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左表示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承载力比值
隔音降噪专项施工方案(终稿)

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隔音降噪声屏障施工方案中铁十八局集团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O一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2)1.1编制目的 (2)1.2编制依据 (3)1.3工程概况 (3)第二章噪声标准 (4)第三章噪音源调查 (4)第四章噪音控制措施 (4)4.1主要措施 (4)4.2结构设计计算书 (8)4.2.1 设计依据 (8)4.2.2 设计条件 (8)4.2.3 屏障立柱结构计算 (9)4.2.4屏障立柱柱脚计算 (11)4.3其他措施 (17)1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目的为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促进施工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有效统一,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生产环境。
2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依据天津市政府、集团公司对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建委对声屏障设置的要求,施工现场规划情况。
1.3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该工程为地上高架轻轨站,整体结构为“站桥合一”框架结构,共三层,纵向8跨7×9。
6+12。
8=80m,横向2跨2×18=36m,总建筑面积4968平方米,首层为架空层,设置车站的出入口;二层为站厅层,建筑面积2960平方米;三层为站台层,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无地下工程;同步实施配套供电、通信、信号、防灾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通风、空调与供暖、给排水与消防、自动售检票、安全门工程.架空层、站厅层纵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向框架梁施加无粘结预应力,横向框架梁为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站台层屋盖为轻型门式钢架结构,檩条采用高频焊接轻型H型钢。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来源主要有:桩头剔除、混凝土振捣、钢筋加工、电锯、各类机械设备使用及支拆模板与脚手架等.对周边居民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导行路南侧尚未拆除的天丽公寓、施工现场北侧的三聚里.3第二章噪声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
柱左表示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承载力比值

柱左表示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承载力比值,主要表现的是钢柱的强度能否满足,数值不能超过1,越接近1证明材料利用率越高。
柱右上表示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及对应长细比,主要表现是稳定能否满足,括号内的长细比如果超出范围,结构就容易失稳,通常通过通过增加截面参数修改,钢柱增大翼缘面积可达到。
(长细比是指杆件的计算长度与杆件截面的回转半径之比)柱右下表示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及对应长细比,主要表现是稳定能否满足,在前期输入计算长度时要注意外边的围护砖墙之类,如果有,计算长度就要减去围护高度。
柱右下的比值出现红色时通过怎么调整才能达到稳定性一般都是通过加大截面的,也可以选择加柱间支撑或系杆改变计算长度。
挠度大就加高截面,应力大可以加厚翼缘和加大高度咯,这样省钢。
应力大则说明截面惯性矩I小了,则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截面高度,要比加大翼缘宽度效果明显。
挠度的也说明截面惯性矩I小,解决办法是一样的。
应力大和挠度大,说明截面惯性距小了。
效果明显且省钢的做法是加大截面高度,而不是加大翼缘宽度。
1.调整结构的截面尺寸2.调整结构翼板及腹板的厚度3.建模时还要考虑结构的平面外及平面内的计算长度的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强度、挠度、稳定性、柱顶位移,在设计中这些都要满足,都要考虑。
根据结构不同,它们对结构的影响也不一样。
