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
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程越长, 对 眼球 的损 伤性 越强 , 严重 患者甚 至有失 明的可 能 , 降低 了患 眼液 P< 0 . 0 5 ) 。 者 的 生活 质量 。临 床治 疗 干 眼 症 的 常 用方 法 有 腮 腺移 植 术 、 人 工泪 3 讨论 液、 堵 塞泪 小管 等 , 但 是整 体疗 效 不 佳 。通过 临 床对 干 眼症 的治 疗发 干 眼症 的治疗难 度较 大 , 因炎 性反 应 、 泪腺 分 泌 异常 导 致 泪液 分 现, 将 西 医局部 治与 中药 内服 、 熏 洗联 合 应 用于 干 眼症 的治疗 取 得 了 泌 较少 , 不能湿 润 眼球 。泪 液 中含 有免 疫 物质 , 对 炎 性 因子 有抵 抗 作 用 J 。干眼症 患者有 明显 的眼 部不 适 症状 , 病 程 长, 影 响 患 者正 常学 显 著成 效 。本文 就 中西 医结合 治疗对 干眼症 的临床 疗效进行 探 讨 , 现 习、 工作 。西医 主要采 用消 炎 药物 治疗 , 普 拉洛 芬 滴 眼液 为 非 自体类 消炎 药 , 对 还原酶 活性 有抑 制作 用 , 降 低前 泪 腺素 水平 , 稳定 细 胞膜 , 充 血症 状 。玻 璃 酸 钠滴 眼液 为 新型 保水 材 料 , 可 以保 1 . 1 一 般 资料 : 选取 本院 眼科 2 0 1 5 年 9月 一 2 0 1 6 年9 月 收治的 1 2 0 例 缓解 眼球疼 痛 、 干 眼症 患者 作为 观察 对象 , 其 中男 7 4例 , 女4 6 例, 年龄 l 8— 6 6岁 , 平 持 眼球 湿 润 。中 医将水 液 缺 乏 型 干眼 症称 为 “ 白涩 症 ” , 主 要 因肝 均年 龄 ( 4 3 . 2± 5 . 2 ) 岁, 病程 1 ~ 2 6个月 , 平均病 程 ( 1 5 . 2 ± 2 . 3 ) 个月。 肾 阴虚 、 风 热郁久 、 津液 亏损 或饮 食 肥厚 导 致灼 烧 津液 、 目窍失 养 , 引 采用 随 机分组 法 分为 研究组 和对 照组 , 各6 O 例。 起 眼部 不适 症状 。杞 菊地黄 汤 中菊 花 、 枸杞 具 有清 肝 明 目、 清 热 解毒 麦冬、 山药 、 天 冬具 有 明 目、 养 阴润肺 的 功效 ; 蒙花、 石斛 具有 1 . 2纳 入及 排除 标准 : 纳入 标准 : ① 所有 患者 均符合 WH O关 于干 跟症 的功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干眼症患儿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6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36%(5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9,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93-02干眼症即角膜干燥症,是临床上常见眼科疾病。
机体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使可保持膜湿润[1],而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与空气质量的下降容易导致该滋润机能受损,从而导致结膜干燥症,并逐渐呈低龄化。
干眼症主要以眼表组织病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眼干涩、有异物感、烧灼痛感、怕风畏光、视物模糊、眼红及视力疲劳等[2]。
若人体长期处于干眼症时会导致眼球不可逆病变,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失明。
本文对我院接受诊疗的儿童干眼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溧阳市妇幼保健院眼保健科收治的儿童干眼症患者126例,其中男65例,女61例;年龄 6~14岁,平均年龄(7.6±1.8) 岁,其中轻度干眼症者64例,中度42例,重度20例。
纳入标准:患儿临床诊断符合《眼科全书》中关于干眼症的诊断标准[3];年龄6~14岁;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干眼症发作已采用药物治疗者。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s u r ge r y,a nd c on t r o l g r o up t o ok 7 0 d r ops pu r e de x t r a n. By o ne mont h f o l l ow — up。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wa s
关 键 词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 干 眼症 ; 药物 治 疗 中 图分 类 号 R 5 9 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9 5 6 4 ( 2 0 1 5 ) 0 4 —0 6 3 8 —0 4
D0I编 码 1 0 . 1 1 7 2 3 / mt g y y x 1 0 0 7—9 5 6 4 2 0 1 5 0 4 0 3 7
Li H o n gy ue, Su n yan, Li u Chan gho ng 。 e t a1 .
