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症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4-29T07:43:07.587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3期作者:李英兰[导读]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干眼症的患者62例,李英兰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 133000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干眼症的患者62例,并做合理分组,有序分为A组(对照)31例,B组(研究)31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B组患者的整体效果优于A组,P<0.05。
结论:对此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普及。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干眼症;社会心理;效果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分泌出现异常或是泪液中的某些成分异常等原因导致眼部出现不适。
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睛出现疲劳感,或是感觉眼睛里有异物等。
据临床研究发现,干眼症常发于女性和老年人[1]。
干眼症属轻症,若症状较轻,只要经过充足的休息,或是滴注人工泪液,眼睛便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若患上此种疾病,在患病早期,影响并不大,仅视力受到轻微影响,不会干扰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不尽早治疗,症状加重,则会对角膜造成损伤,导致患者的眼睛疼痛程度加深,而且此种疼痛常人难以忍受,在疾病的晚期则可能导致眼睛出现感染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视力障碍,严重影响视物[2]。
而眼睛作为人体观察世界的唯一一个视觉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担心眼睛出现失明风险,部分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受到严重影响,变得极其焦躁,症状严重者则会诱发抑郁症,因而需要对干眼症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本研究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分析1.1资料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治疗干眼症的患者62例将其简要分为A组(对照)31例,男15例,女16例,均龄(45.9±4.29)岁,B组(研究)31例,男13例,女18例,均龄(44.8±4.3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本次研究不会造成较大影响,P>0.05,可顺利展开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眼部疼痛以及视力下降的问题,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具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信心。
针对干眼症的干眼治疗,除了眼部药物治疗外,还包括改变生活习惯、保湿等护理措施。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让患者了解病情,掌握相关的护理方法,能够让患者更好地感受到自己对病情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增加自我控制感和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其次,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感和归属感。
干眼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眼部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关注和治疗,而这个过程产生的成本和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针对患者的身体、情感和社会环境,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护理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感和归属感。
最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
干眼症的治疗需要长期的耐心和坚持,同时也会带来诸多不便,如使用药物、保湿产品需要注意时间和频率,而且使用产品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这些情况很容易让患者感到焦虑和失落,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引导患者采用积极应对策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水平。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感、社会支持感和心理调适能力,为患者带来更有效、更全面的护理和关爱。
分析干眼症患者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情绪影响

分析干眼症患者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情绪影响【摘要】目的:就干眼症患者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情绪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
结果:护理后不良情绪对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指标评分均较高,P<0.05,对比有意义;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数据较高(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实施价值高,护理后,患者满意度高,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抑制,预后价值高,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眼症;满意度;不良情绪干眼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异物感、灼烧痛、眼痒、眼干、畏光、怕风等,使患者有严重眼部不适,降低其生活质量,不利于机体健康[1]。
本文主要就干眼症患者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情绪影响展开讨论,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女性别之比为17:13;病程1-7年,平均(4.12±0.24)年;年龄下限、上限为45岁、77岁,平均值为(59.49±3.27)岁。
研究组在男:女=16:14;中位年龄为(59.50±3.31)岁(46-76岁);病程0.7-7年,平均(4.08±0.30)年。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等资料,未有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在实际护理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其做常规性眼部检查,在医嘱指导下,实施相应的辅助治疗药物。
给予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等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向患者解释各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提升疾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
应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渠道,加强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向医务人员反馈其主观感觉和症状,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方便落实针对性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干眼症在社会上越来越普遍。
干眼症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困扰,还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种影响。
干眼症病情的引起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的萎缩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眼痛、多泪、视力下降等。
目前,临床上干眼症的患者越来越多。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过紧,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眼部不适。
