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及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减少,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级处理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其中生化处理是主要的处理过程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1. 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在二级处理中,生化处理主要通过活性污泥法来实现。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混合污泥,其中包括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主要利用有氧条件下的氧化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而厌氧微生物则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

2. 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生化处理工艺普通包括预处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三个阶段。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和沉砂池。

格栅用于过滤大颗粒物质,如树叶、纸张等,而沉砂池则用于沉淀较重的悬浮物质。

2.2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机物降解的过程。

在好氧处理单元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微生物利用有氧条件下的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常见的好氧处理单元包括活性污泥法、浸没生物膜法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工艺包括接触氧化池、好氧池和沉淀池。

接触氧化池用于提供氧气和混合污水与活性污泥的充分接触,好氧池则是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沉淀池则用于沉淀活性污泥并将处理后的水体分离。

2.3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有机物转化的过程。

厌氧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厌氧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池和厌氧滤池。

在厌氧消化池中,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而厌氧滤池则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 生化处理工艺图以下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典型工艺图:[工艺图]4. 结论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在二级处理中,主要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含氧环境下,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最终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生化处理工艺流程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沉淀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和沉淀物等,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砂池和沉砂池等。

2.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的过程。

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固定床法等。

在这些工艺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生物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3. 沉淀过程:沉淀过程是将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进行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淀槽等。

在沉淀过程中,悬浮物和生物污泥会沉淀到底部,而清水则从上部流出。

三、生化处理工艺图下面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示例:1. 预处理工艺图:格栅-砂池-沉砂池格栅: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通过网格过滤掉。

砂池:将污水中的沙子和细小颗粒物通过沉淀分离。

沉砂池:将污水中的重质悬浮物和沉淀物通过沉淀分离。

2.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图:活性污泥法进水口: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反应池。

活性污泥反应池:在反应池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和生物化学反应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出水口:将处理后的污水从反应池中排出。

3. 沉淀过程工艺图:沉淀池进水口:将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

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悬浮物和生物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到底部。

出水口:将清水从沉淀池的上部流出。

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能够有效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一、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普通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在进入生化处理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调节池等。

格栅过滤可以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沉砂池可以去除较重的沉积物,而调节池则可以平衡污水的流量和水质。

2. 生化处理阶段: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等。

-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活性污泥来降解有机物质。

在活性污泥池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生物降解等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同时,通过氧气的供应,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微生物进行降解反应。

- 固定化床法:固定化床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固定载体上进行降解的方法。

常见的载体包括填料、膜和纤维等。

在固定化床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载体上的方式进行降解反应,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

- 膜生物反应器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和膜结合起来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在反应器中设置膜,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固液分离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3. 后处理阶段:在生化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来进一步提高出水的水质。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沉淀可以去除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悬浮物,过滤可以去除弱小颗粒和胶体,而消毒可以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二、处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污水生化处理的效果,需要对处理先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和氨氮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处理效果的好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物膜反应器、曝气法、好氧/厌氧处理法等。

1. 生物膜反应器(MBBR)
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过滤器的组合系统。

它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反应器设计灵活、占地面积小等。

2. 曝气法
曝气法是利用氧气和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在曝气池中通过注入高压氧气来增加水的氧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利用的生物膜的生长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该工艺的缺点是能耗高、占地面积大。

3. 好氧/厌氧处理法
好氧/厌氧处理法是通过好氧阶段和厌氧阶段的交替来处理污水。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对氧气的利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缩合有机物,进而将有机物完全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但是需要多阶段反应器,这就要求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较为复杂。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其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如细菌、藻类、真菌等)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较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生长、分裂、吸收营养物质、分解有机物质等。

二、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1. 水解酸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废水首先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这个过程有利于后续的生物降解反应。

2. 好氧生物降解阶段:在水解酸化池之后,废水进入好氧生物降解池。

在这个池中,通过通入适量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微生物在这个阶段分解有机酸、氨氮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阶段:好氧生物降解之后,废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4. 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其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会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沉淀池中的污泥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肥料或填埋,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工艺图示以下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示:[工艺图示]四、总结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工艺流程包括水解酸化阶段、好氧生物降解阶段、深度处理阶段以及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等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其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生物膜或者悬浮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无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化处理通常分为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其中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净化污水。

二、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图二级处理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图如下:1. 水解酸化池:该池主要是将有机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产生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为后续的生物降解提供有机负荷。

2. 好氧生物处理池:该池是将水解酸化池中产生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好氧生物处理池中的微生物还能氧化氨氮为硝酸盐,实现氮的去除。

3. 除磷池:该池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磷元素,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或者利用生物吸附的方式,将污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不溶性的磷盐沉淀物,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4. 沉淀池:该池主要是利用重力沉淀的原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固体的分离和去除。

5. 消毒池:该池是为了杀灭残留在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通常使用氯或者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三、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优势1. 净化效果好:二级处理通过生物降解和物理分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使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投资成本低: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生化处理工艺的投资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3. 运行维护方便:生化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维护较为方便,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设备。

