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器件

半导体物理器件
半导体物理器件

半导体物理器件

名词解释

....

1 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电路中产生电流或电流变化。分两类,一是光照下能使物体电阻值改变称“内阻效应”或光导效应,二是在光照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方向的电动势,称‘阻挡层光电效应’或光伏效应。

2 压阻效应;对半导体施加应力时,出产生变形外,能带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因而,半导体的发生改变,这种由于应力的作用使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3 热电效应;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差电现象。

4 单晶体;在三维空间里由全同结构也要发生单元,无间隙的周期的排列这中无限的重复的结构遍及整个晶体称单晶。

5 非晶体;在三维空间中只是短程序或者就是无序的排列结构的晶体。

6多晶体;由多个单晶体构成的晶体。

7晶胞:由于晶体是由全部结构单元周期性地、无间隙地无限重复构成的,而研究晶体时研究最简结构称晶胞。原胞;由于晶体是由全同结构单元,周期性地无间隙无限重复构成的而研究晶体时研究最简结构或非最简结构单元称初基晶

8 格点;研究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把这些粒子的重心作为一个几何点。

9 空间点阵;晶体中有无限多个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分布的格点。

10 晶列

直线上一定有无数个格点,这样的直线称晶列。

11 晶格;在空间点阵中,不同的三个晶列族分空间为无数格子称晶格。

12 晶面;通过不在同一晶列的三个格点作一平面在这平面上必须包含无数个格点这样的平面叫做晶面。

13 点阵常数;在晶体中选三个互不平行的特定的晶列方向为晶轴,以晶轴上两相邻的格点见得距离为单位,这单位称为点阵常数

14 晶向指数

的,每个方向则用三个最小整数u v w来表示记为【u v w】表示晶向的这组数据称为晶向指数。

15面间距:在晶体中的同一族晶面中,相邻两晶面的距离称为面间距。

16面密度:在晶体中单位面积中的原子数称为面密度,单位面积中的化学键数称为键密度。

17晶格缺陷

周期性的、无限重复的由规则性的排列,但在自然界的晶体物质不会有那么完美的结构,晶格排列中的任何不规则的地方,就是晶格的缺陷。

18弗兰克缺陷:在晶体中总有少数部分原子会脱离正常的晶格点,而跑到晶格空隙中,成为自间隙原子,这种作用又使得原先的晶格上没有任何原子占据成为晶格的空位,这样一对间隙与空位称为弗兰克缺陷。

19肖特基缺陷:当晶格原子扩散到晶体最外层时,这使得晶格中仅残留空位而没有自间隙原子,这种缺陷称为肖特基缺陷。

20位错:当晶体中的晶格缺陷沿着一条直线对称时,这种缺陷称为位错。1 位错包括(刃位错)(螺旋位错)和(位错环)

21非平衡运动:当位错的运动需要借助原子及晶格原位运动时,称为非平衡运动。

22晶界: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结晶方向是的单晶交界处,晶界是可以弯曲的,但在热平衡状态下,为了减少晶界的能量,他们通常是平面状的。

晶体是由全同结构单元周期地、无间隙地无重复构成的

23 电子公有化运动:晶体原子的内壳层由于基本上没有重叠,电子依然围绕原子核运动,而外壳层发生能级重叠,电子不再局限于一个原子,而可从一个原子壳层转到相邻的另一个原子壳层上去,并可以从邻近的原子再转移到更远的原子上去,像这种的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为晶体内所有原子共有的现象。

24电子的量子态;电子围绕原子核作着特定的运动这一系列特定的运动状态称电子的量子态。

25禁带;允带之间没有电子的运动的区域。

26满带;在能量低的能带中填满电子的能带。

27导带;能带图中最高的全空或半空,电子没有填满的能带。

28电子导电;当外加电场时,电子向着电场相反的方向运动,形成电流,电子没有填满的能带。

29空穴导电;空穴朝着电场的方向运动同样刑场电流。

30 本征半导体;没有掺杂的半导体,纯净的半导体。31非征半导体;掺杂杂质的半导体,加入杂质原子控制半导体性质的导体。

32掺杂;为了增加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将一定数量的杂质原子掺入半导体。

33 杂质电离区;在低温度下,电子首先从施主能级激发到导带或空穴由受主能级激发到价带随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浓度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杂质达到饱和电离的温度。34非本征区;本征激发的载流子浓度依然较低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保持基本恒定,主要由电离的杂质浓度决定。35 本征区;当温度继续升高,本征激发的载流子大量增加,此时的载流子浓度由电离的杂质浓度和本征载流子浓度共同决定的温度区域。

36辐射复合;载流子复合时,发射光子产生发光的现象。也称发光复合。

37非辐射复合;载流子复合时,发射离子将能量传递给晶格,产生热能现象。

38 俄歇复合;载流子复合时,将能量传递给其他载流子,增加它们的能量现象。

39 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载流子浓度减少到原值e 分之1所经历的时间。

0 内建电场

从N型半导体向P型半导体指向的电场。41点缺陷:又由本质原子产生的自由间隙原子和空穴,由杂质原子产生的间隙原子和提位原子,包括了弗兰克缺陷和肖基特缺陷。

42线缺陷:当晶体中的晶格缺陷是沿着一条直线对称时的缺陷称为位错。包括位错、螺旋位错和位错环

43复合中心: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既可能引人载流子又可能引人深能级,研究表面,深能级又促进载流子复合的作用,把这些促进载流子复合的杂质和缺陷。

44p-n结的制备方法包括合金法、扩散法、离子注入法、薄膜生长法。

45太阳能级硅多晶硅的制取工艺包括真空挥发、利用化学反应、造渣除杂和定向凝固。

46p-n结的基本特征电流电压特性、电容特性、隧道特性、雪崩效应、开关效应、光伏效应。

47本征吸除工艺:由于位错等缺陷有吸附杂质特别是金属杂质的作用,工艺上常用生成氧沉淀来吸附杂质,使器件制作区域为洁净区以提高器件的成品率和品质,这种工艺称为内吸杂或本征吸除工艺。

48固态加料法:直接将固态多晶硅原料加入石英坩埚内,加入的多晶硅原料可使用棒状多晶、块状多晶、颗粒多晶三种形态。

49铸造多晶硅:是利用铸造技术定向制备硅多晶体,现在统称为me-si。

50浇铸法:在一个坩埚内将硅料熔化,然后将熔硅注入另一个经过预热的坩埚冷却,通过控制冷却速率,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大颗粒的铸造多晶硅。

51直接熔融定向凝固法:简称直熔法,即在坩埚内直接将多晶硅熔化,然后通过通过坩埚底部的热交换等方式。使熔体冷却,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造多晶硅,所以,也有人称这种方法为热交换,简称HEM法。

52吸杂技术:指在硅片的内部或背面有意造成各种晶体缺陷,以吸引金属杂质在这些缺陷处沉淀,从而在器件所在的近表面区域形成一个无杂质、无缺陷的洁净区。

53带状硅材料:又称为带硅材料或硅带材料,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硅材料。它是利用不同的技术,直接在硅熔体中生长出带状的多晶硅材料。

4应力控制

液面保持一定的冷却温度梯度,这是因为带硅的冷却速率都

提高。

55边缘稳定性:是指生产出的带状硅的宽度应严格一致。

56多晶硅薄膜:是指生长在不同非硅衬底材料上的晶体薄膜,它是由众多大小不一且晶向不同的细小硅晶粒组成的,直径一般为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

切片规定厚度的切片。

58载具:用以承载硅片的载体。

59研磨操作:主要是控制磨盘速度与施于磨盘上的压力求出施压的情况

60晶体的熔化:温度升高,晶体内原子的热运动增加,晶格结构被破坏,而由固态变成液态或非晶体,这一过程叫晶体的熔化。凝固:与熔化相反的过程叫凝固,也叫结晶,即由液态向固态晶体转化。熔化热: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叫熔化热或熔解热。结晶潜热:晶体结晶时放出的热量。

61自发成核:由于液体过冷,自发生成晶核。

62非自发晶核:借助于外来固态物质的帮助,如在籽晶、埚壁、液体中的非溶性杂质等产生的晶核,称为非自发晶核。63二维晶核:由于熔体系统能量的涨落,,某一定数量的液相原子差不多同时落在平滑界面上的邻近区域,形成一个具有单原子厚度d并有一定宽度的平面原子集团,称为二维晶核。

晶核临界半径:根据热力学分析,二维晶核必须超过某个临界值才能稳定,称为晶核临界半径。

64填充法:这种方法是在原料棒接近圆锥体的部位钻一个小洞,把掺杂原料填塞在小洞里,依靠分凝效应使杂质在单晶的轴向分布趋于均匀。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分凝系数较小的杂质。

气相掺杂法:这种方法是将易挥发的ph3N型或b2h6P 型气体直接吹入熔区内;

分凝

现象称为分凝。

平衡分凝系数k:固体中的杂质溶度c3与液体中杂质溶度c1之比定义为平衡分凝系数。

65热施主:热施主是双施主,即可提供2个电子,其能级位置在导带下0.006-0.07ev和0.013-0.015ev。新施主:热施主在550-850度热处理,还会生成与氧有关的施主,,被称为“新施主”。

施主-能增加电子溶度的杂子原子n型掺杂

受主-能增加空穴溶度的杂质原子p型掺杂

66线缺陷-指位错,包括刃位错,螺旋位错,混合位错。

n型材料-主要依靠导带中的电子导电的半导体,参有施主的材料

p型材料-主要依靠价带中的空穴导电的半导体,参有受主的材料

67本征激发-电子从热震动的晶格中吸收能量从价带跃迁导带,即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形成自由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

68载流子的复合-外界没有光、电、磁等作用时,在一定温度下,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的载流子会产生相反的运动,即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进,同时释放一定能量,称为载流子的复合

合金法-指在一种半导体晶体上设置金属或半导体元素,通过加温等工艺形成?

