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标准及规范
保温标准范文

保温标准范文保温标准保温标准是指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保温是指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板、窗户以及管道等部位进行绝热处理,减少热量的散失或进入,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益,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下面将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板、窗户和管道等方面介绍保温标准。
首先,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墙体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主要隔热层。
一般来说,外墙的保温标准要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5W/(m·K),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60mm,且要求保温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水和防火性能。
同时,对于高层建筑,还需要考虑外墙的抗风压能力,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其次,屋顶的保温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屋顶是建筑物散热量的主要通道。
一般来说,屋顶的保温标准要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3W/(m·K),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100mm。
此外,屋顶的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防水和抗老化等性能,以提高保温层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需要确保屋顶能够抗风压和抗震,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再次,地板的保温标准可以通过增加地面的保温层来减少地面的散热。
一般来说,地板的保温标准要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5W/(m·K),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50mm。
同时,地板的保温层还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压性能,以满足人们对地面使用的需求。
此外,窗户的保温标准也是保温工作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窗户的保温标准要求玻璃的导热系数不大于2.5W/(m·K),窗框的导热系数不大于3.5W/(m·K)。
同时,窗户的密封性能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最后,对于建筑物的管道,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温处理,以减少管道热量损失。
一般来说,管道的保温标准要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4W/(m·K),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和热量传递特性来确定。
总之,保温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益,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和稳定。
管道保温规范与要求

管道保温规范与要求管道保温是指在管道上进行一定的保温措施,防止管道中的冷凝水过早结露,从而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关于管道保温(冷凝水)规范与要求的一些内容:1.规范概述:2.保温材料选择:保温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管道工作温度、环境温度、介质性质等因素进行合理选取。
一般常用的管道保温材料有硅酸铝纤维毡、氟碳喷涂、聚氨酯喷涂、玻璃棉、聚氨酯硬泡等。
不同的保温材料具有不同的保温性能和适用范围,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选用。
3.保温层厚度要求: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管道的工作温度、环境温度以及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保温层的厚度越大,保温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工程成本和管道直径。
4.保温层施工要求:保温层的施工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保温效果。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温材料的拼接、固定、密封等工艺要求,以及管道表面的清洁和处理。
施工结束后,应做好保温层的防护措施,防止因外力或其他因素导致保温层受损。
5.密封性要求:保温层施工后,应检查保温层的密封性能,确保管道上的冷凝水不会渗漏到保温层内部,防止材料受潮、结露或损坏。
密封性能的要求应根据管道介质的性质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来确定。
6.保温层防护要求:为了延长管道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和保持保温效果,应对保温层进行适当的防护。
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腐蚀、防护层等。
同时,还应注意管道保温层周围的环境因素,避免对保温层造成破坏、影响保温效果。
7.检测和验收标准:在管道保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以确保保温效果符合要求。
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保温层的热阻、热传导系数等。
检测和验收标准一般由相关标准制定机构提供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总之,管道保温(冷凝水)规范与要求主要包括保温材料选择、保温层厚度要求、保温层施工要求、密封性要求、保温层防护要求以及检测和验收标准等内容,旨在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温效果。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保温隔热依据标准及规范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保温隔热依据标准及规范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3《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2005 4《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5《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6《绝热材料稳态热理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10295-887《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888《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Γ10801-1-20029《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2-2002 10《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Γ11969-199711《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方法》GB"11970-199712《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Γ11971-199713《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14《陶瓷墙地质胶粘剂》JC/T547—9415《建筑保温砂浆》GB/T20473-200616《增强制品试验方法》GB/T9914.3-200117《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GB/T7689.5-200118《镀锌电焊网》QB“3897-199919《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 20《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6729-1997 21《泡沫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GB/T6343-199522《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GB/T8811-198823《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GB/T8813-199824《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密度、含水率及吸水率》GB“5486.3-2001∣25《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力学性能》GB/T548622001 26《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C/T24—200027《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200428《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29《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2 30《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31《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8-2002。
保温标准及规范

