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洗涤剂的表征与配制实验报告(附氢氧化铁胶体制备)

洗涤剂的表征与配制实验报告(附氢氧化铁胶体制备)

洗涤剂的表征与配制实验报告(附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洗涤剂的表征和配制【附Fe(OH)3胶体的制备和纯化】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结构、性质、作用机理以及类别;(2)掌握洗涤剂各组分的性状及其配方原理;(3)了解洗涤剂配制流程和性能表征方法(白度仪)。

二、实验原理(1)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加上各种助剂,其结构中主要有两大部分:极性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

由于其具有两亲结构,在清除固体表面粘附污物的洗涤过程中,可通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并发生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最终在其他组分和外界机械搅拌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污垢得到清除。

(2)根据其所具有的功能基团的差异,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亲表面活性剂及特种表面活性剂等。

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价格、洗涤效果、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使用广泛,是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3)洗涤剂中的助剂主要包括:螯合剂、增稠剂、增溶剂、填料、摩擦剂、增白剂、漂白剂、柔顺剂、起泡/消泡剂、抗沉积剂、酶、色素、香精等。

(4)我们实验中使用几个简单配方,其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100g)如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椰子油酸3g 粗盐2g柠檬酸1g 三聚磷酸钠4g氢氧化钠1g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水70g洗发香波配方(50g):椰子油酸3g 椰油酸乙二酸酰胺 2.5g 柠檬酸0.5g香精、色素适量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氢氧化钠适量蒸馏水35g三、仪器试剂1、实验仪器SBDY型数显白度仪、量筒、烧杯、托盘天平2、实验药品椰子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三聚磷酸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粗盐、氢氧化钠、水、香精、色素、椰油酸乙二酸酰胺四、实验步骤1、洗涤剂的配制(1)根据实验原理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依次用天平称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粗盐2g、三聚磷酸钠4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椰子油酸3g、柠檬酸1g、氢氧化钠1g、水70g,并自行选择各种组分的加入顺序,本次实验的加入顺序是根据量从多到少的顺序加入的,也即是依次加入以下各种组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三聚磷酸钠、椰子油酸、粗盐、柠檬酸、氢氧化钠,最后加入水搅拌、溶解。

洗涤剂的表征与配制实验报告

洗涤剂的表征与配制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洗涤剂的表征和配制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2 年 3 月7 日实验指导老师李国良老师实验评分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和应用;2. 掌握洗涤剂各组分的性状及其配方原理;3. 学会评价洗涤剂的质量,了解一些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配制洗涤剂的时候,既要保证实验产品的性能,也应考虑生产成本及制备工艺。

洗涤剂的成本则主要由原料的价格决定,性能则由配方所使用的原料的性质及不同组分之间的配合。

除了价格因素外,配方原料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以下四点:①从洗涤的角度看,配制的洗涤剂要具有洗涤、润湿、增溶、气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满足去除污垢的作用;②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发挥作用,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组分,来调节洗涤剂的酸碱度以及来自于杂质元素的影响;③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具有好的应用性能,有时需要通过在洗涤剂中加入特别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等作用;④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还要求使所使用的药品具有较好的生物易降解性能。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结构,在清除固体表面粘附污物的洗涤过程中,可通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并发生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最终在其他组分和外界机械搅拌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唔够得到清除,根据所具有的功能基团的差异,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亲表面活性剂及特种表面活性剂等。

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价格、洗涤效果、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使用广泛,是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其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100g)如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 椰子油酸3g粗盐2g 柠檬酸1g 三聚磷酸钠4g 氢氧化钠1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 水70g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 实验仪器SBDY型数显白度仪、量筒、烧杯、托盘天平2. 实验药品椰子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三聚磷酸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粗盐、氢氧化钠、水、香精四、实验步骤1. 洗涤剂的配制根据实验原理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依次用称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粗盐2g、三聚磷酸钠4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椰子油酸3g、柠檬酸1g 、氢氧化钠1g、水70g, 并自行选择各种组分的加入顺序,本次实验的加入顺序是根据量从多到少的顺序加入的,也即是依次往水中加入以下各种组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三聚磷酸钠、椰子油酸、粗盐、柠檬酸、氢氧化钠。

