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说明书
F-氟康唑片 石家庄四药 说明书

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氟康唑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氟康唑片商品名称:依利康英文名称:Fluconazole Tablets汉语拼音:Fukangzuo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氟康唑。
化学名称: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3H12F2N6O分子量:306.28【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以下真菌感染:1、成人1)本品适用于治疗成年患者的下列真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球孢子菌病;侵袭性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食道念珠菌病,念珠菌尿及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口腔卫生或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萎缩型口腔念珠菌病(义齿性口炎);在缺乏合适的局部治疗方案时,治疗急性或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在缺乏合适的局部治疗方案时,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在有全身性治疗指征时,治疗皮肤真菌病包括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和皮肤念珠菌感染;在缺乏其他合适的药物时,治疗指甲癣(甲真菌病);2)本品适用于预防成年患者的下列真菌感染:复发风险高的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复发;复发风险高的HIV感染患者的口咽或食道念珠菌病复发;降低阴道念珠菌病的复发发生率(一年4次或更多次发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例如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念珠菌感染。
2、0~17岁足月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本品适用于治疗粘膜念珠菌病(口咽、食道)、侵袭性念珠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本品适用于预防免疫受损患者的念珠菌感染。
本品可用作维持治疗,预防复发风险高的儿童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复发。
使用说明:本品可在获知培养结果和其他实验室研究结果之前开始治疗;但是一旦有了结果,应对抗感染治疗作出相应调整。
应参考官方指南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头癣:现已进行了氟康唑用于儿童头癣治疗的研究。
伊曲康唑口服液(斯皮仁诺)的说明书

伊曲康唑口服液(斯皮仁诺)的说明书人体内存在的毒素比较多,内火也分为很多种,在调理自身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做到先检查在治疗,绝不能盲目用药。
清热气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等等。
对于药物清热解毒,我们极力为您推荐一种名为伊曲康唑口服液(斯皮仁诺)的药物,该药物对于清热解毒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伊曲康唑口服液商品名称:伊曲康唑口服液(斯皮仁诺)英文名称:ItraconazoleGranules拼音全码:YiQuKangZuoKouFuYe(SiPiRenNuo)【主要成份】伊曲康唑。
化学名:(±)-顺-4-[4-[4-[4-[2-(2,4-二氯苯基)-2-(1H-1,2,4-三氮唑基-1-甲基)-1,3-二氧环戊基-4-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4-二氢-2-(-1-甲基丙基)-3H-1,2,4-三氮唑-3-酮。
【成份】分子式:C13H12F2N6O分子量:306.28【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淡黄色带粘稠性的澄明液体带有樱桃香味。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HIV 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 或食道念珠菌病。
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规格型号】150mg:1.5g【用法用量】为达到最佳吸收,本品不应与食物同服。
服药后至少1小时内不要进食。
治疗口腔和/ 或食道念珠菌病:每日口服200 mg(2量杯或20ml),分1-2次服用,连服1周。
服药1周后若无效,则应再连续服用1周。
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口腔和/或食道念珠菌病每日2次,每次口服100-200mg(1-2量杯或10-20ml),连服2周。
服药2周后若无效,则应再连续服用2周。
每日服用400mg剂量的患者,如症状无明显改善,疗程不应超过14天。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吐酸水,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
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
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发表时间:2013-10-12T16:44:13.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郑宏[导读] 其抗念珠菌疗效至少与氟康唑相当,但抗曲霉菌效果优于氟康唑,给药方式灵活,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费用低。
郑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222000)【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肺部真菌感染23例。
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每日2次,疗程4周。
结果临床有效率86.9%(20/23),真菌清除率73.9%(17/23),不良反应发生率8.7%(2/23)。
结论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经济,用药方便,适用于基础疾病得到控制,症状稳定的患者。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伊曲康唑口服液【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91-02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逐渐上升,且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差,应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多,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或由于合并糖尿病等疾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增加,如能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我院呼吸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于23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经验性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1-83岁,平均71岁。
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15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4例,肺癌化疗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有: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1例,无创通气5例,联合或应用广谱抗生素>2周者4例,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3例。
所有患者均清晨清洁口腔后留痰液行真菌涂片查到真菌孢子及菌丝,真菌培养连续2次以上阳性且为相同的致病菌,或经气管插管取得的痰液标本行真菌培养阳性。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胃肠道反应: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
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
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
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
伊曲康唑雾化吸入预防侵袭性肺曲霉病药效学研究

i
on YKK13215
j
g
DOI10 3760 cmaji
s
sn 1673
436X 2019 07 009
伊曲康唑是 临 床 应 用 广 泛 的 三 唑 类 抗 真 菌 药
较高药物浓度,发挥抗真菌活性,抑制曲霉菌丝的
物,传统用药方式为静脉及口服给药,主要针对真
侵袭性生长。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伊曲康唑
i
ng Genr
t
a
lHo
spi
t
a
lof Nanj
i
ng Mi
l
i
t
aryCommand PLA Nanj
i
ng210002 Ch
i
na
Co
r
r
e
spondi
ngau
t
ho
r Zhang Xi
uwe
i Ema
i
lzhangxi
uwe
i
om
ywy@126 c
【
Ab
s
t
r
a
c
t】
Ob
e
c
t
i
v
e
j
To e
及两种联合用药,烟曲霉感染 前 2 天 或 感 染 后 开 始 给 药, 持 续 至 感 染 后 第 7 天。 比 较 各 组 小 鼠
生存率及肺组织真菌负荷。结 果
与 伊 曲 康 唑 腹 腔 注 射 相 比, 雾 化 吸 入 伊 曲 康 唑 作 为 预 防、 两
种联合用药均能有效提高小 鼠 生 存 率, 降 低 小 鼠 肺 组 织 真 菌 负 荷。 结论
用药剂量为 30 mg/kg, 每 天 用 药 一 次, 雾 化 时 间
抗真菌药物说明书

