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岛关系气候及黄岛规划
青岛黄岛_精品文档

青岛黄岛青岛黄岛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青岛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位于青岛市东南部,是青岛市的重要经济区。
黄岛濒临渤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港口条件,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岛。
黄岛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岛曾是商代晚期的一个部落聚居区,还是明代时期的战略要塞。
如今,黄岛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最喜爱的旅游胜地之一。
黄岛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这里有绵延数十公里的海滩,被誉为中国最美,最干净的沙滩之一。
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黄岛,享受海水的清凉,沙滩的柔软和阳光的温暖。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黄岛还拥有丰富的海产品资源,每天捕捞的新鲜海鲜成为当地菜肴的主要原料。
除了海滩,黄岛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天然堤防是黄岛的地理奇观,是一道长约15公里的沿海地堤,介于海洋与内陆之间,为黄岛提供了天然的防护。
登上堤防,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海景和远处的青岛市区。
另外,黄岛还有一座绵延数十公里的黄岛长岛,长岛上有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湖泊,是一个理想的度假胜地。
除了自然景观,黄岛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黄岛有着悠久的渔民文化和海洋文化,这里的居民多以渔民为主,每天都有渔船在海上捕捞。
在黄岛的小渔村,可以看到传统的渔民生活方式,品尝到新鲜的海鲜。
另外,黄岛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如明代的黄岛阁和万平二堡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展示了黄岛的历史风貌。
作为一个经济区域,黄岛也拥有独特的产业优势。
黄岛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是青岛市的唯一一个沿海港口,也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港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黄岛港还是中国第三大国际班轮港,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商贸往来。
除了港口,黄岛还有一些大型的工业区,如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黄岛化工园区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的来说,青岛黄岛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美丽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这里有美丽的海滩、壮观的堤防、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渔民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黄岛自然地理