扩散法-指在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中,利用扩散工艺掺入相反型号的半导体,从而构成p-n结。

离子注入法:将n型或p型掺杂剂的离子束在静电场中加速,注入p型或n型半导体表面区域,在表面形成与基本型号相反的半导体,从而形成p-n结

69薄膜生长法-在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表面,通过气相、液相等外延技术生长一层具有相反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薄膜,在两者的界面处形成p-n结。

70正向电流-对空穴而言,在正向电压作用下,从p型半导体扩散到n型半导体,电流通过,电流基本随电压呈指数上升。击穿电压-当反向电压大于一定数值时,电流急剧增大,p-n结被击穿。

71功函数

外自由空间所需做的功。

72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半导体晶片上淀积一层金属,形成的紧密接触。

73肖特基接触

在晶体中总有少部分原子会脱离正常的晶格点而跑到晶格间隙中,成为自间隙原子。这种作用又使得原先的晶格点上没有任何原子占据,成为晶格的空位。这样一对自间隙原子与空位,称为弗兰克缺陷。

当晶格原子扩散到晶体最外层时,这使得晶格中仅残留空位而没有自间隙原子,这种缺陷称为肖特基缺陷。

74、欧姆接触:以肖特基接触为基础制成的二极管,简称SBD。而很小的电阻,且具有线性和对称的电流-电压关系的金属。

75半导体接触-半导体的表面势垒与半导体P-N 结相似,内建电场所产生的势垒。

76电子高电导区(反阻挡层):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后,在界面附近的金属一侧形成了很薄的高密度空穴层,半导体一侧形成了一定厚度的电子积累区域,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电子高电导率的空间电荷区。

77、反阻挡层:N型半导体与功函数较小的金属接触或P 型半导体与功函数较大的金属接触,在平衡时靠近表面处就会形成一个载流子浓度很大的高导电区。

78、表面势垒:由于内建电场也在变化,导致空间电荷区的两端产生电势均差。

太阳能级硅有什么特点

纯度要求远不及电子级多晶硅,为了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制取的头尾料,回收料,低品味的还原料,甚至电子工业用硅的废料等,纯度一般认为6个9就可以满足

79一个理想的晶体就是在三维空间里由全同结构单元无间隙地、周期性的、重复地构建而成,这种无限重复的结构遍及整个晶体,称为单晶体。而又多个单晶体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而只是短程有序或者就是无序结构的晶体,称为非晶体。80将晶体结构截分为一个个彼此互相并置而等同的平行六面体的基本单位,即为晶胞。晶胞是晶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客观地反映了晶体结构三维周期性。

81晶体结构=点阵+基元

晶格常数——晶格中两个相邻格点之间的距离,用a、b、c来表示,晶格常数描述了晶格的大小

82金刚石结构——两个面心立方沿着空间对角线位移1/4的空间对角线距离所构成的晶体结构,金刚石结构的晶胞是立方体,原胞是正四面体,晶体硅就属于金刚石结构

83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叫熔化热;结晶时放出的热量叫结晶潜热

84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其熔点的差值,最小的叫亚稳极限,液体必须有一定的过冷度,结晶才能自发进行85晶核的形成,1由于液体过冷,自发生成晶核叫自发成核;2借助外来固态物资的帮助,叫非自发结晶

86在低温热处理时,过饱和的氧一般聚集形成氧施主;

87在相对高温热处理或多步热处理循环时,过饱和的氧就析出形成样氧沉淀

二填空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

2 在(物理学)中一般取(原胞)而原胞只反映晶格的(周期性),不反映晶格的(对称性);(晶体学)中一般取(晶胞)既反映晶格的周期性,又反映晶格的对称性。

3 晶体中不可能的对称轴有(五重轴)和(七重轴以上的对称轴)。

4 互相平衡的晶列构成(晶列族),一个晶列族包含晶体的(全部格点)。

5 硅晶体为(金钢石结构),它可以看成是两个沿对角线方向错开(1/4)对角线的面心立方晶格构成。

6 硅原子在原子物理理论中,有(能量的量子化)(系统能量最低原理)(泡沫不相容原理)三个原理。

7 硅晶体为典型的(共价键结合),共价键结合有两个特点(饱和性)和(方向性)。

8 硅晶体的半导体性质来源于它的结构,它所有的价电子都被束缚在共价键上,没有自由电子,不导电。

9 晶格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

10 固溶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温度接近(熔点)时,固溶度急剧(下降)。

11 滑移系统包含了(滑移方向)及(滑移面),滑移方向几乎全由(经过结构)所决定。

12 位错沿着布格向量的运动称(滑移),位错垂直于布格向量的运动称(爬升),爬升是一种(非守恒运动),滑移是一种(守恒运动),当爬升引起额外半平面尺寸减少时称(正爬升),当爬升引起额外半平面变大时称为(负爬升),正爬升导致晶格空位的(消失),负爬升则导致晶格空位的(产生)。

13 面缺陷包括(层错)(双晶缺陷)及(晶界)。

14 当部分的晶格在特定方向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形变区原子与未变形区原子在交界处仍是紧密接触,这种缺陷称(双晶缺陷)

用分析法可以测定晶体的溶化或凝固温度。

15一般来说,晶体的熔点愈高,它的溶化热(或结晶潜热)也愈大。

(熔体过冷)是自发结晶的必要条件。

16晶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界,大致有两类:1坎坷不平的、粗糙的、即固相也液相的原子犬牙交错地分布着;另一类是界面是平滑的,具有晶体学的特征。

17单晶硅的制备,就目前已形成规模生产的方法有两种,即区熔法和直接法。

区熔法又称fz法,即悬浮区熔法。

18杂质在硅中能容纳的最大数目是特定的,能容纳的最大数目称为杂质在硅中的固溶度。影响固溶度的主要原因则是电化学与价位化学

三.1半导体有哪些分类?半导体材料的性质:答:按结构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半导体;按成分从大分为有机半导体和无机半导体;无机半导体又分为单质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1对热敏感2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与金属变化相反(升高下降)3具有光电效应4具有压阻效应5对磁敏感6具有热电效应7导电特性

2硅的物理性质?

晶体硅呈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液态密度比固态体积大;本征载流子浓度光学性质:常温下禁带宽度为对可见光不透明,可透过近红外。液态的表面张力较大,密度较小,可进行悬浮区容生产。室温下无延展性,高温下有塑性。

3硅的哪些化学性质?

1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个,一般以共价键形式与其他原子结合呈4价,其正电性较金属低,2室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能与多种物质反应,3晶体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不溶于所有的酸,但能溶于HNo3与hf的混合溶液中,4硅和烧碱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和氢。

4物质的纯度怎么来表示?

1主体物占总体物质的百分比来表示2以某中杂质或某些杂质与总物的比来表示。

5 共价键有什么特点?

答:饱和性:饱和性就是遵循泡沫不相容原理,在每一个轨道上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硅的3S3P电子若按图所示排布两个S电子已经配对形成共价键,只有两个P电子才能与其它原子的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硅的化合价应为2价,但事实上硅的化合价为4价,这可通过电子轨道杂化来解释。

方向性:就其方向性而言,轨道杂化后,每个电子都含有1/4的S成分和3/4的P成分,它们的性质是等同的。在结合时4个硅原子分别处在正四面体的4个顶角上,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09*28’。6硅晶体的结构特征?

