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急救与护理

急性乳腺炎急救与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往往从破损的乳头侵入,引起乳腺急性化脓性蜂窝
织炎。
正常情况下,细菌的侵入并不立即发生炎症,如果产妇的身体抵抗力减弱,乳腺管不通畅或喂奶时未完全吸尽,奶汁积聚在乳房内形成块状物,此时侵入的细菌就很容易在此生长繁殖,破坏乳腺,引起化脓。
初期病人表现乳房胀痛,低热,甚者有高热、寒战、乳房肿胀、搏动性疼痛、皮肤红肿并有压痛,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
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形成乳房脓肿。
【急救措施】
(1)患侧暂停哺乳,将乳汁用吸乳器吸净。
(2)患病早期可用宽布带将患侧乳房托起,局部冷敷,减少充血和乳汁分泌。
(3)应用大量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4)可用鲜蒲公英或仙人掌捣碎外敷乳房。
乳汁过多者,可用芒硝250克,装纱布袋内外敷患处。
(5)脓肿形成期,应对乳房作热敷,促使感染局限化。
(6)若脓肿已形成,应到医院治疗。
脓腔较小者,可采用局部抽脓,并向脓腔内注入青霉素10一20万单位,脓腔较大者,作切开引流术。
【护理方法】
(1)产妇哺乳期间,应心情舒畅,并保持乳头清洁,乳房内不存留奶汁,更不可挤压乳房。
(2)乳头被婴儿吸破时,局部应涂以紫药水或磺胺软膏及抗菌素软膏。
喂奶时,再将药膏擦掉。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少数为链球菌感染。
一、病因本病病因除病人产后抵抗力下降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凹陷)、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过少、乳管不通畅,都可影响乳汁排出。
(二)细菌入侵图1-1乳房脓肿一是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这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二是婴儿患口腔炎或口含乳头睡眠,细菌也可直接入侵乳管。
二、临床表现病人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压痛。
继之出现高热、寒战,脉率加快,常有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
患侧乳房可同时存在数个炎性病灶而先后形成多个脓肿,乳房脓肿可以是单房或多房性。
脓肿可自行向外溃破,深部脓肿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图-1)。
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
三、辅助检查(一)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均升高。
(二)B超可发现脓腔数目、大小、形态不一,甚至可发现乳房深部脓肿。
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三)诊断性穿刺在超声定位下或乳房肿块压痛最明显的区域穿刺抽出脓液,若抽出脓液可确定脓肿形成,脓液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四、处理原则控制感染,排空乳汁。
脓肿形成前主要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脓肿形成后则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一)非手术治疗1.局部处理局部外敷金黄散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或鱼石脂软膏可促进炎症消退。
皮肤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2.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治疗,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或头孢一代抗生素,坚持服用10~14日。
如皮肤发红和乳房硬块在数日至1周内减退,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3.终止乳汁分泌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单侧停止喂养或终止哺乳。
终止哺乳者可服用炒麦芽、溴隐亭或己烯雌酚等促进回乳。
4.中药治疗可服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及家属心理反应及对患者的 关心及支持能力。
评估---处理原则
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乳癌治疗
手术:乳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 乳癌切除术、单纯乳房切除术
化疗:术后最重要的辅助治疗 放疗 内分泌疗法:激素疗法、消除腺体作用 生物治疗
护理诊断
➢焦虑 与担心手术造成身体外观改变与预后有关
病因及机制
乳房外形改变:
表现
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 乳头抬高、偏移、内陷
原因
侵犯Cooper韧带 皮下、皮内淋巴管堵塞 侵犯乳头大乳管
Cooper韧带
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
晚期肿块 菜花样溃疡、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
炎性乳癌
湿疹样乳癌
评估---辅助检查
1.钼靶X线摄片:对普查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2.B超:可发现对0.5cm以上的肿块。 3.病理学检查:切除、切取活检、细针穿刺活检等。 4.其他: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等。
伤口护理
1.妥善包扎 2.观察皮瓣情况 3.观察术侧上肢远端血运循环 4.保护伤口
引流管护理:
1.妥善固定 2.通畅引流 3.观察记录引流情况 4.适时拔管
功能锻炼:
1.目的:肩关节功能恢复 2.锻炼时间和内容:一动手、三动肘、顺着胳膊往上走,四天 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3.锻炼次数: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4.注意事项:肩关节7日不上举、10日不外展;术侧肢体保护
急性乳房炎病人 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急性乳房炎的发病、病理生理; 熟悉护理评估中的健康史及辅助检查、护理问题; 掌握其病因、护理评估中的身体状况和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乳腺炎住院、出院健康指导

急性乳腺炎住院、出院健康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缓解疼痛的指导:
(1)防止乳汁淤积:患者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净或挤净乳汁。
(2)局部托起: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减轻肿胀。
(3)局部热敷、药物外敷或理:以促进局部血循环和炎症的消散;局部皮肤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美容液湿热敷。
(二)术后宣读
脓肿切开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指导患者避免牵拉、压迫引流管,如引流液的颜色、量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定时更换切口敷料。
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乳头乳晕的清洁在孕期经常用温水清洁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日清洗一次;产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洗乳头,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2、纠正乳头内陷乳头内陷者于妊娠期经常挤捏、提拉乳头。
3、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应将乳汁洗净,如有乳汁淤积,应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眠的良好习惯。
4、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
5、及时处理乳头破损乳头、乳晕破裂或皱裂时暂时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乳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以抗菌药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症状严重时应及时诊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患者多为哺乳期的女性。
