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doc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2#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及依据1.2.编制原则及内容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工程概况2.2.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条件第三章、施工部署3.1.总体部署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4.1.主要施工方案4.2.各施工阶段的施工程序4.3.各施工阶段的协调穿插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5.1.测量放线5.2.基础工程施工5.3.±0.00以上主体结构施工5.4.装饰工程5.5.外脚手架工程5.6.安装工程第六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6.1.施工组织机构6.2.施工部署6.3.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及分工6.4.施工准备第七章、质量技术保证措施7.1.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7.2.工程质量总体保证措施7.3.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7.4.基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6.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7.砼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8.砌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9.屋面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10.装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8.1.文明施工措施8.2.保证安全措施8.3.工程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9.1.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十章、雨季施工措施10.1.雨季施工措施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及依据1.1.1.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投标单位对×××的投标文件之一,体现本投标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若有幸中标,本投标单位将遵照自己的技术管理程序,在图纸会审之后,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原则,编制详细的单项施工方案设计,用以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地建成。

1.1.2.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及答疑等有关资料;2.业主提供的由设计院设计的盛世学府施工图及相关资料;3.国家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各类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4.湖北省武汉市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和规定;5.本投标单位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管理制度和ISO9001:2000《质量手册》、《程序文件》;6.该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施工组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达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独立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二、任务要求1. 学生根据给定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

2. 学生需对选定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措施等。

3. 学生需撰写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4. 学生需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结果。

5. 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提交设计报告。

三、任务步骤1. 选择建筑工程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

建议选择规模适中、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项目,以便更好地展示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2. 项目背景介绍:学生需对选定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背景介绍,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目标、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等。

3. 施工组织设计:学生需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

具体包括:- 施工工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工序的顺序和关系。

- 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达标。

- 施工组织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包括人员组织、设备调配、材料供应等。

4. 专业软件模拟和分析:学生需使用专业软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结果。

可以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施工进度模拟软件等。

5. 设计报告撰写:学生需撰写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项目背景介绍:对选定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背景介绍。

- 施工组织设计过程:详细描述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项目范围2. 工程组织架构设计2.1 施工团队组成2.2 质量控制措施3. 施工进度计划3.1 工期安排3.2 关键节点控制4. 安全生产措施4.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4.2 紧急应对预案项目概况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一座商业综合体建设工程,地处市中心繁华区域,计划建设商业楼宇、停车设施等多功能区域。

该项目将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的购物和休闲场所,同时也将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项目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提升周边的商业氛围,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注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项目范围:本项目涵盖了商业楼宇、停车设施、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需要施工团队协同合作,保证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工程组织架构设计施工团队组成: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将组建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组成的专业团队。

每个工程环节都将有专人负责,保证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措施:我们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施工进度计划工期安排:根据项目的施工实际情况和进度要求,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各施工环节合理安排,避免工期延误。

关键节点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工程的关键节点,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进度,确保整体工程进度符合计划安排。

安全生产措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我们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现场施工安全水平。

紧急应对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我们将制定紧急应对预案,提前做好预案演练和准备工作,保障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计算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计算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引言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计算书是为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本计算书旨在通过相关计算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施工组织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主要内容本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本部分主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进行阐述和解释,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遵循这些原则进行设计。

2. 施工作业分析与评价本部分介绍施工作业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提供相关计算公式和实例,帮助学生进行作业分析和评价。

3. 施工资源优化配置本部分通过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分析和计算,指导学生进行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4. 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本部分介绍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

5. 施工组织风险管理本部分介绍施工组织风险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提供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三、计算方法与案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施工组织原理和方法,本计算书提供了大量的计算方法和实例。

通过这些计算方法和实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计算,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施工作业分析与评价部分,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计算工序周期、工序数量和工时需求,以便评估一个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如何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

在施工资源优化配置部分,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对资源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人力资源的需求和物料的采购量,合理安排人员和物料的供应,达到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四、教学建议在使用本计算书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将计算书的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分析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教学目标(一)、课程在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组织方案,是指导全面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法规。

只有坚持施工程序,重视施工准备,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计划组织全现场的施工活动,使建筑施工活动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状态,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加速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及改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程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以建立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熟悉建筑施工组织概论及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编制方法;熟悉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参数及分类,掌握流水施工的编制方法;熟悉网络计划的概念和组成,掌握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和参数计算方法;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和内容,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熟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概念和内容,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组织工程项目的流水施工,绘制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能力。

