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对管

合集下载

红外对管_精品文档

红外对管_精品文档

红外对管一、简介红外对管是红外线发射管与光敏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头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候的总称。

红外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

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发射管在LED封装行业中主要有三个常用的波段,如下850NM、875NM、940NM。

根据波长的特性运用的产品也有很大的差异,850NM波长的主要用于红外线监控设备,875NM主要用于医疗设备,940NM波段的主要用于红外线控制设备。

EG:红外线遥控器、光电开关、光电计数设备等。

二、功能说明光敏接收管光敏接收管它是一个具有光敏特征的PN结,属于光敏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工作时需加上反向电压。

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暗电流)。

此时光敏管不导通。

当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马上增加,形成光电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增大。

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接收管功能与光敏接收管相似只是不受可见光的干扰,感光面积大,灵敏度高,属于光敏二极管,一般只对红外线有反应。

红外线接收头红外线接收头就是在红外线接收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的处理的电路,类似与三极管的放大效果。

三、实际应用红外对管电路连接图(对不同型号红外对管,可适当调整电阻以达到相关电气参数)1、AD采样实现避障功能针对一些红外接收管容易受到可见光的影响,从而改变其阻值,容易造成系统的误判。

可以考虑采用上面的电路。

100-100k欧姆,是红外接收管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室内-阳光直射)的阻值的大小。

在正常的光线下通过IOA0口A、D采集到一个电压值作为一个参考电压。

当随着光线变化时,IOA0口读进来的电压值也就发生变化。

这个使用通过IOA4、IOA5、IOA6、IOA7依次选通,选择最接近参考值的电压作为判断电压。

红外对管使用说明

红外对管使用说明

红外对管使用说明1. 红外对管的概述红外对管(Infrared Detector,简称IR)是一种能够感测红外线辐射并输出电信号的器件。

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红外传感、红外遥控以及红外通信等方面。

本文将对红外对管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2.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

当红外辐射照射到管子的光敏区域时,管子内部产生电压信号。

红外对管内部通常由光敏电阻、电压比较器和输出电路组成。

3. 红外对管的使用方法3.1 连接电路首先,将红外对管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分别与电路板上的相应引脚连接。

注意在连接时要遵循正确的极性,一般红线为正极,黑线为负极。

3.2 供电红外对管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可以通过直流电源或电池进行供电。

确保供电电压与红外对管的额定电压一致,以免损坏设备。

3.3 设置工作模式红外对管一般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供选择,例如连续工作模式和脉冲工作模式。

根据需求设置合适的工作模式,并通过电路板上的开关或控制接口进行设置。

3.4 防护措施在使用红外对管时,需要避免与其他光源产生干扰,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同时,要注意保护红外对管的光敏区域不受外界杂光照射,避免误判。

4. 红外对管的应用领域红外对管由于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1 红外传感红外对管可以用于温度检测、人体感应、烟雾传感等领域。

例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红外对管可以通过感知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自动照明和安防监控功能。

4.2 红外遥控红外对管常用于电器遥控器中,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遥控操作。

用户只需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红外对管就能够感应到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路实现相应的功能。

4.3 红外通信红外对管在无线通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可以实现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电脑与电视之间的文件传输等。

5. 红外对管的注意事项5.1 温度环境红外对管对温度环境比较敏感,应确保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使用。

红外对管的接法

红外对管的接法

红外对管的接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红外对管的接法这档子事儿。

红外对管啊,就像是一对好搭档,它们相互配合,能完成很多神奇的任务呢!你想想看,这就好比是两个小伙伴,一个负责发送信号,一个负责接收信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要接好红外对管,那可得有点小技巧哦。

首先得搞清楚它们的极性,可别接反了呀,不然它们可就“闹脾气”不好好工作啦!就像你穿鞋子,总不能把左右脚穿反了吧?那得多别扭呀!然后呢,要给它们找个合适的“家”,也就是电路板啦。

把它们稳稳地焊接在上面,这焊接的功夫可不能马虎,得像老工匠一样细心。

要是焊接不牢固,它们在工作的时候摇摇晃晃的,那能行吗?在接电源的时候也要小心哦,可不能给它们太大或者太小的电,就像人吃饭一样,吃太多会撑着,吃太少会饿着,得恰到好处才行。

你说要是电给得不合适,红外对管能好好工作吗?肯定不能呀!还有啊,别忘了给它们配上合适的电阻,这电阻就像是给它们加了一道保险,能让它们工作得更稳定呢。

这就好比是给汽车装上安全带,能让你更安全地行驶。

接好红外对管之后,你就可以让它们大显身手啦!可以用它们来检测物体啦、计数啦等等。

它们就像是你的小助手,默默地为你工作着。

哎呀,你说这红外对管的接法是不是很重要?要是接不好,那可就浪费了这么好的小元件啦!所以呀,大家在接红外对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别马马虎虎的。