洗衣液配制实验报告

洗衣液配制实验报告

科研训练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实习基本情况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13 年4月8 日- 2013 年 4 月 21日【实习内容】(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功能。

(2)学习洗衣液的制备工艺流程(3)认识相关的设备,学习其操作方法,学以致用。

洗衣液配置工艺研究科研报告一、前言洗涤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联系最密切的一类精细化学品。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和助剂。

表面活性剂对去污起重要作用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助剂本身虽然不具有表面活性作用但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作用使洗涤性能明显改善。

例如软化水降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润湿和乳化防止被分散污垢的再附着有良好的螯合能力等。

因此助剂是合成洗涤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药物合成老师何敬宇的指导下在2013年4月14日,以小组的形式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洗衣液的制备。

实验要求我们学习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并且熟练掌握洗衣液制备的原理和工艺方法以及所需设备的操作。

二、实验部分我们在搜集资料以及老师提供的参考报告下总结出本次洗衣液制备的具体工艺方法:原料表每一实验小组药品消耗(10 L 加热反应釜)十二烷基苯璜酸钠500 克尼诺尔100 克AES100 克Na2CO3500 克NaCl50 克磷酸适量香精适量PH 试纸反应釜的示意图:进料进水排水1、蒸馏水 5000 毫升加入到 10 升的反应釜中,加热使水温到 60 ℃,缓慢加入AES,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

(搅拌时间 30 分钟)2、在搅拌过程中,水温保持60 ℃,依次加入十二烷基苯璜酸钠和尼诺尔,搅拌时间保持 30 分钟。

3、在不断搅拌条件下,水温保持60 ℃,依次加入Na2CO3,搅拌时间保持 30 分钟。

洗衣液配制实验报告

洗衣液配制实验报告

科研训练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13 年4月8 日- 2013 年 4 月 21日一、前言洗涤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联系最密切的一类精细化学品。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和助剂。

表面活性剂对去污起重要作用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助剂本身虽然不具有表面活性作用但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作用使洗涤性能明显改善。

例如软化水降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润湿和乳化防止被分散污垢的再附着有良好的螯合能力等。

因此助剂是合成洗涤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药物合成老师何敬宇的指导下在2013年4月14日,以小组的形式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洗衣液的制备。

实验要求我们学习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并且熟练掌握洗衣液制备的原理和工艺方法以及所需设备的操作。

二、实验部分我们在搜集资料以及老师提供的参考报告下总结出本次洗衣液制备的具体工艺方法:原料表每一实验小组药品消耗(10 L 加热反应釜)十二烷基苯璜酸钠500 克尼诺尔100 克AES 100 克Na2CO3 500 克NaCl 50 克磷酸适量香精适量PH 试纸反应釜的示意图:进水排水1、蒸馏水 5000 60 ℃,缓慢加入AES,2、在搅拌过程中,水温保持间保持 30 分钟。

3、,搅拌时间保持 30 分钟。

4加入磷酸,使体系pH < 10.5。

5、加入 NaCl6、出料。

7、清水洗反应釜。

三、实验体会及总结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促使洗涤用品电在不断更新变换,目前洗涤用品正朝着浓缩化,低温化,加酶化,专业化,无磷化及易生物降解等方向发展,由于液体洗涤剂制备简单、节能、用户使用方便,近些年来国内发展比较迅速,目前液体洗涤剂已占洗涤剂总量20%左右,而衣用液体洗涤剂产量很少,况且大多为含磷低浓度普通型产品,这些和普通洗衣粉相比没多大优势可言。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2011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老师:时间:组员:目录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 (1)实验二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VE高级营养霜 (8)实验三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波 (10)实验四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水花露水 (12)实验五果胶的提取与分析 (16)实验六一种含N-P-Al阴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棉布的阻燃性 .. 20 实验七阿司匹林的合成 (23)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涤剂的配方设计及检验方法。

2、掌握泡沫测定法。

二、实验概要洗涤剂洗衣服一般最常用的是洗衣粉。

洗衣粉的生产,一是要将液体原料(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等)喷雾干燥成粉;二是固体原料(三聚磷酸钠、NaCO3)溶解成浆状再喷雾干燥成粉。

