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山茶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山茶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山茶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山茶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毛油用泵泵入炼油锅,进行脱胶中和操作。
当油和皂明显分离,迅速下沉时,停止搅拌,静置,然后吸出上层清油至水洗灌。
皂角由底部排空管放至皂角桶,当皂角含油较多时,停止放皂脚,皂脚由泵打入皂脚灌。
炼油罐中剩余的油混入下一灌中继续。
炼油罐中转移的清油水洗后去脱色罐中进行吸附脱色。
脱色后的油通过泵以恒定的流量泵入析气器中,油的流量通过流量计来调节。
在析气器中,油通过进料管上的多个喷嘴喷出,析气器中维持大约3mmHg的绝对压力的高真空以使油中渗入少量空气被释放。
油从析气器中出来,被泵入油--油交换器,与从脱臭塔出来的热油进行热交换,被加热到至少180℃。
从油--油热交换器出来,油流入导热油炉加热器,被加热到260℃,导热油在导热油炉中加热到290℃,在整个过程中循环使用。
热的待脱臭油从导热油加热器进入到组合式脱臭塔中,在填料段中用直接汽汽提出脂肪酸和其他相对易挥发的臭味物质,再进入板式段脱臭和热脱色。
在加工低酸价或对于成品油酸价要求不高的油品时,可以不需要通过填料段,直接板式段脱臭和热脱色。
脱酸脱臭后的油从组合式脱臭塔中排出,泵入热交换器与待脱臭油进行交换,再进入冷却器,被水冷却,冷却后油温不高于70℃,最后通过精滤器,进行保险过滤,再存入成品油罐存灌。
对于脱臭后的米糠油,茶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脂(蜡)含量较高的油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脱蜡和脱脂。
先是从油茶籽原料中经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油茶籽毛油存放于毛油存储罐中。
毛油经由茶籽油精炼设备毛油存储罐中加入脱酸罐中,NaOH溶液泵入罐中,罐体中间用水蒸气管道进行加热。
毛油在其内与NaOH溶液进行酸碱中和,降低毛油的酸值,达到脱酸的目的。
中和后产生的杂质、皂脚排出。
古代的榨油机:传统茶籽油精炼技术

目前油茶籽的加工主要采用预榨浸出工艺,由于高温热榨和化学精炼,存在产品品质低、能耗和炼耗高等问题,影响了油茶的加工效益。
低温压榨和吸附精炼技术具有产品品质高、能耗和炼耗低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油料加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油茶籽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
第一种方法主要应用在小型油料加工厂,其特点在于采用“95型”等单螺旋压榨机进行一次性深度压榨,压榨温度很高(125~130℃),因而茶籽油和饼粕的质量较差。
第二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大型油料加工厂,此法是首先将60%以上的茶油挤压出来,然后用有机溶剂对压榨饼进行浸提,残油一般在1%左右,茶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得到成品油,其主要工艺流程如所示:油茶籽→烘干→清理→轧坯→蒸炒→压榨→毛油→精炼→成品油↓油茶饼→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图油茶籽压榨工艺流程图Fig.1.2Squeezingprocessofoilteaseed这两种工艺制取的茶油质量不高,而且生产成本较高,饼粕残油高,大多被作为肥料,造成了资源浪费,影响了油茶籽的加工效益。
传统的茶籽油精炼工艺流程如图1.3所示:茶籽毛油→脱胶→脱酸→脱色→脱臭→高级精炼油图茶籽油精炼工艺流程图茶籽油精炼可以改善茶油的品质和口感,且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茶籽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茶籽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以及油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茶籽油中的大部分活性物质是热敏感型化合物,在油脂的精炼过程中很容易损失,使、茶籽油的品质下降。
因此,探索茶籽油各加工工序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探寻出有利于提高茶籽油品质的精炼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以来出现了一些精炼茶油的新型方法,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方法有低温冷榨精炼和膜技术精炼等。
