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纱的成型与结构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 例:有一批72根单丝组成的涤纶复丝, 摇取每绞长度50m的丝绞40绞,称得总 重量为16.66g,实际回潮率为0.35%, 求(1)复丝的纤度为多少?如何表示? (2) 复丝中单丝的纤度为多少? (3)复丝的公 制支数、特克斯数和英制支数为多 少?(涤纶公定回潮率为0.4%)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
Nm Gk Nt
• 毛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线的细度。 • 股线的公制支数:以组成股线的单纱公制支数除以 股数表示,如28/2。(注意不同细度纱的合股, 24/26) 1 Nm 1 1 1 • 计算股线:
N m1 Nm2 N mn
• 3. 英制支数Ne 英制支数是我国计量棉纱线及棉型纱线细度曾用 旧指标。目前,仍有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该细度指标。 英制支数是指在英制公定回潮率下,一磅重的棉纱 线所具有多少个840码的长度倍数,即多少英支。 L • N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
• 三、纱条细度不匀的构成及测量影响
–1. 纱条细度不匀的构成波谱表达
纵坐标是各波动成分的振幅的相对大小,即不匀率的大小 。 –因纤维随机分布形成的不匀,反映在波谱图上即为理论波谱图
• ⑵ 波谱图:是一种以振幅对波长作图得到的图形。横坐标是波长,
–因纤维集结和纤维不完全伸直平行所形成的不匀,反映在波谱 图上即为在整个波长范围上幅值的增大 。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
• 三、纱条细度不匀的构成及测量影响
–1. 纱条细度不匀的构成波谱表达
• ⑵ 波谱图:是一种以振幅对波长作图得到的图形。横坐标是波长,
纵坐标是各波动成分的振幅的相对大小,即不匀率的大小 。 –牵伸波造成的不匀,反映在波谱图上是和牵伸波的波长相应的 波长范围上,出现比较突出的连续波
第11章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5.偶然事件引起的不匀
在实际工作中分析纱条的波长谱图,主要分清两种不匀: 1、由机械件缺陷造成的周期性不匀; 2、在牵伸区内因对纤维控制不良,由牵伸波造成的不匀。
不同不匀成分在波谱图、布面上的表现
形态:前向和后向端毛羽
2、过程形成毛羽
原因:后加工过程中的磨擦、刮擦、离心力和空气阻 力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形态:端毛羽(end hair )、圈毛羽(loop hair )和 浮游毛羽
四、毛羽的基本形态
前向(加工方向) C
DH CH
C 后向(反加工方向)
a-端毛羽、b-圈毛羽、c-浮游毛羽、DH-双向毛羽、 CH-假圈毛羽
σA
CV
1 n
1 CA 2
马丁代尔(Martin-dale)纱条极限(理论)不匀率公式
2、细度均匀度的测量方法
测长称重法(或切断称重法)
长度规定:粗纱10m,棉条5m,棉卷1m,棉纱 线缕纱长度为100m,精梳毛纱为0m,粗梳毛纱 20m,生丝450m。
实验次数或缕纱个数,一般为30。
C
C0
纱条长度
波长
图11-2 纱条不匀直观图(上)和波谱图(下)
四、变异长度曲线
片段长度越长,则片段间的不匀率CVB(l)越小,而片 段内的不匀率CVI(l)越大,总不匀CV则不随片段长度 而变
定义:变异系数的平方叫变异。纱条的变异与纱条切 段片段长度间的关系曲线,叫变异—长度曲线。
Nm y
d 0.01189 ND
y
3.复合纱的细度计算
N tC
N tB
第十一章装饰织物

个性:
涤纶着色差,不宜频繁清洗,对洗涤剂选择 性强;锦纶的耐磨性>涤纶>丙纶>腈纶,为
纯毛的20倍;腈纶耐暴晒性能>涤纶>锦纶、
丙纶;腈纶的弹性较好,锦纶和涤纶相对较 差;锦纶易生静电,另三种化纤则不甚明显
(3) 混纺地毯
将纯毛和化纤混纺后织造的地毯,兼有
两方面的性能特点。例如:羊毛与20% 尼龙(聚酰胺纤维 [NH(CH)2CO]n )混 纺不仅可使耐磨性提高5倍, 成本降低, 而且装饰效果上也丝毫不逊于纯毛地毯
