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长期耐久性实验规范

合集下载

GBJ82-85

GBJ82-85

二、融解水槽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的范围以内。
二、框篮用钢筋焊成,其尺寸应与所装的试件相适应。
四、案秤称量10公斤,感量为5克。
五、压力试验机精度至少为±2%,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钢垫板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
六、应经常对冻融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严重破坏时应进行称重,如试件的平均失重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七、混凝土试件达到表3.1.2—2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后,即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抗压试验前应称重并进行外观检查,详细记录试件表面破损、裂缝及边角缺损情况。如果试件表面破损严重,则应用石膏找平后再进行试压。
Gn—N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重量(公斤);
混凝土的抗冻标号,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重我不量损失率不超过5%时的最大循环次数来表示。
第二节 快冻法
第3.2.1条 本方法适用于在水中经快速冻融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快冻法抗冻性能的指标可用能经受快速冻融循环的次数或耐久性系数来表示。
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内外有关的标准规范,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内容包括抗冻性能试验(慢冻法、快冻法)、动弹性模量试验、抗渗性能试验、收缩试验、受压徐变试验、碳化试验、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试验、抗压疲劳强度试验等九个方法。由于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涉及范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能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特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一直是业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损伤和病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具体、全面、科学、实用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为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提供参考。

二、评价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渗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来评价,其中包括静水压试验、渗透试验、电渗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水蒸气渗透试验等。

2. 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承受冻融循环能力的指标。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来评价,其中包括冻融试验、冰盐试验、盐雾试验等。

3. 抗碱性能混凝土的抗碱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碱性环境下的耐久性指标。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碱度和碱石反应来评价,其中包括酚酞试验、电导率试验、碱度测定试验等。

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试验来评价。

5.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氯离子离子浓度来评价。

6. 抗碳化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二氧化碳、水分和氧气的作用下,发生碳化反应的能力。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碳化率来评价。

三、评价等级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可以将混凝土的耐久性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其中,优、良、中、差分别代表混凝土的耐久性优秀、较好、一般、欠佳。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用于不同的建筑和工程领域。

例如,优等混凝土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重要工程;良等混凝土适用于普通住宅、商业建筑等普通工程;中等混凝土适用于道路、桥梁等较为简单的工程;而差等混凝土则不适用于任何工程。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和经济效益。

因此,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标准进行全面、具体、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1. 抗压强度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的抵抗能力称为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压强度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抗压强度一般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对于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应根据规范中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 抗拉强度混凝土在受到拉力时的抵抗能力称为抗拉强度。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抗拉强度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抗拉强度的设计值应不低于0.4倍抗压强度的设计值,并且抗拉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

3. 抗折强度混凝土在受到弯曲力矩时的抵抗能力称为抗折强度。

抗折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折强度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抗折强度的设计值应不低于抗压强度的0.7倍,并且抗折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

4. 水泥石比水泥石比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泥石比越小,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好。

水泥石比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石比应不超过0.5,而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石比应不超过0.4。

5. 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碱-骨料反应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开裂和失去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碱-骨料反应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碎石和其它加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凝土,它用于建筑、水利、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因此普通混凝土的性能也受到广泛关注。

普通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分为抗渗性能测试、耐久性能试验、抗压性能测试、抗疲劳性能试验、抗拉性能测试、抗冲击性能试验等几个方面。

抗渗性能测试是检测普通混凝土在水压力下的抗渗性能,它可以反映普通混凝土对水渗入的抵抗能力。

耐久性能试验可以检测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压性能测试是用来检测普通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的抗压强度,抗疲劳性能试验是检测普通混凝土在长时间反复作用下的抗疲劳强度。

抗拉性能测试是为了检测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能试验是为了检测普通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

上述几项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普通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反映出其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此外,还可以对普通混凝土进行成型性能测试,以及对其中添加的抗冻剂、防水剂等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普通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第十二章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第十二章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1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12.1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及养护12.1.1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

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根据不同要求应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

