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 2016-2017 学年度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语文(高一年下学期)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保密★启用前泉州市2017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5),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鲁云谷传[明]张岱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
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
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雍容经典慰籍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 . 安详遐思磕绊一如既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 . 跨越振辐炫耀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 . 坐阵砥砺决择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2. (2分)在下面三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②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而从现在开始,序列的意义完全决定于生物信息学。
③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A . 冒失以至无济于事B . 冒昧以致无济于事C . 冒昧以至外强中干D . 冒失以致外强中干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的阶段,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 . 有评论家指出,目前的中国足球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
C . 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D .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是否刻苦勤奋,还要看他所处的环境怎样。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炮.烙(páo)谬.(miào)种寒喧残羹冷炙B. 阜.(fù)盛蟊.(máo)贼杜撰煊赫一时C. 吞噬.(shì)角.(jiǎo)色萧瑟舞谢歌台D. 笑靥.(yàn)牲醴.(lǐ)樯撸瓮牖绳枢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2016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露锋芒....,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取男单冠军。
②办理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和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业务,人们首选的依旧是银行,而非支付宝等新兴支付平台。
③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增强,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不断美化侵略,参拜靖国神社,采用各种手段向外延伸势力范围,步步为营,咄咄逼人....。
④针对高考作文,单纯性的网络恶搞开始升级并延伸至现实层面,最典型的是有一年的作文题目,因为源自真实事件而“节外生枝....”。
⑤最近,央视《航拍中国》播出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荫、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惊叹不已!⑥中国高等教育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A. ①③④B. ②④⑤C. ②⑤⑥D. ③④⑥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城市梦想”是一档专为展示农民工、服务农民工而制作的节目,体现了国家级媒体努力为2.8亿农民工建设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的社会责任。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1练习:4.11 陈情表A 含解析

11陈情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险衅./河畔.祚薄./薄.饼行.伍/行.年四岁B.床蓐./被褥.陨.首/殒.命应.征/应.门之僮C。
日笃./辱骂.拔擢./濯.足掌握./宠命优渥.D。
盘桓./永恒.逋.慢/晡.时萤.火/茕.茕孑立解析:A项,xìn/pàn,bó/báo,háng/xíng;B项,rù,yǔn,yìng;C项,dǔ/mà,zhuó,wò;D项,huán/héng,bū,yíng/qióng.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躬.亲抚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B.门衰祚.薄(福气)夙婴.疾病(缠绕)C。
未曾废.离(废止) 刘病日笃.(病重)D。
晚有儿息.(子)诏书切峻.(严厉)解析:A项,“期”,古代丧服的名称,句中指穿这种丧服的亲族。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⑤辍耕之.垄上⑥子犯请击之.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②助词,的.③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动词,到。
⑥代词,他。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则刘病日.笃A。
臣具以表闻.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非臣殒首所能上.报D。
历职.郎署解析:例句中的“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
A项,使动用法,使……闻。
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D 项,名词用作动词,担任……职位.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及答案

泉州市2017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总角之宴,。
(《诗经·氓》)(2)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薄暮冥冥,。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胡玉吕传[清]黄宗羲距余居数里,有双瀑之胜。
