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修复联合恢复前牙美学75例病例观察
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前牙严重冠折

4 30 6 00河南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阴影 , 牙周膜 间隙与邻牙对 比无 明显 差别 为成功 , 否则 为 失 败 。
结 果
摘
要
对 断 端 位 于 龈 下 的 前 牙 严 重 冠
折 , 用正 畸 牵 引的 方 法将 牙体 断 端 牵 先 出, 暴露 于龈缘 之 上 , 重建 患 牙生物 学 宽
度后 再行 修 复 。修 复 体 美 观 、 固 , 于 牢 利 患 牙 牙周 组 织健 康 。
3 6例 修 复 体 , 2例 牙 龈 出 血 、 红肿 , BP O (+) 2例 松 动 Ⅱ ; 以 x 线 片 示 根 尖 吸收 ; 1例 出现 根 折。修 复 成 功 率专业 2 1 年 第 1 00 8期 ( 2 总 第2 3 )1 9 第1卷 4期 2
想 比例 。较 大的冠 根 比例修 复后 不符 合 生物力学 原则 , 导致颌 创伤 , 可 引起 患 牙 松动 。凶此 , 引时要 选择 好适 应证 , 牵 一 般可 引 出 2~3 mm, 根 位 于 龈 下较 深 断 时 , 宜牵引 。修 复完 成后 适 当调颌 , 不 使 修复体在咬合运 动l无 早接触及干扰 , 1 】 减 低患牙咬合力 , 提高修复成功率 。
检 查 指 标 及 标 准 : 龈 探 诊 出血 检 查 牙
前 牙严 亟 冠 折 , 端 位 于 龈 下 时 , 断 进 行单纯 的桩 冠 修复 常用 修复 体容 易脱 落 失 败 , , 冠 延 长术 时 又 因 牙 和 龈 距 离 运 f J 过 大影 响 美 观 。 我 们 用 正 畸 牵 引 联 合 桩 冠修 复 前牙严重冠折效果 满意。 牙 龈组 织 的生物学 宽度 是 保证 牙周 组织健康 的生理 屏障 , 平均 值 约为 2 mm, 如果修 复体 破坏 了生物学宽度 , 将导致 机 体 代 偿 性 骨 吸 收 , 龈 增 生 , 周 组 织 炎 牙 牙 症及解剖 结构 变化 。正畸牵 引 的优 点就 是利) J 械 外力 将牙 体断 端牵 出暴 露 于 I0 JL 龈缘之上 , 重建 了患牙 生物学 宽度 , 障 保 了患牙牙周 组织 健康 , 利 于断根 修 复 。 并 止畸牵 引还不 改变患牙颌龈距离 , 使修 复 体美观 。 上 畸牵 引 过 程 中 , 引 力 应 轻 柔 、 E 牵 持 续, 最好 <10 , 随时调 整其 大小 与方 0 g并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前牙散在间隙20例

3 郭小敏 .前 牙间 隙修 复的 临床体 会 [ ] J .北京 口腔 医
学 ,9 8 1 :5 19 ,0 1.
( 稿 日期 :0O一 6—1 ) 收 2l 0 6
2 李蓓 .固定义齿修 复对牙周炎基 牙的保护作 用[ ] J .口
腔 颌 面修 复 学杂 志 ,0 l2 1. 20 ,:9
美容效果更加 突出。因此 , 在治疗之 前患者 的期 望 目标与
医 生 的 治疗 方 案 , 当 作 充 分 的 沟 通 。成 人 的 正 畸 治 疗 , 应 由于恢 复 了 牙列 的正 常 排 列 及 咬殆 关 系 , 对 于 修 复 体 就 这
I2 方 法 . 正 畸 利 用 方 丝 弓 矫 治 时 间 3个 月 , 持 3个 保 月 。正 畸后 修 复 为 固 定 义 齿 修 复 主 要 湿 烤 瓷 冠 桥 。 牙 周
早接触。正畸后修复是要 给患者一副美 观的牙齿 , 因此必
须遵循美学法则 。对 于散 在间隙直接修 复 , 齿不易就位 义
求。
3 讨 论
便于修复。
参 考文 献
1 潘淑 勤 .牙异常间隙修 复前 正畸 治疗探讨 [ ] J .口腔颌
面修 复 学杂 志 ,00, :. 20 62
正畸治疗 中, 患者更重视 牙齿地排列 和咬合关 系。而 修复是解决 其色泽 、 状 、 形 大小 及对 称关 系。两 种治 疗 的 有效结合更有利 于患者功能 和美观地恢 复 , 在前牙 区其 而
1 1 一般资料 .