如果有的结构是由挠度控制的,则可能截面很大,远远大于强度设计值,为了节省用钢,要调节截面尺寸,但是一定要保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如果结构是由强度控制,则可能截面满足,但是挠度很小。
所以有时候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正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每个方面都要满足规范要PKPM2005年版,06年总结。
门式刚架快速建模:●门式刚架网线输入:柱高——建筑高度+300(mm)5%坡度——2.86°;10%坡度——5.71°平面外计算长度——隅撑及附跨的间距●定义铰接构件及支座情况:不带行车一般柱底是铰接的,带行车的钢柱一般是钢接的;砼柱钢梁的屋面,一般梁是铰接的。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其在建筑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对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估。
本文将从受弯构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受弯构件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指在作用力的作用下,构件内部发生弯曲变形的构件。
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中性轴:受弯构件的中性轴是指在整个构件截面内通过的一个线段,该线段上的应力等于零。
在弯曲时,中性轴的位置是很关键的。
2. 弯矩:弯曲作用下,构件内部会发生一种拉伸和压缩的力。
这种力就是弯矩。
弯矩大小取决于构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构件几何形状。
3. 应力分布:在受弯构件内部,应力是不均匀分布的。
在中性轴附近,应力呈现近似线性分布;而在离中性轴较远的位置,应力则变得越来越大。
二、受弯构件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受弯构件承载能力时,需要先确定其弯矩大小。
在确定弯矩大小后,即可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计算出其承载力。
1. 弯矩计算在受弯构件中,弯矩的大小与构件所受外力相关。
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其所受外力。
其次,需要确定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受力部位。
最后,根据受力和截面形状,可以计算出弯矩。
2. 承载力计算在确定了弯矩的大小后,即可进行承载力计算。
承载力包括截面抗弯能力和材料的抗拉强度。
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可以计算出截面的抗弯能力。
而材料的抗拉强度则是一定的,可以根据力学性质进行计算。
最终,将二者综合,即可得到受弯构件的承载力。
三、影响受弯构件承载力的因素在计算受弯构件承载能力时,有很多因素会对其承载力产生影响。
下面对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介绍。
1. 抗拉钢筋数量和位置:在受弯构件中,钢筋是起到承担拉应力作用的。
因此,抗拉钢筋在受弯构件中的数量和位置直接影响着其承载力。
2. 混凝土等级:混凝土等级与其强度直接相关,而强度则是计算承载力的关键。
门式钢架优化

门式钢架优化
确定了门式刚架的材质、截面型式以后,即可根据STS软件显示的计算结果信息,综合调整梁、柱的截面尺寸,进行整体优化。
STS计算钢结构应力比图说明:
◆柱左: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
◆右上: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对应长细比);
◆右下: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对应长细比);
✧梁上: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
✧左下:平面内稳定应力比;
✧右下:平面外稳定应力比。
1.针对梁、柱构件的强度抗弯承载力,应调整杆件的整个截面尺寸,即同时调整梁、柱腹板和翼缘的尺寸,以达到应力比值合适。
2.针对梁、柱平面内的稳定应力比及柱对应的长细比,应主要调整梁、柱腹板的尺寸,辅助调整翼缘板的规格,以达到合适的应力比及长细比。
3.针对梁、柱平面外的稳定应力比及柱对应的长细比,应主要调整梁、柱翼缘板的尺寸,辅助调整腹板的高、厚,以达到合适的应力比及长细比。
总之,在进行门式刚架的综合优化时,不论上述哪一项内容都不能孤立调整,而应当全面考虑,单独改变某一个数据都会对其他数据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改变截面平面内的数据会对平面外的数据产生影响;改变钢柱的数据会对钢梁产生影响等;反之亦然。
因此优化时要配合所有数据的协调变化,以使计算结果最优。
门式刚架的优化设计

(三)综合优化
确定了门式刚架的材质、截面型式以后,即可根据STS软件显示的计算结果信息,综合调整梁、柱的截面尺寸,进行整体优化。