黄岛自然地理第二节自然地理一、地质地貌地质黄岛区除大面积的第四系地层以外,中生代之后,随着胶莱断陷盆地的不断沉降,在前震旦系古老的片麻岩基底之上,沉积了一层火山岩系、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碎屑岩系。
主要出露有:太古界、远古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5个时代单位的地层。
区境西部的龙雀山、窝洛子、老君塔山一带出露有较纯的大理岩、角闪石片麻岩,系变质岩,属太古界胶东群的地层。
地貌黄岛区属鲁东丘陵区,是由于断裂抬升和岩侵喷发形成的穹状低山丘陵。
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
西部是小珠山山脉,陡峻挺拔,绵延数十里,向东、向北延伸,与西侧胶南县形成了自然分界线。
其主峰海拔724.9米,北部有老君山、龙雀山、抓马山。
东面濒海,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02.6公里,岛屿众多,港汊遍布。
东南面薛家岛为一半岛,与青岛市太平角相对,把胶州湾与黄海分开。
中部为一海积平原,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
黄岛区地质构造处于华北地台鲁东地质的海阳—高密坳陷和胶南隆起的过渡区。
自太古代以来,长期处于稳定上升,剥蚀夷平过程中。
到了中生代晚期才产生强烈的地壳运动,除沿老的断裂构造活动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构造,同时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在坳陷区形成了厚层的沉积岩。
黄岛区的地貌格局也是在此期间形成的。
由于受断层和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断裂构造,而褶皱构造不甚发育。
区境内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
从地层构造看,下元古界胶南群的片岩、片麻岩、燕山晚期侵入岩等,主要分布在小珠山山麓,中生界白垩系青山细砂岩、砂砾岩夹粉岩、页岩,分布于薛家岛镇东部、北部及黄岛东北部。
新生界第四系冲积砂层主要分布在辛积公路东部平原,为区境内最古老的地层。
在薛家岛一带出露的安山岩系火山岩的一种,其时代属于下白垩系青山组地层。
辛安小盆地系沉积碎屑岩区,属第四系地层。
大石头南侧出露的火山碎屑岩属于下白垩系青山组地层。
黄岛、徐戈庄、薛家岛等地出露的各类花岗岩、白岗岩,统属岩浆岩,为白垩系地层。
全区低山面积占总面积的22.8%,海拔高度在150米以上。
青岛市黄岛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青岛市黄岛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青岛市黄岛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青岛市黄岛区旅游局2010年12⽉《青岛市黄岛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编制⼩组名单规划顾问组:总体指导:刘锋博⼠后巅峰智业机构⾸席顾问规划顾问:许豫宏教授巅峰智业机构副总裁规划组长:王⽟海教授巅峰智业机构总规划师规划副组长:陈翠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副所长谢雯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所长商务组长:侯建东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综合分院副院长规划组成员:刘雪林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级规划师陈路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师⾼雪娇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师王晶晶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级设计师杨冰⼼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设计师璩存浩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级设计师刘利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设计师青岛市黄岛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录第⼀章规划总论 (1)⼀、规划范围 (1)⼆、规划期限 (1)三、规划任务与性质 (1)四、规划指导思想 (1)五、规划依据 (1)六、规划原则 (2)七、规划成果 (3)第⼆章综合条件分析 (4)⼀、⾃然地理条件 (4)⼆、历史⼈⽂背景 (4)三、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5)四、黄岛旅游业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6)五、青岛跨海⼤桥和海底隧道对黄岛重要意义 (6)六、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7)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9)⼀、旅游资源概述 (9)⼆、重点旅游资源评述 (10)三、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11)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13)五、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4)六、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15)七、资源竞合分析 (15)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19)⼀、黄岛区所在的青岛市⼊境旅游市场现状 (19)⼆、黄岛区⼊境客源市场特征 (19)三、黄岛国内旅游市场特征 (20)四、旅游细分市场分析 (21)五、市场预测 (22)第五章旅游发展SWOT分析 (25)⼀、旅游发展优势 (25)⼆、旅游发展制约性因素 (26)三、旅游发展机遇 (26)四、旅游发展挑战 (27)第六章发展定位、⽬标与战略 (28)⼀、发展⽬标 (28)⼆、形象定位 (28)三、市场定位 (29)四、产业定位 (29)五、发展战略 (29)第七章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31)⼀、布局依据与思路 (31)⼆、空间布局 (31)三、分区规划 (31)第⼋章旅游产品及线路组织规划 (42)⼀、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42)⼆、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42)三、线路型旅游产品设计 (48)第九章营销与推⼴ (49)⼀、营销⽬的与思路 (49)⼆、市场划分 (49)三、营销时序安排策略 (50)四、媒体营销 (50)五、票务营销 (52)六、活动营销 (52)第⼗章产业要素规划 (54)⼀、旅游产业要素现状评价 (54)⼆、旅游饭店发展规划 (55)三、旅⾏社发展规划 (57)四、旅游餐饮规划 (57)五、娱乐产业规划 (59)六、旅游购物规划 (60)七、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 (62)第⼗⼀章旅游交通规划 (63)⼀、旅游交通规划 (63)⼆、游客咨询服务系统规划 (63)第⼗⼆章⽀持保障系统规划 (65)⼀、组织领导和体制保障 (65)⼆、政策保障 (65)三、企业运营机制 (66)四、⼈才保障 (67)五、旅游危机管理与安全救援 (68)六、完善旅游业发展融资机制 (69)七、旅游软环境打造 (70)青岛市黄岛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资源保护 (72)⼀、环境影响评价 (72)⼆、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策略 (72)三、海洋⽔体保护策略 (73)四、⾃然⽣态环境保护策略 (75)五、社会⽂化保护发展策略 (75)第⼗四章近期⾏动计划 (77)⼀、项⽬建设近期计划 (77)⼆、规范管理 (77)三、梳理交通 (77)四、树⽴旅游形象 (77)五、保护海洋旅游资源 (78)第⼀章规划总论⼀、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青岛市黄岛区⾏政管辖区域全部范围。
青岛黄岛的发展趋势

青岛黄岛的发展趋势
青岛黄岛作为青岛市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 工业转型升级:黄岛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港口条件,未来将加快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跨境贸易合作:黄岛区地处胶济铁海陆空交通枢纽,将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推动跨境贸易发展。
特别是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加。
3. 旅游产业发展:黄岛区拥有美丽的海滩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黄岛区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和公共环境治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 基础设施建设:黄岛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港口、机场的扩建和升级改造,提升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青岛黄岛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工业转型升级、跨境贸易合作、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发展。
黄岛气候