该病通常由乳房内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乳房肿胀、发红、疼痛等。
作为护理人员,在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时,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我的护理心得。
一、关注患者的病情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重点关注患者的乳房疼痛情况,观察乳房是否出现肿胀、发红和异常分泌物等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乳房肿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考虑是否需要加强治疗或更换治疗方案。
二、合理使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是急性乳腺炎治疗的关键,可以有效的消除感染,缓解炎症反应。
同时,还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减轻乳房疼痛的程度。
对于乳汁淤积的情况,可以使用放热贴或按摩等方式,缓解乳汁淤积的情况。
三、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在患者哺乳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减轻乳房压力,避免乳汁淤积。
患者需要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乳头受损和乳汁的因意外流失带来的间接影响。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卫生,保持母乳通畅,避免细菌感染乳腺。
四、营养支持和休息保障急性乳腺炎的治疗需要患者有充分的能量、营养和水分支持。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患者的生理需要,缓解乳房疼痛带来的不适。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充足的休息,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避免疲劳和精神压力。
五、心理关怀急性乳腺炎患者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怀和安慰。
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痛苦,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急性乳腺炎的康复。
六、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在患者开始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
其中包括预防乳腺炎的方法,正确哺乳姿势,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充足的休息等方面。
康复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结论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关注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引导患者正确哺乳,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实现最佳的护理结果。
乳腺疾病护理学常规

乳腺疾病护理常规1.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1)预防:1)避免乳汁淤积,每次哺乳后将剩余乳汁吸空2)防治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3)保持乳头清洁,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哺乳后清洗4)应纠正乳头凹陷(2)按普外一般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3)炎症发生后应注意:1)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2)补液及应用抗生素3)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以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4)保持乳管通畅5)局部热敷(4)手术后护理1)按手术后护理及全麻后护理常规2)根据切开部位采取不同的卧位,保持引流通畅3)停止哺乳,乳汁用吸乳器吸出,或用芒硝外敷,安医嘱服回奶药4)患乳托起,减少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2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1)手术前护理1)按普外一级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2)做好心理准备3)应终止妊娠4)完善术前检查5)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做植皮者,准备对侧大腿供皮区皮肤6)手术前用化学疗法者,按化疗护理常规(2)手术后护理常规1)按手术后护理常规及全麻护理常规2)清醒后改半卧位3)伤口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保持通畅,定时按压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4)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应低于引流口5)倾倒引流液是应夹闭管道,放空气进入6)术后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液供应情况7)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拔除引流管之前禁止做外展动作8)指导患者如何穿脱衣服,穿衣时---应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9)禁止在患肢进行穿刺10)注意供皮区创面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11)术后给予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按化疗,放疗护理常规12)教会患者进行乳腺自我检查13)弥补外形可用义乳14)保持心情舒畅。
乳腺癌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促进病人适应。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是病人一脸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
急性乳腺炎不仅会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母乳喂养。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尤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因为发热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同时,观察乳房局部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的程度、范围有无扩大,皮肤有无破溃,乳头有无皲裂等。
还要关注患者的乳汁分泌情况,包括乳汁的颜色、量和质地。
二、心理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担心影响哺乳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倾诉,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了解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但也要适当活动,如进行缓慢的散步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3、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晕。
纠正乳头内陷,可经常牵拉乳头,使其突出。
四、乳房护理1、排空乳汁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排空乳汁至关重要。
鼓励患者频繁哺乳,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如果婴儿吸吮力不足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吸吮时,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2、热敷与按摩在哺乳前,可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乳房 3 5 分钟,然后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以促进乳汁排出。
