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 DyTACN-Modal Modal

合集下载

振动信号编程实验报告(3篇)

振动信号编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振动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振动信号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振动信号处理软件的使用。

4. 培养编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振动信号是指由振动产生的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在工程实际中,振动信号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编程模拟振动信号的产生、处理和分析,以加深对振动信号的理解。

三、实验仪器与软件1. 电脑:用于编程和运行实验程序。

2. 振动信号处理软件:如MATLAB、Python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振动信号的产生(1)使用MATLAB或Python编写程序,生成一个简单的正弦振动信号。

(2)调整参数,观察信号的变化,如频率、幅度等。

2. 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1)使用MATLAB或Python编写程序,对正弦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分析。

(2)计算信号的时域统计特性,如均值、方差、均方根等。

3. 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1)使用MATLAB或Python编写程序,对正弦振动信号进行频域分析。

(2)计算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

4. 振动信号的滤波处理(1)使用MATLAB或Python编写程序,对正弦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2)分析滤波后的信号,观察滤波效果。

5. 振动信号的合成与分解(1)使用MATLAB或Python编写程序,将多个正弦振动信号进行合成。

(2)对合成信号进行分解,还原原始信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动信号的产生通过编程生成了一个频率为5Hz、幅度为5mV的正弦振动信号。

2. 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时域分析结果显示,信号的均值为0,方差为25,均方根为5。

3. 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结果显示,信号的主要频率为5Hz,无其他频率成分。

4. 振动信号的滤波处理通过滤波处理,将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滤除,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

5. 振动信号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合成和分解,成功将多个正弦振动信号还原。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振动信号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振动试验测试报告

振动试验测试报告

制表P repar
最大不得超过1微秒的信号瞬断,产品没有物料和特性伤害,插头高度5.89mm.
No discontinuities of 1 microsecond maximum. Shall remain mated and show no evidence of physical damage. Plug must meet 5.89mm.
试验项目Item 振动试验客户试验数量Q 'TY
试验编号制令单号
判定标准Requirements 将产品包装好放入纸箱放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

振动频率10~55HZ之间变化,振幅0.4英寸,10-55-10HZ 为一个循环,3个相互垂直的轴向各扫频5次持续2小时
Subject mated plug and terminated jack to frequency range of 10 to 55
Hz with displacement amplitude of .014 (0.356mm) inch. Sweep cycles per direction shall be 5 in each direction of 3 axis which ar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planes for 2 hours .测试日期T est Date
试验料号P/N
振动试验测试报告
试验条件Procedure
判定Judgement■合格PASS □不合格FAIL
审核Approveled:
振动测试台 Vibation device
使用设备Device。

工厂振动测试实验报告(3篇)

工厂振动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工厂生产的安全和高效,本报告对工厂振动进行了系统测试,以了解振动源、振动传播路径以及振动对设备的影响,为振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工厂振动产生的来源及传播路径。

2. 测量不同区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3. 分析振动对设备的影响。

4. 为振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 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振动强度和频率。

2.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

3. 摄像头:用于观察振动现象。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方法1. 确定测试点:根据工厂布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点,包括振动源附近、振动传播路径上以及设备附近。

2. 测试振动强度和频率:使用振动测试仪分别测量各个测试点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3. 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

4. 观察振动现象:使用摄像头观察振动现象,记录振动形态和频率。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动源:通过测试发现,工厂振动的主要来源为机械设备运行、物料运输以及空气流动等。

2. 振动传播路径:振动主要沿地面、墙壁以及设备本身传播。

3. 振动强度和频率:不同区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存在差异,振动源附近振动强度较大,频率较高;振动传播路径上振动强度逐渐减弱,频率降低;设备附近振动强度较小,频率较低。

4. 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振动可能导致设备疲劳、磨损,甚至损坏。

长期处于高振动环境下,设备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六、振动控制措施1. 优化设备布局:将振动源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振动传播。

2. 使用减振设备:在振动源附近安装减振垫、减振器等,降低振动强度。

3. 改善物料运输方式:采用低速、平稳的运输方式,减少物料运输过程中的振动。

振动实验报告..

振动实验报告..