装饰织物种类
• 室内装饰织物主要包括地毯、挂毯或壁挂、 窗帘、家具蒙面织物、床罩、沙发套、台 布、靠垫等。这些装饰织物的色彩、质地、 弹性、柔软度等均会对室内的色彩、光线、 及陈设产生直接的影响,合理的选用装饰 织物对室内装饰不仅起锦上添花的效果, 还起到了保温、隔热、吸声、调节室内光 线等作用。
(四)装饰功能 地毯质地丰满,外观华美,铺设后地面显得端庄富 丽,具有极好的装饰效果。生硬板滞的地面一经铺 就地毯便会满堂生辉,令人精神愉悦,给人堂皇雅
致的享受。由于地毯所占面积较大,对居室装饰风
格的基调影响甚大。选用不同花纹、不同色彩的地
毯,能造成各具特色的环境气氛:大型厅堂的庄严
热烈,学馆会室的宁静优雅,家居房舍的亲切温暖 ······· ······· ·······
(4) 橡胶与塑料地毯
由天然橡胶、PVC塑料模制而成,通常 做成方块形,其主要特点是隔潮、防滑、 绝缘、耐冲刷,常用于门厅、浴室地面
(5) 剑麻地毯
剑麻(又称菠萝麻,石蒜科植物,其纤维 极为强韧,可做船缆)地毯为植物地毯的 代表,是剑麻经提纤、纺纱、编织、涂胶 和硫化等工序制成,有素色和染色两类产 品,幅宽<4m,卷长 <50 m,可按需要任 意裁切。主要特点:耐磨,耐蚀,尺寸稳
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经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

家纺产品
家纺产品是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 域。经编技术生产的家纺产品具有美观、舒适、耐用等特 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经 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引言 • 经编花色组织的种类与特点 • 经编编织工艺流程 •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的应用 •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的发展趋势
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本章课程将介绍经编花色组织与 编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 用。
02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经编 花色组织的类型、编织工艺的特 点以及它们在纺织品设计中的重 要性。
质量检验与包装
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客户要求和相关标准;进 行适当的包装处理,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质 量和完整性。
04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的应用
服装面料
服装面料是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经编技术能够生产出各种具有创意和时尚感的花纹和图案,为 服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和灵感。
丽的外观。
绣花组织的编织原理是利用特殊 的织针和织法,将绣花线或绳索 嵌入到经编针织物中,形成各种
绣花图案。
绣花组织的优点在于其精致华丽 的外观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常用
于制作高档服装、装饰品等。
立体织物组织
立体织物组织是指通过特殊的织 法和结构设计,使经编针织物呈
经编,组织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双针床双梳罗纹组织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如果双梳当中的每一把梳栉只在一个针床上垫纱成 圈,将形成下列两种情况: 前梳GB1只在后针 床垫纱成圈,而后 梳GB2只在前针床 上垫纱成圈,如图 (1)所示。 图(2)表示两梳交 叉垫纱成圈的情形。 此结构类似于纬编 的丝盖棉织物。