2 0例前牙散在间隙患者 ( 先天恒牙 缺失 ,
先天牙体过小 , 牙时 间过长 , 度牙周 病伴 有唇 间漂移 缺 轻 松动 1 以下 , 度 牙槽骨吸收根 13 / 以下 ) 女 1 , 5例 , , 5例 男 年龄 2 4 , 0— 2岁 前牙 间 3 即好 。酒后 头痛 、 晕 : 用生姜 煮水 2— d 头 可 喝, 马上缓解 。手 脚 已生冻 疮但未 破溃 : 可用 生姜 煮水 泡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的观察

牙及患牙两侧牙周选为支牙, 牵引弓选用06 m 08 1 钢丝, . - .nI a r I 1 将钢丝弯至 牙唇面吻合, 直接粘固。 唇弓采用O4r 的钢丝, .a 5m 弯制特殊曲。 保证患牙牙
长轴与牵引方向一致, 牵引唇弓 与牵引桩间采用结扎丝牵引, 力量 牵引
3g, 0 每隔一周复诊1 , 次 并仔细观察加力装置 , 便于调整。 若患牙牵引力达 到修复要求时, 可选用结扎丝将患牙固定, 保持8 0 避免牙根回缩 , —1周, 待 基 础牙周 完成治疗 后 , 行休整 牙龈外 形及牙 冠延长术 ,_ 周后开始 永久 进 56
《 求医问药 ) 半月刊 S e - F ekMe i l dA kT e e i n 2 1 年第 l dc An s h M dc e 0 2 a i O卷 第 5 期
5 9 3
6 0 m, .r 用针头在角膜的后缘做巩膜板层, a 长度控制在5 mm左右 , 将深度 调整到巩膜厚度的13用三角刀向角膜方向对巩膜瓣进行潜行分离处理, /。 形成一个隧道型切口, 用三角刀切开一个长度在3 mm左右的角膜 内切口。 术中若发现晶状体核硬度相对过大, 应采用吲哚青绿稀释液对晶状体的前 囊膜进 行染 色处理 , 在前房注入 黏弹剂 , 对前房进 行加深 处理 , 行环 形撕 进
以上 , 出现 炎症 。 牙龈 1 统计学分析 4
前牙龈下断根的正畸牵引修复联合治疗

生国塞坦匡型垫!Q生i旦筮≥!鲞箍!Q翅Q堕塑墼』螋理趔堕塑!鲤璺鲤丛鲤墼i型丛坚:垫!Q:!尘:!!:盟!:!Q前牙龈下断根的正畸牵引修复联合治疗韩芳董素阁【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系统的正畸牵引术和烤瓷桩冠对前牙龈下断根进行保存修复治疗。
方法选择28例42颗前牙龈下断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牵引方法牵出断根1.5—3.0m m,固定断根2—3个月后行金属烤瓷桩冠修复。
结果42颗前牙中,有6颗失败,其中有1例残根断面低于牙龈3m m,牵引效果不好,2颗侧切牙发生根折,3颗切牙核桩松动而拔除。
其余36颗患牙治疗效果较满意。
结论通过正畸牵引术能将位于龈下3m m以内的断根牵引出龈缘,配合核桩金属烤瓷冠修复,使龈下断根的固定美容修复成为可能。
【关键词】前牙;龈下断根;正畸治疗;烤瓷桩冠随着口腔正畸、口腔修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龈下断根的保存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口腔医生的重视。
颌面部外伤中,前牙折断率较高,常出现冠折、冠根折以及根折等。
若折断位于牙槽嵴以下,常无法利用残根进行桩冠修复。
因为残根的颈缘不易与套冠颈缘吻合,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固位力,并且龈下残根易造成感染,所以对于龈下残根,单一传统的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美容修复效果。
作者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将龈下断根牵引至理想的修复学位置,再行核桩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保存龈下残根残冠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至2008年28例42颗涉及前牙龈下缺损的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8—55岁。
病因中龋病导致的牙体缺损多见,其次是外伤所致。
适应证:①前牙牙体龋坏、斜折或横折,断面位于龈下。
②以患牙x线片为准,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根尖无明显吸收或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牙槽骨无吸收或吸收<l度,断面位于龈下的距离<3m i l l。
③剩余牙体组织与同名对称牙的冠根比例>1:1。
④邻牙条件较好,可以作为支抗牙。
前牙美容修复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体会

( D e n t a l o f T C M H o s p i t a l o f J i mo C i t y , J i mo 2 6 6 2 0 0 , S h a n d o n g , C h i n a )
・
论著・
前牙美容修复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体会
张 军, 刘文 霞, 任春 荣
( 即墨 市 中医 医院 口腔科 山东 即 墨 2 6 6 2 0 0 )
[ 摘要] 目的: 评价前牙美容修复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6 8 例前牙缺损 、 缺失或牙列间隙的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者, 制订 出正畸和修复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 首先行正畸 固定矫治术, 再进行治疗修复。 结果: 6 8 例患者经美容 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后前牙形态正常, 左右基本对称美观, 上下前牙中线与面中线协调一致, 覆耠、 覆盖关系正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d t h e c l i n i c a e l f f e c t s o f f i x e d o r t h o d o n t i c s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t h
C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d e f e c t e d i n c i s o r r e p a i r b e a u t y o f j o i n t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t m en t
成人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前牙错颌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观察