魏佳等通过应用研究发现,与传统的高温精炼工艺相比,低温精炼油中的VE、VD3、角鲨烯和甾醇的保留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表明低温精炼技术可以在有效除去茶籽油中不良成分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使茶籽油中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得到保留。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流程一、采收—贮藏—清理除杂1 采收2 贮藏油茶果采收回来后,需要堆放5-6天,以促进油茶果熟后果壳开裂,能提高油茶果的含油率。
然后把油茶果摊到晒坪上,经常翻动再将油茶籽晒到种仁和种壳分离后,油茶籽晒后,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说明油茶籽基本晒干,可以收藏室,以备榨油。
油茶籽的贮藏特性:1、容易发热生霉,脂肪易氧化发热,蛋白质易吸湿发霉变质。
2、不耐高温,易发生油料出现走油现象。
3、安全水分低,油料的安全水分=油料中非脂肪部分*15%,油茶籽的安全水分为8%. 4、组织柔软容易破损,脂肪密度小,占据面积大。
5、吸湿性强,容易软化。
6孔隙度小,堆湿热,不易散发。
油茶籽的贮藏方法: 1、干燥降水,含水量为8%及以下的油茶籽可贮藏60-90天,含水量为10%的油茶籽可存放40天,含水量在12%以上的,必须干燥后贮存。
2、低温入库,堆垛温度控制在25度以下。
3、合理堆放,散装不超过1米高,袋装不超过6包高度,且堆成通风垛。
4、及时通风,经常翻动垛表面,以散发湿热。
5、加强巡查。
3 清理除杂清理除杂的目的:提高出油率;提高茶油质量和饼粕的利用价值;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磨损程度;增大设备处理量。
方法有:风选,筛选等方法。
油料的清理工艺要求:净油茶籽最大含杂量小于0.2%,使用26-28孔/25.4毫米筛检验(孔径为0.7mm左右);边角料含油茶籽量小于0.5%。
二、压榨工艺流程:剥壳—蒸炒—压榨制油—毛油除杂过滤该工艺的关键技术为:A、剥壳的水分,壳仁的比例。
B、蒸炒的温度、投籽量、炒籽的时间。
C、入榨的温度,籽的生熟度,茶饼的厚度。
1 剥壳剥壳及仁壳分离的要:破壳率高,不漏籽,粉末度小;仁中含壳率在5%-10%之间,使用10目/英寸检验筛检验(孔径为2mm);壳中含仁率不超过0.5%(手捡法检查),如有整籽,按剥壳后计入。
剥壳方法:撞击法(撞击式剥壳机)。
采用油茶籽剥壳机剥壳。
油茶作坊的榨油工艺流程

油茶作坊的榨油工艺流程
油茶作坊的榨油工艺流程如下:
1. 鲜叶采摘:选择优质的油茶树鲜叶进行采摘,通常采摘时间在10月至11月之间,此时鲜叶含油量较高。
2. 清洗:将采摘的油茶鲜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3. 晾晒:将清洗后的油茶鲜叶晾晒至水分蒸发,通常晾晒时间为2-3天,待鲜叶水分含量控制在12-15%之间。
4. 破碎:将晾晒后的油茶鲜叶进行破碎,一般使用机械破碎机将鲜叶破碎成细碎的颗粒。
5. 蒸煮:将破碎的油茶鲜叶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一般蒸煮时间为20-30分钟,蒸煮的目的是提高油茶鲜叶中的油脂含量。
6. 榨油:将蒸煮后的油茶鲜叶放入榨油机中进行榨油,榨油机会通过物理压榨的方式把油茶中的油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油茶油。
7. 沉淀:将榨油得到的油茶油置于静置桶中进行沉淀,一般静置时间为24-48小时,使油茶油中的杂质沉淀到底部。
8. 过滤:将沉淀后的油茶油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悬浮物,以得到清澈透明的油茶油。
9. 脱水:通过离心机等设备将油茶油中的水分脱除,以提高油的质量和稳定性。
10. 包装:最后,将脱水后的油茶油进行包装,通常以玻璃瓶、塑料瓶或包装袋等形式进行包装,并标明产品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以上是一般油茶作坊的榨油工艺流程,具体的操作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工艺和设备有所差异。
油茶作坊的榨油工艺

油茶作坊的榨油工艺
油茶是一种传统的饮品,榨油工艺是将油茶树的种子或果实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提取出油茶油的过程。
下面是一般的油茶榨油工艺:
1. 采摘:选择成熟的油茶果实,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摘。