双面织物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图(1)表示两梳分别垫纱的 情形,两层织物之间无任何联 系。 如果前梳纱GB1只在前针床垫 纱成圈,后梳纱GB2只在后针 床垫纱成圈,则如图(2)所 示。
经编组织
二、缺垫经编组织的类型
1.褶裥类
2.图案类
完 全 组 织
方格效应 褶裥类缺垫组织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第六节
衬纬经编组织ຫໍສະໝຸດ 在经编织物的线圈主干与延展线之间周期地衬 入一根或几根纱线的组织称为衬纬经编组织。
一、衬纬经编组织的结构
衬纬梳不能放在前梳, 否则衬纬纱不能夹在地组织 线圈的主干与延展线之间。
4.少延伸类
地组织一般采用编链, 再配以大针距横移的局部 衬纬,可在降低横向延伸 性的同时,大大减少坯布
窗帘、台布等。
的纵向延伸性。
3.起绒类
二梳采用同向垫 纱,交接点少,织 物松软,衬纬纱很 粗,明显地暴露在 织物表面,经起绒 机起绒后形成绒面。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纱线的基本特征包括纱线的外观形态特征、加捻特征、纤维在纱线中的转移及分布特征,以及纱线表面的毛羽和内部膨松性等,。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一、纱线的细度1. 纱线的细度指标 ⑴ 线密度N t特克斯制是ISO 采用的纱线细度指标,是千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标准重量)。
即L G N kt 1000=(11-1) o ko k t )100(11010G K W G G N ⋅=+⋅=⋅=(11-2) 表11-1 各种纤维的纱线的公定回潮率纱线种类 公定回潮率 棉纱 8.5(英制9.89)亚麻纱 12.0 苎麻纱 10.0 精梳毛纱 16.0 粗梳毛纱 15.0 涤纶纱及长丝 0.4 锦纶纱及长丝 4.5 粘胶纱及长丝 13.0 腈纶纱2.0 涤/棉65/35纱3.2⑵ 公制支数N m毛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线的细度也应以特克斯为计量单位。
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仍习惯沿用传统的公制支数来表示。
tk m 1000N G L N ==(11-3) ⑶ 英制支数N e英制支数是我国计量棉纱线及棉型纱线细度曾用旧指标。
目前,仍有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该细度指标。
英制支数是指在英制公定回潮率下(表11-1),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多少个840码的长度倍数,既多少英支。
tt e k e C590.5)/100(100)/100(100N N W W N =⋅++=(11-4)⑷ 旦尼尔数D旦尼尔数(旦数D )较多地在化学纤维中应用,因此长丝纱的粗细表达仍有应用D 来表示的。
LG N KD 9000=(11-5)2. 纱线的直径 ⑴ 直接测量纱线的直径或称投影宽度常用显微镜、投影仪、光学自动测量仪测量等。
图11-1 纱线直径的测量示意图⑵ 理论估计平均值yt03568.0δN d = (11-6)表11-2 部分纱线体积重量纱线种类 体积重量δ(g/cm 3) 棉纱 0.80~0.90 精梳毛纱 0.75~0.81 粗梳毛纱 0.65~0.72 亚麻纱 0.90~1.00 绢纺纱 0.73~0.78 粘胶纤维纱 0.80~0.90 涤棉纱(65/35)0.80~0.953. 重量偏差0S 0N0N100G G D G -=⨯ (11-7)4. 纱截面中的纤维根数n)1(tf ty μ-=N N n (11-8)5. 复合纱的细度计算ftf D B tB tC 19/1μμμ+-+-=N N N (11-9)二、纱线的细度不匀1. 细度不匀率指标 ⑴ 平均差系数U指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对数据平均值的百分比,100%11⨯-=∑-xx x n U ni i (11-10)⑵ 变异系数CV又称离散系数, 指均方差σ对平均值x 的百分比。
