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奇怪的梦-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奇怪的梦|苏少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程奇怪的梦|苏少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表现自己奇特的梦境。
2. 学生了解并运用想象力,结合生活经验与美术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梦境画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
2. 学生学会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梦境中的形象和氛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题:《奇怪的梦》教材来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想象,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梦境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结合生活经验和美术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梦境画面。
难点:学会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梦境中的形象和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师准备梦境主题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 教师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学具:1.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梦境和创作灵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梦境主题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梦境的奇特与美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欣赏与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梦境画作,引导学生思考梦境画作的特色和创作手法。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梦境和创作灵感。
3.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梦境画作的创作方法,包括观察、想象、夸张、变形等手法。
教师现场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方法的应用。
4. 创作与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梦境和创作灵感,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建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奇怪的梦|苏少版

教案设计: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奇怪的梦》|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梦境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梦境的表现手法2. 绘画技能的训练3. 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梦境的表现手法,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梦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梦境图片、绘画教材、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梦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梦境的认识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梦境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将梦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制一幅梦境画作,讲解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梦境,运用所学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梦境的表现手法2. 绘画技能的训练3. 审美能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梦境,再次进行绘画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和朋友,提升自信心。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谈论梦境、讲解梦境的表现手法、示范绘画技巧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梦境的绘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作品展示和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梦境的表现手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第2课 奇怪的梦(教案)-2021-2022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苏少版

第2课奇怪的梦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技能目标:通过启发回忆和想象,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潜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
2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构图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像,使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有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爱丽丝在草地上睡着了,忽然她发现一只带着怀表的兔子,匆忙地从她面前走过,嘴里不停地念到:“不好要迟到了!”爱丽丝觉得很奇怪就跟在了它的后面,从兔子洞进入一处神奇国度,遇到许多会讲话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后来这部文学作品还被拍成了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大家想一起看看吗?播放《爱丽丝梦游仙境》视频片段。
师:在爱丽斯的梦里还看到了哪些奇怪的现象?生:……师:你觉得爱丽斯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生:……引入课题:《奇怪的梦》揭题板书.活动2【讲授】引导分析,探究新课1、向大师学习:做梦容易,画梦难,你想把自己的梦画下来吗?有一位大人,他也经常做一些奇特的梦,而且还用画把他的梦表现了出来,想不想去他是怎么样画梦的?出示夏加尔的照片。
(被后人认为最擅长画梦的画家)。
师:夏加尔出生在俄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只能离开祖国,一直在美国和法国之间奔波,身处异国的他经常梦到自己的故乡,自己小时候骑过的马,养过的鸡。
今天,我们就去欣赏一下他画的梦,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夸张、奇特?问:(1)他在画中画了什么东西,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区别?(2)他们是怎样叠加在一起吗?(3)他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学生讨论,提问。
三、排忧解难:1、老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被一只庞大的霸王龙追赶,我躲在一个房子内的墙角里,恐龙长着像鸡眼一样的大眼睛透过窗户搜寻着我,他的一只眼睛有一个窗户那么大,太恐怖了。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奇怪的梦|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奇怪的梦|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梦境中的奇异元素,运用绘画技巧展现个人想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主题理解: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梦境,理解“奇怪的梦”主题。
2. 技巧学习:讲解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在表达梦境中的应用。