4. 能量消耗低: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不需要额外能量供应,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级处理是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环节,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其中生化处理是关键环节,本文将对二级处理中的生化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应的工艺图。

二、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两个阶段。

2.1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在厌氧环境中,厌氧菌通过厌氧呼吸代谢有机物,产生甲烷等。

厌氧处理主要包括厌氧池和厌氧旋流器两个单元。

在厌氧池中,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反应底物。

而在厌氧旋流器中,通过旋流的作用,将气体与液体分离,使产生的甲烷进一步净化。

2.2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在好氧环境中,好氧菌通过好氧呼吸代谢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处理主要包括曝气池和二沉池两个单元。

在曝气池中,通过注入空气,提供好氧条件,促使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而在二沉池中,通过沉淀作用,将已降解的有机物和生物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

三、生化处理工艺图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插入工艺图]图中,厌氧池、厌氧旋流器、曝气池和二沉池依次表示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不同单元及其相互联系。

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1.工艺图附件:包括厌氧池、厌氧旋流器、曝气池和二沉池的详细平面图和示意图。

2.生化处理数据附件: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实验室数据和操作指导。

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对污水进行清洁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

2.厌氧处理:在缺氧环境中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3.好氧处理: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4.生物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生长的微生物聚合物,主要由菌体和胞外物质组成。

5.二沉池:污水处理中的一个单元,用于将已降解的有机物和生物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生化处理将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生化处理中,又包括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指在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首先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调节 pH 值、温度等。

(2)初级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将较大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3)曝气池: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曝气池,通过机械曝气或其他方式向污水中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4)二沉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净水板或斜板等装置将浮性悬浮物和生物絮凝物与水进行分离,产生污泥。

(5)污泥处理:从二沉池中获得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措施,得到污泥饼或污泥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同样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以适应厌氧处理的环境要求。

(2)厌氧池:将进入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容器内部的混合等条件,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价值的产物。

(3)沉淀池: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和分离,将产生的污泥与水进行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

(4)厌氧消化池:从沉淀池中获得的污泥,进一步经过厌氧消化池的处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释放出可再生的有机产物。

综上所述,生化处理中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是常见的工艺流程。

好氧处理适用于需要大量氧气供应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而厌氧处理则适用于无氧或缺氧环境下的处理,能够产生有价值的产物。

