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我是集体的一员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我是集体的一员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我是集体的一员教案我是集体的一员——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教案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建立一个积极、健康、互助的集体氛围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的重要性,并探索如何建立和谐共处的学习环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和责任。

3. 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互助。

4. 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备好反思小组名单、大自然中的生物照片、游戏道具等。

2. 学生备好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集体吗?”学生们回答后,教师出示大自然中的照片,解释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生活在集体中,如蜜蜂、鸽子、狮子等,并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的好处。

2. 探究(2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物,通过观察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生物生活在什么样的集体中?- 集体对这个生物有什么好处?- 这个生物在集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并和其他小组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集体对个体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和责任。

3. 建设(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设计一个游戏或活动,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取得共同目标。

游戏可以是搭积木、拼图、欢乐接力等,旨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们进行游戏或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活动中集体起了什么作用?- 你在集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你从这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4. 总结(1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们讨论集体的特点和文化,如互相尊重、团队合作、互助友爱等,并鼓励学生们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

5. 反思(10分钟)教师分成几个反思小组,学生们在小组内反思他们在集体中的行为和表现,以及他们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及过程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及过程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及过程分析一、简介心理辅导是帮助儿童解决内心问题、发展健康的情绪与个性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和方法,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二、案例背景小张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乖巧懂事。

然而,近期他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参加课堂互动,表现得更加内向。

老师观察到了这一变化并邀请我作为心理辅导员进行干预。

三、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在与小张初次接触时,我采取友善和平静的语气与他交谈,传递出对他问题的关注和尊重。

通过倾听他的话语和观察非言语提示,我确保小张感受到我的理解和支持。

2. 细致观察与评估在进一步了解小张之前,请学校老师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于全面评估孩子的情况。

同时,在与小张交流中留意他日常活动、人际交往和学习表现等方面的细节,有助于了解其心理问题可能的原因。

3. 探索问题为了引导小张自我认识和表达内心困扰,我启发他通过绘画、写作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沟通自己的情感状态。

同时,我倾听他对这些创造性活动的描述,并询问他对其中涉及的情境和人物的感受。

4. 分析问题根源通过与小张深入交谈并观察其行为变化,我发现家庭环境变动可能是导致他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小张透露出长时间缺少父母关注、担心成绩下降以及与同伴间存在一些矛盾等种种问题。

这帮助我们确定主要困扰点并规划后续干预措施。

5. 制定个别化辅导计划考虑到小张需要获得家庭支持、建立积极自信以应对日常挫折,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包括改善家庭沟通、增强自尊心、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等。

此外,还将教育家长如何有效支持孩子,并请老师积极协助课堂社交环境的调整。

6. 实施干预措施在与小张和他的家人、老师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讨论后,我们开始实施个别化辅导计划。

同时,我鼓励小张主动参与校内课外活动,结交新朋友,并定期评估其心理状态改善程度。

四、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张逐渐开始重建家庭关系并展示出更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1-6年级《团体辅导案例》_17

心理健康教育1-6年级《团体辅导案例》_17

留一米阳光守一份健康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留守儿童
活动时间:2017.4.20
活动过程:
一、开场
走进心灵港湾之时,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成立之日。

今天,我们第一次相聚,初次相识,彼此还不够了解。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借助沙盘游戏来互相认识,增进友谊。

二、了解沙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沙盘,好吗?
我们的新学校以后会配备这样一间教室——沙盘室。

你发现了这里都有些什么?
咱们的新校区因为在建,所以,今天就先借用这里的场地玩一次沙盘游戏,可以吗?
三、团体沙盘
(一)首先,了解一下游戏规则。

1.每人选择一个最想放的沙具,摆放到沙盘中的任意位置,不需要考虑好坏对错。

2.摆放的顺序按批次进行,每人只能放一个玩具。

3.不能拿走他人已摆放的玩具,成员之间不可以交流,可以和老师交流。

(二)交流分享
1.第一批次
(1)请介绍你的姓名、班级。

(2)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经常和谁生活在一起?
(3)你选择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它?
2.第二批次
(1)请介绍你的姓名、班级。

(2)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你选择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它?
3.第三批次
1.请介绍你的姓名、班级。

2.你选择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它?
3.参与这次活动有什么感想?/你对下一次活动有什么期待?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这里短暂相遇,初识彼此。

期待大家时常走进我们的第二个家——心灵港湾。

期待我们再次相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案例一:认识情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调节,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内容1. 情绪的类型:喜、怒、哀、惧。

