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知识分享
体育掌握基本的篮球技巧

体育掌握基本的篮球技巧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很多人都希望掌握基本的篮球技巧。
学习基本的篮球技巧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篮球水平,还能够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篮球的基本技巧,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方面,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运球技巧篮球的运球技巧是比较基础的技能,需要掌握好才能进行其他动作。
运球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站直身体,双脚略张开,膝盖微屈,保持平衡。
2.用弹力让球弹起,让球从地面反弹到掌心处。
3.用手掌和指尖控制球的运动轨迹,保持球的稳定。
4.把球放在掌心下方,并将手指弯曲,用掌心和指尖使球在地面上持续反弹。
二、传球技巧传球是篮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通过传球可以有效地组织进攻,促进队友之间的配合。
以下是几个传球技巧的介绍:1.胸部传球:手握球,将球放在胸前,用力推球,同时保持上身挺直和目光注视接球者。
2.头顶传球:用两手托住球,将球放在头顶,掌握好力度和方向,用力向上推球。
3.地面传球:用手掌将球推向地面,同时保持身体平衡,确保球的稳定性。
4.回身传球:用手握住球,身体迅速回转,用身体的旋转力量将球传给队友。
三、投篮技巧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最主要方式,掌握好投篮技巧可以提高命中率。
以下是几个投篮技巧的介绍:1.上篮:快速奔跑到离篮筐较近的位置,用一个手臂将球投向篮筐,同时注意运用合适的力量和角度。
2.中投:站在三分线附近,用两只手臂将球推向篮筐,同时注意力量的掌握和位置的准确性。
3.三分球:站在三分线外,用两只手臂将球推向篮筐,同时注意运用腰腹力量和手指的稳定性。
四、防守技巧篮球比赛中的防守同样重要,只有做好防守才能有效地遏制对手的得分。
以下是几个防守技巧的介绍:1.站位:保持弯曲的膝盖,身体保持平衡,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
注意观察对手的动作,准备进行防守。
2.动作:采取活动的防守姿势,用手臂挡住对手的传球线路,保持对手的视野受限,减少对方的投篮机会。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

第十一章学习的阶段The Stages of Learning 概念:区分技能学习过程中绩效和绩效特点的变化Concept: Distinct performance and performer characteristics change duringskill learningAfter completing this chapter, you will be able to●Describ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 as they progres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s proposed by Fitts and Posner and by Gentile(Gentile’s Two-Dimensions taxonomy)●Describe several performer-and performance-related changes that occur as a person progresse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 motor skill●Describ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an expert motor skill performer from a nonexpert●Discuss two type of research evidence that help predict a person’s future performance achievement●Relate Ackerman’s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 motor skill一、应用•①你是否曾注意过有些人能够很熟练的完成某个动作,但在向别人传授该项技能时缺经常出现困难。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24
25
第四节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的研究
对动作技能的控制与学习研究最初主要起源于两个领域:一 是侧重于与运动相关的神经过程研究的神经生理学,但很少 涉及对运动本身的研究;二是侧重于高水平技能研究的运动 心理学,但很少涉及神经机制的研究。在近一个世纪的研究 历程中,两个领域在各自不同水平上开展着自己的研究,相 互影响并不多,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大研究领域开 始走到一起,促进了动作技能研究的迅猛发展。
26
一、早期研究
运动领域的研究
✓1823年,Bessel人差方程式,探讨技能控制。 ✓Fuller等(1892)测验了个体力量知觉能力的差异问题 ✓Judd(1908)研究了飞镖学习中的技能迁移绩效问题(水下靶 目标) ✓Woodworth(1899)揭开了肢体间的迁移现象。 ✓Bryan等(1897,1899)对收发莫尔斯电码技能的研究发现了 高原现象。 ✓Gilbreth (1909)等在这一阶段研究了关于书写技能的熟练程 度、关于获得最大运动学习的各种练习方法以及是否可以将技 能进行分解练习等,各种技能研究更加强调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性。
✓Adams(1968)对动作学习过程中感觉反馈的作用进行了理论 性论述;Henry和他的学生对动作程序产生了兴趣(Henry & Rogers,1960);Posner(1969)研究了注意和动作控制问题; Pew(1966)考查了练习与自动化现象。
35
✓Henry在60年代对动作行为的 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Henry 和他的学生对动作控制过程中 的程序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号 称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领域的 研究教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Paul M. Fitts (1912-1965)
