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

合集下载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

程推进和发展 的重要动力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 , 学生掌握 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 , 而是在教师的
引导下 , 通过学生 自己思考 、 师生问、 生生 间互动交流 所获得. 。 在教学过程中 , 提问与回答具有很强的艺术 性, 比如说 : 提 问要适时、 适度、 适量 , 提问要面对全体 学生 , 提问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要 有针对性 、 启发性和回味性。 例如 ,在学 习 D N A重组技术 的 “ 分子缝合针” D N A连接酶 的作用时教师可 以这样 引导提问 : 可见 D N 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双链 D N A片段 “ 缝合”
下 面 以“ D N A重 组 技 术 的基 本 工 具 ” 为例 , 比较 两种 不 同的导人 方式 。
1 . 1 常规导入法 教师开门见 山: “ 同学们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是我们在必修 2 模块中学 习过的基 因工程 的三种基 本工具 , 还有印象吗?” …・ 一 1 . 2 情境教 学法 ’ . .
— —
首先请学生观看 P P T ( 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提醒 学生注意这段视频传递了哪些信息。 播放学生感兴趣 的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转基 因抗虫棉过程或其他基 因工程的视频 ) ,接着发问 : “ 通过视频你们 了解 到了 哪些主要信息?” 绝大多数学生回答 : “ 我 国科学工作者 已成功培
学生立刻就活跃 起来 , 进行 热烈的讨论 , 探究得 出结论 : 不是一回事。D N A连接酶和 D N A聚和酶的
中图分 类号 G 6 3 3 . 9 1 文献标 识 码 B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传播 、 学生技能
的培养 、 能力 的形成以及思想与品德教育 , 主要是通 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 , 换言之 ,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 活动的核心环节。从整体上来说 , 教学过程应该具有 引入兴趣 的导人美 、 波澜起伏 的流程美 、 抑扬顿挫 的 节奏美和回味无穷的结束美。 探究课堂教学艺术可以 从导人艺术 、 启发艺术 、 提问艺术 、 结束收尾艺术等诸 方面人手 , 使教学艺术贯穿于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之始 终, 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 一 1 导入 艺术对 课 堂教 学 有效 性的作 用

谈中学生物课堂的结课艺术

谈中学生物课堂的结课艺术

谈中学生物课堂的结课艺术【摘要】课堂小结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在中学生物课堂中,教师如何巧妙地通过归纳总结、动手实践和转化升华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和升华重难点,使新知识真正为学生所吸收,并能灵活运用,对于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创建高效课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文重点讨论了中学生物教学的结课策略。

【关键词】生物教学结课艺术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89-02明代文学家谢榛曾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烧的爆竹一般,清脆响亮,震人心弦;结尾要像撞击铜钟一样,清音袅袅,悠然不绝。

写作如此,生物教学亦应如此。

在中学生物课堂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高度重视课堂导入,采取引史讲故、实例探究、设疑、悬念等方式引进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结课时却草草了事,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认为,好的开头固然重要,巧妙的结尾也不容忽视,古人也说过:“一篇之妙,在乎落句。

”根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知道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稳”[1]。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后,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是多么重要。

好的结尾,可以使新授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作用,达到“辞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归纳总结,锻炼技能新课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将本节课内容进行书梳理归纳,建造知识框架,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其中较常见的方法有概念图和列表对比等方式。

根据每节内容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结课方式。

如“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这一节的内容用概念图进行梳理就具有条理清晰、易于记忆的特点,该节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概念图通过运用概念图这一新的教学策略,将知识板块整理成概念图,思路清晰,简单明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主次关系,不至于遗漏或曲解主要概念。

