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柏烫伤喷雾剂皮肤刺激试验和过敏性试验
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试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被动皮肤过敏实验
实验方法:
➢ 激发:被动致敏24或48小时后,各组静脉注射与致敏剂 量相同的激发抗原加等量的0.5-1%伊文思兰染料共1mL, 进行激发。
皮肤刺激性实验
表 1.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
皮肤刺激性实验
结果评价:
单次给药:计算每一观察时间点各组受试物及赋形剂皮肤反应 积分的平均分值,按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多次给药:首先计算每一观察时间点各组积分值,然后计算观 察期限内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按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皮肤刺激性实验
实验动物:成年白色豚鼠,雌雄各半,每组动物数至少6只。 实验方法: ➢ 实验分组:应设阴性、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不同剂量组。阴性对
照组应给予赋形剂或溶媒,阳性对照组给予8-甲氧基补骨脂素,受 试物低剂量组给予临床用药浓度,高剂量组给予不引起皮肤刺激 反应的浓度 ➢ UV光源:波长为320-400nm的UVA,用前需用辐射计量仪在实验动 物背部照射区设6个点测定光强度(mw/cm2),以平均值计。照射剂
溶血性实验
实验方法:
➢ 受试物的制备: 用于血管内给药的注射剂以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临床使用浓度作
为供试品溶液; 临床用于非血管内途径给药的注射剂,以各药品使用说明书规
定的临床使用浓度,用0.9%氯化钠溶液1∶3稀释后作为供试品 溶液。
溶血性实验
实验方法:
➢ 操作步骤: 取洁净试管7只,进行编号,1-5号管为供试品管,6号管为
致敏期间:每日观察每只动物的症状。初次,末次致敏和激发 当日测定每组每只动物的体重。
芩榆烧伤液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

QnuS asagehd n ra o n oa e ngi apg si. o c s n QnuSasage d gf e iy hohny a oiit nadn l g o un i k C nl i i hohny, r o t rt i l r y e s n uo y u rh
Meei Me ia X nin yu t o o sR g n U u i 8 0 0 , hn tr dc, ij gU g r o m u e i , rmq 3 0 4 C ia a a Au n o 【 sr c】 jcieT vlaetei i t na dalryo n u S a sa geo nma kn a dt poietei— Ab ta t 0bet oe au t h rt i n l g f y h oh n na i l si, n o rvd h n v ra o e Qi y s
6%乙醇 . 0 由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药 物 研 究 所 药 分 室 提 供 。
12试 剂 .
受 试 动 物左侧 脱 毛 区 给予 芩榆 烧 伤液 , 右侧 给 予等 体积
的溶 剂对 照 ,. mL次 , 05 / 4次/ 每 次给 药后 玻璃 纸 覆盖 , d, 无刺
激胶 布 固定 4h。 次 给药 结束 后 , 去受 试 物并 用 温水 洗净 末 除
致 敏发 生率 为 10 具 有 极度 致敏 性 ; 榆烧 伤 液组 和溶剂 0 %, 芩 对 照组 均未 出现红 斑及 水肿 等过 敏反 应 。
性 l 对 其 皮 肤刺 激 性 和皮肤 过 敏性 进 行 了试 验 []旨在 为临 1 1 , 2, - 6 床 应用 提 供 实验 依 据 。
1试 药 与 动 物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的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辅料、有关物质及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等)均有可能引起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的发生,因此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应研究其制剂在给药部位使用后引起的局部和/或全身毒性,以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安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一)试验管理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随机、对照、重复试验设计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
(三)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应根据受试物特点,充分考虑和结合药学、药效学、其他毒理学及拟临床应用情况等综合评价,体现整体性、综合性的原则。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遵循安全性评价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受试物的特点,在阐明其研究方法或技术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规范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三、基本内容(一)受试物和实验动物1.受试物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样品或上市药品。
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
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
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规格及生产单位。
化学药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
受试物应注明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位的自检报告。
过敏诊断标准

过敏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人体接触到特定的过敏原(也称为过敏原)时,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眼部发炎等。
为了正确地诊断过敏,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过敏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过敏诊断的标准和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过敏诊断。
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过敏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并观察患者的皮肤、呼吸道、眼部等情况。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况,为后续的诊断提供线索。
第二步是进行过敏原的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是诊断过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检测患者对特定过敏原的过敏反应来确定过敏的类型和原因。
