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 的详细步骤

合集下载

实验五薄层色谱实验

实验五薄层色谱实验

实验五薄层色谱实验
一、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它将混合物分离并加以分析,以测定化学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并对其
结构进行分析。

薄层色谱实验的一般步骤为:用菲林纸或其他实验材料,
在玻璃板上均匀铺设一层纸片,在纸片中加入一定量溶剂,并将要分析的
物质涂在纸片上,然后放入含有一定量溶剂的气相色谱仪中,溶剂从纸片
上上升,复杂的物质分子会随着溶剂上升而沿着纸片的方向分离,当溶剂
沿着纸片方向移动时,部分物质分子会停留在纸片移动轨迹上,从而可以
以物质分子逐渐沿着纸片的轨迹分布的方式对复杂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检测。

二、实验准备
1.实验仪器
(1)薄层色谱仪:用于给纸片滴加溶剂,把溶剂按一定速度从纸片
上升起,滴加溶剂的速度可以用薄层色谱仪调节。

(2)紫外可见光检测仪:它能够测量沿着纸片的轨迹上出现的物质
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以来检测混合物中物质的比例和浓度总量。

2.实验材料
(1)纸片:一般使用硅胶薄层色谱纸片,其薄厚约为0.25mm,它的
表面非常细腻,不吸附变性物质,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性,可以形成一层薄层。

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测定——薄层色谱法

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测定——薄层色谱法

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测定——薄层色谱法1.原理试样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苯甲酸、山梨酸。

将试样提取液浓缩,点于聚酰胺薄层板上,绽开。

显色后,按照薄层板上苯甲酸、山梨酸的比移值与标准比较定性,并可举行概略定量。

2.试剂异丙醇、正丁醇、石油醚(沸程30~60℃)、乙醚(不含过氧化物)、氨水、无水乙醇、聚酰胺粉(200目)、盐酸(1+1,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氯化钠酸性溶液[40g/L,于氯化钠溶液(40g/L)中加少量盐酸(1+1)酸化]。

绽开剂:正丁醇+氨水+无水乙醇(7+1+2)或异丙醇+氨水+无水乙醇(7+1+2)。

山梨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O.2000g山梨酸,用少量乙醇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lmL 相当于2.0mg山梨酸。

苯甲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2000g 苯甲酸,用少量乙醇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相当于2.0mg苯甲酸。

显色剂:溴甲酚紫-乙醇(50%)溶液(0.4g/L),用氢氧化钠溶液(4g/L)调至pH 8。

3.仪器吹风机、色谱分别缸、玻璃板(10cm×18cm)、微量注射器(10μL,100μL)、喷雾器。

4.分析步骤 (1)试样提取称取2.50g事先混合匀称的试样,置于25mL 具塞量简中,加0.5mL盐酸(1+1)酸化,用15mL、10mL乙醚提取两次,每次振摇1min,将上层醚提取液吸入另一个25mL具塞量筒中,合并乙醚提取液。

用3mL氯化钠酸性溶液(40g/L)洗涤两次,静置15min,用滴管将乙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滤入25mL容量瓶中,加乙醚至刻度,混匀,吸取10.0mL乙醚提取液分两次置于10mL具塞离心管中,在约40℃的水浴上挥干,加入0.10mL乙醇溶解残渣,备用。

