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专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中专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解剖青蛙,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组成。

2. 掌握解剖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1只2. 实验器材:解剖剪、解剖刀、手术刀片、手套、盐水、卡板、滴管、移液管、虫钳、溶液瓶、盛装细胞器官的小玻璃瓶3. 实验药品:安乃近、乙醚、任氏液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青蛙置于广口瓶中,加入少量乙醚,盖好瓶盖,轻晃至青蛙昏迷。

- 将青蛙腹面朝上,四肢尽量向外拉伸,分别用针固定在解剖盘的蜡层上。

2. 解剖青蛙:- 用解剖剪从青蛙的腹中线剪开,将肚皮向两侧翻开。

- 用脱脂棉蘸去溢出的血水,使青蛙的内脏完全呈现出来。

3. 观察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观察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呼吸系统:观察肺的位置和结构。

- 循环系统:观察心脏、动脉、静脉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神经系统:观察脑、脊髓、神经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生殖系统:观察卵巢、睾丸、生殖管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4. 记录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的器官形态、位置和结构特点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5. 实验结束:- 清理实验现场,檫净实验器具。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胃位于青蛙的腹部,呈囊状,内含食物残渣。

- 小肠较长,位于胃的后方,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大肠较短,位于小肠的后方,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2. 呼吸系统:- 肺位于青蛙的胸腔内,呈海绵状,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胸腔内,呈红褐色,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 动脉和静脉分别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和将血液从全身带回心脏。

4. 泌尿系统:- 肾脏位于青蛙的腰部,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

- 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 膀胱位于青蛙的腹部,储存尿液。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并掌握青蛙内部器官的结构特点。

2. 理解青蛙各个器官的功能。

3. 掌握解剖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青蛙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眼科剪、镊子、探针、解剖针、生理盐水、酒精、碘酒、棉球、解剖镜、记录本、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青蛙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沿腹部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部肌肉。

(2)用镊子将腹部肌肉向两侧剥离,暴露内脏器官。

(3)观察并记录青蛙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2. 内脏器官的观察与解剖(1)心脏用镊子取出心脏,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心脏,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等。

(2)肺用镊子取出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肺,观察肺内部结构,包括肺泡、气管等。

(3)肝脏用镊子取出肝脏,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肝脏,观察肝脏内部结构,包括肝叶、肝管等。

(4)胃用镊子取出胃,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胃,观察胃内部结构,包括胃壁、胃腺等。

(5)肠用镊子取出肠,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肠,观察肠内部结构,包括小肠、大肠等。

(6)肾脏用镊子取出肾脏,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肾脏,观察肾脏内部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等。

(7)生殖器官观察青蛙的生殖器官,包括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卵巢。

用解剖剪剪开生殖器官,观察内部结构。

3. 实验结果记录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个器官的形态、颜色、大小和内部结构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青蛙内部器官的结构特点,了解了各个器官的功能。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解剖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3. 通过观察青蛙内脏器官,我们认识到动物内部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精巧性,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器官。

2. 使用解剖剪、镊子等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

青蛙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掌握青蛙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观察青蛙的器官,了解其主要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1只2. 实验器材:解剖剪、解剖刀、手术刀片、手套、盐水、卡板、滴管、移液管、虫钳、溶液瓶、盛装细胞器官的小玻璃瓶。

三、实验步骤1. 静置:将青蛙置于50ml盛装盐水的小瓶中,静置片刻,以便青蛙放松。

2. 解剖准备:戴上手套,将青蛙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开青蛙的腹部皮肤,注意保持皮肤与内脏器官的完整性。

3. 剖开腹腔:用解剖剪剪开腹腔,观察内脏器官的排列和连接。

4. 观察消化系统:观察胃、肠、肝、胰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5. 观察呼吸系统:观察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 观察循环系统:观察心脏、血管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7. 观察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8. 观察生殖系统:观察卵巢、睾丸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9. 观察神经系统:观察脑、脊髓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10. 观察骨骼系统:观察骨骼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11. 收集实验数据:记录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12. 清理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放回原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青蛙的消化系统由胃、肠、肝、胰等器官组成。

胃位于腹腔前端,呈囊状,负责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负责消化吸收营养,大肠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肝位于腹腔右侧,呈红褐色,具有分泌胆汁、代谢物质等功能。

胰位于胃的后方,分泌胰液,含有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2. 呼吸系统:青蛙的呼吸系统由肺、气管等器官组成。