答:硅晶体为金刚石结构,具有金刚石结构的共性,其外本身也具有一些特性。

硅原子:和其他元素的原子一样,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具有能量的量子化,系统能量最低原理,泡沫不相容原理三个物理理论规律,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决定了硅原子的化合键应为4和2

硅中的化合键:硅晶体为典型的共价键结合,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个特点。

面间距、面密度和键密度:在晶体的同一族晶面中,相邻两晶面间的距离称为面间距。在晶面中单位面积中的原子数为面密度。单位面积中的化合键数称为键密度。键密度越大,结合力越强。由于晶体中原子密度是一定的,所以面间距大的晶面,面密度越大。

各向异性:溶解和生长速率的不同。机械性能的各向异性。热氧化速率的各向异性。

7简述晶体的各向异性?

答:晶体的机械、物理、化学及电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晶体的各向异性源于晶面组成的不同,它包括溶解和生长速率的不同。机械性能的各向异性。热氧化速率的各向异性。fz硅单晶的掺杂方法是多样的,较常用的有填装法、气相掺杂法、中子媗变掺杂法。

直拉法又称cz法,其基本设备有:炉体、晶体及坩埚的开降和传动部分、电气控制部分、气体控制部分、热场的配置。8直拉硅中的氧含量远高于多晶硅中的氧含量,其主要来源是石英坩埚的熔解。

直拉硅中的碳在硅中的平衡分凝系数为0.07,在硅单晶中头部溶度小,尾部溶度大,在快速拉晶的条件下,分凝系数增大。

1954年由Rusler提出了连续加料法cc2法,其优点之一是,由于维持着固定的溶液量,石英坩埚内的熔硅无需太多,溶液的对流较稳定,有利于晶体的生长。

9二次加料是一种连续加料工艺

cc2法的优点:晶体均匀性得到提高;产能得到增加;晶体可用率得到增加。

20铸造多晶硅的主要优势是材料利用率;能耗低、制备成本低,晶体生长简便,易于生长。

利用铸造技术制备多晶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浇铸法,另一种是直接熔融定向凝固法,简称直熔法。

铸造多晶硅中,含有高溶度的氧,碳和过渡金属杂质,氧和碳是主要杂质元素。

铸造多晶硅中氧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原材料,二是来自于铸造多晶硅的生长过程。

晶界对晶体硅电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由:晶界势垒和晶面态两方面。

位错是铸造多晶硅中一种重要的结构缺点。

带状硅材料按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垂直提拉生长,另一类是水平横向生长。

对于带状硅材料而言,无论是垂直生长还是水平生长,在晶体生长时面临着三个基本的问题:即边缘稳定性问题,应力控制论题和产率问题。

液相外延是一种重要的制备多晶硅薄的技术。

与非晶硅薄膜相比,氢是多晶硅薄膜的主要杂质。

晶片切好后必须进行测试,其考核切片是否合格的参数有晶片的晶向,晶片的总厚度偏差ttv,翘曲度,弯曲度。

酸性腐蚀是一种等方向性腐蚀,即各结晶片受到均匀的腐蚀。

边沿抛光的形状有圆形和梯形。

影响抛光质量的几个因素:抛光垫、抛液、压力、转盘的旋转速度、温度。

湿式化学清洗目前有3种不同的方式:侵论式、喷洗式和密闭容器式。

10简述区熔工艺

1原料的具备:将高质量的多晶硅棒料的表面打磨光滑,然后将一端切磨成锥形,再将打磨好的硅料进行腐蚀清洗,除去加工时的表面污染。

2装炉将腐蚀清洗后的硅棒料安装在射频线圈的上面,将准备好的粒晶装在射频线圈的下面。

3关上炉门,用真空泵排除空气后,自炉内充入惰性气体,使炉内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

4给射频圈送上高频电力加热,使硅棒低端开始熔化,将棒料下降与粒晶熔接,当溶液与粒晶充分熔接后,使射频线圈和棒料快速上升,以拉出一细长的晶须,消除位错。晶须拉完后,慢慢地让单晶直径增大到目标大小,以阶段称为放肩。放肩完成后,便转入等经生长,直到结束。

11区熔工艺有什么影响因素

1在各种不同生长状况下熔区内热对流的情况

2表面张力的影响

3电磁托力

4重力作用

5离心力的影响,离心力是晶体旋转产生的,主要影响固液面的熔体。

12简述直拉工艺

1温度梯度与单晶生长2工序中的步骤:原料的装备;装炉;抽空;加热,熔化;晶须生长;放肩;等径生长;收尾;冷却。

空隙的发生与晶体生长速率、溶液的性及晶体的转速等因素有关。析出物,析出物发生的步骤包括成核、成长。成核必须借助其他缺陷而产生的称为异质成核。而成核是随机性均匀发生的称为同质成核。

对于N型半导体,电子是多数载流子,溶度高,而P型半导体电子是少数载流子,溶度低

缺陷那级:空位呈受主,自间隙原子呈施主;位错易集聚杂质,从而引入能级,面缺陷引人深能级。

3直拉工艺中有哪些杂质

直拉工艺中的杂质主要杂质有磷,硼,碳,氧和铁,铜镍等一些金属杂质。

25铸造多晶硅有什么特征

优点:材料的利用率高,能耗低,制备成本低,晶体生长简便,易于大尺寸生长。

缺点:含有晶界、高密度的位错、微缺陷和相对较高的杂质溶度,其晶体的质量明显低于硅单晶,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14简述铸造多晶硅的基本制备方法?

1浇铸法:即在一个坩埚内将硅料熔化,然后将熔硅注入另一个经过预热的坩埚内冷却,通过控制冷却速度,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大晶粒的铸造多晶硅,

2直接熔融定向凝固法,简称直熔法,即在坩埚内直接将多晶硅熔化,然后通过坩埚底部的热交换等方式,使熔体冷却,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造多晶硅,所以,也有人称这种方法为热交换法,简称HEM.

15铸造多晶硅中晶界和位错对材料性能影响有那些?

晶界的缺陷使深能级的级能,是少数载流子的强复合中心,会导致材料性能的降低,一般而言,晶粒越小,晶界的总面积就越大,对材料的性能影响也越大。

位错密度越高,少数载流子的俘获密度越高,材料的电学性能越差。

16热平衡下电子溶度和空穴溶度相乘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结果是本征半导体载流子溶度,意义:可以看出,载流子溶度的乘积仅与溶度有关,而与费米能级和其他因素无关。即

对于某种半导体材料而言,某禁带宽度

eg是一定的,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平衡的载流子溶度的乘积是一定的,与半导体的杂质类型和参杂溶度无关。

17半导体器件为什么都工作在非本征区,

半导体载流子溶度随着温度变化出三个明显的区域,杂质电离区,非本征区和本征区。在杂质电离区和本征区温度变化时,载流子溶度变化剧烈,半导体性质也随之变化。而在非本征区温度变化时,载流子溶度变化很小,半导体性质也稳定,为了准确控制半导体的载流子溶度和电学性能,半导体包括太阳电池都工作在本征激发载流子溶度较低的非本征区。

18什么时杂质的补偿

在同时含有施主杂质的半导体中,由于受主能级比施主能级低得多,施主能级上的电子首先要去填充受主能级,使施主向导带提供电子的能级和受主向价带提供空穴的能力因相互抵消而减弱的现象。

19什么是非平衡载流子,

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半导体,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溶度使恒定的。用分数表示,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电子溶度和空穴溶度,满足质量作用定律。若对外力作用下,能带中的载流子数目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时两者多出一部分,这平衡态多出来的部分载流子称过量载流子即非平衡载流子。

20P-N结的有哪几种制备方法。

1合金法:在一种半导体晶体晶体上放置金属或半导体元素,通过加温等工艺形成P-N结

2扩散法:在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中,利用扩散工艺掺入相反型号的杂质,在局部区域形成与基体材料相反型号的半导体,从而构成P-N结。

3离子注入法:将N型或P型掺杂剂的离子束在静电场中加速,注入P型或N型半导体表面区域,在表面形成与基体型号相反的半导体,从而形成P-N结。

4薄膜生长法:在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表面,通过气相、液相等外延技术,生长层具有相反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薄膜,在两者的界面形成P-N结。

21什么是P-N结的整流特性

p-n结具有许多重要的基本特征,包括电流电压特性、电容效应、雪崩效应、开关效应、光伏效应,其中电流电压特性又称整流特性。

22制作欧姆接触有什么办法。

所谓的欧姆接触就是指没有整流作用的接触,制备方法有:1低势垒接触:就是选择适当的金属使其功函数和相应半导体的功函数之差很小。导致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的低势垒极低,则在室温下就有足够的载流子可以从半导体进入金属或进入半导体。2高复合接触: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面附近用一种方法引入大量的复合中心。

3高掺杂接触:在半导体表面与金属电极接触处,如果先用扩散或合金法,掺入高溶度的施主或受主杂质,构成金属结构。

23冶金级硅的冶炼原理是什么。

在电弧炉中利用含量较高的石英砂与焦炭或木炭,在2000左右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硅,这种硅杂质含量高,纯度一般为0.95~0.99.杂质fe、al最多。

