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干眼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64例干眼症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64例干眼症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干眼症的有效性。
通过对64例干眼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在改善干眼症症状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症状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流泪等均得到明显改善。
中医护理干预的优势在于针对个体化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并通过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干眼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治疗价值。
展望未来,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在干眼症治疗领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体验。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眼症、临床观察、治疗、干预、症状、改善、优势、方案、有效性、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异物感、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干眼症的困扰。
目前,西医常采用润滑眼药物、热敷、暗室治疗等方法治疗干眼症,但效果有限且易复发。
传统中医认为,干眼症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经络不畅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干眼症能够从整体上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眼部症状,提升眼部舒适度。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64例干眼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探讨中医护理在干眼症治疗中的优势和特点。
希望通过本次临床观察,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探讨中医在治疗干眼症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64例干眼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这次临床观察,验证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在缓解干眼症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探讨中医治疗干眼症的优势和特点,为广大干眼症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中医药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医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推广和应用积累经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相关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相关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给予干眼症患者护理干预对其眼部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1月-7月期间纳入的120例干眼症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有60例。
所有患者均首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眼部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
结果:两组患者泪液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SchirmerⅠ泪液分泌量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眼症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眼部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干眼症;护理干预;眼部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干眼症的病因较多,其主要症状以眼睛干涩为主,其本质是一种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1]。
睑板腺按摩和离子导入是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若在执行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本院研究以120例干眼症患者为例,观察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给予干眼症患者护理干预对其眼部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4.37±6.17)岁,病程1-12年,平均(6.18±1.45)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3.57±6.07)岁,病程1-10年,平均(6.58±1.25)年。
2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干眼症病患者的影响效果。
方法共选择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上再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5.6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干眼症;中西医结合护理;影响效果干眼症(xeroma)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是指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泪液质、量的异常,或泪膜稳定性下降,以眼部不适为主要特点的多种眼病的总称[1]。
干眼症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患者免疫功能等多因素有关,发病率约为12%,治疗以人工泪液替代疗法为主,但效果欠佳[2]。
