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资料总结

合集下载

光耦的关键参数

光耦的关键参数

光耦的关键参数光耦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它能够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通过光信号传输到输出端。

光耦的关键参数包括光电转换效率、响应时间、隔离电压、耐压等,下面将对这些关键参数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光电转换效率是光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光耦在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时的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越高,表示光耦能够更好地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光电转换效率受到光耦内部结构和材料的影响,常用的指标是电光转换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响应时间是光耦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光耦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

响应时间越短,表示光耦能够更快地对输入信号进行响应,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

响应时间受到光耦内部元件和电路设计的影响,通常用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来表示。

隔离电压是光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光耦能够承受的最大隔离电压。

光耦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是通过光信号隔离的,隔离电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光耦在高压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隔离电压通常使用工作电压和耐压来表示,工作电压是指光耦正常工作时的电压范围,耐压是指光耦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耐压是光耦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光耦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耐压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光耦在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耐压通常使用工作电压和击穿电压来表示,工作电压是指光耦正常工作时的电压范围,击穿电压是指光耦在超过耐压时发生击穿的电压。

除了以上几个关键参数外,光耦还具有一些其他参数,如工作温度范围、封装类型、引脚排列等。

工作温度范围表示光耦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封装类型表示光耦的外包装形式,引脚排列表示光耦的引脚布局方式。

光耦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了解光耦的关键参数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光耦至关重要。

通过对光电转换效率、响应时间、隔离电压、耐压等关键参数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评估光耦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耦的关键参数包括光电转换效率、响应时间、隔离电压、耐压等。

《光耦基础知识》课件

《光耦基础知识》课件

光耦的特点
总结词
光耦具有电气隔离、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寿命长等优点 。
详细描述
光耦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有效防止电 路间的干扰和击穿;同时,光耦的传输速度较快,适用于高 速信号的传输;此外,光耦的稳定性较好,不易受温度、湿 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寿命较长。
光耦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光耦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1960年代
01
光耦的初步探索和实验阶段,主要研究光耦的基本原理和可行
性。
1970-1980年代
02
光耦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和应用。
1990年代至今
03
光耦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工业控制
等领域。
光耦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02Biblioteka 03高性能化提高光耦的传输速率、降 低功耗、减小体积等性能 指标,以满足不断发展的 通信和电子设备需求。
智能化
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技术,实现光耦的智能控 制和优化,提高光耦的应 用价值和效率。
集成化
将光耦与其他电子器件集 成在一起,形成高度集成 的光电子集成电路,简化 系统设计和生产流程。
光耦的技术难题与挑战
稳定性问题
光耦的稳定性是影响其性 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需要加强研究以提高其稳 定性。
在传感器应用中,光耦主要用于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 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这种方式可以 避免外界电磁干扰对传感器信号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稳 定性。同时,光耦还能有效隔离传感器与后续处理电路之 间的电气连接,降低噪声和干扰。在医疗、环境监测、工 业自动化等领域,光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中 。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一、光耦器件概述光耦器件,也称为光电耦合器件,是一种能够实现光电转换的组件。

它通过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隔离器件的组合,能够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光信号或将输入端的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电信号。

常用的光耦器件有光耦隔离器、光耦继电器、光耦运算放大器等。

二、光耦隔离器1. 概述光耦隔离器是一种将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光电转换进行隔离的器件。

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完全电气隔离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隔离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气信号,避免电气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光耦隔离器主要由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组成,工作原理是输入端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然后由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电信号。

2. 组成及工作原理光耦隔离器由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电气隔离器件组成。

•光电二极管:将输入端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组件。

•发光二极管: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组件。

•隔离器件:保证输入端和输出端实现电气隔离的组件,如隔离介质,隔离电源等。

工作原理: 1. 输入端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

2. 光信号经过隔离器件传输到光电二极管。

3. 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到输出端。

3. 应用领域光耦隔离器具有电气隔离、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工业控制:用于隔离工业设备中的高电压和低电压电路,保护低电压电路免受高电压干扰。

