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文物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

文物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
是指国家对文物出境和入境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旨在保护和管理我国的文物资源,防止文物流失和非法出售。
以下为文物出入境管理相关的几个主要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最基本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制度,明确了文物的归属、出境、入境和流动的管理规定。
2. 文物出入境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制定的部门规章,具体规定了文物出境和入境的审批程序、管理标准和处罚措施,包括文物出境入境审批制度、文物申报、查验和鉴定制度等。
3. 文物出境入境手续办理指南: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指导性文件,详细说明了文物出境入境的手续办理流程、申报材料要求和相关规定,供相关部门和个人参考和遵循。
4. 《进出境文物申报清单》:由国家文物局发布和修订,明确了文物的分类和申报要求,对于出境和入境文物的申报有具体的规定。
5. 文物出境入境许可证:是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核准文物出境入境的行政许可证,凡涉及出境和入境的文物都需要办理该证件,且须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我国的文物资源、防止文物流失和非法出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约束作用。
第 1 页共 1 页。
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标准

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标准文物进出境的鉴定审核标准是保护国家文物、维护文物市场秩序和文物贸易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规范文物的进出境鉴定审核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的背景与意义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文物市场的逐渐繁荣,文物的进出境流通也愈发频繁。
为了防止文物走私、偷盗以及非法买卖,加强对文物的进出境鉴定审核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文物的进出境流通,有利于维护文物市场的秩序,推动文物交流与传播。
二、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的主要内容1. 鉴定审核范围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主要涵盖了各类文物的进出境流通,包括但不限于古代书画、青铜器、陶瓷、玉器、珠宝首饰、古代家具、古籍古文献等。
2. 鉴定审核标准(1)文物的完整性:鉴定审核时需对文物的完整性进行评估,包括文物的原貌、保存状况、有无损坏等情况。
(2)文物的真实性:对于文物的真伪、年代、作者等要进行严格考证,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
(3)文物来源证明:需对文物的来源进行详细调查,确保文物来源合法、合规。
(4)文物的审批手续:文物进出境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文物的进出境手续需经过严格审批。
三、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的流程与程序1. 鉴定审核的流程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审批、实地考察、文物鉴定、审核评议和审批结果通知等环节。
在整个流程中,需要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与调查,确保审核的严密性。
2. 鉴定审核的程序(1)申请审批:申请人需向相关文物管理部门提交文物进出境鉴定审核申请。
申请中需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来源证明、出处证明等。
(2)实地考察:审核机构可对文物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物的具体情况。
(3)文物鉴定:由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进行文物的真实性、辨伪鉴定。
(4)审核评议:由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审核结果进行评议。
(5)审批结果通知:审核机构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申请人。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是指对文物出境进行审查和审批的标准和规定,以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不被非法流失、脱离国土。
一般来说,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标准:文物出境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海关关税法》等。
2.文物类别标准:根据不同文物的价值、重要性、材质等,制定出境审核的不同标准,例如国宝级文物、一级文物、二级文物等。
3.文物来源标准:出境文物必须来自合法渠道、合法拥有人或单位,文物的所有权必须得到明确证明。
4.文物归属标准:出境文物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对于散失文物和国外流散文物,必须严格审核,避免文物流失。
5.文物价值鉴定标准:对于较为珍贵的文物,必须进行评估和鉴定,确定其真实价值和历史意义,以确定是否可以出境。
综上所述,文物出境审核标准是针对文物出境审查和审批的制度和规定,旨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避免非法流失。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审核类别禁限
1.化石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一律禁止出境 2.建筑物的实物资料 2.1建筑模型、图样建筑的木制模型、纸制烫样、平面立面图、内部装修画样及工程作法等一九一一年以前 的禁止出境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禁止出境 2.2建筑物装修、构件包括园林建筑构件一九一一年以前的禁止出境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九 四九年以前的禁止出境 3.绘画、书法 3.1中国画及书法一九一一年以前的禁止出境;一九一一年后参照名单执行肖像、影像、画像、风俗画、战 功图、纪事图、行乐图等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禁止出境;属于本人或其亲属的肖像、影像、画像等不在此限 3.2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包括素描(含速写)、漫画、版画的原作和原版等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禁止出境; 一九四九年后参照名单执行具有重大历史、艺术价值,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一律禁止出境 3.