2. 生活习惯:长时间使用隐形眼镜、护肤品使用不当等,也会直接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3. 其他因素:例如缺乏眼部休息、雾霾天气等,也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干眼症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同时也可以促进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恢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1. 合理化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护理团队会为其设计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患者的眼球进行检查,如角膜厚度、泪膜厚度、眼表变化等。
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使用人工眼泪、润滑剂、中药外敷等。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
2. 教育心理调节干眼症患者往往由于长时间的眼部不适,会导致他们的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教育他们如何运用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疾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3. 生活习惯改善干眼症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睡眠质量,并适当调整用眼时间,防止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用眼习惯,如每小时起来活动眼球、间隔性用眼等。
结论干眼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干眼症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多种措施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恢复。
因此,临床上护理团队应该给予干眼症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尽早走出困境,恢复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干眼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眼部干涩、刺痛、视力下降等,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许多人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屏幕,频繁眨眼的次数减少,引起干眼症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
除了物理因素的刺激,干眼症还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
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在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为干眼症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包括心理疏导、解析、行为疗法等,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
心理疏导可以让患者通过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注意力调节等方法,改变以往的不良应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解析疗法是通过引导患者重新审视、理解自己、家庭、亲人、朋友、同事、上司等人际关系并且帮助患者认识到和理解自己的问题,提高自我意识和内省水平,增强个体的认识和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干眼症患者而言,解析疗法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问题,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与干眼症相关的诱因,从而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减缓疾病进程并提高治疗效果。
行为疗法是帮助患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生活的方式,自助式的心理干预。
行为疗法是一种比较具体的干预方式,其中包括行为活动记录、情境唤起、暴露疗法等。
在干眼症患者中,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多进行户外活动,多进行室内除湿、增加空气湿度等方式,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加重。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提供心理、身体、社会等多方面的干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行为习惯,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有望增强他们对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摘要】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给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带来不良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的孤独和无助感。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目标,因为心理健康对干眼症康复至关重要。
综合护理干预在干眼症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这一领域,以进一步提高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关键词:干眼症、综合护理干预、社会心理状况、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康复、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干眼症介绍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干燥、灼痛、异物感、视力模糊和疲劳等症状。
干眼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干眼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干眼症不仅仅是一种眼部疾病,它还会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产生影响。
患者在面对眼睛不适的困扰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对社交活动感到犹豫和不安。
及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社会心理状况,对于干眼症患者的全面康复至关重要。
即是对于干眼症的病因和症状进行介绍,让人了解这一常见疾病带来的困扰和危害,也为接下来的综合护理干预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
1.2 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综合护理干预在干眼症患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普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眼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全面而有效地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通过眼部保养可以改善眼部状况,在心理支持的帮助下,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增强抗病能力。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护理对干眼症患者情绪状态及眼表疾病指数的影响观察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12月 第27卷 第 6 期 总第143期100作者简介:赵 航,女,护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眼科通讯作者:赵 航·论著·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眼部不适或以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称为干眼症,也叫做角结膜干燥症[1]。
患干眼症者会感到眼睛干涩、眼痒、怕风、怕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由于眼睛太干,泪液不足,反而刺激泪液反射性分泌,导致常常流泪,严重者会导致眼睛红肿、充血,对视力造成极大影响,也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4]。
随着互联网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手机、电脑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导致引发该病的人群数量也越来越多[5]。
该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6]。
