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历史文化的角度看习语的词义演变
英语习语的文化观照及其形象转换

、
引言
英语 习语是英语民族在劳动实践 中智慧的结晶,是英语语言 的精 髓。 英语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 的习语, 它们或严肃典雅, 或含蓄幽 默,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 的享受 。 习语就 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熠熠生辉的英语 民族文化。 二 、 语 习语 的 形 成 英 要 透彻 理 解 习语 , 正把 目标 语 转 换 到 位 , 得 必 须 了 解 习 语 形 成 真 就 的文化背景 。比如一个不知道 “ 塞翁失 马” 这个故事的外国人是无 法恰 如其分地运用这个成语 的; 反之 , 如果我们知道莎翁悲剧 ( a l ) ( m e) H t的主 人公 H ml , a e 我们 就不用费力理解 I l oH ml ( t un a e 我绝不犹豫 ) a t 的意思 了。以下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英语习语是如何形成的。 ( ) 一 地理环境与英语 习语的形成 文化的形成脱 离不 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 响 ,特定 的地理环境造就 了特定 的文化。英国是个岛国, 英国人早期 的生活很 大程 度依赖于海 , 他们在 与海 的斗 争中创造了“ 海的文化 ”这一文化对英语 习语 有很深 , 刻 的影响。 k o e o s知道窍门)hi iw i e idifi趁 如: nwt p ( h ro , ss l hl t n r o ta e h w sa ( 热打铁)og wt he t a , o i t ht r m随 波逐流) 另外 , se 。 英语中常用鱼来 比喻人 , 他们 q er s c l s u ef h或 o h表示 “ i i f 怪人”用 l s s , o e h表示“ o f i 放荡的家伙 ”, 用 s fh h i 表示“ ys 害羞 的人” 在海上通商繁荣的时候 , 等。 海盗很猖獗 , 他 们常常打着假旗 号( l l s接近他船而不引起对方 的警惕 ; fsc o ) ae or 后来海 员们用 siu dras o r( a n e e l 打着假 旗号航行) l f co l s 来表示 “ 装” 假 或者 “ 冒 充”。此外 , b e or 被遗忘)wt yn o r( yt ad( hb , i f ig ls 成功地 , hl co 凯旋 地) , t e I i tf o en ’ ni先发制人 占某人的上风)s o e a lwn o m o e s a ( kt e d uos l , e wt eh h
英国历史变迁与英语习语之关联探析

英国历史变迁与英语习语之关联探析陈军洲(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州 511450)摘要:英语习语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折射出了英国历史的变迁,也传达了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学和宗教信仰等信息。
本文针对习语从英国历史的变迁对习语的影响和习语的渊源进行分析,论述了习语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英语习语;历史变迁;渊源;语言特色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6)07-0132-03作者简介:陈军洲(1963-),男,湖北随州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教学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06-04-01如果说语言中的一字一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的话,那么兼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和语法的特殊性的英语习语,更有其深邃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拟侧重对习语与历史变迁的关联、渊源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我们更好地在学习习语中学好文化和在学习文化中学好习语。
一、历史变迁在英语习语中的反映一种民族语言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相关,要了解英语习语的发展史,就应该了解英语的发展史以及英国的历史,因为社会历史的变迁会对语言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英国曾长期受欧洲大陆多个民族的侵占和统治。
英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及其文化痕迹在英语习语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将英国历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公元450年以前,罗马人征服期(R o m an Conquest)。
在古罗马帝国于公元前55年入侵统治不列颠之前,先后居住在不列颠岛的是旧石器人(Pa leo lit h i c M an)、伊比利亚人(Iber-i ans)和凯尔特人(Celts)。
公元前55年-公元407年罗马帝国入侵不列颠并统治近400年,古罗马语言拉丁语迅速成为了不列颠的通用语言。
罗马人征服(R o m an Conquest)给不列颠的语言和文化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现代英语中依然依稀可见。
从英语和英国的发展史看英语与法语的文化渊源

