s o i iec ss a te hl o s( wee
o 0 Ut r u p n i n f , n ag n st ame t t h a f r 1 , e i e s s e so r3 e l r e a u e t n r2 a e s metmewh n t e S C s r e r e f r d Ad e i n n o r o f t i e T u g r we e p ro me . h s h y o it si e o sr c i n wa o n e t b t t s mp n e f ro e ai n i n ai n , n o o h rs v r o n u o c a id at p r t o ep t t a d n t e e e ec mp i ai n c u r d Th v mg t o e o n e l to so c re键词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出口 梗阻 手术方式
【 s at obet e T a a ehi eu i l e osoptns i o as ni tn T ) Abt c 】 r jci o vl tt o e fh rc t d raetwt swtni osp i ( C. v e u eh c c ot sg am h f i h l r t tao S c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2
治疗效果
针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
等,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03
存在的问题
目前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诊断标准不统一、
治疗方法不规范、疗效评估不准确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外科处理部分核心内容阐述
手术指征
01
明确了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指征,包括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等。
手术方式
02
详细介绍了多种手术方式,如结肠次全切除术、结肠全切术等
,并阐述了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
术后管理
03
强调了术后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并发症
预防等,以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
手术指征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如出 现肠梗阻、巨结肠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如结肠 次全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等。
围手术期管理及并发症预防
围手术期管理
包括术前评估、肠道准备、术后疼痛管理等,以确保手 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患者康复。
并发症预防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例如基因诊断、肠 道微生物组调节等新型治疗方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挑战应对
为了应对慢传输型便秘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治 疗规范,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浅谈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浅谈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浅谈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术与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方法:对我院收治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 duhamel 术,对两组的疗效对比。

结果: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同时联合改良 duhamel术,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次全切除术;改良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4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20-01慢性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障碍,其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引起便秘发病因素很多,如饮食习惯、心理因素、先天的发育不全、炎症、不及时的治疗、长时间的用力排便等因素影响,其中老年患者最多见。

现对我院的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并联合改良 duhamel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09年12月~2010年6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功能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各20例,年龄22~60岁,病程5个月~8年,排便间隔时间最短3d,最长15d,每次排便时间30~45min。

随机把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排便时间、病程、间隔时间等一般资料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表现出排便次数少且排便时间久,缺乏便意,伴有腹痛、腹胀,少数腹痛明显,无恶心、呕吐症状。

1.3术前诊断及医技检查:对患者均行排粪造影,了解肛管和直肠的形态,判断出是否为混合型慢性功能性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
导语: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便秘的情况出现,不过人们一般都不会把它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挺多就是在便秘的时候注意一下饮食。

其实便秘也是一种
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便秘的情况出现,不过人们一般都不会把它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挺多就是在便秘的时候注意一下饮食。

其实便秘也是一种疾病,它也有不同的类型,而育龄期妇女最容易患上是慢传输型便秘,它典型的症状就是没有便意,针对这种类型的便秘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具体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呢?
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
①对发病时间短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不要盲目行结肠切除术,凡轻型便秘患者,首先要考虑保守治疗,只有长期保守治疗确实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②对结肠传输试验正常而盆底生理检查不正常者,应尽可能保守治疗;传输缓慢,生理检查也异常者治疗应先针对盆底功能异常,因为传输缓慢也可能是盆底功能异常的结果。

只有在盆底功能改善后经保守治疗后,慢传输仍无改善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对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才可考虑手术治疗:①有明确的结肠无张力的证据;②无出口处梗阻表现;③肛管收缩有足够的张力;④临床无明显的焦虑、忧郁及其他精神异常;⑤无弥漫性肠道运动失调的证据,如肠道应激综合征。