因此,本研究对干眼症患者采取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纳的20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泪液渗透压测定、血清免疫学等临床检查判定为干眼症患者;经患者本人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之前未参加过类似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合并肝、肾或其他重要器官重大疾病患者;之前做过眼部手术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患有精神疾病史,存在认知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服从性太差,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护理对干眼症患者情绪状态及眼表疾病指数的影响观察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河南 南阳 473000)赵 航【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护理对干眼症患者情绪状态及眼表疾病指数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纳的20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睑板腺按摩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临床疗效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护理干预对眼科病人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眼科病人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对患有眼部疾病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眼科病人焦虑和抑郁心理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到我院眼科接受治疗并经专科医师确诊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病人100名作为研究对象。
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病人有50名研究对象。
对照组病人实施普通护理进行对比护理,治疗组病人在实施普通护理之上实施护理干预。
治疗结束后对比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组病人焦虑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病人焦虑改善程度,但是两组病人的抑郁情况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结论对患有眼部疾病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焦虑的心理状态,增加病人的免疫能力和恢复能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眼科病人;焦虑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收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到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经专科医师确诊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病人100名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病人有50名研究对象。
实验组50名研究对象中其中男性研究对象有26名,女性研究对象有24名。
年龄21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47.56士5.68)岁,平均体重为(56.21±12.32)kg,平均身高为(168.13±10.45)cm;对照组50名研究对象中男性研究对象有27名,女性研究对象有23名,年龄21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46.66士5.74)岁,平均体重为(58.36±9.38)kg,平均身高为(169.16±8.48)cm。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病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2 方法1.2.1 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病人实施我国规定标准护理指南中规定的基础护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干扰,部分患者甚至发生呕吐、恶心、心率加快和尿潴留等情况。
在骨科患者群体中导致手术后疼痛的因素繁杂,而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将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具有较高的价值[7]。
此外,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临床医学对疼痛的重视,医院对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提升对相关知识培训的重视程度,增强护士在骨科创伤知识的掌握水平,不断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以及时间能力,科学合理的做好疼痛评估工作,必要时开展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本研究显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12h 、24h 、36h 、48h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睡眠情况显著比对照组要好,观察组睡眠困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可以及时对术后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和疼痛宣教,鼓励患者加强和家属的沟通,采取听音乐的方式等调整情绪,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给患者讲解疼痛知识,让其正确认识疼痛,出现疼痛无需刻意忍痛,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
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体位和止痛措施,镇痛剂的使用应遵循医嘱,在手术之后当天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则按需给药,针对VAS 分数<3分时可运用转移注意力、心理疏导等方式降低患者疼痛;VAS 分数4~6分阶段属于中度疼痛,护士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可同时加用弱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
针对VAS分数>7分,则遵医嘱运用吗啡药物镇痛[8],按摩、局部冷敷也有利于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中对疼痛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升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1]司佳亚,陈新胜,马俊莉.疼痛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2):116⁃117.[2]李莉霞,卜书红,张金莲,等.骨科围术期患者疼痛教育满意度分析[J ].中国医药,2015,10(9):1340⁃1343.[3]孙宁岚.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2):141.[4]朱丽萍,张艳华,缪巧英.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57⁃58.[5]于贵昌.护理干预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4):109⁃110.[6]孙小琴,万永峰,肖明生.疼痛管理小组的建立对中晚期癌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6,37(z1):271⁃272.[7]时丹,滕海.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1):1266⁃1267.[8]陆艳,张林丽.疼痛护理干预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111⁃113.(收稿日期:2019⁃03⁃19)DOI :10.11655/zgywylc2019.17.094作者单位:030002太原,山西省眼科医院护理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症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郭丽霞赵亚楠侯建平干眼症又称角膜结膜干燥症(KCS ),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改变,使用电脑、手机频率增加,干眼症患者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因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刺痛和畏光等多种不适感觉[1],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自我效能理论是指“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