从英语和英国的发展史看英语与法语的文化渊源语言学家捷潘诺夫认为, 英语词汇中有50% 以上是法语借词.英语和法语做为两种关系非常密切的语言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法语对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明显最直接就体现在词汇上.两国一衣带水, 也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法语单词的涌入并非一朝一夕, 在古代、中世纪、现代英语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这些法语借词有其历史文化渊源, 体现了先进的法国文化, 这些先进的文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词汇及其法语词源, 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 促进中英法之间的文化交流.英法两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历史上两国交往频繁,在古代和中世纪,两国的王室、贵族通婚时有发生.诺曼人征服英国后,操法语的诺曼贵族入主不列颠,统治英国经百余年.而且,法兰西一向是欧洲的泱泱大国,产生过灿烂的封建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欧洲文化的中心.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法语对英语词汇影响巨大,进入英语的法语词数量大,涉及面广.英语是源自日耳曼语的一种语言,早在诺曼征服之前,法语词就开始进入英语.建筑城堡和食用咸肉这样的词汇都是从法国传到英国的,castle(城堡)和bacon(咸肉)因此被引入英语.1066 年法国诺曼底公爵率领法国人入侵英国,成为不列颠的统治者.一直到1399 年的300 多年中,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统治着英国的上层社会.这期间法语词汇,特别是有关政治、宗教、司法、科学和文化等领域的词汇大量涌人英语,并与英语相融合. 以诺曼征服为起点的中古英语时期,约有一万多法语词进入英语,其中75% 流传至今仍在使用.从下面的例词可以看出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是多么深.英国政府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词多数来自法语,例如:government(政府),govern( 统治),crown( 王冠),state( 国家),empire( 帝国),realm(王国),authority(权力),sovereign(君主),majesty(陛下),tyrant(专制统治者),usurp(篡夺),subsidy(补贴金),revenue(税收).宗教事务方面的词也多来自法语,例如:religion(宗教),theology(神学),sermon(布道),baptism(洗礼),communion(圣餐),cardinal(红衣主教),dean(教长),trinity(圣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virgin( 修女),saint( 圣人).法律方面的词更是大部分来自法语,例如:justice(正义),equity( 公平);judgement( 审判),crime(罪行),plea(抗辩),suit( 诉讼),plaintiff( 原告),defendant(被告),judge(法官).军事方面也有不少法语词汇,例如:army(军队),navy(海军),peace(和平),enemy(敌人),arm(武器),battle( 战役),combat( 战斗).生活方面的词汇也有许多来自法语, 例如:fashion( 流行式样),dress( 服装),habit( 习惯),gown( 长袍),robe( 罩袍),cloak( 斗蓬),coat( 上衣).表示颜色的词也有从法语来的:blue( 蓝色的),brown( 褐色的),vermilion( 朱红色的),scarlet(猩红色的),saffron(藏红色的),russet( 黄褐色的).这些词先是在社会上层中使用,渐渐地成为全民的词汇.它们在发音和拼写上完全与英语同化了,不少词成为表达社会生活各方面不可缺少的词语.在现代英语时期,法语词仍源源不断进入英语.1660 年英国王政复辟,社会风气靡丽,王室贵族崇尚法国文化,以说法语为时髦风雅,大批法语词被吸收进英语,大多涉及军事、商业、艺术、饮食等,反映出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如dragoon(龙骑兵),parole(假释),ballet(芭蕾舞),burlesque(滑稽剧),champagne(香槟酒),coquette(卖弄风情的女人),liaison(联络),cortege(随从),demarche(外交新方针),décor(舞台装置),forte(强音),soup(汤).十八世纪引入英语的法语词则以军事、外交为主,也有些词反映了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下面是一些比较常用的词:guillotine(断头台),regime( 政体),corps( 军用),manoeuvre(演习),espionage(谍报),depot(仓库),salon(雅致的大会客室),bureau(局),canteen(小卖部),critique(文艺批评),nuance(细微差别),brochure(小册子),rouge(胭脂),etiquette(礼节),police(警察),coup(突然的一击).十九世纪是继中古英语时期之后法语词进入英语数量最多的年代,尤以文学艺术、外交、饮食方面的词汇为多.在19 世纪,当时法国是殖民大国,欧洲的领袖,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外交语言.当时的巴黎不仅是法国的文化中心,而且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由于巴黎大学影响了全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法语成为教育和科学的语言.随着印象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它在巴黎的首次露而,法语又成为艺术的语言.因此,英语中又一次地闯人了相当多的有关教育、科学和艺术的法语词汇.下面举出几个比较常用的词例:literature(文学),Renaissance(文艺复兴),baton(指挥棒),matinee(日戏),premier(总理),attache(使馆馆员)charge d'afaires(代办),prestige(威望),debacle(山崩),dossier(一宗档案材料),menu(菜单),chef(厨房),chauffeur(汽车司机),elite(精华),fiancee(未婚妻).