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附有标准答案)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苏菲的世界(二)练习答案

八下《苏菲的世界》试题
一、填空。
姓名
1.《苏菲的世界》作者是乔斯坦·家贾德,挪威(国家)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还有《玛雅》、《纸牌的秘密》等。
2.该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艾伯特·诺克斯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3.在伊甸园章节中,苏菲放学回家后,在信箱中受到神秘的来信和明信片。
信上写的是“你是谁?”和“世界从哪里来?”,让她开始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4.苏菲养了许多心爱的小动物,其中三条金鱼的名字分别是金冠、小红帽和黑水手。
5.在《少校的小木屋》这一章节中,苏菲来到小木屋中,看到墙上有两幅画,其中一幅油画,画着船库、白屋、花园。
画的题名是“柏克莱”(Berkeley)。
6.六月十五日早晨,席德在清晨醒来,这天是她十五岁生日。
她发现了爸爸艾伯特·纳格为自己准备的神秘生日礼物——一本厚厚的讲义夹。
7.书中(人物)由于被苏菲捡到这一离奇事件,突然发现苏菲和自己或许存在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8.《苏菲的世界》中介绍了许多哲学家,他们仿若群星般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其中不乏一些中流砥柱之人,如1德谟克里特斯2苏格拉底3柏拉图4亚里士多德5巴洛克6笛卡尔7史宾诺莎8洛克9休姆10伯克莱11康德12黑格尔13祁克果14马克思15达尔文16佛洛伊德。
1。
5.苏菲的世界练习题

《苏菲的世界》测试题一、填空题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3.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
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4.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5.《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6.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7.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8.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10. 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1.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B.“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问题具有悬念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苏菲很想知道给自己写信的神秘人是谁,于是写信请他来家里见面,并煮了咖啡给他喝。
D.艾伯特出现在苏菲的花园宴会上,并发表了哲学演讲,乔安的父亲很生气。
2.下列对《少校的小木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独自来到少校的小木屋,发现了绿色钱夹里的一张金发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席德的名字。
B.苏菲在少校的小木屋里发现了两幅画,一幅是油画,另一幅是肖像画。
C.苏菲在小木屋客厅的五斗柜上方的镜子前对着镜子扮鬼脸,十分开心。
D.苏菲回来后,写了信给自己的哲学老师,告诉他自己星期天清晨闯进小屋的原因。
3.下列对《明信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着黎巴嫩的邮戳明信片是席德的父亲写的,乔安知道苏菲来过小木屋。
B.苏菲离开小木屋时,不顾乔安的阻止,带走了小屋里的铜镜。
C.苏菲也拿走了那些明信片,她把它们放在登山背包的口袋里。
D.仲夏节那天,苏菲穿上一件红洋装,晚上从电视里看到了她的哲学老师。
部编八下名著习题:《苏菲的世界》共23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部编八下名著习题:《苏菲的世界》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苏菲地世界》最有针对性地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附有标准答案)

九年级阅读测试题一一《苏菲的世界》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小说,作者是 ____________2.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
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 (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 (的缘 故。
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 3. 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 4. 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0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 索。
一 5. -------------------------------------------------------------------------- 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
6・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 在一起。
7•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 方法取回的。
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 9•位 ------------ 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位 使者是 。
11・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
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
因 此,是他创立了这门学科。
12 ------------------------------------------・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苏菲的世界》阅读指导及训练题

《苏菲的世界》阅读指导及训练题一、作者简介: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
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
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
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二、大概内容(重要情节以及人物)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
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
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
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
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柏拉图
公元前427-前347
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理型)。认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
理型的世界”。
亚理士多德
公元前348-前322
我们所拥有有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重视感官的作用。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相信自然界的第一件事物都有其目的。(目的因)倡导“黄金中庸”。
相信宇宙间有许多天神。认为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认为历史是循环的。
多神论
闪族文化(犹太人,耶稣也是犹太人)
阿拉伯半岛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源自闪族。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相信历史是呈直线式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的线。最重要的感官是听觉。
一神论
耶稣
很多人想象有一位“救世主”,于是耶稣出现了。宣称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赦免。爱邻如己,爱我们的敌人,当他们打我们时,我们不得报复,不但如此,我们还要“把另外一边脸转过来”让他们打,同时我们必须宽恕,不止宽恕七次,更要宽恕七十个七次。
原子理论
《苏菲的世界》梳理(二)古典派哲学家
古典派哲学家
苏格拉底
公元前470-前399
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重视他的良心——与真理——更甚于生命。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他相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安那西梅尼斯
希腊小亚细亚米雷特斯(公元前570-前526)
2025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提分冲刺考点梳理演练(全国)专题25 苏菲的世界(学生版)

