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低血糖症状

合集下载

值得注意的几种低血糖现象

值得注意的几种低血糖现象

患者。

胃切除术后胃排空过速,葡萄糖迅速被肠黏膜吸收,致使血糖骤然升高,胰岛过多分泌胰岛素而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现象。

这种血糖过低症又称餐后迟发型倾倒综合征,常出现在餐后1.5~3小时,尤其是在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表现为极度无力、头晕、心慌、颤抖、出冷汗,严重时发生意识障碍。

对策饮食要少食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蛋白质和脂肪。

发作时饮糖水即可缓解症状。

严重时可静注50%葡萄糖40毫升。

女性患者、精神紧张者服用谷维素或镇静剂。

运动后低血糖常出现在剧烈或长时间运动时或运动后,进食或饮糖水后好转。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适量,不可过于激烈和过量。

过度消耗体内能量,常易发生低血糖,若无人在跟前,容易发生危险。

对策体育锻炼要适量,不可过于劳累。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并随身携带些饼干、26家庭医学2016.11(上)紧张状态时,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血糖保持在较高水平;当精神放松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此时体内血糖迅速下降,出现“滑梯现象”而发生类似低血糖的反应,心跳、乏力、头晕,但此时查血糖常正常。

对策有这种“滑梯现象”的患者不用紧张,饮些热水即可。

但若反复出现这种低血糖反应,就应去医院检查是否有胰岛素功能异常或是甲状腺出了毛病。

夜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有时常在夜间1~3点钟出现低血糖,这是很危险的。

此时被称为“魔鬼时刻”,家人都在睡觉,病人也因低血糖而浑身无力、腿脚发软、心慌,无力喊叫,甚至有的已处于昏迷状态,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低血糖夺去生命。

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常和用药、进食、运动不当有关。

或服药过量;或注射胰岛素过量;或胰岛素注射部位错误,导致胰岛素吸收过速;或过度禁食、延迟进食、忽略正餐;或剧烈运动,突然运动量增加,从而导致体内血糖骤然下降,发生低血糖昏迷。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反复低血糖,交感神经系统发生机体反应性兴奋,很容易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促发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心肌梗死。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摘要: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

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病人的的最新资料,并保持对病人的动态观察,从心里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低血糖的概念及症状1.1概念:。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

1.1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整的依据是患者自身血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血糖水平控制不好时,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严密地监测,在此基础上才能调整好患者的血糖水平至理想状态。

一般来说,最初用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如果血糖不是很高,开始可用早餐前10u,晚餐前8u,在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饥饿感,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并随时调整用药。

一旦夜间发生低血糖症状,清晨测血糖会明显升高,这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因为清晨测血糖高而增加胰岛素用量,相反应减少胰岛素用量。

每次增加或减少的胰岛素量不宜太大,一般以2~4单位为宜,直至患者空腹血糖在4.0~6.0mmol/L,非空腹血糖在4.0~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在用药过程中,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1.2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并伴随其他疾病时,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糖降低;复方降压片﹑心得安,可乐定可增强磺胺类降糖作用,导致低血糖。

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性较差,用药的随意性较大,对糖尿病的初期治疗方案一直沿用不变或不经过医嘱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

频发低血糖症状

频发低血糖症状

频发低血糖症状文章目录*一、频发低血糖症状1. 频发低血糖的症状2. 低血糖是什么原因3. 低血糖怎么治疗*二、低血糖有什么危害*三、怎样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频发低血糖症状1、频发低血糖的症状 1.1、容易饥饿感早期低血糖症状表现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患者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人体内部血糖过低,容易导致个人会强烈感受到饥饿感。

1.2、脸色苍白人体的血糖值低于2.8mmol/L时候,人就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像:饥饿心慌、大汗淋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

长期的人体低血糖,患者就会出现精神和意识的障碍,会找不到地方,记忆力差,甚至胡言乱语,看起来人跟发神经病一般。

1.3、大脑受损血糖过低主要的症状为脑部功能受损(神经性低血糖症)。

血糖过低时,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因此无法发挥某些正常功能,可能导致晕眩、困倦、慌乱、言语不清,以及其他症状。

2、低血糖是什么原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因食欲不佳,没有吃够规定的饮食量。

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没有预先减少胰岛素剂量或临时增加饮食量。

注射时不小心,把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小静脉中。

脆性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期间,易出现低血糖。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的主要原因,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等)与保泰松、阿斯匹林、磺胺药、心得安、吗啡、异烟肼等药物同时服用时,均可加强降血糖作用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体内药物潴留时间延长,促使低血糖发生。