本世纪以来,英语仍在吸收法语词语.英法两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盟国,英语从法语借用了一些与军事有关的词, 如camouflage( 伪装),fuselage( 机身),hangar( 飞机库). 直到现在, 法语词在英语中仍有相当地位,常常带有“ 高雅” 的涵义. 例如有些厂商喜欢在产品上加上法语“de luxe”字样,以显示出一种豪华的气派.但是,法语单词大量被借入英语的历史已宣告结束.目前,大批英语词语, 主要是美国英语的用词涌入法语.英语词大举进入法语, 大有同化法语之势.法语中的英语化现象日趋严重使法国政府和维护法语“ 纯正” 的学者专家们深感头痛.法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像对自己眼睛一样爱护”, 法国甚至以立法和行政双重手段对此进行干预.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认识到英语与法语两种语言之间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 从英语的发展历史及英国历史的重大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了解这些知识, 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两种语言的学习, 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参考文献:[1] 李赋宁. 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 张维友. 英语词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 张秋萍. 浅谈英语中融人的法兰西文化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 年第6 期。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语言不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而且牵涉着一个文化的背景、文化思维、文化价值及本土社会文化等。
大量的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的差异让学习者很难理解,也使得这些习语的互译极具挑战性。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1.历史背景英汉习语的诞生都依托于母语的历史发展背景,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习语“oncein a blue moon”中,“blue moon”一说源自古老的英国历史,意思是满月二次出现;而中文习语“千载难逢”却指的是罕见而难能可贵的事情。
2.思维方式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是理性的,具有哲学的内涵,特别强调人的内在本质;而英语习语,其说话方式经常依赖于比较和外界信息,为向外扩展和传播而构建的短句更具有意义及实用价值。
例如“one apple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暗示了一件好事可以把大不了的问题远远避开,而“人无完人”却暗示优秀是不存在的。
3.文化价值英汉习语在文化价值上也有差异,汉语习语崇尚朴实无华,重视能够磨练心智的思考和行为;而英语习语则崇尚高尚的文明,强调坚持原则,如“no pain no gain(不努力没有收获)”。
二、英汉习语的互译由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仅通过翻译不能完全表达原有的内涵和意义,这就导致英汉习语的互译很容易出现问题。
1.词义辨析单纯以词义辨析为准,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如,英语中的“apple”既指苹果又指英国的“苹果公司”,而中文中的“苹果”则只指吃的水果,并不能翻译成“Apple”。
2.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原有的文化背景意义很容易丢失,也影响了英汉习语的可操作性。
例如,英语中的“red tape”指的是政府官僚作风,表现在中文中就变成了“繁文缛节”;另外,英语习语“pig in a poke”源自旧时西洋猪拳,中文则变成“买老虎铁笼”,并多带着贬义。
历史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历史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英语习语受到多种历史发展的影响,这些历史发展包括英语的由来、对外交流和交换、以及与外部文化融合等。
首先,由于英语的发展渊源,它会将古老的文化遗产及新的发展融合
到一起,萌生出新的表达方式。
其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拉
近了距离,给英语习语注入了更多不同文化的元素,也就形成了现在“杂食”的习语文化基因。
再者,外语文化时常在英语当中融合,跳脱
语言与文化的界线,构成英语习语库。
例如,“龙马精神”这种中国习
语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这种意识形态,也被英语语言所接纳。
总之,历史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无尽,古老的文化、外来语言和代
表某种文化精神的习语,想有意识地吸收都开始成为语言发展的一部分,使英语更加完善多变,令人惊叹。