11.4梳栉横移机构

在每个滚子处滑块两端的坡度是不同的,因而两滑块之 间的间隙大小也不同,但它们都为针距的整倍数。各个 偏心所对应的间隙距离如下表所示。
偏心号所对应滑块控制的横移针距数
对应偏心编号
a
b
c
d
e
f
横移针距数
1
2
4
8
16
16
22
习题
1.经编梳栉横移机构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花纹链块有几种类型?如何表示? 3.什么是两行程横移机构和三行程横移机构?各有何特点? 4.以下两经编织物的组织记录如下:
5
二、梳栉横移机构的类型
1、机械式梳栉横移机构 (1)单滚筒型梳栉横移机构(N型) a. 花板式(“链块式”) b. 花盘式(“凸轮式”) (2)双滚筒型梳栉横移机构(NE型:贾卡经编机使用, N型控制 成圈梳栉, E型控制衬纬梳栉。)
2、电子式梳栉横移机构
(1)电磁控制式:SU型 。
(2)伺服电动机控制式:
16
4、花板轮及其链条排列
(1)链块连接原则:高度不同的链块应用斜面与平面连接,避免撞击;但不 能用两个斜面连接。 (2)花板轮上链条:高速经编机花板滚筒一周可放48块链块组成的多挂链条。
1)三行程,花板轮一转织16横列,花高应为16的约数; (花板轮与主轴传动比=1:16)
2)二行程,花板轮一转织24横列,花高应为24的约数; (花板轮与主轴传动比=1:24)
如: 1-0,6-7//——1-0-2,6-7-5//(闭口) 0-1,5-4//——0-1-2,5-4-3//(开口)
原因:1、保证针背横移尽可能平稳,速度无急剧变化。
2、第一次针背横移在闭口套圈阶段,织针处于一定高度,
导纱针及其所带纱线易与织针摩擦钩挂;第二次针背横移准备
3.2 认识纱线的结构

5.纤维在纱中的几何配置及測试方法
3.纱线的毛羽及其测试
(1)毛羽的形态
纱线毛羽是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纤维圈。有线状的(纤维头端)、圈状
的(纤维圈)、簇状的(纤维集合体),各纤维伸出长短不同,形态不同,
而且毛羽在纱线上呈空间分布。
毛羽的形态
5.纤维在纱中的几何配置及測试方法
3.纱线的毛羽及其测试
2.捻度对纱线伸长和弹性的影响
纱线拉伸断裂时产生的伸长由三部分组成:
①纤维相互滑移产生的伸长;
弹性:纱线伸长
②纤维受拉伸产生的变形伸长;
的可回复部分与
③纱的直径和捻回角变小产生的伸长。
总伸长之比。
对纱线伸长影响:
对弹性影响:
纱的断裂伸长随捻度增大而增大
在一般采用的捻度范围内,纱线
的弹性随捻度的增加而增加;
纱的结构分芯纱与外包纤维两部分。芯纱结构紧密,近似环锭纱,外包纤维
结构松散,无规则地缠绕在芯纱外面。
与环锭纱相比,结构比较蓬松外外观较丰满,强度较低,但条干均匀度较好,
耐磨性较好,染色性也较好
5.纤维在纱中的几何配置及測试方法
2.纤维轨迹常规测试方法
(1)将染色后的纤维以0.1% 的比例混人原料,经各道纺纱工序成纱,然后
线表面纤维对轴向的倾斜程度,
线的捻缩为正值。反向并捻时,在开
反向并捻的双股线,可以利用
始的一定范围内,因单纱的解捻而产
单纱捻度与股线捻度的配合,
生的伸长大于股线因加捻而产生的捻
使股线表面的纤维平行于股线
缩,因此股线发生负捻缩即捻伸。捻
轴线此时,股线强力较高,又
度继续增加,股线的捻缩转变为正值,
有较好的光泽和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短纤纱还必须考虑纱体表面的毛羽特征,包括量、长短、 方向等指标。
• 加捻作用: • ① 形成捻回; • ② 加捻三角区 • ③ 纤维内外转移
细纱机
1. 牵伸丝(FDY):纤维平直、纱中各根 纤维平行排列
2. 弹力丝(DTY):纤维均匀卷曲、纱中 各根纤维平行排列,包括高弹丝和低弹丝
高弹丝
低弹丝
三异丝:纤度、截面形态、收缩性能不同的2 丝束并合,再经假捻、网络或其他变形加工
多重加工变形丝
纱线表面有毛茸且长短不一,光泽暗淡, 覆盖性好;
③ 自由端纱表面粗糙,光泽差、手感硬,但条干均匀 度好。
环锭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内外转移频繁,手感、 光泽、强度等性能较好
转杯纱与环锭纱中各种形态纤维所占的比例 (%)