2. 情绪的特点: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反应。

3. 情绪调节方法:深呼吸、倾诉、转移注意力等。

教学活动1. 情绪脸谱: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情绪脸谱,认识不同情绪。

2. 情绪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经历的喜怒哀乐,增进对情绪的认识。

3. 情绪调节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情绪调节游戏,学会有效调节情绪。

案例二:培养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保持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良好习惯的意义:良好习惯有助于身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 良好习惯的培养:制定计划、持之以恒、自我监控。

3. 良好习惯的例子:作息规律、锻炼身体、文明礼仪等。

教学活动1. 习惯养成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如每天阅读、锻炼等。

2. 良好习惯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习惯,互相学习、鼓励。

3. 自我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习惯。

案例三:学会与人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同理心。

3.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沟通的意义: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有助于解决问题、增进了解。

2. 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尊重对方。

3. 沟通场景:家庭、学校、朋友之间的沟通。

教学活动1. 沟通游戏:让学生参与沟通游戏,提高沟通技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沟通场景,学会倾听和表达。

3. 沟通心得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沟通心得,互相借鉴、学习。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教学,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第一篇: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辅导题目:《做情绪的主人》主题分析:消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外,还应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情感属于正常的、合理的,什么情况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是应该加以调控的。

调控消极情感的方式很多,这里主要让小学生掌握三种,即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辅导目的: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2.了解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认识调控情绪的重要性。

3.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使自己经常拥有自信快乐的情绪。

课前准备:选例,制作投影片,游戏道具。

辅导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活动法。

操作过程:一、课前谈话今天老非常的开心,因为能和XX班的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高兴、紧张、害怕、快乐……)二、游戏导入,体验情绪。

(幻灯片1)游戏一:鲨鱼拔牙游戏二:喷雾体验采访:访问此刻学生的心情怎样?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

(板书:情绪)三、认识情绪1.师引导:多种多样的情绪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活,这里有很多情绪都能带给我们幸福、快乐的感觉,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积极情绪。

但也有一些情绪会让我们对生活感到很烦恼,我们把这些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者是不良情绪。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情也会使我们产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吗?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大家看图想一想。

(王红和小刚的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他们的情绪表现是怎么样的?)(幻灯片2)王红和小刚的情绪表现2.课堂讨论。

(1)王红落选后的不高兴,与小刚听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特别高兴,是正常的情绪吗?(2)他们为什么都被老师批评了呢?(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吗?(幻灯片3)不同的情绪表现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合理的;但任何过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都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消极情绪。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精选7篇)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精选7篇)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精选7篇)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精选7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

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

(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

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玩法:(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5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5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5篇)案例一:社交退缩学生背景:小明,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优秀,但在课堂上和与同学互动时表现得很害羞,经常独自一人玩耍。

观察现象:小明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常常回答得不够自信。

在与同学玩耍时,他总是选择独自一人或者跟随其他同学,很少主动发起游戏。

心理分析:小明可能存在社交退缩的问题,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或者对社交环境的不适应。

辅导计划:1.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2. 鼓励小明参加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增加他与同学互动的机会。

3. 教授小明一些社交技巧,如如何主动发起游戏、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案例二:学习压力学生背景:小红,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但近期成绩有所下滑。

观察现象:小红最近经常表现出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她在做作业时常常分心,效率低下。

心理分析:小红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焦虑和紧张。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家长、老师或自身的期望。

辅导计划:1. 与小红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她的学习压力来源。

2. 教育小红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 引导小红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她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案例三: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背景:小华,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上课时经常分心,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

观察现象:小华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经常被周围的同学的动作或声音吸引。

他在做作业时也经常跳来跳去,无法专心完成任务。

心理分析:小华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注意力分散或者缺乏自律。

辅导计划:1. 与小华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的分心原因。

2. 教授小华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定时任务、专注训练等。

3. 鼓励小华参加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围棋、乒乓球等,以提高他的注意力。

案例四:情绪波动学生背景:小李,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优秀,但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或者生气。

三年级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三年级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三年级团体心理辅导教案第一章:认识团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团体的定义和特点2. 团体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讨论:什么是团体?请学生举例说明。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团体中的角色和责任。

3. 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二章:团队合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3. 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活动:1. 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

3. 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游戏体验和团队合作的心得。

第三章:沟通与表达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和勇气。

3.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

教学内容:1. 沟通与表达的重要性2. 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3. 倾听他人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讨论:沟通与表达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有效沟通的场景。