谢谢观看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行业标准
01 说明
目录
02 审核类别禁限
一、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防止珍贵文物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本标准。
说明
二、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在开展文物出境审核工作时,执行本标准。 三、本标准以1949年为主要标准线。凡在1949年以前(含1949年)生产、制作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 价值的文物,原则上禁止出境。其中,1911年以前(含1911年)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 四、少数民族文物以1966年为主要标准线。凡在1966年以前(含1966年)生产、制作的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 文物禁止出境。 五、现存我国境内的外国文物、图书,与我国的文物、图书一样,分类执行本标准。 六、凡有损国家、民族利益,或者有可能引起不良社会影响的文物,不论年限,一律禁
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中国画及书法-最新国标

文物出境审核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国画及书法类文物出境审核程序、审核内容、审核文件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中国画及书法类文物的出境审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290.1 文物出境审核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GB/T 3329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书画装潢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保护及装饰中国画及书法的一种方式。
4 审核程序应符合GB/T 33290.1规定。
5 审核内容确定范围中国画及书法类文物出境审核对象包括:a)1949年以前创作的中国画及书法作品;b)作品限制出境的已故著名书画家中国画及书法作品;c)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中国画及书法作品。
判定文物年代5.2.1 风格分析a)依据中国画及书法的题材,内容,笔墨技法,表现形式的共性信息,分析其时代风格;b)依据中国画及书法的题材,内容,笔墨技法,表现形式的个性信息,分析其个人风格;c)依据中国画及书法的时代风格、个人风格,通过与各时代作品的比较,综合分析其年代信息。
示例1:黄山市屯溪区博物馆藏明代《汪氏单人容像轴》。
根据容像题材,盛装贵妇人内容,笔墨技法等可判断为明代风格。
且诗堂行书题:“封孺人汪氏敕命……万历三十二年九月七日”等证明其为明代。
示例2:安徽博物院藏明代文征明《木泾幽居图卷》。
根据画面江南水乡内容,山水、人物细谨刚劲的用笔,沉着典雅的小青绿设色,比较其前后期作品,据此分析文征明书画的风格。
5.2.2 款识印记分析依据中国画及书法的款识、作者印记、公私收藏印记、题跋等,对其包含的创作起因、赠予对象、流传经历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年代信息。
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文物发[1989]9号
![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文物发[1989]9号](https://img.taocdn.com/s3/m/4ac6b43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d.png)
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正文:---------------------------------------------------------------------------------------------------------------------------------------------------- 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文化部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物出境鉴定是指对申报出境的文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及国家规定的文物出口界限和鉴定标准,进行鉴定、查验,决定其能否出境。