浅析英语习语与英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浅析英语习语与英国历史发展的关系作者:于志学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12期[摘; ; ; ; ; ;要]; 英国历史是一部不断对抗外族入侵的奋斗史,诸如罗马、斯堪的纳维亚、诺曼等入侵都对英国历史及其语言产生较大影响,这些影响在英语习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将以此为切入点浅析英语习语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关; ; 键; ;词]; 英语习语;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 H310.9; ; ; ;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26-01语言与历史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演变都对语言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英语就是由英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而逐步形成的。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所沉积下来的东西很多都凝聚成脍炙人口的习惯用语,这些习语遂成为语言、文化、历史的升华和凝练。
一、“罗马征服”与英语习语公元前55年,罗马人开始入侵不列颠,随着军事占领,罗马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逐渐渗透到不列颠岛,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也开始传播,深深植根于英国文化中,并对当时英国的语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罗马人占领不列颠岛长达四百年,形成了一个稳固坚实的不列颠拉丁文化。
(一)与罗马有关的英语习语在现代英语中仍然能发现罗马文化的痕迹,一些英语习语也与罗马有关,例如,Do in Rome as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意为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为伟大的事业并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意为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罗马征服对英语语言的影响程度。
(二)与凯撒有关的英语习语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谋划攻打凯撒,当时凯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一条名为鲁比肯的小河。
简析英国的风俗习惯对英语习语的影响-最新教育资料

简析英国的风俗习惯对英语习语的影响-最新教育资料简析英国的风俗习惯对英语习语的影响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现象里,经济是基础,文化则是对整个社会的具体反映。
风俗习惯是随着整个社会群体,例如工人、水手、猎人、农民等群体共同创造出来的,在这些人从事劳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经验感受与习惯还有信仰,从一出生便开始产生了从属于他们的社会文化。
人们的传统习惯与社会风俗受到的影响在语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 英国人名习俗对习语的影响英国的人名习俗是从用名字来代表自己开始的,根据语言的发展以及起源推测,人名也是通过理据来起名的。
换句话说,在起名字的时候,受到人的性格、职业、外貌特征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英语的姓氏里,?子被叫做Slim,矮子被叫做Short,高个子被叫做Long,白人被叫做White,黑人被叫做Black。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职业作为姓氏的有:以打铁为职业的人姓Blacksmith,雕刻的人姓Carver,做面包的人姓Baker,专门从事做饭的人姓Cook,屠夫姓Butcher,以打猎为生的人姓Hunter等等,不一而足。
英国人还特别喜欢用小动物来作为人名:那些好吃懒做的人喜欢叫他为猪Pigg,那些忙碌的人被叫为蜜蜂Bee,老实的人被叫为熊Bear,容易上当的人被叫为鸽子Pigeon,还有那些喜欢浮夸的人被叫为孔雀Peacock,性情温顺的人被叫为羔羊Lamb等等。
在英国风俗中,人名中出现习语主要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风俗习惯、民间传说里所有的人名;第二种是历史文化事件中所包含的典故,人们长时间的使用逐渐形成为习语。
第一种情况里的习语里的人名不是指的特定的某个人,而是泛指一类人。
举例来说,我们经常会看到的Jack,他不是指的杰克这个单独的人,而是指的一类普通人、男孩、男人等,在英国习语中,Jack in the water在水里的杰克,意为在码头打零工的人。
Every Jack has his Jill.每个杰克都有他的吉尔。
从英汉习语的成因中探究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从 英 汉 习语 的 成 因中 探 究 其 折 射 出 的 文 化 内涵
l
崔月玲 _ _ J
[ 要】习语 是一 个 民族 历 史文化 的 载体 ,也是 文化 的产 物 。它最 能 鲜明地 反映 该 民族 的文化特 点 。本 文通过 对 大 摘
量英 汉 习语 的 对 比分析 ,来探 究其形 成成 因 ,从 而透 析英 汉 习语 所折射 出的 文化 内涵 ,并说 明文化 翻译 是 习语翻 译 的
劣的海洋环境斗争 中,形成 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 的
习语 ,汉语 中也 无 完 全 对 应 的 习语 ,如 wete es r 安 a rh t m h t o
大都含褒义 ,在古代 ,‘ ”是皇帝 的象征 ,是汉 民族 的图腾 咙
物, 我们骄傲地称 自己是 “ 的传人” 龙 ,因此衍生 出许多关于 ‘ ‘ 龙”的成语 ,如 “ 子成龙” ‘ 望 ‘ 快婿” “ 凤呈 祥” ‘ 成龙 龙 ‘ 龙 腾虎跃” ;西方人 则认 为 dao rg n是凶残 、邪恶 的化身 ,英语 习语 中 te l ga o h od rg n指 的是魔鬼 ; 因此人们把 “ 亚洲 四小龙”
情有独钟 ,看以下习语 :a eha s 指一个人精神饱 s rs sar e( f o 满 ) rss l h wa 凡事顺利 ) sar s rs 非常美 ) , oe a te y( l ,a fia aoe( , a e s oe( srda rs 火红 ) e frss( a ,ab do e 快乐人生 ) o l o ,n t l a rss( oe 一切并非尽如人意 ) ;在我 国人们常用 ‘ ” ‘ ”来 松 柏