如能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则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现将笔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共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35岁~74岁,平均年龄(51.3±3.8)岁,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7±0.4)年;对照组男14例,女27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1.7±3.5)岁,病程11个月~3.5年,平均(1.6±0.6)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每次2滴,每日4次点眼。
同时配合护理措施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
1.3 护理干预1.3.1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如给予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危害及注意事项等;给予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伴有其它疾病,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意义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期泪液与眼球表面的疾病,可能造成泪膜不稳定、视力障碍以及不适症状并可能对眼球表面形成伤害,而这种由多重因素引起的疾病被称为干眼病。
在西医方面,主要治疗方法是利用人工泪液来缓解患者症状,但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1,2]。
而中医方面,治疗功能性眼睛不适一般采用中药熏蒸[3,4]。
同时,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也会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有良好影响,本研究对刚开始使用或已接受人工泪液治疗的患者联合运用护理干预及中药熏蒸,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1-8月收治干眼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100例,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龄(41.6±13.5)岁。
对照组100例,男4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3.1±14.8)岁。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照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诊断[5],依照患者主观症状,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无其他眼睛炎症,结果阳性者诊断为干眼。
排除标准:①已配戴有隐形眼镜者。
②近3个月内眼部有活动性病变者。
③合并口干、皮肤干燥等疑似或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者。
④6个月内施行内外眼手术者。
⑤不能遵从医嘱,不能坚持完成治疗,或煎服其他中西药物者。
治疗方法:(1)对照组:进行治疗只用传统西医方式的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治疗: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向后仰头,患眼睁开同时向上看,分开上下眼睑,在外侧眼角的结膜囊内滴1~2滴人工泪液,按压泪管2~3min,5~6次/d。
(1)观察组:使用传统西医方式人工泪液的同时加用中药熏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
①中药熏蒸:药方组成为山药、薄荷各10g,甘草5g,枸杞子、熟地黄、麦门冬、天花粉、桑叶各20g。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体会

F a mi I Y p s y c h oI ogi C aI d o c t or
临床 医 学
分析丘脑 出血继发 肾上腺 皮质功 能减 退临床治疗
陶秀 芳 ( 黑龙 江省方 正林 业局 医院 1 5 0 8 3 3 )
为 了能够提高对丘脑出血继发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认识 ,作 者对 2 1 例丘脑 出 血继发 肾上 腺皮 质功能减退患者I 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本 组病 例来 自 2 0 0 9年 2月至 2 0 1 1 年8 月收治 的丘脑 出血继 发 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患者 2 1 例, 其 中男 1 5 例, 女6 例; 年龄 4 2 — 7 8 岁。全部 病例均 经 C T M R I 检查 ,明确诊断 ,左侧丘 脑出血 1 2 例 ,右侧丘脑 出血 9 例, 出血量 5 ~ 1 0 m l ,无破入脑 室者。 1 2临床症状 所有病例入 院明确诊断后给于脱水 降颅压、保护脑 细胞 防 止应激性 溃疡 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症状得到控制 和改善。 与入院治疗 2 - 5 d , 平均时 间为 3 . 2 d ,出现病情 变化 ,昏睡 7 例 ,昏迷 9 例 ;食欲下降 、恶心,呕 吐5 例 ,烦躁不安 4 例 ;伴体温异常 , 低温 1 例, 体温 3 5 . 3  ̄ C,高热 4例 , 体温 3 9 . 2  ̄ C 一 3 9 . 9 " C;血压下降 4例 ;影像学检查 :查头颅 C T ,M R I ,颅 内未见新发 出血灶 ,原出血部位未见出血量增多。 1 . 3治 疗 在原发疾病治疗 基础上 ,静脉输注氢化可 的松 2 0 0 m g / d ,静脉输 入氯化 钠液纠正低氯、低钠 ;静脉应用 2 5 %葡萄糖 纠正低血糖 ,纠正血糖后 意 识很快恢 复:静 脉应用氢化可的松 3 — 1 0 d ,临床症状稳定 ,生化检查 正常 ,改 为 1 : 3 服替代疗法应 用强的松治疗连续 2 0 d ,逐渐减量停用强 的松。 2结果 本组丘脑 出血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的 2 1 例患者 ,经给予糖皮质激素、 纠正低 血糖 、低 钠血症、低氯血症等积极治疗后 , 死亡 4例 , 其 中肾上腺皮质功 能危象死 亡 2 例 ,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2 例。
干眼症的中西医治疗效果观察

[ 4 ] 庞雅菊 , 贾桂 芹 , 冯金玲 , 针 刺 对 干 燥综 合 征 患 者 泪 液 的 影 响 E J ]中 国 中 医 眼 科 杂
[ 5 ] 张燕超 , 杨威 , 针灸对于眼症患者泪膜的影响 [ J ] 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医- 临床
版 ), 2o o6, 3: 3 1 3 2 ・
5 8
药物 与人 2 0 1 5年 1月第 1 期 第 2 8卷 总第 3 2 5期 M d 。 。 i  ̄ p e o p 1 J
6Z一2 8 N ( ) 1
.