第三条凡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它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料的雕刻品,雕塑品,家具、书画、碑贴、拓片、图书、文献资料、织绣、文化用品、邮票、货币、器具、工艺美术品等;一九四九年以后,我国已故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作品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都必须进行文物出境鉴定。
第四条文物出境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文物出境鉴定组负责办理。
第五条出境文物包括:销售单位申报出境的文物;私人所有并携运出境的旧存文物;暂时进出境的文物。
第二章销售单位申报出境的文物鉴定第六条销售单位系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经营文物的单位。
第七条销售单位申报出境的文物鉴定,必须在销售前进行。
文物出境鉴定组须在得到销售单位造具的清册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允许销售的批准文件后,按清册对照文物进行鉴定。
未经批准、未造具清册或未列入清册的文物,一律不予鉴定。
鉴定完毕后,该清册由文物出境鉴定组收存。
第八条经鉴定允许出境的文物,应按规定位置钤盖允许出境的标识。
第九条凡经鉴定不准出境的珍贵文物,文物出境鉴定组应登记拍照,备案存查。
文物出境许可证办理流程及法律依据

一、文物的出境许可证办理流程申办人向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提出申请提交申办材料(包括携运人准出境证件、本人身份证件)(申办人提交的材料齐全、规范、有效)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受理审定期限:文物出境鉴定站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鉴定,作出是否准许出境的决定。
费用:收取文物鉴定费。
二、法律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6号)第六十一条 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
经审核允许出境的文物,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口岸出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向海关申报;海关凭文物出境许可证放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第四十五条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在文物出境前依法报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
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允许出境的决定。
(三)《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2号)第四条文物出境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文物出境鉴定组负责办理。
(四)《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说明一、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防止珍贵文物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符合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准予出境的文物钤盖允许出境的标识并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经鉴定不符合文物出境标准的文物,不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文物发还申办人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本标准。
二、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在开展文物出境审核工作时,执行本标准。
三、本标准以1949年为主要标准线。
凡在1949年以前(含1949年)生产、制作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原则上禁止出境。
其中,1911年以前(含1911年)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
四、少数民族文物以1966年为主要标准线。
文物出境审核的流程

文物出境审核的流程
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文物出境审核这个事儿的流程。
这流程啊,乍一听可能有点复杂,不过只要跟着一步步来,也没那么难啦。
首先呢,你得有这个打算要把文物带出境的想法,然后就去准备相关的材料。