用以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质量的试件分组及取样原则,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12.1.2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其材料用量应以重量计,称量的精度为:水泥、水和外加剂均为±0.5%;骨料为±1%。

12.1.3所有试件应在取样后立即制作,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强度等级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根据混凝土的稠度而定。

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构件质量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应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12.1.4制作试件用的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GJ3019)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上一层矿物油脂或其它脱膜剂。

12.1.5采用振动台成型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震动台上自由跳动。

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试验室用震动台的振动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振幅约为0.5mm。

12.1.6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插捣用的钢制捣用棒长为600mm,直径为16mm,端部应磨圆。

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表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为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cm截面积不应少于12次。

5.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507462008.pdf

5.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507462008.pdf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 5074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编写组李克非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报告提纲1.耐久性背景与现状2.耐久性规范编写过程33.规范总体结构44.耐久性具体规定5.结语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2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结构类型耐久性状况民用房屋干湿交替的室外构件过早锈蚀,30~40 年2030工业厂房大修年限20~30 年海港码头大修年限10~20 年,浪溅区最严重桥梁除冰盐侵蚀,大修年限10~20 年隧道渗漏严重一般工程:50 年,95% 保证率不需大修,平均不大修90年标准耐久性要求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3重要工程:100 年…www.bzfxw.com•预应力腐蚀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四川宜宾南门大桥桥面坍塌事故)•1994 年铁路部门的统计:桥梁总数33600 座,病61372675害结构6137 座,预应力结构2675 座,维修费用约4 亿元。

•预应力结构,尤其是后张法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亟需解决。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CCES 01--20042004))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4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1 耐久性现状> 耐久性问题尺度10-1210-910-610-310-010+3力学的尺度… Chong (2003)尺度mmmmmm量子力学分子, 纳米力学微观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系统-断裂破坏力学•藕合现象-••物理进程-物理,化学-热力学藕现象•力学效果结构力学-可靠度理论承载能力•耐久性•化学进程-纳米技术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6不同材料层次材料-结构层次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Nhomakorabea3
关于抗Cl 渗透(电通量法)
•GB/T 50082规定龄期: 28d或56d •一般是28d,大掺量矿 物掺合料,可以56d •其他标准
•等级划分参照: ASTM C 1202-05 •基于电通量Cl-渗透性
电通量/C >4000 2000~4000 1000~2000 Cl-渗透性评价 高 中等 低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严格地讲,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物理量应该 是时间。
遗憾的是,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像人的生命一 样,不可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预测。 因此考虑,以其他指标参考性地评价混凝土 耐久性能。
评价结构耐久性的主要指标
与水有关的:抗冻等级、抗冻标号、抗(水) 渗等级。
与钢筋锈蚀有关的:氯离子迁移系数、电通 量、碳化深度。 与化学侵蚀有关的:抗硫酸盐等级。
3 关于耐久性等级划分
•抗冻等级、抗冻标号、 抗水渗等级、抗硫酸盐 等级 •试验方法本身含有等级 划分 •业内已习惯应用且已体 现在相关的标准中 •尊重现实,符合习惯, 协调标准 •氯离子迁移系数、电通 量、碳化深度和单位面 积上的总开裂面积 •划分为五个等级,推荐 意见意见认为:从Ⅰ级 至Ⅴ级,耐久性从“差” 到“很好”依次变化 •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确 定,适合就好
3 关于抗冻标号和抗冻等级
原 因 结 果
•以D50取代D25 •D200以上不再分
关于抗冻 标号划分
•D25抗冻性能很差 •慢冻法周期很长 •ACI 318-08和 CSA A23.1-94
关于抗冻 等级划分
•GB/T 50082
•细化抗冻性试验 方法 •不细化,综合
3 关于抗冻等级划分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 规范(DL T5082-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 制标准(JGJ 269-96)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 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设计暂行规定

201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

201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确定混凝土性能特征值,检查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

第二章试件的制作及养护第2.0.1条本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用试件,除抗渗、疲劳试验以外均以3块为一组。

