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验证报告
HJ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分析方法验证报告(验)字〔2022〕第号方法名称: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 784-2016项目主编单位:验证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职称:(检测员)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报告日期:2022年03月17日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适用范围标准HJ 784-2016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十六种多环芳烃(PAHs)包括: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当取样量为10.0g,定容体积为1.0ml时,用紫外检测器测定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检出限为3μg/kg~5μg/kg,测定下限为12μg/kg~20μg/kg。
二、方法原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用合适的萃取方法(索氏提取、加压流体萃取等)提取,根据样品基体干扰情况采取合适的净化方法(硅胶层析柱、硅胶或硅酸镁固相萃取柱等)对萃取液进行净化、浓缩、定容,用配备紫外/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三、试剂和材料3.1 乙腈(CH3CN):HPLC级。
3.2 正己烷(C6H14):HPLC级。
3.3 二氯甲烷(CH2Cl2):HPLC级。
3.4 丙酮(CH3COCH3):HPLC级。
3.5 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1+1。
用丙酮和正己烷按1:1的体积比混合。
3.6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2+3。
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按2:3的体积比混合。
3.7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1+1。
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按1:1的体积比混合。
3.8 干燥剂:无水硫酸钠(Na2SO4)或粒状硅藻土置于马弗炉中400℃烘4h,冷却后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3.9 硅胶:粒径75μm~150μm(200目~100目)。
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

中心化验室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一)验证方案(二)验证报告药业有限公司中心化验室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SOP-YZ-???)方案制定人:制定日期:方案审查人:审查日期:方案审核人:审核日期:方案批准人:批准日期:药业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实施小组成员及有关责任4、验证文件5、合格标准6、验证方法和步骤7、验证结果分析和综合评价8、最终评价9、验证周期10、验证记录1、概述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现代液相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泵入到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其中LC-2010和Agilent1100型为单泵型,LC-20AB型为双泵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2、验证目的检查并确认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性能符合要求。
3、验证实施小组成员及有关责任验证实施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操作员??????负责验证的具体操作工作;QA???负责监督实施本方案。
4、主要验证文件高效液相色谱法(SOP-Z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液相色谱仪(JJG705-2002)、UV-VIS检测器SPD-20A/SPD-20AV说明书、溶液传输单元LC-20AB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LC-2010A/2010C操作说明书安装手册和维修手册。
5、合格标准6、验证方法和步骤6.1验证方法整个验证过程分为单个部件的验证和整机验证。
验证时一般先验证泵、柱温箱、自动进样器的性能,接着是检测器的性能,最后是整机的性能验证。
液相质谱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液相质谱法(LC-MS/MS)检测胶原蛋白多肽,验证该方法在胶原蛋白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液相质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的优点。
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检测胶原蛋白特异的多肽片段,实现对胶原蛋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1. 仪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天平、水浴锅、涡旋仪等。
2. 试剂:胶原蛋白试样、胰蛋白酶、甲醇、磷酸、流动相储备液、标准品、内标品等。
3. 试剂规格:胰蛋白酶(1mg/mL)、甲醇(分析纯)、磷酸(分析纯)、流动相储备液(甲醇:水=65:35)。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1)将胶原蛋白试样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胰蛋白酶,在37℃水浴中酶解过夜。
(2)酶解结束后,将样品用滤膜过滤,取滤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2.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1)色谱柱: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
(2)流动相:甲醇-水(65:35)。
(3)流速:0.8mL/min。
(4)柱温:30℃。
(5)进样量:10μL。
3. 质谱条件(1)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
(2)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3)碰撞能量:20eV。
4. 数据分析(1)根据质谱图谱,使用肽段序列信息和数据库匹配算法鉴定胶原蛋白。
(2)通过计算肽段的峰面积或峰高,定量样品中的胶原蛋白。
五、实验结果1. 胶原蛋白多肽的鉴定根据质谱图谱,成功鉴定出胶原蛋白特异的多肽片段,如Gly-Pro-Gly-Gly等。
2. 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中的胶原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为0.5mg/mL。
六、实验讨论1. 液相质谱法在胶原蛋白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准确检测出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
HJ638-2012环境空气中酚类化合物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分析方法验证报告(验)字〔2022〕第号方法名称: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 638-2012项目主编单位:验证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职称:(检测员)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报告日期:2022年03月17日声明事项1、本报告仅作为公司内验证分析方法专用报告格式。
2、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无骑缝章无效。
3、报告按要求填写。
4、报告内容根据方法类型可做调整,主要包括:方法原理、标准溶液配制、操作步骤、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和注意事项等。
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适用范围本方法依据标准HJ 638-20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酚类化合物。
适用于环境空气中12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不适用于颗粒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采样体积为25L时,本方法检出限为0.006~0.039mg/m3,测定下限为0.024~0.156mg/m3;当采样体积为75L时,本方法检出限为0.002~0.013mg/m3,测定下限为0.008~0.052mg/m3。
