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分析仪不确定度分析

合集下载

烟气分析仪校准结果误差偏大问题的分析

烟气分析仪校准结果误差偏大问题的分析

烟气分析仪校准结果误差偏大问题的分析摘要:本文针对烟气分析仪校准结果误差偏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烟气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校准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误差偏大的原因,包括仪器本身、操作人员、校准气体等多个方面。

接着,针对每个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加强仪器维护保养、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校准气体等。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校准结果。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烟气分析仪的校准精度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烟气分析仪;校准误差;解决方案;校准精度;可靠性。

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中,大气污染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烟气分析仪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检测。

而烟气分析仪的校准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监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烟气分析仪校准结果误差偏大的问题,导致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对烟气分析仪校准结果误差偏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烟气分析仪基本原理和校准方法2.1 烟气分析仪原理介绍烟气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工业排放气体中污染物浓度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电化学或物理吸附等技术,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原理的不同,烟气分析仪可以分为紫外吸收式烟度计、红外吸收式烟度计、电化学式烟度计、红外气体分析仪、激光散射式烟气分析仪等多种类型[1]。

2.2 烟气分析仪校准方法概述为了确保烟气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对其进行校准。

烟气分析仪的校准方法因其工作原理和测量范围的不同而异。

下面对常见的烟气分析仪校准方法进行概述:烟度计的校准方法烟度计的校准方法主要包括灰色校准和黑度校准两种。

灰色校准是将烟度计与标准灰度卡比较,确定其精度等级;黑度校准则是将烟度计与黑度标准板比较,确定其响应系数。

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以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为根据,同时以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依据,参照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的规定,分析了各个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同时对烟气分析仪测量四种标准气体示值误差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标签: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测量依据: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

环境条件:实验室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RH。

测量仪器:testo 350型烟气分析仪。

测量标准:见表1。

测量方法:首先对烟气分析仪进行零点校准,随后分别、重复通入满量程为20%、50%、80的气体标准物质各3次,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为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浓度值的差值及标准气体浓度值的比值。

2 数学模型3 标准不确定度来源烟气分析仪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成分主要包含两种,分别为能影响测量结果平均值的标准气体标称值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cs)和标准不确定度u(c)。

其中,u(c)包含读数分辨力的量化误差与仪器测量重复性的标准偏差。

3.1 能影响测量结果平均值的气体标称值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c)3.1.1 仪器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c)(A类评定)具体校准实践中,测量结果由于环境温度与大气压力的变化、气体标准物质流量变化、仪器供电电源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通过了解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得知,针对一定摩尔分数中的氮中SO2、NO、CO 和氧气标准气体在重复性条件下分别测量6次,得到测量列(氮中二氧化硫标准气体):401,396,398,392,396,393(μmol/mol);得到测量列(氮中一氧化氮标准气体):518,513,518,511,515,504(μmol/mol);得到测量列(氮中一氧化碳标准气体):788,794,782,783,784,776(μmol/mol);得到测量列(氮中氧气标准气体):20.2,19.7,19.8,19.7,19.8,20.1(%)。

燃烧试验仪不确定度评定

燃烧试验仪不确定度评定

一.概述1.测量依据:JJF (纺织)068-2018《垂直燃烧试验仪校准规范》。

1.1环境条件:温度常温,相对湿度:小于80%。

2. 测量模型0d d T T T ∆=- (A.1.1)式中: d T ∆ — 点火时间计时器计时误差,s 0T — 点火时间设定值,s d T — 点火时间实测值,s燃烧仪与电子秒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因此,点火时间计时器计时误差标准不确定度可由式(A.1.2)计算:2222200()()()()()c d d d u T c T u T c T u T ∆=+ (A.1.2)灵敏系数:0()1c T =,()1d c T =- 输入量d T 和0T 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分析输入量d T 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d u T 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1()d u T 、电子秒表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2()d u T ,电子秒表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3()d u T 和测量时人的反应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4()d u T 。

输入量0T 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0()u T 来源主要是时间计时器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10()u T 。

A.1.3.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1()d u T 的评定可采用连续重复多次测量直接求出标准不确定度,即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点火时间设定12.0s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电子秒表直接测量点火时间,分别连续10次测量,分别得到测量列(单位:s ):12.22、12.12、12.23、12.22、12.20、12.32、12.19、12.21、12.26、12.34。