你想想,要是因为你的一点小疏忽,导致整个装置不能正常工作,那多可惜呀!总之呢,红外对管的接法虽然不复杂,但是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就像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一样,只有认真了,才能把事情做好,不是吗?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红外对管接法哦,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和惊喜呢!让我们一起好好地探索红外对管的奇妙世界吧!。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技术的装置,主要用于检测和测量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射红外辐射:红外对管内部有一个红外辐射源,通常是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

当电流通过这个二极管时,它会发射出红外光线,通常在近红外区域(约700纳米到1毫米的波长范围内)。

2. 接收红外辐射:红外对管内部还有一个红外接收二极管,它专门用于接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这个接收二极管通常被设计成高敏感度和高响应速度,以能够尽快捕获到红外辐射。

3. 电信号转换:当红外辐射照射到接收二极管上时,它会产生一定的电流。

这个电流被红外对管内部的电路所测量和转换,以产生与输入红外辐射强度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4. 数据处理和输出:红外对管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处理和利用。

通常情况下,输出信号会被传输到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中,用于进一步处理、判断和决策。

例如,在一个红外测温仪中,输出信号可以被转换为温度值并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发射红外辐射、接收红外辐射、电信号转换和数据处理等几个基本步骤。

通过这
些步骤,红外对管能够检测和测量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输出。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文库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文库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文库1. 红外对管的原理红外对管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接收红外线信号的电子元件。

它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来工作,能够接收并转换红外线信号为电信号。

红外对管通常由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

1.1 发射管原理红外对管的发射管一般是由红外发射二极管构成,它能够将来自电源的电流转换为红外辐射。

红外发射二极管在正向电流流过时会发出红外线,而当没有电流通过时则停止发射红外线。

1.2 接收管原理红外对管的接收管一般是由光敏二极管构成,也称为红外接收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能够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转换为电流,当红外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时,它的阻值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电流输出。

2. 红外对管的应用红外对管由于其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红外对管应用:2.1 遥控器红外对管在遥控器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

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的开关、音量和频道等功能。

2.2 红外安防系统红外对管也广泛应用于红外安防系统中。

通过将红外对管安装在安防设备中,可以实现对入侵者的感知和监测。

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时,红外对管会感受到红外线的变化并触发警报。

2.3 红外测温红外对管在工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红外测温。

通过测量物体表面散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度,可以非接触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这在高温环境下或需要远距离测温的场合十分有用。

2.4 自动门系统红外对管也常被用于自动门系统中。

红外对管可以监测人体或车辆的接近,并触发门的开启或关闭。

这带来了便利性和安全性,避免了人工操作或不必要的接触。

2.5 机器人导航在机器人导航中,红外对管被用于实现避障和位置感知。

机器人通过发射红外线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得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 总结红外对管作为一种能够接收和转换红外线信号的电子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遥控器、红外安防系统、红外测温、自动门系统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应用于人体感应和非接触温度测量等领域的红外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辐射检测:红外对管利用其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将被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

当被测物体(如人体)的温度不同于周围环境时,会产生不同的红外辐射能量。

2. 热电效应:红外对管内部的红外辐射会导致半导体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

半导体材料具有热电效应,即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电势差。

这样,红外辐射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将转化为电信号。

3. 电信号转换与放大:红外对管的电信号需要经过转换和放大才能被接收器或其他设备处理。

一般来说,红外对管内部会有相应的电路进行信号转换和放大,以使输出信号能够被准确地检测和分析。

4. 接收和处理:放大后的电信号将通过导线传输到接收器或其他设备,以进行后续的处理。

接收器可以根据电信号的强弱、频率等特征,判断被测物体的存在、移动方向、温度等信息。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然后通过转换和放大的过程,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处理的形式,以实现人体感应和温度测量等功能。

红外对管 原理

红外对管 原理

红外对管原理红外对管是一种常用的红外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等特点。

该传感器主要由红外发光二极管(IR LED)和红外接收二极管(IR Photodiode)组成。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即将红外光转化为电信号。

首先,红外发光二极管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光束。

这些红外光束通过氮化镓(GaN)或砷化镓(GaAs)等材料制成的发光器件,其能带宽度与所释放的光子的波长相匹配。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通过在PN结上的注入和偏置,使电流流过发光材料,从而激发产生光子。

接下来,红外光束会穿过环境传播到红外接收二极管。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采用硅(Si)或锗(Ge)等材料,其材质特性与红外光波长相匹配,因此能够高效地吸收红外光。

当红外光照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上时,它会产生一个光电流,这是由于光子能量转化为材料中的电子能量所引起的。

接下来,该电流信号会被传感器的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

常见的处理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

放大电路通常用于放大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产生的微弱电流信号,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滤波电路主要用于滤除噪声信号,提高传感器的信噪比。

输出电路则可以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最后,经过处理的信号被送至控制器或微处理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以实现不同的应用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监测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之间的反射和干扰来检测到物体的存在与否。