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单纯种植义齿修复 , 为对照组 , 2 0 0 9年 7月一2 o l 1 年 6月间收治 的 4 2例患者采用正 畸联合种植 修复进行治疗 , 为联合组 ,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合格率高达 9 5 . 2 4 %, 对 照组为 7 3 . 5 3 %, 两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1 9 < 0 . 0 5 ) 。 结论 成人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前牙错颌畸形及牙列缺 损 , 咬合功能 良好 , 效果 美观 , 患者满 意
常规服用抗生素 3  ̄ 5 d , 术后 1 0 d左右拆线 。④后期 修复治疗 :
等种植体骨结合 趋于稳定 , 且获得稳定 的正 畸效果 时 , 施行 种植
成人正畸联合 种植修 复治疗前牙 错颌畸形及牙 列缺损 , 取得 了
较 为满意 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不正、 散隙 、 对颌 牙伸长 、 缺牙 间隙变 小 、 邻牙倾斜 、 个 别牙扭转 、 反颌等牙齿 畸形 . 严重影 响到患者 的 日常生活和牙 齿美观 , 种植
内的间隙 , 开辟足够 的义齿种植 间隙。 加 强缺 隙区邻牙位置 与牙 根 方 向的调整 , 以便 种植体 周牙龈乳头能更 美观 。③种植 体植 入: 正畸治疗 结束 后 , 确 保种植 条件成熟 就可 行种 植体植 入手
均无 全身系统 性疾病 。1 5腔卫生条件 良好 ,缺牙 区的骨 质及牙
龈、 牙槽 黏膜等均无 明显炎症 和其 它病 变 , 无 严重牙周 炎 ; 缺牙 区骨质与骨量 为理想种植要求或通过种植修复前的手术 可达到
无 明显透射影 , 周 围垂直 向骨吸收未超 0 . 4 m m, 无明显不适症状 ; 合格 : 种植体周 围有较小透射影 , 周围垂直向骨 吸收未超 0 . 5 m m, 无严重不适 症状 : 不合格 : 种 植体周围有较 大透射影 , 周 围垂 直
72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患者的临床观察

72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患者的临床观察作者:徐晓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72例牙列间隙患者均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牙列间隙应在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纠正了牙齿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牙列间隙发生概率最高的是中切牙,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效果完全满意者20例,比较满意者52例,2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牙周病,停止治疗并积极治疗牙周病后再次给予正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2例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经矫治后复发,给予重新矫治后进行义齿修复。
结论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
所有患者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趋于正常,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正畸;修复;牙列间隙;临床特点牙列间隙是由于骨量大于牙量、前牙或后牙缺失、不同程度的牙周病、锥形过小牙、上颌中切牙间多生牙拔除后、上唇系带附丽过低、不良习惯等多种原因导致,其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发音及咀嚼功能,还会导致下颌关节病,且对患者的面容美观造成影响和心理上的障碍[1],因此应针对牙列间隙症状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作者选取2007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牙列间隙患者,对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牙列间隙患者,男29例,女43例;年龄17-44岁,均龄29.6岁,其中17-30岁51例,占70.8%。
牙列间隙的发生部位:发生在上颌牙列者82例,发生在下颌牙列者6例,上下牙列均有者32例;中切牙出现间隙者96例,在尖牙部位者15例,其他部位者9例。
观察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在前牙错[牙合]中的疗效
![观察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在前牙错[牙合]中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d9f2923ba32d7375a41780e5.png)
a te f r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1 — 2 y e a r s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wo g r o u p s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Re s u I t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e c o n ro t 1 g r o u p ,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wa s 1 O 0 %,c o n ro t l g r o u p ,t he s u c c e s s r a t e wa s 7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畸修复联合恢复前牙美学75例病例观察目的:分析评价通过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以恢复前牙美学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75 例前牙缺失、缺损并伴有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观察成功率和复发率。