(2)测定聚酰胺粉板的制备:称取1.6g聚酰胺粉,加0.4g可溶性淀粉,加约15mL 水,研磨3~5min,立刻倒入涂布器内制成10cm×18cm、厚度0.3mm 的薄层板两块,室温干燥后,于80℃干燥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析步调及注意事项之青柳念文创作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常常使用于药物的分离与分析现对此方法的分析步调及注意事项提点建议.薄层色谱分析步调完成TLC分析通常需经制板、点样、展开、检出4步操纵.⑴制板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玻璃)上,平均地涂制硅胶、氧化铝或其他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离、检测就在此薄层色谱板上停止.一般选用适当规格的概况光滑平整的玻璃板.常常使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 cm等.称取适量硅胶,加入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Na),充分搅拌平均,停止制板.一般来讲10cm×20cm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例一般为1:2~1:4.制好的玻璃板放于水平台上,注意防尘.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取出,放凉,并将其放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水印,方可备用.⑵点样用微量进样器停止点样.点样,先用铅笔在层析上距结尾l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如果要重新点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存的溶剂挥发后再点样,以免点样黑点过.一般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出5mm.底线距基线1~2.5cm,点间间隔为lcm左右,样点与玻璃边沿间隔至少lcm,为防止边沿效应,可将薄层板双方刮去1~2cm,再停止点样.⑶展开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间隔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固移动速度分歧而彼此分离.①展开室应预饱和.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或者在壁上贴两条与室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②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而且临用时新配为宜.③薄层板点样后,应待溶剂挥发完,再放人展开室中展开.④展开应密闭,展距一般为8~15cm.薄层板放入展开室时,展开剂不克不及没过样点.一般情况下,展开剂浸入薄层下端的高度不宜超出0.5cm.⑤展开剂每次展开后,都需要换,不克不及重复使用.⑥展开后的薄层板用适当的方法,使溶剂挥发完全,然后停止检视.⑦ Rf值一般节制在0.3~0.8,当Rf值很大或很小时,应适当改变活动相的比例.⑷黑点的检出展开后的薄层板颠末干燥后,常常使用紫外光灯照射或用显色剂显色检出黑点.对于无色组分,在用显色剂时,显色剂喷洒要平均,量要适度.紫外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检出效果就越好.展开分离后,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位置用比移值(Rf值)来暗示.化合物黑点中心至原点的间隔与溶剂前沿至原点的间隔的比值就是该化合物的Rf值.注意事项铺板用的匀浆不宜过稠或过稀:过稠,板容易出现拖动或停顿造成的层纹;过稀,水蒸发后,板概况较粗糙匀浆配比般是硅胶G:水=1:2~3,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2.研磨匀浆的时间,根据经历来定,与空气湿度有关,一般通过拿起研棒时匀浆下滴的情况来断定,越稠越难下滴.匀浆的稀稠除影响板的平滑外,也影响板涂层的厚度,进一步影响上样量.涂层薄,点样易过载;涂层厚,显色不那末分明.通常,板的质量对薄层鉴此外影响不是很,影响最大的是展开剂的配制和展开系统的饱和.点样尽可能用小的点样管.如果有足够的耐性,最好只用1微升的点样管.样,点的黑点较小,展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样品溶液的含水量越小越好,样品溶液含水量大,点样黑点分散大.样品溶液的溶剂一般是无水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点好样的薄层板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或放入干燥器里晾干.展开剂配制选择合适的量器把各组成溶剂移入分液漏斗,强烈振摇使混合液充分混匀,放置,如果分层,取用体积大的一层作展开剂.相对不该该把各组成溶液倒入展开缸,振摇展开缸来配制展开剂.混合不平均和没有分液的展开剂,会造成层析的完全失败.各组成溶剂的比例准确度对分歧的分析任务有分歧的要求,尽可能达到实验室仪器的最高切确度,比方:取1ml的溶剂,应使用1ml的单标移液管,移液管应符合计量认证要求,虽然时候这不是必须的.展开系统的饱和一般使用的是双槽的展开缸,一槽用来放展开剂,另外一槽可加入氨水或硫酸.把待展开的板放入两槽间的平台,斜架着,盖上展开缸的盖子.让展开剂的蒸气充满展开缸,并使薄层板吸附蒸气达到饱和,防止边沿效应,饱和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展开时不免要打开盖子把薄层板放入展开剂中,不过对薄层板与蒸气的吸附平衡影响不大,当然动作应该尽可能轻、快.