二、方法原理用XAD-7树脂采集的气态酚类化合物经甲醇洗脱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三、干扰和消除环境空气中的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三氯苯、四氯苯、苯并芘、苯胺、硝基苯等对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其他干扰物可通过更换色谱柱或改变流动相的比例,使其与目标物分离。
三、试剂与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无酚水,液相色谱检验无干扰峰。
3.1 甲醇,HPLC级。
3.2 乙腈,色谱纯。
3.3 丙酮,色谱纯。
3.4 乙酸乙酯,色谱纯。
3.5 二氯甲烷,色谱纯。
3.6 玻璃纤维滤膜,置于马弗炉中在350℃下灼烧4h,冷却后用甲醇洗净的打孔器垂直切割成8mm直径的圆片,并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3.8 无酚水:应贮于玻璃瓶中,取用时,应避免与橡胶制品(橡胶塞或乳胶塞等)接触。
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引言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HPLC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对HPLC仪器进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 验证目的HPLC仪器验证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仪器是否满足预定的性能要求,包括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等指标。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仪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以满足相关的法规和质量标准要求。
2. 验证内容HPLC仪器验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仪器安装和传感器校准在验证之前,首先需要确保HPLC仪器已正确安装,并且各个传感器和检测器已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应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
2.2 仪器性能参数验证仪器性能参数验证是验证HPLC仪器在运行过程中是否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验证: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定其浓度来评估仪器的准确性。
•精密度验证: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评估仪器的精密度。
可以使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线性范围验证:通过逐渐增加样品浓度,测定仪器的线性范围。
应选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试,并绘制曲线来评估仪器的线性关系。
2.3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是验证HPLC方法是否可用于定量分析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特异性验证:通过检测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干扰来评估方法的特异性。
可以使用纯溶液和样品添加物进行测试。
•精密度和重复性验证: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评估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可以使用RSD来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准确性验证: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定其浓度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3. 验证计划为了有效进行HPLC仪器的验证,需要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
验证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验证目标和范围明确验证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验证的仪器性能参数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报告导言: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HPLC技术对某种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实验方法:1. 仪器设备:HPLC仪、色谱柱、样品溶液、流动相、检测器等。
2. 实验步骤:a. 样品制备:将药物样品粉末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
b. 色谱柱准备: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进行柱平衡处理。
c. 流动相制备: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组成,并进行气泡排除和气体除湿处理。
d. 参数设置:根据样品特性和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流速、温度、检测波长等参数。
e. 样品注射:使用自动进样器或手动注射器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
f. 数据采集:通过检测器采集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峰值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g. 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峰面积计算、峰高度计算等处理。
实验结果:通过HPLC技术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1. 样品在色谱柱中产生了明确的峰值信号,峰形对称且峰高度适中。
2. 根据峰面积计算,得到了样品的浓度为X mg/mL。
3. 通过与标准品的比对,确认了样品的成分和含量。
讨论:1. 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优势:a. 高灵敏度:HPLC技术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物质,对于药物分析中微量成分的检测非常重要。
b. 高选择性: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色谱柱的特性,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和检测。
c. 高分辨率:HPLC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样品中的各个成分,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
d. 自动化程度高:HPLC仪器配备了自动进样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实验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数据处理,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2.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a. 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误差:药物样品的溶解度、稳定性等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硅酸盐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硅酸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硅酸盐的含量。
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通过液相色谱柱将混合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再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水中硅酸盐的含量。
实验步骤:1. 仪器准备:将高效液相色谱仪预热至设定温度,保证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2. 样品处理:将水样取一定体积,如100 mL,用无尘滤纸过滤至少5次,以除去固体悬浮物。
3. 样品进样:使用微量注射器将经处理的水样注入色谱仪的进样口。
4. 色谱柱操作:选择适当的液相色谱柱,并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装载和连接。
调整流速和温度,使得柱温和流速达到最佳条件。