STS计算钢结构应力比图说明:
柱左: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
右上: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对应长细比);
右下: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对应长细比);
梁上: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
左下:平面内稳定应力比;
右下:平面外稳定应力比。
1.针对梁、柱构件的强度抗弯承载力,应调整杆件的整个截面尺寸,即同时调整梁、柱腹板和翼缘的尺寸,以达到应力比值合适。
2.针对梁、柱平面内的稳定应力比及柱对应的长细比,应主要调整梁、柱腹板的尺寸,辅助调整翼缘板的规格,以达到合适的应力比及长细比。
3.针对梁、柱平面外的稳定应力比及柱对应的长细比,应主要调整梁、柱翼缘板的尺寸,辅助调整腹板的高、厚,以达到合适的应力比及长细比。
总之,在进行门式刚架的综合优化时,不论上述哪一项内容都不能孤立调整,而应当全面考虑,单独改变某一个数据都会对其他数据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改变截面平面内的数据会对平面外的数据产生影响;改变钢柱的数据会对钢梁产生影响等;反之亦然。
因此优化时要配合所有数据的协调变化,以使计算结果最优。
柱左表示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承载力比值教学文稿

柱左表示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承载力比值,主要表现的是钢柱的强度能否满足,数值不能超过1,越接近1证明材料利用率越高。
柱右上表示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及对应长细比,主要表现是稳定能否满足,括号内的长细比如果超出范围,结构就容易失稳,通常通过通过增加截面参数修改,钢柱增大翼缘面积可达到。
(长细比是指杆件的计算长度与杆件截面的回转半径之比)柱右下表示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及对应长细比,主要表现是稳定能否满足,在前期输入计算长度时要注意外边的围护砖墙之类,如果有,计算长度就要减去围护高度。
柱右下的比值出现红色时通过怎么调整才能达到稳定性一般都是通过加大截面的,也可以选择加柱间支撑或系杆改变计算长度。
挠度大就加高截面,应力大可以加厚翼缘和加大高度咯,这样省钢。
应力大则说明截面惯性矩I小了,则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截面高度,要比加大翼缘宽度效果明显。
挠度的也说明截面惯性矩I小,解决办法是一样的。
应力大和挠度大,说明截面惯性距小了。
效果明显且省钢的做法是加大截面高度,而不是加大翼缘宽度。
1.调整结构的截面尺寸2.调整结构翼板及腹板的厚度3.建模时还要考虑结构的平面外及平面内的计算长度的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强度、挠度、稳定性、柱顶位移,在设计中这些都要满足,都要考虑。
根据结构不同,它们对结构的影响也不一样。
如果有的结构是由挠度控制的,则可能截面很大,远远大于强度设计值,为了节省用钢,要调节截面尺寸,但是一定要保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如果结构是由强度控制,则可能截面满足,但是挠度很小。
所以有时候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正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每个方面都要满足规范要PKPM2005年版,06年总结。
门式刚架快速建模:●门式刚架网线输入:柱高——建筑高度+300(mm)5%坡度——2.86°;10%坡度——5.71°平面外计算长度——隅撑及附跨的间距●定义铰接构件及支座情况:不带行车一般柱底是铰接的,带行车的钢柱一般是钢接的;砼柱钢梁的屋面,一般梁是铰接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拉弯构件和压弯构

4.1.1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者参见本规范第4.4.1条),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M_x)/(γ_xW_(nx))+(M_y)/(γ_xW_(ny))≤f`(4.1.1)式中M x、M y——同一截面处绕x轴和y轴的弯矩(对工字形截面:x轴为强轴,y轴为弱轴);Wnx、Wny——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γx、γy——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截面γy=1.20;对箱形截面,γX=Y y=1.05;对其他截面,可按表5.2.1采用;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当梁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13`sqrt(235//f_y)`而不超过15`sqrt(235//f_y)`时,γx=1.0。