这些材料啊,大概就是能证明这个文物来源呀,是什么性质的文物之类的东西。
我觉得这一步挺关键的,要是材料准备不全,后面可就麻烦喽!这个材料具体要哪些,可能根据不同的文物类型和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呢,就是向相关的部门提交申请啦。
这个部门呀,大家可别弄错咯。
提交申请的时候,一定要把之前准备好的材料都带上。
有时候可能会有人问,为啥要这么麻烦呢?其实啊,文物可是咱们国家的宝贝,谨慎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呀!
然后呢,相关部门就会开始审核啦。
这个审核过程可能不会太快,毕竟要仔细检查嘛。
我觉得这时候咱们就耐心等待就好啦。
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他们可能会联系你补充材料或者做进一步的解释。
这时候可别慌,按照要求来就行。
等审核通过了呀,那基本上就大功告成啦。
不过呢,可别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小提示:别忘了最后一步哦!最后一步就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的出境手续啦。
这一步也很重要,要是疏忽了,前面的努力可就白费了呢!
刚开始接触这个文物出境审核流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呀!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能顺利完成文物出境审核哦!
这个流程大概就是这样啦,当然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小变化,不过只要按照大方向走,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加油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发文单位:国家文物局
文号:文物博发【2007】30号
发布日期:2007-6-5
执行日期:2007-6-5
一、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防止珍贵文物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本标准。
二、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在开展文物出境审核工作时,执行本标准。
三、本标准以1949年为主要标准线。
凡在1949年以前(含1949年)生产、制作
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原则上禁止出境。
其中,1911年以前(含1911年)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
(原标准是1795年(康熙六十年)
四、少数民族文物以1966年为主要标准线。
凡在1966年以前(含1966年)生产、
制作的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物禁止出境。
五、现存我国境内的外国文物、图书,与我国的文物、图书一样,分类执行本标
准。
六、凡有损国家、民族利益,或者有可能引起不良社会影响的文物,不论年限,
一律禁止出境。
七、未列入本标准范围之内的文物,如经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确有重大历
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应禁止出境。
八、本标准所列文物分属不同审核类别的,按禁止出境下限执行。
九、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并定期修订。
十、本标准实施后,此前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其他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
准为准。
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标准
一九四九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
为了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加强管理,下列已故著名书画家全部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限制范围:
一、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10人):
王式廓何香凝李可染林风眠徐悲鸿高崙(剑父)黄质(宾虹)董希文傅抱石潘天寿
二、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23人):
于右任于照 (非闇) 丰子恺石鲁齐璜 (白石) 刘奎龄刘海粟张爰 (大千) 沈尹默吴作人
陈云彰 (少梅) 吴湖帆陆俨少林散之赵朴初钱松嵒高嵡 (奇峰)
郭沫若黄胄蒋兆和谢稚柳
颜文樑溥儒 (心畲)
三、精品不准出境者(107人):
