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主题阅读两个关于自信的故事冀教版

合集下载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材分析:《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在少年,我要飞翔”。

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记叙了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写下“我不能”做到的事,埋掉“我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实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成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课文有关语句,体会顿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使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及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采取自读自悟及小组学习、轻松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用自信的光芒照亮“我不能”的阴影,使学生学生相信今后一定“我能行”、“我可以”、“我立刻去做”,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完成但却做不了的事情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困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的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是怎样做的?板书:为“我不能”举行葬礼2.齐读课题,质疑:谈话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架起学生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题目新颖有趣,从“葬礼”切入,它一般是为人举行的殡葬仪式,而这里却是为一种言行、一个观念举行葬礼,(1)分析“葬”字?(2)日常生活中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 而今天的葬礼是为一个观念,一种态度举行的。

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单位内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3.检查认读易错字词(1号组员,3号组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主题阅读看到自信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主题阅读看到自信冀教版

看到自信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都直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急忙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

聪明的同学,你猜这个青年是谁呢?他就是家喻户晓的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地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地生字。

2.理解“蕴涵”“诸如”“墓志铭”等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用自信的光芒照亮“我不能”的阴影,使学生学生相信今后一定“我能行”、“我可以”、“我立刻去做”,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前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同学们,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完成但却做不了的事情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困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的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是怎样做的?板书:为“我不能”举行葬礼2.齐读课题,质疑:(1)分析“葬”字?(2)日常生活中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而今天的葬礼是为一个观念,一种态度举行的。

二、新授课件出示有关自信的图片。

使用“手机”拍照。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初读课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单位内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3.检查认读易错字词(1号组员,3号组员)。

蕴涵、诸如、铁锹、墓穴、气氛、艾伦、满腹疑惑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2号组员)。

5.分段检查,随机指导(4号组员)。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师概括并板书:写“我不能”葬“我不能”用“我不能”警醒自己(三)细读全文,抓重点句段,深刻领悟文章内涵中心话题: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此句或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学生自读,在书上作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点:(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似乎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设计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那天,我来到唐娜的班上听课。

这是个典型的小学教室。

但是当我第一次走进去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我在教室后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观察着教室里的一切。

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埋头在纸上写着什么。

我看了看最靠我的一个十岁女孩,只见她正在纸上写着所有她“不能做到”的事情,诸如:“我无法把球踢过第二道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知道如何让黛比喜欢我”等等。

她已经写完了半张纸,但她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旧很认真地继续写着。

我站起来,从后向前依次巡视着每个学生,他们都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些句子,述说着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此时,我对这项活动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不知道唐娜老师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所以我决定去看看她在干什么。

当我走近她的时候,发现她也正忙着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除了体罚之外,我不能耐心劝说艾伦”等等。

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这么过分专注于那些消极的事情,而不多想想积极向上的事情呢?就像“我能做”、“我能行”这方面的。

于是,我满腹狐疑地回到后面的位子,坐下来继续观察。

大约又过了10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写满了一整张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页了。

“同学们,写完一张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

”这时,唐娜老师用她那习惯的语调宣布了这项活动的结束。

学生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按顺序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鞋盒里。

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唐娜老师把自己的纸也投了进去。

然后,她把盒子盖上,夹在腋下,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沿着走廊向前走。

我也紧紧地跟在后面。

走着走着,队伍停了下来。

唐娜走进杂物室,找了一把铁锹。

然后,她一只手拿着鞋盒,另一只手拿着铁锹,带着大家来到运动场最边远的角落里,开始挖起坑来。

同学们你一锹我一锹地轮流挖着,10分钟后,一个3尺深的洞就挖好了。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

15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记叙了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写下“不能做到”的事,埋掉“我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实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成长。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课文有关内容,体会顿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4.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重点: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理解唐娜老师的做法于新奇中透着睿智,平凡中彰显着深刻的意图。

教学难点:充分利用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我不能”不是一个事实,只是一种态度。

生活一定要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养成自信的心理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突破生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课时任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情境导入1.学生谈平常的“葬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意义?2.教师引入:今天我们随着唐娜老师的安排去参加“我不能”的葬礼。

【设计意图:诱发读者的兴趣,开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阅读历程。

】二、预习检查1. 检查读文(1)小组内检查小组成员逐人逐段读文,其他成员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全班检查指定小组到教室前面逐人逐段读文,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每人读完后分别给予评价。

(3)全班同学根据刚才纠正的错误读音及断句,按正确的读音及断句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 检查词语(1)出示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读得是否正确。

