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的恶化
地球污染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加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报告旨在对地球污染的现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地球污染现状1. 大气污染: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因素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
2.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体污染。
全球约35%的河流和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3. 土壤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等导致土壤污染。
受污染土壤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
4. 噪声污染: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等导致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影响人类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5. 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
全球每年产生约200亿吨固体废弃物,处理压力巨大。
三、地球污染原因1. 人类活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 技术落后:部分企业技术落后,环保设施不完善,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3. 法规不健全: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4.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部分公众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自觉环保行为。
四、地球污染影响1. 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地球可持续发展。
2. 人类健康受损:环境污染导致各类疾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3. 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导致经济损失巨大,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 社会矛盾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五、应对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生态环境恶化的几大原因:
1、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3、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
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
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4、历史长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过分强调工程措施,而忽视了生物措施。
6、部分生态建设项目忽视了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7、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方面〃保护优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没有认真执行。
8、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9、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
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
加剧了
生态环
境的退
化。
1.。
如何应对环境恶化问题?

如何应对环境恶化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环境恶化问题。
下面是一些应对环境恶化问题的主要方法:1.增加环境意识。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媒体等渠道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以促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必须加强环境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环境问题,并教育他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加强环境监管。
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应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各种环境污染行为的违法行为受到严惩。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监管措施,确保企业、工厂和个人遵守环境保护要求,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推广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是应对环境恶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增加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因此,政府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
4.加强废物管理。
废物污染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应加强废物管理,建立废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制度,鼓励人们进行废物资源化利用。
此外,环保机构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环保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5.推广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应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鼓励企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此外,还应加强对受污染地区的整治和恢复工作,提高环境质量。
6.加强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分享环境保护经验和技术,共同制定和实施全球环境治理方案。
此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应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际间的环境合作。
总结起来,解决环境恶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推广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废物资源化利用。
公众应提高环境意识,采取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地球环境恶化的英文作文

地球环境恶化的英文作文英文,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and industrialization accelerates, the degradation of theEarth's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pressing issue that demands our immediate attention. 。