新课改视角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新课改视角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兰兰 兰 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该文结合 生物新课 程教 学实践 , 陈述生物 学教学语言一般要求的基础上 , 在 从语言的导入 艺术 、 言的 引导艺术 语
和语 言的结课 艺术三个方面就新课程改革视角下生物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作一探讨 。
并引导学生在观察酵母菌显微结构 图的同时 ,总结出其形
态 、 构特点。 结
( ) 物 学课 堂教 学 中 的语 言 引 导 艺 术 二 生 根 据 学 生 好 奇 、 知 欲 强 、 维 活 跃 、 习 随 兴 趣 转 移 求 思 学
等特点 , 充分利用生 物学本身具有 的内容丰 富 、 贴近生 活 、 趣味 性强 等 优 势 , 教师 可 根据 学 生 的 “ 近 发展 区”设 计 趣味 最 , 性的语言 , 创设问题情境 , 以诱发 、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求 知欲望 , 使他们 由被动的 “ 我学” 要 转变为主动 的“ 我要学 ” , 并在 学习中实现“ 我会学” 这才是学生终身享用的财富。 . 1 . 任务导学型课 堂的引导艺术 。 渴望了解各种生物的生 命现象 。 揭开生命运动 的本质规律 , 这是 中学生普遍存在 的 心理状态。依据学习内容 , 结合学 生的知识 基础 , 有意识地 创 设 一 些 富 有 趣 味 .发 人 深 思 的 问 题 任 务 ,给学 生 留 下 悬 念 , 以很 好 地 激 发学 生 的探 索 兴 趣 。例 如 , 学 习 《 子 和 可 在 种 果 实 的形 成 》 , 者 先 简 略 介 绍 了大 千 世 界 卣花 种 种 、 时 笔 果 实 繁 多 ,然 后 提 出 问 题 任 务 :为 什 么一 朵桃 花 能 变成 一 个 “ 又 大 又 甜 的桃 子 ?” 为 什 么 果实 都 结 在 开 花 的部 位 ?” 学 “ 在 习“ 显性基 因遗传 和子代性状 ” , 时 提出 了“ 为什么有的父母 郁足双眼皮或一单一双 , 可子女却是单 眼皮 ?” 这些问题必 然 引起 学生 的好 奇 . 他们开动脑 筋思索 , 使 积极 发言 , 从而 引 导学 生 逐 一 完成 学 习 任务 , 自主 建构 知 识 。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课堂上语言 的生动 性,是指将课本 中较为抽象 的概念 具体化,
将复杂的理论通俗 易懂化 。生物课堂上的语言生动性必须在 保证 语
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 ,语言表达 能力 的改善 。 良 好 的语言表达能力 是一名教师必备 的基础技 能。语 言的表达 能力体现 在教师对知识、 定义的表述上 ,在科学性 的基础上 ,要表述准确 ,表 述不能让学生

当, 在此基础上要体现语 言的趣 味性 。 适当的使用 比喻等语言技巧 ,
可 以使很多抽象 的、深奥 的基础知识 化难 为易,方便学生的理解和 掌握。往往严肃 的面孔 ,刻板 的语言 ,会 让学生感枯燥和乏味 。对 于学生而言,知识的传递要结合兴趣 的培养 ,兴趣 才是知识最好的 传授者 。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 ,可 以拓 宽学生 的思路 ,活跃 学生
谈 到生物课堂的语言 的艺术 的时候 ,首先 让我们 探讨一下教学 的语 言 艺术,结合 自身的教学体验 ,我认 为教 学语 言作为课堂教学 的载 体 ,具有针对性、启发性 、知识性和 教育性 的特 点 。然而结合生物 教学 ,我认为,除以上特点外 ,在生物课堂上 的教学语 言还应具备
以下几点特 点:
窗户,将气孔的关 闭的行 为比喻 成人类 的双 手合十 这样学生在学
时,教师 能够及时的将这些词语与观点转化为通俗 易懂 的语 言,向
学 生解释说 明相关 内容 ,便于学 生的接 受。
习的时候可 以较容易 的理解和接 受较 为抽象的气体交换行为 。这样 的例 子在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用扎实 的基本 功,
我认为提高 自己的教 学语 言艺术 性,教师个人可以从 以下三个
出现“ 可 能” 、“ 也许” 、“ 应该” 之类的非确 定性词语 ,避免 学生获得

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汾湖高级中学

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汾湖高级中学

浅议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控陈昌林(吴江市汾湖高级中学215211)摘要生物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复杂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舞台,采用多种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有助于形成张驰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课堂教学调控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对课堂教学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形成张驰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使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设、有序、优化的状态就必须对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以下几种调控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调控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和“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诱导、指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方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训练、实践等多种能力。

如在《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课堂教学中,先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得出染色体在亲子之间的传递是稳定的,但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两部分,那么到底DNA是遗传物质还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呢?发现问题后,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再提问:噬菌体和细菌都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到,那么是如何证明注入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呢?引发学生讨论,教师再予以提示(如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是如何验证O2来源于H2O而不是CO2的)。

