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月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大致相当。
”这条地理分界线是()A •黑河一腾冲B •秦岭一淮河C.天山D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2•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土壤D .水源3•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A •秦岭一淮河B •南岭一长江C.秦岭一黄河D .南岭一珠江4•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描述的是我国( )A .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B •西北地区的景观C •南方地区的景观D •北方地区的景观6•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依据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气候 ②地形 ③人类生产活动 ④行政区划A .①②B.①③ C.②④ D. ③④7•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C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D •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 .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北方地区(%>r BR0! a $ ♦瞰血 人口 耕地C.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北方地区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9.人民币上学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如图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在( )A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 .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10.读图,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 .①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B .②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C .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 .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11.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②以种植小麦为主B •雨热同期是①②共同的气候特征C.湖南位于①区域而广东位于②区域D •传统的交通方式①以船为主②以马为主12•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合理B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不足D .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位于河西走廊13.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我国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就大多出生在()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14•下列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 .在北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 •在南方大面积种植甜菜和大豆C.在西北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D .在西藏大面积种植小麦和水稻15•下列界线中,与如图甲和其它区域的分界线吻合的是(中国四大地理区醺A •人口地理分界线B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D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16.下列图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西北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其显著特征,牧区多见蒙古包 B •乙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C .丙是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D •丁是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17.关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丙 T是()A •甲区域种植业发达B .乙区域耕地以水田为主C .丙区域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 .丁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黑土广布18.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一致的有()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C.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9.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B .海南岛长冬无夏,黑龙江长冬短夏C.地势自东向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逐渐降低D .水资源具有南缺北丰的特点20.下列四幅景观图中,属于我国最南方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A.黑河一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线C.秦岭一淮河一线 D.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一线2.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 B.C. D.3.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4.我国南方地区耕地是、耕作制度、农作物是。
正确的是()。
A.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花生B.旱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稻小麦C.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油菜D.水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大豆水稻5.秦岭-淮河一线也是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以下与其相吻合的有()A.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6.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里人口稠密,以山地丘陵为主B.这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居全国领先地位C.这里海陆航空发达,但发展经济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技术力量雄厚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题。
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8.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此处9.关于图中四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B.②地区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C.③地区水稻、油菜、甜菜广泛分布D.①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10.“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虔诚的喇嘛,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我国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升高B.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C.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低、西部高的特点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B.人口、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D.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3~4题。
图13.四城市中,丁可能是()A.北京B.哈尔滨C.上海D.广州4.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乙D.丙和丁5.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北的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河网密布C.民居的墙体较厚D.冰川广布“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线路游学中国。
读图,完成6~8题。
图26.四条游学地理路线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路线ⅠB.路线ⅡC.路线ⅢD.路线Ⅳ7.当沿路线Ⅰ走到甲地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A.大漠孤烟直B.水村山郭酒旗风C.林深不知处D.风吹草低见牛羊8.当沿路线Ⅲ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差异有()①农耕区和畜牧区②香蕉和柑橘③陆运和水运④屋顶坡度较大和屋顶坡度较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X”为界,将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9~10题。
图39.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天山山脉C.黄河D.南岭10.“北方的冷,冷的是皮;南方的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A.气温B.气压C.湿度D.阳光11.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图4A.A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B线与C线都经过大兴安岭C.C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D线大致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1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海陆位置D.降水13.小涛暑假到老家农村看望爷爷,在进村的公路两旁,看到有大片的麦田,路上还有马车拉着苹果进城,赶车的老乡还兴致勃勃地吼着秦腔……小涛老家所在的区域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轮廓图”,回答14~15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2.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B.长城C.太行山D.贺兰山4.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A.秦岭—淮河B.南岭—长江C.秦岭—黄河D.南岭—珠江5.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6.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7.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8.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B. 1月0℃等温线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9.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10.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绿洲农业B.北方地区畜牧业为主C.西北地区河谷农业D.南方地区水田种植为主11.如图为“2008年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面积、人口、GDP值百分比统计资料图”(注:不含港、澳、台地区)。