气氛蕴涵艾伦满腹疑惑铁锹腋下墓穴墓志铭邀请诸如体罚(2)自由读。

(3)开火车读。

(4)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如果没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老师可提出几个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词语考考学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2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2冀教版
抓住“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使学生感悟今后应该以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板书 “自信”“积极”“乐观”)
齐读15自然段。
小结:以后,每当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时,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办法。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在“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的陪伴下,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
抓住“神情严肃”“庄重”一词,可见唐娜老师很郑重地对待这件事,没有一个人觉得它是游戏,也说明这件事意义重大。
预设2:“‘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第13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我不能”对人们的消极影响。
“朝夕相处”“几乎每天”说明它随处可见,时时影响着我们。
(1)蕴 涵 诸 罚 艾 感 锹 邀
1指名读生字
2口头组词
3说说怎样记忆这些生字?
(2)课堂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气氛( ) 墓穴( )蕴涵( )铁锹( )艾伦( )
2形近字组词
(诸 睹) (罪 罚) (艾 芝) (锹 揪) (邀 激)
3.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理清文章脉络。
(1—7)共写“我不能”
(8—16)埋葬“我不能”
(17—19)积极应对挑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回顾主要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吗?
2、回顾文章脉络
师:课上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板书共写“我不能”、埋葬“我不能”、“应对挑战”)
四、小练笔
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内容是围绕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展开的。

该课文是关于教育的一篇文章,它主要阐述了“可以”和“不能”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对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不忘力量源泉”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就。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理解“可以”和“不能”概念以及它们的影响。

2.学会阅读和理解文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学会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并通过讨论交流扩大自己的思维和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义,掌握“可以”和“不能”概念以及它们的影响。

2.学会通过阅读文章和理解文章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觉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促进学生的思维发育,开阔他们的眼界和思路。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5分钟)通过介绍今天的课题,提出下面几个问题:•大家知道什么叫“可以”吗?又知道什么叫“不能”吗?这两个概念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吗?•都说“不能”不好,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有“不能”的问题呢?阅读课文(15分钟)在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1.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抓住文章中的关键点。

2.鼓励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语言技能。

分组讨论(25分钟)1.老师分组把学生分为三四人一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对课文的理解。

2.让每组组长向全班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和交流。

总结(5分钟)1.老师总结全班讨论的结果,指出课文中涉及到的思想和知识点。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作出总结和归纳,以便下节课的复习和进一步学习。

课堂作业1.用一句话概括本课内容。

2.材料:新闻报道或视频,与本课内容相关,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不能”和“可以”,积极做出改变,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二道江区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1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二道江区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1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我一下子跪了下来,太爷爷的勇敢令我钦佩,英雄值得缅怀。
“我被你太爷推走,躲在林子里,吓得不出声。看到你太爷爷侧身一闪,躲过一枪,冲过去抢过国军士兵的一支枪,拉栓、射击,一个一个地打国军。一颗子弹横着……横着飞过来……”爷爷开始抽泣,我的眼睛不觉也红了。
“那子弹一下子……一下子……我看着你太爷最后连开好几枪,打死了国军的几个士兵,力尽后却滚到江……江里边去了.”
⑵课堂练习:
①给加点字注音
气氛()墓穴()蕴涵()铁锹()艾伦()
②形近字组词
(诸睹)(罪罚)(艾芝)(锹揪)(邀激)
3.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理清文章脉络。
(1—7)共写“我不能”
(8-16)埋葬“我不能”
(17-19)积极应对挑战
(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我不能"做到的事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吗?举例说一说,重点引导说出对自己消极的影响,从而感受到这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幸的。
影响范围大。“白宫”“议会”是什么地方?从而理解“我不能”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更影响着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阻挡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前进的脚步,这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幸的。
爷爷泣不成声,我也哭了,泪水夺眶而出。我咬紧嘴唇,太爷爷临死都那么坚强,我有什么理由哭!可是泪水却一滴滴、一串串,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出来,湿了脸庞,沾了衣领。
我深深地伏下,一次次为太爷爷祭拜.香烛寄托着我的哀思,那里饱含着我对英雄的敬佩;白菊沾染了我的泪水,那里有我对英雄发自肺腑的感动。
这是太爷爷的衣冠冢,他人虽然不在,却活在了我们心中,他那威武高大的身躯永远不倒。
(揭题,消除疑惑。)
预设3:“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这里,为您立下墓碑……对全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主题阅读两
个关于自信的故事冀教版
一个是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

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

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

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

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另一个是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

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他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

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

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

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自信真的很重要,失去过才会懂得珍惜和拥有。

马克思说过: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是否自信和别人的看法有紧密的关系,而别人对我的看法又会影响我的自信,所以我想我应该从自我做起,给别人信心,也给自己信心。

只有这样我才能重新自信满满,才可能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