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92556
初中生物大脑各区域的功能

初中生物大脑各区域的功能大脑是人类最神奇的器官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生理功能。
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大脑的知识,但是你知道大脑各区域的功能吗?今天,我将以一名行业专家的身份,为大家详细介绍初中生物大脑各区域的功能。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脑的大致结构。
大脑分为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这些叶子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的信息,如感觉、运动、语言、视觉等。
1. 额叶(Frontal Lobe)额叶位于大脑的前部,主要负责思考、规划和决策。
它是人类智力的主要源泉,也是我们进行抽象思维和判断的能力所在。
额叶还与记忆、学习和情感调节密切相关。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需要动用额叶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额叶还参与面部表情的控制和社交行为的调节。
2. 顶叶(Parietal Lobe)顶叶位于大脑的上部,主要负责处理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信息。
顶叶还与空间感知、注意力和运动协调有关。
当我们触摸物体时,顶叶会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其他大脑区域进行处理。
顶叶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3. 颞叶(Temporal Lobe)颞叶位于大脑的下部,主要负责处理听觉信息。
颞叶是人类听力的关键区域,它能够识别不同的声音和语言。
颞叶还与记忆、情感和语言表达有关。
当我们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或说出一句感人的话时,颞叶就会被激活。
4. 枕叶(Occipital Lobe)枕叶位于大脑的后部,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枕叶是人类视觉系统的核心区域,它能够识别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各种视觉特征。
枕叶还与空间定位、眼球运动和眼动追踪等功能密切相关。
当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风景或者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时,枕叶就会被激活。
大脑各区域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挥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初中生物大脑各区域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桥脑、延脑分出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下运动神经元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至同侧、对侧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肌、眼裂以上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失等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适用于讲座,演讲,授课,培训等场景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邱富华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 4区 、运动前区 6区 、同向侧视中枢 8区 、前额叶 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 44区 和书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2 工作记忆障碍 由Braddeley等于1974年提出。描述记忆活动中暂时性的储存与加工过程,在1分钟之内。对推理、语言表达和理解计算等认知活动有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视觉空间模板、语音环和中央执行系统。 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前额叶的46区和工作记忆有关。 研究发现听觉工作记忆除和前额叶皮质有关外,还和纹状体的边缘区有关。
三 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 凝视 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发生此中枢损害后可有暂时性两眼向患侧偏斜和对侧凝视麻痹。
脑功能区及定位图示

脑功能区及定位图示到目前为止,人脑的很多功能仍未被人类所认识。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人们对大脑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类大脑皮层的功能区主要有4个,包括前部的额叶、中间的顶叶、两侧的颞叶,以及后部的枕叶,具体如下:大脑皮层主要的功能区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大脑皮层功能区示意图1、额叶:是运动的高级中枢,运动高级中枢在额叶的中央前回,运动性的语言中枢也在额叶,还有尿便的高级中枢在额叶的旁中央小叶,额叶还与人的精神、认知、情感有一定相关性;大脑神经纤维束核磁共振功能成像+MRA大脑神经纤维束核磁共振功能成像(A、B)及解剖(C)2、顶叶:是高级的感觉中枢,在顶叶的中央后,运用中枢也是在顶叶,因此顶叶受损可以出现失用,视觉语言中枢在顶叶的角回,受损时患者可以出现失读;3、颞叶:听觉中枢、嗅觉中枢、感觉性语言中枢都在颞叶,颞叶与人的精神、认知、情感、心理有一定的相关性;4、枕叶:在大脑的后部,枕叶是视觉的高级中枢。
1861年,法国神经学家兼外科医生保罗·布罗卡对一些失语症患者进行研究及治疗时发现此一区域,位于大脑皮层额下回后部的布罗德曼分区系统第44、45区,故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英文:Broca's area)是大脑的一个区域,它主管语言讯息的处理、话语的产生,与韦尼克区共同形成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在布罗卡区内。
布洛卡区与韦尼克区通常位于脑部的优势半球(通常位于左侧),这是由于大多数人(97%)是右利的缘故。
而脑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分为大脑皮质,左半脑,右半脑,丘脑,脊髓,枕叶,额叶,以及顶叶八个功能区。
1,大脑皮质控制人体的逻辑思维,包含前脑的新皮层。
2,左半脑控制人体语言、推理、逻辑分析、计算、记忆、语言,阅读等。
3,而右半脑控制人体的情感、直觉、视觉、知觉、美术、音乐节奏、形象记忆、以及身体协调等。
4,丘脑则承担神经反射,肌肉融洽以及人体的均衡。
五个脑叶的功能口诀

五个脑叶的功能口诀一、大脑皮层的组成和功能1. 大脑皮层的结构•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部灰质区域,由六层细胞组成。
•分为左右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脑叶。
2. 大脑皮层的功能•感觉功能:接收感觉信息,进行感觉加工和分析。
•运动功能:控制肌肉活动,实现身体的运动。
•认知功能:进行思维、记忆、学习、判断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
•语言功能:负责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情绪功能:调节情绪和情感,影响行为和心理状态。
二、额叶的功能1. 额叶的位置•位于大脑的前部,紧邻额骨。
•包括额下回、额上回和额中回。
2. 额叶的功能•情绪控制:调节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
•认知功能:参与决策、计划、创造和执行功能。
•社交能力:影响社交行为和交流能力。
•注意力控制:调节注意力的分配和集中。
三、顶叶的功能1. 顶叶的位置•位于大脑的上部,紧邻顶骨。
•包括顶上回、顶下回和顶枕回。
2. 顶叶的功能•视觉处理:负责视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分析。