3. 创意实践:学生独立创作梦境画作,教师提供个别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达个人梦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梦境具象化,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彩笔、粉笔、黑板、梦境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学具:每位学生自备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梦境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梦境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梦境中的奇异元素。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并演示如何在画作中运用色彩、构图等技巧。
4. 创意实践:学生根据个人梦境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板书设计奇怪的梦重点:色彩运用、构图技巧难点:梦境具象化示例:梦境画作示例分析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梦境主题的绘画作品。
评价标准:色彩运用、构图创意、梦境元素的表现。
课后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包括学生参与度、创作表现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同时,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教师能够系统地引导学生探索和表达梦境中的奇异世界,同时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重点细节:创意实践创意实践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创作前的准备在学生开始创作之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已经理解了梦境主题,并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复习来巩固这些知识点。
教师应提供一个放松和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02奇怪的梦》教学设计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02奇怪的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奇怪的梦》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学会用彩泥表现奇妙的梦境。
教材以梦境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捏、揉、搓、压等彩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彩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过梦境的经历,对梦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但学生在创作时可能对梦境的表现手法和细节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梦境的特点,学会用彩泥表现奇妙的梦境。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彩泥表现奇妙的梦境。
2.难点:对梦境的表现手法和细节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泥、泥工工具、展示台等。
2.准备梦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梦境的认识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梦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梦境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梦境的多样性和奇妙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一个简单的梦境作品,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梦境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和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更具个性和创意的梦境作品。
学生自由发挥,完善自己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梦境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要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幅梦境作品,要求有创意、细节丰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梦境的特点、彩泥制作技巧、创作要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大致估计,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奇怪的梦苏少版(6)

教案名称:《奇怪的梦》年级:四年级教材来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梦境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表现奇怪的梦,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梦境的表现手法2. 夸张、想象手法的运用3. 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表现梦境2. 运用夸张、想象手法进行创作难点:1. 如何将梦境生动地表现出来2. 如何运用夸张、想象手法进行创作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梦境图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2. 学具:同上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梦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梦境的感受。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梦境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想象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梦境的表现手法,并进行实践。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选择一个梦境进行表现。
2.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想象手法进行创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梦境的表现手法:1. 夸张2. 想象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自己的梦境作品,运用夸张、想象手法进行表现。
2. 家长签字,第二天上课前提交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梦境的表现手法和夸张、想象手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加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对梦境的表现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创作实践”环节。
在创作实践环节中,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选择一个梦境进行表现。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重要阶段。
四年级美术上册《奇怪的梦》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梦境主题美术创作的学习心得,内容包括: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对今后美术学习的期望等。
提交时间:课后两周内。
4.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尝试运用到梦境主题的创作中,实现环保与艺术的结合。将创作过程和作品拍照记录,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理念和实践成果。
2.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奇怪梦境,引导学生关注梦境中的形象、色彩和情节。
3.通过投影展示一些与梦境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梦境主题的美术创作,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美术技法,如线描、水彩、拼贴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讲解这些技法在梦境主题创作中的应用。
3.示范讲解,直观教学: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运用线描、水彩、拼贴等技法创作梦境主题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掌握技法要领。