24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半导体吸收光能后在pn结上产生光伏电动势的效应称pn结的光生伏打效应。包括三个物理过程:1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产生非平衡的电子-空穴对。2产生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从产生处以扩散或漂移的方式向势场运动,这种势场除pn结的空间电荷外,也可以是金属-半导体的肖特基势垒。3进入势场区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在势场的作用下向相反运动方向而分离,于是在p侧积累空穴,在n侧积累了电子,建立起电势差。

25五复合中心的作用机理:

通过复合中心的复合是一种间接复合过程,这种复合过程是决定Si、Ge等间接能带结构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寿命的基本过程。而复合中心杂质往往都是一些原子半径较小的金属元素,很容易进入半导体中去;故为了保证少数载流子具有足够长的寿命,就应该在制作器件的工艺过程中特别注意清洁度,以确保不让复合中心杂质造成污染。半导体表面本身就是一种大缺陷,故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在制作好之后,需要对器表面进行很好的保护处理,以减弱表面复合中心的影响,这实际上也就是所谓表面钝化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复合中心所引起的间接复合过程,通常要比导带与价带之间的直接复合过程慢得多,这是由于复合过程既需要满足能量守恒、也需要满足动量守恒的缘故。对于直接能带半导体(如GaAs),其少数载流子寿命主要决定于直接复合过程,所以这种半导体的少数载流子寿命本来就很短。而Si、Ge等中少数载流子的直接复合寿命较长,则寿命主要决定于间接复合过程,故与复合中心浓度的关系很大。(3)复合中心与另外两类重要的杂质、缺陷中心的区别:(1)陷阱中心~这也是一种深能级的杂质或缺陷。陷阱中心的特点就是俘获一种载流子的作用特别强,而俘获另一种载流子的作用特别弱,则陷阱中心具有存储一种载流子的作用。例如电子陷阱就起着存储电子的作用,空穴陷阱就起着存储空穴的作用。一般,陷阱中心的能级深度要比复合中心能级的浅。

(2)浅能级中心~这是一种浅能级杂质。施主和受主杂质中心即属于此;这一类中心的能级都很浅(很靠近导带底或者价带顶),它们主要起着提供载流子的作用。半导体中的各种杂质和缺陷中心,不仅分别起着其不同的特殊作用,而且都将起着散射中心、影响到载流子迁移率的作用26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溶度只是温度的函数;掺杂半导体的载流子溶度,在非本征区,与掺杂溶度有关。半导体材料一般应用于非本征区

当半导体受到光注入、电注入等外界干扰时,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浓度会偏离热平衡状态下的载流子浓度,多出来的那部分载流子称为非平衡载流子,或称为过剩载流子。

载流子复合时,发出光子,产生发光现象,称为辐射复合或发光复合

载流子复合时,发出声子,将能量传递给晶格,产生热量,称为非辐射复合

载流子复合时,将能量传递给其他载流子,增加他们的能量,称为俄歇复合

27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接触时,由于载流子的扩散和漂移,在接触的界面处留下不能移动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携带的电荷所组成的区域称为空间电荷区,在达到热平衡时,空间电荷区宽度一定,空间电荷量一定28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当光照在p-n结上,那些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被吸收后,产生电子-空穴对,即产生非平衡载流子。在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向p型区漂移,电子向n型区漂移,形成光生电动势或光生电场,从而降低了内建电场的势垒,相当于在p型上加了正向电压,在n型上加了负向电压,在外电路未接通时,光生载流子只形成电动势。外电路接通后,外电路就会产生由p型流向n型的电流和功率。

29固体的功函数--使固体中位于费米能级处的一个电子移到体外自由空穴所需要的功

具有整流特性的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称为肖特基接触

肖特基缺陷:当晶格原子扩散到晶体最外层时这使得晶格中仅残留的空位没有自间隙原子。

30金属和半导体接触时,不产生明显的附加阻抗,不会显著改变半导体内部的平衡载流子浓度,且具有线性和对称性的电流-电压关系,这样的接触称为欧姆接触。

波函数:描述一个体系的量子态

为了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中引入了波函数,并用ψ表示。一般来讲,波函数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并且是复函数

31三陆氢硅氢还原法(西门子法):原料的制备,制三陆氢硅,提纯sihcl3,sihcl3的氢还原,还原尾气的回收和利用

应力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生长速度下,带硅必须在固液面保持一定的冷却温度梯度,这是因为带硅的冷却速度都很高,这就导致带硅中产生和残留较大的应力,最终导致带硅中产生大量的缺陷,甚至产生带硅的弯曲和断裂。因此,对于所有的带硅生长技术来说,应力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32利用铸造技术制备多晶硅两种工艺;浇铸法:即在一个坩埚内将硅料溶化,然后将熔硅注入另一个经过预热的坩埚内冷却,通过控制冷却速度,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大晶粒的铸造多晶硅;直熔法:即在坩埚内直接将多晶硅溶化,然后通过坩埚底部的热交换等方式,使熔体冷却,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造多晶硅。

33金属杂质被吸除的步骤;1原金属沉淀的溶解,2金属原子的扩散,扩散到吸杂位置,3金属杂质在吸杂点的重新沉淀。吸杂机理;1松弛机理2分凝机理

34区熔法单晶生长

如果需要生长及高纯度的硅单晶,其技术选择是悬浮区熔提炼,该项技术一般不用于GaAs。区熔法可以得到低至1011cm-1的载流子浓度。区熔生长技术的基本特点是样品的熔化部分是完全由固体部分支撑的,不需要坩埚。柱状的高纯多晶材料固定于卡盘,一个金属线圈沿多晶长度方向缓慢移动并通过柱状多晶,在金属线圈中通过高功率的射频电流,射频功率技法的电磁场将在多晶柱中引起涡流,产生焦耳热,通过调整线圈功率,可以使得多晶柱紧邻线圈的部分熔化,线圈移过后,熔料在结晶为为单晶。另一种使晶柱局部熔化的方法是使用聚焦电子束。整个区熔生长装置可置于真空系统中,或者有保护气氛的封闭腔室内

35直拉法(Czochralski法)单晶生长

半导体圆片是从大块晶体上切割下来的,绝大多数晶体的主流生产技术是直拉生长法(Czochralski法)。这项工艺最早是由Teal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使用的,而在此之前,早在1918年,Czochralski采用过类似的方法,用它从熔融金属中拉制细灯丝。硅是一个单组分系统,从他开始研究晶体的生长是最容易的

36杂质分凝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固溶体,在高温熔化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将重新结晶,形成固溶体。

杂质在固体和熔体中的浓度是不同的,在结晶的过程中会发生偏析,称为分凝现象。

实际晶体生长时,不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固体不可能以无限缓慢的速度从熔体中结晶,因此,熔体中的杂质不是均匀分布的。例如,杂质在熔体中扩散的速度小于晶体结晶的速度的话,则在固液界面熔体一侧会出现杂质的堆积,形成一层杂质富集层。此时固液界面处固体一侧杂质浓度和液体中杂质浓度的比值,称为有效分凝系数

氧沉淀

氧在直拉单晶硅中通常是以过饱和间隙态存在,因此,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氧在硅中要析出,除了氧热施主以外,氧析出的另一种形式是氧沉淀。在晶体生长完成后的冷却过程和硅器件的加工过程中,单晶硅要经历不同的热处理过程。

37直拉单晶硅与铸造多晶硅的比较

①优点:直拉单晶硅为圆柱状,其硅片制备的圆形太阳电池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电池组件的有效空间,相对增加了太阳电池组件的成本。如果将直拉单晶硅圆柱切成方柱,制备方形太阳电池,其材料乱费就增加,同样也增加了太阳电池组件的成本。

铸造多晶硅是利用浇铸或定向凝固的铸造技术,在方形坩埚中制造晶体硅材料,其生长简便,易于大尺寸生长,易于自动化生长和控制,并且很容易直接切成方形硅片,材料的损耗小,同时铸造多晶硅生长时相对能耗小,促使材料的成本进一部降低。

②缺点:含有晶界、高密度的位错、微缺陷和相对较高的杂质浓度,其晶体的质量明显低于单晶硅,从而降低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冷却方法

直熔法置上升,冷却板通水冷却

浇铸法:控制加热区形成温度梯度

位错是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部分晶体在一定的晶面上沿一定晶体方向产生滑移,其晶体移动部位和非移动部位的边界就是位错

铸造多晶硅中氢的钝化作用:

铸造多晶硅中的氢最主要作用是钝化晶界、位错和电学性杂质的电学性能

①氢原子与杂质、缺陷的未饱和的悬挂键结合,导致杂质、缺陷电学性能的钝化

②氢还可以钝化晶体硅的表面。晶体表面含有大量的悬挂键,这些悬挂键形成表面态,从而引入复合中心,降低少数载流子的寿命。氢原子与悬挂键的结合,可以降低或消除表面态,改善材料的性能。38倒角的目的在于减少在器件工艺中发生崩边,位错及位错增值

研磨硅片的目的是改善切片的表面参数和减小切片是造成的表面损伤

腐蚀

抛光的目的在于改善硅片的表面参数,抛光是一个化学和机械加工过程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洗硅片表面的污染物

6费米-狄拉克分布(费米分布函数)的公式:

7电子在导带中的溶度公式

8本征半导体载流子溶度的计算公式:

9n型半导体的载流子溶度

10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12功函数计算公式

(1)基本概念:

复合中心是半导体中能够促进非平衡载流子复合(即电子、空穴成对消失)的一类杂质或缺陷。复合中心的能级是处在禁带中较深的位置(即靠近禁带中央),故复合中心杂质往往又称为深能级杂质。

复合中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载流子复合、从而降低少数载流子寿命。这是由于复合中心对于电子和空穴都具有差不多大小的俘获几率的缘故。

为了控制半导体少数载流子的寿命,有时(例如在高速开关器件中)需要有意掺入起复合中心作用的杂质;一般用作为复合中心的杂质都是重金属元素,使用最多的Au和Pt

2、少数载流子寿命

(1)基本概念:

载流子寿命就是指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而非平衡载流子一般也就是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因为只有少数载流子才能注入到半导体内部、并积累起来,多数载流子即使注入进去后也就通过库仑作用而很快地

消失了),所以非平衡载流子寿命也就是指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寿命,即少数载流子寿命。例如,对n型半导体,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也就是指的是非平衡空穴的寿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考研大纲: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doc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考研大纲:半导体 物理与器件物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考研大纲:801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基础,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考研大纲:801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基础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801) 一、 总体要求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801)由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二部分组成,半导体物理占60%(90分)、器件物理占40%(60分)。 “半导体物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半导体的相关基础理论,了解半导体性质以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重点掌握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带、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能级、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载流子等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掌握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计算、电阻(导)率计算以及运用连续性方程解决载流子浓度随时间或位置的变化及其分布规律等。 “器件物理”要求学生掌握MOSFET器件物理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器件分析、求解、应用能力。要求掌握MOS基本结构和电容电压特性;MESFET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MOSFET器件的频率特性;MOSFET器件中的非理想效应;MOSFET器件按比例缩小理论;阈值电压的影响因素;MOSFET的击穿特性;掌握器件特性的基本分析方法。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801)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所学知识的总结性考试,考试水平应达到或超过本科专业相应的课程要求水平。 二、 各部分复习要点 ●“半导体物理”部分各章复习要点 (一)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 1.复习内容 半导体晶体结构与化学键性质,半导体中电子状态与能带,电子的运动与有效质量,空穴,回旋共振,元素半导体和典型化合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2.具体要求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 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和有效质量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

最新尼尔曼第三版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小结+重要术语解释+知识点+复习题

尼尔曼第三版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小结+重要术语解释+知识点+复 习题

第一章固体晶体结构 (3) 小结 (3) 重要术语解释 (3) 知识点 (3) 复习题 (3) 第二章量子力学初步 (4) 小结 (4) 重要术语解释 (4) 第三章固体量子理论初步 (4) 小结 (4) 重要术语解释 (4) 知识点 (5) 复习题 (5) 第四章平衡半导体 (6) 小结 (6) 重要术语解释 (6) 知识点 (6) 复习题 (7) 第五章载流子运输现象 (7) 小结 (7) 重要术语解释 (8) 知识点 (8) 复习题 (8) 第六章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过剩载流子 (8) 小结 (8) 重要术语解释 (9) 知识点 (9) 复习题 (10) 第七章pn结 (10) 小结 (10) 重要术语解释 (10) 知识点 (11) 复习题 (11) 第八章pn结二极管 (11) 小结 (11) 重要术语解释 (12) 知识点 (12) 复习题 (13) 第九章金属半导体和半导体异质结 (13) 小结 (13) 重要术语解释 (13) 知识点 (14) 复习题 (14) 第十章双极晶体管 (14)

小结 (14) 重要术语解释 (15) 知识点 (16) 复习题 (16) 第十一章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基础 (16) 小结 (16) 重要术语解释 (17) 知识点 (18) 复习题 (18) 第十二章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概念的深入 (18) 小结 (19) 重要术语解释 (19) 知识点 (19) 复习题 (20)

第一章固体晶体结构 小结 1.硅是最普遍的半导体材料。 2.半导体和其他材料的属性很大程度上由其单晶的晶格结构决定。晶胞是晶体 中的一小块体积,用它可以重构出整个晶体。三种基本的晶胞是简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 3.硅具有金刚石晶体结构。原子都被由4个紧邻原子构成的四面体包在中间。 二元半导体具有闪锌矿结构,它与金刚石晶格基本相同。 4.引用米勒系数来描述晶面。这些晶面可以用于描述半导体材料的表面。密勒 系数也可以用来描述晶向。 5.半导体材料中存在缺陷,如空位、替位杂质和填隙杂质。少量可控的替位杂 质有益于改变半导体的特性。 6.给出了一些半导体生长技术的简单描述。体生长生成了基础半导体材料,即 衬底。外延生长可以用来控制半导体的表面特性。大多数半导体器件是在外延层上制作的。 重要术语解释 1.二元半导体:两元素化合物半导体,如GaAs。 2.共价键:共享价电子的原子间键合。 3.金刚石晶格:硅的院子晶体结构,亦即每个原子有四个紧邻原子,形成一个 四面体组态。 4.掺杂:为了有效地改变电学特性,往半导体中加入特定类型的原子的工艺。 5.元素半导体:单一元素构成的半导体,比如硅、锗。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Chapter 4 4.1 ??? ? ? ?-=kT E N N n g c i exp 2υ ??? ? ??-??? ??=kT E T N N g O cO exp 3003 υ where cO N and O N υ are the values at 300 K. (b) Germaniu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Pl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a) ??? ? ??-=kT E N N n g c i exp 2υ ( )( )( ) 3 19 19 2 113001004.1108.2105?? ? ????=?T ()()?? ????-?3000259.012.1exp T () 3 382330010912.2105.2?? ? ???=?T ()()()()?? ????-?T 0259.030012.1exp By trial and error, 5.367?T K (b) () 252 12 2105.2105?=?=i n ( ) ()()()()?? ????-??? ???=T T 0259.030012.1exp 30010912.23 38 By trial and error, 5.417?T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At 200=T K, ()?? ? ??=3002000259.0kT 017267.0=eV At 400=T K, ()?? ? ??=3004000259.0kT 034533.0=eV ()()()() 172 22102 210025.31040.11070.7200400?=??= i i n n ? ? ????-??????-???? ??? ?? ??=017267.0exp 034533.0exp 3002003004003 3 g g E E ?? ? ???-=034533.0017267.0exp 8g g E E ()[] 9578.289139.57exp 810025.317-=?g E or ()1714.38810025.3ln 9561.2817=??? ? ???=g E or 318.1=g E eV Now ( ) 3 2 1030040010 70.7?? ? ??=?o co N N υ

半导体物理器件期末考试试题(全)

---------------------------------------------------------------最新资料推荐------------------------------------------------------ 2015半导体物理器件期末考试试题(全) 半导体物理器件原理(期末试题大纲)指导老师:陈建萍一、简答题(共 6 题,每题 4 分)。 代表试卷已出的题目1、耗尽区:半导体内部净正电荷与净负电荷区域,因为它不存在任何可动的电荷,为耗尽区(空间电荷区的另一种称呼)。 2、势垒电容:由于耗尽区内的正负电荷在空间上分离而具有的电容充放电效应,即反偏 Fpn 结的电容。 3、Pn 结击穿:在特定的反偏电压下,反偏电流迅速增大的现象。 4、欧姆接触: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很低,且在结两边都能形成电流的接触。 5、饱和电压:栅结耗尽层在漏端刚好夹断时所加的漏源电压。 6、阈值电压:达到阈值反型点所需的栅压。 7、基区宽度调制效应:随 C-E 结电压或 C-B 结电压的变化,中性基区宽度的变化。 8、截止频率:共发射极电流增益的幅值为 1 时的频率。 9、厄利效应:基带宽度调制的另一种称呼(晶体管有效基区宽度随集电结偏置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现象) 10、隧道效应:粒子穿透薄层势垒的量子力学现象。 11、爱因斯坦关系:扩散系数和迁移率的关系: 12、扩散电容:正偏 pn 结内由于少子的存储效应而形成的电容。 1/ 11