The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re multifaceted and severe. One prominent example is air pollution, which is exacerbated by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vehicles, factories, and power plants. This not only leads to respiratory disease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global warming, resulting in erratic weather patterns and rising sea levels.Moreover, deforestation, driven by the demand fortimber and agricultural land, destroys vital ecosystems and accelerates species extinction.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not only undermines the resilience of ecosystems but also threatens human livelihoods, as many communities rely on natural resources for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essentials.Water pollution is another critical issue plaguing our planet. Industrial runoff,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and improper waste disposal contaminate rivers, lakes, and oceans, endangering aquatic life and compromising access to clean water for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
地球的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

地球的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地球的环境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环境污染的现状和趋势,并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一、环境污染的现状1.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导致大气质量下降,引发气候变化和健康问题。
2.水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等污染物排放到水源中,导致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3.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4.噪音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流量增加以及工厂、建筑工地等噪音源增加,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5.固体废物: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电子垃圾和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给垃圾处理带来巨大困难。
二、环境污染的趋势1.持续增长:随着人类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加,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都在不断增加。
2.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无国界,因此需要进行全球合作来解决问题。
3.多样化污染源:不仅是传统的工业排放,还有新兴的问题如电子垃圾等。
4.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各国都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环境污染的步骤1.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各国政府需要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规章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履行环境责任。
2.促进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和环境教育的推广,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3.推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加强污染治理和监测:完善治理设施和技术手段,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促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
6.加强国际合作:加强跨国界的环境治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
2023年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2023年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地球变热了,导致天气变得古怪,像是更多的洪水、干旱和热浪,这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种类正在急速减少,有些物种甚至快要消失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家园被破坏了,也受到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空气污染:我们呼吸的空气变得越来越脏,因为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和人们生活中的废气都在污染空气,这对我们的健康不利。
水资源危机: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而且水质也在受到污染,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缺水和饮水不安全。
塑料污染:海洋中到处都是塑料垃圾,这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食物链和健康。
土地退化:我们的土地正在变得贫瘠,因为过度开垦、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等原因,这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大问题。
化学品污染: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身体都受到化学品污染的威胁,这些化学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日常用品。
能源危机:我们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过度,这导致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加剧了气候变化的
问题。
城市化问题:城市化进程让城市变得更大、更拥挤,这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恶化和交通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
海洋污染:海洋中充满了油污染、废弃物和化学品污染,这对海洋生物和我们自己都是一个大问题,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食物和生活。
气候变化如何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气候变化如何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在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它不仅仅是温度的上升或下降那么简单,而是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深远且复杂的影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和冻土的消融。
在地球的两极和高山地区,大量的冰川和永冻土层储存着丰富的淡水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冰川以惊人的速度融化,这不仅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环境,还会释放出被冻结在冰层中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恶性循环。
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
