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经典民间故事
经典民间故事(优秀8篇)

经典民间故事〔优秀8篇〕民间神话故事篇一岳飞弹琴感刺客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
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
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决心打到金兀术的老窝黄龙府。
这天,岳飞正和部将们商议出兵的事,南宋的投降派丞相秦桧促使宋高宗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火速回京。
他要把岳飞骗回京城加以杀害。
这天,岳飞离京城临安不远了,突然对面来了几个校尉拦住岳飞说:“圣上有旨,命你城外安歇,没有圣旨,不得进城。
〞晚上,岳飞就住在一座寺院里。
心中实在郁闷,夜不能寐,在院内踱步,望着满天星斗,连连摇头叹息。
回到屋里,见墙上挂古琴一张,伸手摘下来,定了定音,伏案弹奏了起来。
秦桧实行的第一招刺杀岳飞的方案,是让人从监狱里提出一个身强力壮的死囚,告诉他去城外刺杀一个奸细,事成以后,不仅仅可赦免死罪,还要嘉奖。
这个犯人听说是刺杀奸细,又可免死得赏,高快乐兴的出了城,秦桧的得意打算是:叫死囚行事,免他死罪,他必然卖命去干;刺死岳飞,再把他抓起来杀人灭口,神不知,鬼不觉,万无一失。
秦桧心里美滋滋的,静等刺客的回音。
刺客来到寺庙院内,躲在一棵老槐树的后面,他听见岳飞在屋里叹气,就蹑手蹑脚来到了窗下,在岳飞转身摘古琴时,闪身进了屋内,躲在屏风后面,提着气,踮着脚,向前移了几步,正要行刺,这时琴声响了,刺客立刻把刀缩了回去。
原先这个刺客是郾城人,老爹是个有名的弹琴艺人,能作曲弹琴,在民间卖艺糊口。
前年秦桧为讨好金兀术,硬把中原能歌善舞、抚琴作画的艺人抓了起来,准备送给金兀术寻欢作乐。
他爹不愿去为金兀术效劳,被逼无奈,抱琴跳水而死。
爹死了,他怀着满腔仇恨,到了京城,闯到秦桧相府拼命,被抓进监牢,判了死刑。
岳飞手中的牛角琴拨,在琴弦上弹拨的琴声飞扬,或柔或刚,或紧或慢,时而高亢,时而消沉,高亢时,像千军万马在疆场驰骋,拼杀金兵;消沉时,像唉声叹气,忧国忧民。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五篇_中国民间小故事有哪些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五篇_中国民间小故事有哪些民间故事是故事形式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类型,对于中华文化来说有很深的存在意义。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民间故事1盘古开天盘古开天辟地,造出许多大山。
他实在太累了,就躺在桐柏山歇息。
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碰上了玉帝的三女儿,对他说:“我父皇见你开天辟地太孤单,叫我来认你做哥哥。
”盘古高兴地答应了,愿和她以兄妹相称。
这时,苍天刮了一阵大风。
大风过后,兄妹俩忘掉了天上的一切,开始了人间生活。
盘古兄妹二人,住在自己用树枝和野草搭的茅庵里,经常有妖怪、野兽来侵扰。
他们就费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工夫,做了一个又大又威风的石狮子。
放在桐柏山顶上,还把这座山叫作石狮子山。
从此,这一带有石狮子镇守,妖怪野兽不敢来侵扰了,兄妹二人的日子好过多了。
盘古每天在石狮子山上摘野果,捋草籽,总要围着石狮子玩一会儿,摸摸狮子的身子,亲亲狮子的脸。
有一天,石狮子忽然对盘古说:“盘古啊!从今天起,你每天给我嘴里放一个馍,可不能忘了啊!”盘古答应了。
妹妹每天烙馍,盘古每天送馍。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盘古往石狮子嘴里放了四十九个馍。
这天,石狮子又说话了:“盘古,别再放馍了,等我的眼一红,你就赶快喊上你妹妹,一块往我肚子里钻。
”不久,盘古果然见石狮子的两眼发红,便立即跑回去喊妹妹。
这时候,天昏地暗,乌云翻滚。
石狮子的两眼发光,像闪电一样照着盘古兄妹。
他俩紧跑慢跑,刚跑到石狮子跟前,天空就下起雨点了。
石狮子大嘴一张,就把他俩吞到肚子里。
刹时间,天空火闪雷霹,猛雨跟着狂风像瓢泼一样倒下来。
雨越下越大,天就下破了一道好长的口子,大雨一直突突往下流。
树也淹住了,山也泡塌了,只有石狮子山随着暴水涨,越长越高,高得就快挨着天了。
大雨下够七七四十九天,兄妹俩在石狮子肚里吃完了四十九个馍。
石狮子张开嘴,把他俩吐了出来。
盘古见大水漫地,就问:“石狮子呀石狮子,是不是我们兄妹遭罪了,玉帝降祸惩罚我们?”石狮子回答说:“你妹妹是玉帝的三女儿,她来到地上以后,天上有个面善心恶的天将,也要跟随下来。
中 国经典民间故事五篇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五篇《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五篇》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流传着无数经典的民间故事,它们如同璀璨的繁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