纤维的排列形态 圆锥形螺旋线 圆柱形螺旋线 其它纤维
转杯纱 15 9 76
环锭纱 46 31 23
转杯纱与的环锭纱强力、伸长比较
第十一章 纱的成型与结构p254
一、纱的成形方法
1. 短纤纱的加工 过程为:纤维开松(除杂和混合)→梳理成网→成条→并条混 合→牵伸加捻→成纱→卷装成形。
2. 长丝纱的加工 熔融,
干法、湿法
初生丝
牵伸、 热定形
成长纱丝
异截面 圆形 高速
变形
异组份 异形 纺丝
网络
异粗细 超细 POY
混合
异弹性 复合 FOY
因为转杯纱中不规则纤维(弯钩、折迭、屈曲) 比例大,纱中纤维伸直度低
纱线条干均匀度好
转杯纱与的环锭纱强力、伸长比较
纱细度(tex )
29
单纱断裂强力(cN)断裂伸长率(%)
转杯纱
378.5
8.28
环锭纱
444.3
5.95
36.4 转杯纱
500.2
9.05
环锭纱
538.1
6.27
(3)纱线的耐磨度:比环锭纱高10%~15%,和 转杯纱的捻度分层结构有关。
•
纬编织物——少于50个/m。
• b.网络牢度——即在一定张力下的解脱能力。
•
(满足织造加工的需要)
转杯纱的结构与性质
1.纱线结构
转杯纱与环锭纱中各种形态纤维所占的比例 ()
纤维的排列形态 圆锥形螺旋线 圆柱形螺旋线
其它纤维
转杯纱 15 9 76
环锭纱 46 31 23
2.纱线性能 纱线强力低、伸长大
续性;
• 以及纤维间相互作用的稳 定性。
2. 纱线结构特征参数 •反映纤维堆砌特征的纱线的体积密度; •表达因加捻纤维排列方向的捻回角,或因变形纤维的空间构象 及卷曲、膨松、弹性伸长参数;
•反映多股加捻和多重复捻纱线的根数、加捻方向等参数,或因 张力及超喂,或编织引起的纱线形态特征变化频率及超喂指标;
变形加工是对伸直状态的化纤长丝束进行卷曲、螺旋、或 环圈等形态的加工。有热(机械)变形法、空气变形法和 组合纱变形法。
一级热箱(变形) 假捻器
二级热箱(变形) 高弹丝
低弹丝
高弹丝。低弹丝。空气变形纱。组合纱法。其他。
五、纱的分类 (一)短纤维纱
棉、毛等短纤维通过纺纱加工形成。 1.按纺纱方法分为:
纱线细度不均匀,布面有自然的随机不匀;
易起毛起球,高档产品需经烧毛、剪毛等 处理;
纤维强力没有被充分利用,延伸性与捻度 有关;
短纤纱的加工过程复杂,工序长。
牵伸丝
外观挺直、光滑,无毛羽,一般光泽较强, 织物丝感强;
蓬松性差,手感光滑,不易起球,易勾丝; 纤维强力被充分利用; 无捻或加弱捻、中捻、强捻时织物光泽、手
• (1)纯纺:纯棉、纯毛、 纯粘胶纤维等。
• (2)混纺纱线:涤65/ 棉35、涤50/棉33/锦 17
• (二)长丝纱 • 有单丝、复丝(占绝大多数)、捻丝和复
合捻丝。 4. 按化纤纺丝后加工方法分
(1)牵伸丝(FDY)
高弹丝
• (2) 弹力丝(DTY)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 弹(变形)丝
(1)单丝:
(2)复丝:由多根无限长单纤 维组成
(3)复合(捻)丝:由两股或 两股以上的复丝并合(加捻)而 成
三异丝、多重加工变形丝属于复 合丝。
复合纱
复合纱――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 工成一根纱线。
1.包芯纱 以长丝或短纤维纱为纱芯,外包其他纤维一起加
捻而纺成的纱。 氨棉包芯纱:以氨纶长丝为纱芯,外包棉纤维,
近几年弹力面料大多采用此种原料。 涤棉包芯纱:以涤纶复丝为纱芯,外包棉纤维,
可用来织制烂花的确良; 2.包缠纱 长丝或短纤维纱为纱芯,外部用短纤纱或长丝螺
旋包覆纱芯。
3.复合并合丝
茧丝与化纤长丝或其 他2种不同长丝并合。
4.复合交络丝
茧丝与化纤长丝或其 他2种不同长丝网络在一 起,抱合性较好。
• 变形丝或变形纱——在热 或机械等作用下,使纤维 成为卷曲、螺旋、环圈等 空间形态,纱线呈现蓬松 性、延伸性。
• 假捻变形丝――将纤维在 强捻情况下加热定型,使 其形成螺旋卷曲后再退捻, 螺旋形卷曲保存。
DTY
高弹丝
(3) 空气变形丝
利用急速流动的紊乱空气,冲击丝束,使 丝束产生环圈、扭结、结头、螺旋等不规 则卷曲,获得的高蓬松性的丝束。
5.复合缠络丝
茧丝与化纤长丝通过高 速涡流将茧丝呈环圈状 缠绕在化纤长丝外面, 膨松性较好。
“千丝合一”的纺线工艺
六、纱线用途
▪ 1.机织用纱:分经纱和纬纱,对均匀度、 强力等要求略有不同。
▪ 2.针织用纱:一般要求粗细更均匀,结 头和粗、细节少。
▪ 3.起绒用纱: ▪ 4.编结、缝纫用纱 ▪ 5.特种工业用纱。