34
✓在战后末期,对动作行为研究感兴趣的心理学家人数开始减 少,但对运动技能研究逐渐感兴趣的体育教师的数量却快速增 加。
✓但Henry始终对动作行为研究兴趣不减,受过心理学教育,在 伯克利大学体育部工作。组建了体育运动心理学北美协会 (NASPSPA)和加拿大心理动作学习与运动心理学家协会。
• 目前在我国,已经与其它学科逐步分离,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
20
运动行为(motor behavior)包含三个子领域
运动科学 Kinesiology
生物力学 Biomecha
nics
运动医学 Sports
medicine
动作行为
锻炼生理学
……
Motor
Exercise
Behavior
physiology
✓这一时期,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技术也愈来愈 复杂,对人们有效操作机械的能力要求提高。战后不久即出现 了人因工程或人类工效学。虽然这种思想始于军队,但现在却 出现在汽车设计(Lee, 2008)、生产装配线和工作空间的组织 等领域。
32
这一时期英国的成果
✓Craik(1948)等人提出了动作的信息加工理论 ✓ Wiener(1948)提出了《控制论》 ✓Shannon等(1949)的《通信中的数学理论》提出了信息加 工的重要规律,该理论后来引发了一系列对动作系统的信息 加工容量和局限性的研究。 ✓Fitts(1954)提出了关于运动时机特征—运动时间、运动长 度和准确性间的著名Fitts定律。 ✓《研究季刊》和《实验心理学杂志》刊发了大量有关动作 行为的研究成果
✓Adams(1968)对动作学习过程中感觉反馈的作用进行了理论 性论述;Henry和他的学生对动作程序产生了兴趣(Henry & Rogers,1960);Posner(1969)研究了注意和动作控制问题; Pew(1966)考查了练习与自动化现象。
运动技能学习与技能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外周机制(Sensory Information)在技能控制中的作用
知识点:外周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概述,外周机制在技能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外周机制与中枢机制的关系。
第二节历史发展与现状
知识点:学科的构成,早期研究,二战前后的研究,战后末期的研究,当代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方法学基础
知识点: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测量与评价,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的基本研究思路。
第二章技能控制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信息加工
知识点:信息加工的概念,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计量,Hick定律及实验。
干扰和迁移原理对学习指导方式的影响干扰和迁移原第八章技能学习的有效条件第一节技能学习的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知识点
课程名称
运动技能学习与技能控制
学时
34
学分
2
适应专业
教育学
适用领域,方向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
(一)考核形式: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和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
(二)成绩计算:平时成绩与结业考试成绩按3:7的比例计算本课程总成绩。
知识点:反馈在学习中的作用,KP,KR,关于技能学习过程中反馈作用的研究。
第三节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反馈
知识点:体育教学情境中的反馈应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反馈应用。反馈内容、形式、时机等因素的选择。
第七章技能学习中的干扰和迁移
第一节干扰和类,干扰和迁移的发生机制。
(四)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五)松田岩男(日)著,吕其彦等译。《体育心理学参考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八年级打篮球知识点

八年级打篮球知识点
在八年级生活中,许多同学都会选择打篮球作为自己的课后活动。
而对于那些刚开始打篮球的同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
为重要。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八年级打篮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基本技能
在打篮球时,最基本的技能便是运球和投篮。
运球包括前进运球、后退运球、转身运球和变向运球等多种形式,而投篮则包括
扣篮、中投和三分球。
刚开始时,同学们应该集中练习这两种技能,熟练掌握后再逐渐加强和完善。
二、防守技巧
在打篮球时,除了进攻外,防守同样也非常重要。
在防守时,
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身体平衡,保证防守时的
稳定性;其次,时刻保持警惕,并注意观察对方球员的动作。
此外,在处理对方发起进攻时,应该随时准备跟上并进行拦截。
三、战术策略
除了个人技能的掌握外,团队间的战术配合也至关重要。
在打篮球时,同学们需要在场上相互配合,交流意见,并根据比赛情况调整战术策略。
同时,也可以从观看专业比赛中学习各种战术思路,并逐渐运用到自己的比赛中。
四、身体素质
最后,身体素质对于打篮球同样也十分关键。
在进行比赛前,同学们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认真进行拉伸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也需要注意膳食和休息,并积极培养良好的队伍氛围和组织能力。