冰川和冰架的融化,以及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的体积膨胀,使得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于众多沿海城市和岛屿国家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沿海湿地被淹没,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渔业资源也受到严重影响。
一些低海拔的岛屿甚至面临着被完全淹没的危险,当地居民不得不被迫迁移,失去了他们世代生活的家园。
气候变化还改变了降水模式。
有些地区遭遇了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则陷入了长期的干旱。
洪涝灾害不仅会破坏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将大量的泥沙和污染物带入河流和海洋,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
而干旱则使得土地干裂,植被枯萎,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许多依赖农业的地区陷入贫困和饥饿的困境,社会稳定性受到冲击。
在生态系统方面,气候变化使得许多物种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
生物的繁衍和生长都有其适应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当气候发生急剧变化时,它们往往难以迅速适应。
例如,候鸟的迁徙时间和路线可能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被打乱,导致它们在迁徙过程中面临食物短缺和恶劣天气的考验。
一些植物的花期和生长周期也发生了改变,这可能会影响到与其相互依存的昆虫和动物的生存,破坏整个生态链的平衡。
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因气候变化而增加。
高温和干旱使得森林变得干燥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难以控制,造成大面积的森林破坏。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首先,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的工业、农业、城市化等活动大量消耗了自然资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仅导致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也消耗了地球的资源,加速了地球环境的恶化。
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壤和水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建设导致树木被砍伐、湿地被填埋,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
其次,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矿石、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导致了矿产资源的枯竭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导致了植被减少、植物物种灭绝等现象,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环境政策的不完善也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环境政策的不完善导致了环境保护的监管不力,对环境犯罪行为的打击不力,使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得不到有效管理。
同时,环境政策的不协调性和不完全性导致了环境管理难度大、效果不佳。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加剧。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政策的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完善环境政策等,共同努力为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希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地球的美丽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环境的恶化地球是一个绚丽灿烂的世界,它赋予人类丰富的资源、阳光、空气、水、矿物、土壤和生物,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地球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全世界 8.5亿人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12亿人生活在微粒超标的城市中,20亿人不能正常得到基本卫生服务与基本药物供应,每年有5000万人死亡……。
1988年11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公布盖洛普民意测验结果,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的确,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杀人的烟雾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来说,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但是,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目前仅已被人们识别的大气污染物就有100多种,它们对人类产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发生过许多起毒害人的事件。
1948年10月27日早晨,浓浓的烟雾覆盖着美国多诺拉工业小镇,而且烟雾越来越稠厚,几乎是凝结成一块,地面正处于死风状态。
午后,情况仍没有好转,视线仅仅能看到街的对面,除了烟囱之外,所有工厂都消失了。
人们在烟雾之中匆匆忙忙地工作着,虽然有人开始呕吐,但空气中的刺激性怪味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病倒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感到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当然有的人症状是综合的。
几天之内,全镇居民共有5910人发病,占全镇居民人数的43%,其中,轻患者占居民总数的15.5%,中度患者占16.8%,重患者是10.4%,还有 17人在痛苦中死去了。
有怪味的烟雾从27日一直持续到30日,一场大雨才使空气逐渐恢复清新。
事后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SO2浓度过高而造成的。
1952年12月 5日,英国首都伦敦上空突然浓雾笼罩,天昏地暗,经久不散,就像一个巨大的盖子罩在了城市上空,农村和工厂的许多烟囱排出的浓烟积聚在低空,使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最高时每立方米烟尘浓度竟达到4.5毫克,SO2也达3.8毫克。
在伦敦准备展出的一群获奖的牛,首先对烟雾毒害有了反应。
它们伸长舌头,呼吸困难,有一头当即死亡,12头因病重只好送到屠宰场,另有 160头牛需要治疗。
与此同时,过路的行人也闻到了一股股强烈刺鼻的气味,成千上万的市民感到胸闷气急、喉痛咳嗽、呕吐不止,其他疾病也随之不断出现。
4天内,伦敦有近 4000人死亡,患有呼吸器官疾病者是平时的4倍,患心脏病者是平时的3倍,紧接着,英国全境出现大雾,气温逆转,甚至在之后的2个月内,还有 8000多人因各种疾病死亡。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发生后,英国社会大哗,政府迫于形势,对受害情况组织调查,但没有查清原因,只得出含糊的结论:造成死亡的刺激物可能是煤的燃烧产物。
由于“情况不明”,自然也就没有采取多少措施,结果,在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在伦敦又连续发生 3次类似的事件。
1970年7月18日,日本东京上空由于汽车废气及工厂排出的SO2浓度过高,出现了死人的事件。
那天,许多在校学生感到眼痛、喉痛、胸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有的人甚至四肢痉挛、昏倒不起,不得不入医院抢救。
同时,在东京的三鹰市立三中、川口市立中学等各处,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学校的学生们十分紧张,他们知道这一定是空气的问题,所以,他们到教室外面活动都要带上防毒口罩。
测量的结果表明,当天中午市内的烟雾浓度为平时的10倍,硫酸烟雾达到每立方米20微克,飘尘为每方米400~500微克……,所有数据都超过了原有环境标准的几倍或几十倍。
一时,受害者无法统计。
7月23日,类似的情况再次在日本发生,患病受害者在239人以上。
同一天,德岛县有945人患病。