在未做全面的盆底生理学检查之前,就做结肠切除术。

其效果将不会理想。

对于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本文就先介绍到这里,其实慢传输型便秘的出现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说饮食、不定时排便等,也真是如此,想要彻底的治愈慢传输型便秘的话,不但要注意服药治疗,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其他非药物治疗途径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 ,减少精细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功能,对部分
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 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 蠕动和排便功能。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可以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缓解便秘 症状。
症状表现
ST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难排、排便不尽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腹胀、腹痛等腹部不适 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身体影响
STC患者由于长期排便不畅,容易 导致肛裂、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 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 康。
心理影响
长期的便秘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 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便秘严重的患者,可 考虑结肠全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要求保留部分结肠功能的患者,可考 虑结肠次全切除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
围手术期管理优化
01
术前准备
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术前准备方案,包括
肠道准备、营养支持等。
伴随症状改善
评估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伴 随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
了解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如 睡眠、饮食、精神状况等。
患者心理状况关注
01
02
03
焦虑抑郁情绪评估
采用专业的焦虑抑郁量表 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 者的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 患者,制定相应的心理干 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 知行为疗法等。

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3例

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3例
10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 O 9年 4月第 l 5卷第 2 期
的检 出率 逐渐 增加 。正 常情 况 下 , 冠状 动 脉及 其 分 支走 行于 心外膜 下 心 肌表 面 , 当冠状 动 脉 或其 分 支 的某 个节段 行走 于 室壁 心 肌纤 维 之 间 , 形似 桥 的 被
4 讨 论
便 。结肠 运输时 间 :2 10h钡丸滞 留于乙状直 肠 区域 2 , 例 左半 结肠 区域 8 , 结肠 3例 。排 粪 造影 显 例 全 示轻 中度直 肠前 突 5例 , 电子结 肠 镜检 查 3例 有 结
肠 黑变病 。气囊 逼 出试 验均 阴性 。
1 浙江东阳市 中医院外科 ( . 东阳 320 ) 2 10
“ 挤奶效 应” 即可诊 断该 段 冠 状 动 脉外 存 在 冠状 动 , 脉 心肌桥 。冠 状 动 脉 心 肌 桥 是 一 种 常 见 的解 剖 变 异, 发生 率 为 54 % ~8 .%Ⅲ 。心肌 桥 患 者有 的 .5 57 1 J
无 症状 , 的可 出现 心绞痛 或急性 心肌梗 死 , 有 但猝 死 者 少见 。心肌桥 对冠 状动脉 机械性 压迫 是导致 心肌 缺血 的重要 原 因 , 外 挤压 导 致 的 血管 内皮 细胞 损 另
冠 状动脉 , 这段 心肌纤 维 即称 为冠状 动 脉造
影 是诊断 心肌桥 的金标 准 , 诊 断标 准 为 至 少一 个 其
投 照体位 发现冠 状动 脉树 中的某一 段冠状 动脉 在舒 张期 内径 正常 , 在 每次收缩 期都有 突然 的狭 窄 , 但 呈
( 任 编辑 责
李 文硕 )
手术 治疗 结肠 慢传 输 型便 秘 1 3例
陈 斌 张 宏 志 ,
关键 词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联合TEM器械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腹部无切口手术体会

腹腔镜联合TEM器械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腹部无切口手术体会
a i rsafc c c rctl na t m o i Te h lpr c o , 0 , ntpe it l e o e a a so ss. c Coo o t l2 02 i
61 :3 ()2 [] C e n 4 h u g HY,L u g AL, C u g C, e 1 E d - en h n C t a. n o
以减 少了术后呼 吸道感染 的发 生率 。5 术后多数都 不需要用止痛 剂 , () 降低 用药上瘾的风 险。 6 至于给 病人带来 的精神喜悦就 更不用说 了 , () 我的这 两个病人每 天见到 医生都 是满面笑 容 , 的甚至到处和病 友展 有 示 自己没有 切 口的腹部 , 悦之 情可想 而知 。 喜 这 两种手术方式都 涉及到腹 腔内切开结 肠的感染控 制问题 , 我们 采取如下方式 解决 :1 () 充分 的术前肠道准备 , 了口服抗生素 外 , 除 手术 前一 天喝泻 药, 手术 当 日清洁灌 肠。 2 手术 中直 肠切开 前 , () 经肛 用碘 伏灌注 。3 直肠 切开时 , 引器持续吸 引 , () 吸 保持 清洁 。4 升结肠切 开 () 前先在 两侧钳夹 阻断 , 以免肠 内容流 出。这样 , 确保手 术后无感 染发 生 。关 于腹腔镜结肠 的腹部无切 口手术 国内外报道都 不多 , 国外报道 也是仅仅限于左侧结肠和乙状结肠和直肠手术 , J 北京友谊医院报道过 乙状 结肠的腹部无切 口手术I 而我们这 两种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慢传输 1 ,
讨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e tr l H p t l2 0 , 3 1 :9 4 . o n e o e ao ,0 1 l ( )3 2 4 【] 丁 仕章 . 2 结肠切 除治疗慢传输 型便秘疗效 回顾 与分析 … . 大肠 肛 门外科 杂志 , 0 l 73 : 2 3 2 0 , ( ) 3 ~3 . [ S r L 1 so D, il V, t a . u t tl c lco t 3 】 al . c V oi e tS b o a oe t my wi u h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饮食调整与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减少高脂肪、高蛋白 食物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方式改变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不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功能,改善便秘症 状。
推拿疗法
运用推拿手法在腹部操作,促进肠道蠕动和 排便。