13、空间电荷区:冶金结两侧由于 n 区内施主电离和 p 区内受主电离

---------------------------------------------------------------最新资料推荐------------------------------------------------------ 而形成的带净正电荷与净负电荷的区域。 14、单边突变结:冶金结的一侧的掺杂浓度远大于另一侧的掺杂浓度的 pn 结。 15、界面态:氧化层--半导体界面处禁带宽度中允许的电子能态。 16、平带电压:平带条件发生时所加的栅压,此时在氧化层下面的半导体中没有空间电荷区。 17、阈值反型点:反型电荷密度等于掺杂浓度时的情形。 18、表面散射:当载流子在源极和源漏极漂移时,氧化层--半导体界面处载流子的电场吸引作用和库伦排斥作用。 19、雪崩击穿:由雪崩倍增效应引起的反向电流的急剧增大,称为雪崩击穿。 20、内建电场:n 区和 p 区的净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冶金结附近感生出的电场叫内建电场,方向由正电荷区指向负电荷区,就是由 n 区指向 p 区。 21、齐纳击穿:在重掺杂 pn 结内,反偏条件下结两侧的导带与价带离得非常近,以至于电子可以由 p 区的价带直接隧穿到 n 区的导带的现象。 22、大注入效应:大注入下,晶体管内产生三种物理现象,既三个效应,分别称为:(1)基区电导调制效应;(2)有效基区扩展效应; (3)发射结电流集边效应。 它们都将造成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的下降。 3/ 1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实验报告

课程实习报告 HUNAN UNIVERSITY 题目: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学生姓名:周强强 学生学号:20100820225 专业班级:通信二班 完成日期:2012.12.22

运行结果截图: 2.2 函数(),cos(2/)V x t x t πλω=-也是经典波动方程的解。令03x λ≤≤,请在同一坐标中 绘出x 的函数(),V x t 在不同情况下的图形。 (1)0;(2)0.25;(3)0.5;(4)0.75;(5)t t t t t ωωπωπωπωπ =====。 3.27根据式(3.79),绘制出0.2()0.2F E E eV -≤-≤范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费米-狄拉克概率函数:()200,()300,()400a T K b T K c T K ===。

4.3 画出a ()硅,b ()锗,c ()砷化镓在温度范围200600K T K ≤≤内的本征载流子浓度曲线 (采用对数坐标)。

4.46 已知锗的掺杂浓度为15 3a =310 cm N -?,d =0N 。画出费米能级相对于本征费米能级的位 置随温度变化 200600)K T K ≤≤(的曲线。

5.20硅中有效状态密度为 19 3/2c 2.8 10()300T N =? 193/2 1..0410() 300 T N ν=? 设迁移率为 3/2 n =1350300T μ-?? ? ?? 3/2 =480300T ρμ-?? ? ?? 设禁带宽带为g =1.12V E e ,且不随温度变化。画出200600K T K ≤≤范围内,本征电导率随绝对温度T 变化的关系曲线。

半导体物理器件

半导体物理器件 名词解释 .... 1 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电路中产生电流或电流变化。分两类,一是光照下能使物体电阻值改变称“内阻效应”或光导效应,二是在光照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方向的电动势,称‘阻挡层光电效应’或光伏效应。 2 压阻效应;对半导体施加应力时,出产生变形外,能带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因而,半导体的发生改变,这种由于应力的作用使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3 热电效应;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差电现象。 4 单晶体;在三维空间里由全同结构也要发生单元,无间隙的周期的排列这中无限的重复的结构遍及整个晶体称单晶。 5 非晶体;在三维空间中只是短程序或者就是无序的排列结构的晶体。 6多晶体;由多个单晶体构成的晶体。 7晶胞:由于晶体是由全部结构单元周期性地、无间隙地无限重复构成的,而研究晶体时研究最简结构称晶胞。原胞;由于晶体是由全同结构单元,周期性地无间隙无限重复构成的而研究晶体时研究最简结构或非最简结构单元称初基晶 8 格点;研究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把这些粒子的重心作为一个几何点。 9 空间点阵;晶体中有无限多个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分布的格点。 10 晶列 直线上一定有无数个格点,这样的直线称晶列。 11 晶格;在空间点阵中,不同的三个晶列族分空间为无数格子称晶格。 12 晶面;通过不在同一晶列的三个格点作一平面在这平面上必须包含无数个格点这样的平面叫做晶面。 13 点阵常数;在晶体中选三个互不平行的特定的晶列方向为晶轴,以晶轴上两相邻的格点见得距离为单位,这单位称为点阵常数 14 晶向指数 的,每个方向则用三个最小整数u v w来表示记为【u v w】表示晶向的这组数据称为晶向指数。 15面间距:在晶体中的同一族晶面中,相邻两晶面的距离称为面间距。 16面密度:在晶体中单位面积中的原子数称为面密度,单位面积中的化学键数称为键密度。 17晶格缺陷 周期性的、无限重复的由规则性的排列,但在自然界的晶体物质不会有那么完美的结构,晶格排列中的任何不规则的地方,就是晶格的缺陷。 18弗兰克缺陷:在晶体中总有少数部分原子会脱离正常的晶格点,而跑到晶格空隙中,成为自间隙原子,这种作用又使得原先的晶格上没有任何原子占据成为晶格的空位,这样一对间隙与空位称为弗兰克缺陷。 19肖特基缺陷:当晶格原子扩散到晶体最外层时,这使得晶格中仅残留空位而没有自间隙原子,这种缺陷称为肖特基缺陷。 20位错:当晶体中的晶格缺陷沿着一条直线对称时,这种缺陷称为位错。1 位错包括(刃位错)(螺旋位错)和(位错环) 21非平衡运动:当位错的运动需要借助原子及晶格原位运动时,称为非平衡运动。 22晶界: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结晶方向是的单晶交界处,晶界是可以弯曲的,但在热平衡状态下,为了减少晶界的能量,他们通常是平面状的。 晶体是由全同结构单元周期地、无间隙地无重复构成的 23 电子公有化运动:晶体原子的内壳层由于基本上没有重叠,电子依然围绕原子核运动,而外壳层发生能级重叠,电子不再局限于一个原子,而可从一个原子壳层转到相邻的另一个原子壳层上去,并可以从邻近的原子再转移到更远的原子上去,像这种的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为晶体内所有原子共有的现象。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公式以及全参数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公式以及参数 KT =0.0259ev N c =2.8?1019N v =1.04?1019 SI 材料的禁带宽度为:1.12ev. 硅材料的n i =1.5?1010 Ge 材料的n i =2.4?1013 GaAs 材料的n i =1.8?106 介电弛豫时间函数:瞬间给半导体某一表面增加某种载流子,最终达到电中性的时间,ρ(t )=ρ(0)e ?(t /τd ),其中τd =?σ,最终通过证明这个时间与普通载流子的寿命时间相比十分的短暂,由此就可以证明准电中性的条件。 E F 热平衡状态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E Fi 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重新定义的E Fn 是存在过剩载流子时的准费米能级。 准费米能级:半导体中存在过剩载流子,则半导体就不会处于热平衡状态,费米能级就会发生变化,定义准费米能级。 n 0+?n =n i exp (E Fn ?E Fi kT )p 0+?p =n i exp [?(E Fp ?E Fi )kT ] 用这两组公式求解问题。 通过计算可知,电子的准费米能级高于E Fi ,空穴的准费米能级低于E Fi ,对于多子来讲,由于载流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准费米能级基本靠近热平衡态下的费米能级,但是对于少子来讲,少子浓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费米能级有相对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注入过剩载流子,所以导致各自的准费米能级都靠近各自的价带。

过剩载流子的寿命: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多是单晶材料,单晶材料的电学特性不仅和化学组成相关而且还与原子排列有关系。半导体基本分为两类,元素半导体材料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GaAs主要用于光学器件或者是高速器件。 固体的类型:无定型(个别原子或分子尺度内有序)、单晶(许多原子或分子的尺度上有序)、多晶(整个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周期性),单晶的区域成为晶粒,晶界将各个晶粒分开,并且晶界会导致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衰退。 空间晶格:晶格是指晶体中这种原子的周期性排列,晶胞就是可以复制出整个晶体的一小部分晶体,晶胞的结构可能会有很多种。原胞就是可以通过重复排列形成晶体的最小晶胞。三维晶体中每一个等效的格点都可以采用矢量表示为r=pa?+qb?+sc?,其中矢量a?,b?,c?称为晶格常数。晶体中三种结构,简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原子体密度=每晶胞的原子数每晶胞的体积