f y应取为钢材牌号所指屈服点。
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γx=γy=1.0。
4.1.2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者参见本规范第4.4.1条),其抗剪强度应按下式计算:`τ=(VS)/(It_w)`(4.1.2)式中V——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I——毛截面惯性矩;t w——腹板厚度;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4.1.3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σ_c=(varphiF)/(t_wl_z)≤f`(4.1.3-1)式中F——集中荷载,对动力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ψ——集中荷载增大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ψ=1. 35;对其他梁,ψ=1.0;l 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按下式计算:l2=a+5h y+2h R ( 4.1.3-2 )a——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钢轨上的轮压可取50mm;h y——自梁顶面至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h R——轨道的高度,对梁顶无轨道的梁h R=0;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受弯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要点

《钢结构》网上辅导材料受弯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钢梁的设计应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刚度四个方面的计算。
一、强度和刚度计算1.强度计算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
(1)抗弯强度荷载不断增加时正应力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为例说明如下:图1 梁正应力的分布f,荷载继续增1)弹性工作阶段荷载较小时,截面上各点的弯曲应力均小于屈服点yf(图1b)。
加,直至边缘纤维应力达到y2)弹塑性工作阶段荷载继续增加,截面上、下各有一个高度为a的区域,其应力f。
截面的中间部分区域仍保持弹性(图1c),此时梁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
σ为屈服应力y3)塑性工作阶段当荷载再继续增加,梁截面的塑性区便不断向内发展,弹性核心不断变小。
当弹性核心完全消失(图1d)时,荷载不再增加,而变形却继续发展,形成“塑性铰”,梁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
计算抗弯强度时,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常采用弹性设计。
若按截面形成塑性铰进行设计,可能使梁产生的挠度过大。
因此规范规定有限制地利用塑性。
梁的抗弯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单向弯曲时f W M nxx x≤=γσ(1)双向弯曲时f W M W M nyy y nx x x≤+=γγσ(2)式中 M x 、M y —绕x 轴和y 轴的弯矩(对工字形和H 形截面,x 轴为强轴,y 轴为弱轴);W nx 、W ny —梁对x 轴和y 轴的净截面模量;y x γ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截面,20.1,05.1==y x γγ;对箱形截面,05.1==y x γγ;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当梁受压翼缘的外伸宽度b 与其厚度t 之比大于y f /23513 ,但不超过y f /23515时,取0.1=x γ。
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0.1==y x γγ。
(2)抗剪强度主平面受弯的实腹梁,以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达到钢材的抗剪屈服点为承载力极限状态。
v wf It VS≤=τ (3)式中 V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S —中和轴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惯性矩; t w —腹板厚度;f 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左表示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承载力比值,主要表现的是钢柱的强度能否满足,数值不能超过1,越接近1证明材料利用率越高。