态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施工组织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施工组织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工程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础工程 (7)二、主体工程 (9)三、屋面工程 (12)四、装修工程 (12)五、总工期 (15)六、工艺及组织流线图 (16)七、附图 (17)附图一、基础工程流水施工横道图与劳动力曲线 (13)附图二、主体工程流水施工横道图与劳动力曲线 (18)附图三、屋面工程流水施工横道图与劳动力曲线 (19)附图四、装修工程流水施工横道图与劳动力曲线 (20)附图五、基础、主体工程流水施工水平图表 (21)附图六、屋面、装修工程流水施工水平图表 (22)附图七、基础工程双代号网络图 (23)附图八、主体工程双代号网络图 (24)附图九、屋面工程双代号网络图 (25)附图十、装修工程双代号网络图 (26)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资料1、工程概况(1)建筑地点:福州市南部。

(2)总平面图见图1所示,结构施工图见图2、图3所示。

(3)建筑设计特点:本工程为一幢“L”形建筑,共4层,建筑面积3510.23m2.建筑物长54.24m,宽21.24m,檐口高度16.9m,开间6m,室内外高差0.30m。

(4)建筑结构特点:本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梁承重,柱下为独立阶梯形混凝土基础,预制空心板楼板。

2、自然条件:(1)雨季为4~5月,施工期间月平均气温变化较大。

5月平均气温20℃;6月平均气温25℃;7月平均气温25℃;8月平均气温32℃。

主导风向南方。

(2)该工程地址地形平坦,土质为亚粘土,常年最高地下水位在室外地坪下1.8m。

工程的基础垫层设在室外地坪下1.7m处(标高-2.05m)。

3、施工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1)运输条件:该工程位于市南郊,厂内的道路可通行30t以内的各种载重汽车,交通便利,施工中各种设备、构件、材料可直接运抵现场。

(2)钢筋由公司的加工厂成型后运至现场,故现场不设钢筋加工机械设备。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含横道图)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含横道图)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含横道图)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天津商业大学工程管理14011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天津市某百货商店施工组织设计。

2、设计条件建筑、结构概况 1)建筑设计特点本工程为天津市某小型百货商店,建筑面积为2 ,底层层高为,二、三层层高为,建筑物总高为,总长为,总宽为,柱网尺寸为×。

总平面图及建筑施工图见附图1~图7。

2)结构设计特点本工程结构采用内框架结构,柱截面350mm×350mm,主梁为300mm×650mm,次梁为200mm×450mm,现浇楼屋面板厚度为80mm,按单向板布置。

外墙采用红砖砌筑,砖强度等级MUl0,混合砂浆M5。

外墙按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进行构造设计,每层设圈梁,并设构造柱。

基础采用墙下条形毛石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为-,墙下基础宽度为,柱下独立基础尺寸为×。

本设计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PB 235级、HRB 335级。

屋面、装饰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铝合金门窗,室内天棚轻钢龙骨吊顶,水磨石地面层,预制水磨石窗台板。

室外贴白色面砖,蓝色玻璃幕墙。

屋面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涂配套防水涂料,沥青珍珠岩保温层最薄为150mm厚,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施工条件1)工期:本工程定于8月1日开工,要求在第二年1月31日竣工。

限定工期为6个月,日立工期为184天。

2)自然条件:施工期间各月平均气温为:8月,≈26℃;9月,≈℃;10月,≈℃;11月,≈6℃;12月,≈-1℃;1月,≈-3℃。

雨季为7、8月份,冬季为12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

3)地质条件:土壤为多年素填土,地下水位为-。

本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4)风向: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技术经济条件2工程所在位置,地形不太复杂,南侧为市区街道,施工中所用建筑材料可经公路直接运到工地。

施工中所用各种建筑材料公司材料科按需要计划供用。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根据所给的施工条件,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学生能掌握框架、框剪和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劳动力、材料、机械进行合理安排,以取得满足工期要求的最佳经济效益。

(一)设计内容⒈拟定施工方案。

⒉根据给定的工程量计算劳动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⒊编制劳动力、主要机具和材料需要量计划。

⒋设计施工平面图。

(二)设计上交的成果⒈方案说明和计算书一本(内容包括施工方案、主要技术组织措施、劳动力计划、施工机具和材料计划等)。

⒉一张网络进度计划(1号图)。

3.一张施工平面布置图(2号图)。

(三)工程案例学生可以根据所在实习工地的工程项目或《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中的某一单位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也可以根据附录提供的工程概况及条件进行编制。