半导体物理器件

半导体物理 1、半导体的五大基本特性 答:(1)负电阻温度系数: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2)光电导效应:由辐射引起的被照射材料的电导率改变的现象。 (3)整流效应: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 (4)光生伏特效应:半导体和金属接触时,在光照射下产生电动势。 (5)霍尔效应:通有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在垂直于电 流和磁场的方向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2、简述肖特基缺陷和弗伦克尔缺陷的异同之处。 答:(1)共同点:都是热缺陷(本征缺陷)。 (2)不同点:弗伦克尔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成对出现,晶体体积不发生改变;肖特基缺陷:正离子和负离子空位成比例出现,伴随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只形成空位而无间隙原子。 3、什么是施主杂质?什么是受主杂质?以Si为例说明。 答:Ⅴ族元素在硅中电离时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称此类杂质为施主杂质;Ⅲ族元素在硅中电离时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称此类杂质为受主杂质。 4、什么是本征激发?什么是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的特征是什么? 答: (1)电子从价带直接向导带激发,成为导带电子的过程就是本征激发。 (2)完全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纯净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载流子少,导电性差,温度稳定性差。 5、在半导体中掺入杂质的作用:掺入杂质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半导体中杂质对电阻的影响非常大。掺入微量杂质时,杂质原子附近的周期势场受到干扰并形成附加的束缚状态,在禁带中产生杂质能级,使得电阻大大下降,从而导电性大大提升。 6、阐述深能级杂质的特点。 答:(1)不容易电离,对载流子浓度影响不大; (2)一般会产生多重能级,甚至既产生施主能级,也产生受主能级; (3)能起到复合中心作用,使少数载流子寿命降低。 7、浅能级杂质和深能级杂质对半导体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答:深能级杂质主要是产生复合中心,缩短少数载流子的寿命; 浅能级杂质主要是提供载流子,能够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决定半导体的导电类型。 这两种杂质都能散射载流子,使迁移率减小。 8、解释费米能级及其物理意义。 答:(1)费米能级是半导体中大量电子构成的热力学系统的化学势。 (2)费米能级的意义:在各种温度下,在该能级上的一个状态被电子占据的几率正好是1/2。代表了电子的填充能级高低。(当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也不对外界做功的情况下,系统增加一个电子所引起的系统自由能的变化,等于系统的化学能。)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础知识

9金属半导体与半导体异质结 一、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欧姆接触:通过金属-半导体的接触实现的连接。接触电阻很低。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在未接触时,半导体的费米能级高于金属的费米能级,接触后,半导体的电子流向金属,使得金属的费米能级上升。之间形成势垒为肖特基势垒。 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处,场强达到最大值,由于金属中场强为零,所以在金属——半导体结的金属区中存在表面负电荷。 影响肖特基势垒高度的非理想因素:肖特基效应的影响,即势垒的镜像力降低效应。金属中的电子镜像到半导体中的空穴使得半导体的费米能级程下降曲线。附图: 电流——电压关系:金属半导体结中的电流运输机制不同于pn结的少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决定电流,而是取决于多数载流子通过热电子发射跃迁过内建电势差形成。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加反偏电压时的I-V曲线:反向电流随反偏电压增大而增大是由于势垒降低的影响。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与Pn结二极管的比较:1.反向饱和电流密度(同上),有效开启电压低于Pn结二极管的有效开启电压。2.开关特性肖特基二极管更好。应为肖特基二极管是一个多子导电器件,加正向偏压时不会产生扩散电容。从正偏到反偏时也不存在像Pn结器件的少数载流子存储效应。 二、金属-半导体的欧姆接触 附金属分别与N型p型半导体接触的能带示意图 三、异质结:两种不同的半导体形成一个结 小结:1.当在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加一个正向电压时,半导体与金属之间的势垒高度降低,电子很容易从半导体流向金属,称为热电子发射。 2.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比pn结的大,因此达到相同电流时,肖特基二极管所需的反偏电压要低。 10双极型晶体管 双极型晶体管有三个掺杂不同的扩散区和两个Pn结,两个结很近所以之间可以互相作用。之所以成为双极型晶体管,是应为这种器件中包含电子和空穴两种极性不同的载流子运动。 一、工作原理 附npn型和pnp型的结构图 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集电区掺杂浓度最低 附常规npn截面图 造成实际结构复杂的原因是:1.各端点引线要做在表面上,为了降低半导体的电阻,必须要有重掺杂的N+型掩埋层。2.一片半导体材料上要做很多的双极型晶体管,各自必须隔离,应为不是所有的集电极都是同一个电位。 通常情况下,BE结是正偏的,BC结是反偏的。称为正向有源。附图: 由于发射结正偏,电子就从发射区越过发射结注入到基区。BC结反偏,所以在BC结边界,理想情况下少子电子浓度为零。 附基区中电子浓度示意图: 电子浓度梯度表明,从发射区注入的电子会越过基区扩散到BC结的空间电荷区,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 3 3、1 If were to increase, the bandgap energy would decrease and the material would begin to behave less like a semiconductor and more like a metal、 If were to decrease, the bandgap energy would increase and the material would begin to behave more like an insulat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Schrodinger's wave equation is: Assume the solution is of the form: Region I: 、 Substituting the assumed solution into the wave equation, we obtain: which bees This equation may be written as Setting for region I, the equation bees: where Q、E、D、 In Region II, 、 Assume the same form of the solution: Substituting into Schrodinger's wave equation, we find: This equation can be written as: Setting for region II, this equation bees where again Q、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We have Assume the solution is of the form: The first derivative is and the second derivative bees Substituting these equations into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we find bining terms, we obtain We find that Q、E、D、 For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and the proposed solution, the procedure is exactly the same as abo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We have the solutions for and for 、 The first boundary condition is which yields The second boundary condition is which yields The third boundary condition is which yields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

第七章 光电器件
? ? ? ? ?
本章内容
辐射跃迁与光的吸收 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激光 光探测器 太阳能电池
7.1 辐射跃迁和光的吸收
辐射跃迁
光子和固体内的电子之间有三种主要的相互作用过程:吸收、自 发辐射、受激辐射。如图为在一个原于内的两个能级E1和E2,其 中E1 相当于基态,E2相当于激发态,则在此两能态之间的任何跃 迁 , 都 包 含 了 光 子 的 辐 射 或 吸 收 , 此 光 子 的 频 率 为 ν12 , 而 hν12=E2-E1。 室温下,固体内的 大多数原子处于基态。 此时若有一能量恰好等 于hν12的光子撞击此系 统,则原本处于基态的 原子将会吸收光子的能 量而跑到激发态。这一 过程称为吸收过程。
之前 之后
在激发态中的原子是很不稳定的,经过短暂的时间后,不需要外来 的激发,它就会跳回基态,并放出一个能量为hν12的光子,这个过程即 称为自发辐射[图(b)]。
hυ12
E2 E1 (a ) 吸收
当一能量为hν12 的光子撞击 一原本在激发态的原子时[图c], 此原子被激发后,会转移到基态 ,并且放出一个与入射辐射同相 位、能量为hν12 的光子。这个过 程即称为受激辐射。由受激辐射 所造成的辐射是单色的,因为每 一个光子具有的能量都是hν12 。 同时,此辐射也是相干的,因为 所有的光子都是同相位发射。
光的吸收
如图显示的是半导体中的基本跃迁.当半导体被光照射后,如果光 子的能量等于禁带宽度(即hν=Eg),则半导体会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空 穴对,如(a)所示.若hν大于Eg,则除了会产生电子-空穴对之外,多余 的能量(hν-Eg)将以热的形式耗散,如(b)所示。 以上(a)与(b)的过程皆称为本征跃迁, 或称为能带至能带的跃迁。 另一方面,若hν小于Eg,则只有在禁 带中存在由化学杂质或物理缺陷所造 成的能态时,光子才会被吸收,如(c) 所示,这种过程称为非本征跃迁。
EC Et (c)
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工作过程是自发辐射, 激光二极管则是受激辐射, 光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的工作过程则是吸收。