也相应 明显; 针灸对年青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有明显改善。 干 眼 症 的治 疗 西 医 主要 以对 症 和 局 部 用 药 为 主 治 疗 , 多采用人工泪液替代物、 永 久 或 暂 时 封 闭泪 道 系统 、 戴 湿 房 眼镜 等 方 法 来 增 加 角 膜 表 面 水 液 存 留 , 提 高 角 膜 湿 性, 刺激泪液分泌 , 保 存 泪液 等 , 来改善I 临床 症 状 , 但毒副作用 较多 , 对 潜 在 病 因 未 予 治疗 , 尚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取 得 治 愈 效 果 手 术 治 疗 方 法 有 多 种 , 但适应症 应慎重 选择 。 因此 , 找到一种安全可靠 、 疗 效 满 意 的于 眼病 治 疗 新 方 法 是 当前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结 合 现 代 医学 理论 , 从致病机制 、 病 理 生理 及 对 症 治 疗 方 面 着 眼 , 中 西 医 联 合 药 物 治 疗 干 眼 症 是 值 得进 一 步 探 讨 的 。 参 考 文 献 [ 1 ] 徐兴华 , 黄春 换 , 针 灸治 疗 干 眼 症 的 - 临床 研 究 近 况 [ Jl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2 0 1 1 , 6:
55例干眼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应 注意用 眼卫生 ,包 括避 免长时 间的阅读 和使用 电脑 ,注意 眼 手 机 的普遍 使用 ,以及 家用 电器 的普及 ,使得 干眼症 已成为一 现代 文明病 ” 。据文 献 [ 5 ] 报道 ,欧美 国家发 部 的休 息 , 可选择闭 目、 远 眺、转动眼球 的方式 , 缓解视觉疲劳 , 种 新 的全球 性 的 “ 亦 可经 常眨眼 ,有 助于减少 眼球暴 露于空气 中的时间 ,避免 泪
通风 良好 ,避免 噪声污染 ,湿温度 适宜 ,可 以采用 空调和加 湿
本组 5 5例患者 , 眼部不适等感觉和症状均得到 明显的改善 , 并 提高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 ,患者对护理干预 的满意度为 1 0 0 %。
器等 。其 次 ,应注 意休息 ,保 证每 日有充足 的睡眠 和 良好 的睡 3 讨 论 干 眼症 又可称为 干燥性角结 膜炎 、角膜 结膜干燥 症等 ,属 眠质量 ,劳逸结合 ,不熬夜 ,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2 h ,适 时
医学的优势 ,给予系统 的、具有针 对性 的护理措施 ,包 括生活
解 ,使得本病 患者 多存在 焦虑 、抑郁 、紧张甚 至恐惧等 不 良心 起 居护理 、情 志护理 、饮食 护理及 用药指 导等 ,对于缓解 眼部 理 ,因此应做 好情 志护理工作 。首先要 做好患 者 的健康 教育 工 症状 ,提高 临床效果及患者 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 的作用 。 作 ,向其讲 解有关本病 的医学知识 ,使其对疾病有正 确的认识 ; 其次 应耐 心与患者交 流 ,对 患者提 出的疑 问做 详细 的解释 ,给
例患者 眼部不适等感 觉和症状均得 到明显 的改 善 ,生活质量 得以提高。结论 :积极 有效 的中西 医护理对 于干 眼症患者病情 的恢复具有重要 的作用 。
干眼症常见因素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干眼症是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是因眼部或者全身因素导致减少眼部腺细胞的分泌,促使角结膜、结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泪液质出现异常,或者存在异常的泪液流体动力学指标,继而损害眼表或者发生泪膜不稳定导致的眼部不适疾病[1]。
眼部干涩、眼痒、易疲倦、灼热痛感、有异物感、怕风、分泌物黏稠、畏光等即为该疾病的常见症状。
或者由于眼部过度干涩,促使发生经常流泪现象,严重的可能导致眼睛充血、红肿、角质化等问题,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发生角结膜病变,给视力带来严重影响[2]。
随着近几年人们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高科技设备的普及以及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促使干眼症发病率升高。
随着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增多和普及,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由过去的中老年,日益降低至中青年,甚至波及中小学生。
所以,眼科工作者高度重视干眼症的防治。
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干眼症患者195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干眼症患者195例,男64例(32.8%),女131例(67.2%),年龄11~75岁。
入组人员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眼部发红、干涩、痒感、灼热感、畏光、视物模糊等情况,且满足临床判断干眼症疾病的标准。
对其实施人工泪液处理,如外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思然),口服枸杞地黄丸,离子导入或者局部中药熏药。
常见影响因素:①年龄影响因素:文献发现>40岁,特别是>60岁的人群存在较高的干眼症发生率,极有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泪液分泌功能降低有较大联系。
②性别影响因素:文献发现性激素水平紊乱或者改变是诱发干眼症的关键因素,相比较男性,女性存在更高的患病率,极有可能和激素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特别是绝经后妇女体内血液循环内的雄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进而引发泪液分泌不足情况。
③损伤影响因素:手术、外伤等可能导致泪腺破坏或者因腺管引发干眼。
④全身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一般会由于反射性的泪液不足或者末梢神经麻痹导致干眼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例干眼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5例干眼症患者进行有效的、系统的中西医护理。
结果:55例患者眼部不适等感觉和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结论:积极有效的中西医护理对于干眼症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标签:干眼症;中西医;护理
干眼症(dry eye syndrome)是指由于眼部和/或全身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眼部腺细胞分泌减少,结膜、角结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泪液质和/或量发生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发生异常,从而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损害,以眼部不适症状,如视觉下降或障碍、畏光、眼部有烧灼感和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1]。