•空间认知:参与空间定向、导航和空间记忆。
•数量计算:进行数学计算和数量推理。
•语言理解:参与理解复杂的语言信息。
四、颞叶的功能1. 颞叶的位置•位于大脑的侧面,紧邻颞骨。
•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
2. 颞叶的功能•听觉处理:负责听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分析。
•语言理解:参与理解语言的语义和语法。
•认知记忆:参与记忆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
•情感处理:参与情感的产生和调节。
五、枕叶的功能1. 枕叶的位置•位于大脑的后部,紧邻枕骨。
•包括枕上回、枕下回和枕内回。
2. 枕叶的功能•视觉处理:负责视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分析。
•空间认知:参与空间定向、导航和空间记忆。
•触觉感知:接收和处理身体的触觉信息。
•情感处理:参与情感的产生和调节。
以上是五个脑叶的功能口诀,通过对大脑皮层的组成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脑叶的作用和重要性。
大脑皮层是人类思维和行为活动的中枢,不同脑叶之间的协调和互动为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提供了基础。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讲义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 痪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 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 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 性瘫痪(硬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 一般上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 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 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 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 对侧下肢单瘫。
大脑半球-额叶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同向侧视)–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44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三)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 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发生此中枢损害后可有
(四)书写中枢损害的症状
• 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邻 近头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 手区,因书写过程与该两区有密切联系, 亦惟有识字者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 此中枢受损时产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大脑额叶 的功能定
位
一、额叶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ppt课件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18
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神经联系
12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13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21
(2)数学问题 患者不能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能按步骤完成计
算。 如:1)有18本书在两个书架上,一个书架上的 书是另一个书架上的书的2倍,问两个书 架上各有多少本书? 2)儿子现在5岁,15年后他的父亲的岁数是 他的2倍,父亲现在多大? 3)步行时需要30分钟到达车站,骑自行车 比走路快2倍,骑自行车到车站要多少时 间?
大脑各叶定位区介绍

额叶1、共济失调(主要是额叶脑桥小脑束受损一起)及精神症状、癫痫
2、额叶前部受损无明显临床症状
3、额叶后部受损亦无明显临床症状
4、额上回受损症状不明显
5、额中回后部受损表现书写不能
6、额下回后部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
7、中央前回是运动中枢
8、旁中央小回受损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感觉障碍及尿潴留
9、脑底病变表现为同侧嗅觉障碍、视神经萎缩及对侧视神乳头水肿
顶叶1、中央后回是感觉中枢
2、左侧角回受损表现为失读
3、左侧缘上回受损表现失用(运用不能)
4、主侧角回受损表现为古次曼综合症,表现为不能计算、不能认识手指、左右认不能,
书写不能,伴失读
5、右侧角回受损表现为否认左侧肢体存在,穿衣、刮胡须都用右手,不用左手,称
为自体认识不能。
6、右侧缘上回受损表现为不承认左侧整体有缺失,否认左侧偏瘫的存在,称为病觉
忽略。
7、以上两种情况均称为体像障碍
8、顶叶任意一处受损都可以出现触觉忽略,即分别检查肢体感觉时正常,但两侧同
时检查时,病灶侧却感觉不到,称为触觉忽略
9、顶叶占位性病变可损伤视辐射的上部,表现为对侧同象下象限盲
颞叶1、一侧颞叶病变局部症状较轻,尤其在右侧是,故称为静区。
2、颞叶内侧有嗅觉中枢、外侧有听觉中枢
3、白质中枢受损,引起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
4、左侧颞叶上回后部损伤表现为感觉性失语,颞叶中回及下回后部损伤表现为命名
性失语(又称为健忘性失语)
5、一侧颞叶听觉中枢损伤常无听觉障碍,或仅有轻度听力障碍
6、双侧颞叶损伤则引起严重的记忆缺损
枕叶视觉中枢。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和特征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和特征大脑是人体最为神奇的器官之一,其内部拥有种类繁多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能够控制我们的日常行为和认知。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大脑皮层功能区,它可以将大脑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区域,并负责不同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和特征。
一.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大脑皮层功能区位于大脑皮层的表面,是大脑上最为复杂的结构之一。
它主要由四个叶状皮质部分组成: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每个叶状皮质之中都包含着不同的功能区,负责不同的感知、运动和认知。
1. 额叶:位于大脑前部,负责控制情感和情绪,以及更高阶的认知功能,如逻辑思维、决策能力和计划能力。
2. 顶叶:位于大脑顶部,主要负责视觉和空间感知功能,如对视觉信息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视觉信息的空间定位和识别。
3. 颞叶:位于大脑侧面,其中的海马区和颞中回负责长期记忆和语言理解等功能,而额颞回与音乐感知和情感识别密切相关。
4. 枕叶:位于大脑后部,主要负责控制身体姿态和感觉信息的处理,以及视觉信息的传输。
二.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特征大脑皮层功能区的特征是确定其位置和功能的关键。
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特征。
1. 神经元密度:由于不同的功能区神经元的数量和密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神经元的密度深度来判断大脑皮层区域的功能。
例如视觉区域有更高的神经元密度,而触觉区域则明显较低。
2. 细胞类型:大脑皮层中不同的神经元类型也很重要。