(a)
(b)
Eg
因 为 光 的 本 征 吸 收 在 hνλc时变得微不足道 截止波长
EV
λc =
1.24 ( μm) Eg
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复习资料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公式: 本征载流子浓度公式: 本征半导体:晶体中不含有杂质原子的材料 半导体功函数:指真空电子能级E 0与半导体的费米能级E f 之差 电子>(<)空穴为n(p)型半导体,掺入的是施主(受主)杂质原子。 Pn 结击穿的的两种机制:齐纳效应和雪崩效应 载流子的迁移率 扩散系数 爱因斯坦关系式 两种扩散机制:晶格扩散,电离杂质扩散 迁移率受掺杂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半导体则是因为自由电子和空穴;绝缘体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其不导电。 空间电荷区:冶金结两侧由于n 区内施主电离和p 区内受主电离而形成的带净正电与负电的区域。 存储时间:当pn 结二极管由正偏变为反偏是,空间电荷区边缘的过剩少子浓度由稳定值变为零所用的时间。 费米能级:是指绝对零度时,电子填充最高能级的能量位置。 准费米能级:在非平衡状度下,由于导带和介质在总体上处于非平衡,不能用统一的费米能级来描述电子和空穴按能级分布的问题,但由于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按能量在各自能带中处于准平衡分布,可以有各自的费米能级成为准费米能级。 肖特基接触:指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在界面处的能带弯曲,形成肖特基势垒,该势垒导放大的界面电阻值。 非本征半导体:将掺入了定量的特定杂质原子,从而将热平衡状态电子和空穴浓度不同于本征载流子浓度的材料定义为非本征半导体。 简并半导体:电子或空穴的浓度大于有效状态密度,费米能级位于导带中(n 型)或价带中(p 型)的半导体。 直接带隙半导体:导带边和价带边处于k 空间相同点的半导体。 电子有效质量:并不代表真正的质量,而是代表能带中电子受外力时,外力与加速度的一个比例常熟。 雪崩击穿:由空间电荷区内电子或空穴与原子电子碰撞而产生电子--空穴对时,创建较大反偏pn 结电流的过程 1、什么是单边突变结?为什么pn 结低掺杂一侧的空间电荷区较宽? ①冶金结一侧的掺杂浓度大于另一侧的掺杂浓度的pn 结;②由于pn 结空间电荷区p 区的受主离子所带负电荷与N 区的施主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是相等的,而这两种带点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的,所以空间电荷区内的低掺杂一侧,其带点离子的浓度相对较低,为了与高掺杂一侧的带电离子的数量进行匹配,只有增加低掺杂一侧的宽度 。 2、为什么随着掺杂弄得的增大,击穿电压反而下降? 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杂质原子之间彼此靠的很近而发生相互影响,分离能级就会扩展成微带,会使原奶的导带往下移,造成禁带宽度变宽,不如外加电压时,能带的倾斜处隧长度Δx 变得更短,当Δx 短到一定程度,当加微小电压时,就会使p 区价带中电子通过隧道效应通过禁带而到达N 区导带,是的反响电流急剧增大而发生隧道击穿,所以。。。。。。 3、对于重掺杂半导体和一般掺杂半导体,为何前者的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试加以定性分析。 对于重掺杂半导体,在低温时,杂质散射起主导作用,而晶格振动散射与一般掺杂半导体相比较影响并不大,所以这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重掺杂半导体的迁移率反而增加;温度继续增加下,晶格振动散射起主导作用,导致迁移率下降。 对于一般掺杂半导体,由于杂质浓度低,电离杂子散射基本可以忽略,其主要作用的是晶格振动散射,所以温度越高,迁移率越小。 4、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有什么不同?对于非简并半导体而言,迁移率和扩散系数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漂移运动是载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定向运动,而扩散运动是由于浓度分布不均,导致载流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定向运动。前者的推动力是外电场,后者的推动力是载流子的分布引起的。 关系为:T k D 0 //εμ= 5、什么叫统计分布函数?并说明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玻色-爱因斯坦、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的区别? 描述大量粒子的分部规律的函数。 ①麦克--滋曼分布函数:经典离子,粒子可区分,而且每个能态多容纳的粒子数没有限制。 ②波色--斯坦分部函数:光子,粒子不可区分,每个能态所能容纳的粒子数没有限制。 ③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晶体中的电子,粒子不可分辨,而且每个量子态,只允许一个粒子。 6、画出肖特基二极管和pn 结二极管的正偏特性曲线;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 两个重要的区别:反向饱和电流密度的数量级,开关特性; 两种器件的电流输运机构不同:pn 结中的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决定的,而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中的电流是由多数载流子通过热电子发射越过内建电势差而形成的。 肖特基二极管的有效开启电压低于pn 结二极管的有效开启电压。 7、(a )5个电子处于3个宽度都为a=12A °的三维无限深势阱中,假设质量为自由电子质量,求T=0k 时费米能级(b )对于13个电子呢? 解:对于三维无限深势阱 对于5个电子状态,对应nxnynz=221=122包含一个电子和空穴的状态 ev E F 349.2)122(261.022=++?= 对于13个电子……=323=233 ev E F 5.742)323(261.0222=++?= 8、T=300k 时,硅的实验测定值为p 0=2×104cm -3,Na=7*1015cm -3, (a)因为P 0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总结 吕游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201212171909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在尊敬的李常青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这门课程,我们按照章节划分,有侧重点的进行了个人重点学习并且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演示,可谓受益匪浅。在以下的部分我将对这学期的课程学习做出总结。 首先,在第一部分,我针对《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做一个总体的概述,谈谈学习完本书后我的个人所得与感想。《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一书是一本有关半导体物理器件理论的入门书籍,它不但包含了诸多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局限性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附带了很多图示和生动的例子,对于一个半导体初学者来说大有帮助。 本书从基础物理讲起,而后转至半导体材料物理,最后讨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第1章先从固体的晶体结构开始,然后过渡到理想单晶体材料。第2章和第3章介绍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物理知识。第4章到第6章覆盖了半导体材料物理知识。其中,第4章讨论了热平衡半导体物理;第5章讨论了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输运现象;第6章主要介绍非平衡过剩载流子。理解半导体的过剩载流子行为对于理解器件物理是至关重要的。第7章到第13章对基本半导体器件物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7章主要讨论pn结电子学;第8章讨论pn结电流-电压特性;第9章讨论整流及非整流金属半导体结和半导体异质结;第10章探讨双极型晶体管。第11章、第12章阐述了MOS场效应管理论;第13章则阐述了结型场效应管。以上便是这本书的简要内容,这些章节之间既有联系又是相互独立的。 从这一部分开始,我将对本人重点学习的章节-第11章MOS场效应晶体管基础-做一个详细的讲解。这一章中,我所重点研究的内容是前两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物理基础,这部分内容与前面的知识关联不太大,只依赖与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pn结的特性。所以,即使你是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半导体知识的初学者,只要用心学习,也是不难理解的。 MOSFET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简称。我们知道,MOSFET是当今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可见学习MOSFET的重要性。其中,MOSFET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称为MOS电容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结构。在本章中,我们首先阐述各种类型的MOSFET,并定性的讨论其电流-电压特性;然后将详细分析这种特性的理论来源以及数学推导过程;此外还将讨论MOSFET的频率特性。 11.1MOS电容 MOS结构的物理性质可以借助比较容易理解的平行板电容器加以说明。下图是MOS电容的结构。其中d是氧化层的厚度,金属栅极的材料是Al,氧化层的材料是 二氧化硅,衬底是晶体硅。 通常情况下,Si基板接地,对于p 型衬底的MOS管,当金属栅极加上正电 压时,称为正偏;而金属栅极加上负电 压时称为反偏。当上面的金属栅被施加 一个负电压,负电荷出现在上面的金属 板上,半导体内产生一个电场,多为多 子的空穴被推向半导体-氧化物表面,形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公式以及参数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公式以及参数 SI材料的禁带宽度为:1.12ev. 硅材料的 Ge材料的 GaAs材料的 介电弛豫时间函数:瞬间给半导体某一表面增加某种载流子,最终达到电中性的时间, ,其中 ,最终通过证明这个时间与普通载流子的寿命时间相比十分的短暂,由此就可以证明准电中性的条件。 热平衡状态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重新定义的是存在过剩载流子时的准费米能级。 准费米能级:半导体中存在过剩载流子,则半导体就不会处于热平衡状态,费米能级就会发生变化,定义准费米能级。 用这两组公式求解问题。 通过计算可知,电子的准费米能级高于,空穴的准费米能级低于,对于多子来讲,由于载流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准费米能级基本靠近热平衡态下的费米能级,但是对于少子来讲,少子浓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费米能级有相对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注入过剩载流子,所以导致各自的准费米能级都靠近各自的价带。

过剩载流子的寿命: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多是单晶材料,单晶材料的电学特性不仅和化学组成相关而且还与原子排列有关系。半导体基本分为两类,元素半导体材料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GaAs主要用于光学器件或者是高速器件。 固体的类型:无定型(个别原子或分子尺度内有序)、单晶(许多原子或分子的尺度上有序)、多晶(整个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周期性),单晶的区域成为晶粒,晶界将各个晶粒分开,并且晶界会导致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衰退。 空间晶格:晶格是指晶体中这种原子的周期性排列,晶胞就是可以复制出整个晶体的一小部分晶体,晶胞的结构可能会有很多种。原胞就是可以通过重复排列形成晶体的最小晶胞。三维晶体中每一个等效的格点都可以采用矢量表示为,其中矢量,,称为晶格常数。晶体中三种结构,简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原子体密度每晶胞的原子数每晶胞的体积 米勒指数,对所在平面的截距取倒数在进行通分,所有平行平面的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