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音乐 课件

合集下载

流行音乐ppt模板

流行音乐ppt模板
CLICK TO ADD TITLE
流行音乐
主 讲: •汇 报 人 姓 名
一.什么是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 来的,有时候简称为pop music。我国一般 把popular music翻译成“流行音乐”或者 “通俗音乐” 。
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 4. R&B(节奏布鲁斯)
• 迈克尔·杰克逊、罗·凯利、亚 瑟小子、西域男孩、后街男 孩等
• 5.Rap(说唱乐) • 阿姆·埃米阿姆等 • 6. Latin(拉丁) • 瑞奇·马丁、夏奇拉等 • 7. Country(乡村音乐) • 泰勒·斯威夫特 • 8. Reggae(雷鬼乐) • 鲍勃·马利 • 9. Blues(布鲁斯) • B.B. King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流行乐坛已进 入黄金时期。七十年代的港台流行音乐, 不仅在音乐风格上受欧美风格影响,在 演出风格上也效仿欧美风格,演出人员 衣着华丽,演唱形式载歌载舞。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一.七十年代末,欧美流行音乐与港台流行音乐合流,再次传入内地。音乐领域人们在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后, 很容易或者说一古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想。(欣 赏) 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三.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四.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五.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五 月 天 不 仅 在 此 片 演 出 , 还 全 程 参 与 制 作 , 包 括 故 事 发 想 、 宣 传 企 画 、 及电影配乐等等,另有刘若英、任贤齐和林雪特别演出。内容结合五月 天在香港、北京、新加坡等地的演唱会片段,以及穿插三段动人故事, 并以3D立体电影拍摄技术,创造了新的电影形式,音乐电影。

中国通俗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
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 它有别于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内容大多取 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 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
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
发 展 时 期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 (“西北风”时期)
4、九十年代中期至今
(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 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 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 诞生。黎锦辉先生成为了 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
黎 锦 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

时代背景: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通俗歌曲起步并不健
康,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通俗歌曲,走上了一 条远离时代的畸形道路,总体说早期中国通俗歌曲
4、口语化较强,
5、适合大众演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 (“西北风”时期)

随着通俗歌曲的不断发展。我国内地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 创作自己的原创歌曲,他们采用西北地区的民间音调和地方 风格创作通俗歌曲,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第三个时期的通俗歌 曲——“西北风”。

如《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

同时各种风格、流派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如通俗民歌、通俗美声、校园民谣、乡士民谣、爵士风格、
摇滚风格以及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歌曲(《最炫民族风》、
《小苹果》等等)。

欣赏《我爱你中国》

通俗歌曲进中学课堂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你
们认为通俗歌曲能否进我们中学的课堂?

什么样的通俗歌曲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

流行歌曲--PPT课件

流行歌曲--PPT课件
6
作品: 《红豆》 《流年》 《我愿意》 《但愿人长久》
7
作品: 《存在》 《春天里》 《北京北京》 《怒放的生命》
8
• 思考题: 1、什么是流行歌曲? 2、流行歌曲具有哪些的特点?
3、你平时是怎么欣赏流行歌 曲的?
9

10
流行歌曲(又称通俗歌曲): 是以通俗易懂、易记易唱、娱乐性强、便于流行而见长。 通俗歌曲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性和平民化,使得其演唱者的 普及程度十分高。
音乐欣赏
流行歌曲
1
• 猜一猜: 漫画中的明星,说
出他们有哪些作品?
2
作品: 《双节棍》 《千里之外》 《青花瓷》 《霍元甲》
3

作品: 《倒带》 《看我七十二变》 《爱情三十六计》 《日不落》
4

作品: 《不想长大》 《波斯猫》 《美丽新世界》 《Super star 》
5
• 作品: 《天路》 《天亮了》 《家乡》 《那片海 》
《歌剧2

16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流行歌 曲的概念和特点,也欣赏了我国不同 时期的流行歌曲,希望同学们能正确 的欣赏流行歌曲,让更多更好格调高 雅、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进我们的 课堂,领略其魅力,
17
Thank You
18

19
音乐特点: 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 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 者接受和传唱。
11
•连连看:欣赏不 同时代的歌曲
《甜蜜蜜》 《同桌的你》 《勿忘心安》 《夜上海》
12
请继续欣赏10岁英国女孩 小康妮演唱的《Count On Me》
13