5. 数据收集:打开数据采集软件,设置检测器的工作参数,如波长、灵敏度等。
开始采集数据,并记录每个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6. 标准曲线绘制: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标准溶液,进行进样和数据采集。
根据标准溶液的峰面积和浓度,绘制硅酸盐的标准曲线。
7. 样品测定:将处理后的水样进样至色谱仪中,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样品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水中硅酸盐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硅酸盐的含量。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可以根据峰面积和浓度的关系来计算未知样品中硅酸盐的含量。
实验的线性范围、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度等指标都可以根据标准曲线和多次测定样品的结果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多个样品的测定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水中硅酸盐测定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该方法可以用于水质监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nes B.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silicates in water samples[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0, 1217(34): 5325-5332.[2] Johnson C D, Williams M T. Determination of silicates in natural water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2002, 94(3): 81-89.。
高效液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液相色谱仪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3. 学习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高压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从而实现分离。
实验中,样品经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流动相过滤器、样品瓶、高压泵、检测器、数据工作站等。
2. 试剂:乙腈、甲醇、水、磷酸、氨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用适当溶剂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流动相配置: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合适的流动相,并进行过滤。
3. 色谱柱准备:将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上,用流动相进行冲洗,去除色谱柱中的杂质。
4. 上样:将配制好的样品溶液注入色谱仪,通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
5. 分离:在流动相的作用下,样品中的各组分在色谱柱中依次流出。
6. 检测:利用检测器对流出物进行检测,记录色谱图。
7.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工作站对色谱图进行分析,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分离:实验中,样品中的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得到了有效分离,分离效果良好。
2. 定量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组分的含量,结果如下:| 组分名称 | 含量(%) || -------- | -------- || 组分1 | 2.5 || 组分2 | 1.8 || 组分3 | 0.9 || 组分4 | 0.5 |3. 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 仪器误差:色谱仪、检测器等仪器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 试剂误差:试剂的纯度和浓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 操作误差:实验操作不规范、样品处理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EV-
高效液相色谱仪
验证报告
XXXX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引言
2.安装验证
3.操作验证
3.1 试验项目及限度
3.2 实验方法
3.2.1流量控制阀
3.2.2GM-150混合器
3.2.3柱温箱
3.2.4 UV检测器准确度
3.2.5 UV检测器基线噪音
4.性能验证
5.验证报告结果分析、评价及结论
6.验证结论批准
仪器名称:实验室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生产厂家及型号:Waters in USA,1525泵、1500series柱温箱、2487检测器
设备登记号:HY-017
1.引言
为确保仪器在使用中符合原设计的要求,并达到原拟订的目的,产生可信赖的量测结果,对仪器进行安装验证(IQ)、操作验证(OQ)、及性能验证(PQ)。
当仪器首次安装调试、经过一定周期(一年)或者变更位置时进行该验证。
2.安装验证
2.1参加人员:
2.2检查清单:
联系人:
单位:
地址:
电话:
传真:
2.4结论:所有物品应与检查清单相符,实验室水、电、气设计安装合理,实验室通风系统运行良好则符合仪器安装要求。
3 操作验证
确认仪器在操作极限内能正常运转,由装机工程师及操作者共同完成。
每过一个周期要对该项进行例行验证。
若仪器有移动、维修、更换主组件或增加新配件时必须对仪器部分OQ非例行性验证。
3.1试验项目与限度(表2)
3.2试验方法
3.2.1流量控制阀 ①方法:泵流量设为1ml/min,将5ml 的容量瓶接在泵出口处,在溶剂流入容量瓶的同时计时,
至5ml 标线时停止计时,计下测量时间。
间隔约10min 再测量一次。
重复测三次以
上, 求平均值 (n
t
t n
i i
∑==
1
)
计算出时间测量最小值及最d 大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S RMAX 、S RMIN 。
%100⨯-=
t t
t S R
3.2.2 GM-150混合器:
方法:设定流动相A 和B 比例为1:1,流速为1.0ml/ min 。
取两个10ml 量筒,分别装入流
动相A 、B ,开始运行,同时计时。
5ml 时记录消耗流动相A 、B 体积,重复三次。
②结论:实际偏差在限度以内则符合要求。
3.2.3柱温箱
方法:温度计为37℃,将一经校正的温度计放入柱温箱,每30min 读取温度计及标准面板显示温度一次,共读5次。
结论:温度计示数偏差应小于1℃,符合规定。
工作面板示数波动应小于0.5℃。
精密
度符合要求。
3.2
.4 UV 检测器波长准确性
①方法:已知苯在233.9nm 、238.9nm 、243.3nm 、248.5nm 、254.5nm 、260.6nm 有特征吸收,故配置100mg/ml 苯的乙醇溶液运行“Sample scan ”程序。
②结论:波长误差均应小于3nm ,符合规定。
3.2.5 UV 检测器基线噪音:
① 方法:双波长基线噪音测定:以水和甲醇先后冲洗系统0.5h ,然后由流动相的检
测器入口处充氮气20min 左右,停止后,设λA =254nm 、λB =280nm, 2.0 sec.time constant(TC). 记录工作站面板示数。
②结论:40min 内读数变化应在±2.5×10之间,则符合规定。
4.性能验证
①方法:柱子首次使用前应执行柱效验证,用下述方法进行柱效测试,当柱子柱效降低或超长时间使用时也应进行柱效测试。
执行柱效测试包括以下4项内容:
1.平衡色谱柱。
2.准备二氢苊标准品溶液。
3.进样运行。
4.检验柱效 ②操作步骤:
1〉 配置流动相:乙腈:水(60:40),设检测波长254nm ,柱温37℃,流速线速上
升(0-1.0ml/min ),达到此条件后平衡20min 。
2〉 称取0.05g 二氢苊溶于100ml 乙腈中,即可。
手动进样10ul ,设运行时间10min ,记录数据,依下式计算,
2
)(
25
W
Vr N
结论:N 应大于9000,则符合规定。
5. 验证报告、结果分析、评价及结论 5.1高效液相色谱仪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5.2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已达到设计技术参数。
5.3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试验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符合药品检验要求 5.4建议应对高效液相色谱仪每年验证一次。
6.验证结论批准:
公司验证小组已审阅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审核验证结果及分析评价,同意验证报告,该高效液相色谱仪准予合格并交付品质管理部投入使用。
验证小组: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