温湿度的节制温湿度对薄层影响都很大.不冻结的提下,通常温度越低分离越好,较难的分离需在低温下分离,例如人参皂苷.湿度的影响,估计主要是影响薄层板的吸附才能,导致选择性(容量因子)的变更,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温度节制使用空调器或冰柜,湿度节制是通过在另外一展开槽放置相应浓度的硫酸.显色喷显色剂显色最重要是有好的雾化器.。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解步调及注意事项之阳早格格创做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物理化教的分散技能,时常使用于药物的分散与分解现对付此要领的分解步调及注意事项提面修议.薄层色谱分解步调完毕TLC分解常常需经制板、面样、展启、检出4步收配.⑴制板正在一仄里收援物(常常玻璃)上,匀称天涂制硅胶、氧化铝大概其余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散、检测便正在此薄层色谱板上举止.普遍采用适合规格的表面光润仄坦的玻璃板.时常使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cm等.称与适量硅胶,加进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 MC-Na),充分搅拌匀称,举止制板.普遍去道10cm×20cm 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率普遍为1:2~1:4.制佳的玻璃板搁于火仄台上,注意防尘.正在空气中自然搞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与出,搁凉,并将其搁于紫中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火印,圆可备用.⑵面样用微量进样器举止面样.面样,先用铅笔正在层析上距终端lcm 处沉沉绘一横线,而后用毛细管吸与样液正在横线上沉沉面样,如果要沉新面样,一定要等前一次面样残存的溶剂挥收后再面样,免得面样乌面过.普遍乌面曲径大于2mm,不宜超出5mm.底线距基线1~2.5cm,面间距离为lcm安排,样面与玻璃边沿距离起码lcm,为预防边沿效力,可将薄层板二边刮去1~2cm,再举止面样.⑶展启将面了样的薄层板搁正在衰正在有展启剂的展启槽中,由于毛细管效率,展启溶剂正在薄层板上缓缓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与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固移动速度分歧而相互分散.①展启室应预鼓战.为达到鼓战效验,可正在室中加进脚够量的展启剂;大概者正在壁上揭二条与室一般下、宽的滤纸条,一端浸进展启剂中,稀启室顶的盖.②展启剂普遍为二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而且临用时新配为宜.③薄层板面样后,应待溶剂挥收完,再搁人展启室中展启.④展启应稀关,展距普遍为8~15cm.薄层板搁进展启室时,展启剂不克不迭出过样面.普遍情况下,展启剂浸进薄层下端的下度不宜超出0.5cm.⑤展启剂屡屡展启后,皆需要换,不克不迭沉复使用.⑥展启后的薄层板用适合的要领,使溶剂挥收真足,而后举止检视.⑦ Rf值普遍统制正在0.3~0.8,当Rf值很大大概很小时,应适合改变震动相的比率.⑷乌面的检出展启后的薄层板通过搞燥后,时常使用紫中光灯映照大概用隐色剂隐色检出乌面.对付于无色组分,正在用隐色剂时,隐色剂喷洒要匀称,量要适度.紫中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检出效验便越佳.展启分散后,化合物正在薄层板上的位子用比移值(Rf值)去表示.化合物乌面核心至本面的距离与溶剂前沿至本面的距离的比值便是该化合物的Rf值.注意事项铺板用的匀浆不宜过稀大概过稀:过稀,板简单出现拖动大概停顿制成的层纹;过稀,火挥收后,板表面较细糙匀浆配比般是硅胶G:火=1:2~3,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火溶液=1:2.研磨匀浆的时间,根据体味去定,与气氛干度有关,普遍通过拿起研棒时匀浆下滴的情况去推断,越稀越易下滴.匀浆的稀稀除效率板的仄滑中,也效率板涂层的薄度,进一步效率上样量.涂层薄,面样易过载;涂层薄,隐色不那么明隐.常常,板的品量对付薄层鉴别的效率不是很,效率最大的是展启剂的配制战展启系统的鼓战.面样尽管用小的面样管.如果有脚够的耐性,最佳只用1微降的面样管.样,面的乌面较小,展启的色谱图分散度佳,颜色明隐.样品溶液的含火量越小越佳,样品溶液含火量大,面样乌面扩集大.样品溶液的溶剂普遍是无火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面佳样的薄层板用电吹风的热风吹搞大概搁进搞燥器里晾搞.展启剂配制采用符合的量器把各组成溶剂移进分液漏斗,热烈振摇使混同液充分混匀,搁置,如果分层,与用体积大的一层做展启剂.千万于不该该把各组成溶液倒进展启缸,振摇展启缸去配制展启剂.混同不匀称战不分液的展启剂,会制成层析的真足波折.各组成溶剂的比率准确度对付分歧的分解任务有分歧的央供,尽管达到真验室仪器的最下透彻度,比圆:与1ml的溶剂,应使用1ml的单标移液管,移液管应切合计量认证央供,纵然时间那不是必须的.展启系统的鼓战普遍使用的是单槽的展启缸,一槽用去搁展启剂,另一槽可加进氨火大概硫酸.把待展启的板搁进二槽间的仄台,斜架着,盖上展启缸的盖子.让展启剂的蒸气充谦展启缸,并使薄层板吸附蒸气达到鼓战,预防边沿效力,鼓战时间正在半小时安排.展启时易免要挨启盖子把薄层板搁进展启剂中,不过对付薄层板与蒸气的吸附仄稳效率不大,天然动做该当尽管沉、快.温干度的统制温干度对付薄层效率皆很大.不冻结的提下,常常温度越矮分散越佳,较易的分散需正在矮温下分散,比圆人参白苷.干度的效率,预计主假如效率薄层板的吸附本领,引导采用性(容量果子)的变更,干度应根据本量情况决定.温度统制使用空调器大概冰柜,干度统制是通过正在另一展启槽搁置相映浓度的硫酸.隐色喷隐色剂隐色最要害是有佳的雾化器.。