而人们在使用时,洗衣粉又要溶解成水溶液才能进行洗涤。

这样生产时耗用大量热能与工时,使用亦有不便。

而液体洗涤剂制法简单,节能,使用方便,尤其在洗衣机中使用,更受重视。

洗衣用洗涤既要有较好的去污能力,又要在寒冷冬季和酷热的夏季都能保证透明,不分层、不混浊、不沉淀,并具有一定的粘度。

因此虽然生产设备简单,但配方设计却不那么容易。

配方中一般包含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增加溶解度的增溶剂,适用硬水洗涤的螯合剂,同时还有缓冲剂,增粘剂、增泡剂等。

本实验就是洗涤剂配方设计选择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吸滤瓶500ml 酚酞指示剂古氏坩埚25—30ml 硝酸乙醇95% 铬酸钾5%无水乙醇AgNO3标准液0.1NPH试纸罗氏泡沫测定仪量筒1000ml分液漏斗无水CaCl21000ml容量瓶MgSO4·7H2O NaOH漂白布1张炭黑布4张电动搅拌白度计QBDJ–1型电炉(500W)搪瓷盘瓷研钵四、实验内容1、配制洗涤剂(1)按下表配制如下四种液体洗涤剂表1.洗涤剂配方组分配方编百分比号原料组分1 2 3 4作用烷基苯磺酸钠13 9 10 18 去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5 10 5.4 去污烷基醇酰胺 3 1 增粘、增泡柠檬酸三钠2.1 8.2 螯合剂焦磷酸钾25 螯合剂甲基磺酸钠 3 5.7 PH缓冲剂硅酸钠 3 5 PH缓冲剂氯化钠1.6 增粘剂尿素 3 增溶剂将上表的原料每组按比例(配制50g)称取,在小烧杯中一一溶解,然后混合均匀,配制成四组洗涤剂。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和检测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和检测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2、掌握洗涤剂的测定方法。

3、掌握洗洁剂的配制方法。

4、了解洗洁剂中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磺化反应是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

生成的产物是磺酸(R-SO3H)、磺酸盐(R-SO3M;M表示NH4或金属离子)或磺酰氯(R-SO2Cl)。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

发烟硫酸中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原子的电负性小,所以硫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成为亲电试剂。

常用的磺化剂是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

反应式:三、仪器和药品仪器:DF-1015传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20-1型多功能电动搅拌器、台秤、罗氏泡沫测定仪、烧杯(250ml、100ml)、搅拌棒、量筒(10mL、100mL)、滴管、托盘天平、秒表、精密pH试纸。

药品:十二烷基苯、发烟硫酸、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AES)、二乙醇酰胺(70%,6501)、脂肪醇聚乙烯醚(AEO-9)、乙醇、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食盐、香精、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1)磺化: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35mL(34.6g),搅拌下缓慢加入质量分数98%硫酸35mL,温度不超过40℃,加完后升温至60~70℃,反应2h。

(2)分酸:将上述磺化混合液降温至40~50℃,缓慢滴加适量水(约15mL),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片刻,分层,放掉下层(水和无机盐),保留上层(有机相)。

(3)中和:配制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80mL,将其加入250mL四口瓶中约60~70mL,搅拌下缓慢滴加上述有机相,控制温度为40~50℃,用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调节pH=7~8。

(4)盐析:于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渗圈试验清晰后过滤,得到白色膏状产品。

2、无磷洗涤剂配方参见表-1,操作步骤如下:(1)按配方将蒸馏水加入250mL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水温升到50℃,加入水溶性物质,并不断搅拌,之全部溶解为止。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洗涤剂的配制方法。

2、了解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
脂肪醇硫酸酯在酸、碱条件下不耐热,特别在酸性介质中硫酸酯将水解为硫酸而加速水解。

ROSO3Na+H2O → ROH+NaHSO4
ROSO3Na+NaHSO4+H2O → ROH+H2SO4+Na2SO4
先在配料锅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使用电动恒速搅拌器搅拌并加入柠檬酸钠和CMS,搅拌5 m in后开始升温,边升温边加入M ES、6501和AEO - 9、AES,直至全部溶解。

