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案方法

合集下载

单轨道岔系统施工方案

单轨道岔系统施工方案

单轨道岔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单轨道岔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铁路交通系统,在铁路线路中用于实现列车的切换和转向。

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单轨道岔系统的顺利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单轨道岔系统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单轨道岔系统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规划工作,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确定施工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采购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和清理,确保安全和整洁。

3. 施工步骤3.1 清理工作在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工作是施工开始的第一步。

确保施工现场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为后续的施工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3.2 基础施工单轨道岔系统的基础施工是关键的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土方开挖,为单轨道岔的安装提供必要的空间。

2.基底处理:对土方开挖的区域进行基底处理,包括夯实、填充和平整等工作。

3.进场路基施工:根据需求,在施工现场进行进场路基的施工,确保单轨道岔系统的连接和顺利通行。

3.3 材料准备和安装在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材料准备和安装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认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规格,并进行相应的采购和配送工作。

2.根据设计要求,对单轨道岔进行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固定。

3.安装道岔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确保单轨道岔的正常运行和操作。

3.4 联调和测试在完成材料安装后,需要进行联调和测试的工作,以确保单轨道岔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正常。

具体的步骤包括:1.对道岔和控制系统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包括切换、转向等操作。

2.对整个单轨道岔系统进行联调测试,确保各个部分正常协调和配合。

3.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应急情况模拟,确保单轨道岔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和可靠性。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单轨道岔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技术交底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技术交底

XX地铁X号线工程轨道工程正线X标段道岔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1 XX地铁X号线工程轨道工程《招标文件》及《补充招标文件》;1.2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1.4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TB/T 412-2004);1.5 生产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2、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地铁X号线工程轨道工程正线X标段单开道岔、交叉渡线的组装及道床施工。

3、施工作业内容3.1技术要求3.1.1道岔型号汇总表XX地铁X号线工程轨道工程正线X标段正线、辅助线共需铺设60kg/m钢9号单开道岔26组,交叉渡线2组,详表见下:3.1.2结构特点(1)列车直向通过道岔的最高容许速度为120km/h,侧向通过道岔的最高容许速度为35km/h。

(2)转辙器采用半割线型60AT弹性可弯曲线尖轨(割据f=-13mm),尖轨尖端为藏尖式,跟端采用接头夹板连接。

(3)道岔全长29.054m,前后长分别为13.011m、16.043m。

固定型高猛钢辙叉及可调式护轨、一般部位采用弹性分开式DTⅥ2型扣件,转辙器及护轨部位采用弹片扣压钢轨。

(4)为适应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转辙器采用限位结构,以消除无缝线路温度力对道岔的影响。

导曲线半径为200m。

尖轨设两个牵引点,第一牵引点设计动程为160mm,第二牵引点设计动程为84mm。

道岔铺设应避免出现反超高。

(5)轨距垫设计安装号数如下:件号100扣件:钢轨工作边一侧,为8号轨距垫;钢轨非工作边一侧,为10号轨距垫。

其它垫板:钢轨工作边一侧为10号轨距垫;钢轨非工作边一侧,为8号轨距垫。

高猛钢辙叉直股一侧为10号轨距垫,另一侧为8号轨距垫。

6号、12号轨距垫为备用轨距垫,用于轨距调整。

(6)为平衡无缝线路温度力,在尖轨跟部设置限位器,限位器A、B块两侧的设计间隙为7±1mm。

限位器水平螺栓采用高强度螺栓及高强度螺母。

西安地铁1号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

西安地铁1号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

西安地铁1 号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摘要:道岔是轨道工程中较薄弱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制约着行车速度和列车的平稳、安全,本文详细介绍西安地铁1 号线整体道床道岔的施工技术,以方便同类工程的参考和学习。

一、工程概况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后卫寨,东至纺织城,共设19 座车站(换乘站4 座),设停车场、车辆段各一座,一期工程正线全长50.665单线公里,正线最小曲线半径400m,最大坡度28%o;最高运行速度80km/h,共配置60kg/m9号单开道岔35组(左开22组,右开13组),60kg/m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2组。

二、道岔的概述道岔作为轨道三大病害之一,一直以来影响着线路的提速、列车的平稳、安全及运营的维护和效率等,近年来整体道床道岔以其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养护维修方便、工作量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西安地铁1 号线道岔采用的是成熟的北京广泛使用的60kg/m 钢轨9 号相离型弹性可弯曲尖轨道岔,道岔平面为较先进的相离型(f=-13mm),采用10.6m长的60AT弹性可弯曲线尖轨,跟端为标准接头夹板连接,可弯段轨底刨切,既保留了侧向行车时的旅客舒适度好的特点,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曲线尖轨侧磨严重的问题。