荒山穷谷,鲜游人之迹。
余幼时见有《游双瀑诗》题于古庙者,其姓氏‚胡廷试‛,初不知为何许人也。
长而习场屋之文①,累.见先生《易义》,始知其为名士。
丙午岁,陆冰修泛论里中人物,言张元岵有老友胡玉吕者,奇士也,殁时曾以其集授之元岵。
因诵其集中一、二奇崛语。
问其名,则先生也。
丙辰,过海昌,元岵之孙张讱来见,余问先生之集,乱中失去。
别出数卷,则自张天生传写之者。
讱因请为其传。
先生名廷试,字玉吕,别号敬所。
世家余姚,迁.而之武林。
父贞,字云龙,以《易》名家。
先生传其学,为《易》大师。
经其指授者,制义即有师法,往往登第去。
而先生九入贡院,犹为诸生。
一日,学使者第其文,置二等。
故事:一等至二等,赏格有差。
给赏及先生,先生掷之于地。
使者大怒,郡之士大夫为解之,乃已。
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8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一、课内文言知识(35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内凶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增加C.填然鼓之之:代“鼓”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2.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学不可以已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寡人之于国也月出于东山之上.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以其无礼于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2分)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⑥间至赵矣A.①⑤/②/③④/⑥B.①③⑤/②⑥/④C.②⑥/①③⑤④D.①⑤④/②/③⑥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寿命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顾:回头D.负荆请罪负:背着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鸡豚狗彘之蓄豚:猪。
彘:小猪B.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莩:快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民。
D.不积跬步跬步:半步,古代跨出跨一脚为“步”,两脚为“跬”。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并吞八荒之心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
2016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2016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一、(9分)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章节选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一文,为适应命题需要,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
全文较为明白浅显,阅读的难度不大,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1.(3分)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表述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
原文第1段说“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A 项以此句为核心进行转述,符合原意,所以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B项根据第3段中“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等语句的意思,得出“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的推断,符合文意。
因此B项也是正确的。
C项对第5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原文以“…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为总起,具体介绍了三次历史认同的主要内容,选项对此内容的转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逐次清晰丰富起来”缺少文本依据,二是“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与“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并无因果推理关系,选项用“使”字加以概括违背原文,与原文逻辑不等值。
因此C项是错误的。
D 项整合第6段“…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慷慨悲歌‟还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
”等内容,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D 项也是正确的。
2.(3分)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

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近日,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试题正式发布,本次考试的重点关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
以下是试题及参考答案的分析和整理。
一、单项选择1.下列选项中,诗句“春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种景象?A.雨水澄澈的小溪B.清晨横在天边的彩霞C.春季晴朗天空D.春色万分的湖泊参考答案:B2.以下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A.依山傍水,才能有所陶冶。
B.春来江水绿如蓝,涨落潮头看海湾。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滴滴川流不息,却又带着无尽的澎湃力量。
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结构可以突出重点、表达深情?A.反问句B.排比句C.比喻句D.设问句参考答案:B二、阅读理解青少年已经更加成熟了。
他们从小时候的单纯迈进到思辩和批判性自我检查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像极了小草的成长,它们拥有充足的养分,却面临着干旱和严寒的考验。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给予耐心和关注。