我国四个地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值最高的分别是()A.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12.“人民币上学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如图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在()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1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内,气候干旱B.青藏地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内,气候湿润C.南方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内,盛行西南季风D.北方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内,气候较湿润15.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西北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D.南方地区复杂多样16.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往往是气候在起主导作用,我国有一个地区,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却是地形地势,这个地区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7.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以北的河流显著的特点是()A.水量更丰富B.含沙量小C.汛期更长D.有结冰期18.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②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B.①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①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②以平原、丘陵、山地、高原为主D.①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②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上19.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A.民居屋顶坡度更小B.冬季气温更低C.水稻种植面积更小D.河流水量更大20.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合理B.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不足D.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位于河西走廊2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柑橘B.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D.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22.下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①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③.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③②①2.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C.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D.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糖料作物为甘蔗B.②地区耕地多为水田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宜种植茶树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水稻产地5.制约①和④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干旱B.洪涝C.水土流失D.低温冻害读“我国四地的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四地中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7.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A.山高谷深B.千沟万壑C.辽阔坦荡D.波状起伏8.④地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B.东部沿海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9.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C.京津唐地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2009年9月8日在吉林长春农博园隆重开幕。
历时3天。
本届农交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农村”。
展会期间,展出的产品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名优农牧产品。
有吉林长春的西瓜王——“女神2000”,有新疆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库尔勒香梨,有山东的特优产品——黄河鲤鱼,有上海崇明土特产——崇明老毛蟹,还有西藏金哈达公司的牛绒制品等。
鲁教版地理七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 )A.便于雨水下泻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2.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的地形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西南地区D.华北平原3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4 .下列关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北方地区的界线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5.下列界线与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相一致的是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1月份0℃等温线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⑤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⑥6.下列地形区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7.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A.栽培技术不同B..耕作制度不同C.气候不同D.地形不同8.北方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是A.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9.造成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B.土壤条件C.气候条件D.技术条件10.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时受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季风的影响B.不受冬季风的影响C.本区属于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D.降水小于800mm11.形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是()A.南北跨纬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C.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D.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12.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C.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D.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方为界13.“大兴安岭以东,淮河以北,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理区域是()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平原15.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B.人口稀少C.化肥、农药不足D.水资源短缺18.北方地区中,各地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均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河流均有较大的含沙量C.1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D.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19.决定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经济因素20.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高原为主B.以丘陵、山地为主C.以高原、盆地为主D.以高原、丘陵为主2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B.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D.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2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海拔较高25.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依据的主要自然因素有()①气候②地形③人类生产活动④行政区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绿洲农业B.北方地区畜牧业为主C.西北地区河谷农业D.南方地区水田种植为主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5.读我国重要地理界线位置图,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②线以西以南的C地区是具有高寒特征的青藏地区。
畜牧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高寒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带B.①线以西以北的B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由草原逐渐变为荒漠C.③④两线北段界线是大兴安岭,该山脉以东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主要种植春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D.⑤线以南地区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因降水多,屋顶坡度大6.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D.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7.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以北的河流显著的特点是()A.水量更丰富B.含沙量小C.汛期更长D.有结冰期8.如图为“2008年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面积、人口、GDP值百分比统计资料图”(注:不含港、澳、台地区)。