中国风流行音乐课件ppt

中国风流行音乐课件ppt
摇滚音乐通常使用英文演唱,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使用中文,其唱腔和语言更加符合中国 人的审美习惯。
文化内涵
摇滚音乐通常表达反叛、自由等文化内涵,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更加注重表达中国文化元 素和情感,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05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创新与突破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注重音乐制作和演唱水平的提升,提高作品的艺 术价值。
3
跨界合作与品牌推广
与其他产业领域合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品 牌。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全球的影响力
国际音乐交流与合作
01
积极参与国际音乐交流活动,与国际音乐家合作创作和演出。
推广中国文化
02
通过音乐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引领全球音乐潮流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元素
融合传统与现代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旋律、节奏和 编曲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 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节
奏感。
歌词文化内涵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通常富含文 化内涵,涉及古代文学、诗词、历 史等元素,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
使用传统乐器
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中国传 统乐器进行演奏,如二胡、笛子、 古筝等,这些乐器的运用为音乐增 添了独特的韵味。
品和音乐人,如林俊杰、王力宏等,他们的作品在旋律、编曲和歌词上
都充分体现了中国风的特点。
03
创新与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风流行音乐不断创新,与其他音乐风格融合,形成了更加
多元化的风格,如古风、国潮等。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影响力
国内影响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国内拥有广泛 的受众群体,成为年轻人追求的 一种时尚和文化符号,也促进了

湘艺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课件

湘艺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课件

学生创作作品展示
作品一
《城市之声》
• 描述
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通过流行音乐元素展现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
• 创作手法
运用电子合成器模拟城市声音,结合流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创作作品展示
作品二
《古风新韵》
• 描述
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 融合,创作出具有古风特色的新 音乐作品。
• 创作手法
借鉴古代诗词的意境,运用现代 音乐编曲技巧,打造出新颖独特 的音乐风格。
选秀节目对通俗音乐影响
1 2 3
选秀节目概述
选秀节目是一种通过比赛形式选拔音乐人才的电 视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歌手》等。
选秀节目对通俗音乐推动作用
选秀节目为通俗音乐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 挖掘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推动了通俗 音乐的繁荣和发展。
选秀节目存在问题
然而,选秀节目也存在过度娱乐化、缺乏原创性 等问题,对通俗音乐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 面影响。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通俗音乐定义与特点
介绍了通俗音乐的定义、基本特点,以及与其他音乐类型的区别。
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历程
梳理了中国通俗音乐从20世纪初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 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通俗音乐鉴赏方法
讲解了如何鉴赏通俗音乐,包括分析歌曲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 元素,以及理解歌曲主题和情感表达。
03
经典作品欣赏与解析
经典歌曲欣赏
《月亮代表我的心》
01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中国通俗音乐
的代表作之一。
《甜蜜蜜》
02
这首歌曲以其轻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