(四)设计说明书要求1、封面:应写明设计题目、姓名、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

2、目录3、正文格式要求:A4打印(或手写);页边距:上、下2.5厘米,左、右2.5厘米;行间距:1.5倍行距;字体:中文用“宋体”,数字和英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号:正文用宋体“小四”;表格标题:表格上方,居中,宋体,五号;表格内字体:宋体,五号;4、标题格式要求:一级标题1、2、3,黑体“小三”;二级标题:1.1、1.2、1.3,黑体“四号”加粗;三级标题:1.1.1、1.1.2、1.1.3,宋体“四号”加粗,最多用三级标题,剩下的可以用⑴⑵⑶、或①②③来表示。

附录: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⒈建设单位:重庆市某房地产公司⒉施工单位:重庆市某建筑公司⒊工程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某小区1#楼,是1幢N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墙体及装饰装修参照教材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

中间由变形缝隔开。

每层的层高为3m。

建筑面积为6500㎡。

屋面为上人平屋面,SBS卷材防水,挤塑板隔热,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层数N根据学号尾数确定。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径500mm,每根桩长约25m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课程在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组织方案,是指导全面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法规。

只有坚持施工程序,重视施工准备,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计划组织全现场的施工活动,使建筑施工活动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状态,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加速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及改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以建立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熟悉建筑施工组织概论及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编制方法;熟悉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参数及分类,掌握流水施工的编制方法;熟悉网络计划的概念和组成,掌握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和参数计算方法;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和内容,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熟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概念和内容,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组织工程项目的流水施工,绘制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能力。

态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
在专业调研及岗位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筑施工现场一线生产及管理岗位中具有相近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的岗位集合,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

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检测员、造价员。

本课程为土建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职业岗位必备知识。

3课程目标体现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施工员的职业岗位职责与能力来遴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
外工程项目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工学结合,把“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建筑施工组织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
施工员岗位职责要求施工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能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能编制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及人力、物力计划和机具、用具、设备计划,能合理规划布局现场平面图。

本课程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企校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采用模块化结构,实现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创新。

2课程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建立了教学内容的遴选机制,结合职业岗位特点、专业素质、职业能力等要求,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等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如图所示:
教学内容遴选机制
课程团队论证
3课程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4学时,现场教学2学时,基本训练42学时,合计88学时;见下表:
课程学时安排表
(二)、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关系
实践教学环节与相关职业能力表
2实践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实践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立体化”教学法
基本概念、设计理论以课堂讲述为主,配以模型、施工图纸,使学生达到“重实用”;对难以理解的施工技术、工艺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动画等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运用视频,使学生在课堂上犹如进入工地;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仅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则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做简要介绍。

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见下图。

2
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作业。

3设计方案讲练结合教学法
要求学生完成对应课程模块的实训任务,以学生练习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精讲多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
学生
职业
能力
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多层次设计实训教学法
根据岗位工作过程,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阶段单项能力实训,再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实训,建成完全开放式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实践环境。

5现场教学法
在校内,把“工地”搬进教室,模拟施工场景实训,使学生未进工场就感受到工程的技术氛围;在校外,把“教室”建在工地,聘请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教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使用人才的良性互动。

“用得着,留得住,干得好”,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多媒体技术运用
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尽可能制作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枯燥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网页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立了精品课程网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课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向学生推荐类似的课程国内外相关网
站,并提供学习该课程的系列参考书目,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有关教学资料和课程最新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3教学资源共享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实训指导等已发至《建筑施工组织》精品课程网页,它已成为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学习施工组织课程的一个公共资源。

另外,它将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组织知识的网上平台。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标准与内容
1考核标准
基本建立了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考核体系,制定了课程考核大纲,考核标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

2考核内容
根据课程模块的实训内容不同,考核内容主要体现在出勤率、训练表现、训练内容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实训成果答辩情况、训练成果评阅等方面。

例如分项实训专项能力训练考核表及技能考核评价汇整表。

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编制》专项能力训练考核表
.
2、考核方式与主体
根据课程教学模块划分,分阶段分模块进行考核,既在教学过程中,将八项实训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各专项能力训练考核表要求,采用笔试、答辩、操作、报告、制作作品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给学生分别评定成绩;成绩评定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均按百分制,期末将八项实训成绩分别乘以其权重系数汇总得到每个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累计得分在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70分为中;69~60分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