制作每组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的试件及其相应的对比所用的拌合物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

用以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质量的试件分组及取样原则,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第2.0.2条试验室拌制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其材料用量应以重量计,称量的精度应为:水泥、水和外加剂均为±0.5%;骨料为±1%。

第2.0.3条所有试件均应在拌制或取样后立即制作。

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标号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按混凝土的稠度而定。

坍落度不大于70毫米的混凝土,宜用震动台振实,大于70毫米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构件质量的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应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棱柱体试件宜采用卧式成型,埋有钢筋的试件在灌注混凝土及捣实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和试模之间的混凝土能保持灌注密实及捣实良好。

用离心法、压浆法、真空作业法及喷射法等特殊方法成型的混凝土,其试件的制作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

第2.0.4条制作试件用的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试模的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

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应涂以脱模剂。

第2.0.5条用震动台成型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壁略加插捣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J82—85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89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等三本标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施行。

该三本标准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内外有关的标准规范,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

内容包括抗冻性能试验(慢冻法、快冻法)、动弹性模量试验、抗渗性能试验、收缩试验、受压徐变试验、碳化试验、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试验、抗压疲劳强度试验等九个方法。

由于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涉及范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能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特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确定混凝土性能特征值,检查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

第二章试件的制作及养护第2.0.1条本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用试件,除抗渗、疲劳试验以外均以3块为一组。

制作每组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的试件及其相应的对比所用的拌合物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

用以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质量的试件分组及取样原则,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第2.0.2条试验室拌制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其材料用量应以重量计,称量的精度应为:水泥、水和外加剂均为±0.5%;骨料为±1%。

第2.0.3条所有试件均应在拌制或取样后立即制作。

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标号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按混凝土的稠度而定。

坍落度不大于70毫米的混凝土,宜用震动台振实,大于70毫米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构件质量的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应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棱柱体试件宜采用卧式成型,埋有钢筋的试件在灌注混凝土及捣实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和试模之间的混凝土能保持灌注密实及捣实良好。

用离心法、压浆法、真空作业法及喷射法等特殊方法成型的混凝土,其试件的制作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

第2.0.4条制作试件用的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

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应涂以脱模剂。

第2.0.5条用震动台成型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

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试验室用震动台的振动频率应为50±3赫,空载时振幅为0.5毫米。

保持同条件养护。

试验需要进行自然放置并晾干的试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每块试件之间至少留有10~20毫米的间隙。

第三章抗冻性能试验第一节慢冻法第3.1.1条本方法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二、框篮用钢筋焊成,其尺寸应与所装的试件相适应。

四、案秤称量10公斤,感量为5克。

五、压力试验机精度至少为±2%,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钢垫板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

与试件接触的压板或垫板的尺寸应大于试件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2毫米。

第3.1.4条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一、如无特殊要求,试件应在28天龄期时进行冻融试验。

试验前4天应把冻融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进行外观检查,随后放在15~20℃水中浸泡,浸泡时水面至少应高出试件顶面20毫米,冻融试件浸泡4天后进行冻融试验。

对比试件则应保留在标准养护室内,直到完成冻融循环后,与抗冻试件同时试压。

二、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称重、按编号置入框篮后即可放入冷冻箱(室)开始冻融试验。

在箱(室)内,框篮应架空,试件与框篮接触处应垫以垫条,并保证至少留有20毫米的空隙,框篮中各试件之间至少保持50毫米的空隙。

三、抗冻试验冻结时温度应保持在-15~20℃。

试件在箱内温度到达-2℃时放入,装完试件如温度有较大升高,则以温度重新降至-15℃时起算冻结时间。

每次从装完试件到重新降至-15℃所需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冷冻箱(室)内温度均以其中心处温度为准。

四、每次循环中试件的冻结时间应按其尺寸而定,对100×100×100毫米及150×150×150毫米试件的冻结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对200×200×200毫米试件不应小于6小时。