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皮肤刺激试验、血清特异IgE 抗体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最适合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第三步是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来确定过敏的诊断。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过敏症状、过敏原检测结果、病史等信息,最终做出过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确定过敏的诊断时,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感染、药物反应等。
1. 临床症状:过敏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眼部发炎等。
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过敏诊断。
3. 挑战试验:对于一些不确定的过敏症状,医生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挑战试验来确定过敏的诊断。
挑战试验是在医生的监护下,将可疑过敏原暴露给患者,观察其反应情况。
过敏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过敏原检测结果和病史等信息来进行判断。
正确的过敏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治疗过敏症状,减轻病症的困扰。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过敏的诊断标准和流程,及时就医,保障自己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过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免疫系统反应,当人体对一种特定的物质产生过度反应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YBB60262012皮肤致敏检查法

YBB60262012皮肤致敏检查法Pifu Zhimin JianchafaTests for Skin Sensitization本试验系将一定量的供试液与豚鼠皮肤接触,以检测供试品是否具有引起接触性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
供试用豚鼠应健康合格,体重300~500g,雌鼠应未产并无孕,每组至少10只,对照组至少5只。
试验前24小时剃除豚鼠肩背部4cm×6cm区域毛发。
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无水羊毛脂与液体石蜡的体积比为4︰6(如冬天,使用比例为3︰5)。
将无水羊毛脂加热溶解后,取40ml,置研钵中,稍冷却后,边研磨边加液体石蜡,直至60ml液体石蜡加完。
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在115℃保持30分钟,即制备成弗氏不完全佐剂(IFA),4℃保存备用。
在IFA中按4~5mg/ml加入死的或减毒的分枝杆菌(如卡介苗或结核杆菌),即得弗氏完全佐剂(CFA)。
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均应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分钟。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供试品用肥皂水清洗除去油污,再用纯化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后切成0.5cm×2cm条状,置玻璃容器内,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浸提液(供试品每3cm2表面积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ml),使浸提液浸没供试品,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在121℃保持60分钟,即得。
同条件制备得阴性对照液。
将供试液及阴性对照液、阳性对照液(5%甲醛溶液)与弗氏完全佐剂(CFA)等体积混合,用力搅拌数分钟至完全乳化为止。
检查法最大剂量法诱导:用75%乙醇清洁豚鼠背部去毛区,在每只豚鼠去毛区作6点对称的皮内注射,各点相距1~2cm,每点注射量为0.1ml。
皮内注射后7天,在注射部位再次剃毛,用75%乙醇清洁。
若未出现刺激反应,每一试验区用10%十二烷基硫酸钠石蜡液预处理,在局部斑贴前24小时涂抹、按摩试验区皮肤,24小时后,将2cm×4cm滤纸浸入供试品溶液或阴性对照液、阳性对照液至饱和,将其贴敷于豚鼠背部注射部位,封闭固定48小时。
化妆品安全实验室皮肤刺激性检测结果判读及上报流程

化妆品安全实验室皮肤刺激性检测结果判读及上报流程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化妆品安全实验室中皮肤刺激性检测的结果判读及上报流程。
该流程的目的是确保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的皮肤不会引起刺激或不良反应。
2.实验室皮肤刺激性检测2.1 测试项目实验室皮肤刺激性检测包括以下项目:红斑、水肿、严重刺激和腐蚀性。
2.2 检测方法和操作流程2.2.1 选择适当的皮肤模型和组织模型进行实验。
2.2.2 在化妆品样品上施加适当的剂量。
2.2.3 定期观察和测量皮肤的反应,包括红斑、水肿等。
2.2.4 结束实验后,使用合适的评分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2.3 数据记录和分析2.3.1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包括测试样品信息、实验条件和测试结果等。
2.3.2 结合评分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
3.结果判读3.1 判定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将实验结果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非刺激、轻度刺激、中度刺激和重度刺激。
3.2 判读流程3.2.1 根据测试结果和评分标准,判定样品的刺激等级。
3.2.2 执行有关刺激等级的相应措施,包括重新优化产品配方、调整使用方法或停止销售。
4.结果上报流程4.1 报告准备4.1.1 准备标准化的实验报告模板,并填写相关测试信息和结果。
4.1.2 确认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报告审批4.2.1 将报告提交给负责审批的主管部门。
4.2.2 主管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查,确保实验结果和判读符合法规要求。
4.3 报告上报4.3.1 完成审批后,报告将上报给相关部门,如市场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等。
4.3.2 上报报告的方式可以是电子邮件、在线上报系统或书面提交。
5.结论本文档概述了化妆品安全实验室中皮肤刺激性检测结果判读及上报流程。
通过严格的测试和判定流程,化妆品企业可以评估其产品对消费者皮肤的刺激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这一流程的实施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上述方法的改进,接受液为血浆或白蛋 白,以5ml/小时的速度灌流,测定不同时间 灌流液的药量。以次测定皮肤的透过率。
.