2. 清洗:将采摘的油茶果实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污垢。
3. 烘干:将清洗后的油茶果实放入烘干机中,将果实表面的水分蒸发掉,以便后续的榨油工序。
4. 榨油:将烘干后的油茶果实送入榨油机中进行榨油处理。
榨油机会将油茶果实中的油分离出来,得到油茶油。
5. 过滤:榨油后得到的油茶油含有杂质,需要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处理,将杂质筛除。
6. 精炼: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油茶油还需经过精炼处理,以提高油的质量和口感。
精炼通常包括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
7. 包装:经过精炼处理的油茶油将被装入包装容器中,进行密封,以保持油的新鲜度和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地区和工艺流程中,榨油的具体步骤和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现代化的油茶榨油工艺还会采用一些高科技的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榨油效率和油质量。
茶籽榨油机设备工艺原理

茶籽榨油机设备工艺原理1. 前言茶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油,具有特殊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
茶籽榨油机是将茶籽进行初步加工后,进入榨油机进行榨取,得到茶油产品的设备。
在茶籽榨油机工艺中,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榨油的原理,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茶籽榨油机设备的工艺原理。
2. 茶籽榨油机工艺流程茶籽榨油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洗抛杂茶籽榨油机的原料茶籽需要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清洗抛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茶籽的品质和干净度,降低茶籽榨油机设备的故障率。
(2)蒸煮烘干清洗后的茶籽进入蒸煮锅进行蒸煮,蒸煮的目的是为了使茶籽中的油脂更容易榨取。
蒸煮后茶籽需要经过烘干工艺,将水分蒸发掉,使茶籽快速达到干燥状态。
(3)榨油经过蒸煮烘干后的茶籽进入榨油机进行榨取,最终得到茶油产品。
榨油机主要有冷榨和热榨两种工艺,不同的榨油工艺会影响到茶油的品质和口感。
(4)精制过滤榨取后的茶油需要进行精制处理,去除杂质和不良味道。
精制过程主要包括脱酸、脱腥、脱味等处理。
最后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保证茶油品质的稳定性。
3. 茶籽榨油机设备原理茶籽榨油机主要由进料齿轮、进料口、压轴、压榨螺旋、加热装置、过滤器等部分组成。
(1)进料齿轮进料齿轮是茶籽榨油机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将清洗和烘干后的茶籽送入榨油机的主体部分。
进料齿轮采用均压式进料,可以使茶籽均匀地分配到压轴中央。
(2)压轴压轴是茶籽榨油机设备中用于压榨茶籽的部分,它可以保持和稳定压榨螺旋的位置和旋转速度,进而保证茶籽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被压榨螺旋进行压榨。
(3)压榨螺旋压榨螺旋是茶籽榨油机设备中用于压榨茶籽的主要部分。
压榨螺旋的转速决定了茶籽在设备中停留的时间,加热装置为压榨螺旋提供了必要的加热和热量。
(4)加热装置在一些榨油机设备中,为了提高榨油效果和茶油品质,通常会添加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可以使茶籽中的油脂更容易榨取,而不需要通过高压和高温的方式进行压榨。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流程一、采收—贮藏—清理除杂1 采收2 贮藏油茶果采收回来后,需要堆放5-6天,以促进油茶果熟后果壳开裂,能提高油茶果的含油率。
然后把油茶果摊到晒坪上,经常翻动再将油茶籽晒到种仁和种壳分离后,油茶籽晒后,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说明油茶籽基本晒干,可以收藏室,以备榨油。
油茶籽的贮藏特性:1、容易发热生霉,脂肪易氧化发热,蛋白质易吸湿发霉变质。
2、不耐高温,易发生油料出现走油现象。
3、安全水分低,油料的安全水分=油料中非脂肪部分*15%,油茶籽的安全水分为8%. 4、组织柔软容易破损,脂肪密度小,占据面积大。