黄岛土壤土壤的形成与分类黄岛区境内土壤多为棕壤土和潮土两类,棕壤土占绝大部分,棕壤土的成母岩为酸性岩,成母土质为坡积物和洪积物。
土壤剖面通体以棕色为主,有明显的淋溶沉积作用,有较重的心土层。
结构面多覆盖锰胶膜。
它主要分布在荒坡岭、坡麓梯田,土壤肥力较差。
分布规律为由高处到低处,依次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
土体随地形的起伏由高处到低处逐渐增厚。
潮土类土壤的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
由于受潜水作用和耕作的影响,其质地有明显的分选特点,在同一处有不同厚度的砂粘间层,又由于干湿交替,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土体中、下部有明显的铁锈斑纹。
这类土壤较肥沃,呈中性或微酸性,主要分布在辛安平原处。
棕壤土类棕壤是黄岛区面积最大的土类,面积129888.91亩,多分布在荒坡岭、坡棕壤性土亚类(Aa):面积50835.91亩,主要分布在全区石质山的下部和大小岭系的顶荒地或坡麓梯田上。
棕壤亚类(Ac):面积70768.8亩,多发育在丘陵中、下部的坡地上。
潮棕壤亚类(Ae):面积8284.2亩,发育在洪积扇沿。
群众称“油沙土”。
潮土土类面积18839.45亩,主要分布在辛安前、后河的中下游两岸、薛家岛镇、黄岛镇较短的沟河下游,也有零星分布。
按土壤受潜水作用程度及有无盐化特征,分潮土、盐化潮土2个亚类。
河流土亚类(Cb):面积5746.85亩,主要分布在离河流较近的沿河平地上。
盐化潮土亚类(Cc):面积13092.6亩,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海拔高度在10米以下的滨海低地一带。
土壤特征黄岛区由于地形复杂,土体的厚度不一。
分布在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及低洼地区的残丘部位,多属薄层、中层土壤。
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的下部及河流两岸,多属深厚层土壤。
土壤的容重也有很大差异。
全区0至23米,土层容重1.28至1.48克/立方米。
潮土土类容重1.34克/立方米,棕壤土类容重1.56克/立方米。
土壤质地:粗砂(71mm)占12.63%,中砂(70.5mm)占22.25%,细砂(70.25mm)占15%。
青岛黄岛简介

青岛黄岛简介1. 引言青岛黄岛,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青岛市辖区之一。
黄岛地处黄海之滨,是中国重要的沿海门户城市和重要的港口经济区域。
本文将对青岛黄岛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2. 地理位置青岛黄岛位于山东半岛的南端,东临黄海,西隔胶州湾与青岛市区相望。
地理坐标为北纬35°47′-36°04′,东经119°40′-120°00′。
3. 历史沿革3.1 古代黄岛建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世纪末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当时的黄海沿线就有渔民定居,并发展了渔业和航海业。
后来随着周边地区国家的兴起和衰落,黄岛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体系。
3.2 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岛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
1897年,德国租借了黄岛及其周边地区,建立了租借地,并开始进行港口和城市建设。
此后,黄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和航运中心。
3.3 现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岛归属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黄岛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今,黄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拥有先进的港口、工业园区和旅游景点。
4. 经济发展4.1 港口经济青岛黄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门户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港口经济。
黄岛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深水良港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4.2 工业园区在青岛黄岛建设了多个工业园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
这些工业园区聚集了众多知名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3 旅游业黄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金沙滩是中国最长的海滩之一,拥有绵延数十公里的金色沙滩,是夏季度假和海滨娱乐的热门目的地。
此外,黄岛还有许多历史建筑、文化景点和自然保护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5. 文化与教育5.1 文化传统黄岛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黄岛规划_精品文档