23
六)皮肤光敏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接触皮肤后遇光照 是否有光敏反应
2、试验方法 1)光敏反应试验 评价标准 2)光毒性试验 评价标准
.
24
第二节 眼睛用药刺激性试验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41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42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眼睛的结构
.
25
刺激作用
角膜结膜炎 炎症 角膜表面水肿
上皮脱落 结膜充血、水肿 灼痛、流泪、畏光
慢性结膜炎、睑腺炎、分泌物增多
.
26
试验目的 刺激性试验 试验方法
结果与评价
角膜浑浊 虹膜 结膜 水肿 分泌物
.
27
一)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眼睛接触受试物所产 生的刺激反应
二)试验方法 家兔,原液(原膏)加入眼睛肿0.1ml (0.1g),闭合5-10分钟。6、24、48和72 小时至7天眼刺激情况。
.
19
3)给药方法 4)给药后观察 4、结果判断与评价 1)皮肤损伤程度 2)组织病理学检查 3)皮肤肿瘤发生率计发生率与时间的关系, 评定皮肤致癌的效应。
.
20
五)皮肤吸收试验
1、整体皮肤吸收试验
化合物经皮渗透的量同皮肤微灌流量直 接相关,通过测量与皮肤灌流量相关的电 压,测算出化学经皮吸收速率。
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

第一节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一、常用的局部用药制剂皮肤用药制剂(涂剂、搽剂、敷剂、膏药、透皮吸收制剂等)、滴眼剂、滴鼻剂、喷雾剂、肌肉注射剂、直肠和阴道用药制剂等。
二.药物局部用药的毒性1、吸收毒性:药物在给药部位被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2 局部毒性:是指药物与机体最初接触部位所致毒作用。
如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或胃肠道(酸灼伤等)及吸入刺激性气体或蒸气因其的呼吸道损伤。
三、药物局部毒性作用的类型1、原发刺激性:是指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赋形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肌肉、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用药局部引起的病理性反应。
特点:●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和时间即可发生●初次接触即可发生,炎症局限性。
●表现:红斑、水肿、溃疡等。
2、致敏性(过敏性和光敏性):某些药物可作为半抗原和局部组织的的某种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或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具有半抗原作用物质,激发免疫反应。
特点:●病理变化无量-效规律性●有一定潜伏期,再次接触才能激发特定症状。
●表现:红斑、瘙痒、水肿、溃疡等。
➢皮肤过敏性:肌体接触某种药物(局部或全身给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再遇该致敏物后,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表现为药疹、剥脱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属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
➢皮肤光敏性:局部或全身给药后,分布在皮肤的药物中所含的感光物质与光线产生复合作用,使得用药后皮肤对光线产生的不良反应。
即指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使渗入人体皮肤中的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引发人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
3、致癌性很少见。
如紫药水,多见化妆品中的环芳烃类和无机砷。
四、局部用药毒性作用的原因可能导致给药部位毒性或溶血性反应产生的因素,包括:1、药物活性成分或组分2、配伍后产生的新成分3、体内代谢物4、制备过程中的杂质5、辅料及制剂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等)五.局部用药毒性的评价(方法)(略,见教材)(一)药物刺激性评价一)皮肤刺激性实验二)肌肉注射刺激性试验三)血管刺激性试验四)眼刺激性试验(二)药物过敏性评价一)皮肤过敏性试验二)全身过敏性试验(三)溶血性试验(四)其他局部用药毒性试验一)滴鼻剂和吸入剂的毒性试验1、滴鼻剂和吸入剂急性毒性试验2、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试验二)应用于直肠、阴道制剂的毒性试验1、直肠、阴道制剂的急性毒性试验2、直肠、阴道制剂的长期毒性试验3、直肠、阴道制剂刺激性试验第二节新药临床前一般药理学评价一、概念一般药理学(general pharmacology):研究受试物在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的其他作用,它的重点在于发现没有预测到的对器官功能的作用和寻找其他的药理学作用,它包括了次要药效学和安全性药理学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柏烫伤喷雾剂皮肤刺激试验和过敏性试验【摘要】榆柏烫伤喷雾剂以浓度10%多次2ml/只接触家兔的皮肤完整和破损皮肤,无
明显的局部刺激反应。
榆柏烫伤喷雾剂豚鼠过敏试验阴性。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76-02
【Abstract】Objective: summary Yu Bai scald sprays in a concentration 10% times 2ml/only contact the rabbit skin intact and damaged skin, no localdistinct stimulation. Yu Bai scald sprays the guinea pig allergic test negative.