但要注意,热敷和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乳房组织。
3、局部冷敷如果乳房红肿疼痛明显,可在哺乳后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的月经史、孕育史、哺乳情况、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2、相关因素:患者生命体征、睡眠、排便、既往史等。
3、症状和体征(1)局部: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有压痛性肿块,常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2)全身: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食欲缺乏等。
4、社会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1)缓解疼痛:①暂停哺乳,排空乳汁,防止乳汁淤积。
②用宽松胸罩托起患乳,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③热敷、药物外敷或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
(2)控制体温和感染:①遵医嘱早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②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观察局部红肿范围及有无波动感等情况。
③ 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3)已形成脓肿者,做好术前准备,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2、术后护理脓肿切开引流后,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脓液量、颜色及气味的变化,及时更换切口敷料。
三、健康指导要点1、保持乳头清洁,孕期经常用肥皂和温水清洗乳头,妊娠后期每天清洗 1 次。
产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洁乳头。
乳头内陷者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经常挤捏、提拉乳头,纠正乳头内陷。
2、养成良好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排空乳汁,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
3、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四、注意事项1、乳头、乳晕破损时暂停哺乳,并定时排空乳汁,症状严重时应及时诊治。
2、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腋窝淋巴结
特殊检查
• 钼靶X线摄影和干(硒)板静电摄影
•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 乳腺导管造影
• 超声检查
精品课件
病因
• 除产后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外,有以下两方面 的原因:
• 1.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 • 长繁殖。淤积的原因有: • ①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 • ②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以致乳汁不能完全 • 排空; • ③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精品课件
解剖概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淋巴引流
不同部位淋巴回流方向不同 • 胸大肌外侧缘--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 乳房上部--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乳房内侧--经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锁
骨上淋巴结 经两侧乳房间皮下的一些交通淋巴管,一侧淋巴液
可流向对侧 乳房深部淋巴网可与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
精 引流应注意:
• ①为避免手术损伤乳管而致乳瘘,应按轮辐方 向作切口。深部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 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之。乳晕下脓肿 则作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
• ②如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应在压痛最明显处 进行穿刺。
精品课件
• ③切开扣应以手指探入脓腔轻轻分离多房脓肿 的房间隔膜以利引流。
• ④为了使引流通畅,可在探查脓腔时,找到脓 腔的最低部位,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精品课件
预防
• 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同时防止乳头损伤, 并保持其清洁。妊娠期(尤其是初产妇)应经 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如乳头内陷, 一般可借经常挤捏、提拉矫正之(个别需手术 矫正)。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 等良好哺乳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 有淤积,可用吸乳器或按摩帮助乳汁排出。哺 乳后应清洗乳头。乳头如有破损或皲裂,要及 时治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口腔 炎症。
精品课件
• 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 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含乳头而睡或婴儿患 口腔炎也有利于细菌直接侵入乳管。致病菌以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 最初感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有压痛的 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有发热等全 身表现。炎症继续发展,则上述症象加重 ,此时,疼痛呈搏动性,病人可有寒战、 高热,脉率加快。患侧腋窝淋巴结常肿大 ,并有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乳房脓肿的不同部位
➢1. 表浅脓肿 ➢2. 乳晕下脓肿 ➢3. 深部脓肿 ➢4. 乳房后脓肿
精品课件
切开引流示意
精品课件
护理要点
• 一般护理
• 急性乳房炎的护理
• 健康教育,关键在预防
1.保持清洁
2.纠正内陷
3.养成良好习惯 4.及时处理破 损
精品课件
• 炎块常在数天内软化而形成脓肿,表浅脓 肿容易发现,深部脓肿常需进行穿刺才能 确定。乳房脓肿可能是单房的,但较多呈 多房性;穿破乳管而自精品乳课件头流出脓液。
辅助检查
• 白C计数及中性粒C比例均↑ • 诊断性脓肿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精品课件
治疗
• 形成脓肿之前,除给广谱抗菌药外,应暂停哺 乳以保证婴儿健康,同时要促使乳汁通畅排出 (可借助于吸乳器)。但如感染不重,可允许 婴儿吸乳,以利排淤。局部还可作热敷(每次 20~30分钟,每日3~4次),以利早期炎症消 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将含 有100万U青霉素的等渗盐水20ml注射在炎块周 围也有使早期炎症消散的可能。必要时每4~6 小时重复1次。
管相通,从而可使乳房深部的淋巴液引流向肝脏
精品课件
生理概要
乳腺的生理活 动是受垂体前叶 激素、肾上腺皮 质激素和性激素 的影响和制约的
。
精品课件
乳房检查
临检时应在光线明亮处,嘱病人坐位端正,解开上 衣,双臂下垂,使双侧乳房充分显露,以便对比 观察
• 望诊:外形,乳头,皮肤
• 触诊:体位,顺序
肿块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主讲:张丽君
精品课件
解剖概要
1.乳腺组织。 2.乳腺后脂肪组织,分隔乳腺与胸肌筋膜。 3.包绕乳腺的皮下脂肪层将乳腺与皮肤分隔。 4.固定乳腺和皮肤组织的叶间纤维间隔(
Cooper氏韧带)。 5.位于深筋膜下的脂肪和胸肌层,乳腺导管起
于乳腺周围部分,然后逐渐膨大伸向乳头, 当输乳管进入乳头之前,扩大形成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