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骨不连、感染、大段缺损胫骨后外侧入路植骨治疗总结!

合集下载

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探讨

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探讨

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后骨不连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3~12个月均已痊愈。

结论: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接的原因众多,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固定方式。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不连病因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6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事故、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目前手术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但是手术后出现骨不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1]。

而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又位居术后骨不连现象的首位。

创伤性胫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较多,而且其治疗方法也很多[2]。

为了更好的研究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常见病因,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我们收集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收集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9~62岁,平均42.2岁。

骨折原因:车祸伤4例,跌摔伤2例,锐器击伤2例,其他2例。

骨折部位:胫骨下部5例,胫骨中部4例,胫骨上部1例。

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4例。

感染情况:术后感染7例,未感染3例。

首次固定方式:钢板内固定6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3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外固定1例。

从首次治疗至诊断为骨不连8~19个月,平均15.7个月。

1.2治疗方法。

针对有感染发生的7例患者在手术前3~5天使用抗生素,未发生感染患者在手术前半小时再次应用抗生素,腰部麻醉,沿原手术切口切开,对病灶进行彻底清除,取出松动的固定物,将骨折断端的炎性肉芽组织清理完全,并将断端进行修正形成合理对界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垂直于胫骨在原骨折端远近两侧各打入两枚半螺丝钉,钉尖穿透对侧骨皮质,然后将骨折复位,并放置连接杆,协调其完全对位状态,然后将固定螺母拧紧,但注意压力适当。

改良植骨治疗胫骨干股骨干骨缺损骨不连23例报告

改良植骨治疗胫骨干股骨干骨缺损骨不连23例报告

植 骨块 应给予螺 钉或钢丝妥善 固定 ,并 留有 足够空 间宽度 , 保
证血管蒂正常血液循环 , 宽度最好 I m一 . c . c 20 i 5, r n以上 , 以免影
响骨瓣血液循环 。根据病情 给予适宜的 内外 固定 , 完成整个手
功能恢 复有着一定 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 r R, l nRIT e a e b lm n rme『] oeJit ug udA Wio . h t m os s do s f i y J.B n on r, J S 17 .6 B( )4 8 4 6 9 4 5 一 3 :0 ~ 1
2624 7 ~ 8
3 . ; 1 例 , 5例 ; 中新鲜骨折 1 , 旧骨折 7例。 6 5岁 男 8 女 其 6例 陈 具体方法是 : 骨缺 损在 3 m以下采用改 良传 统植 骨 , 用 自体 c 采 髂骨 内外板重建股骨胫骨 的管状结构 , 保持原有的生理功能和
桥梁作用 , 松质骨或异体骨髓内填充。骨缺损在 3 I 以上首先 T CI 采用带蒂腓 骨骨瓣 或带蒂髂骨骨瓣髓 内移植 , 自体髂骨 内外板 重建股 骨胫骨 的管状结构 ,保 持原有的生理功能和桥梁作用 ,
骨柴填充 。骨缺损在 3 m以上我 院采用游离带蒂腓骨瓣或髂 c
骨瓣髓 内移植 , 首先按 骨缺损长度选择带蒂腓骨瓣或髂骨瓣髓
内移植 , 设计骨瓣 , 游离血管神经蒂。 小腿选择骨瓣 与胫前或胫 后动静脉 吻合 ; 腿选择骨瓣 与旋股外侧 动静脉 吻合 , 大 后滑槽
植骨构成前 外侧壁 , 骨板全板 或半板 构成后 内侧 壁 , 髂 完成管 腔结构 , 恢复其股骨干 、 胫骨干 的生理结构 。 注意皮瓣蒂部骨移
一 啮露目窝啜