肺位于腹腔后部,呈海绵状,负责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气管与肺相连,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3. 循环系统:青蛙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等器官组成。

心脏位于腹腔后部,呈红褐色,分为四个腔室,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蛙骨骼系统实验报告(3篇)

蛙骨骼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骨骼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2. 掌握蛙骨骼系统的解剖方法。

3. 通过观察蛙的骨骼系统,了解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原理蛙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组成,是蛙运动、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结构。

通过解剖蛙的骨骼系统,可以了解其结构特点,为研究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活蛙一只。

2.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放大镜、解剖镜、解剖显微镜、蜡盘、生理盐水、酒精、消毒棉签等。

四、实验步骤1. 将蛙置于解剖盘中,用消毒棉签擦净蛙体表面的污物。

2. 用解剖剪剪开蛙的腹部,暴露内脏器官。

3. 用解剖剪剪断蛙的头部,暴露头骨。

4. 用解剖镊取出蛙的脑、眼睛和咽部器官,观察头骨的形状和结构。

5. 沿着脊柱剪开蛙的背部,暴露脊柱和肋骨。

6. 观察脊柱的形状、椎骨的数量和排列特点。

7. 剪断蛙的四肢,分别观察前肢和后肢的骨骼结构。

8. 比较前肢和后肢骨骼的差异,分析其适应特点。

9. 用生理盐水清洗蛙的骨骼,去除血迹和污物。

10. 将蛙的骨骼置于蜡盘中,用酒精固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骨:蛙的头骨由顶骨、额骨、鼻骨、颞骨、下颌骨等组成。

头骨呈椭圆形,具有保护脑和感官的作用。

2. 脊柱:蛙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组成。

颈椎短小,胸椎较长,腰椎和荐椎连接紧密,尾椎较短。

3. 肋骨:蛙的肋骨与胸椎相连,形成胸腔,保护内脏器官。

4. 四肢骨:蛙的前肢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后肢由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组成。

前肢较短,后肢较长,适应蛙跳跃的生活习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解剖蛙的骨骼系统,掌握了蛙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了解了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蛙骨骼系统的解剖方法,为以后学习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蛙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加深对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认识。

青蛙解剖生物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青蛙解剖的基本方法;2. 观察并了解青蛙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掌握青蛙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4. 理解青蛙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2只)2. 实验器材:解剖剪、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板、解剖针、解剖盘、生理盐水、滴管、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青蛙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使其肌肉松弛,便于解剖。

2. 青蛙解剖:(1)将青蛙置于解剖板上,用解剖剪沿腹部正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腔;(2)用镊子将内脏器官轻轻取出,分别观察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3)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4)用解剖剪剪开心脏,观察心脏的瓣膜结构;(5)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肺泡的分布;(6)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肾脏的皮质和髓质;(7)用解剖针轻轻拨开肾脏,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8)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雌雄生殖器官的差异。

3. 神经系统解剖:(1)观察脊髓的形态和位置,了解脊髓的节段性;(2)观察脑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形态;(3)观察脑神经的进出位置,了解脑神经的功能。

4. 消化系统解剖:(1)观察胃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胃的分泌功能;(2)观察小肠、大肠的形态和结构,了解消化吸收过程;(3)观察胰腺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5. 呼吸系统解剖:(1)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肺泡的分布;(2)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呼吸道的结构。

6. 循环系统解剖:(1)观察心脏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心脏的瓣膜结构;(2)观察动脉和静脉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血管的功能。

7. 排泄系统解剖:(1)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2)观察膀胱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膀胱的储存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蛙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符合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成蛙解剖实验报告

成蛙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内部结构,熟悉蛙的器官系统组成;2. 掌握解剖青蛙的基本方法;3. 通过观察青蛙的器官系统,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青蛙、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显微镜、生理盐水、解剖显微镜载物台、解剖显微镜支架、解剖显微镜照明装置;2. 实验用具:解剖显微镜、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镊子、生理盐水、解剖显微镜载物台、解剖显微镜支架、解剖显微镜照明装置。

三、实验步骤1. 解剖青蛙(1)将青蛙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在青蛙背部切开皮肤,注意避开脊椎;(2)用解剖剪剪开肌肉层,暴露出内脏器官;(3)用解剖刀分离内脏器官,观察各个器官的形态和位置;(4)解剖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冲洗器官,以保持器官的清洁。