则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p s 为: 单次测量结果平均值 10112.23110dii d TT s ===∑ ( A.1.3 )单次测量结果标准差0.0635p S s ( A.1.4 )实际测量情况:点火时间实测值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3)m =,以3次测量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可得到: 点火时间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1()0.037d S u T s === ( A.1.5 ) 电子秒表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2()d u T 的评定电子秒表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可根据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给出的该电子秒表的最大允许误差来评定,属均匀分布,可采用B 类方法评定。

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烟气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表 1
u ( A 1 ) = 1 . o 1 / 4  ̄ = o . 5 8 p  ̄ m 6 . 6 u ( A 2 ) 的评 定 测量力修正值 A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1 , ( A : ) 采用 B类评 定 。 根据规 程 给 出 的测 量 力 修 正 公 式 ( 6 ) , 当测 量 力 为 3 N时 , 因使 用 的是三 针 法 , 经 过力 的分解 计 算 得 单 针侧 ∞ 。 = 0 . 8 4 p  ̄ m, 双针 侧 计算 得 ∞ 。= 0 . 5 3 p , m, A :=( 0 . 8 4+ 0 . 5 3 )× 2= 2 . 7 4 p , m, 则 区 间半 宽 O t :1 . 3 7 l a , m, 假 设 为 均
文献标识码 : A 国家 标 准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 4 1 0 . 5 5
关键词 : 烟气分析仪 ; 不确定度 ; 评定
中圈 分 类 号 : T B 9 9 D O I : 1 0 . 1 5 9 8 8 / j . c n k i . 1 0 0 4- 6 9 4 1 . 2 0 1 4 . 1 2 . 0 2 5
/ / , 分( C f )= 0 . 2 8 9×1= 0 . 2 9 i x m o l / m o l u ( C )> 分( C i ) ,
c l - 3次 示值 的算 术平 均值 。
3 方差 和 灵敏度 系数
( 下转 第 5 2页 )
因各 输 入量相 互 独立 且不 相关 , 故:
实 验室标 准 差 :

n-1
:7. 。 m。 m。 。
值。按公式计算出不同浓度测量值的示值误差。 1 . 6 评 定 结果 的使 用 : 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 , 一 般 可 直接使 用本 不确 定 度 的评 定 结果 。

滤纸式烟度计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滤纸式烟度计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1.1测量依据:JJG847-2011《滤纸式烟度计》检定规程1.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5%电源电压:(220±10)V 1.3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标准烟度卡。

表1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设备名称技术性能标准烟度卡测量范围:(1.0~9.0)BSUU=0.2BSU1.4被测对象:表2被测滤纸式烟度计的分类滤纸式烟度计分度值(BSU )测量范围(BSU )0.1(0.0~9.9)1.5测量方法:首先插入R b 约为5.0BSU 的标准烟度卡对烟度计进行校准,把仪器调整到烟度卡的标准值处,然后依次插入R b 约为3.0BSU 、7.0BSU 的标准烟度卡,分别读取烟度计示值,重复3次,取平均值,其平均值与标准烟度卡的值之差即为最大允许误差。

2建立数学模型,列出不确定度传播率2.1数学模型式中:δi ———第i 测量点的示值误差(BSU );X i ———第i 测量点滤纸式烟度计的示值(BSU );A i ———第i 测量点标准烟度卡标称值(BSU )。

2.2不确定度传播率2.3计算灵敏系数上式中,灵敏系数,。

3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由标准烟度卡定值的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A i )标准烟度卡定值的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采用B 类标准不确定度方法评定,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准物质证书可知,标准物质编号为GBW13306-GBW13311其不确定度U=0.2BSU (k=2),在区间内可认为服从均匀分布,置信因子取k=3√,则标准烟度卡定值的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3.2被校滤纸式烟度计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1(Xi)用A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极差法评定不确定度,按正态分布。

以校准7BSU 的“现有最佳仪器”为例,重复测量3次,得单次实验标准差。

所以,在符合规定的检定条件下,对“常规被校准仪器”的测量重复性经计算得出u 1(X i )=0.07BSU 。

烟气中二氧化硫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烟气中二氧化硫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HJ/T 57-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对锅炉排气中二氧化硫进行监测。

按照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对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通过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评估,计算得到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1.测定方法HJ/T 57-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2.数学模型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由烟气分析仪直接读数,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以经空气过剩系数折算后的浓度表示,数学模型如下:8.1C C SX α⨯=式中:C – 折合合理空气过剩系数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mg/m 3);X C -- 仪器显示烟气二氧化硫浓度(mg/m 3);S α-- 实测空气过剩系数; 1.8—合理空气过剩系数。