2.通信设备:用于隔离通信设备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医疗设备:用于隔离医疗设备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4.动力电子:用于隔离控制信号和功率电子设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光耦继电器1. 概述光耦继电器是一种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光信号,实现电气隔离和信号放大的器件。

它可以用于驱动高电压负载,同时具有电气隔离的特点,适用于各种需要信号隔离和放大的应用场景。

2. 组成及工作原理光耦继电器由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继电器组成。

光耦基础知识30汇总

光耦基础知识30汇总

低速光耦:光敏三极管、光电池等输出型 按速度分 高速光耦:光敏二极管带信号处理电路或者光敏集成电路输出型
按封装形式分
同轴型 双列直插型 TO封装型 扁平封装型 贴片封装型 光纤传输型
按通道分
单通道 双通道 多通道
光耦的分类-2
低电源电压型光电耦合器(一般5~15V)
按工作电压分
高电源电压型光电耦合器(一般大于30V)
光耦基础知识及Avago产品
技术中心
2010-12-14
知识框架
光耦基础知识 • 光耦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 光耦特性 • 几种数字隔离器优势对比 • 光耦分类 • 相关参数指标说明 光耦的应用 • 应用领域 • 几种常用光耦的特性 Avago光耦产品 • Avago光耦的特点 • Avago光耦的详细产品分类 附:术语说明
LED驱动电流及正向压降
采用高效率的LED和高增益的接收放大电路可以降低驱动电流的需求。 较小的If可以降低系统功耗,并降低LED的衰减,提高系统长期可靠性。
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Vf:大于普通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大约为2V;
光耦的分类-1
非线性光耦:适合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模拟量传输。4N系列
按输出特性分 线性光耦: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且小信号性能较好。PC817A—C系列
Speed
输出-传输延时、脉宽失真比和延时偏差
光耦速度:单位为Mbit/s,通常标识为MBd, 1MBd=1Mbit/s;
速度
单位为Mbit/s,通常标识为MBd, 1MBd=1Mbit/s;
低速型号: 10Kbps及以下 中速型号: 100K-1M 高速型号: 1M以上
在通信应用中, DeviceNet规定了相对较低的数据速率,包括125kBd、250kBd和500kBd,传播 延迟要求小于40ns; CAN总线规定了125kBd低速和1MBd高速数据速率,但对传播延时没有严格的要 求; Profibus发送数据则要求在12MBd范围内,并规定了隔离器、收发器和连接本身 的PWD总延时。

光耦总结

光耦总结

CTR:发光管的电流和光敏三极管的电流比的最小值。

线性光耦合器的CTR-IF特性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特别是在传输小信号时,其交流电流传输比(ΔCTR=ΔIC/ΔIF)很接近于直流电流传输比CTR值。

因此,它适合传输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能使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线性关系。

这是其重要特性。

电流传输比是光耦合器的重要参数,通常用直流电流传输比来表示。

当输出电压保持恒定时,它等于直流输出电流IC与直流输入电流IF的百分比。

采用一只光敏三极管的光耦合器,CTR的范围大多为20%~300%(如4N35),而pc817则为80%~160%,台湾亿光(如EL817)可达50%~600%。

这表明欲获得同样的输出电流,后者只需较小的输入电流。

因此,CTR参数与晶体管的hFE有某种相似之处。

工作在开关状态的光耦副边三极管饱和导通,管压降<0.4V,Vout 约等于Vcc(Vcc-0.4V左右),Vout 大小只受Vcc大小影响。

此时Ic<If*CTR,此工作状态用于传递逻辑开关信号。

工作在线性状态的光耦,Ic=If*CTR,副边三极管压降的大小等于Vcc-Ic*RL,Vout= Ic*RL=(Vin-1.6V)/Ri * CTR*RL,Vout 大小直接与Vin 成比例,一般用于反馈环路里面(1.6V 是粗略估计,实际要按器件资料,后续1.6V 同) 。

光耦能否可靠导通实际计算举例分析,例如图.1中的光耦电路,假设Ri = 1k,Ro = 1k,光耦CTR=50%,光耦导通时假设二极管压降为1.6V,副边三极管饱和导通压降Vce=0.4V。