学生会想到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何处可标记何种元素?为什么蛋白质要标记S,而核酸要标记P?为什么蛋白质和核酸不能同时标记?经过学生热烈的讨论,让每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再经教师适当的启发和提示,引导学生得出较为科学完整的结论。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化艺术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化艺术
创新 课堂
2 0
s 峨
中 学生 物课堂 教学中的 优化艺术
■ 王 秀 芹


内容 的优 化

三 、 言 的优 化 语 无 论 采 取 哪 种 形 式 的 课 堂 教 学 , 离 不 开 教 师 都 的讲 课 , 师 把 枯 燥 抽 象 的 内 容 生 动 形 象 地 表 达 出 教 来 , 决 于 教 师 对 内 容 的把 握 和 理 解 , 取决 于对 既取 也 自主 探 究 去“ 跳摘 桃 子 ” 。 语 言 的 优 化 。教 师 对 课 堂语 言 的优 化 应 做 到 :1表 () 如 在 学 习 “ 液 ” , 血 细 胞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达 的 思 路 要非 常清 晰 ;2 语 言 要 简 洁 、 了 , 拖 泥 血 时 3种 () 明 不 是 教 学 的重 点 所 在 。 我 在 教 学 中 , 心 给 学 生 设 置 带 水 , 含 糊 不 清 ;3 语 言要 生 动 、 象 。生 动 的教 精 不 () 形 了 3 问 题 :1红 细 胞 偏 少 的人 常 面 色 苍 白 , 晕 学 语 言 , 使 学 生 的学 习 活 动 化 难 为 易 , 个 () 头 能 变枯 燥 为 有 无力 , 么会出现这样 的症状?( ) 为什 2 当我们身体某 趣 , 对 教 学 内容 产 生 “ 绵 ” 用 。 并 海 作 处受 伤 后 , 伤 部 位周 围会 出现 红 肿现 象 , 一 段 时 受 过 例如 , 了 帮助 学 生 理 解 “ 因 的转 录 和 翻译 ” 为 基 间之 后 , 肿 可 能 会 自动 消 失 , 是 什 么 原 因 呢 ? 红 这 的过程, 我用 了如 下 的 语 言 进行 描 述 : 如果 将 整 个 细 () 3 当皮 肤 由 于划 破 而 流 血之 后 , 一 会 儿 血 就 止 住 胞 比喻 为 一个 大 工 厂 , 细胞 核 相 当 于 这 个 工 厂 的 过 则 了, 这是 怎 么 回事 ?学 生 围 绕 这 3 问 题 进 行 自主 指挥总部 , 因就存在于这 个总部 中, 个 基 核糖体相当于 学 习 , 学 习 的基 础上 展 开 讨 论 。 在 生产 车 间 , 白质 就 在 这 个 “ 间 ” 合 成 。基 因 是 蛋 车 里 上 述 3个 问题 与 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 相 联 系 , 学 如 何 控 制 蛋 白质 的合 成 呢 ? 总部 ( 但 细胞 核 中的 D A) N 生 必 须 在 了解 3 血 细 胞 功能 的基 础 上 才 能 正 确 回 发 出的指令到“ 种 生产车间” 核糖体) ( 后开始进行生产 答, 这就使问题略高于学生原有 的认知水平 , 学 ( 促使 合成蛋 白质 ) 这其 中需 要一 个通 讯员 ( R A) , m N 将 生 产生 探 究 的 欲 望 。 教 师 在 讨 论 中 再 加 以点 拨 , 引 “ 部 ” 总 的指 令 准 确 无 误 地 传 达 到 “ 产 车 间 ” “ 生 。 通 导学生将问题与 3种血 细胞的功 能联系起来 , 进而 讯员” 到达“ 生产车间” ,搬运工” tN ) 后 “ ( A 则把细胞 R 解 决 问题 。 中各种“ 原材料 ”游离的氨基酸) ( 运输到“ 生产 车间” 优 化课 堂教 学 的 内容 , 要 教 师 围绕 教 学 的 重 并连接起来。但是 , 需 氨基酸 在核糖体 上结合 的顺 序 点和难点 , 不 同角度 、 同方面 创设各 种 问题情 是非常严格的 , 从 不 怎样才 能确保氨基酸按 一定 的顺 序 境, 引发 学 生 进 行 多 角度 的思 考 和探 究 , 过 自主 学 连接 起 来 呢? 当 “ 运 工 ” 氨 基 酸 运 到 核 糖 体 上 通 搬 把 习并 展 开有 效 的 讨 论 , 重 点 和 难 点 像 “ 星 捧 月 ” 把 众 时, 首先 要 和 “ 讯 员 ” “ 号 ” 碱 基 配 对 )如 果 通 对 暗 ( , 般 地 凸 显 出来 , 知 识 的 传 授 过 程 由 学 生 的被 动 接 “ 号 ” 确 , 使 暗 正 氨基 酸就 在 这 个 位 置 上 “ 家 落 户 ” 否 安 ; 受 变 为 主动 获取 。 则, 这个氨基酸就要到其他 能够与它对 上“ 暗号” 的 二 、 体 的优 化 媒 位 置 上去 。这 样 氨 基 酸就 按 照 一 定 的顺 序被 固定 下 媒体的优化就是 在最 需要媒体 的时候 , 选择最 来 , 通过脱水 缩合 形成 肽链 , 最终 形 成蛋 白质 。那 恰当的媒体并发 挥其最大功能 , 获得最佳 的教学效 么 ,通讯员” 怎样接受并传达 “ “ 是 指令 ” 遗传信 息) ( 果 。在教学 中使用多媒体 进行辅助 教学 , 不是 越多 的呢?“ 搬运工” 通讯员” 与“ 之间又是怎样对“ 暗号” 越好 , 也并非简单地 罗列重复 , 而是既要充分利用各 的呢?这是我们要解 决的两个问题。 种媒体帮助学生有效 地掌握知识 , 又要防止媒 体 的 教学实践表明 , 这种生 动的讲解 既有效地 帮助 “ 狂轰 滥 炸 ” 让 学生 无 所 适 从 。 , 了学 生 理 解 知 识 , 活 跃 了课 堂 气 氛 , 生 兴 趣 盎 又 学 收 在学习“ 血液” , 时 为了能让学 生清楚地观 察到 然 , 到 了 良好 的 教 学 效果 。 其组成 , 我采取实物观察的方法 ; 而在学习 3种血细 优化课堂教学涉及 方方面 面, 既有 教师 自身的 胞时 , 由于 较微 观 , 让 学 生 通 过 显 微 镜 进 行 观 察 。 我 因素 , 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 , 还有各种教学环境 的制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 , 师通过显微投 影与学生共 约 。作为一个教师 , 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 , 教 应 不断地 同分析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为了弥补显微镜下没有 探索和改进 , 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技能 , 进而优化 自 观察 到 血 小 板 的 遗 憾 , 利 用 挂 图 指 导 学 生 学 习 。 我 己的课 堂教 学 。 最后 , 了进 一 步 强 化学 生 对 血 细 胞 的认 识 , 播 放 为 我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赣榆县赣 马第二 中学)