如果在冷冻箱(室)内同时进行不同规格尺寸试件的冻结试验,其冻结时间应按最大尺寸试件计。

五、冻结试验结束后,试件即可取出并应立即放入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的水槽中进行融化。

此时,槽中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毫米,试件在水中融化的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

融化完毕即为该次冻融循环结束,取出试件送入冷冻箱(室)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

六、应经常对冻融试件进行外观检查。

发现有严重破坏时应进行称重,如试件的平均失重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七、混凝土试件达到表3.1.2—2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后,即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抗压试验前应称重并进行外观检查,详细记录试件表面破损、裂缝及边角缺损情况。

如果试件表面破损严重,则应用石膏找平后再进行试压。

八、在冻融过程中,如因故需中断试验,为避免失水和影响强度,应将冻融试件移入标准养护室保存,直至恢复冻融试验为止。

此时应将故障原因及暂停时间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第3.1.5条混凝土冻融试验后应按下式计算其强度损失率。

式中:△fc—N次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计算(%);fco—对比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兆帕);fcn—经N次冻融循环后的三个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兆帕);混凝土试件冻融后的重量损失率可按下式计算:式中:△ωn—N次冻融循环后的重量损失率,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计算(%);Go—冻融循环试验前的试件重量(公斤);Gn—N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重量(公斤);混凝土的抗冻标号,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重我不量损失率不超过5%时的最大循环次数来表示。

第二节快冻法第3.2.1条本方法适用于在水中经快速冻融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快冻法抗冻性能的指标可用能经受快速冻融循环的次数或耐久性系数来表示。

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第3.2.2条本试验采用100×100×400毫米的棱柱体试件。

混凝土试件每组3块,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除制作冻融试件外,尚应制备同样形状尺寸,中心埋有热电偶的测温试件,制作测温试件所用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高于冻融试件。

第3.2.3条快冻法测定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快速冻融装置能使试件静置在水中不动,依靠热交换液体的温度变化而连续、自动地按照本方法第3.2.4条第五款的要求进行冻融的装置。

满载运转时冻融箱内各点温度的极差不得超过2℃。

二、试件盒由1~2毫米厚的钢板制成。

其净截面尺寸应为110×110毫米,高度应比试件高出50~100毫米。

试件底部垫起后盒内水面应至少能高出试件顶面5毫米。

三、案秤称量10公斤感量5克,或称量20公斤,感量10克。

四、动弹性模量测定仪共振法或敲击法动弹性模量测定仪。

五、热电偶、电位差计能在20~2℃范围内测定试件中心温度。

测量精度不低于±0.5℃。

第3.2.4条快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一、如无特殊规定,试件应在28天龄期时开始冻融试验。

冻融试验前四天应把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在温度为15~20℃的水中浸泡(包括测温试件)。

浸泡时水面至少应高出试件顶面20毫米,试件浸泡4天后进行冻融试验。

二、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称重,并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测定其横向基频的初始值。

三、将试件放入试件盒内,为了使试件受温均衡,并消除试件周围因水分结冰引起的附加压力,试件的侧面与底部应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盒内水位高度应始终保持高出试件顶面5毫米左右。

四、把试件盒放入冻融箱内。

其中装有测温试件的试件盒应放在冻融箱的中心位置。

此时即可开始冻融循环。

五、冻融循环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4小时内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7±2℃和8±2℃。

3.每块试件从6℃降至-15℃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冻结时间的1/2。

每块试件从-15℃升至6℃所用的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的1/2,试件内外的温差不宜超过28℃。

4.冻和融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六、试件一般应每隔25次循环作一次横向基频测量,测量前应将试件表面浮渣清洗干净,擦去表面积水,并检查其外部损伤及重量损失。

横向基频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应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测完后,应即把试件掉一个头重新装入试件盒内。

试件的测量、称量及外观检查应尽量迅速,以免水伤损失。

七、为保证试件在冷液中冻结时温度稳定均衡,当有一部份试件停冻取出时,应另用试件填充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