试验目的:观察榆柏烫伤喷雾剂多次接触家兔的皮肤完整和破损皮肤所产生的皮肤局部
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情况。
实验项目: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过敏性试验。
试验材料:
1.供试品:榆柏烧伤喷雾剂:由陕西省人民医院制剂室提供,黑褐色液体(实验资料简
称药液),拟临床人用量:用法用量:外用,喷洒于洁净的创面,等2-3小时喷药1次,一
日4-5次。
生产批号:20091018。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收敛止痛,用于ⅠⅡ度
烧伤。
溶剂:75%乙醇,拟临床用药浓度为10%,拟临床人用法:涂抹于受伤部位。
规格:40ml/瓶。
2.动物:豚鼠体重220-300g,雌雄各半,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
可证号:SCXK(陕)2008-008。
大耳白家兔体重1.8-2.2kg,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
SCXK(陕)2008-008。
3.饲养条件:试验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5%,自然光照,空调调温,排
气扇通风,食固体专用饲料,辅以青饲料,自由饮水。
每天打扫鼠、兔笼一次。
固体饲料,
按标准配方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4.给药前处理:给受试物前24小时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去除(剪毛发法),去毛范围
家兔约150cm2,豚鼠约3×3cm2),实验前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损伤,有损伤的皮
肤不宜进行试验。
破损皮肤的制作:将去毛皮肤消毒后的皮肤划破, 即划“井”字并以渗血为度。
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1 皮肤刺激试验
1.1 完整皮肤的刺激试验:取4只家兔,1.8-
2.2kg,试验前24h剪去家兔背部两侧皮毛150cm2,左侧背部去毛区涂75%乙醇2ml /只作对照组,右侧背部去毛区涂抹榆柏烫伤喷雾
剂 2ml/只,4小时后,用温水清洁给药部位。
每日涂抹一次,在每次去除药物后1h以及再次涂药前观察及记录红斑及水肿、涂敷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情
况及其发生时间及消退时间,并对红斑及水肿进行评分。
末次涂药后,在去除药物后30~
60min,24h、48h和72h肉眼观察并记录涂抹部位有无红斑、水肿以及色素沉着、出血点、皮
肤柔软等情况,评分标准如表1、表2所示。
结果见表3。
观察结束后取给药部位皮肤做病
理组织学检查。
试验结果:由表3可见,榆柏烫伤喷雾剂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病理组织学检查试
验结果:对照组及榆柏烫伤喷雾剂给药组家兔皮肤上皮细胞形态未见异常,真皮及皮下组织
未见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增生。
病理组织学检查试验报告及照片附后。
1.2 破损皮肤的刺激试验:取4只家兔,1.8-
2.2kg,试验前24h剪去家兔背部两侧皮毛150cm2,用刀片轻轻划一井字形破损,以渗血为度立即涂榆柏烫伤喷雾剂,左侧背部去毛区涂75%乙醇2ml /只作对照组,右侧背部去毛区涂抹榆柏烫伤喷雾剂 2ml/只,4小时后,用温水清洁给药部位。
每日涂抹一次,在每次去除药物后1h以及再次涂药前观察及记录红斑及水肿、涂敷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情况及其发生时间及消退时间,并对红斑及水肿进行评分。
末次涂药后,在去除药物后30~60min,24h、48h和72h肉眼观察并记录涂抹部位有无红斑、水肿以及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柔软等情况,评分标准如表1、表2所示。
结果见表4、表5。
实验结果:75%乙醇第28天激发,豚鼠皮肤正常,无任何过敏反应发生,2.4-二硝基氯代苯于第28天激发豚鼠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率100%。
榆柏烫伤喷雾剂28天激发均无任何症状,无过敏反应。
3 结论
榆柏烫伤喷雾剂以浓度10%多次2ml/只接触家兔的皮肤完整和破损皮肤,无明显的局部刺激反应。
榆柏烫伤喷雾剂豚鼠过敏试验阴性。
参考文献:
[1]王北婴李仪奎主编: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P184-185
[2]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第1版 P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