该道岔转辙器采用与国铁提速道岔相同的限位器结构,道岔内的钢轨接头可全焊接,高锰钢辙叉趾端与钢轨也可焊接,最大可能减少钢轨接头。

道岔两端与钢轨接头焊接或冻接,可实现先进的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

该道岔一般部位扣件采用与区间一致的DW2型扣件,导曲线半径200m侧向容许通过速度35km/h,道岔设两点牵引,适用于分动外锁闭。

三、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原理通过精确测设铺岔基标,把道岔岔位及高程通过与基标之间的平面与空间关系表示出来,通过测设得知基标点与道岔的水平和高程差,利用L 尺和支撑架配合使用,定出道岔中线和轨面高程,然后道岔拼装、架轨,经调整道岔几何尺寸、吊挂短岔枕、浇筑混凝土、拆卸支撑架、施工清理等工序,将短岔枕连同整个道岔固定在混凝土道床内,使道岔铺设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南京地铁十号线轨道工程D10—TA08标整体道床道岔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十号线轨道工程D10-TA08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 2 月一、概述南京地铁十号线轨道工程D10-TA08标正线铺设整体道床道岔16组:其中地下线铺设整体道床铺设整体道床P60-1/9号单开道岔8组、P60-1/9-4m 单渡线2组、P60-1/9-5.6m 单渡线2组、P60-1/9-5m 交叉渡线3组;P60-1/9-16.2m 交叉渡线1组。

二、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施工准备3.1主要材料:护轨、连接部分、岔枕、垫板及扣配件。

3.2主要机具:撬棍、夹轨钳、杠子、钢轨锯、道尺、L 尺、钢尺、石笔。

基底清理、钢筋绑扎测设基标、基底凿毛调轨、报检挂混凝土岔枕联轨、架轨岔料运输混凝土灌注拆模、整道、养生商品混凝土运输3.3洞内达到施工作业条件。

3.4熟悉施工图等道岔技术资料。

3.5查清材料转辙器、连接辙叉、护轨,岔枕四大部分,丈量岔枕、钢轨、垫板等长度。

捆好的垫板,不要拆开,以防止混乱。

3.6测定(校核)道岔位置桩。

四、施工方法(一) 60kg/m钢轨9#单开道岔施工方法1.检查道岔尺寸在铺轨基地核对道岔设计图纸,检查、确认道岔的各部分扣、配件及所铺道岔各部分尺寸,经确认道岔各部分尺寸符合要求后,在每组道岔钢轨腰部标明道岔在平面图上的岔心编号、道岔类型、辙叉角号数、左右向等。

2.基床清理清理道床基底前应先在岔位前后和左右设围堰,以防污水进入。

然后清理道床结构底面的杂物,并将结构底面凿毛。

最后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洁其表面。

3.施工放样岔区施工测量标桩要加密,需设岔心、岔头、岔尾桩以及两侧外移桩。

标桩加密完后,根据测量标桩,在结构底板上用墨线画出岔区钢轨内侧底边线、岔枕中心线、钢筋网纵、横向控制线。

4.绑扎钢筋道岔道床设上、中、下三层钢筋,纵向采用φ14螺纹钢筋,兼做杂散电流的排流筋,架立筋采用φ10钢筋。

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2)

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2)

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岔板的施工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种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该工法具有很多优点,适用范围广,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工法特点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预制道岔板,能够快速安装,减少施工时间。

2. 整体道床施工,避免了传统分段施工带来的接缝问题。

3. 使用专用固化剂,提高道床强度和稳定性。

4. 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能够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交通环境。

三、适应范围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适用于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项目,特别适合工期紧张,施工条件复杂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和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确保施工过程的成功。

其工艺原理包括:1.预制道岔板的制造:根据设计要求制造预制道岔板,包括板材的选择,模具的制作等。

2. 现场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设置安全标志牌,确保施工安全。

3. 道路基础处理:根据预制道岔板的要求,对道路基础进行处理,以确保道岔板的安装牢固稳定。

4. 预制道岔板安装:将预制道岔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包括砼接缝处理和固定方法等。

5. 道床整体施工:采用特殊固化剂进行道床整体施工,确保道床的强度和稳定性。

6. 质量控制: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城市轨道预制道岔板整体道床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牌。

2. 预制道岔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预制道岔板,包括砼接缝处理和固定方法等。

3. 道床整体施工:在道岔板上进行道床整体施工,需要注意施工顺序和操作方法。

4. 固化处理:采用特殊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加强道床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铁整体道床单开道岔“散铺法”施工工艺