薄层色谱层析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层析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层析操作规程1. 引言薄层色谱(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适用于有机物和天然产物的检测、纯化和鉴定。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TLC操作步骤,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薄层色谱板: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基底材料的薄层色谱板。

•检测溶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常用的有乙醚、醋酸乙酯、甲醇、正己烷等。

•样品:准备待测物的溶液或提取液。

•试剂:例如显色剂、定位剂等。

•色谱槽:用于放置色谱板的槽状容器。

•喷雾开发箱:用于显色和可视化样品。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1.检查薄层色谱板是否完整,如有损坏需更换。

2.在色谱板上使用铅笔标记出样品和参比物的位置。

3.2 样品处理1.准备待测物的溶液或提取液,并将其过滤以去除杂质。

2.如需测定混合物中的成分,可先进行分离提取。

3.3 上样1.使用微量锥或玻璃管在标记位置上均匀地涂抹样品。

2.上样后务必避免接触色谱板其他区域。

3.4 开发1.将色谱板放置在色谱槽中,加入适当的检测溶剂。

注意溶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溶解性来确定。

2.等待溶剂上升至足够高度,将色谱板取出并迅速标记并扫描涂点位置。

3.5 显色和观察1.将色谱板放入喷雾开发箱中,并加入适当的显色剂。

2.等待显色剂完全插入后,将色谱板取出并进行观察。

3.6 数据处理1.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色谱带的迁移距离和Rf值。

2.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需要绘制色谱图。

4. 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化学品和有机溶剂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止溅入眼睛或与皮肤接触。

2.所有操作需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注意操作时避免产生火源,如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4.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结论本操作规程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薄层色谱层析操作步骤,涵盖了样品准备、上样、开发、显色和观察、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

通过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可以准确、高效地进行薄层色谱层析实验,并获得可靠的结果。

实验四()薄层色谱

实验四()薄层色谱

实验四()薄层⾊谱实验四(1)薄层⾊谱⼀、实验⽬的1、学习学习薄层⾊谱法的原理,了解其意义和应⽤。

2、掌握薄层板的制作及薄层⾊谱的操作⽅法。

⼆、实验原理薄层⾊谱法是以薄层板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薄层板上展开⽽达到分离的⽬的,故也称为薄层层析。