H uan ghu a Pe o pl e ' s H os pi t al, H ua nghu a 06 1 1 O 0 。Ch i n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t e g r a t i v e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mu l t i p l e c o mp a r i s o n me t h o d f o r t r e a t i n g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效果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干眼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
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人工泪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滋阴清目饮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显效52例(81.25%),有效9例(14.06%),无效3例(4.69%),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显效30例(46.88%),有效19例(29.69%),无效15例(23.43%),总有效率76.57%。
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干眼症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标签:干眼症;中西医结合;滋阴清目饮;效果观察干眼症又可成为“角膜干燥症”,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泪膜功能障碍性眼表疾病,据有关研究报道显示,本病的发病率可达2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手机得以广泛普及,眼睛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部分患者因此佩戴隐形眼镜,上述原因均可导致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视觉疲劳、眼干、畏光羞明、烧灼感及异物感等为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引起结膜炎甚至失明[2],因此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近年来笔者联合中西医结合两种方法治疗干眼症患者,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为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8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
治疗组男29例,女35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9.6±3.3)岁,病程6个月~1年,平均病程(8.6±2.1)个月,类型:泪液生成不足型27例,蒸发过强型37例;对照组男28例,女36例,年龄38~63.5岁,平均年龄(49.9±3.2)岁,病程7个月~1年,平均病程(8.5±2.3)个月,类型:泪液生成不足型26例,蒸发过强型38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6 】 黄美松 . 体 外冲击 波碎 石联合 自拟 中药排石汤治 疗泌尿 系结石
【 2 ] 姜
杰, 闰
力, 解
东, 等. 中西 医结合 方法 治疗 中老 年泌 尿
7 8 例临床疗效观察 [ J 】 . 亚太传统 医药 , 2 0 1 4 , l O ( 9 ) : 7 6 — 7 7 .
【 l 】 周 向文 . 自拟祛瘀 排石汤联 合黄体 酮治疗 泌尿 系结石 的临床 疗
效 观察 【 J ] . 中外 医疗 , 2 0 1 1 , 3 0 ( 1 ) : 1 0 9 .
U l  ̄ a s o u n d i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2 , 3 1 ( 1 o 1 : 1 6 1 9 - 1 6 2 5 .
摘要: 选 取我 院 2 0 1 3 年 1 月~ 2 O 1 4年 1 月 收治 的 6 0例 干眼症患者 。将 患者 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 各 3 O例 。对照
组 采用玻璃酸钠滴 眼液进行治 疗 , 观 察组则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加入杞 菊地黄丸进行治疗 , 对 比两组患者在 治疗 期
间的不 良反应发 生情况及 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 治疗有效率 为 9 3 . 3 %,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为 8 0 %, 观察组 患者的
美 松 的研 究 结 果 具 有 一 致 胜。
[ 3 ] K i e l a r A. Z . , S h a b a n a W. , V a k i l i M. ,e t a 1 . P r o s p 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Ul t r a s o u n d i n Me d i c i n e:Of fi c i a l J o ur n l a o f t h e Ame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究中西医综合疗法应用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
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参照组患者,在采取参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时接受润目丰液汤联合治疗。
将两组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眼干及眼干V AS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远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眼症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标签: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症;中西医综合疗法;路氏润燥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以明显的眼干症状为表现,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临床对此病多采取西药对症治疗,但是并未获取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而中医学对此病的治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气阴两虚为此病病机,可采取益气养阴的治疗方案。
为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取得的临床疗效,并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过我院伦理会批准同意下,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主动参与研究。
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
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7.5±5.5)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3.5±0.5)年;参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7.5±4.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3.5±0.8)年。
两组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以局部用药结合中药方剂治疗干眼症历史悠久,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轻,还可更持久地发挥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其更详细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干眼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异常或泪液液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目前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年龄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主要症状有眼干、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等,常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长期以来,临床上只能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如人工泪液、接触镜、泪点封闭、堵塞泪小管及腮腺移植术等,但是治疗效果一直不显著。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患者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2002年8月-2007年8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患眼共118只,所有患者均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检查,裂隙灯下行2 %荧光素纳(fluorsent,F1) 染色;观察角结膜着色情况和睑板腺形态及分泌检查,符合诊断标准[1]的有男21例,女39例,年龄21~72岁,平均50.8岁,病程从1个月至2年不等;患者主诉:眼干涩感,畏光异物感,或磨沙样感,睁眼困难,视物模糊,视力疲劳,畏光,烧灼感和畏风流泪等不适。
检查表明:泪液功能异常,泪膜破裂时间异常,眼表荧光素染色阳性。