升温至50℃后停止加热。

搅拌30 m in后,降温至30℃,依次加入乙醇、油酸钠、香精、新洁尔灭防腐
杀菌剂,最后加食盐调节粘度,继续搅拌1 h至混合均匀。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篇一:洗涤剂的配制与表征实验报告一、洗涤剂的组成1.1表面活性剂及其分类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

通常在水为溶剂的系统中,表面活性剂可被吸附在该系统的界面上,使界面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是由具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它的非极性基团又称为亲油基团,一般为8~18个碳的直链烃或环烃。

表面活性剂一般按照其化学结构来进行分类。

即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能电离出离子的归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则归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按其生成的活性基团为阳离子或阴离子再进行分类。

1.2辅助成分洗涤剂中除了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还含有助洗剂。

目前, 全球的三大助洗剂是三聚磷酸钠( STPP) 、4A 沸石和D-层状硅酸钠[ 1] ( SKS-6),有的洗涤剂中还含有抗再沉积剂、荧光增白剂、香料和酶等。

助洗剂的主要性能包括有( 1) 能降低洗涤用水中的Ca2+ 、Mg2+ 浓度, 软化水硬度; ( 2) 具备酸碱缓冲能力; ( 3) 能提高污垢分散力和抗再沉积性; ( 4) 能增加漂白剂、加工助剂、载荷液体量的稳定性。

(5)抗腐蚀性。

二、表面活性剂具有洗涤作用的机理污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尘等物质组成,去污过程可看做是带有污垢(D)的固体(s),浸入水(w)中,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降低污垢与固体表面的粘附功Wa,从而使污垢脱落达到去污目的。

用如下式子表示:Wa = γs-D —γs-w —γD-wWa的绝对值越小,污垢与固体表面结合越若,污染物越容易去除。

因为粘附功相当于在等温等压下污垢粘附在固体表面这一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若是自发粘附,则有Wa 0,其绝对值越大,说明粘附趋势越强烈黏的越牢。

当水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的憎水基团吸附在污物和固体表面,从而降低了γD-w和γs-w,使得Wa的绝对值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日期成绩
同组人×××
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报告
题目:液体洗涤剂的配制
应化××× B1组
0 前言
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原理和工艺:2.了解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概述:现代洗涤剂是含有多种成份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表面活性剂是起清洁作用的主要成份,洗涤剂中的其他成份或是为改善和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能、或是为适应某些特殊需要、或是为制成所需产品形式而加入的。

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助剂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这些性质各异的成份混在一起,由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便会产生更加理想的洗涤效果。

反之,若配方设计不当,各组份的性质也会相互抵消,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洗涤剂的配方是决定某种洗涤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洗涤剂配方的变化始终反映着洗涤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

[1]
液体洗涤剂制造简便,只需将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以及经过处理的水,送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即得产品。

液体洗涤剂的制造不用一系列的加热干燥设备,具有节约能源、使用方便、溶解迅速等优点。

液体洗涤剂要求各组分的相容性最为重要。

因是液体,配方中的组分必须良好相容,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使之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无结晶、无沉淀、不分层、不混浊、不改变气味、不影响使用效果。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配方的组成,但也与制备工
艺条件、操作技术以及保管条件等有关。

[2]
配方的设计原理?:洗涤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辅助剂。

在选择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时,可遵循以下一些通用原则:(1)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水相中有良好的溶解能力;(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能形成稳定的紧密排列的凝聚态膜;(3)表面活性剂能适当增大水相黏度,以减少液滴的碰撞和聚结速度;(4)要能用最小的浓度和最低的成本达到所要求的洗涤效果。

[3]
1 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
仪器:传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台秤、酸式滴定管、烧杯(200ml、100ml)、玻璃棒、量筒(10mL、100mL)、滴管、托盘天平、秒表、精密pH试纸、磁石配方:[3]
实验流程与步骤
实验步骤:
配制洗涤剂:①.按配方将少量蒸馏水加入200mL烧杯中,放入磁石,再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水温升到50℃,搅拌下慢慢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在溶解过程中,水温控制在40-50℃。