我国四个地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值最高的分别是()A.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9.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A.民居屋顶坡度更小B.冬季气温更低C.水稻种植面积更小D.河流水量更大10.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种植业区与牧区界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B .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C .我国的林业、畜牧业主要分布在②、③地区D . ④地区主要生产水稻、棉花、苹果等农产品 11.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 .秦岭—淮河B .南岭—长江C .秦岭—黄河D .南岭—珠江12.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柑橘B . 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 . 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D . 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1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 .阴山B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C .秦岭—淮河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4.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C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是降水多D .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有牦牛和三河马15.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C .南方地区D .青藏地区16.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 )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 . 1月0℃等温线C .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D .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1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是青藏地区 ②是南方地区 ③是西北地区 ④是北方地区B.①是南方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西北地区C.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北方地区D.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18.秦岭的走向是()A.南北—东南B.东北—西南C.东—西D.南—北19.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1)中①②③与图(2)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20.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上海市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测试(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泻
2.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点是( )
A.“南马北船” B.“北马南船”
C.“南车北船” D.“南马北车”
3.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4.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盆地为主
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
C.新疆地形“两盆夹三山”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5.牧草茂盛的呼伦贝尔草原位于( )
A.内蒙古东部 B.内蒙古西部 C.新疆南部 D.河西走廊二、填空题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2.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平原和平原。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以上,号称,形成的自然特征是和。
三、连线题(将下列优良畜产品与其所在的省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三河马、三河牛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滩羊 b.内蒙古自治区
C.牦牛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细毛羊 d.西藏自治区
四、填表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B 5.A
二、填空题新课标第一网
1.高原盆地
2.河套宁夏
3.4000米“世界屋脊”高寒
三、连线题
A——b B——a C——d 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号
答
案
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居民和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4、下列几幅景观图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景观,它们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
B.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C.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
D.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5、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
A.大米、谷子B.高粱、玉米
C.面食、谷子D.面食、大米
6、暑假一位同学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呼和浩特旅游。
他在沿途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7、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潮湿
B.严寒
C.高温
D.干旱
8、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A.苹果B.香蕉C.椰子D.柑橘
9、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海拔较高
10、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布在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下图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甲、乙、丙、丁位于不同的地理分区,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
地理分区是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13、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拉萨
14、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
A.青稞、小麦
B.小麦、玉米
C.青稞、玉米
D.青稞、水稻
15、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喜马拉雅山 C.天山 D.青藏高原
16、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A、蒙古马
B、骆驼
C、驴
D、牦牛
17、“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18、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习惯
19、挖窑洞居住,以小米为主食的居民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
A长白山区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20、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
二、综合题(50分)
21.判断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事物各属于哪个地区,把其代号填在表中相应栏内。
(8分)
A、鸭梨苹果柿杏桃,饺子馒头和面条。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C、吃小米、住窑洞、植树种草很有用。
D、三河马、三河牛,绿洲可种稻、棉与瓜果。
E、黄土地、黑土地,小麦大豆地里长。
F、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
G、高寒缺氧低气压,牦牛无所惧。
H 、青稞酒,酥油茶,主食名字叫“糌粑”。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代号
22.读中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题。
(共15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区域的名称: ①② ③④
(2)我们临沂市位于地区,该区域的代表植被为,粮食作物是,
是因为这里年降水在毫米以下,1月平均在气温℃以下。
(3)太阳能、地热能非常丰富的区域是(填序号)。
(4)图中①③两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毫米线相似,与我国区和
区的分界线相似。
(5)界线A 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与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河流)一线分布大体相一致。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2010年4月14日08:52,据央视《朝闻天下》最新报道,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主要发生在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
据悉,当地多数人尚未起床,伤亡较为严重。
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地震至少已造成400人死亡,8000人受伤。
玉树县固定电话通讯中断,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
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
(1) 材料中所指地震发生区域是A 、B 两省区
中的;其所在地形区是, 本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2)图中铁路就是被誉为“天路”的, B 附近是著名的农业区。
(3)此次地震救援行动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至少两点)
24.归纳比较我国北方地区利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并填写下表。
(10)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田类型
③
①
④
②
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南海诸岛
A B
C
①
② ③
④
(1)界线A 大致与_________等降水量线相接近,也是我国农业的_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界线。
界
线A 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界线C 大致与1月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_________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重要分界线。
界线C 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和 _________。
(3)界线B 是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上有一系列高大雄伟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_________、阿尔金山脉、_________和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综合题
21.(每空2分,共8分)
22.(每空1分,共15分)
(1)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2)南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稻 800 0 (3)④ (4)400 季风 非季风 (5)秦岭 淮河
23.⑴A 青藏高原 高寒 ⑵青藏铁路 藏南谷地 (每空1分,共5分) ⑶交通不畅、高原反应、气候恶劣等。
(合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