以上便是八年级打篮球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尽快掌握这些技能,享受打篮球带来的乐趣!。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姓名:王班级:专硕一班学号:作业: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确定一个关键技术,说明其分类,分析其运动技术的构成及所需要的运动能力,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一运动技能的概念:1)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相当精通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
2)运动技能是协调运动的能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描述如何进行运动的规则,二是因联系与反馈逐步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活动,运动技能不是运动技术和能力而是练习者对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即程序化知识的操作状态。
二运动技能的分类:1一维分类系统1)按肌肉参与程度的大小分为大肌肉群运动技能和小肌肉群运动技能(①大肌肉群运动技能运用大肌肉群,而且经常要求全身肌肉的参与。
②当一种技能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时,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运动技能称为小肌肉群运动技能。
)2)按动作开始和结束时的特征分为连续运动技能和分立运动技能(①连续技能指以连续、不间断的一系列动作方式所完成的技能。
②分立运动技能指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短暂,动作以非周期式的形式完成,各环节之间无重复。
)3)按环境背景的稳定性分为开放性运动技能和封闭性运动技能(①一种运动技能的完成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时,这种技能叫封闭技能。
②当一种运动技能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时,这种技能就叫开放技能)2 二维分类系统1)环境背景主要是指技能操作的环境背景,其中涉及了两种特征。
(固定环境背景、运动环境背景)2)动作功能动作功能又分为两种①身体定向:是指身体位置的改变或保持②操纵有些动作技能需要我们改变或保持操纵对象的位置,而另外一些技能则不需要进行操纵。
三能力:个体完成特定技能操作时相对稳定的潜质或特征。
运动能力:专门与运动技能操作相关的能力。
运动能力的分类:1)知觉运动能力(多肢体协调性、控制精确性、反应定向、反应时、手臂动作速度、速度控制、手灵敏性、手指灵敏性、手臂的稳定性、手腕手指速度、瞄准能力)2)身体能力:(静态性力量、动态性力量、爆发力量躯干力量、伸展柔韧性、动态柔韧性、全身协调性、全身平衡能力、耐力)下面从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具体技术来了解运动技能的相关知识。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准备与安排

(六) 运动复杂性
动作的复杂性影响动作的准备,动作的构成越复 杂,需要的准备时间就越长。
从动作准备的角度来看,所操作动作的复杂程度 影响个体准备动作控制系统的时间 (Fischman,1984;Christina等,1985)。
(七) 运动准确性
运动的准确性也是影响动作准备的重要因素,准确性 越高,动作所需要的准备时间量就越多。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依次击中 两个目标(手动瞄准任务),结果发现当目标大小减 小时,RT也随之增加,并且当第一目标大小固定时, 击中这一目标的位置离差与第二个目标大小有关 (Sidaway等,1995)。
(三) 预期线索的正确率
预期信息正确与否,会对动作操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也 是影响RT的重要因素(例如,篮球中的防守)。
操作者对情境的判断(预期线索)是否正确,会影响操 作者动作的准备,即反应需要的时间。若操作者对线索的预 期正确并有了正确的动作倾向性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动 作准备的时间,反之则会增加运动反应的时间。
在一次力量知觉测验的实验中,结果发现太多的过度 练习并不能更有效地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Shea 等 ,1990)。而在完成了一定练习量后再继续增加练习量 ,将会导致练习者的迁移绩效降低(Travlos,1999)
练习末期 迁移测验
练 习 的 绝 对 误 差
图8-2 额外的过度练习对技能的获得 和迁移测验效果的影响(引自 Travlos,1999)
二、个体状态对动作准备的影响
除了任务性质和情景特征外,练习者自身的状态 也会影响动作的准备过程。
(一) 个体的警觉状态 (二) 注意的分配
复习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
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一)
Unit One 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概述
Chapter One 动作机能的分类
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都可以统称为动作技能。
技能(skill):1.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操作的动作或任务;2.以操作质量为表征。
运动技能(motor skill):指有特定操作目标,涉及自主身体或肢体运动的技能。
动作(action):由身体和/或肢体运动产生的指向目标的运动。
【疑】百度——身体: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干和四肢。
既然身体包括四肢,关于动作的解释不就可以直接定义为由身体运动产生的指向目标的运动嘛。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body和limb的意思还是不一样的,原因也许就在这吧。
运动(movement):构成动作或运动技能的肢体或肢体联合的行为特征。
一维分类系统
通常我们根据技能间的相似特征来对动作技能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技能的共同特征将技能进行归类。
每一种共同特征包含两个范畴(注意并非二元范畴),用一个连续区间的两端来表示。
【疑】两个范畴和二元范畴有何不同呢?
