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10页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 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上海天主教堂的传教士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 的孩子们传教。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1、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粉碎瓜分中国的阴谋
1、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
言
一、学习目的和意义 二、课程性质和意义
1、了解国史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课程性质及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 历史课
三、如何学习
1、实事求是 2、理论联系实际 (1)联系现实 三个选择 (2)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 文化专制 对外闭关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与殖民扩张 16世纪---19世纪初 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殖民 扩张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英国蒸汽动力机。
英国、 美国、法国 殖民扩张的目的: 广阔的国外市场 原料供应地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八国联军攻打天津
俄军捕杀中国人
日军屠杀义和团民
日本兵正在搬运从农民那 里掠夺来的财物。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 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 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 量战争赔款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 中国的经济命脉
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天津火车站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 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 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 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 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 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 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 动的破产。
失败的原因: 封建性; 依赖性; 腐朽性。
一些原来落后的国家也开始了近代化过程,最 典型的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推行“振兴实 业”政策,办了一批工厂,这批工厂以官营与 半官半民(类似官督商办)为主,可见在本国 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初期兴办企业由官出面 方面有相似性。在这些企业的创办中,也遭到 批评“费用颇多,损益得失相当”,因而在明 治十四年以后,明治政府果断地采取了一个行 动:把官营及半官半营工厂出卖给民间,扶植 资产阶级,以后又颁布宪法,开设国会,在国 家体制上进行变革,所以迅速走上资本主义近 代化道路。
2.经验教训:
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 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二、洋务事业的兴办 三、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及其
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所兴办的洋务,狭义地说,主要 指清朝一部分当权的官僚所进行的引进西方机 器生产、科学技术及武备的活动。他们此项活 动从六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告一段落, 其活动中心,六十年代以购置西洋船炮枪械、 建立近代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为主;七 十年代后,在进行上述活动同时,还兴办工矿、 轮船、电报铁路和纺织等民用企业,创办新式 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从事这些活 动的人被称为洋务派。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
2.几个主要军工企业 (1)江南制造总局(沪局):1865年李鸿章筹办。
(2)金陵机器局(宁局):1865年李鸿章创建。
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10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革命的酝酿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 幼年受传统私塾教育,参加科举屡次落 第,后放弃,1843年6月,在广州得到 了《劝世良言》,便吸收基督教义,创 拜上帝会,认为天父上帝是唯一真神, 人人应拜上帝,不拜邪神。后至广西紫 荆山一带传教,吸收杨秀清、冯云山、 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入拜上帝 会,他宣称耶稣是天父长子,自己是天 父次子,受命下凡到人间“斩邪留正”, 意在反清。1851年1月11日,他率2万 余人武装起义,很快占领湘、鄂、皖、 苏各省,定都南京,建号太平天国,自 称天王。
4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上捻军、天地会起义以及 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起义,构成19世纪中叶农民群众斗争的风暴。这里着重 讲述太平天国。
来歌 侵颂 略太 的平 民天 间国 版, 画反
对 外
5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6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7
《天朝田亩制度》所设计的社会,还是一个 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没有社会分工, 没有商业交换,每个“两”只是一个自给自 足和闭关自守的理想国,其结果只能造成生 产的落后,社会产品的极端贫乏,绝不会是 “人人饱暖”,只能是普遍的贫困。
18
《天朝田亩制度》是从农民小生产的狭隘眼 光出发制定的。封建社会的农民虽有共同的 理想,但他们不能不受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使《制度》和太平天 国的实践表现为无法克服的矛盾:一方面要 在经济生活中实现平均主义,宣扬有福同享, 天下太平,在实际生活中以天王为代表的等 级制和君主制、世袭制,这种矛盾性决定它 根本无法实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课件

•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舟触风涛”,要晾晒 “水渍贡物”,用欺诈和贿赂手段,租占了澳门。 随后,西班牙(1575年)、荷兰(1601年)、英 国(1637年)、法国(1698年)、美国(1784年) 的船只,先后闯入中国东南沿海。
1635年的澳门
澳门海船岩画,刻于妈阁庙前的岩石上。传说 这是明万历年间将天后娘娘载入澳门的渔船。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2.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 世界一和世界二的擦肩而过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的宗法家长制在维护社 会稳定的同时,也显示 出强烈的保守色彩。使 郑和们没有了再次远航 的强劲动力。
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质是:
• 阶级关系:封建地主与农民阶级 • 经济生产结构:小农经济 • 社会结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 文化思想体系:儒家文化 • 超稳定结构:金字塔形 • 社会存续:乱——治——乱——治 ……
• 中国的强大是中华先民艰 辛奋斗的结果,是汉唐以 来延续和积累的产物。
1.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的科技一直很发达,
在丝绸、青铜器、瓷器、建筑等 多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 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 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 圈。
• (2)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 (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 18世纪后半期,又接连发生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 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产品 销路的需要,驱使西方资产阶级驾着炮舰,在全球各 地掀起殖民掠夺的凶涛恶浪。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一、课程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将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大纲1.课程概述2.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的危机4.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5.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6.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9.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1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1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展望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作业与考试: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组织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PPT】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0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 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开创了宽广的空间。
然而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 主义的;如何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国 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富 裕?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成为社会主义全面所有制的 任务在1956年基本完成。党 和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平 赎买的成功,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8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 成,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 和公私合营经济已占据了国
13
第二节 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在世界历史上有两条工业
化道路: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
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 化落后的大国来说,通过社会
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是最好的选择。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4
第二节 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建国之初,中共中央关 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设想是经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 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既存在社 会主义因素又存在资本主义因 素的、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性质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8
⑷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八七会议后,毛 泽东回到湖南, 组织工农武装。 9月9日,毛泽东 等领导的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爆发。 起义军公开打出 了“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
2019-8-11
领导人:毛泽东
感谢你的观赏
地点:湘赣边界
19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发动后创作的 《西江月·秋收起义》:
义;二是组织湘、鄂、赣、粤四省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
暴动;三是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
策。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6
⑵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
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
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起义。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是如何建立专制独裁 统治的。
2、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它指明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方向。
3、通过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了解我们党和 红军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2
教学重点: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长征及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探索和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3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课件

2021/3/10
14
• 与自由为敌和与我们国家为敌的人都不 应置疑:传统和意愿将使美国继续参与
国际事务,平衡力量格局,加强自由的
势力。我们将维护我们的盟友和我们的
利益。我们将展示自己的目标,但不狂
妄自大。我们将坚决有力地对待攻击和
恶意。我们将向所有国家宣传赋予我们 国家生命的价值观。
2021/3/10
神 培养创新人才》 2006、6
2021/3/10
35
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 素质是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
目的。
2021/3/10
36
•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 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 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 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 的教育理念。
•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 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
——《大学教育应着力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
(《瞭望》2003、10)
2021/3/10
44
教育的四大支柱:
•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处
• Learning to know
学会认知
• 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
• 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
—— 《学习:财富蕴涵其中》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 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的报告 )
2021/3/10
37
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
素质教育中的三个如何:
如何加强人文教育? 如何加强做人的教育? 如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 提高协调一致?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切入点: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2021/3/10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