2. 观察内脏器官(1)心脏: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2)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肝脏的内部结构;(3)胃:观察胃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胃的内部结构;(4)肠:观察肠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肠的内部结构;(5)肾脏: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肾脏的内部结构;(6)肺:观察肺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肺的内部结构;(7)生殖器官: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生殖器官的内部结构。

3. 解剖青蛙神经系统(1)用解剖刀在青蛙头部切开皮肤,暴露出大脑和脊髓;(2)观察大脑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大脑的内部结构;(3)观察脊髓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脊髓的内部结构;(4)观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

4. 解剖青蛙肌肉系统(1)用解剖刀在青蛙腹部切开皮肤,暴露出肌肉;(2)观察肌肉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肌肉的内部结构;(3)观察肌肉的起止点,了解肌肉的运动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青蛙心脏分为四个腔室,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为全身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2. 肝脏:青蛙肝脏呈长条形,位于腹腔左侧。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生理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生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观察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理解青蛙的生理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

3. 学习解剖技术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板、放大镜、解剖图谱、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注射器、生理盐水培养皿、解剖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青蛙解剖准备- 将青蛙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使其放松。

- 将青蛙放置在解剖板上,用解剖刀沿腹部中线切开皮肤,暴露腹部肌肉。

- 沿着腹部肌肉两侧,用剪刀剪开肌肉,暴露内脏器官。

2. 消化系统解剖- 观察并记录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 检查胃内是否有食物,并观察胃的蠕动情况。

3. 呼吸系统解剖- 沿着腹部中线,用解剖刀切开胸壁,暴露肺部。

- 观察肺部的颜色、质地和表面结构。

- 观察肺的呼吸运动。

4. 循环系统解剖- 沿着颈部,用解剖刀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心脏。

-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观察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节律。

5. 泌尿系统解剖- 观察肾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检查肾脏的表面是否有尿液。

6. 生殖系统解剖- 观察雄性青蛙的睾丸、输精管和阴茎。

- 观察雌性青蛙的卵巢、输卵管和阴道。

7. 神经系统解剖- 观察大脑、脊髓和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观察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形态完整,颜色鲜亮。

- 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位置明显,功能正常。

2. 呼吸系统- 肺部颜色粉红,质地柔软。

- 肺的呼吸运动正常。

3. 循环系统- 心脏形状规则,大小适中。

- 心脏跳动频率和节律正常。

4. 泌尿系统- 肾脏位置固定,颜色鲜亮。

- 肾脏表面有尿液。

5. 生殖系统- 雄性青蛙的睾丸、输精管和阴茎形态完整。

- 雌性青蛙的卵巢、输卵管和阴道位置明显。

6. 神经系统- 大脑、脊髓和神经节形态完整,功能正常。

蛙做医学实验报告(3篇)

蛙做医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蛙的医学实验,探讨蛙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了解蛙在生理、病理和药理等方面的特点,为后续医学实验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质量约50g,雌雄不限)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注射器、玻璃试管、计时器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氯化钾、葡萄糖、阿托品、肾上腺素等三、实验方法1. 麻醉:将青蛙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玻璃试管中,用棉签轻触其头部,使其失去意识。

2. 解剖:用解剖显微镜观察青蛙的解剖结构,了解其内部器官。

3. 生理实验:(1)心脏观察:将青蛙心脏取出,置于生理盐水中,观察心脏的跳动情况。

(2)血压测定:将青蛙心脏连接到血压计,观察血压变化。

(3)呼吸实验:观察青蛙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4. 病理实验:(1)病毒感染实验:将青蛙接种病毒,观察病毒感染后的病理变化。

(2)肿瘤实验:在青蛙体内移植肿瘤细胞,观察肿瘤生长和扩散情况。

5. 药理实验:(1)阿托品实验:观察阿托品对青蛙心脏和呼吸的影响。

(2)肾上腺素实验:观察肾上腺素对青蛙血压和呼吸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生理实验结果:(1)心脏观察:青蛙心脏呈红色,跳动有力,每分钟跳动约120次。

(2)血压测定:青蛙血压约为90-100mmHg。

(3)呼吸实验:青蛙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呼吸深度适中。

2. 病理实验结果:(1)病毒感染实验:青蛙感染病毒后,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最终死亡。