它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种⼴泛使⽤的实验技术,可⽤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谱的先导(即为柱⾊谱摸索最佳条件)等⽅⾯。

1、薄层⾊谱常⽤的吸附剂硅胶和氧化铝是薄层层析常⽤的固相吸附剂。

化合物极性越⼤,它在硅胶和氧化铝上的吸附⼒越强,所以吸附剂均制成活性精细粉末。

活化通常是加热粉末以脱去⽔分。

硅胶是酸性的,⽤来分离酸性或中性的化合物。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可⽤于分离极性或⾮极性的化合物。

商⽤的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可以买到,这些薄板常⽤玻璃或塑料制成。

溶剂在薄层板上爬升的距离越长,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越好。

宽的薄层板也可⽤于量较⼤的样品,具有1~2mm厚的⼤板可⽤于50~1000 mg样品的分离制备。

2、样品的制备与点样样品必须溶解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浓度最好是1~2%。

溶剂应具有⾼的挥发性以便于⽴即蒸发。

丙酮、⼆氯甲烷和氯仿等是常⽤的有机溶剂。

分析固体样品时,可将20~40mg样品溶到2mL 的溶剂中。

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cm处,⽤铅笔划⼀条线,作为起点线。

⽤⽑细管(内径⼩于1mm)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的起点线上。

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斑点过⼤,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3、展开将选择好的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层析缸中进⾏展开。

使⽤⾜够的展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溶剂3~5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铅笔划出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

薄层色谱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实验步骤
1.展样:
用微量注射器,抽取30ug样品,点于离棒端2.5cm处。

常温挥发除去溶剂放入装有正庚烷的展开槽内进行展开。

当溶剂正庚烷携带饱和烃爬至棒11-12cm处后,取出棒架干燥10分钟后,再放到装有甲苯的展开槽内,当甲苯携带芳烃组分移到8cm或9cm处后,取出棒架干燥10分钟后,放入装有二氯甲烷甲醇的展开槽内,当二氯甲烷甲醇的溶剂携带着胶质爬至4-5cm处取出,放在80℃恒温箱干燥10min。

注意:样品展开是SF-16A薄层色谱分析关键步骤,它关系到样品分析的成败问题。

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技能和基础知识。

样品展开工作属于样品分离部分,其质量与仪器无关。

所以在展开时要及时观察,样品润湿面的高度及爬升速度的规律,爬升速度太快,使样品检测峰拖尾,在展开槽中用滤纸使展开剂润湿到棒的高度,以保证爬升高度以下的润湿气体的饱和。

2.仪器检测:
将完成上述工作的色谱棒插入到仪器入口后即刻开始扫描。

此部分操作参照淄博山分仪器说明书。

在仪器进行活化的过程的同时可以进行样品谱图的处理。

3.计算:
峰面积计算是由工作站来完成,按照校正归一法自动计算含量,工作站按下述公式计算出不同组分的百分含量,根据要求打印出谱图及报告。

组份相对百分含量计算公式:
4.分析结果:
大庆原油、玉门原油、塔中原油、汉江稠油的测定,此例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原油的族组成分析,测定结果请见下表:。

薄层色谱(TLC)的使用指南

薄层色谱(TLC)的使用指南

TLC铺板经验大全!!!薄层色谱(TLC)的使用指南综述:薄层色谱(TLC)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跟踪反应的手段,还可以用于柱色谱分离中合适溶剂的选择。

薄层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有氧化铝或硅胶,它们是极性很大(标准)或者是非极性的(反相)。