地铁整体道床单开道岔“散铺法”施工工艺
行施工作业,预期该道岔将在7 d 内完成作业。
2 “散 铺法”施工工艺
在岔料运送至施工地点之前该铺轨单位对土建单位移交的
结构底板进行了人工凿毛处理,凿毛深度控制不得大于1〇 mm, 一般也不得小于5 m m ,同时凿毛间距不得大于100 mm, —般间距 为 30 mm ~50 mm;待凿毛完毕后对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除,同时 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该车站预留盾构井有10.4 m ,利用吊车通
地铁工程中通常采用的道岔型号是60 k ^ m 钢 轨 9 号单开道岔。 某 市 地 铁 一 号 线 工 程 共 设 单 开 道 岔 2 6 组 ,道 岔 型 号 均 为
60 kg/m 9 号单开道岔,轨下道床形式全部采用混凝土整体道床。
鉴于该地铁一号线工程施工周期较短、所 处 环 境 比 较 复 杂 、施工 单位交叉作业杂乱等特点,决 定 对 所 有 道 岔 进 行 “散 铺 法 ”施 工 , 以 节 约 施 工 时 间 ,同 时 不 影 响 正 线 的 施 工 进 度 。下 面 以 某 车 站 的 单开道岔为例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施工工序,该 道 岔 安 排 1 0 人进
| 精 调 、灌注支
具 施 工 ,根据基标的位置,利 用 该 铺 轨 单 位 自 行 研 制 的 “炮 车 ”将 岔料大体调拨到位,并 用 鱼 尾 板 及 螺 栓 将 道 岔 组 装 成 一 个 整 体 ,
| 商品混凝土运^
|
精调
| 整体道床支模 —
i 4 混凝土灌;
| 拆 模 、整道、养
图 1 整体道床单开道岔施工方案 2 . 2 施工注意要点
| 岔料运输
i iT |基底凿毛、测设基标
■4 基底清理、钢筋 | 联轨、架 轨 ^
扎 现 场 ,负责现场安全以及基标保护。

整体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整体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6.5. 轨道工程6.5.1. 轨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本工程正线铺轨 4.7km,其中无砟轨道 1.478km,铺砟轨道3.222km。

采取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采用分仓跳格法施工;铺砟轨道道砟采用既有一期铁路线运输至施工现场,组建有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负责施工。

6.5.2.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无砟轨道与铺砟轨道同时进行施工,工期安排为5月20日至7月10日。

6.5.3.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6.5.3.1. 施工工艺流程轨排法工艺流程详见:无砟轨道排架法施工流程图。

无砟轨道排架法施工流程6.5.3.2. 施工方法与过程控制标准1、施工准备⑴施工文件准备和审核①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内容准备相关施工、设计文件。

②准备并熟悉无砟轨道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技术条件及指南等。

③接收和复核其他施工技术文件,包括线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桩橛和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等。

④审核施工设计文件。

⑵施工调查和物流组织方案编制;在常规工程施工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以下内容:①施工道路的分布情况,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便桥(涵)的承载能力、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新增便道条件等。

②混凝土拌和站的具体位置、供应能力,混凝土供应方式和物流情况。

③预制轨枕场的位置,预制轨枕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装卸储存及现场存放条件。

④线下工程结构物分布情况,相关接口工程施工安排。

⑤长钢轨、道岔铺设计划。

(3)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设备准备。

①无砟轨道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②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配置无砟道床成套施工设备,对关键设备进行操作和精度确认。

⑺工艺性试验段施工;①无砟轨道正式施工前应组织工艺性试验段施工,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优化施工工艺,验证施工设备及劳力的组合。