1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与疗效分析

1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与疗效分析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性 心 脏 病
刘波 影
吉林省双辽市 中医院,吉林
【 键 词 】 甲状腺 ; 心脏 关 【 中图分类号】R 4 51
1 例 胫 骨 骨 折 术 后 骨 不 连 原 7 因 与 疗 效 分 析
康 果
6 1 3 120 四川 省崇州市第 二人 民医院 ,四川 成都 I I
双辽
1 60 34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5 7( 0 0 2 1 1 1 0 78 1 2 1 )2 - 0—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 1% 0 。严重的 甲 0  ̄2% 亢心是 甲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 临床 医生给予高度重 视 。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8 例 ,现就 临床诊治情况进 5 行分析 。
用 。B 受 体 阻 滞 剂 可抑 S T 化 为 高 活 性 T 降 低 周 围组 织 一 l转 i , 对 甲状腺 素一 儿茶酚胺 的反应 ,缓解 甲亢病情 。接 受放射性 I治疗的患者 ,应注意 甲状腺功能低下并发症和诱发甲亢危 象的发生。 本组资料显示 ,甲亢心经有 效控制原发病 ,多数患者 的 心脏 改变 是可逆 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避 免误 诊 、漏 诊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医 疗 论 坛
Me ia  ̄. t n o u d c ll a me t F r m
1 01・
C me J m-  ̄ o h o d cn n h p a ma y h  ̄ o n f Et n me ii e a d Et no h r c
1 临床 资 料 全部 患 者 中, 男2例 ,女5例 ,年龄 1 ̄7 岁 ,平 均4 . 7 8 4 6 68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观察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观察

骨不 连非 常 重要 ,因为 承受 压力 形 成支 点 的 内侧 骨 皮 质 缺损 ,则该 支 点 即外移 ,一 直 移 到外侧 皮 质 , 这 样 外侧 钢板 承 受 的力 转变 为 弯 曲应力 ,使 钢 板 弯 曲直 至 内侧 皮质 接 触为 止 ,该应 力 可使 钢板 弯 曲或 折断 ¨ 。所 以 ,单 纯增 加 内 固定 器 材 的强 度 不 能 代 替 骨结 构重 建 ,而只有 当骨缺 损 被修 复 ,骨 结构 的完 整性 得 以基 本恢 复 ,其 内固定 才能 获得 更 大 的 稳 定 性 。如果 内侧骨 块粉 碎 不 易复 位 时 ,就 应 进行 植骨。 内 固定 的选 择 :对 于 新 鲜 骨 折 ,内 固定 方 法 很 多 ,要合 理 选择 。胫 骨 上段 及 下段 近关 节 骨折 要 尽 量采 用合 适 的解 剖 钢板 固定 ,这样 即可减 少组 织损 伤 、缩 短手 术 时 间 ,又能 达到 满 意 固定 。胫 骨 中段 骨 折 以髓 内针 为好 ,其 有 利 于骨 折愈 合 ,能 满 足骨 折早 期 愈合 。 固定 要依 据个 人 不 同情 况具 体 考 虑 。是 否植 骨 。骨 端有 丰 富血 管供 应 ,生 物反 应 能 力 强 ,则 只 要有 稳定 的 内固定 即可 获 得骨 连接 ,无 需植骨。骨端缺乏血供应 ,断端有碎骨块 、骨缺损 及 骨 萎 缩 ,则必 须植 骨 ,同时 给 以稳定 的 固定 。采 用 自体 皮质 骨 和行 髓 内植 骨 ,但 皮 质 骨有 替代 时 间 长 、不 易 吸收等 弊 端 。植 骨要 有一 定 强度 ,又 要 尽 快 为宿 主骨 所取 代 ,主张 用 自体全 层髂 骨 ,去 除一 侧 骨板 作修 剪 骨块 之用 ,保 留一侧 骨 板及 髂 骨嵴 皮 质 骨 。植 骨时 于 骨折线 正 中 开槽 ,槽 深 为一侧 皮 质 骨 加髓 腔深 度 ,长 度 以骨 折 线 为 中心 两 侧 至 少 2~ 3 c m,斜 形 骨 折要 使 植 骨 块跨 越 斜 形 骨 折线 最 远 端 至 少 1~2 c m, 切 不可 忽视 其斜 度 ,造成 植骨 失败 。 将骨块嵌入骨槽后 , 叩打牢 固使之与受骨密切接触 , 周 围再 植 以小 骨条 ,达 到髓 内外 同 时植 骨 。 对 于 胫骨 骨 折患 者 ,应选 择 合适 的手术 方式 、 牢 固固定 材料 、术后 加强 营 养 、适 当补 钙 、避免 早 期 运动 , 以预 防 骨不 连 。 已经 出现骨 不 连者 应早 期 治疗。