无论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都需要合理调节进水的水质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絮体的主要形成菌
生枝动胶菌属是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属,是活性污泥絮凝体 的主要凝聚因素 诺卡式菌、芽孢杆菌、产碱杆菌属、假单孢菌属也可形成絮体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
活性污泥膨胀现象 主要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但也存在非丝状菌膨胀 污水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碳氮比或碳磷比较高 溶解氧不足 污泥负荷 pH值与温度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也需要细胞 色素等中间电子传递体,并伴随有磷酸化作用,底物可被 彻底氧化,能量得以分级释放,故无氧呼吸也产生较多的
能量用于生命活动。但由于有些能量随着电子转移至最终
受氢体中,故释放的能量不如好氧呼吸的多。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好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三种呼吸方式,获得的 能量水平不同, 如下表所示。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例如,葡萄糖的发酵过程:
C6H12O6 2CH3COCOOH 4[H] 2CH3COCOOH 2CO2 2CH3CHO 4[H] 2CH3CHO 2CH3CH 2OH
总反应式:C6H12O6 2CH3CH2OH 2CO2 92.0kJ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简介
废水生化处理的概念 废水生化处理作用的主体— 微生物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这一功能,并采 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 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
水处理的方法。
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巨大潜力
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 较大的酵母菌,一般为椭圆形,宽1-5um,长530um。
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巨大潜力
比表面积大:大肠杆菌与人相比,其比表面积
约为人的30万倍,为营养物的吸收与代谢产物
的排泄奠定了基础; 代谢速度快: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hr内可分解 其自重的1000~10 000倍;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比大豆
强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万倍。
好氧生物处理法两种主要形式: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水体自净人工化),又称悬浮生长法,是使微 生物群体在反应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并与废水接触而 使之净化的方法。 生物膜法则利用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净化(土 壤自净人工化)
活性污泥池
生物转盘
生物滤池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组成
曝气池和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曝气池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类型
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
活性污泥絮体是主要净化者,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絮体的主要组成,是大部分细菌存在方式 污水中污染物有三种存在形式:溶解态、胶态、悬浮态
活性污泥池
活性污泥絮体的主要构成
正常的活性污泥絮体呈棕色、无臭,内部为厌氧状态的
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包括:真细菌、古细菌、真菌、放线菌、 藻类、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 生化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的 二级处理中 根据反应器中氧含量,可分为好氧生化处理、兼氧生化处 理及厌氧消化处理
微生物呼吸类型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微生物的呼吸指微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理功能
根据受氢体的不同分为 好氧呼吸 厌氧呼吸
呼吸方式 好氧呼吸 能量利用率42% 无氧呼吸 发酵 能量利用率26% 受氢体 分子氧 化学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2817.3kJ
无机物
C6H12C6+4NO3 - → 6CO2+6H2O+2N2↑+1755.6kJ C6H12C6 →2CO2+2CH3CH2OH+92.0kJ
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巨大潜力 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
大肠杆菌在条件适宜时17min就分裂一次;有一种假单 胞细菌在不到10min就分裂一次; 低温、高温、高压、酸、碱、盐、辐射等条件下可以快 速适应; 对于进入环境中的“陌生”污染物,微生物可通过突变 而改变原来的代谢类型而降解之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简介
活性污泥中的真菌和藻类
活性污泥中的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很少
二沉池和表面曝气池的澄清区内,
由于有良好的透光条件 此有藻类生长
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
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的种群构成 优势种属为纤毛类原生动物 出现率最高的种属有变形虫属、表壳虫属、滴虫属、楯纤虫 属、漫游虫属、斜管虫属、游仆虫属、钟虫属、累枝虫属、 独缩虫属、盖虫属、锤吸管虫属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厌氧呼吸
厌氧呼吸是在无分子氧(O2)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氧化。
厌氧微生物只有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在呼吸过程 中,底物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底物中脱下来的氢经辅酶 传递给除氧以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其还原。
厌氧呼吸的受氢体不是分子氧。在厌氧呼吸过程中,底物氧 化不彻底,最终产物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一些较原来底 物简单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还含有相当的能量,故释放能 量较少。 厌氧呼吸按反应过程中的最终受氢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 无氧呼吸。
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性
多为化能异养菌,以有机物为营养源 多为严格好氧或兼行厌氧 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差别较大 以革兰氏阴性为主 气杆菌属、短杆菌属、埃希氏菌属、 假单孢菌属、动胶菌属、芽孢杆菌属的 一些种或变种均有荚膜或发育不好的类 似结构(微荚膜),这些构造与活性污 泥絮凝体形成有密切关系
活性污泥颗粒细菌组成
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不具备色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氧化NH3、H2S等无机物。 大型合流污水沟道和污水沟 H2S 2O2 H2SO 4 能量 道存在该式所示的生化反应
NH 4 2O2 NO3 2H H2O 能量
生物脱氮工艺中的生物 硝化过程
2.无氧呼吸 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S2O32-,CO2等代 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用。
在反硝化作用中,受氢体为NO3-,可用下式所示:
C6H12O6 6H2O 6CO2 24[H]
24[H] 4NO3 2N2 12H2O
总反应式: C6 H12O6 4NO3 6CO2 6H2O 2N2 1755.6kJ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污泥的好氧消化等属于这种类型的呼吸。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2.自养型微生物 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也 是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光能自养微生物:需要阳光或灯光作能源,依靠体内的光合 作用色素合成有机物。

CO2+H2O
叶绿素
[CH2O]+O2
有机物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的特点及应用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的特点及应用
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 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 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 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浓度小 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
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
矿物核,外围由好氧活性较强的细菌组成 菌胶团主要由能够产生荚膜及胞外聚合物的细菌组成 微生物相的主要构成为细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细菌
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细菌
无色杆菌属 气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 短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 黄杆菌属 微杆菌属 诺卡式菌属 假单孢菌属 螺菌属 动胶菌属 埃希氏菌属 微球菌属
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巨大潜力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 W. B. Whitman (U. Of Georgia)细菌普查,地 球上存在51030个细菌, 非常活跃的群体在海、 陆、空等一般环境和极端环境中的极端环境微 生物; Pseudomonas cepacia:能降解90种以上有机 物,甲基汞、有毒氰、酚类化合物等都能被微 生物作为营养物质分解利用。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1.发酵
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 受氢体无需外加,就是供氢体的分解产物(有机物)。 这种生物氧化作用不彻底,最终形成的还原性产物,是比 原来底物简单的有机物,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较少, 故厌氧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能量的需要, 消耗的底物要比好氧微生物的多。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时浮在表面的污泥
活性污泥膨胀时絮体中向外伸出的丝状菌
活性污泥中的真菌和藻类
活性污泥中的真菌:以酵母菌和霉菌为主 酵母菌有:粘红酵母、胶红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等 霉菌有:毛霉菌、根霉菌、曲霉菌、青霉菌、镰刀霉菌、漆斑霉菌、胶 霉菌、瓶霉菌、芽枝霉菌、珠霉菌、地霉菌、水霉菌等丝状真菌
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按原理可分为 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固体状态污染物质的方
法。主要方法有:格栅截留法、沉淀法、气浮法和过滤法等。
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各种污染物质(包 括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等)的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主要方 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汽提、萃取、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 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好氧法和厌氧法两 大类。
空气 出水 进水 曝 气池 二来自沉 池污泥 回 流 剩 余 污泥
活性污泥的形态与组成
形态:略带土壤气味,颜色根据水质不同而不同,多为黄色或褐色。
含水率高,一般在99%以上,具较大的比表面积。 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
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污水带入的被微生物吸附的(难降解的)有机物质 4、由污水携入的无机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