走向繁荣中国通俗音乐——作品分类
1影视音乐
• 影视剧是现代文化生活中最具大众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艺术 样式。
天下无双《神雕侠侣》 不见不散《不见不散》 美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话《神话》 。。。。
2、原创音乐
• 生活始终在前迚,渴望新的方式是音乐扩张的最大动力, 中国的音乐人为发展中国通俗音乐丌懈努力着
• 让世界充满爱 • 绿叶对根的情意 • 常回家看看 • 。。。
新 中 国 成 立 前
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 《妹妹我爱你》等歌曲,标志着中国 通俗歌曲的诞生。由此开启了中国通 俗歌曲的创作的第一个历程。黎锦晖 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 这时其通俗歌曲随歌曲表演和有声电影 出现而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 这时一个通俗音乐停滞发展的特殊历史时 期。
中国通俗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叱
制作人:何桂珊
什么是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一懂、 轻松活泼、易于流行、能使普 通大众都感兴趣、拥有广大听 众的音乐。又称为“流行音 乐”,流行音乐是有英文 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
为什么有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欧洲的报刊上,由于其很强 的流行性、情感性和自娱自乐性的特点,发展至今已在世界范 围内备受人们青睐,在人类音乐史上占有了一袭之地。 通俗 音乐也包括很多不同的音乐风格:早期的布鲁斯、爵士乐,20 世纪20年代的乡村音乐,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摇滚乐,以及80 年代产生的NEW AGE MUSIC。
• 那个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像《九九艳阳 天》这样优美的歌曲被冠以“小资产阶级 情调”的帽子加以批判社会上广为流传的 是人人会唱的群众歌曲和样板戏。
• 这时的通俗歌曲特点: • 歌曲通俗易懂, • 轻松活泼, • 朗朗上口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第一章: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1 通俗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1.3 中国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二章: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2.1 20世纪20-40年代的流行音乐2.2 50-60年代的革命歌曲与样板戏2.3 70-80年代的流行音乐复兴2.4 90年代至今的多元化发展第三章:华语流行歌手与作品3.1 华语流行乐坛的崛起3.2 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歌手3.3 香港流行音乐的繁荣与代表歌手3.4 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歌手第四章:中国通俗音乐的传播与影响4.1 通俗音乐的商业化运作4.2 音乐传媒与互联网的影响4.3 中国通俗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4.4 通俗音乐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第五章:中国通俗音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1 音乐市场的竞争与多元化5.2 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创新5.3 独立音乐与网络音乐的发展5.4 中国通俗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与训练6.1 通俗唱法的基本技巧6.2 呼吸与发声训练6.3 咬字与音准控制6.4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第七章:通俗音乐的创作与制作7.1 通俗音乐的创作流程7.2 作曲与编曲技巧7.3 歌词创作与诗意表达7.4 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第八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演奏技巧与乐器8.1 键盘乐器与电子乐器8.2 吉他与贝斯演奏技巧8.3 打击乐器与节奏感8.4 民族乐器在通俗音乐中的应用第九章:中国通俗音乐的舞台表演与实践9.1 舞台表演的准备与技巧9.2 合唱与乐队协作9.3 音乐现场的调度与控制9.4 实践项目:组织一次小型通俗音乐会第十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教育与研究10.1 通俗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0.2 通俗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0.3 通俗音乐研究的重要领域10.4 通俗音乐学术活动的参与与交流这十个章节的教案构成了中国通俗音乐的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现状、演唱技巧、创作制作、演奏实践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

中国通俗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
当时,中国的歌曲创作大致分化为两大潮流:一、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大众进步歌曲。二、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化的流行歌曲。总体看,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演唱矫揉造作。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春天里》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曾有一批优秀作品,如《青年友谊圆舞曲》(1955年)。
《同桌的你》(1994)、《东方之珠》(1991);
《天堂》(2001)(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
说唱音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周杰伦的《双截棍》(2001)。
演唱形式也更加丰富,组合的形式不断出现,如中国力量,SHE等。 《我的中国心》
《让世界充满爱》、《黄土高坡》
教学难点:
鉴赏的通俗歌曲量大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
教学
导入
新授
但在那个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九九艳阳天》(1957年)这样优美的歌曲竟然被冠以"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遭到了批判。中国通俗音乐处在了一个停滞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九九艳阳天》 改革开放后至今 兴起:
改革开放后,港台的流行音乐也随之涌入。一些经典通俗歌曲广为传唱 。如《我的中国心》(1982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1980年)《乡间小路》等。 而中国大陆以李谷一、郑绪岚、成方圆等为代表,他们的演唱形成了抒情歌曲、通俗民歌或艺术性通俗歌曲唱法的新风格。
讲解:
一、概念:
指通俗易懂、易学易唱、大众化的音乐。有时人们又把它称作流行音乐或轻音乐。
二、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春天里》1’30”
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和暖的太阳在天 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朗里格……穿过了大街走 小巷, 为了吃来为了穿,朝夕都要忙 。朗里格 朗……没有钱也得吃碗饭,也得住间房,哪怕老板娘 做那怪模样 。朗里格……
贫穷不是从天降,生铁久炼也成钢、也成钢,只 要努力向前进,哪怕高山把路挡。朗里格……遇见了 一位好姑娘。亲爱的好姑娘,天真的好姑娘。不用悲, 不用伤,人生好比上战场,身体健,气力壮,努力来 干一场,身体健,气力壮,大家努力干一场。
在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这首优美抒 情的歌曲被戴上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帽子, 受到公开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 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和史 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就销 声匿迹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
通俗音乐在中国内地几乎是停止发展的一个
特殊时期。
样板戏 “通俗音乐”
欣赏《祝你平安》(2’)
1、请说说这是什么类型的歌曲?
A艺术歌曲 B民歌
C通俗歌曲
2、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A .古典音乐 B .民间音乐 C .通俗音乐
本课要点:
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20—30年代(起步曲折期) 二、20世纪50—60年代(发展—沉寂) 三、20世纪80年代(再生模仿—蓬勃发展)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百花齐放)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较为繁华的上海、南 京、武汉、重庆等地的市民阶层中。通俗音乐随 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而广为流传。当时 流传较广的通俗歌曲有《春天里》《四季歌》等。
欣赏《春天里》
思考:这首歌曲的词曲有何特点?
歌词朴实、朗朗上口,特别是‘朗里格朗里格朗’ 接近与口语,曲调简单。
假如这首歌曲让你来唱,你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 演唱? 轻松活泼的情绪
东南风
改革开放后,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 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在疲倦了“强、硬、 响、快”的风格后,很容易或者说一古脑儿就 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 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想。 中国大陆乐坛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 前所未有的震撼。使大陆音乐在一段在时间里 音乐创作和演唱方面都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港台 音乐。这一时期在风靡大陆的港台歌手有:邓 丽君、张明敏……
《黄土高坡》
3’42’’
戏曲风
除了西北风之外,戏曲、曲艺等民间音乐 源流,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如曾经 广为流传的姚明、阎肃创作的《前门情思―大 碗茶》、《故乡是北京》就是以民间说唱“京 韵大鼓”的基本音调为基础谱写的歌曲;“唐 朝”乐队的《梦回唐朝》则把京剧中的韵白融 入摇滚乐之中;《中国功夫》、《男儿党自强》 选择了京剧曲牌《将军令》的旋律,田震演唱 的《未了情》也有京剧的韵味。
群众歌曲
《乡恋》电视片《三峡传说》插曲
3’20’’
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歌曲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乡恋》电视片《三峡传说》插曲
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歌曲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女声独唱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
表达了一种对故乡亲人和山川的思念之情
想一想:
1. 20世纪50年代轻音乐盛行。 如:《青年友谊圆舞曲》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 一 ’’
蓝色的 天空像 大 海一 样, 广阔的 大路上 尘 土飞 扬; 穿森林
过海洋 来 自各 方, 千万个 青年人 欢 聚一 堂。 拉起手 唱起歌
跳 起舞 来, 让我们 唱 一 支 友 谊之 歌。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通俗音 乐繁盛的原因?
2.你知道这个时代有哪些优秀的 通俗歌曲和著名的歌手吗?
香 港