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教学导入原则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一、导入的作用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八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二、导入的“七字”原则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联、形、趣、巧、简。

1、“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导入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

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

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

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

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

高中生物评课简短用语

高中生物评课简短用语

高中生物评课简短用语这堂生物课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让我对生物学产生了更强的学习动力。

这门生物优质课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得清晰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这堂生物课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科学的神奇,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老师的实验教学非常棒,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生物学的魅力。

老师的讲解非常具有启发性,让我对生物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真的很喜欢这门生物课程,每次上课都让我感到收获满满。

老师讲解非常清晰,让我对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堂生物课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生物课程的设计非常合理,每次上课都让我感到轻松愉快。

该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浓厚,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对生物学科有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精神。

这位学生在生物课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扎实的学科基础。

这堂课深入浅出,使我们了解到生物学中的复杂系统。

授课老师表现出色,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本次课程中,老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们对生物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是妙趣横生。

老师的讲解真是太生动了,让我不禁沉浸在这堂生物课的氛围中。

授课老师的讲解风格生动有趣,使得原本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有趣易懂。

生物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让我们对生物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门生物优质课让我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非常值得一听。

我在这堂生物课上学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伴随我一生。

课程内容和进度安排合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这位生物老师的课程深入浅出,使得我们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生物老师的教学方式富有趣味性,注重与我们互动,让我们更加投入课堂。

这位学生在生物学科中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具备很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由浅入深。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但师生双边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老师的教学严谨认真,板书设计合理,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受益匪浅。