地铁线路整体道床道岔的施工技术

地铁线路整体道床道岔的施工技术
验 收合 格 后 方 可 运往 工 作 面 。
混凝土整体道床 ,其 中6 0 k g / mg 号单开道岔2 6 组 ,6 0 k g / mg 号道岔3 6 m 间距 单 渡 线 1 组 ,6 0 k g / mg 号道岔5 m间距 交 叉渡
线2 组 ,分 布在 9 个 区 间。
标 之间的平面与空间关系表示 出来 ,通过测设得知基标点与 道岔 的水平和高程差 ,利 用L 尺和支撑架 配合 使用 ,定 出道
岔 中线 和 轨 面 高 程 ,经 调 整 道 岔 几何 尺 寸 、 吊挂 短 岔 枕 、浇
4 根短枕放置 1 根支撑架 ) 。 由于道岔结构形式决定 了所用支 撑架较长 ,为便于施工 ,将支撑架设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拼装式 ,使用时通
尺 放 在 规 定 的 支 距 点上 ,在 保 持 外 直 股 不 动 的 前 提 下 ,通 过 依 次 调 节 钢 轨 支 撑 架上 位 于 曲上 股 处 轨 卡 的 水 平 螺栓 ,使 曲
条件地段直接采用泵送浇筑 ,若地 下线距离下料 口较远、不
具 备泵送 条件 的道 岔 ,在 完成架 轨调整 并打完 混凝土 支墩 后 ,待正线整体道床施工到达时一并完成道岔道床混凝土的
过 梁 身连 接 板 及 联 结 螺栓 连 接 。 ( 2) 粗 调 。① 根 据 基标 ,确 定 并 调 整 岔 头 、岔 尾 的 位
筑 混凝土等工序 ,将短岔枕连同整个道岔固定 在混凝土道床
内 ,使 道 岔 铺 设 符 合设 计 及 规 范 要 求 。 二 、施 工 技 术 1 . 总 体 施 工 方 案 整体 道床道 岔一般 采用 提前预铺 方案 ,地下 线道岔从
4 . 进货检验及散料 由厂 家直 接供 货于指定 地点 ,现场清 点验收 ,分类堆 放。道岔钢轨装车时 ,尖轨、辙又及护轮轨应注意铺设方向 及道岔开 向。 尖轨与基 本轨捆 扎牢 固、密贴 ,以防损伤 尖 轨 。岔 枕 进 场 后 严 格 按 其 外 观质 量 、类 型 、尺 寸 逐 一 检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轨道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案方法
整体道床单开道岔采用现场架轨挂枕法提前预铺方案,从下料口将道岔料倒送至施工地点后,人工进行架轨,根据标桩及设计图绑扎钢筋网,并按防迷流要求焊接,安装钢轨支撑架及轨距拉杆,逐件安装道岔部件,调节支撑架,将部件精确就位。

然后按顺序分部吊挂短岔枕,分部调整。

道床采用商品混凝土,具备条件地段直接采用泵送浇筑,针对地下线距离下料口较远、不具备泵送条件的道岔铺设区,在完成架轨调整并打完混凝土支墩后,待正线整体道床施工到达时一并完成道岔道床混凝土的浇筑。

(1)基底处理
对结构底板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凹坑间距不大于100mm,深度不得大于10mm;对凿毛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对基底浮浆进行清除,最后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干净。

(2)测设基标
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按道岔起讫点、岔心及岔尾布置控制基标,加密基标按5m间距测设。

控制基标为外移桩、加密基标为中心桩。

(3)绑扎钢筋网
道床内钢筋网采取在铺轨基地集中下料、加工,捆绑成束后,通过下料口运至现场,在现场进行绑扎、焊接。

在绑扎钢筋网前,用墨线在结构表面上弹出岔区钢轨内侧底边线、短岔枕中心线、钢筋网纵横向钢筋控制线、钢轨支撑架支墩位置线及起重装置走行轨轨道支墩位置线。

钢筋绑扎时,纵向钢筋采用搭接焊接,纵横钢筋的节点按防迷流设计要求进行焊接。

(4)安装钢轨支撑架及轨距拉杆
钢轨支撑架按每隔3~4根短岔枕布置,钢轨支承架采用上承分离式,即每个支撑架只控制一根短岔枕上的钢轨、转辙器或辙叉的标高和平面位置,支撑架的立柱用Ф50钢管加工,其顶部为上承式横梁的调高螺栓,其底部为钢底板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顶板,使支撑架能独自牢靠固定。

上承式横梁的长度与其附近的短岔枕长度相近,其两端靠调高螺母调整横梁及钢轨的高度,横梁顶有轨卡螺栓可调整钢轨的平面位置。

将钢轨位置、标高、方向大致定位,再将道岔直股钢轨、曲股钢轨、直股与曲股钢轨间用轨距拉杆锁定调整轨距,其误差不超过±2mm。

(5)组装道岔
组装前先将支撑架上承式横梁的承轨面调至道岔钢轨底设计标高。

然后逐件安装道岔部件,以结构底板上钢轨内侧底边线的施工测量标桩为依据,调节支撑架上各调节螺栓,将该部件精确就位。

道岔钢轨支撑架工艺流程图
采用鱼尾板与已拼装的部分相联结,转辙器的尖轨及辙叉部分的护轨用间隔铁连接,尖轨拉杆、连接杆应上好。

各部件的制造误差,应在轨缝处消化,而不往其他部件处传递,以
调整轨道几何状态 检查、验收
基底处理
浇注混凝土垫层 复测基标
铺放隔离层 放置隔振器套筒及剪力铰
架设钢轨
吊挂短轨枕、精调
绑扎钢筋
模板组立
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抹面、养护
安放隔振器
顶升、调平
制作试块
钢筋运至现场 钢筋加工
拆模、模板整修 撤换铁垫板下木垫
达到设计强度
免误差积累无法闭合。