柱右上表示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及对应长细比,主要表现是稳定能否满足,括号内的长细比如果超出范围,结构就容易失稳,通常通过通过增加截面参数修改,钢柱增大翼缘面积可达到。
(长细比是指杆件的计算长度与杆件截面的回转半径之比)柱右下表示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及对应长细比,主要表现是稳定能否满足,在前期输入计算长度时要注意外边的围护砖墙之类,如果有,计算长度就要减去围护高度。
柱右下的比值出现红色时通过怎么调整才能达到稳定性一般都是通过加大截面的,也可以选择加柱间支撑或系杆改变计算长度。
挠度大就加高截面,应力大可以加厚翼缘和加大高度咯,这样省钢。
应力大则说明截面惯性矩I小了,则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截面高度,要比加大翼缘宽度效果明显。
挠度的也说明截面惯性矩I小,解决办法是一样的。
应力大和挠度大,说明截面惯性距小了。
效果明显且省钢的做法是加大截面高度,而不是加大翼缘宽度。
1.调整结构的截面尺寸2.调整结构翼板及腹板的厚度3.建模时还要考虑结构的平面外及平面内的计算长度的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强度、挠度、稳定性、柱顶位移,在设计中这些都要满足,都要考虑。
根据结构不同,它们对结构的影响也不一样。
如果有的结构是由挠度控制的,则可能截面很大,远远大于强度设计值,为了节省用钢,要调节截面尺寸,但是一定要保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如果结构是由强度控制,则可能截面满足,但是挠度很小。
所以有时候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正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每个方面都要满足规范要PKPM2005年版,06年总结。
门式刚架快速建模:●门式刚架网线输入:柱高——建筑高度+300(mm)5%坡度——2.86°;10%坡度——5.71°平面外计算长度——隅撑及附跨的间距●定义铰接构件及支座情况:不带行车一般柱底是铰接的,带行车的钢柱一般是钢接的;砼柱钢梁的屋面,一般梁是铰接的。
●荷载输入:【恒荷】:a单板保温棉:0.15~0.2(kN/m*m);b双板保温棉:0.25;c吊顶板:0.15;d女儿墙(看作柱顶集中荷载);e其他吊挂设施【活荷】:a面积大于60平米取0.3,小等于取0.5 ;b雪荷载、积灰荷载中取大值,但不小于0.35(保守值);c其他附加荷载【风荷】:a自动布置:1.3*1.05*风压*柱距*高度;b女儿墙风荷(柱顶附加弯矩)【吊车荷载】:吊车跨度——总跨度-1.5m工作制——中级(A4 A5)最小轮压——2*(吊车总重+起重量)/轮数-Dmax小车重——轮数*(Dmax-Dmin)-起重量#吊车参数查询:Dmax、小车重量、吊车宽度、轮距#部分吊车参数:LDA5t 轻级跨度22.5m :Dmax——72.2 Dmin——21.5 Tmax——4.8 WT——65.5=========================吊车梁:台数——2;连接轨道孔径——22;孔距——105;材质——Q345;一般无制动梁●参数输入:【结构类型参数】:设计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执行《门规》。
受压长细比——180受拉长细比——300柱顶位移——1/60;有行车:1/180钢梁挠度——1/200(无吊顶);1/240(有吊顶)门式刚架梁按压弯构件验算平面内稳定性——坡度大于1:2.5时勾选【总信息参数】:净毛截面比值——0.85~0.9钢柱计算方法——门刚有侧移,桁架无侧移恒荷下柱轴向变形应考虑【地震计算参数】:根据《抗规》5.1.1-4: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根据《抗规》相关规定,单层结构阻尼比取0.05;多层低于12层取0.035;高于12层取0.02 。
●连续檩条设计:5跨及以上 Q235 压型钢板 5%坡度——2.86°;10%坡度——5.71° 0.92设两道拉条作用:约束上翼缘(双层拉条约束上下翼缘)檩条间距:1.5m 搭接长度:A——10%;B——10%;C——5% X 屋面板能阻止上翼缘失稳屋面自重——单板保温棉0.2 屋面活荷——0.5常用Z型钢:Z140X60/70X20XD (D:厚度)Z160X60/70X20XDZ180X60/70X20XDZ200X60/70X20XDZ220X60/70X20XDZ250X60/70X20XD●抗风柱设计:柱顶恒荷——0 柱顶活荷——0平面内长度系数——1 平面外长度系数——实长(或支撑间距)铰接净截面系数——0.9 挠度——l/v = 400●墙梁设计:常用C型钢:1.C300X80X202.C250X75X203.C250X70X204.C220X70X205.C200X70X206.C180X70X207.C180X60X208.C160X60X209.C140X50X20钢结构设计之厂房基础设计的思路和步骤2009-09-16 8:54针对钢结构厂房结构,采用此法可以使边柱和角柱的基础短柱尺寸不至于太大(特别是刚接柱脚)对于优质地基不至于使混凝土短柱(尺寸过大)和基础尺寸比例过于夸张。