(2)肿瘤实验:青蛙体内移植肿瘤细胞后,肿瘤逐渐生长,最终导致青蛙死亡。

3. 药理实验结果:(1)阿托品实验:阿托品对青蛙心脏和呼吸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

(2)肾上腺素实验:肾上腺素对青蛙血压和呼吸有促进作用,表现为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五、实验讨论1. 蛙在生理、病理和药理实验中的应用价值:蛙作为实验动物,具有以下优势:(1)解剖结构简单,易于观察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得观察(一)实验目得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得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得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与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得形态观察(一)实验目得1.观察脊髓得形态结,了解脊神经得组成。

2.观察脑干得得形态结构与脑神经进出脑干得部位,了解脑干中得主要神经核团与纤维束得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与大脑得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得主要沟、回与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得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得结构组成与功能。

三、反射弧得分析与脊髓反射得观察(一)实验目得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得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得反射弧得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得完整性与反射活动得关系。

2.观察脊髓得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得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1、1 实验动物青蛙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正常脊髓反射得观察2.3.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得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得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反射时得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与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得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得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射弧得分析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得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6、5 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6、6 刺激神经两端: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7 破坏脊髓: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8 刺激腓肠肌: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四)实验结果 1 正常脊髓反射得观察1、1 搔扒反射:四肢向贴滤纸处搔扒。

1、2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并测定反应时表1 反射时得测定硫酸浓度刺激部位项目结果(s)ⅰⅱⅲ0、5% 1%左脚趾左脚趾屈肌反射屈肌反射6 10 57 5 37 5 平均值3.反射弧得分析表2 剥去左脚踝皮肤至脚趾后得观察处理项目1%硫酸刺激左脚尖 1%硫酸刺激右脚尖 1%硫酸滤纸贴在左小腿切口上皮肤表3 不同处理方式得活动观察处理项目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趾尖先单独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后单独刺激坐骨神经外周端破坏脊髓,重复上面步骤得刺激刺激右侧腓肠肌(五)讨论由结果1,我们得知,在脊髓动物得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得肢体出现屈曲得反应,关节得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即舒张),称为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具有保持性意义。

屈肌反射得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试验中用0、5%硫酸给以左脚趾尖微弱刺激,引起屈肌反射。

如果刺激强度加大,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可发生屈曲。

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以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向得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得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就是姿势反射得之一,具有维持姿势得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

屈肌反射就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得肌肉。

实验用0、5%硫酸刺激脊蛙时,会出现防御性屈腿反射,即为搔扒反射。

从实验中瞧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得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证明无头青蛙得脊髓存在反射活动。

观察结果无反应无反应反应均无反应反应观察结果无反应屈肌反射屈肌反射由表2中结果,得知典型得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引起反射得首要条件就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

把左侧足部皮肤剥掉后,破坏了脚掌与脚趾皮肤中得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

1%硫酸刺激右脚趾有屈腿反射且反应快,就是因为右侧腿得反射弧完整。

在切口上方皮肤贴硫酸滤纸,因切口上方得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得反射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1%得硫酸连续刺激右趾尖,我们可以观察到无屈腿反射,这就是由于反射弧得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完整得反射活动。

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然后外周端,增加强度,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得结论:未捣毁脊髓时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无反应但对侧出现收缩反射,说明坐骨神经就是传入神经。

刺激中枢端无反应就是因为传出神经被剪断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无屈肌反射活动出现。

刺激外周端得时候,下肢部分有反应而无反射。

发生反应就是因为腓肠肌就是由传出神经腓神经直接支配。

不能发生发射就是因为传入神经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坐骨神经就是混合神经,既可传出又可传入。

以探针捣毁青蛙得脊髓,重复电刺激,分别先后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均无反应,这就是由于反射活动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才能完成。

当脊蛙捣毁脊髓后,故均不能完成简单或复杂得反射。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反应,但不就是完整得反射,因为刺激直接传入效应器,而不就是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完整得路径完成屈肌反射得,所谓得反射应包括以上路径得五个部分。

(六)结论反射弧得任何部位受到破坏,均不能实现完整得反射活动。

篇二: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实验目得:通过对青蛙得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得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得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得过程。

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活青蛙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