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不再只是对事实和规则的了解缺乏理解,他们开始提出问题,并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和社会进行质疑和反思。
这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约束的时期,因此我们需要智慧和技巧来引导他们,让他们从理性对话中逐渐成长。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不仅需要知识的输送,还需要合适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相比于孩子时期,青少年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当然,这种自由和尊重必须建立在对成长和精神的尊重上。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应该听之任之,也不能强力驾驭,而应该给予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慢慢地自己照亮成长的道路。
4.青少年处于“思辩和批判性自我检查的阶段”,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哪些帮助和支持?参考答案:耐心和关注,智慧和技巧引导,合适的沟通和交流方法,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承担责任的能力,鼓励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材料仅限我市内部交流,不得上传网络。
泉州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卷语文(高一年下学期)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一、(10分)1.(10分)(1)朽木不折金石可镂(2)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4)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评分说明】①有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
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分别出自《荀子·劝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除了《声声慢》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建议的诵读篇目,其余所考查的均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
题目要求考生补写两空,目的是引导考生重视篇章的背诵和准确默写。
二、(9分)2.(3分)D【评分说明】①回答两项或两项以上,不给分。
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积累,要求识记主要故事情节。
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项取自《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B项取自《红楼梦》第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C项取自《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D 项取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A、B、C项叙述与作品故事情节相符。
D项叙述有两处与作品故事情节不符:是宝钗送来丸药并劝慰说“我们看着,心里也疼”,黛玉有话难说,只说了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
3.(6分)①先以陈相的老师乐学仲尼之道,肯定陈相的老师陈良;②接着以陈相与孔子门人对待各自老师的态度比较,批评陈相弃学孔子学说;③最后以“下乔入幽”为喻,批评陈相弃学孔子学说会陷入落后的境地。
【评分说明】①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②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段结构,把握文段思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阅读材料来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孟子》选段。
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段所写的内容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从“陈良,楚产也”到“彼所谓豪杰之士也”为第一层次,肯定老师来批评作为学生的陈相;从“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到“亦异于曾子矣”为第二层次,从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比较的角度批评作为学生的陈相;最后以“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为第三层次,借“下乔入幽”为喻批评陈相。
具体来说,陈相弃学孔子学说,而学许行学说。
孟子如何批评陈相呢?首先是从陈相的老师入手,赞扬陈相的老师乐学仲尼之道,通过肯定老师来批评作为学生的陈相;然后从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进行比较:先从孔子的学生守孝三年,子贡又独守三年,说明孔子学生不忘恩师不忘儒道;曾子尊敬孔子,并不吝以“江汉”“秋阳”赞美孔子学说,说明孔子学说无人能比、无人替代。
而作为陈良的学生——陈相非但不尊重推崇自己老师乐学的孔子学说,反而背叛自己的老师,转向说话怪腔怪调并指责祖先圣王之道的许行学习。
这两种态度的鲜明比较,让孟子对陈相的批评入木三分。
最后孟子以“下乔入幽”为喻,以乔木和幽谷处于高低的不同境地,形象生动地批评陈相弃学孔子学说会陷入落后的境地。
三、(19分)4.(3分)C【评分说明】①回答两项或两项以上,不给分。
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的拟制,从史传材料中选取四个文言实词,对其相关意义进行考查,要求选择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项中的“无”与“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意义相同,通“毋”,可解释为“不要”。
B项中的“衣”,意义和用法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衣”相同。
D项中的“或”与“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或”相同。
C项中的“具”与“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苏武传》)的“具”意义不同,也与“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具”意义不同,应当解释为“皆,都”,而不解释为“详细”或“器具”。