译。
赞美 一个 人坚毅 、挺拔 之品质 ,而英语 习语 中则用 a t n ss o g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 几 种 解 释 , 可见习语是经过长期使用凝炼
收稿日期 : 2 0 1 2 1 2 2 9 * - -
而成的固定词组 、 短 语 或 短 句, 是 语 言 发 展 的 结 晶。 ) 、 习语的范围很广 , 通常包括成语 ( 谚语 s e t h r a s e s p ( ) 、 、 格言( 俗语( 和典故 m o t t o) s a i n s) r o v e r b s y g p ( ) 等 。 其表现形式 音 节 优 美 , 音 律 协 调, 或 a l l u s i o n s 含蓄幽默 , 或严肃典雅 , 并且言简意赅 、 形象生动 、 妙 趣横生 ,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 二) 习语的特点 英语 习 语 的 来 源 途 径 众 多 , 因此其传递的英国 历史文化信息非 常 丰 富 。 它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 以不同 的方式呈现出了英 语 独 特 的 表 现 力 和 感 染 力 , 从而 达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 语 义的 统 一 性 1. 习语 在 语 义 上 具 有 统 一 性 的 特 点 , 它不是独立 的个体 , 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其语义只能通过 词的固定组合加以 体 现 , 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 汇意义中去揣测整体意 义 。 如 f e a t h e r i n s o m e b o d - ’ 我 们 不 能 望 文 生 义 地 去 理 解 其 整 体 含 义, s c a y p, , 如将其拆开理解为 语 的 运 用: “ 语意为 “ 荣 誉” I t w a s a f e a t h e r i n h i s c a f o r t h e n e w t e a c h e r w h e n h e w a s p ” 如果将 此 句 m a d e h e a d o f t h e h i s t o r d e a r t m e n t . y p 译成 “ 新来 的 老 师 帽 上 有 羽 毛, 当他成了历史系主 , 任” 就曲解了该习语的真正含义 , 应翻译为 “ 新老师 。因此在翻译习 得意的事是他当 选 了 历 史 系 主 任 ” 语时应注意它的统一性 。 结构 的 固 定性 2. 众所周知 , 中国的成语具有固定结构 , 其词性和 用字不能随意替 换 。 英 语 习 语 也 是 一 样 , 习语的形
具有很大的历 英语习语可以 说 是 英 语 的 精 华 , 其不 仅 反 映 了 英 语 语 言 历 史 文 化 的 史文化负载量 , 独特特征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 还由于受自然环境 、 传 统文化 、 思维方式等 多 种 因 素 的 作 用 而 体 现 了 英 语 语言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 习语作为人民群众智 慧的结晶 , 是人们从 长 期 的 劳 动 生 活 中 总 结 出 来 的 经验 , 不仅概括了其真实的生活感受 , 也具有深厚的 民族文化特色 。 本文通过对习语以及习语与历史文化的关联等 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 论述了英语习语的语义扩展和 语义缩小的演变过 程 , 以期更好地在学习习语的过 程中学好目标语言的历史与文化 。
*
从英国历史文化的角度看习语的词义演变
李 强
( ) 兰 州商 学院 外 语 学院 ,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2 0
摘 要: 习语是从口语和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 , 是人 类 智 慧 的 结 晶 和 语 言 中 的 瑰 宝 。 英 语 习 语 是 英 语 的 精 华 , 是在一 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 其折射出了英国历史文化 的 变 迁 , 从而渗透出浓郁 的 西 方 文 化 气 息。根 据 习 语 的 来 源、 习语 论述习语词义的演变过程 , 对于我们学习掌握英语 , 并以此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的特点 , 关键词 : 英语习语 ; 历史文化 ; 词义扩大 ; 词义缩小 (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5 3 7 9 2 0 1 3 0 1 0 1 0 7 0 3 - - -
一、 何谓 “ 习语 ”
( 一) 习语的定义 在《 大英汉词典 》 中习语被定义为 “ 具有特殊的 、 , 通常并不 等 于 各 单 个 词 义 总 和 的 涵 义 的 词 组 ” 而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 则将习语解释为 “ 作为一个单位使用的 , 意义不能从其独立的组成部 。 另 外, 英语维基( 分得出的 一 种 表 达 法 ” W i k i e - p ) “ 将其解释为 : 习语是一 种 意 义 不 能 从 其 各 组 成 d i a , 部分的字面意义推 导 出 的 表 达 法 ( 术语或短语) 其 意义具有隐晦性与 比 喻 性 , 只能通过规约化的使用 才能得以体现 。 在 语 言 学 中 , 习语用以描述那些与 常规语言的组合原 则 相 抵 触 的 自 然 语 言 , 常被看作 ” 是一种修辞方法 。
第1 社会科学版 ) 1 卷第 1 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o l . 1 1, N o . 1 V ( )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A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a n. 2 0 1 3 J g y 2 0 1 3 年 1 月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