(解剖针、胶皮手套、毁髓针、棉花)实验猜想假设:1.青蛙得骨骼系统出现了关节得分化、有骨髓,关节之间没有韧带联系。

2.肌肉与骨连接不依靠韧带,只就是简单得附着关系。

3.有肋骨,但就是骨骼系统骨化程度低,保留许多软骨。

4.肌肉出现肌束得分化,但分化程度不高。

5.青蛙皮肤与结缔组织存在联系,依靠内分泌腺支配其作用,并有腺体不断分泌粘液保持皮肤湿润。

6.口腔没有牙齿、有舌头,有唾液腺、口通过食管直接与胃相连,有初步得吞咽消化。

7.胰脏、肝脏与胃相连,与肠道共同构成消化系统,肠道没有明显分化。

8.肝脏起到血液仓库作用,就是全身血液第二枢纽。

9.心脏与肺共同构成肺循环,表皮分布有大量毛细血管。

10.肌肉组织中血管分布稀疏。

11.鼻腔一定分化,有气味感受器,与口腔相连帮助呼吸。

12.有两个肾,与静脉相连13.有淋巴循环系统,没有胸腺。

14.神经系统对肌肉控制作用强。

15.尿道、肛门、生殖道没有分化,位于同一个口道。

16.没有泪腺、有眼睑、眼球可以转动,但就是视神经不发达。

17.脑与脊髓直接连接,没有垂体,没有下丘脑。

18.心脏两房一室没有房室瓣,其中一个心房与肺相连就是静脉血输入端。

19.两腿得肌肉较前肢发达许多,有关节、肌肉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得连接方式使得青蛙腿部爆发力强。

20.脚趾之间有薄膜连接。

21.有听力系统。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不熟悉得结构、组织、器官)1.用镊子一只脚插入青蛙顶骨,毁坏其脑与脊柱得连接处死。

2.观察青蛙表皮,脱去胶皮手套,触摸,研究其性质。

3.使青蛙置于解剖盘内,腹面朝上,左侧向上,用解剖刀轻轻划开腹部皮肤,用镊子拨开,露出肌肉,观察腹主动脉得位置,确定切开部位,避开神经,小心打开腹腔。

4.从口腔开始,寻找消化系统脉络(可用牙签或口腔直钩做辅助),观察消化系统连接工作方式及其脉络途径。

5.由鼻腔、食管、肺、皮肤、心脏血管为一个整体观察蛙类呼吸循环机制。

6.以心脏为起点观察循环系统得整体途径,尤其就是主动静脉、重要得毛细血管。

7.将呼吸系统同循环系统联系在一起,观察两系统间得协调。

8.观察肝、胆、脾、胃、肾之间得联系方式。

9.观察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得协调关系。

10.尝试将循环、呼吸、泌尿、消化四个系统剥离开,观察各自得特点并重点观察四个系统之间得协调机制。

11.剥离观察过并已熟知得器官,识别并研究剩余组织器官,并观察其在体内得作用。

(在该过程中留意神经得分布 and 剥离过程中保证器官得完整性)12.观察青蛙得泄殖系统,并注意研究其生殖细胞得形成、受精方式等。

13.头部解剖,移开顶盖骨,观察青蛙脑得形态,极其与脊柱得联系。

14.研究鼻腔、耳道、眼睛在头部得位置以及其内部构造。

15.完整地剖离肌肉与骨架脊柱得连接,期间观察清楚肌肉与骨架得链接以及肌神经与脊柱得联系。

(保证神经得完整性,观察整个脊脑神经得构造与分布)16.观察青蛙骨架及肌肉,重点研究前后肢肌肉以及肌肉与骨架得连接方式。

实验过程:(1)准备好活蛙及各类实验装置。

(2)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蛙。

操作如下:左手握蛙,使其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其背部,使头前俯。

右手持解剖针自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端触划,当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所在部位,将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毁脑。

直到蛙后肢及腹部肌肉完全松弛。

(3)将处死得蛙腹面朝上置于解剖盘内,展开四肢。

用大头针分别钉住四肢。

左手持镊,夹起腹面后腿基部之间泄殖腔稍前方得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切口,由此处烟腹中线向前剪开皮肤,直致下颌前端。

然后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并剥离前肢皮肤,在股部作一环形切口,剥去皮肤至足部。

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实验目得实验目得实验目得实验目得:通过对青蛙得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得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得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得过程。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活青蛙实验用具实验用具实验用具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

(解剖针、胶皮手套、毁髓针、篇三:解剖实验报告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不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得影响一.目得要求1.掌握蛙类双毁髓得试验方法;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得制作方法;3.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得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