因此,C项的解释有误,是正确选项。
5.(3分)B【评分说明】①回答两项或两项以上,不给分。
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的拟制,从史传材料中选取四个文言虚词,与教材中的课文句子相比对,对其相关意义和用法进行考查,要求选择出相同的一组。
A项,第一个“于”,介词,可解释为“向”;第二个“于”,介词,可解释为“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C项,第一个“因”,介词,可解释为“趁,趁着”;第二个“因”,介词,可解释为“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D项,第一个“乃”,副词,表肯定,可解释为“就是”;第二个“乃”,副词,表两事情理相悖,可解释为“却,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出自《师说》。
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都可解释为“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此,B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是正确选项。
6.(3分)B【评分说明】①回答两项或两项以上,不给分。
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考查考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的拟制,首先将阅读材料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的表述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分析,要求选出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C、D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失当之处。
B项与原文不符,监狱中监禁囚犯三百人,杜纮到任十天,将全部案件处理决断,而不是对在押囚犯执行死刑,不能推出“杜纮办事果断”的结论,故B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是正确选项。
7.(10分)(1)杜纮迎接他到客馆中,使者要入见皇帝有所陈奏,杜纮阻止他,使者答话很不谦逊。
(2)正好到朝廷去,在京城城门迎接杜纯的灵柩,悲哀得感动行路的人。
【评分说明】第(1)小题译出大意给3分;“逆”“不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纮逆之至馆”,重点译出“逆”;“答语颇不逊”,重点译出“不逊”。
具体评分应注意:①“逆”译为“迎接”,给1分;译为“忤逆”“违背”,不给分。
②“不逊”译为“不谦虚,不恭敬”,给1分;译为“不合适”,不给分。
③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第(2)小题译出大意给3分;“诣阙”“行路”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适诣阙”,应译出“适”“诣阙”,重点译出“诣阙”;②“哀动行路”,应译出“动”“行路”,重点译出“行路”。
具体评分应注意:①“诣阙”,译为“赴皇帝的殿庭”或“到朝廷”,给1分;译为“到宫阙”,不给分。
②“行路”译为“行路的人”或“出行的人”,给1分;译为“道路”“路边”,不给分。
③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在要求上对译出大意与关键词语所赋予的分值大体相当,说明对考生的要求既有对整体文意的理解,又有对重点词语的认识。
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逆”“不逊”两个。
“逆”译为“迎接”;“不逊”译为“不谦虚,不恭敬”。
第(2)小题的关键词语有“诣阙”“行路”两个。
“诣阙”,译为“赴皇帝的殿庭”或“到朝廷”;“行路”译为“行路的人”或“出行的人”。
四、(11分)8.(2分)阴寒简陋、幽居独处的图景。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①答出“阴寒简陋、幽居独处”等意思相同的答案,给2分。
②只答出“阴寒简陋”或只答出“幽居独处”,给1分。
③只答出“环境恶劣”,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概括图景特点的能力。
首联描绘作者贬谪陈留时的处境。
第一句中“北风”“茅屋”点明天气严寒、居室简陋,第二句中“幽子”暗示幽居异乡的处境,“地炉”呼应上文阴寒的“北风”与简陋的“茅屋”。
“日日”与“朝朝”叠词对举,一去声一平声,既强调恶劣处境之漫长,又指出内心苦闷之煎熬。
这一联在描绘图景中已蕴含作者的身世之痛,却深隐不露。
9.(3分)示例:①“唯”意为“只”“仅仅”,说明懒散是作者年老时仅仅能做的事,突出作者虽存意气,却无所作为。
②“亦”意为“只”“仅仅”,说明只有友人张仲宗与作者志趣相同,强调友人张仲宗是作者难得的知音。
【评分说明】①答出虚字,给1分;②进行虚字作用分析,给2分;③如有其他答案,如“只”“莫”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内容对诗歌虚字的艺术特点进行具体赏析。
元朝方回所说的“虚字”,大体等于现代语言文字学里说的“虚词”,即除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外,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意义必须依附于其他词才能有其意味的“词”。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用虚字以斡实事”中的“斡”,指的是用虚字使诗歌意思有曲折或诗歌节奏有变化。
如“唯”意为“只”“仅仅”,说明懒散是作者年老时仅仅能做的事,突出作者虽存意气,却无所作为。
再比如,“亦”意为“只”“仅仅”,说明只有友人张仲宗与作者志趣相同,强调友人张仲宗是作者难得的知音。
10.(6分)①年华老大、壮志未酬的感伤。
作者感慨徒有“乔木”般的才华,年老、遭贬时只能懒散度日,无所作为。
②意气尚存、心胸豁达的乐观。
即使处境困顿,作者仍以“诗”来增加自己的气概,把残雪疏篱当美景来欣赏。
③与友人相聚的盼望。
作者与友人志趣相同,急切盼望友人能够尽快到来共赏残雪疏篱。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每点答出什么思想感情的,给1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①思想情感只答出“感伤”“乐观”“盼望”,未指明“感伤”“乐观”“盼望”产生缘由的,不给分。
②分析与所答思想情感不对应的,分析部分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这首诗是作者贬谪陈留时的作品。
首联写贬谪后的图景,暗含了幽居异乡的艰辛愁苦,为颔联和颈联抒写羁旅坎坷、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张本。
颔联承上启下,直抒胸臆,“客里”与“幽居”照应,“意气”与“时事”呼应,表明诗人贬谪异乡,仍意气犹存;年华老大,却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