整体调节
中医药通过调理脏腑功 能、气血津液等整体调 节方式,改善便秘症状

副作用小
相比西药治疗,中医药 治疗副作用较小,适合
长期使用。
预防复发
中医药治疗不仅关注当 前症状改善,还注重预
防便秘复发。
05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
要点一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改善便秘症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 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30
目录
• 引言 • 诊断评估 • 外科处理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专家共识的解读与展望
01
引言
便秘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 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 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01
02
03
微生态制剂种类
包括益生菌、益生元等, 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 善便秘症状。
用药时机
一般建议在餐后服用,以 减少胃酸对益生菌的破坏 。
注意事项
微生态制剂需长期使用才 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患 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传输便秘的外科治疗摘要】慢传输便秘是一种以肠道传输减慢为基础改变,导致患者排便困难的疾病。

目前针对慢传输便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手术方式较多,现总结各手术方式的疗效与适应症及心理因素的相关联系,针对不同的患者,严格把握各术式的适应症。

【关键词】慢传输便秘手术适应症【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30-02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ntion,STC)是一种多因素致使胃肠道功能紊乱、结肠传输过缓、结肠内容物排出延迟导致的便秘。

绝大多数的慢传输便秘患者可通过口服泻药、灌肠等保守治疗缓解症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对保守治疗的敏感性下降,外科手术可能是患者的唯一治疗选择。

目前,国内外治疗STC的手术方式依切除肠段不同可分为:结肠全切除、结肠次全切除、结肠旷置、部分结肠切、回肠或结肠造口等术式。

现就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一、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在行外科手术后,部分患者易于出现腹泻、肠梗阻、便秘复发等短期或长期并发症,国外Zutshi M[1]等通过对69例手术治疗STC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长期获益患者为77%;袁玉峰[2]等对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积分及术后疗效分析,认为患者合并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评估STC患者需行手术治疗,为外科医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推荐的STC手术指征为[3,4,5](1)符合国际通用便秘诊断标准,即罗马II诊断标准[6]。

(2)结肠传输试验明显延长,一般以72h标示物80%未排除为标准。

(3)通过相关影像学及电生理学检查,排除合并有出口梗阻型便秘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结肠包块、结肠冗长等。

(4)内科保守治疗一年以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5)患者有强烈的外科手术治疗意愿,依从性好,无明显精神障碍。

对于有严重抑郁、焦虑等症状,可作为外科治疗的手术禁忌症。

二、常见的外科术式比较1.结肠全切除(total colectomy)术为传统的慢传输便秘术式,通过全大肠切除的形式,有效地减少了大肠对粪便水分的吸收,缩短粪便的存储时间,使患者的排便症状有效改善。

Ripetli V等通过对1995~2004年行全结肠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患者行全结肠切除术,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Wexner平均评分由术前22降至6。

但该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多,如难控制性腹泻、肠梗阻等。

Hassan等报道,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明显,但术后腹泻、肠梗阻的发生率可分别高达30%和10%。