振动与控制系列实验姓名:***学号:************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实验1 简支梁强迫振动幅频特性和阻尼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

2、学会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f0和阻尼比。

二、实验装置框图图3.1表示实验装置的框图图3-1 实验装置框图图3-2 单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三、实验原理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如图3-2所示。

在正弦激振力的作用下系统作简谐强迫振动,设激振力F的幅值B、圆频率ωo(频率f=ω/2π),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为:或 M F x dt dx dt x d M F x dt dx n dtx d FKx dt dx C dtx d M /2/222222222=++=++=++ωξωω (3-1)式中:ω—系统固有圆频率 ω =K/Mn ---衰减系数 2n=C/M ξ---相对阻尼系数 ξ=n/ωF ——激振力 )2sin(sin 0ft B t B F πω== 方程①的特解,即强迫振动为:)2sin()sin(0ϕπϕω-=-=f A A x (3-2)式中:A ——强迫振动振幅ϕ --初相位20222024)(/ωωωn M B A +-=(3-3)式(3-3)叫做系统的幅频特性。

将式(3-3)所表示的振动幅值与激振频率的关系用图形表示,称为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3所示):3-2 单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 3-3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3-3中,Amax 为系统共振时的振幅;f 0为系统固有频率,1f 、2f 为半功率点频率。

振幅为Amax 时的频率叫共振频率f 0。

在有阻尼的情况下,共振频率为:221ξ-=f f a (3-4) 当阻尼较小时,0f f a =故以固有频率0f 作为共振频率a f 。

在小阻尼情况下可得0122f f f -=ξ (3-5)1f 、2f 的确定如图3-3所示:MXCK一、实验方法1、激振器安装把激振器安装在支架上,将激振器和支架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激振器顶杆对简支梁有一定的预压力(不要超过激振杆上的红线标识),用专用连接线连接激振器和DH1301输出接口。

振动试验实习报告

振动试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振动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力学实验方法,在工程、航空、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振动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振动试验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振动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振动试验设备的操作技能。

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振动试验基础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振动试验的基本原理,包括振动类型、振动参数、振动系统等。

同时,了解了振动试验的常用方法,如自由振动试验、强迫振动试验、共振试验等。

2. 振动试验设备实习期间,我熟悉了振动试验设备的操作,包括振动台、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如设备安装、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等。

3. 振动试验实验在实习过程中,我进行了多项振动试验实验,包括:(1)自由振动试验:通过自由振动试验,研究了不同频率、振幅和阻尼对振动系统的影响。

(2)强迫振动试验:通过强迫振动试验,研究了振动系统在不同激励频率和振幅下的响应。

(3)共振试验:通过共振试验,研究了振动系统在共振频率下的特性。

4. 数据分析在完成振动试验实验后,我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振动试验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振动试验技术。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振动试验设备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使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实习总结本次振动试验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对振动试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振动趣味物理实验报告(3篇)

振动趣味物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振动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设计并完成了一项趣味物理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揭示了振动的有趣现象。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振动现象,了解振动的传播和叠加规律。

2. 通过实验,验证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振幅、周期之间的关系。

3. 探究不同振动系统在共振条件下的特点。

三、实验原理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个特定值附近作往复变化的现象。

振动系统在受到周期性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受迫振动;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振动系统会保持原有的振动状态,即自由振动。

共振现象是指振动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突然增大的现象。

本实验采用简单的振动系统,如弹簧振子、音叉等,通过改变振幅、周期等参数,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验证振动规律。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弹簧振子:弹簧、悬挂钩、质量块等。

2. 音叉:钢制音叉、金属棒等。

3. 量角器:用于测量振动角度。

4. 秒表:用于测量振动周期。

5. 砝码:用于改变质量块的质量。

五、实验步骤1. 弹簧振子实验(1)将弹簧振子悬挂在固定钩上,调节质量块的质量,使弹簧振子处于静止状态。

(2)用手推动质量块,使弹簧振子产生振动。

(3)观察并记录振动幅度、周期等数据。

(4)改变质量块的质量,重复实验,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

2. 音叉实验(1)将音叉放置在金属棒上,使音叉产生振动。

(2)用金属棒轻轻敲击音叉,观察并记录振动幅度、周期等数据。

(3)改变音叉的振动频率,重复实验,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

(4)探究音叉在共振条件下的特点。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弹簧振子实验(1)当质量块质量较轻时,振动幅度较小,周期较长。

(2)当质量块质量增加时,振动幅度增大,周期缩短。

(3)当质量块质量达到一定值时,振动幅度突然增大,周期达到最小值,此时为共振现象。

2. 音叉实验(1)当音叉振动频率较低时,振动幅度较小,周期较长。

(2)当音叉振动频率较高时,振动幅度增大,周期缩短。

振动测试技术模态实验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模态实验报告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振动测试技术研究生:提交日期:2014 年 7月 10日研究生签名:学号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编号S0802013课程名称振动测试技术学位类别硕士任课教师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分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模态试验大作业0模态试验概述模态试验( modal test)又称试验模态分析。

为确定线性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所进行的振动试验。

模态参数是在频率域中对振动系统固有特性的一种描述,一般指的是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和模态质量等。