道岔部件按顺序进行组装,最后联成整体,由于各部件已精确定位,道岔组成后,仅需对轨距、曲线正矢、支距等进行量测后微量调整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6)吊挂短岔枕
按顺序分部吊挂短岔枕,吊挂时避免撞动道岔部件,吊挂后再根据标桩进行检查和调整,分部吊挂,分部调整。

直线上两股钢轨的支承块中心线连线应与线路中心垂直,曲股上支承块中心线连线应与线路中线的切线垂直。

挂枕时,采取在基本轨轨顶用型钢作抬杠,在枕底用可调螺栓支顶,确保尖枕与基本轨密贴及尖轨与滑床板密贴。

(7)道岔精调
道岔道床钢筋网铺设完成后,精调道岔几何位置。

调整道岔轨道几何位置时以道岔铺轨基标为依据,使用直角道尺逐步进行调整。

首先调整道岔直基本股,使其几何平面达到设计位置,然后根据直基本股钢轨调整直线轨位置,直股调整完毕。

根据支距数据,调整曲股钢轨就位,粗调完成后,再进行道岔精调,经检查道岔各部位的联结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需要后,开始灌筑道岔支墩混凝土。

具体精调过程如图2-11 道岔精调过程。

(8)浇筑道岔支承墩
道岔精调完成后,采用道岔专用混凝土支墩模型灌注支墩混凝土,支墩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下料口后,具备条件的道岔区直接泵送浇注,不具备条件的采用料斗倒运,采用人工进行灌注。

在两个支撑架间的一根短岔轨下浇筑混凝土支承墩,将该岔枕牢靠地固定在结构顶板上,可使道岔在浇筑道床混凝土时不易移动,以达到验收标准。

支墩模板在道岔精调前支立,按顺序分部浇筑支承墩,浇筑后立即进行检查,如不符技术标准及时调整,分部浇筑分部检查,将道岔固定。

(9)浇筑道岔整体道床混凝土
道床模板立好后,对道岔几何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精调,确认各部位符合要求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灌注。

详见图2-12: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道床混凝土施工在整体道床施工至此段时同时浇筑,采用泵送或铺轨起重装置运送,铺轨起重装置轨道轨底高出道岔轨顶标高0.05m以上,浇筑时设防护罩,防止道岔扣件、滑床板等被污染,抹面时及时清理掉钢轨、岔枕、扣件和滑床板上的混凝土残渣。

混凝土灌注时对短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充分振捣以使混凝土达到满注,灌注时捣固棒避免接触道岔钢轨和岔枕,防止道岔几何尺寸变化,道岔整体道床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与整体道床轨道灌注方法相同。

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10)技术措施
道岔铺设前,精确测设道岔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岔位和道岔标
道岔验收
基底处理(凿毛、清洗)
吊挂短岔枕
复测基标
绑扎钢筋网
浇注道岔混凝土支墩 道岔精调就位
安装调轨支撑架
浇注道床混凝土
道岔安装基本就位
整修、抹面、养护
拆模
验收
检查、缺陷修补
合格
岔料运输
混凝土试件取样 拆除、清刷支撑架
强度达到5MPa 下
一 组 道 岔 施 工
准组装图进行铺设。

装卸、搬运道岔时,将尖轨与基本轨固定在一起,防止损坏尖轨。

每灌注一组道岔取混凝土试件两组,与整体道床同样条件下养生28天作强度试验。

道岔施工时转辙部分短轨枕重心靠线路中线,确保道岔转辙部分短轨枕在同一平面内,施工时在钢轨上架100×50的槽钢,使用可调螺栓连接槽钢与轨枕,将左右股钢轨下短轨枕调整到同一平面内。

道岔铺设完成后,保证基本轨落槽、轨面平顺,滑床板平直、且在同一平面上,导曲线园顺,支距正确。

检查各部位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转辙器扳动灵活,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

第一连杆处最小动程:直尖轨142mm,曲尖轨152mm,弹性可弯尖轨180mm。

轨距允许偏差在有控制锁的尖轨尖端处为±1mm,其他各部位为+3mm、-2mm。

查照间隔不小于1391mm,护背距离不大于1348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