加工
异卷曲
3. 线绳的加工 线加工的基本过程为:张力预控→并合→加捻→卷装。 绳是纺织工业的一个特殊品种,是有多股纱或线捻合而成,直径较 粗。两股以上的绳复捻后成为索,直径更粗的称为缆。
二、纱线加工的进展
环锭纺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 60 年代)
自由端或非自 由端纺(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4)纱线的弹性 : 比环锭纱略好。 (5)纱线的蓬松性:一般蓬松性比环锭纱高
10%~15% ,有利于染色。
END
(4) 网络丝
利用高速气流垂直间歇地冲击丝束,使单 丝之间互相纠缠和扭结,形成周期性的网 络结,从而增加纤维间的抱合性。
2种不同的长丝并合使用时,常使用网络加 工,可减少纱线起毛、织造断丝。
变形纱结 构特征
正反两个方向的螺旋形圈
单一丝
混纤丝 花色丝
空气变形丝的形态
膨体纱的形态
5. 按复丝的混纤状况分
复合与结构纺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可拓展
复合纺纱技术(包芯纺、长/短复合纺)、
结构纺纱技术(以环锭纺为基础和特征)
(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组份连续与非连续、渐变与突变技 术、有引入纺纱其他工序趋势
(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三、纱线加工方法
(1)自由端纺纱:把纤维分离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 握持状态下加捻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典型代表纱有转杯(纺) 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和摩擦(纺)纱。 (2)自捻纱:利用搓辊的往复运动对两根须条实施同向加捻,靠 须条自身的退捻力矩相互反卷在一起,形成一个双股的稳定结构的 纱,称自捻纱(ST)。 (3)包芯纱:以长丝为芯,短纤维为皮的包缠结构的纱,称为包 芯纱,属复合纱。 (4)喷气纱:利用喷嘴内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假捻,靠头端自由纤 维包缠无捻短纤维纱芯成纱,称喷气纺纱。 (5)无捻纱和粘合纱:利用粘合剂使须条抱合成纱,称粘合纺纱。 短纤维的粘合纱为无捻纱。 (6)新型复合结构纱:在环锭纺纱线上通过短/短、短/长纤维加捻 而成的复合纱和通过单须条分束或须条集聚方式得到的结构纱,并 被认为可以进行单纱织造的纱。 典型技术有:赛络纺(Sirospun)、短/长复合纺(如Sirofil)、 分束纺(Solospun)、集聚纺纱(Compact yarn)。
并优于低弹丝;
• 结构和性能均比较稳定; • 极光少,有近似天然纤维光泽效果和外观; • 改善蜡状感,摩擦系数与短纤纱接近。
网络丝的主要参数
• a..网络度——即单位长度内的网络数。
• 如:丝绸和薄型花呢——50-80个/m,
•
厚型毛织物——100-200个/m,,
•
麻织物 ——多于200个/m,
九、 纱线的结构特征与主要性能
• 纱线结构——指组成纱线的纤维的空间形态、 纤维间的空间排列关系、纱线的整体几何形态。 纱线结构主要影响纱和织物的外观特征和品质 性能,如手感、光泽、悬垂性等。
浆丝纱工序
(一)、纱线基本结构特征 1. 纱线的主要结构特征要
求 • 外观形态的均匀性; • 内在组成质量和分布的连
感、悬垂性差异很大;
变形纱
• 同时具有短纤纱和长丝纱的特征。 • 改善了纤维卷曲、纱线蓬松,透气、柔软、
弹性和保暖性等都有改善;
• 纱线表面有毛圈,光泽柔和; • 纤维强力利用程度略差于牵伸丝,延伸性
与变形加工方法有关。
• 假捻变形纱 • 特点:蓬松性和伸缩性。 • 直径比原丝大许多倍。 • 空气变形丝 • 蓬松度大、随机毛圈与纤维卷曲,更像短纤纱 • 表观直径比短纤纱大50%~100%; • 比容是原丝的2~3倍,故纱线的覆盖能力增大,
• 环锭纱的结构:p255 • ①半数纤维呈圆锥形螺旋线 • ②小部分纤维不发生内外转移,呈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