今天,就让我为您讲述其中的五篇。
第一篇:《牛郎织女》传说,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
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男耕女织,相亲相爱,还生下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
然而,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
牛郎披着老牛的皮,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追上天去。
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我们懂得了爱情的珍贵和坚守。
第二篇:《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途中结识了梁山伯,二人同窗共读,情谊深厚。
毕业时,祝英台暗示自己是女子,愿以身相许,梁山伯却未领悟。
后来梁山伯得知真相,前往祝家求婚,却被告知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梁山伯抑郁而终,葬在鄮城西。
祝英台出嫁时,路过梁山伯的墓,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跳入墓中,随后墓合拢,双双化蝶飞去。
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的束缚,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抗争。
第三篇:《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百姓的痛苦和灾难。
精彩民间故事经典【十篇】

精彩民间故事经典【十篇】1.精彩民间故事经典很早很早以前,杭州还是一片干涸的海滩。
周围几十里内见不着一条小河,也找不到一条小溪。
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担着水桶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挑水。
他们光为这点点水就日愁夜愁,从来没有过上开心的日子。
老一辈有人知道灵隐后山里有股清泉,因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挡住了流不出来。
多少年来,曾有好些年轻人上山去过,想把那道石壁凿穿,可是都没有成功。
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儿,从小没爹妈,是跟着他老爷爷长大起来的,从六岁起,他就跟着老爷爷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
这一天,是水儿二十岁的生日,老爷爷为他下了一大锅面,祖孙两个快快乐乐地过了一天。
到了晚上,老爷爷将水儿叫到面前,把灵隐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水儿听了高兴,紧紧腰带,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时几个要好的小伙子叫拢来,大家商量着一道上山去凿石壁,一定要使这股清泉流进村来。
老爷爷见水儿有这么大志气,高兴得掉下眼泪,连夜准备干粮,明天一早好让他们上山。
第二天,水儿他们一伙十个人,带着铁锤、凿子,准备上山。
临走,老爷爷对小伙子们说:“你们去凿石壁,要一口气凿下去,如果停下来,它又长成原来的模样,那就白费劲了。
还有,当石壁凿穿的时候,里面的一股石浆喷出来,喷在身上会把人凝成石头的。
你们千万要记住啊!”水儿他们一边答应,一边就上山去了。
他们到了山上,马上就动手凿石壁。
凿呀,凿呀,从三月清明凿到五月端阳,凿子短了一截,双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还是没有凿通。
有四个小伙子说:“也许是老爷爷记错地方了。
这里哪会有什么清泉!还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说着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儿他们六个,从五月端阳又凿到八月中秋,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结满了厚茧,可是石壁仍然没有凿通。
有两个小伙子说:“一口气凿到底,谁知道要凿到什么时候呀,家里也该回去看看啦!”说着说着也回去了。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风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
民间故事120篇