输入信号Vi 是5V的方波,输出Vcc 是3.3V。

Vout 能得到3.3V 的方波吗?我们来算算:If = (Vi-1.6V)/Ri = 3.4mA副边的电流限制:Ic’ ≤ CTR*If = 1.7mA假设副边要饱和导通,那么需要Ic’ = (3.3V – 0.4V)/1k = 2.9mA,大于电流通道限制,所以导通时,Ic会被光耦限制到1.7mA,Vout = Ro*1.7mA = 1.7V所以副边得到的是1.7V 的方波。

光耦的基本原理范文

光耦的基本原理范文

光耦的基本原理范文光耦是一种使用光信号传输电信号的器件,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成。

光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送,而光接收器则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光耦的基本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和光电转换技术。

光聚焦和电芯片是光耦的两个主要部分。

光聚焦部分由一个光发射器和一个光接收器组成。

光发射器通常是一种发光二极管(LED),而光接收器则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

电芯片部分主要是驱动和调理电路,用于控制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工作。

在光发射器中,当有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时,二极管内的半导体材料会发射出可见光。

这是通过能带结构中载流子的复合实现的。

当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时,载流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移动,它们会与自由电子碰撞并发生复合。

在复合过程中,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可见光。

发射出的光线由光聚焦部分的透镜聚焦成一个光斑,其大小和形状取决于透镜的设计。

光线从发射器端射出,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直至照射到光接收器。

光接收器通常由光敏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组成。

光敏二极管具有在光照下生成电流的特性。

当光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光子激发了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中。

在导带中的电子会与电势产生电场效应,从而形成光电流。

光电晶体管实际上是一个放大的光敏二极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当光线到达光接收器时,光接收器中的光敏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发出的电信号(光电流)会被电芯片部分的电路处理和扩大。

电芯片用于检测和放大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所需的电信号,以供外部电路使用。

光耦具有隔离电气信号的功能,因为光信号与电信号相互隔离。

这种隔离功能可以用来解决电路隔离、电气隔离和信号传输隔离等问题。

当输入端发生电气变化时,光耦光发射器端发出相应的光信号,经过传输后,光接收器端会产生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因此,光耦可以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和信号转换。

总之,光耦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传输,然后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光耦基础知识30汇总35页PPT

光耦基础知识30汇总35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光耦基础知识30汇总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光耦的参数

光耦的参数

光耦的参数一、光耦的概述光耦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者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晶体管(OPTO)组成,通过LED发出的光束照射到OPTO上,产生电流,从而实现电-光或者光-电转换。

二、常见的光耦参数1. 公共模式抑制比(CMRR)公共模式抑制比是指在输入信号中同时存在共模干扰和差模信号时,输出信号中差模信号与共模干扰之比。

CMRR越大,说明设备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越强。

2. 隔离电压隔离电压是指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通常情况下,隔离电压越高,说明设备隔离效果越好。

3. 带宽带宽是指一个设备能够传输的最高频率范围。

通常情况下,带宽越大,说明设备传输速度越快。

4.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输入信号变化到输出信号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说明设备响应速度越快。

5. 耐压耐压是指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通常情况下,耐压越高,说明设备的安全性能越好。

三、光耦参数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对光耦的影响比较大。

当温度升高时,光耦的灵敏度会下降,同时输出信号也会有所变化。

2. 光源功率光源功率对光耦的影响也比较大。

当光源功率过低时,会导致输出信号弱化甚至消失;而当光源功率过高时,则会导致输出信号失真。

3. 工作电流工作电流对光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当工作电流过低时,会导致输出信号弱化甚至消失;而当工作电流过高时,则会导致输出信号失真。

4. 入射角度入射角度也会影响光耦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入射角度越小,则输出信号越强;而入射角度越大,则输出信号越弱。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光耦参数1. 根据需求确定参数范围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要的光耦参数范围。

比如,如果需要传输高速信号,则需要选择带宽较大的光耦;如果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则需要选择隔离电压和耐压较高的光耦。