专题25苏菲的世界(含作家作品、文章主题、艺术特色、人物分析)【作家作品】乔斯坦·贾德,乔斯坦·贾德,挪威作家。
他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曾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
代表作有《苏菲的世界》《纸牌的秘密》等。
《苏菲的世界》曾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只有一句话——“你是谁?”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明信片收件人的地方写着“请苜蓿巷三号苏菲转交席德”,这张明信片盖着“联合国部队”的邮戳。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然而,魔镜、少校的小木屋、寄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在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探索下去。
但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思考的根本问题。
最终,苏菲发现自己不过是席德的父亲写给女儿的一本书中的人物。
席德在生日那天得到礼物,阅读着《苏菲的世界》,而艾勃特少校回家后,继续给席德讲解哲学课。
【文章主题】《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探讨。
苏菲和艾伯特需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的世界。
艾伯特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
人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这也没什么,因为正是能够提出问题才让我们成为人。
从作者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哲学问题就是人们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旦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人们就必须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
生命是一种赋予,使生命对个人产生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
假如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人们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
《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附有标准答案)

九年级阅读测试题——《苏菲的世界》一、填空题1.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
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
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3. 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4. 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
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5. 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6. 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在一起。
7. 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方法取回的。
9. 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位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那位使者是。
11.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
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
因此,是他创立了这门学科。
12.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13.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14.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15 .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 的人是。
16.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是。
17. 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18. 提出辩证法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0 . 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21 . 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阅读测试题——《苏菲的世界》一、填空题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
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
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3.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4.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
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5.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6.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在一起。
7.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方法取回的。
9.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位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那位使者是。
11.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
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
因此,是他创立了这门学科。
12.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13.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14.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15.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是。
16.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是。
1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18.提出辩证法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0. 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21.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B.“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问题具有悬念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苏菲很想知道给自己写信的神秘人是谁,于是写信请他来家里见面,并煮了咖啡给他喝。
D.艾伯特出现在苏菲的花园宴会上,并发表了哲学演讲,乔安的父亲很生气。
22.下列对《少校的小木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独自来到少校的小木屋,发现了绿色钱夹里的一张金发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席德的名字。
B.苏菲在少校的小木屋里发现了两幅画,一幅是油画,另一幅是肖像画。
C.苏菲在小木屋客厅的五斗柜上方的镜子前对着镜子扮鬼脸,十分开心。
D.苏菲回来后,写了信给自己的哲学老师,告诉他自己星期天清晨闯进小屋的原因。
23.下列对《明信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着黎巴嫩的邮戳明信片是席德的父亲写的,乔安知道苏菲来过小木屋。
B.苏菲离开小木屋时,不顾乔安的阻止,带走了小屋里的铜镜。
C.苏菲也拿走了那些明信片,她把它们放在登山背包的口袋里。