按照随机原则,设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方法对照组采用美国ALCON公司的泪然滴眼液,4次/d点眼,维生素A胶丸口服,1丸/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生地黄20g、白芍15 g、当归10g、川芎9g、桑椹子15g、何首乌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柴胡12g、升麻6g。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疗效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疗效的临床观察》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干眼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展望与建议•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干燥、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干眼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干眼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中医认识干眼病在中医中属于“白涩症”的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肝、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以阴津亏虚为本,燥热为标,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治疗原则。
西医认识干眼病在西医中是一种以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强为特征的眼表疾病,其病因与环境因素、炎症反应、神经调节异常等有关。
中西医对干眼病的认识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养阴生津、润燥清热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中药熏蒸使用中药煎汤后熏蒸眼部,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泪液分泌。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以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泪液分泌和眼部功能的恢复。
西药治疗使用人工泪液、抗炎药物等西医常规治疗手段。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能够取长补短,既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又充分利用西医的先进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不足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中药治疗可能存在口感差、服用不便等问题,针灸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和不适感。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优势与不足VS03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选取确诊为干眼病的患者,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和全身疾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干眼症病患者的影响效果。
方法共选择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上再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5.6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干眼症;中西医结合护理;影响效果
干眼症(xeroma)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是指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泪液质、量的异常,或泪膜稳定性下降,以眼部不适为主要特点的多种眼病的总称[1]。
干眼症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患者免疫功能等多因素有关,发病率约为12%,治疗以人工泪液替代疗法为主,但效果欠佳[2]。
如能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则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现将笔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35岁~74岁,平均年龄(51.3±3.8)岁,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7±0.4)年;对照组男14例,女27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1.7±3.5)岁,病程11个月~3.5年,平均(1.6±0.6)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每次2滴,每日4次点眼。
同时配合护理措施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
1.3 护理干预
1.3.1 对照组
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如给予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危害及注意事项等;给予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伴有其它疾病,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饮食护理:
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正确的饮食计划,如保持三餐营养均衡、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摄入可加重病情的食物,如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以及烟酒、咖啡、饮料、浓茶等。
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动物内脏、坚果等,每日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保持精力充沛[3];适当饮水。
同时应根据中医辨证,帮助患者制作一些药膳食用,如选择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制成药茶饮用,对于辨证为肝肾阴虚证者,效果理想。
(2)情志护理:由于患者的病程较长,症状明显,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变,故而易于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紧张、担忧、焦虑、悲观、恐惧等[4],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医学认为“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火邪内生,又可加重干眼症病情,故而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其治疗及护理方案、个人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本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请病情治愈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看到希望,认可治疗及护理工作,信任医生及护士,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护士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注意多给予其鼓励、安慰、支持性的语言,给予心理疏导、情志调节,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均有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
(3)生活起居指导
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患者是一个整体,外界环境、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睡眠充足,外出时注意佩戴防护镜,避免日光直射眼部而加重病情;注意保持眼部周围的皮肤清洁,避免发生感染,晚睡前可用湿毛巾外敷于眼部,有利于促进增加泪液分泌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2]
①痊愈,干眼症症状消失,泪液分泌实验结果>10 mm/5 min。
②显效:干眼症症状明显改善,泪液分泌实验为5~10 mm/5 min。
③有效:干眼癥症状有所改善,泪液分泌实验结果<5 mm/5 min。
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61%;两组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 小结
综上可见,干眼症患者临床常见,单纯治疗效果欠佳,需要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芳赟,罗向霞,张黎.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症状评分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6):125~126.
[2] 朱敬.舒适护理在干眼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3):299~301.
[3] 杞仲美,石梅.干眼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116-117
[4] 葛翠洁,王强,梁冬梅.干眼症的中西医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环球中医药,2014,7(S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