结果:对75例患者进行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患者前牙排平排齐、上中线对齐,外形恢复自然美观,同时牙齿咬合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出现前牙缺失、缺损并伴有错颌畸形的患者,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恢复前牙美学效果理想,可以对前牙缺失并伴随错颌畸形进行治疗。
标签:正畸;修复;前牙;美学【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s of repairing anterior tooth aesthetics by a combined orthodontic/prosthetic approach. Method:75 cases of defected anterior tooth and malocclusion were treated by orthodontic and prosthetic treatment.Result:The flat front tooth row aligned on the centerline alignment,shape restoration of natural beauty,while the tooth occlusal function returned to normal.Conclusion:Using combined orthodontic/prosthetic approach to treat the defected incisors can secure the best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outcomes.【Key words】Orthodontic;Prosthetic;Anterior;Aesthetics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牙齿形态、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其与脸部的协调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而由于前牙所在的特殊位置,当其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缺失和缺损,不仅影响了口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对患者的面容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正畸联合修复方案对75例患者进行治疗,以恢复患者前牙美学,同时令其牙齿咬合功能达到正常。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75 例前牙缺失、缺损并伴有错颌畸形患者75例,男29例,女46例,年龄21~47岁,平均(31.22±2.5)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齿不齐,上下牙齿咬合关系不良,上下牙弓形态不协调等错颌畸形,并伴有前牙缺失。
以上患者前牙缺失原因包括:先天性缺失、埋伏牙拔除和严重龋齿坏死等。
患者的牙周组织未发生病变,且牙根表现正常。
1.2 方法1.2.1 准备工作本次研究中所选7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错颌畸形,在进行治疗前,首先对患者患牙区域牙周组织进行治疗,以保证患者口腔状态良好。
在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后,取研究模型,拍摄X线的全景片,通过对模型的反复测量和X线的全景片的分析,制订出针对每例患者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最优方案[2]。
1.2.2 正畸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对应的矫治器对其前牙牙列进行矫正固定[3]。
例如前牙牙列缺损并伴有牙齿扭转,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矫治;深覆颌、牙齿错位、斜轴等错颌,需要使用MBT直丝弓矫正器;对于所需支抗力较小的矫治,则可使用阶段性唇弓固定矫治器。
患者佩带矫治器时间约为4~12 个月。
1.2.3 修复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患齿修复时,要告知患者选择不同修复材料,花费存在很大差异。
医生和患者要达成一致的修复意见,为患者修复患牙,大多选择烤瓷牙,会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在患者前牙牙列获得较好的矫治效果后,开始进行修复治疗。
依据烤瓷牙修复的要求,常规备牙、Vit三维比色板和印模。
烤瓷牙制作完成后,粘接固定烤瓷牙。
1.3 疗效评价患者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结束后,恢复前牙美学是否成功,需要依照4 项指标进行评价。
(1)修复完成后前牙排列整齐、美观,同时恢复正常覆颌、覆盖;(2)牙周色泽正常,牙龈组织健康,龈边缘密合,牙髓活力正常;(3)X光牙片显示根尖无吸收,修复体颈缘密闭性良好,冠桥无松动脱落。
(4)基牙未出现松动、移位现象,外形恢复良好。
以上有一项没有达标,均认为矫治失败。
2 结果本组75例患者通过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牙列的完整性得到恢复,而且患者牙颌平面与曲线异常情况得到有效的矫治,从而实现正常覆颌和覆盖的关系,使患者颜面美观程度与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治疗后经随访,发现患者前牙覆颌与覆盖、磨牙等关系未发生变化,修复体无异常;基牙未出现松动、移位现象;牙根未出现断裂,基牙牙龈缘健康。
成功率为100%,且均未出现复发状况。
3 讨论前牙的缺损、缺失以及牙列不齐,不仅对牙齿功能产生影响,更有损其面容美观,因此对前牙的美学及功能恢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4]。
然而在目前口腔修复治疗中,一定数量的前牙治疗病例仅仅按照常规方法是难以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满足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双重期望。
面对这种问题,需要对患者的口腔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将正畸与修复的治疗方法相联合,设计出最优化的矫治方案[5]。