2. 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在确定所需参数范围后,可以根据品牌和型号进行筛选。

通常情况下,知名品牌和口碑好的型号更为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号-引脚功能说明 脚位 内部结构电路图AQY2104引脚位,单组AQY214 4引脚位,单组 AQY210S 4引脚位,单组 AQY214Sx 4引脚位,单组 AQV210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2 6引脚位,单组器件 AQV215 6引脚位,单组器件 AQV217 6引脚位,单组器件 AQV214 6引脚位,单组器件 AQV216 6引脚位,单组器件 AQV4146引脚位,单组器件 HCPL2530 高速光耦 8引脚位HCPL2531 高速光耦 8引脚位 HCPL4502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503 高速光耦HCPL2533 高速光耦 8引脚位HCPL2601 高速光耦 8引脚位HCPL2611 高速光耦 8引脚位8引脚位 HCPL2630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631 高速光耦 8引脚位HCPL27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K1010 三极管输出4N2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9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8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9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40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6N137 逻辑高速输出TTL 兼容6N138 高增益高速光耦6N139 高增益高速光耦CNX62A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72A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82A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83A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1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17-2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17-3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17-4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17-5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2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17F-3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17F-4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6 CNY30 单向晶闸管输出CNY34 单向晶闸管输出CNY35 交流输入型光耦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A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B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NY75C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CQY80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1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2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3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4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A1 交流输入型光耦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A2 交流输入型光耦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A3 交流输入型光耦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A4 交流输入型光耦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V1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V2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AV3 三极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B1 达林顿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B2 达林顿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 H11B3 达林顿管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2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3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4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5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6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1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2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3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4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1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2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3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4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24A1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H24A2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H24A3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H24A4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光藕型号引脚内部结构图IL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L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L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L7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LD1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5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74 三极管输出6,8,16引脚位,4组器件ILQ1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2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5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7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357 三极管输出IS4N45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IS4N46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IS600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0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1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1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3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51IS609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IS610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11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 6引脚位,单组器件IS7000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偶 4引脚位,单组ISD201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ISD202 三极管输出 ISD203 三极管输出 ISD204 三极管输出 ISD5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 ISD74 三极管输出光偶8引脚位ISP3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 4引脚位,单组ISP3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5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5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5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620-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0-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16引脚位,4组器件出ISP6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6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624-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624-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4-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1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4-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4-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2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3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7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817-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7-2 三极管输出 4 Pin4 Pin ISP817-3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2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3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1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2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3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4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45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47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D6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4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Q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Q201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2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3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5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7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MCA22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2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25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5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S2400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6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7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E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1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8引脚位MCT6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OC3009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1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1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1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63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81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82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83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5007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5008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5009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802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2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5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8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PS250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PS250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50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502-1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502-4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505-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505-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505-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SFH600-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0-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0-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9-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9-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9-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10-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0-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0-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20A-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0A-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0A-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0A-3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3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6-3 AC Input , Single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6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7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91 三极管输出形式 4引脚位,单组TIL191A 三极管输出形式 4引脚位,单组 TIL191B 三极管输出形式 4引脚位,单组 TIL192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TIL192A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2B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TIL193 三极管输出 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3A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3B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4 交流信号输入 三极管输出TIL194A 交流信号输入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 TIL194B 交流信号输入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 TIL195 交流信号输入 三极管输出TIL195A 交流信号输入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5B 交流信号输入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6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7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7A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7B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8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8A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8B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9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9A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9B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3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3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4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5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5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0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LP620-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0-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6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624-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4-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721LTV702VD 三极管输出形式6引脚位,单组器件LTV817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A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B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C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D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PC354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355NT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357 三极管输出 4 Pin4PC817PC1138PC829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701-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702-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702-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702-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705-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817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TLP126 三极管输出 4引脚位,单组TLP181 三极管输出 4引脚位,单组LAA110 8引脚位LBA110LCA1106引脚位,单组器件LBB110 8引脚位有篇关于光耦的小文章推荐你看看: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