当有物体进入传感器的感知范围时,红外光线将被物体吸收或反射,从而改变接收二极管上的光电流大小,进而被传感器检测到。

通过监测光电流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的存在与否,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红外对管主要应用于人体检测、自动照明、安防系统、无人驾驶、自动门禁系统等领域。

通过感知物体的红外特征,红外对管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快速反应和准确控制。

在人体检测领域,红外对管可以通过检测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人体的识别和跟踪。

在自动照明领域,红外对管可以通过感知到人体或动物的存在来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

红外线对管寿命

红外线对管寿命

红外线对管寿命概述红外线对管是一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遥控器等领域。

在使用红外线对管时,其寿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线对管寿命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红外线对管红外线对管是一种能够感受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器件。

它由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组成,其中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对管的工作原理红外线对管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线接收端:当外部红外线入射到红外线接收器时,其内部的光敏传感器会接收到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

2. 红外线发射端:当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到电信号时,会将电信号转化为红外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红外线对管的寿命影响因素红外线对管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1. 工作电流:红外线对管的工作电流直接影响其寿命。

通常情况下,工作电流与寿命成正比关系,过高的工作电流会缩短红外线对管的寿命。

2. 工作温度:红外线对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加速器件老化,导致寿命缩短。

3. 使用环境: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湿气等因素也会对红外线对管的寿命造成影响。

长期处于灰尘较多或湿气较大的环境中,会降低器件的寿命。

4. 工作频率:红外线对管的工作频率也会对其寿命产生影响。

频率过高会加速组件老化。

延长红外线对管寿命的方法为了延长红外线对管的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控制工作电流:合理控制红外线对管的工作电流,避免过高的工作电流对器件造成损伤。

2. 控制工作温度:保持红外线对管的工作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器件老化。

3.优化使用环境:对于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湿气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定期清洁器件和控制湿度等。

4. 控制工作频率:避免过高的工作频率,以减缓器件老化速度。

红外线对管寿命测试方法为了确保红外线对管的质量和寿命,常常需要进行寿命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对管怎么判断哪个是接收管?
红外线对管的判断方法人们习惯把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称为红外对管。

红外对管的外形与普通圆形的发光二极管类似。

初接触红外对管者,较难区分发射管和接收管。

本文介绍三种简便的识别方法。

1 菽诓拷峁故侗鸷焱舛怨艿哪诓拷峁谷缤?‘所示。

图1(a)是红外发射管,管芯中央凹陷,类似聚光罩的形状、,图1(b)是红外接收管,管芯中央的平台上有红外感光电极。

红外对管的两引脚1长1短,长引脚是正极,和普通发光管相同。

2.用三用表测量识别可用500型或其他型号指针式三用表的Rxlk电阻挡,测量红外对管的极间电阻,以判别红外对管。

判据
一:在红外对管的端部不受光线照射的条件下调换表笔测量,发射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且黑表笔接正极(长引脚)时,电阻小的(1k—20k)是发射管。

正反向电阻都很大的是接收管。

判据
二:黑表笔接负极(短引脚)时电阻大的是发射管,电阻小并且三用表指针随着光线强弱变化时,指针摆动的是接收管。

注:
1)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测量正向电阻。

2)电阻大是指三用表指针基本不动。

3.通电试验方法判别用一只发光二极管和—只电阻与被测的对管串联,如图2所示。

图中电阻起限流作用,阻值取220欧--510欧。

LED发光二极管用来显示被测红外管的工作状态。

用遥控器(电视机遥控器等)对着被测管按下遥控器的任意键,LED亮时,被测管是红外接收管。

不亮则是红外发射管。

用普通的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怎样才能提高发射与接收的距离,至少距离要5米
加载波,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如SE303·PH303),其外形和发光二极管LED相似,发出红外光(近红外线约0.93μm )。

管压降约1.4V ,工作电流一般小于20mA。

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回路中常串有限流电阻。

发射红外线去控制相应的受控装置时,其控制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

为了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只需尽量提高峰值Ip,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距离。

提高Ip 的方法,是减小脉冲占空比,即压缩脉冲的宽度т,一些彩电红外遥控器,其红外发光管的工作脉冲中空比约为1/4~1/3;一些电气产品红外遥控器,其占空比是1/10。

减小冲占空比还可使小功率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距离大大增加。

常见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功率分为小功率(1mW~10mW)、中功率(20mW~50mW)和大功率(50mW~100mW以上)三大类。

要使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调制光,只需在驱动管上加上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

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线去控制受控装置时,受控装置中均有相应的红外光一电转换元件,如红外按收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

实用中已有红外发射和接收配对的二极管。

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射式,其二是反射式。

直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中间相距一定距离;反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并列一起,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只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遇到反射物时,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才工作。

双管红外发射电路,可提高发射功率,增加红外发射的作用距离。

希望对你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