这位学生在生物课程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劳动的特殊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情感的纽带。

教师是靠语言把书本知识、科学信息、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要求传递给学生的。

科学、生动、风趣和优美的语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课堂课堂教学教学语言
语言美对教师来说特别重要。

因为语言是教师劳动的特殊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情感的纽带。

教师是靠语言把书本知识、科学信息、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要求传递给学生的。

优美的语言无疑是情感性与知识性的完美统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生物课堂教学语言应科学、准确
生物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首先,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坚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要求在运用概念、阐述现象、运用材料和逻辑表达上准确无误,不能“特创”,不能“随意”,不能将生物学术语与日常生活相混淆。

生物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基本知识,要求真实、确切、所谓确切,就是要求上课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叙述原理,不能含糊笼统,切不可胡言乱语。

例如,讲“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乍一听似乎正确,细一想,不对了。

难道病毒类,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就不属于生物了吗?由于措词不准确而产生的科学性的错误,对教师而言,是不允许的。

另外对生物学观点的传授也要科学、严格。

例如,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一定要强调“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的。

”其次,还有一些如“一般”、“主要”等限定性词语不能随意丢失。

如“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种类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里的“较长时间”、“相对”等词语不能丢。

二、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要优美、动听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力求使语言优美动听,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而饶有趣味。

但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是在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严谨、科学性的前提下使用的。

绝不能为逗乐而哗众取宠,为兴趣而兴趣,它应服从于教学需要。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教学语言的声音美。

应做到语音要适度,语调要柔和,语速要适中,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控适当的音量,使语言像柔和自然的音乐,时而舒缓徐慢,时而高亢激奋,时而停顿间隙,时而一泻千里的语调语速,它们会综合成为一种动人的音乐,入耳入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如果教师的语调呆板,单调始终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平缓单调,就会抑制学生的大脑活动,反而起到了催眠的作用。

2.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极强的逻辑性。

比如“这个”、“啊”、“对不对”等口头禅,它们是清楚明白的大敌,使语言重复拖沓,大大降低了表达的效果。

教师要做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逻辑分明,即是“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3.注意教学语言在体态上的表达。

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娓娓动听的话语,而他没有任何的表情、手势,那么这节课教学效果如何?不言而喻,体态语言是对课堂语言方式教学的必要深化和补充,是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辅助。

教师在教学中用得体的手势,既可增强感情的表达,又会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这样,亲切自然的语气同清晰幽默的语言,加上节奏分明、潇洒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自如的语言,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会显示出语言无穷的生命力。

三、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
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善于启发、诱导、突出趣、新二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科学证明人在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
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如讲《非特异性免疫》时,列举白细胞功能讲到:“同学们,可别小看白细胞这位‘人体卫士’,他们一旦发现外来者入侵——病菌、病毒等微生物,他们立即会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开赴战场,穿过毛细血管壁与入侵者进行殊死的搏斗。

激烈的战斗导致了人体的局部组织红肿,使许多吞噬大量病菌的白细胞光荣牺牲了。

斗争的结果,白细胞的尸体和入侵者的死躯为脓液,但白细胞为保护人体健康而表现出的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也让人顶礼膜拜!”像这样用风趣、幽默的手法把许多生命现象讲得栩栩如生,富于人性,不仅揭发了学生探索生物奥妙的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对生物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教师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应与无聊的耍贫嘴区分开,不能人为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更不能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否则会起负面影响,引起学生的反感。

四、借助幽默,提高教学语言的兴奋性
教学幽默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又是一种教学风格。

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能让学生大脑保持兴奋、放松学习的情绪、减少其劳累与紧张程度,也使学生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在乐中学、学中乐。

如讲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时,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通过反射完成的。

比如我们的手碰上火会立即缩回,没有一个人会说:“感觉不错很舒服,再烧一会儿吧。

”再如讲发酵的概念时列举作米酒的事例“盛米酒的器皿,必须装满,不能半坛噢”。

幽默的语言是师生高兴一瞬间的果实,是友好气氛的结晶。

它既能增强教学语言的兴奋性,又使学生知晓了“理”,而获得了“趣”。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基本手段,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出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生命力,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家庭化的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8,(6).
[2]龙姿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04,(9).
[3]袁冕.农村中学生物课改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学生物教学,2004(01).
[4]胡亮.农村初中生物课改现状与思考[J].贵州教育,2007(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