现将笔者对55例干眼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5例干眼症患者,其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18~71岁,平均49.5岁。
全部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眼部干涩、发红、灼热感、痒感、畏光、视物模糊及视疲劳等症状。
均符合干眼症的临床诊断。
并给予泪然滴眼液外用、杞菊地黄丸口服及局部热敷、按摩等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生活起居护理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属于一个有机整体,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护士应首先告知患者主要保持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避免噪声污染,湿温度适宜,可以采用空调和加湿器等。
其次,应注意休息,保证每日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劳逸结合,不熬夜,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2 h,适时做眼保健操。
再次,对于从事户外、特殊环境工作及外出的患者,注意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光线对眼部的不良刺激。
最后,应注意用眼卫生,包括避免长时间的阅读和使用电脑,注意眼部的休息,可选择闭目、远眺、转动眼球的方式,缓解视觉疲劳,亦可经常眨眼,有助于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过度蒸发,加重病情[2]。
1.2.2 情志护理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眼部易出现干涩、灼热感、异物感等症状,加之部分患者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本病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紧张甚至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应做好情志护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其讲解有关本病的医学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应耐心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详细的解释,给予支持、鼓励和安慰,逐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再次,可以请治愈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应积极采用中医学“情志疗法”、“以情胜情法”等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如“喜志胜忧志”,即对于心情焦虑、抑郁的患者,应采用促进患者“喜”来战胜“优”,可为其讲述患者喜闻乐见的事,或幽默风趣的故事、笑话等,亦可引入音乐治疗,为其播放欢快、优美的乐曲,对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
1.2.3 饮食护理饮食对于本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告知患者养成均衡饮食、不挑食、偏食的良好习惯,以清淡,易消化,富含无机盐和维生素A、C、E,高蛋白的饮食为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应多食,白菜、空心菜、黑木耳、西红柿、梨、香蕉、橙子、豆制品、核桃仁、鱼肉、奶类、黑芝麻等均为理想的食物[3],注意摄入。
而对于葱、姜、蒜、辣椒、胡椒、芥末、咖啡、可乐、海鲜等辛辣刺激、腥膻的食物则应少食或忌食。
另外,可选择具有滋阴润燥的中药如百合、桑葚、枸杞、沙参、山药、麦门冬等制成药粥、药茶等,嘱患者适时食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
1.2.4 用药指导某些药物可加重干眼症的病情,故应按照医嘱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如镇静安眠药、激素、避孕药及镇咳药等;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成份,与自然泪液的成份最接近的人工泪液,且不含防腐剂[4],如泪然、潇莱威等,可降低人工泪液带来的副作用。
2 结果
本组55例患者,眼部不适等感觉和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干眼症又可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角膜结膜干燥症等,属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中医学称之为“两目干涩”、“神水将枯”及“神水枯瘁”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手机的普遍使用,以及家用电器的普及,使得干眼症已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现代文明病”。
据文献[5]报道,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1.0%~29.0%,我国大陆为21.0%,台湾则高达33.7%,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以中青年人群居多。
可见本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应结合中西医学的优势,给予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等,对于缓解眼部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洁.干眼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3,21(2):9.
[2]赵丹丹.干眼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7(20):11.
[3]戚颖,孟亚男,曹馨元,等.干眼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程教育,2010,8(11):170.
[4]杨小燕.198例干眼症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4):91-92.
[5]周颖,孙玉勤.干眼症的治疗与护理新进展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2,3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