D.仲夏节那天,苏菲穿上一件红洋装,晚上从电视里看到了她的哲学老师。
24.下列对《花园宴会》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在公交车上,手里拿着一本《苏菲的世界》。
她妈妈不信世界上有真正的哲学家。
B.苏菲收到了一本哲学字典和一本有锁的日记,上面写着“我个人的哲学思维”。
C.在苏菲的生日宴会上,艾伯特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物。
D.苏菲和艾伯特消失在空气中后,苏菲的妈妈非常害怕,她生气地大吼。
25.下列对席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从席德父亲的来信里知道了席德的十五岁生日比自己早一个月。
B.席德从父亲的书《苏菲的世界》里了解到了艾伯特和苏菲。
C.席德在父亲从黎巴嫩回来的途中用计操纵他。
D.苏菲来到柏客来山庄,她见到了席德,并且呼唤席德的名字,席德在现实世界中认识了苏菲。
26.《苏菲的世界》没有提到的哲学家是()A.祁克果B.伊壁鸠鲁C.戴奥基尼斯D.爱因斯坦三、简答题27.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8.小说从苏菲收到的第一封信“你是谁”写起,有什么好处?29.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什么?30.苏菲进入少校的小木屋看到的那面镜子有什么象征意义?31.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艾伯特和苏菲来到柏客来山庄?32.艾勃特少校给席德写《苏菲的世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3.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
信中向苏菲介绍了对欧洲哲学思想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柏拉图。
请你据信介绍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不少于60字)34.《苏菲的世界》是通过真实事例写成的故事吗?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在何处?四、阅读题3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
里面只有一小张约摸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没有问候的话,也没有回信地址,只有这三个手写的字,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苏菲再看看信封。
没错,信是写给她的。
但又是谁把它放在信箱里的呢?苏菲快步走进她家那栋漆成红色的房子里。
当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她的猫咪雪儿一如往常般悄悄自树丛中走出,跳到门前的台阶上,一溜烟就钻了进来。
“猫咪,猫咪,猫咪!”苏菲收到的这封信有什么特点?这个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她到达圣玛莉教堂的入口时,已经快要四点了。
苏菲推了一下那扇巨大的门,竟然没有上锁。
教堂里面安静而荒凉。
一道淡蓝色的光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来。
照见了无数个在空中游移不定的细小尘粒。
在光的照射下,这些尘粒在教堂内各处形成一道又一道粗大的光束。
苏菲坐在本堂中央的一张木椅上,视线穿过祭坛,落在一个古老、已经褪色的耶稣受难像上。
几分钟过去了。
突然间管风琴开始演奏,苏菲不敢环顾四周。
风琴奏出的曲调听起来颇为古老,也许是中世纪的乐曲。
不久,教堂内又恢复一片静寂,然后苏菲听到有脚步声从后面走来:她应不应该回头看呢?她决定把目光集中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
这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在对最早的希腊哲学家一直到现代的哲学理论做过一番彻底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我们是活在一个少校的心灵中,那位少校目前担任联合国驻黎巴嫩的观察员。
他已经为他女儿写了一本关于我们的书。
那个女孩住在黎乐桑,名叫席德,今年也是十五岁了,而且和苏菲同一天生日。
在六月十五日清晨她醒来后,这本书就放在她床边的桌子上。
说得更明确一点,那本书是装在一个讲义夹里的。
现在,就在我们讲话的时候,她正用她的食指摸着讲义夹的最后几页。
”桌旁的众人脸上开始出现一种忧虑的神色。
“因此,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作为席德生日的娱乐罢了。
少校创造我们,以我们为架构,以便对他的女儿进行哲学教育。
这表示,(打个比方)大门口停的那辆奔驰轿车是一文不值,那不过是个小把戏罢了。
它只不过是在一位可怜的联合国少校的脑海里转来转去的白色奔驰轿车。
而那位少校此刻正坐在一棵棕相树的树萌下,以免中暑呢。
各位,黎巴嫩的天气是很炎热的。
”“胡说!”乔先生喊道,“这真是一派胡言。
”“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艾伯特毫无怯意,继续说下去,但事实上这次花园宴会才真正是一派胡言。
整个宴会里唯一有理性的就是我这席演讲。
(1)艾伯特这番演讲的内容是什么?在他看来,有什么特点?(2)“桌旁的众人脸上开始出现一种忧虑的神色”的原因是什么?3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后来,她被海鸥尖锐的叫声吵醒。
她起床走到房间的另一头,像往常一样站在窗前,俯瞰着窗外的海湾。
这已经成了她的一个习惯,不管夏天冬天都是如此。
当她站在那儿时,她突然感觉到无数种颜色在她的脑海里爆炸。
她想起了自己的梦境,可是感觉上那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梦,因为梦中的颜色和形状都如此生动逼真……她梦见爸爸从黎巴嫩回到家,而这整个梦是苏菲所做的那个梦的延伸,也就是苏菲在平台上捡到金十字架的那个梦。
席德梦见自己正坐在平台的边缘,就像在苏菲梦中那样。
然后她听到一个很轻柔的声音说:“我的名字叫苏菲!”席德仍旧动也不动地坐在那儿,试着分辨声音的来处。
然后那轻得几乎听不见、宛如虫鸣的声音又说了:“你一定是既聋又盲!”就在那个时候,爸爸穿着联合国的制服进入花园。
“席德!”他喊。
席德冲向他,用双臂围着他的脖子。
到这里,梦就结束了。
(1)席德的梦境有什么内容?(2)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3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艾勃特买了两三份挪威报纸,在酒吧里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并叫了一杯咖啡。
他还没来得及浏览一下标题,就听到扩音器在广播:“旅客艾勃特请注意,艾勃特,请和SAS服务台联络。
”怎么回事?他的背脊一阵发凉。
他该不会又被调回黎巴嫩了吧?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他快步走到SAS服务台。
“我就是艾勃特。
”“有一张紧急通知要给你。
”他立刻打开信封。
里面有一个较小的信封。
上面写着:请哥本哈根卡斯楚普机场SAS 服务台转交艾勃特少校。
(1)这段文字的内容是什么?(2)“背脊一阵发凉”体现了艾勃特怎样的心理?第四部分:参考答案1.哲学史挪威乔斯坦·贾德2.(1)艾伯特(2)苏菲(3)苏格拉底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5.圣玛莉教堂6.乔安7.艾伯特·诺克斯8.扮成新娘9.原子 10.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11.逻辑学 12.柏拉图13.亚里士多德 14.人文主义精神 15.斯宾诺莎 16.康德17.笛卡尔 18.黑格尔 19.马克思 20.达尔文21.C 22.C 23.D 24.D 25.D 26.D27. 神秘。
一开始他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苏菲讲投哲学。
博学。
他有丰富的哲学知识,讲课的方式有趣。
28.这封神秘的信打破了苏菲的日常生活,让苏菲渴望认识自己。
是故事情节的起点,引出下文哲学问题。
29.要有好奇心 30.苏菲看到了魔镜中的奇异现象,内心惊恐。
镜子象征未知的世界。
31.他们明白自己是艾勃特笔下的人物,他们来到柏客来山庄,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了席德的生活。
体现了存在主义的精神核心。
32.书店里找不到适合年轻人读的哲学书。
33.柏拉图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
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这称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人的灵魂总是渴望回到理型的世界。
34.不是。
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人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35.没有寄信人的地址,十分神秘。
引出下一封信“世界为何而来”的内容,为苏菲的困惑蓄势。
36.环境描写。
渲染了教堂的安静荒凉和肃穆,具有古老的气息;烘托出苏菲内心的紧张感;设置了艾伯特的出场的背景,暗示了这节哲学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