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2)()(CC (⎪⎪⎭⎫ ⎝⎛+⎪⎪⎭⎫ ⎝⎛=S S x x u C C u u αα)3.不确定度来源与分析进行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测定,使用的仪器为青岛崂应生产的自动烟尘(气)测定仪 3012H 。

测试仪器的校准及校准所使用的标准气体以及测试仪器的示值误差等都会在测量中由于系统效应引人不确定度分量。

另外,锅炉燃烧状况和仪器的稳定性,以及分析操作人员操作的随意性等随机效应导致的测量不重复性也会产生测量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如图1所示。

图1 不确定度来源因果图4 测量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随机效应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以2010年至2012年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监督抽查报告为基础。

每个年度随意选择了样本各30个。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00mg/m 3的样本10个;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01 mg/m 3~200 mg/m 3的样本10个;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 mg/m 3的样本10个。

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标准不确定度,通过实测样本测量列,采用A 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编制说明《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标准项目组2010年6月《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09〕100号文件下达的行业标准制订项目。

项目目标是制订烟草行业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技术规范。

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本技术规范项目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委托,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主要工作为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制备及分发,积累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汇总及分析,技术规范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青岛工作站、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徐州卷烟厂、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家协作单位主要工作为积累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参与实验数据的分析,参与技术规范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

1.3主要工作过程1.3.12009年6月:调研,汇总分析研究各参加单位在不确定度分析方面的评定经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1.3.22009年7月:根据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样品的种类及规格,统一分发样品,完成实验环境条件的确认和玻璃仪器的计量。

1.3.32010年1月:对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型号的连续流动分析仪、不同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以及不同的时间点上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

积累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变化情况下的基础测试数据。

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本段落已经是一个表格,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问题。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1)SO2.0~2000mg/m32)NO:0~1000mg/m33)NO2:0~1000mg/m34)CO:0~1000mg/m35)O2:0~25%2.准确度:±2%3.重复性:≤1%4.稳定性:≤2%五、环境条件1.温度:20℃±5℃2.相对湿度:≤85%3.大气压力:86kPa~106kPa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如下:图表)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1.重复性试验方法:按照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进行。

2.试验结果:重复性试验结果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要求。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1.稳定性考核方法: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稳定性考核,按照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进行。

2.考核结果:稳定性考核结果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要求。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JJG 1059-200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评定。

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符合JJG 1059-200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1.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按照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进行验证。

2.验证结果: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要求。

十一、结论本计量标准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的要求,检定或校准结果可靠。

十二、附加说明无。

测量范围为SO2(~5000)×10mol/mol、CO(~5)%、NO(~5000)×10mol/mol、O2(~25)%。

1.5测量方法:直接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气分析仪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计算报告Z/BQ-HYH-001-2012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环保室编写:审核:批准: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烟气分析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1 概述1.1 测量方法:根据 根据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计量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15~35)℃;相对湿度≤85%.。

1.3 测量标准:CO-N 2 、NO-N 2、O 2-N 2、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包含因子为2。

NO 2-N 2、SO 2-N 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包含因子为2。

1.4 被测对象:测量范围(0~5000)μmol/mol (其中:氧0~25%),示值误差±5% 2 数学模型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平衡后读取被检仪器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其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标准值的差,并计算该点的相对误差即为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则可认为数学模型是: s s m x x x y 1)(⨯-=式中:y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m x —被检仪器的示值; x s —标准气体的浓度。

3 根据数学模型求方差和传播系数方差关系: )()()()()(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传播系数:sm m x x y x c 1)(==∂∂2)(s m s s x xx y x c -==∂∂4 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测量值烟气分析仪主要应用于测量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传感器可选择性配置,测量一种或多种气体,就应用较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氧气进行分析。

4.1对于被测量为二氧化硫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4.1.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k=2,采用B 类进行评价。

No1:=⨯=2%32.98)x (u s 1.473μmol/mol No2:=⨯=2%3245)x (u s 3.675μmol/mol No3:=⨯=2%3530)x (u s 7.95 μmol/mol 4.1.2. 对测量结果影响因素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4.1.2.1 测量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输入量C m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价。