骨痂延长术治疗肱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

骨痂延长术治疗肱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
M e h ds 2 ain so u r ln n n o i a g e e n ee tw r ra e y c l sl n h nn 、 s l t o 0 p t t fh me a o u in w t lr e s g me td fc e e t t d b a l e g e i g Re u t e h e u t s
6~1 m, 均 7 2 c 骨 缺损 长 度 与 肱 骨 直 径 比 2c 平 . m,
s n Cal sl n h n n s a g o e h i u rh me a a g e me td  ̄c n n n o 、 i s o l e g e i g i o d t c n q e f u r l r e s g n e t o u in u t o l Ke r s als ln h n n y wo d :c u e g e ig;h me a ee t ;f cu e , n n td l t u r ld fc s r t rs u u i a e
C nr lS uh U ies y,C a g h Hu a e t o t nvri a t h n sa, n n D C ia) D 1, hn
AbtatO jcie T rci n vl t cl slnteigfr u ea n n n nwt lr emet e c s c : bet opat ea deau e al eg nn m r ou i i ag sg n df t r v c a u h oh l o h e e、
彭伟秋 , 湘 生 , 志 宏 , 材 江 张 黎 孙
摘要 : 目的 应 用骨 痂 延 长 术 治 疗 肱 骨 大 段 骨 缺 损 性 骨 不 连 并 对 其 临 床 疗 效 进 行 评 价 。 方 法 2 0例 肱 骨 大

骨不连疾病手术治疗与闭合治疗手段指南

骨不连疾病手术治疗与闭合治疗手段指南

骨不连疾病治疗手术治疗与闭合治疗手段指南骨不连治疗起来难度较大,不论是手术还是保守,都不能保证100% 痊愈,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骨不连的手术与闭合治疗共 12 种方法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骨不连最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内固定、外固定、骨移植以及各方法的联合应用。

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骨不连的类型以及病人的全身及局部状况。

80% 的病人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的肢体不等长及功能受限情况,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的金标准。

但手术治疗创伤大,可能破坏软组织及骨的血供,引起术后并发症,特别是供骨区的疼痛、畸形等。

术前计划:骨不连治疗起来难度较大,术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伤情评估。

制订治疗方案应该要考虑如下问题:①软组织情况: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骨不连周围软组织的状况,如果骨不连处为贴骨瘢痕,骨组织缺少周围软组织的滋养供血,植骨后骨愈合能力差。

且手术容易发生内固定的外露和切口闭合问题,术前需考虑行肌皮瓣转移改善局部软组织状况。

②骨不连的类型骨不连为肥大型、血管丰富,考虑以合理内固定为主,萎缩型骨不连,除要有合理内固定外,强调大量植骨。

③畸形,短缩及缺损情况:骨不连时往往合并有成角、旋转、侧移位、短缩畸形或者节段性骨缺损。

制定治疗计划应当考虑这些畸形纠正方法,一般说成角、旋转、侧方移位畸形,经内固定后多能矫正,肢体短缩和严重畸形的矫正可采用截骨和外固定牵引的方式。

④邻近关节活动受限:骨不连常合并邻近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术前应最大限度改善邻近关节活动,以减少术后内固定剪力。