台 湾






三、20世纪80年代(再生模仿—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大量港台歌曲的涌入国内, 形成了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港台、 内地都涌现了一大批实力派歌手,如:李谷一、 张明敏(香港)、罗大佑(台湾)、邓丽君 (台湾)、毛阿敏、刘欢等,以及许多经典曲 目,如:《乡恋》、《万里长城永不倒》、 《我的中国心》、《明天会更好》、《年轻的 朋友来相会》、《乡间小路》、《童年》、 《外婆的澎湖湾》等
这些涌进国内的港台流行歌曲,思想内容和 艺术水品良莠不齐。一些格调低下、艺术表现粗 糙的歌曲,理所当然的受到社会舆论的抵制,许 多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校园歌曲则在青少年中 不胫而走,广为传唱。如《童年》、《橄榄树》、 《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
中国通俗歌曲继港台一段“软唱”之后, 终于陷入了一阵沉默,音乐家们开始反思:我 们自己的音乐何去何从?
什么是通俗音乐?
通俗易懂、易学易唱、大众化的音 乐 (内容大多取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 旋 律相对易记易唱、结构一般比较短小简 练)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节奏具有现代感 的。包括通俗歌曲和轻音乐。
黎 锦 晖
一、20世纪20—30年代(起步曲折期)
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等音乐作品, 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由此开启了中国通 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 音乐的奠基人。也被称作中国通俗音乐的“鼻祖”
二、20世纪50—60年代(发展—沉寂)
2. 20世纪50-60年代影视歌曲盛行。如: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九九艳阳天》
听音乐思考: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这首 歌曲的遭遇。
3’30’’
二、20世纪50—60年代(发展—沉寂)
2.20世纪50-60年代影视歌曲盛行。如:
《九九艳阳天》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西北风
“我曾经问个不休???!!!……”, 崔健那一声富于反叛性的呐喊,惊天动地、 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终于唤醒了中 国通俗乐坛,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 通俗音乐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 路……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 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信天游》、 《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中 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等……
想一想:
1、为什么在三四十年代中国通俗音乐很快进 入发展的低落时期?
2、此阶段通俗音乐被什么歌曲所取代?
小结
总体看,早期中国通 俗歌曲特点是轻松活泼、 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但是作品题材狭窄,演唱 矫揉造作。随着抗日救亡 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 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 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20世纪50—60年代(发展—沉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