杀人烟雾的出现,是工业废气在空气中浓度过高的结果。
大量煤的燃烧,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烟尘,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 CO2、SO2、NO及其他氮的氧化物。
1吨煤中含有5~50公斤的硫,这些硫在燃烧时将变成2倍于硫重的 SO2进入大气。
据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每年排放SO2的数量约为1.51亿吨,每年排放NO2的数量为5000万吨,在 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SO2的人为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长5%,10年总共增长了40%~ 50%。
这些氧化物的增加,遇到人体中的水分则生成相应的酸——硫酸、硝酸、碳酸,人又如何能受得了?“贫水症”与“败水症”水,关系人类的命运,关系人类能不能美好自由地生活,但是,本世纪以来,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
在过去50年内,全球淡水用量增加了近4倍,达到每年4.23 万亿立方米。
多项预测表明,在本世纪末,全球将开始出现用水危机:非洲大部、中东部分地区、中国华北和西北、印度、墨西哥以及美国西部都将出现水荒。
地球水源越来越紧张,已出现“贫水症”。
但是,数量不多的清水,也正在遭受着各种污染:农药、化肥、重金属等等。
种种情况表明,地球上的水质越来越差,可以说,地球也身患着“败水症”。
50年代,瑞典气象学家首先发现在北欧地区,以至北半球广大地区的雨水经常是酸性的,它的酸度与西红柿汁差不多,有的甚至像醋那样酸,人们形象地管它叫“酸雨”。
酸雨简直可以说是“来自天空中的死神”,它的含酸量一般超过了正常含量的几十倍,pH值可达到 4.2。
它酸化土壤、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危害生物资源,杀死大批鱼群,当然对人也有危害。
由于有些地方缺乏碳酸盐母质,降落地表的酸雨在迳流过程中得不到地表物的中和。
致使湖水的酸度增加很快,又由于酸雨对地表元素的溶蚀作用较大,使湖水中的铁、锰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增加,湖泊的化学类型发生了变化。
湖水的酸化严重危害了湖泊的生态,使成千上万个湖泊的鱼类大量死亡。
在瑞典的9万多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的危害,其中4000多个已完全成为无鱼湖。
在北美,情况也不容乐观。
实际上,美国和加拿大已有成千上万个湖泊变成“死水一潭”。
1975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北美东部地区联合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那里有将近 50%的湖泊已根本没有鱼了,不但鱼类和大型水生物绝迹,甚至找不到浮游生物和水草、藻类,而在1930年时,那里只有4%的湖泊没有鱼,其原因就是酸雨使这些湖泊变成了水的“沙漠”。
1981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科罗里达河下游突然发现了大量的死鱼,5英里,50 英里,一直扩散到200英里的河面上。
后来统计表明,当地所有的 27种鱼类全部死亡,连重达84磅的蓝猫鱼也无法幸免。
目前,世界上已相继出现了 3个大酸雨区,除了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区之外,中国南方酸雨区也已形成,“败水症”将更加严重。
小的生命正遭受着生存的威胁,那么,人类呢 ?在日本水俣所发生的一切给予了很肯定回答。
水俣是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西面就是鱼产丰富的不知海和水俣湾,因此,这个小镇的渔业原来很是兴旺,但是,自从1925年开始,在此地建成了一个又一个化工厂后,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了。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人们发现有一些家猫不知为何走路时左摇右晃、步态不稳,有的还抽筋麻痹,最后竟自己跳入水中溺死。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当作是世上一件奇闻,没有研究此事。
对这种猫,当地人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 自杀猫”。
1953年,在水俣镇又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他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儿沉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最后,他身体弯弓着、口中高声嚷叫着死去了,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怪病。
1956年4月,一个6岁的女孩因同样的症状被家人送入了医院,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脑系科疾病,也没引起重视。
5月,又有4名同样的病人入院就医。
医院开始有点警觉,他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还有50多个这样的病人。
问题严重了,这引起当地熊本大学医学院一些医生的注意,他们与市医师会和医院组成水俣怪病对策委员会,开展广泛的调查,在调查中证实这不是传染病,随后,他们把“自杀猫”和人病死的诸种怪现象联系起来分析,找到了吃当地鱼中毒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吃水俣产的鱼会中毒的消息传开了,人们谈鱼色变,谁也不敢再买他们的鱼,于是,附近成千上万的渔民失业了,他们忍无可忍,联合起来,召开了不知海沿岸渔民总奋起大会,4000多人联名向当地化工厂提出抗议。
1958年春,化工厂为平民愤,答应停止向水俣湾排放带有污染物的废水,但同时却偷偷地将毒水引向水俣川的北部。
几个月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又出现了18个中毒的病人。
1959年 2月,日本食物中毒委员会经调查研究后认为,水俣病与重金属中毒有关,尤其是汞的可疑性最大。
后经熊本大学调查,从病死者尸体、鱼体和工厂排污管道出口附近都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排水口近处污泥含汞的浓度高达 2000ppm以上,至此,才揭开了这个水俣“地方病”的秘密。
但是,厂方拒不承认,对调查百般阻挠的同时,花重金收买了知情人,因此,日本政府没有认真处理这一事件,使水俣病在日本各地蔓延开来。
1963年,日本西海岸的阿贺野川流域的下游,又有大批“自杀猫”、“自杀狗”出现,由于水俣事件没有报导宣传,也就没有警惕这件事。
第二年8月,当地猫的90% 都自杀了,随之而来的是,有死猫的居民也相继出现水俣病症状。
在短时间内,水俣病患者增加到45人,并有 5人死亡。
这样,日本政府才进行了干涉,但为时已晚。
据 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日本水俣湾与阿贺野川两个地区共有汞中毒患者 283人,其中60人死亡。
海洋在叹息大海汪洋,百川归流,富饶的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荣兴旺的巨大支柱。
现代科学技术已证明,地球表面近三分之二被海水覆盖,海洋不仅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发源地,而且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然而,本世纪人类对海洋的破坏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废物、污水、毒品,随着江河奔泻、海岸倾弃、舰船往来,源源不断地推入了海洋。
资源丰富的海底成了核废料的垃圾场,大量珍贵的鱼类和海洋植物正面临着绝迹的威胁……城市中生活污水,食品、纺织、造纸等工业废水,以及农业污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和铁、锰等金属元素,它们随着江河奔泻入海。
据统计,美国沿海城市,每年仅通过粪便排入海洋中的磷就有近9万吨,全世界每年施氮肥约2000万吨,约有1300多万吨被河流带入海洋,在营养物料十分丰富的条件下,一种红色的海洋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形成“赤潮”,其结果是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虾大量死亡。
尽管海洋本身有着巨大的自然净化能力,但它今天已经显得疲惫,向人类叹说着它已力不胜任。
1992年,联合国有关海洋污染问题的多国专家小组,对当今世界海洋环境作了较为全面、准确的分析,其结论是发人深思的。
专家们认为,公海海域污染十分严重,沿岸地区,特别是靠近江河出海口、工业中心附近的地区,海洋污染情况也是日趋恶化。
当前,海洋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对工业总废料、废水的处理仍不够彻底,而大海又是这些污染物的天然倾倒场,结果,人类必将自食其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