例如,GABA-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颞叶的光学皮层和尾侧前额叶,它们具有调节神经元活动的作用。
3. 桥被纤维:不同的区域之间通过桥被纤维相连。
这种纤维可以传递信息,并将不同区域的信号集成起来,并将其转化为一个连续的感觉体验。
4. 功能相似区域:大脑皮层的相邻区域往往有着相似的功能。
例如颞叶中的两个相邻区域TPO和TEO都有着类似的生理响应。
总结: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和特征是深入理解大脑的关键。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感知、情感和认知功能,并为未来的神经学研究提供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半球-额叶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1、额叶的机能区
(1)第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同向侧视)–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44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脊髓前角细胞
⒉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经内囊膝பைடு நூலகம்
中央前回下1/3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动眼神经核、滑车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神经核、展神经核、
至同侧、对侧
三叉神经核、面神 经核上部、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 肌、眼裂以上 表情肌、咽喉 肌、胸锁乳突 肌、斜方肌
桥脑、延脑分出 至对侧
口裂周围表情 肌、舌肌
此外,在运动区下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可先后递次出
现中枢性面瘫、上肢瘫和下肢瘫;运动区上部病变在发展过 程中,则依次出现下肢瘫、上肢瘫和中枢性面瘫。这样不仅 能了解病变侵犯的范围,而且也可了解病变发起的部位。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2、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 为时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有时癫 痫由身体某部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 扩延,最后引起全身性大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一般在大 发作后,由于大脑皮质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抽动的肢体 常有数小时或1~2d的暂时性瘫痪,称为癫痫后瘫痪或称托德 (Todd)瘫痪,不久瘫痪的肢体即可恢复。这种暂时性瘫痪, 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十分有价值。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邱富华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 有中央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 有额上沟、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 额中回及额下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 水平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 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 区(6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 (9~12区),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 中枢(44区)和书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 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痪 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瘫痪, 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初期,多 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性瘫痪(硬 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一般上肢较下 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动区下部,可仅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可表现为对侧上肢 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脑膜瘤, 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对侧下肢单瘫。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 角低垂向病灶侧偏斜、流 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 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核下瘫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 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 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失等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三)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 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发生此中枢损害后可有
(四)书写中枢损害的症状
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邻近头 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手区,因 书写过程与该两区有密切联系,亦惟有识字者 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此中枢受损时产 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马、下丘脑等
3、额叶的机能
1)躯体运动 2)言语表达 3)工作记忆 4)计划、监控 5)注意、情绪 6)抽象、意志
(1、1)通过额皮叶质的脊髓躯束体和运皮质动障碍
核束对侧倒置支配 躯干和 肢体肌肉的随意运动
2、通过上、下两级神经元 支配躯体四肢肌肉
3、额叶损伤出现对侧肢体 瘫痪,额叶不同部位的损伤 出现肢体不同不同部位的瘫 痪
(6)前额叶皮质—Brodmann 9, 10,11,12,13,24,32,45,46,47区
2、额叶的纤维联系
(1)传入联系— 皮质: 视觉、听觉、体感皮层
皮质下结构:尾状核、丘脑背内 侧核、杏仁核、下丘等
(2)传出联系— 皮层:视觉、听觉、体感皮层
皮层下结构:尾状核、丘脑背
内侧核、杏仁核、海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五)运动语言中枢损害的症状
1. 运动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的后部, 即三角部和盖部,又称孛卡(Broca)回(44 区),受损时产生运动性失语,表现为言语肌 肉的失用,患者口、唇、舌运动良好,但丧失 说话能力。在不全运动性失语时,患者可以说 出简短的几个字,但十分吃力,也很慢。
此外,运动区病变常同时累及运动前区、感觉区和运动语 言中枢等,故多同时伴有邻近区受累的症状。
⒈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外 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内逐节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