如果术中内固定坚强,可一期行邻近关节的松解术,也能获得满意效果。

2、选择合理的固定材料:手术治疗的固定一般都主张加压固定。

加压固定可以增加骨折端的静态摩擦力,增加纵向挤压力,能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减少骨折端的裂隙,消除骨折端的应力,有利于毛细血管的生长和爬行,促进愈合。

压应力还可以通过骨折端的电压效应,使骨折端负电位增加,加速骨折愈合进程。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植骨与不植骨疗效对比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植骨与不植骨疗效对比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在治疗胫骨骨折时,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该种手术方法在术后经常会出现骨不连的情况。

要治疗该种术后并发症,当前有不植骨与不植骨两种治疗方式,为了了解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文章将选取本院在2010年7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术后出现骨不连的患者,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定为A 组与B 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0年7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术后出现骨不连的患者,男性患者有5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年龄为(43.2±3.17)岁。

其中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的受伤有46例,摔伤有17例,高空坠落伤有17例。

开放性骨折患者有44例,闭合性骨折有36例。

所有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时,都采用了X 线片进行病理分型,其中骨端膨大型有35例,萎缩型有45例。

选取标准:①患者有胫骨骨折的病史;②患者在胫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内并未愈合;③患者骨折部位有压痛的感觉,并且受伤的患肢在运动时受到限制。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代谢性骨病;②患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部位疾病;③患者具有外外科手术或是麻醉的禁忌症。

在80例患者中进行镶嵌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9例,将其定为A 组,进行LCP 钢板内固定结合骨移植手术的患者有41例,将其定为B 组。

1.2方法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需要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或是高血压。

如患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指数超标,就需要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手术前的7d 内,将有外固定支架的患者将其支架拆除,并加强钉空换药。

①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在骨不连两端约8cm 的地方将断骨截断,将内旋、内翻的断骨纠正。

在骨不连的两端和截骨远端约4cm 的地方穿上一根直径在4mm 的固定针,装上镶嵌式的外支架。

针对胫骨多段骨不连的患者,将其内固定取出,将骨外露处创口进行清理,将大隐静脉筋膜皮瓣进行转位,并将露在外部的断骨进行修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
13 骨 髓 抽 取 及 B C . MS s的分 离 、 化 在 严 格 的 纯
均 3. 7 8岁 。其 中肱 骨 干 骨折 8 O例 , 骨 干骨 折 6 固定方 法 。A 组 术 中取适 量髂骨 , 成细骨条 植 于骨 胫 O 制
基 质 , 无 菌 条件 下 修剪 成 符合 条件 的材 料 , 在 将基 质
1 资料与 方 法
过 密 度 梯 度 离 心 法 [ 分 离 B C , 生理 盐水 洗 s MS s 用 脱 , 成细 胞悬 液 , 制 镜下计 数有 核细胞 ( ×1 m1时 4 0/ ) 待 用 。( 髓抽 取 时 注 意 : 一穿 刺点 抽取 骨髓 量 不 骨 每 超 过 2 , 在 一 点抽 取 过 多骨 髓 , 始 为骨 髓 成 0ml如 开 分 , 来 则 多 为 静 脉 血 , 响 治 疗 效果 ; 后 影 每两 穿刺 点 之 间间 隔应超 过 2 5c 。 . m) 1 4 治疗 方 法 手 术 显 露 骨 折 端 , 除 局部 骨 痂 , . 去 咬 除两 断 端 的 硬 化 骨 并 打通 髓 腔 , 位 后 采 用 常 规 复 折 端周 围 , 有 骨 缺 损者 将髂 骨块 填 充于 缺损 处 , 对 保 证 骨皮质 的连 续性 ; B组将 制备 好 的同种异 体脱 钙骨
中的 水 分挤 干 , 分离 后 的 B C 与 MS s混合 , 使脱 钙 骨 基 质 的 网眼 中 充满 B C , 细 骨条 植 于骨 折 端 周 MS s 将 围 , 髂 骨缺 损 者用 骨 块填 充 后 , 合 切 口。术 后 根 有 缝 据 内固定 的坚 固程 度 , 助使用 外 固定 4 辅 ~6周 。 1 5 疗 效评 定 标 准 优 : . 肢体 短缩 < 2c 无 明显 m, 畸形 愈合 , 近关 节 疼 痛 不 明显 , 动度 良好 , 邻 活 步态 正 常 ; 2c ≤ 肢 体 短 缩 < 4c 无 明 显成 角 、 良: m m, 旋 转 畸形 , 近 关 节 有 轻 度 压 痛 不 适 , 动 度 轻 度 受 邻 活 限; : 可 肢体 短缩 ≥ 4c 有 肢 体畸形 , m, 邻近关 节 疼痛 明显 , 动度 受 限 ; : 活 差 肢体 畸形 短 缩 明显 , 近关 节 邻 疼痛严 重 , 活动 度严 重受 限或僵 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荐读:骨不连、感染、大段缺损胫骨后外侧入路植骨治疗总
结!
胫骨骨不连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植骨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有文献报道,前内侧、前外侧植骨的愈合率为88%-100%。