模态试验中通过对给定激励的系统进行测量,得到响应信号,再应用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系统的模态参数。

由于振动在机械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振动信号中包含着机械及结构的内在特性和运行状况的信息。

振动的性质体现着机械运行的品质,如车辆、航空航天设备等运载工具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也反映出诸如桥梁、水坝以及其它大型结构的承载情况、寿命等。

同时,振动信号的发生和提取也相对容易因此,振动测试与分析已成为最常用、最基本的试验手段之一。

模态分析及参数识别是研究复杂机械和工程结构振动的重要方法,通常需要通过模态实验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即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

模态实验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典的纯模态实验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多个激振器对结构进行激励,当激振频率等于结构的某阶固有频率,激振力抵消机构内部阻尼力时,结构处于共振状态,这是一种物理分离模态的方法。

这种技术要求配备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测试周期也比较长;另一类是数学上分离模态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对结构施加激励,测量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矩阵,然后再进行模态参数的识别。

为获得系统动态特性,常需要测量系统频响函数。

目前频响函数测试技术可以分为单点激励单点测量( SISO) 、单点激励多点测量( SIMO) 、多点激励多点测量 ( MIMO) 等。

单点激励一般适用于较小结构的频响函数测量,多点激励适用于大型复杂机构,如机体、船体或大型车辆机构等。

振动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实验报告2020-11-17目录实验一机械振动基本参数测量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内容 (2)三、实验系统框图 (2)四、实验原理 (2)五、测量过程 (4)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4)实验二用自由衰减法测量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6)一、实验目的 (6)二、实验系统框图 (6)三、实验原理 (6)四、实验方法 (8)实验三用共振法测简支梁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系统框图 (10)三、实验原理 (10)四、仪器参数设置 (12)五、实验步骤 (13)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3)七、思考题 (15)实验四用正弦扫频、随机和敲击激励测简支梁的频率响应函数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实验系统框图 (16)三、实验原理 (16)四、实验方法 (19)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20)六、思考题 (21)实验五用锤击法测量简支梁的模态参数 (23)一、实验目的 (23)二、实验系统框图 (23)三、实验原理 (23)四、实验步骤 (26)五、实验结果和分析 (29)实验六用不测力模态分析法测量简支梁的模态参数 (31)一、实验目的 (31)二、实验系统框图 (31)三、实验原理 (31)四、实验步骤 (32)五、实验结果和分析 (33)实验一 机械振动基本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配套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电动式激振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特点。

3、熟悉简谐振动各基本参数的测量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1、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振动位移。

2、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加速度。

3、用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速度。

三、实验系统框图实验设备及接线如图所示四、实验原理在振动测量中,振动信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可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图1-2-1 测试系统框图动态信号采集器简支梁激振器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变换器计算机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设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x 、v 、a ,其幅值分别为B 、V 、A ,当sin()x B t ωϕ=-时,有sin()2v x B t πωωϕ==-+2sin()a x B t ωωϕπ==-+式中:ω — 振动角频率, ϕ — 初相角, 则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幅值关系为V B ω= 2A B ω=由上式可知,振动信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幅值之间有确定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只要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测出其中一种物理量的幅值,在测出振动频率后,就可计算出其它两个物理量的幅值,或者利用测试仪或动态信号分析仪中的微分、积分功能来进行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掌握从频率响应函数中读取结构近似模态参数的方法
二、
(仔细观察试验设备,并将下列原理图中的测试仪器正确连线)
图1使用虚拟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随机激励)
图2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随机激励)
图3使用3562.叙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你认为试验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数据
1.请绘出一条试验得到的典型频响的相频图与幅频图
图4测得的典型频率响应函数
2.记录以下数据
近似固有频率:第1阶Hz,第2阶Hz,第3阶Hz。
近似振型数据:
阶次
测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幅值
相位
2
幅值
相位
3
幅值
相位
3.绘制第2和第3阶振型图
五、实验分析
1.请比较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分别进行随机激励和锤击激励时参数设置的异同点,并说明原因。
1.详述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随机信号激励)测量双简支梁频率响应函数时设置的主要参数,并给出具体数值。
2.分析仪的缺省采样点数为1024点,根据你所设置的分析频率范围,换算出采样时间 、采样间隔 和频率分辨率 。
3.若要提高双简支梁第1阶固有频率的测量精度,可以改变哪个参数?给出具体数值。
4.详述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力锤激励)测量双简支量频率响应函数需设置的主要参数,并给出具体数值。
《振动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试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
姓名
学号
同组实验者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
一、
1.了解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功能,掌握动态信号分析仪的使用
2.掌握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以随机激励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
3.掌握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以锤击激励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