设备,管道保温规程目录1 总则 (2)1.1 适用范围 (2)1.2 结构组成 (2)2 完好标准 (2)2.1 保温结构 (2)2.2 保温效能 (2)2.3 档案资料 (2)3 维护与检查 (3)3.1 日常维护检查 (3)3.2 定期检查 (3)4 检修周期与内容 (3)4.1 检修周期 (3)4.2 检修内容 (4)5 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4)5.1 一般规定 (4)5.2 绝热层 (6)5.3 防锈层与防潮层 (7)5.4 保护层 (8)5.5 质量要求 (9)6 检修工程验收 (10)6.1 中间验收 (10)6.2 总体验收 (10)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0)7.1 维护与检查安全注意事项 (10)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0)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企业设备与管道保温的维护与检修。
1.2 结构组成设备与管道保温其结构包括保温结构与保冷结构。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绝热层)和保护层组成。
处于室外、地下及潮湿条件下的保温结构应加设防潮层。
保冷结构一般由防锈层、保冷层(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组成。
2 完好标准2.1 保温结构2.1.1 保温结构完整,内部各层均匀一致,搭接严密,无空缺,无变形等现象。
2.1.2 防锈层完整,封闭严密,无破损,无腐蚀。
2.1.3 绝热层完整均匀,无缺损、变形、吸潮、松脱、变质和接缝脱节等现象,紧固合理,松紧适度。
2.1.4 防潮层严密,完整,无开裂、破损和透水等现象。
2.1.5 保护层完整牢固,均匀一致,无脱落、透水、开裂、翻边、起皮和破损现象,并无明显凹凸现象和变形。
2.1.6 保温结构表面色泽均匀,无腐蚀,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防腐涂色符合HGJ010043-91《管道涂色》的要求。
2.2 保温效能2.2.1 设备与管道的保温效果应满足工艺要求或设计要求。
2.2.2 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环境温度不超过25℃时,其表面温度不超过50℃;b.当环境温度大于25记时,其表面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与25℃之和。
锅炉管道保温标准规范最新

锅炉管道保温标准规范最新
1. 保温材料的选择
保温材料应根据锅炉管道的工作环境和温度要求来选择,常见的保温
材料包括岩棉、玻璃棉、聚氨酯泡沫等。
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
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温性。
2. 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管道的直径、工作温度以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来计算确定。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应满足热损失最小化的要求。
3. 保温结构的设计
保温结构应包括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件。
保温层应均匀覆盖管道表面,保护层应能防止保温材料受潮、受损,固定件应保证保温层的稳
定性。
4. 保温施工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保温材料的质量,确保保温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
5. 保温效果的检测
施工完成后,应对保温效果进行检测,包括保温层的厚度、均匀性以
及保温材料的物理性能等。
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6. 保温维护与检修
锅炉管道保温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保温效果的持久性。
维护工作包括检查保温层的完整性、更换损坏的保温材料等。
7. 安全与环保要求
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应符合国家的安全和环保标准,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 规范的更新与修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保温标准规范应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结束语
锅炉管道保温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手段。
遵循最新的保温标准规范,不仅可以保证锅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外墙保温技术标准及要求

外墙保温技术标准及要求
外墙保温技术标准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选用: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材料质量和环保性能。
常用的
保温材料有EPS板、XPS板、岩棉板等。
同时,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耐久性。
2.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确保保温层的紧密性和平整度。
涂料的涂刷应均匀、完整,无漏涂现象。
粘贴材料的粘结应牢固可靠,确保保温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3.热桥处理:热桥是穿墙面的导热路径,会降低保温效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应注意处理热桥问题,采取措施减少导热。
4.施工条件:基层墙体经过结构验收合格,如是旧墙面必须经过必要处理后方可
施工。
墙面有水时不能直接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五级以上大风或雨天不能施工,
门窗或辅框已安装完毕。
各种与外墙有关的管线、预埋件、支架等已安装到位,并预留出外保温的余地,外脚手架的拉结已移到门窗洞口处。
5.质量要求:使用的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和标准要求。
原材料入库时需
检验证书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原材料复检:20000米的材料中,不得少于3次以下抽样检查,不少于6次抽查。
取3块保温测试新项目:相对密度、抗压强度、着火特性等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外墙保温技术标准及要求涵盖了材料、施工、热桥处理、施工条件和质量要求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外墙保温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外墙保温规范标准

外墙保温规范标准外墙保温工程是指对建筑物外部进行保温处理,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环境。
外墙保温规范标准是为了确保保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建筑物在保温处理后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外墙保温规范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材料选择:外墙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
常用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等,应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2.安装要求:外墙保温材料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保证材料的固定牢固,并与建筑结构形成良好的整体。
通常要求保温材料与墙体之间有适当的间隙,以利于材料的膨胀和收缩。
3.防火性能:外墙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防止火灾扩散。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相应的防火等级要求也不同。
4.保温层厚度:外墙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热工要求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保证保温层的热阻值符合要求。
一般要求保温层的厚度不得小于指定数值。
5.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包括保温层、抗裂层、面层等,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保温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够适应建筑物的变形和环境的变化。
6.施工工艺: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施工工艺要求,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材料的质量和封闭性,避免出现漏浆、漏胶等现象。
7.验收标准:外墙保温工程的验收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保温层的厚度、表面平整度、抗裂性能、防火性能等。
综上所述,外墙保温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外墙保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建筑物在保温处理后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符合规范标准的外墙保温工程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的舒适度,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保温施工规范标准

