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1、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部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4、微生物个体微小,只能用微米甚至更小的单位“埃”来衡量,因此人类用肉眼难以看到它们。
5、一滴水里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
6、制作“小水塘”的方法:(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7、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8、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有一个特殊的业余爱好—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
他不但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树叶和花朵、蜜蜂蛰人的“针”、蚊子叮人的“嘴”,还观察了井水、雨水、污水……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认识微生物的大门。
9、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0、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病毒、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1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日常生活中微生物的踪迹有: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漂浮的病菌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发现霉斑在慢慢扩大等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12、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盖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13、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答:微生物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极广,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生长繁殖快,容易变异。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的。
2.【答题】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体的关系。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3.【答题】“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等的尸体。
4.【答题】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比较。
【解答】不同生命体有不同的细胞构成,所以植物,动物的细胞不是完全相同的。
5.【答题】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
【解答】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6.【答题】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7.【答题】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8.【答题】()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分析】本题考查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解答】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人们终于发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9.【答题】连线。
列文虎克青霉素费莱明细胞胡克微生物【答案】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费莱明发现青霉素;胡克发现细胞【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前提下简单发霉,在()的前提下不简单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1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3、尝试:设计馒头发霉的尝试。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酿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分歧?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霉有( )种颜色。
A、1
B、2
C、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答案】:
1 / 8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在空气、土壤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 / 8。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 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 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 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 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这就是(晶体), 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发现了(微生物)。
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0.5分,共20分)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
2、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食物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树叶和花朵。
5、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的。
6、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等。
7、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
8、和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它能使局部地形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变化。
9、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有、、等。
10、生命活动中离不开氧气。
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则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的呼吸属于变化。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在工业上可以利用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变化。
在实验室里也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变化。
11、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12、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战的航天员是(填国名)的;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填国名)的。
13、火星上,白天有明亮的、、和轻微的,但比地球上。
14、根据右边的太阳系略图,行星3是,行星6是。
15、科学家收集证据德尔过程是一个十分漫长、艰苦的过程,这需要、和。
16、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二、判断。
(每空1分,共10分)1、实验只有两种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试验。
()2、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
()3、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恒星。
()4、我们可以借助望远镜看到月球上有非常多的环形山。
()5、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
()6、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我们必须远离一切细菌。
()7、风对岩石的破坏叫风化。
() 8、喜马拉雅山就是地球内部形态法身的缓慢变化。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水滴里的生物-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是()。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门捷列夫【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发现者。
【解答】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是列文虎克。
2.【答题】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苹果。
A.细菌B.虫C.水【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活动。
【解答】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分解苹果。
3.【答题】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牙齿变白B.容易睡觉C.清理微生物【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刷牙的原因。
【解答】晚上刷牙是清理口腔里面的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
4.【答题】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答案】×【解答】一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比如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答题】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种类。
【解答】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菌,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6.【答题】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判断。
【解答】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答题】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存在场所。
【解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8.【答题】细菌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答案】×【解答】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9.【答题】细菌、霉菌、病毒都是( )种类的微生物。
相同不同【答案】不同【分析】本题考查细菌、霉菌、病毒的种类。
【解答】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0.【答题】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答案】微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定义。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自测题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自测题班级姓名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52分)1.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 __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2.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
3.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彩屏的荧光点是由、、三色组成的。
4.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上的彩色小鳞片是的细毛。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5.我们把自然界中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它是从中诞生或在一定和下形成的。
6.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____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在这种显微镜下,发现了水中微小活泼的物体,这种物体就是人们常说的。
7.1663年,英国科学家在复合显微镜下发现软木的“小房间”结构,并把它命名为。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上的像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内表皮。
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二、我会判断(每题0.5分,共5分)()1.放大镜镜片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2.透明的圆柱形、球形的器皿也有放大功能。
()3.草履虫、喇叭虫、动物的卵、鸡蛋等都只有一个细胞。
()4.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不可能完成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5.所有放大装置的共同特点都是“凸”和“透”。
()6.我没有发现土壤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所以它不是晶体。
()7.利用微生物提供或生产的食物对人来说都是有害的。
()8.观察工具的发展经历了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历程。
()9.地球上至少存在着250万种生物。
()10.蚜虫很小,至少要在5倍放大镜下才能看清它的肢体。
三、我会选择(每题1分,共13分)1.下面物体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平板玻璃B.水滴 C.玻璃球2.下面的观察工具中,已经能把物体的像放大200万倍的是()。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箴塞小学校20XX年下期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20分)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细菌的繁殖方式____________。
4、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5、食物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6、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
7、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_____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_____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我能判断(20分)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如霉菌、病毒和孢子虫等。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4、发霉主要是霉菌造成的,霉菌不是微生物的一种。
()5、霉菌引起疾病,对人类只有危害。
()6、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8、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9、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10、有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而有的微生物是无生命的。
三、我来连线(6分)【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列文虎克细胞
弗莱明微生物
胡克青霉素
四、我能选择(16分)
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
A、鼓藻
B、草履虫
C、水蚤
D、青霉菌
2、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A、蜂鸟
B、砂粒
C、病毒
D、树叶
3、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D、促进生长
4、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类繁多
B、生长繁殖慢
C、分布广泛
D、容易变异
5、馒头发霉的条件是()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6、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
B、病毒
C、轮虫
D、细胞
7、物体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A温暖和潮湿B温暖和干燥C寒冷和潮湿D寒冷和干燥
8、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就是()
A 15倍
B 25倍
C 150倍
D 10倍
五、我会生活(32分)
1、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生水
喝了起来。
如果你来劝阻他,你会说什么?
2、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3、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4、小明不小心把手划破了,第二天发现伤口化脓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