抗真菌药物说明书
一、药品名称:抗真菌药物
二、药品成分及含量:
每片/每瓶(视药品剂型而定)含有以下成分:
1. 主要成分:(列举主要成分及含量)
2. 辅助成分:(列举辅助成分及含量)
三、适应症:
本药物适用于以下真菌感染:
1.(列举适应症1)
2.(列举适应症2)
3.(列举适应症3)
四、用法用量:
1. 准确使用剂量,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2. 药物剂型及用法:(根据药品剂型不同,列举具体的用法用量)
五、禁忌症:
1.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2.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3. 具体禁忌症根据药物特性而定,需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六、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列举常见的不良反应)
2. 请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请立即停用药物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七、注意事项:
1. 请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药物。
2. 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3. 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 多个药物同时使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避免相互作用。
八、药物贮藏:
请将药品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湿气和阳光直射。
九、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名称:(填写具体生产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填写企业地址)
联系电话:(填写联系电话)
十、药品有效期:
(填写药品有效期)
请妥善使用本药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伊曲康唑说明书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伊曲康唑胶囊英文名:Itraconazole Capsules【成份】伊曲康唑。
【性状】本品为粉、蓝色胶囊,内容物为类白色小丸。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为三氮唑衍生物,对皮肤癣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絮状表皮癣菌)、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糠秕孢子菌属、念珠菌属(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午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它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
体外研究已证实本品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份之一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效应。
非临床毒理研究用小鼠、大鼠、豚鼠和狗对伊曲康唑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伊曲康唑的耐受性良好。
在妊娠的大鼠和小鼠中使用大剂量的伊曲康唑(分别为40mg/kg/日和80mg/kg/日,或更高)时,发现伊曲康唑会增加动物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并对动物胚胎产生不良影响。
在九项致突变试验中,伊曲康唑未显示有致突变性。
在致癌性研究中,对小鼠给药剂量升至最高80mg/kg时,未显示致癌性。
对雄性大鼠剂量升至20mg/kg和对雌性大鼠剂量升至40mg/kg时,未显示致癌性。
对雌性大鼠剂量达40mg/kg时,软组织肉瘤的发生率轻微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结缔组织的非肿瘤性、慢性炎症反应增加而致。
这些纤维黄瘤样变化被认为与脂类和胆固醇代谢的系统性紊乱有关。
此紊乱在大鼠长期毒性研究中的高毒性剂量中也有出现,这也可能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
【药代动力学】餐后立即服用本品,生物利用度最高,口服后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中清除呈双相性,半衰期为1-1.5天。
长期给药时1-2周达稳定状态。
在服药后3-4小时,伊曲康唑稳态血药浓度分别是:0.4μg/ml(0.1g每日1次),1.1μg/ml(0.2g每日1次)和2.0μg/ml(0.2g每日2次)。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伏立康唑的主要影响药物
主要影响2C19代谢药物,会使对方代谢减少,体内浓度增加。
例如与奥美拉唑(每日单剂40mg)同时应用时,伏立康唑的Cmax和 AUC分别增高15%和41%。无需调整伏立康唑的剂量。与伏立康唑合用时奥 美拉唑的Cmax和AUC分别增高116%和280%。因此当正在服用奥美拉唑者开 始服用伏立康唑时,建议将奥美拉唑的剂量减半 。 其余药物华法令建议监测凝血时间 苯二氮卓类会延长催眠时间,建议减少催眠药物剂量。
(以上药物与伏立康唑合用的机会并不太多,可能在ICU重症感染患者会有
少量机会)
次要影响3A4代谢药物
环磷酰胺/环孢素A,合用后,剂量减半,FK506,减至1/3. 其余常用药物不用调整剂量。
伊曲康唑的主要影响药物
影响大部分3A4代谢的药物:
这些药物与伊曲康唑合用的机会常有,在血液科最多,其次ICU, 呼吸科,风湿免疫科,并且这些药物常常都是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 比如紫杉醇、长春碱还是昂贵的抗癌药物。所以伊曲康唑带来的药物 相互作用对临床的真正影响更大。 另外,在伊曲康唑的说明书中,虽然写出了其可能与这些药物发 生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浓度,但是均没有相应的浓度变化数据, 以及剂量调整的方案,所以临床无法规避其带来的作用,加大了临床 的危险。所以许多文献,包括《热病》指南中指出伊曲康唑产生的某 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致命的。
通过2C族(2C19/2C9) 代谢的常用药物: 华法令(抗凝药物,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科也会使用) 地西泮(即,安定,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ICU重症患者偶用) 奥美拉唑(常用于ICU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 通过3A4代谢的常用药物: 环磷酰胺/环孢素A(主要用于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抗宿主免疫病) 可的松类(常用糖皮质激素,为目前各个科室均常用的抗炎抗毒、抗免疫的 药物,重症感染患者较常使用) 紫杉醇(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抗癌药物,常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多发 性骨髓瘤,血液科化疗方案中常用) 长春碱(抗癌药物,常用于治疗淋巴瘤,血液科化疗方案常用) 氨茶碱(用于支气管哮喘,呼吸科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