民间故事120篇01. 《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是民间故事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智勇双全的英雄豆腐华及其兄弟们,与强大的敌人展开的一场激烈斗争。
02.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民间信仰。
03.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中的爱情传说,也是中国七夕节的由来,讲述了牛郎织女相识与相爱的故事。
04.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说,讲述了一位叫孟姜女的女子为了找寻丈夫墓地,流下了让长城崩塌的泪水。
05. 《梁山泊水浒传》梁山泊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部著名作品,讲述了宋江等梁山英雄的传奇故事。
06. 《采茶女》采茶女是云南地区的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懂得制作好茶的女子因为爱情而成为了传说。
07.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著名的传说,讲述了精卫化身为鸟的故事,为了填平东海而不断投入海中。
08. 《姜子牙射日》姜子牙射日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传说,讲述了姜子牙为了制造出太阳而一箭射日的故事。
09. 《刘三姐》刘三姐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刘三姐与盗贼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10. 《七仙女下凡》七仙女下凡是一个宝岛台湾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七仙女为了感受人间的美好而下凡的故事。
11. 《祝英台三度试妆》祝英台三度试妆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传说,讲述了祝英台三次试妆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美的执着追求。
12.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部名篇,讲述了大明湖畔王守仁与孔雀的传奇故事。
13. 《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部著名剧目,讲述了柳世翁与杜丽娘之间爱情的悲剧。
14. 《柳毅传》柳毅传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讲述了柳毅与狐狸精之间的故事。
15. 《天蓬元帅千里挑一》天蓬元帅千里挑一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传说,讲述了天蓬元帅与三猪兄弟的故事。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5篇)

【导语】中国民间传说是中国民间⼝头叙事⽂学。
由与历史事件、历史⼈物及地⽅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龙⼭脚下住着⼗⼏户⼈家。
有⼀家姓尤的⽼⼈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
他有两个⼥⼉和⼀个⼉⼦,⼉⼦叫尤云,还没有成家。
⼀家⼈勤勤恳恳,⽇⼦过得还算不错。
这⼀年的夏天,尤伯到⼭上修理树⽊。
因天⽓炎热、⼲了不⼤⼀会,就满⾝⼤汗,⼜渴⼜累⼜饿,就想到西南⾯那棵⼤槐树歇会⼉。
到了树下,看见两位⽩发⽼头在那⾥下棋,旁边放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
两位⽩发⽼⼈对他也挺热⼼,还让尤伯喝了⼀碗茶。
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股清⾹从肚⼦⾥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那个轻松⾃在劲就别提啦。
不⼀会⼉,就叭在两个⽼头下棋的⽯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边的云⼉忽⼉⿊忽⼉⽩,忽⼉浓,忽⼉谈;⼭下地⾥,忽⼉黄,忽⼉绿。
等他⼀觉,两位⽼头棋还没下完。
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
⼀想明天⼉⼦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去了。
尤伯刚⾛到⼭脚下,便觉的路越⾛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个样⼦。
地⾥⼈他⼀个也不认识,也没⼀个⼈认识他。
