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二、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7~9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以及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运算,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的观察和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除法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除法的含义: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例,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学习除法算式: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组成,包括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小红每次搬4块砖, 一共有36块砖, 她要搬()次。
A.9B.8C.7D.62.一个数的3倍是12, 这个数是()。
A.36B.24C.43.填+, -, ×, ÷。
54( )9=45A.+B.-C.×D.÷4.有15个苹果, 每3个苹果分给1个同学, 可以分给几个同学?算式为()。
A.15÷5=3B.15÷3=5C.15-3=125.“6□4<10”, 在□里应填的运算符号是()。
A.+B.-C.×6.求24里面有几个6 ? 算式是()A.4×6B.6×4C.24÷4D.24÷6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计算25÷5,可以用口诀“五五二十五” 。
()2.把5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1。
()3.一件上衣需要订5个扣子, 现在有25个扣子, 可以订5件上衣。
()4.在除法里, 不用0作除数;在乘法里, 也不用0作乘数。
()5.18÷6=3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6。
()6.有2个盘子, 一共放了16个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4个苹果。
()三.填空题(共6题, 共46分)1.妈妈带100元去买水杯, 花了48元买了6个同样的杯子。
①每个水杯________元。
②妈妈还剩下________元。
2.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1)4×________=________(面)(2)________÷4=________(行)(3)________÷________=4(面)3.△△○○○○○○左图三角形有________个, 圆有________个, 圆的个数是三角形个数的________ 倍。
4.想一想, 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时=_______分 100分=_______时_______分 75秒=_______分_______秒5.在横线上填上“+”、“-”、“×”或“÷”。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7课时着重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可能存在困惑,不易理解运算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2.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练习题和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黑板,呈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步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整数的除法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并为后续的除法运算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入除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本质。
3.讲解: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除法计算。
4.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重要性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除法概念除法运算方法已知两个因数的乘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应用题 专项训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
1.琪琪和他的2个同学一起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人可以分得几支铅笔?
2.乐乐带了9元钱去文具店,刚好买了3块橡皮擦,每块橡皮擦多少元钱?
3.(1)一台风力发电机有3个转子叶片,6台风力发电机需要多少个转子叶片?
(2)工程队运输了15个转子叶片,可以装多少台风力发电机?
4.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
(1)每2人一组,分成了6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
(2)如果每4人一组进行双打,可以分成多少组?
5.二年级举办手工比赛,谁先折完12只千纸鹤,谁就获得一颗星,小琳每分钟折2只,小璐每分钟折3只,哪个人最先折完?
6.有12个苹果。
(1)每个篮子装2个苹果,要多少个篮子?
(2)将苹果装在2个篮子里,一个装4个,另一个装多少个?
7.哥哥有30颗水果糖,弟弟有18颗水果糖,哥哥吃了2颗糖后,又拿了一些糖果给弟弟,两人的糖果数量变成一样多,请说一说:哥哥给弟弟多少颗糖?
8.学校门口新开一家文具店,文具价格如下:
(1)乐乐带2元去买铅笔,可以买多少支铅笔?
(2)买一个文具盒的钱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
(3)你还能说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答吗?5角3元12元3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1,完成教科书P8“做一做”,P11“练习二”第1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述平均分。
▶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7主题图。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学校组织春游活动。
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
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呢?【学情预设】预设1:糖果、纯净水、饼干、橘子、酸奶、香蕉、牛肉干……预设2:24颗糖果、1箱纯净水、12块饼干、18个橘子、1箱酸奶、1箱香蕉、一箱牛肉干。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毫无遗漏地发现了所有的物品,而且还学会了带着数据去表达,真棒!老师看到了好多好吃的,真兴奋呀!但是请大家再来观察桌面上的东西,它们摆放的方式有什么特点呢?【学情预设】饼干每堆摆放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师:是的,那大家来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学情预设】他们应该是想把这些东西都分给大家,要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才好。
师:我也赞同你的观点!看来咱们班以后出去玩不用担心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们把糖果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平均分(1)]【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
同时在仔细观察中,学生会发现许多物品堆放在一起,但桌面上有些物品的堆放却是有规律的。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份分得一样多是经常使用的,从而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二、动手实践,建立平均分的概念1.自主尝试不同分法,感知平均分的特殊之处。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课件)-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当堂检测
9. 圈一圈,填一填。 圈一圈略 (1)
24 里面有( 4 )个6。 (2)
24 ÷ 6 = 4
12 里面有( 4 )个3。 12 ÷ 3 = 4
当堂检测
10. 先读一读,再写出除法算式。
___1_5_÷__3_=_5___ ___1_6_÷__8_=_2___ __3_6_÷__6_=_6____ ___2_4_÷__6_=_4___
“÷”读作除以,“=”读作等于。
知识梳理
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计算除法
表 的方法
用乘法算式求商
内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
法
( 一 解决 解决有关平均
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
) 问题 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
当堂检测
1. 一共有( 9 )把琵琶(pípa),每( 3 )把一份, 平均分成了( 3 )份。
3÷1= 3 5÷1= 5 6÷1= 6 8÷1= 8 任何数除以1,商仍是 (原数 )。
探索新知
13. (1)18 枝花,每个花瓶插 6 枝,要用几个花瓶?
(2)18 枝花,平均插在3 个花 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几个6
18 ÷ 6
3
18 里面有3 个几
18 ÷ 3 6
当堂检测
14.(1)做一条装饰链要用6 个 ,24 个 可以做几条装饰链? 24 ÷ 6 4 条
当堂检测
5. 填一填。 (1)
每个花瓶插4 枝花, 需要( 4 )个花瓶。
(2)
12 只鞋子,每2 只配成一双, 一共可以配成( 6 )双。
当堂检测
6. 你会把24 本书平均分吗?填一填。(每份至少2 本) (1)我把24 本书每3 本分一份,可以分( 8 )份。 (2)我把24 本书每( 4 )本分一份,可以分( 6 )份。 (3)我把24 本书_每__6__本__分__一__份_,__可__以__分__4_份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