5、吸湿性强,容易软化。
6孔隙度小,堆湿热,不易散发。
油茶籽的贮藏方法: 1、干燥降水,含水量为8%及以下的油茶籽可贮藏60-90天,含水量为10%的油茶籽可存放40天,含水量在12%以上的,必须干燥后贮存。
2、低温入库,堆垛温度控制在25度以下。
3、合理堆放,散装不超过1米高,袋装不超过6包高度,且堆成通风垛。
4、及时通风,经常翻动垛表面,以散发湿热。
5、加强巡查。
3 清理除杂清理除杂的目的:提高出油率;提高茶油质量和饼粕的利用价值;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磨损程度;增大设备处理量。
方法有:风选,筛选等方法。
油料的清理工艺要求:净油茶籽最大含杂量小于0.2%,使用26-28孔/25.4毫米筛检验(孔径为0.7mm左右);边角料含油茶籽量小于0.5%。
二、压榨工艺流程:剥壳—蒸炒—压榨制油—毛油除杂过滤该工艺的关键技术为:A、剥壳的水分,壳仁的比例。
B、蒸炒的温度、投籽量、炒籽的时间。
C、入榨的温度,籽的生熟度,茶饼的厚度。
1 剥壳剥壳及仁壳分离的要:破壳率高,不漏籽,粉末度小;仁中含壳率在5%-10%之间,使用10目/英寸检验筛检验(孔径为2mm);壳中含仁率不超过0.5%(手捡法检查),如有整籽,按剥壳后计入。
剥壳方法:撞击法(撞击式剥壳机)。
采用油茶籽剥壳机剥壳。
山茶油压榨精炼操作规程

山茶油压榨精炼操作规程茶籽压榨操作规程一、开车前的准备1、全面了解油料的来源、质量(含油、含杂、含水等性能);2、检查各机械设备有无残缺破损,如有应立即进行整修;3、检查各种设备的润滑情况,各轴承和油杯应保持有适量的润滑油;4、注意检查传动带的松紧和接头的牢固程度,盘动各机器的运转部分,如发现有不符合运转要求,应即整修;5、检视各种设备内有无工具、机器零件或其它物品遗留在内;6、周密检查蒸汽系统的设备、管路、阀门及汽水分离器有无漏汽及阻塞现象;7、检查各种设备上的开关、压力表、安全阀,各种仪表及控制系统的灵敏度;8、检查各设备料箱、油池、输油管及物料流管及阀门是否有阻塞和泄露现象,及时调整;9、预先领好运转中需用的备品及物件、工具;10、校验计量仪表是否灵敏,保证准确;11、检查除铁器的磁钢的吸铁能力是否合乎规定要求;12、检查各加热设备内是否存有乏水,在开车前通过旁通管将乏水放尽;13、全面检查和确认各个机械设备,确保各设备内无异物、设备无故障且保障设备的良好润滑。
确保各减速机内润滑油足够且符合生产要求;14、检查蒸汽、电气、空压气以及给排水的供应条件和质量要求。
二、开车步骤1、进料前20分钟对平板烘干机进行预热;2、开启除尘风机Z111及配套关风器;3、平板烘干机预热20分钟左右后,启动平板烘干机Z105、2#提升机Z104、清理筛Z103、1#提升机Z102、喂料斗Z101,按所需流量从喂料斗向1#提升机供料;4、当物料到达平板烘干机第三层时,打开调质锅蒸汽阀门给调质锅预热,然后启动4#提升机Z113、剥壳机Z108,3#提升机Z106;调整剥壳机风量、转速、物料流量,保障剥壳机脱壳效果,风力吸壳效果,效果不好时注意调节风门;待料进入4#提升机后开启调质锅,调整调质锅Z114间接蒸汽压力,保证茶籽入榨前水分及温度适宜且达到良好的软化熟胚效果;5、当调质锅物料到达下层时,依次启动榨油机组Z118、分料绞龙Z117和5#提升机Z115,缓慢调节榨油机喂料频率和出饼厚度来控制榨油机达到最佳效果;6、开启出饼绞龙和油渣绞龙;7、当储油箱到达可滤量时开启过滤机和过滤油泵进行压榨油过滤;将清油泵入毛油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油茶籽油是高档食用油,能否将油菜籽脱皮冷榨生产工艺移植到油茶籽生产上来,还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油菜籽仁和油茶籽仁化学组成不一样,油菜籽仁含粗蛋白较高,为 30%左右,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约为17%,这与大多数油料籽仁的化学组成特点是一致的,即油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
但油茶籽不同,其粗蛋白含量较低,在仁的水分平均为8.7%时粗蛋白含量平均约为 9 4%,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平均为35.5%。
采用脱壳、加水调质、冷榨工艺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是否可行有待实践检验。
宏日机械油茶籽油加工成套设备工艺:
主要工序设备和工艺参数:
清理采用两层振动筛,去除油茶籽中的大小杂质。
大杂主要是未裂开的油茶蒲(或称茶包 )。
低温干燥采用平板烘干机,控制夹层加热蒸汽压力0.2M Pa左右,对含水分8%左右的油茶籽干燥至水分含量4%左右。
尽量减少仁中的游离水分,以利于加水调质。
仁中水分高,使榨料塑性增大,当榨料压力增大时,将使流油通道变窄,影响出油。
分级由于单粒油茶籽体积从 0.3 ~2.5 cm 不等,重量从0.461 ~1.4 6 3 g 不等,相差较大,决定采用分级将大小差不多的油茶籽汇集起来,为脱壳创造条件,分级采用振动筛。