最新保温施工规范标准保温施工是建筑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程,旨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以下是最新保温施工规范标准的概述:一、保温材料的选择保温材料应根据其热阻值、耐久性、防火性能、环保性能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岩棉、玻璃棉、聚氨酯泡沫等。
二、施工前的准备1.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保温材料的特性和施工技术。
2. 检查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现场清洁、干燥,无障碍物。
3. 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和辅助材料,如粘接剂、固定件、密封材料等。
三、保温施工流程1. 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无油污和杂质,必要时进行打磨或清洁。
2. 保温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铺设保温材料,注意材料的拼接和固定,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固定保温材料:使用专用固定件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基层上,确保其稳定性。
4. 密封处理:对保温材料的接缝和边缘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空气和水分渗透。
5. 保护层施工:在保温层上施工保护层,如抹灰层、瓷砖层等,以保护保温材料不受外界影响。
四、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保温层的厚度、平整度和固定情况符合标准。
3.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施工安全1. 施工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非施工人员远离施工区域。
3. 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环境保护1.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排放。
2. 施工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七、施工验收1.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详细的验收工作,包括保温层的厚度、平整度、密封情况等。
2. 验收合格后,应编制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作为工程档案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道保温规程目录1 总则.......................................................................1.1 适用范围.............................................................1.2 结构组成.............................................................2 完好标准...................................................................2.1 保温结构.............................................................2.2 保温效能.............................................................2.3 档案资料.............................................................3 维护与检查.................................................................3.1 日常维护检查.........................................................3.2 定期检查.............................................................4 检修周期与内容.............................................................4.1 检修周期.............................................................4.2 检修内容.............................................................5 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5.1 一般规定............................................................5.2 绝热层...............................................................5.3 防锈层与防潮层.......................................................5.4 保护层...............................................................5.5 质量要求.............................................................6 检修工程验收...............................................................6.1 中间验收.............................................................6.2 总体验收.............................................................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 维护与检查安全注意事项...............................................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企业设备与管道保温的维护与检修。
1.2 结构组成设备与管道保温其结构包括保温结构与保冷结构。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绝热层)和保护层组成。
处于室外、地下及潮湿条件下的保温结构应加设防潮层。
保冷结构一般由防锈层、保冷层(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组成。
2 完好标准2.1 保温结构2.1.1 保温结构完整,内部各层均匀一致,搭接严密,无空缺,无变形等现象。
2.1.2 防锈层完整,封闭严密,无破损,无腐蚀。
2.1.3 绝热层完整均匀,无缺损、变形、吸潮、松脱、变质和接缝脱节等现象,紧固合理,松紧适度。