1.参与操作的技能肌肉系统的大小:大、小肌肉群
2.动作开始和结束的特征:连续动作技能--任意动作开始和结束;重复性活动
分立技能--指定动作开始和结束;单一性活动
3.环境背景的稳定性:开放性动作技能--支撑面、操作对象和/或操作中处于运动状态的其他人
封闭性动作技能--支撑面、操作对象和/或操作中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人
【疑】有绝对的封闭性动作技能吗?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都是开放性动作技能。
大肌肉群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指需要大肌肉系统参与工作才能实现操作目标的动作技能。
小肌肉群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指需要小肌肉群参与动作控制才能实现操作目标的动作技能;包括手眼协调动作和高度精确性的手指、手腕动作。
分立动作技能(discrete motor skill):指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界限的运动技能,一般由简单动作构成。
连续动作技能(continuous motor skill):指没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界限的运动技能,一般由重复性技能构成。
序列动作技能(serial motor skill):指由一系列分立动作构成的动作技能。
封闭性动作技能(closed motor skill):指操作环境稳定或者可以预知,操作者可以控制动作开始时间的动作技能。
开放性动作技能(open motor skill):指操作环境不稳定、无法预知,操纵对象或操作背景处于运动状态,并且动作开始时间由外界条件决定的运动技能。
分类法(taxonomy):根据事物构成元素间的特征关系而建立的分类系统。
调节条件(regulatory conditions):指决定(即调节)动作操作特征的环境背景。
尝试间变化(intertrial variability):金泰尔运动技能分类法中的一种环境特征,指在一种情景或一次练习中进行的技能操作中存在的调节条件,在下一操作情景或练习中出现或不出现的不确定性。
金泰尔的二维分类法
完全封闭性技能完全开放性技能
固定、无尝试间变化——固定、有尝试间变化——运动、无尝试间变化——运动、有尝试间变化
1.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
环境背景(固定调节条件、无尝试间变化;固定调节条件、存在尝试间变化;运动调节条件、无尝试间变化;运动调节条件、存在尝试间变化)
2.表征技能的动作功能
动作功能(身体稳定性--无操纵、操纵;身体移动--无操纵、操纵)
Chapter Two 运动操作的测量
略
Chapter Three 运动能力
能力(ability):指决定个体在特定技能操作中成功潜能的一般特征。
运动能力(motor ability):此假说认为,个体的多种运动能力高度相关,并且这些能力水平可以表征个体的某一种或全部的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特异性假说(specificity of motor abilities hypothesis):此假说认为,个体的多种运动能力是相对独立的。
【疑】在没有看到运动能力特异性假说前,一直思考视动协调能力的问题,很多幼儿或少儿在运动初期经常会出现视动不协调的现象,所以我一直都觉得视觉和运动能力二者应该是有高度的联系,这种观点也正好符合一般运动能力假说(general motor ability hypothesis),认为尽管个体的运动能力有不同类型,但这些运动能力却高度相关,并且可以表现为一种单一的整体运动能力,并且这种整体运动能力的水平将影响个体操作任何运动技能的最终结果。
另外,在大学时候我也经常跟同学说,某某同学的该项术科技评考试不会有问题的,因为他的协调性很好,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的难度不会太大,这个说法其实也是该观点的思想。
今天学习了运动能力特异性假说理论后,发现自己原先的观点还真需要颠覆一下,举个例子来说,参加特奥会的盲人跳远运动员,视动能力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但是依然能表现出极高的运动能力,这个例子很浅显的就验证了个体的多种运动能力确实是相对独立的。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显示出高水平的跳跃能力,就主观臆断出其具有很强的瞄准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