糖摄取严重不足或吸收不良,组织消耗能量过多,器官病变,特别是严重的肝脏病变,调节糖代谢的因素异常,尤以胰岛素的功能异常最为重要。

空腹时低血糖的病因很多,有内分泌性、肝原性、物质供应不足等病因,但以胰岛素瘤引起的空腹时低血糖最受人们注目。

如果空腹时血糖降低不明显者,可用持续饥饿和运动试验诱发。

胰岛素瘤病人多数在禁食48小时之内出现低血糖和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

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预防护理

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预防护理

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35-01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更易发生,白天发生低血糖反应往往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而夜间尤其是在凌晨时出现低血糖则不易观察和护理。

低血糖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而危及生命。

有报道低血糖超过6小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

故临床上对低血糖的预防及早期诊断不可忽视,同时低血糖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也成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将我科2010年1月-12月38例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10月收住的糖尿病患者145例,其中男81例、女64例,平均年龄45-77岁,145例患者中发生夜间低血糖38例。

1.2 临床表现:有症状低血糖25例,表现为明显饥饿感、出冷汗、头晕、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血糖多在2.8-3.9mmol/l,出现在夜间1:00-4:00;无症状低血糖13例,血糖多在2.2-3.4mmol/l,于凌晨3:00常规监测血糖时发现。

1.3 结果:38例患者中,注射胰岛素的25例,口服降糖药的13例,35例患者进食15-30分钟后血糖恢复正常;2例给予50%gs40ml静脉推注,继而予5%gs静滴后血糖回升,1例患者因代谢性脑病最终死亡。

2 原因分析2.1 患者及家属缺乏有关预防低血糖反应的知识,没有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晚餐进餐延迟10例、进食量过少5例、睡前活动量过大7例、用药剂量过大而未及时加餐4例。

2.2 患者注射胰岛素不规范剂量过大造成低血糖2例2.3 其他诱因: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例合并肝肾功能损害;1例并发严重腹泻发生夜间低血糖。

此外,空腹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使用磺胺药以及上了年纪者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等也都可能引发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一、低血糖反应的表现二、低血糖吃什么好三、低血糖的饮食原则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1、低血糖有非特异性症状的表现
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

而是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

注射胰岛素者,若每日守时出现些类症状,应警惕有无低血糖的存在。

2、低血糖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表现
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是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

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3、低血糖有意识障碍症状的表现
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4、低血糖有癫痫症状的表现
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5、低血糖有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的表现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低血糖的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很多影响,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糖降低,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生活,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低血糖的发病症状,欢迎参阅。

低血糖的发病症状低血糖症状的严重程度大致与血糖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呈平行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平行,也不是血糖降到某个数值就一定出现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可长可短,有时容易纠正,有时又较顽固。

症状的轻重不仅与血糖下降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糖下降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有较大关系。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

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

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轻度血糖下降的病人,可以没有症状;如下降太快也可能出现症状。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

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

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认识误区1、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

低血糖怎样处理

低血糖怎样处理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一.低血糖有哪些表现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二.出现低血糖怎么办①方糖或果糖1-2粒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④饭、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三.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注:为了防止突发状况下的昏迷,自己最好要随身携带一张“病人卡”,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疾病信息,还有联系人信息。

四.低血糖怎么预防①按时进食,生活规律②不可随便增加药量③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④运动量恒定⑤常测血糖⑥随身带糖果以备用五.急救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

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4、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

8毫摩尔/升者,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

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

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

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怎样预防低血糖(补充)1、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

低血糖

低血糖

低血糖病因(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症状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1)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

(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

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

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血糖降低速率较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为快,但低血糖程度轻,无论哪一种类型,血糖水平都有明显个体差异。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低血糖有哪些表现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出现低血糖怎么办①方糖或果糖1-2粒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④饭、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低血糖怎么预防①按时进食,生活规律②不可随便增加药量③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④运动量恒定⑤常测血糖⑥随身带糖果以备用低血糖异常血糖降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危害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①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间低血糖症状
血糖过低是噩梦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典型的低血糖表现为出汗、心慌、饥饿感,另外还有虚弱、头昏、烦躁、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行为异常、精神障碍、高血压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

但是夜间的低血糖,往往是在睡梦中,不会像白天那样感到出汗、肚子饿,而是表现为多梦、做噩梦,大声惊叫。

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由于正常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相,快波睡眠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脑蛋白质合成加快。

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致使快波睡眠时间延长,导致神经兴奋更为增高,可能发生多梦、做噩梦的情况。

二、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1、吃得太少
天气渐渐转凉,人体消耗能量较多,由于天黑得早,晚饭时间可能提前,又由于夜长昼短,早饭时间可能推后,因此晚饭后和早饭前这一段时间间隔会较夏季长一些,如果进食量和运动量还是和平常一样,就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秋冬季的低血糖发生率可能比夏天为高。

2、运动太多
晚餐后到第二天早餐这一段时间较长,如果晚餐进食较少,晚饭后活动过多又未补充食物,或者胃肠功能不好,大便次数多,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或丢失较多,就会造成体内储备能量不足。

3、治得不太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