根据⾃⼰的印象,找到⾃⼰的村⼦,可村⼦⽐昨天⼤多了,⼈⽐昨天多多了。
满村⼦找⾃⼰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
这时,⼀位发须雪⽩的⽼头⾛了过来,他忙向⽼⼈打了个招呼,问了⽼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住。
那⽼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三岁了。
尤伯⼜问⽼汉:尤云到什么地⽅去了?那⽼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爷的⽼爷。
⽼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去了。
他要找两位下棋的⽼⼈问⼀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伯到了⼭上,找遍了整个⼭,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和那棵参⼤的⼤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没有了,⼉⼦也不在了,世间的⼈,没有他⼀个近⼈,也没有他⼀个认识的⼈,⾝不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哭起来。
经典民间故事精选(5篇)

【导语】⼀个个⽣动有趣的民间⼩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结尾都会有⼀些道理性的话语,可以慢慢的教育⼉童学会很多道理。
下⾯是整理分享的经典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民间故事 宋朝时候,契丹发来⼆⼗万辽兵犯境,边关吃紧。
那⼯夫六郎杨延昭正在遂城。
遂城,就是现在徐⽔县城西⼆⼗⾥的遂城村。
它北临瀑河,隔河就是⼀道古长城。
遂城城⼩,兵⼒不⾜,守城军只有三千⼈。
辽兵来得很快,然间兵临城下,将城围住,并且⼀连⼏天数次攻城,⼀次⽐⼀次攻得猛烈。
可是遂城的守军和⽼百姓好象与平常⼀样没有任何不安。
六郎感到奇怪,他问⽼百姓:“辽兵这么攻城,你们不害怕吗?”⽼百姓回答:“有杨将军在此镇守,辽兵是攻不破的!” 杨六郎⼀听⽼百姓对⾃⼰是这样的信任,更感到责任的重⼤。
于是他把全城的青壮年召集起来,发给他们⼑枪剑戟,动员他们配合军队⼀起上阵护城。
军队和⽼百姓个个摩拳擦掌,誓死与遂城共存亡。
这时候正是⼗⽉,天⽓突然变冷。
六郎杨延昭见此情景,急中⽣智,忙令军民汲⽔灌城。
晚上,往城墙上浇⼀遍⽔,马上就结成⼀层冰,浇了⼀夜⽔,结了⼀夜冰。
到第⼆天早晨,嗬,那⾼⼤的城墙⽩闪闪亮晶晶成了⼀道冰的长城,⼜坚⼜滑,不可攀登。
辽兵冲到城下,前来登城,⼀蹬⼀出溜,⼀扒⼀打滑,有的好不容易爬到半截腰,⼀出溜⼜摔下去了。
伏在城上的宋军趁机滚⽊雷⽯万箭齐发,杀死杀伤辽兵不计其数。
辽兵数⽇攻城不下,只好下令退兵。
杨六郎趁机,将城门⼤开,亲率⼤军冲杀出,只杀得辽兵丢盔掉甲狼狈⽽逃。
这⼀仗,⽣擒辽兵上千,马匹近万,还获得了⼤批武器。
杨六郎因为这次战,被宋真宗加官进级,由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调升莫州(今河北任邱县鄚州)刺史。
契丹犯边,⼀路烧杀抢掠,⼈民深受其苦。
六郎杨延昭先后率兵打退辽兵⼀百多次进攻,使边关⼀度安宁,因⽽深受⼈民的爱戴。
杨六郎五⼗七岁那年,病故于鄚州。
皇帝派专使陪同六郎的长⼦杨⽂⼴(戏剧中写杨延昭的⼉⼦叫宗保,宗保的⼉⼦叫⽂⼴)前来护送灵枢回他的原籍太原。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优秀6篇)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优秀6篇〕中国民间故事在线阅读篇一五月五挂艾篙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天上的一位神仙来到了人间,要看看人们日子过得如何。
神仙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过路的人,怀里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力无边的神瓶走进河边的一个小村子,来到一对年轻夫妇的家里。
他推开大门,见这家的男人已经喝醉了,正歪在床上打着呼噜,女的正坐在炕上喝着香茶。
旁边,狗食槽子里装着大块大块的熟肉。
他家的小孩那么坐在用最好的白面烙成的大面饼上玩耍着。
神仙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对那个女人说:“你的面容胜过天上的月亮,心肠像滋润万物的雨露。
请送给饥饿的行人一点食物,好充一充饥腹,继续赶路。
〞那女人发出一阵冷笑,说出一番尖刻的话语来:“狗吃了我的食物会替我看门,鸡吃了我的东西会给我下蛋。
你吃了我的粮食对我有何用,远点躲着吧,我不愿意看见你肮脏的脸。
〞说完,那女人便让她家的大狗向神仙扑去。
神仙气坏了,决定给这个既吝啬又狠毒的女人点颜色看看。
于是他用手轻轻朝那条大狗一点,那刚要扑来的狗便被定在墙上了。