本文通过我院140例干眼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研究,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以及疾病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护理在干眼症患者疾病预后的干预作用,进一步推广于眼科常见慢性病的护理管理中。
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员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干眼症患者140例。
诊断标准依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提出的干眼诊断标准[1]。
纳入标准:①符合干眼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8岁;③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认知沟通障碍;②其他影响泪液分泌的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等;③其他可能影响干眼的相关病史,如有眼部手术史、近期佩戴角膜接触镜。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0例,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39±6)岁;观察组70例,男性28例,女性42例,年龄(41±8)岁。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正常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自我效能干预方案。
①观察组的70例患者每10d 在门诊中心接受由研究者提供的自我效能健康教育1次,每次1h ,连续3次。
首先,向患者解释此次护理干预的方法、目的;其次,让患者了解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使患者能了解疾病信息,有针对性的解释用药常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让患者系统地学习眼保健操、日常生活用眼卫生、情绪管理等护理知识。
最后,帮助患者评估阶段性的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记录,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及时了解现阶段疾病的控制情况,提高自我护理的自信心。
②组织干眼症患者进行同伴学习交流会,每次交流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从观察组中选择一名或两名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作为代表,将自己面对疾病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③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由课题小组成员指出患者现状所存在的不利于眼病康复的日常行为习惯。
同时,针对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通过语言劝说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每个阶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言语鼓励,每次5~8min 。
④课题小组为患者及家属建立了微信群,帮助患者答疑解惑,持续跟进解决患者的问题。
还特别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每周内会不定时推送关于干眼症的相关知识,以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学习。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研究者对家庭成员进行解释沟通工作,鼓励家庭成员能帮助敦促患者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的用眼习惯,特别需要在情感上给予患者极大的支持,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不断提升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1.3评价方法: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问卷(OSDI )、泪膜破裂时间(BUT )、角膜荧光素染色(FL )、泪河高度测量、焦虑自评量表(SAS )进行比较。
OSDI [2]:此量表包括“眼部症状”“视觉功能”“环境触发因素”三个维度,共12条项目,最后得分为0~100分之间,以OSDI 评分≥13分作为存在干眼症状的标准。
BUT :我院使用德国OCU-LOS Keratograph 5M 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检测。
患者双眼平视正前方,正常瞬目,先右眼后左眼,待中心位点对准瞳孔后,嘱患者瞬目2次,然后嘱其一直睁眼直到系统自动记录出患眼泪膜首次破裂的时间及位点。
闭眼休息1min 后再次测量,每位患者由同一位眼科医师检查3次,取平均值。
FL :Keratograph 5M 在钴蓝光背景下观察角膜荧光素着染情况。
利用Fluo Imaging 角膜点染观察程序,将采集图片自动分为5个区域,参照Baylor 分级[3]方法进行评估。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标准:0级:无染色;1级:微染色,表浅针点样着染(小于10个点),少数点簇状着染;2级:轻度染色,局部或弥漫性针点样着染和局部点簇状着染;3级:中度染色,大量点簇状着染和密集的融合着染;4级:重度染色,全角膜点簇状着染或融合着染、全层上皮脱失。
泪河高度测量:对患者的泪河图像进行拍摄,用Keratograph 5M 内自置的测量工具对瞳孔中央正下方的泪河高度进行测量,每位患者经同一位眼科医师检查3次,取中位数为最终结果。
SAS [4]:由Zung 编制,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价,其焦虑分级:评分<50为正常;50~59为轻度;60~69为中度;≥70为重度。
1.4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2组性别构成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年龄差异采用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干预前后的指标变化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干眼症症状及眼表检查结果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个月后,2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干预前对照组51.0±4.0观察组52.1±5.27070干预1个月后49.3±2.946.0±4.7组别例数SAS表2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变化(x±s )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个月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讨论干眼症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出现焦虑情绪,而疾病的长期困扰又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中患者干预前的SAS 评分观察组(52.1±5.2)分,对照组(51.0±4.0)分,表明干眼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为(46.0±4.7)分(P <0.05),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因此,加强临床工作中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大多数干眼症患者的致病因素都与工作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下工作或学习,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瞬目频率减少、睑裂暴露面积增大,从而致使泪液蒸发增加,导致患者眼部不适。
病因治疗是有效提高干眼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林琳等[5]研究表明,针对病因患者配合治疗后,角膜荧光染色在2周后起效。
治疗组在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河高度及症状评分四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方案指导患者注意用眼卫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仅减少了引发干眼病的致病因素,同时由于患者自控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干眼症状。
对照组20.9±6.4观察组20.2±6.8707015.6±3.612.6±2.84.5±1.04.5±1.06.4±1.27.3±1.51.9±1.01.9±1.01.4±0.81.0±0.70.119±0.1990.130±0.0220.118±0.1990.162±0.021组别例数OSDI (分)BUT (s )FL泪河高度(mm )表1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眼症状及眼部体征评分变化(x±s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傅静波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已逐渐成为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