3. 分享:每个学生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体验和沟通与表达的心得。

第四章: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学生表达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情绪的定义和类型2. 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 应对压力的方法和建议教学活动:1. 讨论:情绪的定义和类型。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 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他人。

2. 培养学生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2. 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方法和技巧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建议教学活动:1. 讨论:认识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案例一:《做情绪的主人》
主题分析
消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外,还应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情感属于正常的、合理的,什么情况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是应该加以调控的。

调控消极情感的方式很多,这里主要让小学生掌握三种,即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目的要求
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2.了解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认识调控情绪的重要性。

3.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使自己经常拥有自信快乐的情绪。

课前准备选例,制作投影片,游戏道具。

辅导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活动法。

操作过程
步骤一、课前谈话
今天老非常的开心,因为能和XX班的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高兴、紧张、害怕、快乐……)
步骤二、游戏导入,体验情绪。

(幻灯片1)
游戏一:鲨鱼拔牙
游戏二:喷雾体验
采访:访问此刻学生的心情怎样?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

(板书:情绪)步骤三、认识情绪
1.师引导:多种多样的情绪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活,这里有很多情绪都能带给我们幸福、快乐的感觉,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积极情绪。

但也有一些情绪会让我们对生活感到很烦恼,我们把这些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者是不良情绪。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情也会使我们产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吗?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大家看图想一想。

(王红和小刚的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他们的情绪表现是怎么样的?)(幻灯片2)王红和小刚的情绪表现
2.课堂讨论。

(1)王红落选后的不高兴,与小刚听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特别高兴,是正常的情绪吗?
(2)他们为什么都被老师批评了呢?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吗?
(幻灯片3)不同的情绪表现
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合理的;但任何过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都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消极情绪。

对于消极情绪要会控制和调节,要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师补充板书“做情绪的主人”)。

步骤四、教给学生几种调控情绪的方法
1.让学生观看视频《当考试没考好后》。

(幻灯片4)(视频)
讨论问题:(幻灯片5)
考试没考好后,小芳都出现了哪些情绪反应?对她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考并回答问题:(幻灯片5,点击依次出现3个问题)
①表现在小芳身上的有哪些情绪呢?(失望、嫉妒、伤心,消极的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就导致了她的不良行为。


②在她身上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呢?(不写作业、不爱上数学课、对朋友很不友善)
③这些消极的行为在小芳身上导致了那些不良后果?(成绩越来越差、人缘不好、怨恨老师、同学,和父母的关系也不好)
这些情绪就导致了小芳有了这些不良的后果?(幻灯片6:依次点击出现)
2.师:这些不良的情绪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下面请看专家给我们的提
(幻灯片7:视频)
3.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常常会和小芳一样遇到这样不良的情绪,那么应该怎么处理这样不良的情绪呢?(分组讨论:调节情绪我有高招-----如何帮小芳消除刚才的那些不良情绪)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出来,在全班宣读. (幻灯片8)
4.几种调控情绪的方法(刚才同学们说得都非常的好很好,我想小芳同学听到了一定会积极的采纳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大致给同学们总结了三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幻灯片9:点击依次出现3种方法)
①注意转移法(看看电视、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②合理发泄法(大哭一场、到山坡上大声喊叫、唱唱歌、进行剧烈运动、向他人倾诉来发泄一下我们的情绪,缓解我们的压力)
③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
5.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等上,我曾经烦恼过什么?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当时我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调适的?
步骤五、学着做、学着放松
1.在老师的示范***会用呼吸调节法和肌肉放松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老师了解到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或者一些特别紧张的场合情况下就有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调节、缓解这些情绪呢?下面黄老师就交同学们几个办法)(幻灯片10:点击依次出现两种方法)
①肌肉放松法(绷紧你的肌肉,紧到不能再紧然后慢慢的放松,肌肉放松法也就是从生理上的紧张然后到放松,最后到调节我们心理的紧张到放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紧张、焦虑情绪的办法,同学们在生活中不防也试一试)
②调节呼吸法(优美的音乐)(坐好、放松,音乐起、吸一口气,慢慢呼出,忘掉一切烦恼的事情,深深的吸一口气,慢慢的呼出)
总结和建议(优美的音乐)
在我们多梦的花季,有着丰富的情绪变化,良好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勇气和信心,不良的情绪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

每个人都会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关键是我们要学会调控情绪,排除不良的情绪,避免不良后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情绪是可以调控,排解不良情绪需要讲究方法,每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方法调节情绪,让情绪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

课外作业
写一篇学后感,其内容是:你在学习上遇到的感到很棘手的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是什么?
你为此产生过哪此消极情绪?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