脱壳采用撞击式粉碎机将油茶籽打碎,油茶籽壳较薄,且经干燥后水分较低,易于破碎。
仁壳分离仁壳分离主要有两个主要指标,即壳中含仁和仁中含壳。
显然,壳中含仁越低越好,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提高出油率和出饼率。
我们将壳中含仁率定为0.3%,由于前道采用了分级工序,要达到这一指标并不困难。
生产稳定后,壳中含仁几乎检测不出。
仁中含壳希望越低越好,但有两点需要考虑,其一是含壳率低了,榨油机榨膛容易被入榨料抱死,造成滑膛,压榨难于进行,即使是双螺杆榨油机也如此,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是应考虑饼的溶剂法浸出取油,当饼中含壳量少了,没有骨架,料层易被压实,溶剂渗透困难,导致粕中残油高,湿粕含溶高,影响浸出效率和溶剂消耗。
综合上述两点,经反复调试,笔者认为仁中含壳有一个最佳值,这个最佳值以分出油茶籽含壳量的 75%左右为宜。
当仁中含壳高于最佳值时,由于坚硬的壳与榨机榨膛的摩擦加剧,出榨机饼温将超过70 ℃。
破碎采用带齿对辊破碎机对含有一定量壳的仁进行破碎,其目的是将大小不一的颗粒细粒化和均匀化,使其具有最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加水调质。
但粉末度不能太大,因此应严格控制两齿辊的间距。
加水调质水是极性最大的分子,其介电常数高达 80.36 。
众所周知,蛋白质分子表面分布着各种不同的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同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蛋白质与大量的水分子紧密结合。
直接吸附在蛋白质表面的水分子,同蛋白质结合最牢固,常称为束缚水或结合水,蛋白质分子表面吸附的水层称为水化层。
吸水后的蛋白质分
子体积增大,原来聚在一起的蛋白质颗粒彼此分得很开。
这就为极性很小(介电常数为 3.0 —3.2)的油脂聚集和流动创造了条件。
前已述及,油茶籽仁中还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其中还原糖约为3.6%、总糖约为 9.3%、淀粉约为18.7%、粗纤维约为3.9%。
这里纤维素是植物的结构多糖,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虽无水溶性,但有亲水性。
其余的糖类由于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因此都能与水结合。
值得说明的是淀粉,淀粉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的混合物,直链淀粉具有螺旋盘绕结构,而支链淀粉是分支分子。
脂类体在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内与淀粉搅缠在一起,构成的网状结构能阻止油的流动。
当加入水后,淀粉能与水紧密结合,而使螺旋盘绕结构松弛,同样也为油脂的聚集和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实践中当加水至一定量时,可明显看出油已分离出来。
加水调质的作用正在于此。
油茶籽仁经加水后整个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油脂的压榨挤出。
考虑到榨料应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加水量一般控制在2%左右。
压榨选用压缩比较大的双螺杆榨油机。
由于整个生产均在较低温度(人榨料温≤35 qc )下进行,仁中的蛋白质等未变性,因此无论采用单螺杆榨油机还是双螺杆榨油机均应对榨机结构作一定的调整,以适应人榨料性质的变化。
经调整后的双螺杆榨油机,一次压榨饼中残油即可达到 8%(干基)以下,出油效率可达 86%。
双螺杆榨油机在油料脱壳 (皮 )冷榨上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某些
不足,如榨料在压榨时间上并非完全一致,出饼口处饼块厚薄相差较大。
精细过滤由于加工过程的低温,入榨料中蛋白质和糖未变性,油中混入这些物质的碎片比较混浊。
本工艺采用密闭过滤机和袋式过滤机两次过滤,以保证冷榨油的清澈透明。
油茶籽收获时的成熟度,采摘方式,储存的水分和温度,运输时的损坏等都会影响冷榨油茶籽油。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
公司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科研、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
具备很强的各类油脂预处理,浸出,精炼和分提设备加工能力。
设备环保节能,出油率高,专业工程师团队为您量身打造方案,欢迎到厂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