但是由于切口和胫骨之间软组织覆盖较少,可能出现深部感染或伤口裂开。

而且采用前外侧入路植骨有限,不适于大段骨缺损的患者。

Harmon等首次采用后外侧入路进行植骨,可以避开损伤部位,而且胫骨后外侧软组织丰富,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能够完成大量植骨,允许其腓骨植入,促进骨折的愈合。

本研究旨在探讨后外侧入路植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

研究方法
2004年-2013年共59例胫骨远端2/3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行后外侧植骨。

其中植骨前手术部位出现深部感染(SSI)的有17例,42例诊断为骨不连,开放骨折伴骨缺损的患者17例。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个月。

根据Harmon等介绍的技术进行植骨(见图1所示)。

主要观察指标是:骨折是否愈合,结合临床体征和影像学征象判断(见图2所示)。

次要观察指标是: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以及感染(需手术清创)等。

图1所示。

后外侧植骨技术。

显露腓骨和趾长屈肌之间的间隙,磨钻在胫骨后侧面和腓骨内侧面和后侧面的骨不连部位制备植骨间隙;(B)将自体骨和异体骨的混合打压填充于胫骨的后侧面和胫腓骨间隙。

图2所示。

(A)前后位和侧位X线显示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发展为骨不连。

术前确定存在4mm的骨缺损。

(B)后外侧植骨术后16月,前后位和侧位X线检查显示骨痂形成,胫腓骨骨折愈合。

研究结果
44例(75%)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9月(范围:3-22月)。

其中7例患者的骨缺损>2cm(其中最大的骨缺损范围是
5.4cm)均获得愈合。

未见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如:伤口裂开、血管损伤及肌腱损伤等)。

其中14%的患者在植骨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的深部感染(SSI)。

讨论
本研究探讨后外侧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骨缺损<4cm患者的愈合率达78%,未发生与入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

有文献报道,后外侧植骨的成功率为75%-100%,但是没有报道骨缺损的大小。

Ryzewicz等报道,20例患者采用后外侧植骨,总愈合率为75%,而骨缺损<2cm,愈合率达85%;2cm<骨缺损<4cm,愈合率达67%;4cm<骨缺损<6cm,愈合率达50%。

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0%,而已存在深部感染患者的骨折愈合率为50%。

本研究中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愈合率高达82%,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骨愈合率仅为2%。

后外侧入路不需要打开前侧间室,并且有血供丰富的软组织包绕,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避免表浅感染。

结论
尽管该组病例中包括:大段骨缺损患者、之前发生过感染的患者、骨不连患者,但是在行后外侧植骨术后,均取得较高的愈合率。

后外侧入路可以有效治疗胫骨远端2/3骨不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