流动相则是一种极性待选的溶剂。

在大多数实验室实验中,都将使用标准硅胶板。

将溶液中的反应混合物点在薄板上,然后利用毛细作用使溶剂(或混合溶剂)沿板向上移动进行展开。

根据混合物中组分的极性,不同化合物将会在薄板上移动不同的距离。

极性强的化合物会“粘”在极性的硅胶上,在薄板上移动的距离比较短。

而非极性的物质将会在流动的溶剂相中保留较长的时间从而在板上移动较大的距离。

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大小用Rf值来表达。

这是一个位于0~1之间的数值,它的定义为:化合物距离基线(最先点样时已经确定)的距离除以溶剂的前锋距离基线的距离。

薄层色谱(TLC)实验步骤:1) 切割薄板。

通常,买来的硅胶板都是方形的玻璃板,必需用钻石头玻璃刀按照模板的形状进行切割。

在切割玻璃之前,用尺子和铅笔在薄板的硅胶面上轻轻地标出基线的位置(注意不要损坏硅胶面)。

借助锋利的玻璃切割刀和一把引导尺,你便可方便地进行玻璃切割。

当整块玻璃被切割后,你就可以进一步将其分成若干独立的小块了。

(开始的时候,也许你会感到有一些难度,但经过一些训练以后,你便会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

)2) 选取合适的溶剂体系。

化合物在薄板上移动距离的多少取决于所选取的溶剂不同。

在戊烷和己烷等非极性溶剂中,大多数极性物质不会移动,但是非极性化合物会在薄板上移动一定距离。

相反,极性溶剂通常会将非极性的化合物推到溶剂的前段而将极性化合物推离基线。

一个好的溶剂体系应该使混合物中所有的化合物都离开基线,但并不使所有化合物都到达溶剂前端,Rf值最好在0.15~0.85之间。

虽然这个条件不一定都能满足,但这应该作为薄层色谱分析的目标(在柱色谱中,合适的溶剂应该满足Rf在0.2~0.3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详解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分离与分析。

现对此方法的分析步骤及留意事项提点建议。

完成TLC分析通常需经制板、点样、展开、检出4步操纵。

⑴制板
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为玻璃)上,均匀地涂制硅胶、氧化铝或其他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离、检测就在此薄层色谱板上进行。

一般选用适当规格的表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板。

常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cm等。

称取适量硅胶,加进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Na),充分搅拌均匀,进行制板。

一般来说10cm×20cm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例一般为1:2~1:4。

制好的玻璃板放于水平台上,留意防尘。

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取出,放凉,并将其放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水印,方可备用。

⑵点样
用微量进样器进行点样。

点样前,先用铅笔在层析上距末端l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假如要重新点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余的溶剂挥发后再点样,以免点样斑点过大。

一般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过5mm.底线距基线1~2.5cm,点间间隔为lcm左右,样点与玻璃边沿间隔至少lcm,为防止边沿效应,可将薄层板两边刮往1~2cm,再进行点样。

⑶展开
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间隔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固移动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

①展开室应预饱和。

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进足够量的展开剂;或者在壁上贴两条与室一样高、
宽的滤纸条,一端浸进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

②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并且临用时新配为宜。

③薄层板点样后,应待溶剂挥发完,再放人展开室中展开。

④展开应密闭,展距一般为8~15cm。

薄层板放进展开室时,展开剂不能没过样点。

一般情况下,展开剂浸进薄层下真个高度不宜超过0.5cm。

⑤展开剂每次展开后,都需要更换,不能重复使用。

⑥展开后的薄层板用适当的方法,使溶剂挥发完全,然后进行检视。

⑦Rf值一般控制在0.3~0.8,当Rf值很大或很小时,应适当改变活动相的比例。

⑷斑点的检出
展开后的薄层板经过干燥后,常用紫外光灯照射或用显色剂显色检出斑点。

对于无色组分,在用显色剂时,显色剂喷洒要均匀,量要适度。

紫外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检出效果就越好。

展开分离后,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位置用比移值(Rf值)来表示。

化合物斑点中心至原点的间隔与溶剂前沿至原点的间隔的比值就是该化合物的Rf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