那女人看见自己家的狗被定在那里,心中十分纳闷,也十分惊恐。
接着,她又看到墙壁上显出四行白字来:“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过后,此村焦土。
〞那女人吓得魂儿都没了,她心中暗想,这会是个什么人呢?墙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呢?她想回身去问一问,但等她转过身来,那人早已不见了。
村里有人看到一个衣衫滥褛的过路人来到了她家,但却没有见他出来,便赶来问是怎么回事。
那个女人无奈,便把在她家里发生的事告诉了村里人。
于是,这事便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埋怨那个女人太不懂情理,他们都非常害怕。
刚到四月末五月初,全村人都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四处逃命。
五月五日那天的一大早,神仙又装扮成一个过路人来了。
他怀里仍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瓶。
他准备将瓶子里的神火倒出来将这个村子烧掉。
这时,神仙看到有一位老太太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正要过河去。
只见老太太背着大孩子,领着那个小孩,过河时非常艰难。
神仙觉得奇怪,她为什么背着大的而领着小的呢?便迎着老太太喊道:“身背大孩领小孩,几时才能到对岸?假设想快些过河去,应背小孩领大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的经典民间故事民间有很多故事,有很长的故事,当然也有很简短的故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经典民间故事1传说四川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
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西;飞到哪里,就在那里压坍许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一个和尚,因为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的清规,所以人们都叫他疯和尚。
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奇怪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
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就五更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诉说:“今天中午有座山要飞到这村庄上来了,大家赶快搬场呀,迟了就来不及啦!”老头儿听了直摇头:“疯和尚,你又来寻开心了,山是顶重的东西,谁见过会飞的山呀!”当家人听了叹口气:“我们穷佃户往哪里搬家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压死也只好怨命啦!”小伙子听了哼鼻子:“别编谎话吓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顶着,我们不怕!”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面,指手划脚看热闹。
疯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关照过了。
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准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
这时,他忽地听到“的的打,的的打”吹唢呐的声音,赶紧顺着声音奔过去。
一看,好呀,原来有一家结婚,人进人出,热闹极了。
疯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不管三七廿一,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新娘子头上的红披巾还没有揭掉,忽然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飞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叫。
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人们抓门闩的抓门闩,抡扁担的抡扁担,挥锄头的挥锄头,举钉耙的举钉耙,没命地追赶上来。
一面追,一面喊:“抓住疯和尚!”“前面快快拦住呀,别放他跑了!”这一下,把全要都哄动了。
也不管是亲戚不是亲戚,是朋友不是朋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村人都追了出来。