品牌标志由形似山、海、太阳的图案及“乐游黄岛”四个汉字组成。
图案的上半部份为山、岛的形状,下半部份为波浪形状,寓意我区的旅游资源是以山、海、岛为主,有山有海有岛。
蓝色代表我区的海洋,绿色为山体、岛屿资源。
太阳表示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青岛市旅游发展态势分析“依托主城,拓展两翼”“海陆互动,辐射纵深”随着旅游的大发展和青岛主城区城市发展空间的制约,青岛旅游发展格局西下东上已成为必然,旅游重心的转移及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为黄岛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青岛新的旅游发展格局中,黄岛被定位为西翼的中心城区及资源富集区,是未来大青岛旅游发展的重心之一。
在青黄同城化发展的过程中,黄岛将成为青岛旅游拓展的第一空间,为青岛旅游接轨国际、建立国际海滨度假旅游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定位、目标与战略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青岛西海岸旅游中心;中国北方最佳滨海旅游岛;国际知名的暖温带海洋休闲旅游度假区。
(二)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2022-2022 年):确立青岛西海岸旅游中心的地位2、远期目标(2022-2022 年):成为国际知名的暖温带海洋休闲旅游度假区二、形象定位(一)整体形象滨海休闲地,度假旅游岛度假海岸,山东黄岛(二)细分形象国内市场:针对非沿海大众市场:拥山抱湾,海韵黄岛针对高端度假市场:白金海岸,度假黄岛针对商务购物旅游市场:淘金寻宝黄金岛——山东黄岛针对都市白领、年轻人:休闲海岸,浪漫黄岛国际市场:Unforgettable Huangdao,Full Enjoyment!三、市场定位四、产业定位黄岛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民心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统筹、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产业。
五、发展战略(一)区域联动,青黄对接战略(二)城旅一体,海陆统筹战略(三)精品带动、配套发展战略(四)资源整合,产业联动战略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一、空间布局名称南部 “蓝色 海洋” 旅游区 西部 “绿色 山林” 旅游区 中东部 蓝色工 业 北部都 市田园 蓝色工 业旅游 观光带 山地休表格 3-1 空间布局表思路 “蓝色海洋”旅游体系包括滨海都市、海滩旅游、海岸山林地休 闲、海岛旅游、海湾游憩、滨海特色城市风情等五个类别。
黄岛区防洪除涝规划

黄岛区防洪除涝规划(总7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黄岛区防洪除涝规划(评审稿)中国海洋大学黄岛区农村经济发展局二○○九年五月前言黄岛区是青岛市对外开放最早的重点区域。
1985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黄岛区兴建。
1992年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两区体制合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青岛开发区(黄岛区)已成长为投资环境良好、开放型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日益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行的防洪、除涝规划已不能正确反映当前流域环境和经济社会状况的变化,难以对黄岛区防洪建设管理进行指导,同样也难以科学地进行防洪、水资源利用以及生态保护等工作,从而制约了黄岛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黄岛区防洪除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黄岛区防洪建设管理的需要,维护黄岛区防洪安全,提高城市防洪规划编制质量与规范化程度,特编制黄岛区防洪除涝规划。
黄岛区现有小型水库27座,塘坝100余座,主要小型河道11条。
水库塘坝大多数建于六、七十年代。
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技术水平、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差、险工隐患多等问题。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增多,这些水库的防洪功效越来越大。
虽然近几年对部分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但仍有11座水库未能得到除险加固。
黄岛区河道较多,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条件,河道都“源短流急”,大部分河道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综合整治,河道垃圾成堆,不仅影响泄洪,还严重破坏了城区形象。
本次工作在野外调查和详细分析大量水文、气象及河道、海堤现状情况等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完善不同水平年黄岛区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的目标,重点要增加论证远景规划水平年(2030年)规划内容;对骨干河道(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龙泉河、岔河、九曲河等)防洪除涝标准进行复核,并提出修编规划意见;调查现有水库工程现状情况,提出病险水库加固规划;研究提出除涝工程总体布局,以及不同治涝区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复核沿海风暴潮防御标准,提出海堤规划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青岛与黄岛关系:
黄岛:人少车少路宽,属于刚建成时间不长的城区。
青岛市区:包括市南,市北,李沧,四方,除了市南不错以外其余的几个区都很一般,不过相邻的崂山区比较不错。
二.山东青岛:青岛市黄岛区气候
青岛开发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春寒、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特征,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年平均气温12.5°C;夏季平均气温23°;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 C;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3°C;平均降雨量696.6mm;年无霜期平均为200天;风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时风力大于8级天数为71天。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
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
海岸曲折,岬湾相间。
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青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2.2°C,夏季最热的8月平均温度25°C,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775.6毫米。
青岛的风力受海洋的影响较内陆为高,夏季主导风向南、东南,风力多为3-4级;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力多为3-5级;春秋季风向南、西南,风力多为3-4级;每年的1-5月为大风季节,风速多在5-10米/秒;7-8月多有海雾,风力减弱,多为1-3米/秒,随每天的太阳
变化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典型的海风形式。
其他月份风速稳定,适合滑翔伞飞行。
三.黄岛区的规划和预测:
1. 人口规模:2010年黄岛区的人口规模位65W,2020年黄岛区的人口规模位146W
2.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2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22.81
平方米。
3. 规划功能定位:东北亚国际中心、物流贸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现代制造业基地、
西海岸基地的中心城区。
确定黄岛分区主要体现6种功能:港口航运、物流贸易、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居住和港口服务、支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