对一台烟气分析仪,选择98.2μmol/mol 标准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十次,得测量值如下:97 96 98 98 96 96 99 98 97 97 平均值 97.2单次测量标准偏差=--=∑=1)()(12n x xx s ni ik 1.033在平时的实际测量中,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s x nA p ==()0.597则 )(s x u =0.597 4.1.2.2.1 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检定温度为15℃~35℃时,实验得出极限误差 0.5%。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 ==3%5.01u 0.289%4.1.2.2.2 环境大气压的不确定度分量认为大气压变化1kPa ,对仪器引入0.1%的误差。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3%1.02u 0.058% 4.1.2.2.3 测量结果分量的不确定度()22122u u x u u m ++==0.663μmol/mol4.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其中:s m m x x yx c 1)(==∂∂2)(smss x x x y x c -==∂∂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y u c =1.7%另对对 245μmol/mol 、530μmol/mol 等多点进行分析,其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1.7%、1.6%,均不大于98.2μmol/mol 点的的计算结果,因此以低浓度点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以代表整个范围的不确定度评定 4.1. 4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选取包含因子 k = 2, 则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 rel ==)(y ku 2×1.7% = 3.4%4.2 4.1对于被测量为二氧化氮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仍选取最低测量点78.5μmol/mol ,作为全量程的代表。

4.2.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k=2,采用B 类进行评价。

=⨯=2%35.78)(s x u 1.1775μmol/mol 4.2.2. 对测量结果影响因素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4.2.2.1 测量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输入量C m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价。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十次,得测量值如下: 82 82 84 83 82 82 83 82 83 82 平均值 82.5单次测量标准偏差=--=∑=1)()(12n x xx s ni ik 0.707在平时的实际测量中,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s x nA p ==()0.409则 )(s x u =0.409 4.2.2.2.1 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检定温度为15℃~35℃时,实验得出极限误差 0.5%。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 ==3%5.01u 0.289%4.2.2.2.2 环境大气压的不确定度分量认为大气压变化1kPa ,对仪器引入0.1%的误差。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3%1.02u 0.058% 4.2.2.2.3 测量结果分量的不确定度()22122u u x u u m ++==0.470μmol/mol4.2.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其中:s m m x x yx c 1)(==∂∂2)(smss x x x y x c -==∂∂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y u c =1.7%4.2. 4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选取包含因子 k = 2, 则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 rel ==)(y ku 2×1.7% = 3.4%4.3对于被测量为一氧化氮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 4.3.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采用A 类进行评价。

No1:=⨯=2%16.50)( s x u 0.253 μmol/mol 4.2.1 A 类标准不确定度输入量C m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价。

对一台烟气分析仪,选择50.6μmol/mol 标准浓度的一氧化氮气体,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十次,得测量值如下:48 47 47 48 48 48 47 47 48 48 平均值 47.6单次测量标准偏差=--=∑=1)()(12n x xx s ni ik 0.517在平时的实际测量中,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即k =3,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k sA )x (u 0.298μmol/mol4.3.3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4.3.3.1 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检定温度为15℃~35℃时,实验得出极限误差 0.5%。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 u 105%3==.0.289%4.3.3.2 环境大气压的不确定度分量认为大气压变化1kPa ,对仪器引入0.1%的误差。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3%1.02u 0.058% 4.3.2.2.3 测量结果分量的不确定度()22122u u x u u m ++==0.334μmol/mol4.3.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其中:sm m x x y x c 1)(==∂∂2)(s mss x x x y x c -==∂∂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y u c =0.9%4.3. 4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选取包含因子 k = 2, 则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 rel ==)(y ku 2×0.9% = 1.8%4.4 对于被测量为一氧化碳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 4.4.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采用A 类进行评价。

No1:=⨯=2%12.99)(s x u 0.496μmol/mol 4.4.1 A 类标准不确定度输入量C m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价。

对一台烟气分析仪,选择99.2μmol/mol 标准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十次,得测量值如下:101 103 102 102 103 102 102 102 101 102 平均值 102单次测量标准偏差=--=∑=1)()(12n x xx s ni ik 0.667在平时的实际测量中,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即k =3,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k sA )x (u 0.385μmol/mol4.4.3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4.4.3.1 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检定温度为15℃~35℃时,实验得出极限误差 0.5%。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 u 105%3==.0.289%4.4.3.2 环境大气压的不确定度分量认为大气压变化1kPa ,对仪器引入0.1%的误差。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3%1.02u 0.058% 4.4.2.2.3 测量结果分量的不确定度()22122u u x u u m ++==0.483μmol/mol4.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其中:sm m x x y x c 1)(==∂∂2)(s m s s x x x y x c -==∂∂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y u c =0.7%4.4. 4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选取包含因子 k = 2, 则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 rel ==)(y ku 2×0.7% = 1.4%4.5 对于被测量为氧气的标准不确定度 4.5.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采用A 类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