丁衍庸马叙伦马一浮马晋王贤 (个簃) 王心竟王伟王雪涛王叔晖王福庵王襄王蘧常方人定
方济从邓散木邓尔疋叶浅予叶恭绰戈荃 (湘岚) 白蕉冯迥(超然) 冯建吴田世光古元朱屺瞻
朱家济朱复戡吕凤子刘子久刘继卣刘凌沧江寒汀关良吴家琭(玉如) 吴茀之吴显曾 (光宇) 吴华源
吴桐 (琴木) 吴徵 (待秋) 吴熙曾 (镜汀) 陈之佛陈子奋陈子庄(石壶) 陈年 (半丁) 陈秋草张大壮
张书旂张克和 (石园) 张宗祥张其翼张振铎张肇铭李英 (苦禅) 李铁夫李耕李琼玖陆翀 (抑非)
陆维钊来楚生沙孟海宋文治何瀛 (海霞) 余任天应野平邵章苏葆桢郑昶 (午昌) 郑诵先胡佩衡
周仁 (怀民) 周思聪周肇祥周元亮赵少昂赵起 (云壑) 赵望云罗悼□ (复堪) 胡小石贺天健容庚
徐宗浩徐操秦裕 (仲文) 陶一清钱君匋唐云高二适顾廷龙诸乐三郭味蕖曹克家常书鸿黄幻吾
黄君璧黄秋园黄般若黄新波商承祚章士钊董揆 (寿平) 谢之光
谢无量傅增湘溥伒溥佺蔡鹤汀黎冰鸿
一七九五到一九四九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
根据国内存量,避免出现空白,下列著名书画家全部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限制范围
一、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20人):
王文治(梦楼)王宸(蓬心)邓石如(顽伯)任熊(渭长)刘彦冲(泳之)华冠(吉崖)余集(秋室)
张惠言(皋文)张崟(夕庵)改琦(七芗)金礼赢(五云)赵之谦(撝叔)洪亮吉(雅存)段玉裁(茂堂)
费丹旭(晓楼)徐三庚(袖海)虚谷(倦鹤)黄易(小松)
董婉贞(双湖)蕃恭寿(莲巢)
二、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32人):
王杰(伟人)王鸣盛(礼堂)方薰(兰士)永瑆(少厂)冯敏昌(伯求)任颐(伯年)伊秉绶(墨卿)
纪昀(晓岚)孙星衍(渊如)刘墉(石庵)吴荣光(荷屋)吴俊卿(昌硕)沈宗骞(芥舟)汪承霈(时斋)
李叔同(弘一)陈师曾(衡恪)严复(几道)林则徐(少穆)法式善(梧门)姚鼐(姬传)袁枚(子才)
奚冈(铁生)翁方纲(覃溪)铁保(梅庵)钱杜(叔美)钱
大昕(竹汀)钱坫(十兰)梁同书(山舟)
梁启超(任公)董诰(蔗林)黎简(二樵)戴熙(醇士)三、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193人):
丁以诚(义门)丁佛言(松游)万上遴(辋冈)万承纪(廉山)尤荫(水村)文鼎(后山)王引之(伯申)
王礼(秋言)王芑孙(惕甫)王学诰(椒畦)王昶(德甫)王闓运(湘绮)王素(小梅)王懿荣(正孺)
计芬(小隅)龙启瑞(翰臣)包世臣(慎伯)左宗棠(季高)石韫玉(琢堂)冯洽(秋鹤)冯誉骥(展云)
司马钟(绣谷)任预(立凡)任薰(阜长)江介(石如)朱文新(涤斋)朱为弼(椒堂)朱鹤年(野云)
朱本(素人)朱孝纯(子颖)朱昂之(青立)朱偁(梦庐)朱熊(梦泉)阮元(芸台)那彦成(绎堂)
许乃钊(信臣)毕沅(秋帆)毕涵(焦麓)毕简(仲白)汤金钊(敦甫)汤贻汾(雨生)汤涤(定之)
达受(六舟)刘德六(子和)祁寯藻(叔颖)何绍基(子贞)何翀(丹山)沙馥(山春)佘启祥(春帆)
余绍宋(越园)沈曾植(寐叟)吴大瀓(清卿)吴榖祥(秋农)吴锡麟(榖人)吴熙载(让之)吴鼒(山尊)
吴庆云(石仙)宋光宝(藕堂)宋湘(芷湾)宋葆淳(倦陬)汪
启淑(秀峰)汪昉(叔明)汪恭(竹坪)
汪葑(芥亭)李鸿章(少荃)李兆洛(申耆)李育(梅生)李修易(乾斋)陆恢(廉夫)张之万(子青)
张之洞(香涛)张兆祥(龢庵)张如芝(墨池)张问陶(船山)张廷济(叔未)张伯英(勺甫)张洽(月川)
张度(叔宪)张泽(善子)张祥河(诗舲)张培敦(研樵)张敔(雪鸿)张裕钊(廉卿)张槃(小蓬)
张熊(子祥)张燕昌(芑堂)张穆(石舟)陈介祺(簠斋)陈鸿寿(曼生)陈希祖(玉方)陈树人(猛进)
陈豫钟(秋堂)陈澧(兰甫)杨沂孙(濠叟)杨岘(藐翁)杨守敬(惺吾)苏六朋(枕琴)苏长春(仁山)
严钰(香府)居巢(古泉)招子庸(铭山)武亿(虚谷)林纾(琴南)英和(煦斋)周镐(子京)
金启(耘麓)金城(北楼)郑孝胥(苏戡)罗天池(六湖)罗振玉(雪堂)俞礼(达夫)俞明(涤凡)
俞樾(曲园)姚文田(秋农)姚元之(伯昂)姚燮(梅伯)胡远(公寿)胡锡珪(三桥)洪范(石农)
姜渔(笠人)姜筠(颖生)姜熏(晓泉)赵之琛(次闲)赵光(蓉舫)赵秉冲(研怀)赵魏(晋斋)
钮树玉(蓝田)倪田(墨耕)郭尚先(兰石)郭麐(频伽)殷树柏(云楼)翁同龢(叔平)翁雒(小海)
真然(莲溪)秦祖永(逸芬)秦炳文(谊亭)桂馥(未谷)徐
世昌(菊人)徐坚(絸亭)莫友芝(郘亭)
高剑僧(秋溪)高树程(迈庵)陶樑(凫芗)钱松(叔盖)钱维乔(竹初)钱伯坰(鲁斯)钱泳(梅溪)
钱慧安(吉生)钱振鍠(名山)顾麟士(鹤逸)顾沄(若波)顾光旭(晴沙)顾洛(西梅)顾皋(缄石)
顾莼(南雅)顾蕙(墨庄)顾鹤庆(弢庵)章炳麟(太炎)曹贞秀(墨琴)梁章钜(茝林)梁蔼如(青崖)康有为(长素)屠倬(琴坞)盛大士(子履)黄山寿(旭初)黄均(榖原)黄铖(左田)黄培芳(香石)
萧俊贤(厔泉)萧愻(谦中)曾国藩(涤生)曾熙(家髯)曾燠(宾谷)程庭鹭(序伯)程璋(瑶笙)
焦循(理堂)舒位(铁云)瑛宝(梦禅)董洵(小池)蒋宝龄(霞竹)蒋莲(香湖)蒋敬(敬之)
谢兰生(里甫)蒲华(作英)鲍俊(逸卿)阙岚(雯山)翟大坤(云屏)翟继昌(琴峰)熊景亨(笛江)
缪炳泰(象贤)潘思牧(樵侣)戴衢亨(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