Guiyun等通过对37例患者的研究发现,平均Wexner评分由术前19.3降至2.3,术后腹泻及肠梗阻的发病率分别为9.1%和10.8%。

总言之,该术式疗效较好,但并发症相对较多,尤其是易于出现难控制性腹泻等,需长期服用止泻药物,对于患者术后胃肠生活治疗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影响较大。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STC亦成为外科医师的选择。

Kessler、Tomita等分别通过全腹腔镜与腹腔镜协助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STC,结果提示疗效与开腹相似,但较传统开腹全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Hsiao等通过对44例患者行手助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治疗STC的回顾性分析,患者满意程度达88.6%,术后腹泻达10.6%,无便秘复发,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手术优势较明显,尤其是手助腹腔镜技术较全腹腔镜比较解剖知识及操作技术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等优势,适合初学腹腔镜外科医师采用,亦可作为全结肠切除治疗STC的推荐术式。

2.结肠次全切除(subtotal colectomy)术即通过保留回盲部的结肠切除,行盲肠乙状结肠或盲肠直肠顺蠕动、逆蠕动吻合术。

该术式因保留了回盲瓣的功能,使食糜等在肠道内运行时间延长,术中亦保留了盆底神经,能较好地控制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腹泻的发生,为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较多的术式。

钱群等通过对1999~2005年37例STC患者行结肠次全切与全结肠切除术比较发现,结肠全切除组术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明显低于结肠次全切除组,住院时间、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Marchesi亦证明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STC患者在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腹泻发生等方面均优于结肠全切除组,而肠梗阻、术后GIQLI等无明显差异。

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治疗STC中,Iannelli 等认为全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时间长,但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而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的结果显示: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较全腹腔镜下则大大缩小,且学习相对简单,在STC治疗中可作为首选术式。

3.结肠旷置(colonic exclusion)术即将结肠全部或部分旷置,行盲肠直肠或盲肠乙状结肠吻合术。

该术式因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较低等优点,常用于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老年满传输便秘患者。

代全武等报道治疗组14例行结肠旷置术,对照组30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STC,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等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手术疗效、并发症等无统计学意义。

Pinedo行腹腔镜下结肠旷置术亦取得良好疗效,手术安全性得到认可。

在对于高龄STC患者治疗方面,Zhao等对16例年龄大于60岁高龄STC患者疗效分析提示,患者满意度达93.3%,但1例患者在术后1年左右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等旷置结肠综合征表现。

目前国内外采取的操作为回肠末端或盲肠切断结肠,行盲直肠端侧或回直肠端侧吻合术。

因全部结肠旷置,结肠内细菌残留、粪便反流等,对旷置肠粘膜可有腐蚀作用,可出现以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为表现的盲袢综合征,对于长期的肠道影响需大量临床资料论证,推荐对于高龄患者使用。

在旷置中,吻合口位置也不易选择,过高可出现便秘复发,而过低则可能出现严重腹泻等并发症,对于术者经验要求较高,不宜控制。

国内李红岩等通过改良该术式,增加升结肠和乙状结肠并行缝合,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的防止了盲袢综合征的发生。

4.结肠部分切除术即依据相关检查结果,确定慢传输的结肠段,行相关病变的结肠肠段切除。

相对于结肠次全切除及全结肠切除等,术前切除的目的性肠段相对较明确,Lundin等分别通过不透X线的标示物或DTPA闪烁法确定病变结肠部位,虽能确定主要结肠传输变慢的部位,但对23例患者的随访分析发现,行部分结肠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不明显,患者满意度不高,术后服用泻药次数及排便困难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多数学者认为结肠部分切除术具有便秘复发较高,术后恢复、并发症较其他术式无明显差异,目前不推荐作为慢传输便秘的常规手术方式。

5.肠造口术即通过回肠或盲肠造口,配合口服药物、顺行灌洗等方式,治疗慢传输便秘。

该术式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术后患者需长期佩戴造口袋、对患者生理改变较大等缺陷,限制了临床中的使用。

Rongen等报道12例通过盲肠造瘘治疗STC,疗效满意,无患者复发。

Meurette等报道25例顺行回肠造口后灌洗治疗STC,无1例便秘复发等,大部分患者可行灌洗后肠造口还纳,仅8例需行永久性造口术。

灌洗术后能够促使肠管正常生理蠕动的恢复,部分能达到完全治愈,但因存在永久性造口的缺陷,不推荐作为常规术式。

对于不能耐受全结肠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术、结肠旷置术等全身情况较差,或合并盆底功能紊乱的患者,可行该术式,亦可作为常规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后的二期手术治疗选择。

