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实现共同富裕.doc

合集下载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作为一个社会,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首先,各国政府应加强财政政策的科学性和适当性,以促进财政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特别是在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应采取有效的调节政策,维护社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其次,各国政府应强化科学和技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应。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动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以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开展劳动力培训,提高国民的就业水平,实现社会各阶层共同进步。

注重建设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市场环境,加大对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受益。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社会保障,减少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分工的合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社会间的不公正,加大对贫困人口救助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使社会两极分化最小化。

最后,各国政府应重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共同繁荣。

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公共服务,促进社会整体质量的提升,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
社会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使全体人民共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与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与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与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发展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全体人民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贫工作,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包括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加强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升每个人的发展机会和能力。

第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要扶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等措施,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同时,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四,加强法治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加强执法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强反腐败工作,建设廉洁政府,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执行。

第五,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保证。

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听取人民的声音,积极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的领导和保障。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1全面建设小康_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1全面建设小康_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4、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 ) • A、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B、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 C、力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 番 • D、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1、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填写空白处)
低水平、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2000年, 第二步,人民 生活水平总体 达到小康
关键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我们已实现了第一、二步战略目 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 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 2007 年提出的标 低水平的 准,人均GDP在761~9360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 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4万亿,世界排名 第三,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3736美元,世界排 名中游。 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 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 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 的
请 思 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考 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
同时富裕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1)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 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同 富 不 同 路 我靠劳动 致富 我靠科技 发家 我靠合法 经营富 起来
我国目前小康的特点 (总体小康的特点)
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目标?

经济的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的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的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国家繁荣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真正的繁荣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应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实现经济的繁荣,关键在于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这不仅仅是富裕阶层的财富增加,更要让社会的底层群体和中低收入者共享发展成果。

政府应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确保收入的合理分配和财富的公平流动。

此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普及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只有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民生水平。

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政策和投入,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除了政府的积极作为,社会各界也应当发挥各自的作用。

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共享,通过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同时,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参与,也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推动社会的更加公平和谐。

总之,经济的繁荣必须与共同富裕紧密结合,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普惠,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

我们怎么样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怎么样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怎么样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旨在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的发展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参与。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 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加强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减少富人和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

•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减少对高收入群体的偏袒。

2.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促进创业就业,帮助人们脱贫致富。

3. 促进农村发展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领域之一。

农村发展需要注重以下方面:•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效益。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力。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4. 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和个人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和创业,推动经济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5.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提供社会保障,减轻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

•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待遇。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刘超:我们家开饭馆,一年收入有几十万元,衣食不愁。 刘超:我们家开饭馆,一年收入有几十万元,衣食不愁。 但我妈无所事事,常常夜赌不归, 但我妈无所事事,常常夜赌不归,有时一夜就输上几十 万元。我觉得有钱并不代表小康。 万元。我觉得有钱并不代表小康。
讨论 会

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1、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说说自己对小康社 、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 说说自己对小康社 会的理解力. 会的理解力
2020年以后,我国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以后,我国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年以后



实现共同富裕” 以“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题写一个演讲提纲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一心为公的王廷江 在山东的沂蒙山革命老区, 在山东的沂蒙山革命老区,一位带领群众致富的劳动模范 他就是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 他就是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以前王廷江 是一个穷汉子。改革开放以后, 是一个穷汉子。改革开放以后,他用搞运输攒下的钱和部分贷 款建起了一座瓷器厂。通过他的苦心经营,他的瓷器厂达到了 款建起了一座瓷器厂。通过他的苦心经营, 拥有资产600万元、年产日用瓷器1000万件、赢利300 600万元 1000万件 300多万元的 拥有资产600万元、年产日用瓷器1000万件、赢利300多万元的 规摸。他成了百万富翁, 规摸。他成了百万富翁,但他清醒认识到沈泉庄的乡亲们大多 数还没有摆脱贫困,人均年收入只有300 300元 于是, 数还没有摆脱贫困,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元,于是,他带领大家 实干苦干,使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实干苦干,使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他们村的人 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 6000

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而有针对性的推进。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坚持以发展为中心。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坚持经济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深度融合,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创新驱动的富民发展动力。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全面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力度,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分享发展成果。

同时,要加强农村扶贫工作,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再次,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促进区域发展协调。

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通过发展中部地区,推动东部地区更好服务于中西部地区。

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

同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加强社会治理能力。

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加强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国家权力监督,推动权力运行规范透明。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保障作用,市场主体要注重社会责任,群众要积极参与,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采取系统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 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低水平的
人民教育、文化 等生活方面的水平 还不高,农村教育 还比较落后,人民 群众对文化、体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 医疗保障方面的需 求还没有普遍得到 满足。
47.2
2004
80年代的布票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影 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 放的号角; •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本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美国海尔总部,原为格林威治银行总部, 2002年被海尔集团以1450万美元收购。大厦建 于1922年,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位于在美国 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道第34街 。
探寻海尔成功的秘诀
• 青岛电冰箱总厂 • 小街道工厂 • 职工人数不到800人 • 亏空147万元
• 海尔集团 • 旗下拥有240多家企业的跨 国集团 •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 • 全球营业额实现1034亿元 • 首批中国驰名商标 • 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城 乡 不 平 衡
“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的特点(或全面小康的目 标或全面小康的要求):
十六大把全面小康社会概括为六个“更 加”,即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最关键目标: 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1 引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这里的“三步走”指是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历史背景: 1、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3、1992年10月日—18日召开的党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取得的成就: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1998~XX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9%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信息证明了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2、“四个尊重”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②在当今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③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④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⑤可见,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都非常重要,只有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有什么意义?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渐实现2019-06-202.1 引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这里的“三步走”指是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历史背景: 1、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3、1992年10月日—18日召开的党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取得的成就: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1998~XX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9%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信息证明了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2、“四个尊重”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②在当今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③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④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⑤可见,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都非常重要,只有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有什么意义?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渐实现2019-06-202.1 引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这里的“三步走”指是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历史背景: 1、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3、1992年10月日—18日召开的党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取得的成就: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1998~XX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9%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信息证明了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2、“四个尊重”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②在当今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③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④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⑤可见,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都非常重要,只有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有什么意义?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渐实现2019-06-202.1 引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这里的“三步走”指是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历史背景: 1、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3、1992年10月日—18日召开的党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取得的成就: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1998~XX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9%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信息证明了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2、“四个尊重”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②在当今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③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④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⑤可见,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都非常重要,只有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