只有村东一家财主没有动,倒反站在门前看热闹,讲风凉话:“出家人抢新媳妇,真是件新鲜事,嘻嘻!”疯和尚背着新娘子,一个劲住前奔。
他跑得真快哩!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还未追上他。
等到太阳当头,疯和尚站住脚,不跑啦。
他从背上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座,摇着扇了扇风凉。
人们赶到他跟前,刚要揪住打他,却不料一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地响。
突然“轰隆”一声,人们都被震得跌一跤,大家爬起来一看,已经风停云散,太阳刚照在头顶上了,却见一座山峰刚刚落在他们的村庄上。
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疯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
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
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脚,哇哇大哭起来。
疯和尚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财主已被压死在山下了,今后你们各人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人们被说得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疯和尚又讲话了:“别走别走,大伙听我说,这座山峰既然能从别处飞来,也就会从这儿飞走;飞到别的地方,以会害死许多人命脉。
我们在山上凿它五百尊石罗汉,就能把山镇住,不让它再飞往别处害人,你们看好不好?”大家听了,一齐说好,马上就动起手来,锤的锤,凿的凿,“丁丁当当”忙了一夜,五百尊石罗汉就凿全了,山上山下布满石龛佛像。
只凿了罗汉的身躯,却来不及凿出眉毛眼睛。
疯和尚说:“我有办法,让我来!”他不用锤了用凿,只用他长长的手指甲到石罗汉脸上去划。
半天工夫,便把五百尊石罗汉统统都安上了眉眼。
从此,这座小山峰就再也不能飞到别处去,永远留在灵隐寺前面啦!因为它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就叫做“飞来峰”经典民间故事2南宋年间,有一年,又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各地学子纷纷云集京城临安,城中旅店早已人满为患。
却说“西湖十景”印月井旁的吉祥旅店里,住着严州府睦州文昌的一位学子何梦桂举人,早在三月前就离开石峡书院来这里复习迎考。
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何举人一边紧张学习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愈来愈近的考期。
就在临考前三天的晚上,他忽然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左手拿着几棵白菜秧,右手提着锄头在自家院墙上挖坑种白菜。
不一会儿,天空下起雨来,他想起父母还在田间劳作,便戴上斗笠撑着雨伞出门送雨具去了。
回家来推开院门,一眼望见院子里站着表妹鲁秀英,不由又惊又喜,因为父母早年就给他和表妹定下娃娃亲,双方约定考中后即成亲。
晚上,他和表妹俩人背靠背同榻而眠,可不知怎么的,任凭他怎么使劲想翻身同表妹好好亲热一番,就是动弹不得,急得他火烧火燎,心中不由十分懊恼,“唉”地长叹一声。
岂料这一声长叹倒把何举人叹醒了。
他这才知道自己在做梦,不由心中奇怪。
因为他平常很少做梦,这大考在即梦到这些也不知是什么兆头。
天亮后,何举人梳洗完毕,便上街想找个看相算命的先生给解解梦,没走多久就在街旁遇到了一位,卦摊上写着“铁口直断李半仙”。
虽说这李半仙是个瞎子,可他知道的事却比明眼人要多得多。
何举人将昨晚之梦说给他听,李半仙听后沉思了一会儿摇头晃脑道:“举人,你梦见自己在墙壁上种白菜,这不明摆着预兆你种(中)不了嘛,说明你此次科考无望;你雨天头戴斗笠又打着雨伞举在头顶,正所谓多此一举;既然你和表妹赤身裸体同睡一床,却又无法行那云雨之事,岂不就是空欢喜吗?举人,你看我如此解梦是否恰当?”何举人听了,觉得他说得十分有理,便付过谢银转身走了。
一路上,他想:我何某人在严州府睦州石峡书院,可是数一数二的学生,大家都认为我这次科考一定能高中。
若真如梦中所兆墙壁上种白菜“中”不了,传扬出去,岂不名誉扫地?既然高中无望,那又何必去参加这次考试,做那无用功呢?我还是早点回家寻个学馆教书过日子算了。
何举人主意已定,当即回旅店收拾行李准备回乡。
旅店老板杨成龙看到,心中诧异,忙问道:“何举人,大考在即,你收拾行李却是为何?难道是嫌小店招待不周要往别处投宿?”何举人见杨老板误会,只好解释道:“杨老板此言差矣,学生并无他意,只是不想参加这次考试,打算回家乡去了。
”杨成龙一听,追问道:“这又是为何?”何举人这才将昨晚之梦及刚才街上李半仙的话细细说了一遍。