6.生物电神经刺激治疗相关学者在慢传输慢传结肠中研究发现结肠内血管活性肽、P物质、结肠顺应性等均降低,通过电刺激神经,能够促使上述物质升高,改变结肠顺应性,从而有效改善便秘症状。

生物电刺激的部位各位学者意见不一,目前以骶神经多见。

Kamm等通过对62例行骶神经刺激治疗ST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有50%患者便秘症状能够得到缓解,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Carriero等的研究则提示患者便秘症状改善不明显,认为骶神经刺激的疗效亦与心理、神经等因素相关。

虽然骶神经刺激后能否达到根治与患者对于实验性刺激的反应相关,但大量临床资料提示骶神经刺激在短期及远期均能缓解便秘症状,对于小孩或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可作为一种选择。

该治疗长期使用后,是否会引起盆底神经功能失调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1.腹泻在行手术治疗STC时,因结肠被切除或者旷置,结肠吸收水分功能减退,术后容易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严重腹泻等。

以结肠全切除多见,部分报道高达30%,而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虽可减少其发生,但依然无法避免。

结肠全切除术后,因回盲瓣缺失,食糜等进入直肠时间缩短,更易出现腹泻,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长期服用缓泻剂。

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较全结肠切除术后腹泻发生率低,这可能与回盲瓣的代偿作用相关,尤其是逆蠕动吻合,能有效的增加食糜的存留,减少腹泻的发生。

结肠部分切除及结肠旷置术等,一般出现较少,即使出现,术后多能代偿。

肠造口术后,因完全无肛门括约肌作用,需长期佩戴造口袋。

对于腹泻,在术前一定要注意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如存在肛门括约肌收缩障碍时,不宜手术,亦不推荐将全结肠切除术作为首选术式,术后腹泻如长时间不能代偿,可口服止泻剂,必要时行肠造口术,长期佩戴造口袋。

2.便秘复发便秘复发以结肠部分切除术较高,术后便秘症状缓解较低,Wexner便秘评分改善不明显。

结肠次全切除次之,全结肠切除或全大肠切除因常见出现腹泻而需使用止泻药,尚未见便秘复发的报道。

骶神经刺激等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结肠的顺应性,治疗后便秘易复发。

对于复发患者,可改行全结肠切除、次全切除、肠造口等其他术式,亦可用泻药等辅助排便缓解症状。

3.术后肠梗阻、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常见术后并发症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在几种手术方式中,并无统计学差异,与术者操作技术、肠管的损伤等有关。

术后可采用加速康复,有效解决术后相关并发症。

SCT是一种以肠道传输减慢为基础改变,导致患者排便困难的疾病。

在患者有强烈手术治疗要求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时,可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可选择结肠全切除、结肠次全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结肠旷置、全大肠切除等手术方式。

手术疗效与适应症及心理因素等相关,针对不同的患者,严格把握各术式的适应症,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等理念,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和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1] Zutshi M, Hull TL, Trzcinski R, ect. Surgery for slow transitconstipation: are we helping patients?. Int J Colorectal Dis, 2007, 22(3): 265-9.[2] 袁玉峰, 钱群,刘志苏, 等. 影响结肠满传输型便秘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7, 11(22): 830-832.[3] Ghoshal UC, Gupta D, Kumar A, et al. Colonic transit study by radio-opaque markers to investigate constipation: validation of a new protocol for a population with rapid gut transit. J Natl Med J India, 2007, 20(5): 225-9.[4] Jamshed N, Lee ZE, Olden KW. Diagnostic approach to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 J Am Fam Physician, 2011, 84(3): 299-306.[5] Leung L, Riutta T, Kotecha J, et al. Chronic constipation: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J Am Board Fam Med,2011, 24(4): 436-51.[6] Myung SJ, Lee TH, Huh KC, et al. Diagnosis of constip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Korean J Gastroenterol, 2010, 55(5): 31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