4.创作实践,个别指导:学生根据梦境主题进行创作,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评价,互动学习: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邀请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法表现梦境中奇异形象和色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梦境中的形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2.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线描、水彩、拼贴等技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技法,突破构图和色彩搭配的局限。
3.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思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奇怪的梦2苏少版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奇怪的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境的神秘与奇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将梦境中的形象和色彩表现出来。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梦境中的形象,了解梦境的特点。
2. 教授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并引导学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3.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梦境,提升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梦境,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现梦境,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梦境图片、绘画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梦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梦境中的形象,引发学生对梦境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梦境的特点,教授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并展示绘画实例。
3. 示范:教师现场作画,边画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梦境的特点2. 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3. 色彩搭配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梦境绘画作品。
2. 家长签字,第二天向教师反馈作业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2. 针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教师要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梦境图片、播放梦境相关的音频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梦境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梦境的看法和经历,让学生感受到梦境的神秘和奇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梦里的世界无奇不有,梦中的人们变化万千,梦是现实的延续和想象。
3. 请学生想想自己在梦里遇到过的最奇怪的形象,用线条简单画一画,师生一起尝试。
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学生作品已经初具规模,有汽车人、木乃伊、食人花、武士、小怪兽、小精灵等等,但也有部分学生感到绘画技巧和构图有一定困难,教师同步勾勒一个外星人的形象,从线条和构图给学生初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视频展示,精心剪辑的各种电影梦幻镜头,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百变狸猫》《哈利波特》《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纳尼亚传奇》《黑泽明的梦》等,配上奇幻的音乐播放。
精选有关梦的电子图片进行展示。
通过层次分明的作品欣赏,让学生尽情感受梦的夸张、离奇、丰富,了解有关梦的知识,品味大师对梦境的表现手法。
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一过程中逐层递进,为后面的造梦构思埋下伏笔。
学生试画梦之形象,进行第一次梦境创作探索,以形象创作的方式进行师生对话。
三、品味大师感悟梦境——析梦
欣赏大师的经典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风格的的梦境营造方法,针对构思、形象、色彩三方面讨论大师作品的特点。
感受夏加尔、卢梭的神秘奇特,达利的怪诞超现实和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绘本的新型式,总结板书奇梦的特点——构思奇特、形象夸张、色彩丰富。
设计意图:展示大师作品,学习大师优秀作品,总结梦境表现特点,提升艺术认识层次。
四、操作实践游戏互动——造梦
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全体来参与互动,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体验式的“造梦工厂”FLASH 小游戏,只需轻轻点击相应的按钮,就可改变梦中的人物景物等。
游戏中的小男孩能变成武士、魔法师、天使和超人,能放大缩小,能飞来飞去,能更换天空、雪地、森林、花园等各种背景,还有机器人、恐龙、怪物、宇航员和他作伴。
学生们抢着来玩游戏,有的则在下面不停地出着主意,场面非常热烈,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高涨。
设计意图:有声有色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梦境中改变各种元素。
互动课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兴致勃勃的操作中引导学生关注梦境的生成元素,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更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五、创作实践描绘梦境——画梦
1. 直观演示: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梦境的绘画方法与要点,我在听取学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现
场多重演示,设计画下自己童年时最有趣的梦:我让自己飞起来,漂浮起来,借助翅膀,借助道具,并且夸张变形梦里的其他景物,例如给前面尝试练习画的外星人加上三头六臂,让其他趣味物如星星、月亮、悬浮岛等进入画面,用彩笔添加缤纷的色彩,并用湿画法表现奇异梦幻的背景,体现梦境的模糊和朦胧。
2. 欣赏分析:
请学生欣赏同龄孩子的奇梦作品,重点分析作品中色彩的代表倾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奇梦的学习兴趣。
对比很强的、鲜亮的颜色可以表现快乐、滑稽、荒诞、可笑的梦。
柔和的蓝色和紫色可以表现美好、奇异、精灵般的梦。
深沉的色调可以表现紧张、恐怖的梦。
3. 探究与示范:
教师出示一组梦境的画面,师生进行色彩探究性分析,选择课堂上可以使用的表现技法。
鼓励学生使用喷画、擦画、刻画、染画等手法,将梦境营造得更有气氛。
4. 学生作业:
穿越时空,大胆想象,画出最奇怪有趣的梦,也可以编造动植物的梦。
在学生作画前,我出示了一组梦中人物的的参考图例,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
绘画前让学生组内讨论回顾自己想表现的梦境,商讨构图及表现方式。
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
①可以重点表现梦中最精彩的片段。
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工具方法进行再次的创作探索。
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表现梦里的单个造型。
一组同龄人的梦境作品滚动播放,让学生一边创作一边寻找灵感,不断调整自己梦境中的形象与构图,使梦变得更奇特更有趣。
班得瑞空灵婉转的背景音乐,营造梦幻的氛围,引导学生将心中酝酿已久的奇梦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
设计意图:多重演示解决重难点,传统资料图与电子图片展示相结合,给学生大信息量的思维提示,引发联想。
二次创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主题,学生掌握了构图、造型的各种方法,开拓了思路,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更一步的加强。
让学生自由想象,自主选择材料,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多元化开放性的探究学习。
六、评价作品展示梦境——议梦
1. 互相交流:画完的同学组内先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家评价作品哪里画得好,哪里需要再改进,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