不想杨成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何举人见状问道:“杨老板因何发笑?”杨成龙一本正经道:“何举人呀何举人,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你想,一个梦就能决定你一生?那李瞎子为了混饭吃,随口编的胡言乱语你也相信,那你这十年书岂不白读了?再则,你所做的梦在我看来完全是些好兆头,不信请听我解一解此梦如何?”何举人听了半信半疑道:“那依你说又是怎样呢?”杨成龙手拈胡须慢慢答道:“你梦见墙上种白菜,说明你此次科考定能高种(中);下雨天头戴斗笠手撑雨伞出门,说明你复习准备得相当充分,正所谓有备无患啊;你和表妹背靠背同睡一床,说明你翻身和表妹面对面的时候已经不远了,你们的婚姻大事马上花好月圆。
何举人,此梦这样解说也很合乎情理,你说是不是?再说,咱抛开此梦不说,大考就在眼前,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你若不参加这次考试,就根本没有考中的机会了,岂不白费了十年寒窗苦读,辜负了父母和教育过你的师长?你若参加这次考试,就有了考中的机会,一举成名就在此一搏。
”听了杨老板的话,何举人顿觉眼前一亮,细想想觉得有道理,自己复习得如此充分,岂能临阵脱逃?于是马上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继续在“吉祥”旅店认真复习。
考试那天,他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高中探花。
同样一个梦,由于两种截然不的解说,却使何举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命运要靠自己去掌握。
经典民间故事3在女山湖北十余里,有一座山,三峰相连向北延绵十余里,远远看去,形似"山"字,气势雄伟,林木茂盛,草场广阔,四周村民常年在此放牧。
传说当年杨二朗担山撵太阳,最后一个瘸腿的太阳因奔跑不动,躲在这山下,由此被称作"避阳山"。
山上盛产一种叫"紫柴胡"的中草药,每年夏秋之际,各地药农中有人叫它"紫阳山",顺口又好记,久而久之,紫阳山就这么被叫开了。
这紫阳山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至今。
淮河两岸农家有大清早拾粪的习惯。
这年初冬的一天清早,天刚蒙蒙亮,紫阳山下小朱庄的朱老汉背着粪箕、挟着粪铲和往常一样庄前庄后的拾粪。
忽然,看见紫阳山半山腰不断闪着金光,远远看去像是有位女子在赶驴推磨。
朱老汉纳闷,这一大清早谁家女子在半山腰推磨呢?不由向闪光处走去。
走了好大一会,才近得跟前。
原来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年轻女子赶着一头晕身闪为光的大马拉磨,磨眼上一小堆黄豆。
朱老汉在一旁看得眼发花,那女子见朱老汉盯着磨盘傻看,没有吱声,只是朝老汉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便顺手舀了一瓢黄豆给朱老汉。
朱老汉忙撩起长袍接着,顺手将长袍一角掖在腰带上。
那女子继续埋头干活,再不搭理朱老汉。
朱老汉谢了一身,转身回村去了。
回到家,他把刚才见到的奇事和家里人一说,谁也不相信,认为他是编故事逗大家。
朱老汉急了,生气地说:"不信,你们看我兜里的黄豆。
"朱老汉拽下掖在腰带上的长袍一看,里面还剩有几粒,因为朱老汉一开始就没把黄豆当一回事,一路走来基本上掉光了。
儿媳眼尖手快伸手抓了一粒,一看黄豆金光闪闪,惊叫起来:"妈呀,是金豆子!"这一叫,全家人都围了过来看,齐说:"是金豆子。
"于是都弯下身在地上找豆子来,找了半天,一共只有八烂豆子。
儿子问老汉:"那仙女给你多少豆子?"朱老汉说:"给了一瓢,""我的天哪,都掉在跑上了。
"老伴和儿媳同时叫了起来:"快回去找。
"朱老汉全家一齐出动,睁大眼睛弯着腰顺着朱老汉回家的路找起了金豆子。
村里人不知朱老汉一家发什么神经病,一问才知找金豆子,也都一同跟着找。
可是这么多人从村口一直找到山上也没找着一粒金豆子,也没看见仙女拉金马磨金豆子。
大家都怀疑朱老汉讲的事是假的,可是朱老汉确实有八粒金豆子。
以朱老汉的家底子哪能有什么金豆子呢?朱老汉遇着仙女得了金豆子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了十乡八镇。
从那时起,每天天不亮就有很多人往紫阳山上跑,但谁也没有再遇上仙女拉金马磨金豆子的美事。
紫阳山下的紫阳镇有个姓范的老财主,贪得无厌,听到这金豆子的事,就一心想得到金马、金磨、金豆子。
他派人昼夜看守山间,不准任何人上山,连放牧的牧童也不准上山,还常常亲自在山上看守。
一天,正当这范老财亲自守山,半夜里,忽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他躲在一道山崖下。
他的眼圆睁睁注视着周围,忽然一道闪电照亮夜空,半山腰现出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洞,洞中金光闪闪,一个美貌的女子端坐在金磨前,一匹高大的金马拉磨,磨着金豆子。
范老财顿时来了精神,不顾一切拼命向山洞奔去。
冲进洞里伸手去拉那匹金马。
这时一声巨响,山动地摇,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堵住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