1、画好轴网和轴标。
这是一切地下结构计算和施工的参考坐标系。
2、按实际柱脚尺寸画好柱底板,做成块置于轴网。
特别注意对于一榀框架可能存在不同的翼缘宽度,对于柱翼边压轴线的边框架注意使各柱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偏离轴线相同尺寸。
3、定义墙裙(砖墙)位置,使墙裙外皮不小于“墙梁高+5毫米安装间隙+墙板波幅”;确定墙裙宽度(如:标准砖240;85砖200;加气混凝土砌块190)。
注意当墙梁截面较大时,墙裙内皮不一定贴钢柱内皮。
4、确定地梁尺寸和位置。
地梁高H=(1/10~1/15)L(柱距);宽B=250或者300。
要求地梁中心和墙裙中心重合。
在CAD图中画出,并标出内外皮和轴线位置关系。
5、按“A.钢柱底板到混凝土短柱外皮不下于100毫米”和“B.混凝土短柱外皮平齐”;“C.混凝土短柱尺寸为50的倍数”的思路定义混凝土短柱尺寸并作图。
(为了减小边角柱尺寸和便于支模)6、在图中量取“Ewall:地梁中心到混凝土柱中心的偏心”和“Ec:钢柱到混凝土柱中心的偏心”。
因为设计目的要求混凝土柱中心和基础中心重合(不一定和钢柱中心重合),减少基础类别和绘图尺寸计算困难。
7、计算基础计算需要的内力。
注意采用设计值可以减少计算量(基础大小用:设计值/1.35)。
Fwall=[5.24*Hwall+25*B(地梁宽)*H(地梁高)]*1.2 N=Nc (钢柱轴力)+Fwall; Mx=Nc*Ec.x+Fwall*Ewall.x;My=Nc*Ewall.y+Fwall*Ewall.y; Vx Vy 和混凝土短柱计算高度H0=min(短柱高,500)计算基础大小(除以1.35)和配筋。
(可以利用Tssd了,注意Vy的方向定义和STS,PK定义的方向有所不同)如果手算,需要把Vx*H0计入My;把Vy*H0计入Mx,对浅基础,按一般基础计算方法计算基础大小和配筋(当有刚性地坪对混凝土短柱有效侧向约束时,可以忽略剪力带来的弯矩)。
注意各矢量的方向,取代数和。
8、对浅基础验算软弱下卧层,注意不考虑弯矩影响。
9、在基础平面图中标出:1.基础和短柱和轴线位置关系;2.地梁和轴线位置关系。
10、以基础大小、混凝土短柱大小和板厚以及配筋定义基础类别并做表(减少绘图量)。
11、画地梁截面详图和基础施工说明。
钢构设计之平面厂房结构柱间支撑设计的思路和步骤2009-09-11 16:24针对厂房结构,总结此法适用于6-8度抗震设防的1~3层厂房结构(可以含吊车)。
计算理论核心思想:1、忽略(钢、混凝土)刚接柱脚在框架平面外的抗侧移刚度(视同铰接)。
忽略外围墙体或者填充墙对抗侧移刚度的贡献。
2、计算地震周期。
对建筑物部件(视为恒载和活载)对应其位置按“地震周期相等”原则进行折减(乘以不同系数系数)。
可见施岚青《一注》第页。
3、计算Ge按“水平位移相等”原则折减(乘以不同系数)。
可见施岚青《一注》第页。
4、当框架有填充墙或者外围墙时,此轴线平面外抗侧移刚度大,地震周期小,导致地震力加大,需要加强柱间支撑;如无强大墙体,中柱轴线承载面积大,需要加强柱间支撑。
计算思路和步骤:1、计算风荷载:风荷载传递路线:由山墙墙板—墙梁—抗风柱(边框架柱也起抗风柱作用)--向下传给平台梁或者基础,向上传给屋面梁或者平台梁。
传给屋面梁的集中力由屋面梁和水平撑组成的桁架(常常是几个桁架的叠和)分解后传递给柱头支座(柱头有刚性系杆,其它系杆只是桁架直腹杆或者兼任叠合桁架的传递集中力的传力构件),然后由柱间支撑导向基础。
传给平台梁的集中力由楼板平面(相当抗风桁架)传给框架柱以及平台柱(当平台柱也有柱间支撑时),然后由柱间支撑传向基础。
Fwi=(s1+s2)*zi*zi,*W0k*Aw。
2、吊车荷载的计算。
对于小于10T吊车:T=0.12(Q+g);对10-50T软构:T=0.1(Q+g);大于50T吊车:T=0.08(Q+g);对于硬钩:T=0.2(Q+g)。
对于重级硬钩横向摆力:P=0.1*(Q+g),并且不和其它水平力组合。
3、地震力计算。
先求周期再计算加速度和重力代表值,然后求各支点地震力,并且分担到各柱间支撑。
4、做计算模型简图,然后进行荷载组合,并求出控制组合。
对产生水平荷载的地震力、风荷载、吊车水平刹车力、重级硬钩吊车满载吊重的水平摇摆力….的组合方法,注意组合系数。
5、按抗震规范定义柱间支撑设计类别:刚性设计(拉压柱撑,长细比要求不同);半刚性设计(考虑压杆对拉杆的影响,长细比要求不同);柔性设计(单拉杆,长细比要求不同)6、在计算简图中标明柱距、高度和截面面积以及支撑长度(长细比、稳定性)。
7、计算基支撑内力。
验算强度、稳定性和长细比(不同部件不同设防等级不同支撑类别要求不同)。
8、对减小柱平面外计算长度的刚性系杆,分别有内力和长细比计算或者验算。
钢结构设计培训手稿***一、门式刚架设计部分1、平面刚架设计:1.1、截面的分类和定义:注意定义截面类型,是轧制边还是焰切边。
1.2、抗风柱可以兼做摇摆柱输入;可以在框架输入时输入抗风柱,并考虑抗风柱平面外的风荷载(但不能考虑墙面荷载偏心带来的平面外弯矩)。
抗风柱和框架可以兼做摇摆柱或者仅做抗风柱(内力图不一样),可以修改抗风柱平面外(在框架平面)计算长度(加系杆或者隅撑)并生产施工图和相应节点图。
1.3、框架恒载输入必须输入吊车梁系统给柱带来的偏心力。
1.4、吊车参数:偏心指吊车梁中心相对钢柱中心的距离;加载高度为“吊车梁高+轨道高+垫板等厚度”。
注意:采用框架优化计算并读入时,要查看钢柱截面高度是否变大,因为可能导致荷载偏心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