②.在连续搅拌下依次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EDTA-2Na、乙醇,一直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为30分钟,温度在50℃保温。

③.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柠檬香精、加入食盐调节到所需粘度。

调节之前,先把产品冷却到环境温度,测定溶液的pH。

产品性能测定:
(1)观察并记录产品测定其pH值:液体洗涤剂的pH值按照GB/T?6368-2008表面活性剂的pH值测定来进行,以1?%样品水溶
液25?℃时进行测定。

(2)泡沫性能测定:取自制的洗涤剂置于2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稀释到250ml刻度线,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用酸式滴定管进
行测定。

首先用蒸馏水洗涤酸管2次,再用待测液润洗酸管2次,
然后沿柱内壁缓慢加入待测液至50ml刻度上,酸管口下放一100ml
量筒接液,迅速打开酸管旋塞,使溶液留下,当酸管中的溶液流至
0ml刻度线时立刻关闭旋塞,同时开始计时并用直尺读取泡沫高度。

在5min后再读取第二次泡沫高度,测量得到的泡沫高度作为发泡
力。

重复以上实验1次,每次试验以先必须将器壁洗净以免数据受
影响。

(3)去污力测试:去污力与乳化性能成正比,所以本实验通过测定乳化性能来判断去污力。

量取5%的溶液4ml,滴加15滴食用油,振荡
1min,混匀,静置,观察分层,记录分层时间。

分析条件与方法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缓慢地加入水中,绝不能直接加水来溶解,否则可能成为一种粘度极大的凝胶。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在高温下很容易水解,因此整个操作过程应控制在40~50℃左右,最高不应超过60℃。

2. 去污力测试:去污力与乳化性能成正比,所以本实验通过测定乳化性能来判断去污力。

2 实验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记录
气温: 30 ℃
成分质量百分数/% 称量质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3 g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
8
钠(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
(AEO~9)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
15
胺(6501)
EDTA-2Na g
乙醇
NaCl
香精
制得的洗涤剂总体积: 100 mL;
洗涤剂外观:淡黄色粘稠状液体,有芳香味;
洗涤剂pH值:;
第一次泡沫高度:;
5min后第二次泡沫高度:;
食用油与液体分层时间: 1’37”04 1’36”40 ;
数据处理过程
平均第一次泡沫高度=(+)/2=
平均5min后第二次泡沫高度=(+)/2=6cm
平均食用油与液体分层时间=(+)/2=
数据处理结果汇总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 对本实验的建议
做实验的时候,我们是三组一块做,但是酸管只有一根,希望老师能多准备一根。

实验中进入到加NaCl这一步时,不能直接加入NaCl固体,直接加的话会导致所配制的洗涤剂粘度瞬间增大,使洗涤剂黏在一块,加入NaCl时,应先将NaCl溶于蒸馏水中,在慢慢加入配制到所需粘度。

实验第一步加少量水时,可加40-50ml蒸馏水,水太少的话,实验过程中会形成过多的泡沫,洗涤剂液体不容易析出。

5 思考题
(1)通用液体洗涤剂配方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洗涤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辅助剂。

在选择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时,可遵循以下一些通用原则:(1)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水相中有良好的溶解能力;(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能形成稳定的紧密排列的凝聚态膜;(3)表面活性剂能适当增大水相黏度,以减少液滴的碰撞和聚结速度;(4)要能用最小的浓度和最低的成本达到所要求的洗涤效果。

(2)叙述洗涤剂的洗涤原理。

答:洗涤剂其实就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着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的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而憎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憎水集团在洗涤液中“抓住”污垢;亲水集团随水流,通过乳化作用和润湿作用将污垢从清洗物上分离出来。

(3)请按照自己的实验配方计算其HLB值。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HLB值为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HLB值的计算方法
HLB值=7+∑(亲水基基团数)-
∑(亲油基基团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H25—C6H4—SO3Na)的HLB值根据上式计算:HLB值=7+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HLB值为
参考文献:
[1] 章永年,梁治齐.液体洗涤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燕, 王镱. 中国民用液体洗涤剂与表面活性剂之发展[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5 (5): 42- 47
[3]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指导书(上)吴文炳张婷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