2.1.4 防潮层严密,完整,无开裂、破损和透水等现象。
2.1.5 保护层完整牢固,均匀一致,无脱落、透水、开裂、翻边、起皮和破损现象,并无明显凹凸现象和变形。
2.1.6 保温结构表面色泽均匀,无腐蚀,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防腐涂色符合HGJ010043-91《管道涂色》的要求。
2.2 保温效能2.2.1 设备与管道的保温效果应满足工艺要求或设计要求。
2.2.2 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环境温度不超过25℃时,其表面温度不超过50℃;b.当环境温度大于25记时,其表面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与25℃之和。
保冷结构的表面温度应高于设计采用的当地露点温度1-2℃。
2.2.3 散热损失应不超过GB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规定的最大热损失的允许值。
2.3 档案资料2.3.1 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档案资料包括:保温结构的原始竣工档案资料;使用过程中保温结构变更的档案资料;历次设备及管道保温绝热效果的测试评价资料;重要设备及管道保温大修记录;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保温的应用记录。
2.3.2 档案资料应填写及时、清楚、工整。
3 维护与检查3.1 日常维护检查3.1.1 保温结构要完整,不得损伤破坏,不得对保温结构踩、踏、敲、打。
确因工作需要损伤的保温结构要及时恢复。
3.1.2 保温结构的宏观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部位。
膨胀节、伸缩缝部位;管道及设备的支架部位;保温的起点与终点部位,平面弯曲与拐角部位;容易踩踏和损坏的部位;新老保温层连接部位。
3.1.3 保护层的外观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现象:a.玻璃布包缠层:松弛、开缝、封头脱开、涂料油漆失效、变色、失去光泽、透湿等;b.抹面保护层:开裂、脱落、透湿等;c.金属保护层:螺钉连接或咬口松脱、表面腐蚀、挠边、.变形等。
3.1.4 设备与管道在检修投用前应对保温进行一次单体检查,合格后方可投用。
3.2 定期检查3.2.1 每季应对保温的设备和管道巡回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或更换。
3.2.2 每年入冬前应对设备及管道保温进行一次彻底整顿。
3.2.3 工厂应每三年对下述设备与管道保温的绝热效果进行测试:a.重要的设备及管道保温;b.长期使用的设备及管道保温;c.工艺上发现温度波动大、工艺条件差的设备及管道保温。
4 检修周期与内容4.1 检修周期4.1.1 设备及管道保温的检修一般分为维修、小修和大修。
其检修周期通常随设备及管道的检测或检修进行。
4.1.2 当不考虑设备与管道的检测与检修时,保温结构的维修:小修和大修周期如表1。
4.1.3 当保温结构表面热损较大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或超过GB4272—84《国家保温技术须通则》允许的最大热损值时,应进行大修。
其大修间隔期可不受表1限制表14.2 检修内容4.2.1 维修.保护层局部损坏修补;保温结构局部受形、松脱的4.2.2 小修包括维修内容;保护层表面的整体刷油涂色;保护层的整体包缠或整体抹面修补或金属保护层大面积修复;部分保温层结构更新。
4.2.3 大修设备及管道的保温结构整体更换。
5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一般规定材料常见的保温绝热材料有:a.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b.超细玻璃棉及其制品;c.石棉制品;d.岩棉及其制品;e.硅酸铝纤维及其制品;f.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品;g.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品等。
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所用保温材料的容重、机械强度、导热系数、使用温度、纤维直径、渣球含量、含水率、耐燃防火性能、防潮性能及外观尺寸等是否符合设计的技术要求。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与管道的保温杉料氯离子含量应合格。
不合格的保温材料不得使用。
受潮的保温材料经干燥处理后仍不能恢复合格性能时不得使用。
保冷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含水率不应超过1%。
防潮层、保护层材料不得有穿孔、破裂、脱层等缺陷,金属材料不应有锈蚀、变形等缺陷。
保温材料在储存、运输和现场施工中必须采取防潮、防水、防冻、防破损和防挤压变形等措施。
摆放要分类、整齐。
5.1.2 设备及管道一般在65℃以下都可以进行保温施工,但保冷施工必须在注入冷介质前施工完毕。
5.1.3 设备及管道必须在强度、气密性试验、安装固定、除垢、去锈和防腐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5.1.4 在有防腐、衬里的工业设备和管道上焊接绝热层固定件时,焊接工作必须在防腐,衬里和试压(包括热处理)之前进行。
5.1.5 设备及管道需经常观察、检测、拆卸、维修处(如:蠕变测点、焊缝监视点、人孔、手孔、窥视孔、法兰、·阀门及管件等)应采用可拆卸的保温结构,保温材料与主体相同。
5.1.6 保冷的设备与管道其可拆卸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必须密封。
5.1.7 设备与管道的转角部位应做成封闭式搭接,不得形成通缝。
5.1.8 设备或管道上的裙座、支座、吊耳、仪表管座、支架、吊架等附件,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不必保温。
但保冷设备或管道的上述附件则应进行保冷,其长度不得小于保冷层厚度的四倍或敷设至垫木处。
5.1.9 法兰联接处两侧应保留空隙,以便拆卸螺栓,其一例留的空隙应比螺栓长度长25毫米。
有滑动接点、吊架的管道应留空隙,以免损伤保护层,并保持管道胀缩滑动正常。
设备及管道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应按设计留设膨胀缝、收缩缝,其缝宽。
—般为20mm-25mm。
保温层膨胀缝、收缩缝应用软质纤维毡条、绳等填塞严密、捆扎牢固。
保冷层膨胀缝、收缩缝应用防潮材料将缝内保冷层端面封严后再用软质泡沫塑料条、绳等填塞严密或挤刮发泡型粘接剂,在缝的外面再进行保冷。
室外绝热工程在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当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5.2 绝热层5.2.1 绝热层的施工方法有捆扎法、拼砌法、缠绕法、粘贴法和充填法、浇注法、喷涂法等。
对有振动的设备及管道不得采用充填法施工。
5.2.2 采用一种材料施工时,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保冷层厚度大于80mm应分层施工,分层厚度宜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