在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中,其前牙先天缺失并伴随散在间隙,由于中线的偏移或间隙不均、倾斜等原因,都会造成患牙对缺隙修复的空间过小,只通过正畸或是修复治疗单一治疗措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面对这类特殊病例,笔者首先采用正畸治疗,调整中线、集中牙齿间隙,从而使倾斜牙恢复正常,使牙根直立。
正畸治疗的成功,则为随后的前牙修复营造出最优的生理条件[6]。
该种治疗方案,使修复体能够获得较长的长期状态,同时通过牙齿修复,既可以恢复患者牙齿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可以使颜面部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
前牙不正常的排列,修复空间严重不足,使义齿的安装遇到很大的困难。
针对这种困难,以固定矫治术将咬合打开,再以摇椅弓将下颌的咬合打开,使下颌的pee氏曲线保持整齐,上颌通过直丝弓唇倾功能将前牙唇倾度进行恢复,使覆颌和覆盖的关系得以恢复,减小义齿的安装困难。
对于上颌前突并伴有过深覆盖或覆颌等不良影响,使患者颜面美观受到影响,在下颌修复时要以固定矫治治疗方法,对覆颌状态进行解决,而上颌要以固定烤瓷治疗方法使覆盖得以解决。
从而令烤瓷冠唇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减少倾度,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与传统单一治疗对比,正畸修复联合恢复治疗前牙的策略不但令患者对牙齿功能得以恢复,又可以最大程度上使患者的颜面美学得以恢复。
牙齿一旦改向,就会受不同压力影响,改向牙齿和正常牙齿做连冠固定的修复,能控制牙齿承受压力方向。
例如:患者前牙由于外伤会造成冠根出现联合折断,残留的牙体组织小于1 mm高,基牙短,很难完成固位,不能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传统治疗方案为固定,会将基牙到龈下深一些位置,从而生物学宽度遭到破坏[7]。
据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人体牙组织生物学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组织丧失等症,所以,对牙齿修复后,修复体易发生脱落或松动等问题,导致修复治疗失败。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正畸牵引术将残根粘结于托槽上,提高到牙冠的高度,再进行桩核的修复,将烤瓷冠进行修复后,冠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结合在一起,实现箍效应指标中对牙体预备高与修复体两种稳定的指标,降低牙周组织继发病的发生几率。
本研究75例患者通过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前牙形态恢复正常,修复完成后前牙排列整齐、美观,同时恢复正常覆颌、覆盖;牙周色泽正常,牙龈组织健康,龈边缘密合,牙髓活力正常;X光牙片显示根尖无吸收,修复体颈缘密闭性良好,冠桥无松动脱落;基牙未出现松动、移位现象,外形恢复良好[8-9]。
治疗后1~2年进行随访发现,患者修复体保持稳固的状态,而且基牙没有发生松动,患者牙周组织十分,且前牙覆颌与覆盖保持良好的关系。
综合上述病例分析,以正畸联合修复的治疗方法效果理想,在恢复患者前牙美学基础上,也恢复了患者的口腔功能,治疗方案比较稳定,而且临床易于操作,矫治效果显著,未出现复发,可以作为一种恢复患者前牙美学的理想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1] Paula D F Jr,Silva éT,Campos A C,et al. Effect of anterior teeth display during smiling on the self-perceived impacts of malocclusion in adolescents[J].Angle Orthod,2011,81(3):540-545.[2] Guo J,Gong H,Tian W,et al.Alteration of gingival exposure and its aesthetic effect[J].J Craniofac Surg,2011,22(3):909-913.[3] Fonseca L M,Araújo T M,Santos A R,et al. Impact of metal and ceramic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 on judgments of beauty and other face-related attributes[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4,145(2):203-206.[4] Niu W,Guo J.The periodontal factor in esthetic smile design--altering gingival display[J].ACS Synth Biol,2014,6(9):45-49.[5] Al-Jabrah O,Al-Shammout R,El-Naji W,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gingival display during smiling using two intraoral dental biometric measurements[J]. J Prosthodont,2010,19(4):286-293.[6] Ravon N A,Handelsman M,Levine D.Multidisciplinary care:periodontal aspects to treatment planning the anterior esthetic zone[J].J Calif Dent Assoc,2008,36(8):575-584.[7] Allen E e of mucogingival surgical procedures to enhance esthetics[J].Dent Clin North Am,1988,32(2):307-309.[8] Sackstein M.Display of mandibular and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during smiling and speech:age and sex correlations[J].Int J Prosthodont,2008,21(2):149-151.[9] Tessarollo F R,Feldens C A,Closs L Q.The impact of malocclusion on adolescents’ dissatisfaction with dental appearance and oral functions[J]. Angle Orthod,2012,82(3):40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