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

·综合医学论坛·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月第19卷第12期207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作者简介:江煜旻(1982.07-),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江煜旻(南京市中心医院/原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 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18)【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后果。
方法:跟踪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32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和总结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更多出现在连续用药8~14.d,单位累积用量多在1.5~2.8.g/kg 范围;所有患者中,26例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发热,体温大多超过38.5.℃高热为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以及血细胞沉降速率提升都属于药物热的评判标准,不过白细胞计数降低并不属于预判参数。
停用该药后,患者体温都在2.d 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男女出现比重无不同,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 >0.05)。
另外所有患者中,有26例患者运用2次以上退热药物后,依旧频繁发热,只有6例患者在发热时没有运用退热药物。
所有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既往史的,及时停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其他31例患者正常使用,直到反复发热3~7.d 后才停药。
所有患者中,停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没有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5例,运用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的11例,改用左氧氟沙星的7例。
而所有患者的体温都在停用药物后,2.d 后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临床运用过程中非常普遍,同时临床效果显著,但是不良反应也偏多,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同患者性别以及年龄关系不大,不过同用药时间,以及单位累积用量关系密切,临床医师必须提升对药物热的认知以及注重程度。
【关键词】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207-02随着耐药菌的递增,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逐步被临床更多的基层医院进行运用,其也是中,以及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治所需药物类型。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
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文献,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综述和分析。
结果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时可出现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四肢抽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血便、急性肾功能不全、心绞痛样反应等不良反应。
结论该药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也较多,应引足够起重视。
【关键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Injection of sodium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adverse reactionsLiao Shengbin,Hua Zhijun, Cao xiume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Ezhou, Ezhou 436 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side effects, for clinical reference. Methods: Search "China Academic Journal" and other relevant documents,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adverse reactions order review and analysis. Results: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may occur urticaria, anaphylaxis, exfoliative dermatitis, limbs twitch, white blood thrombocytopenia and bleeding, acute renal failure, angina-like reaction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in a broad, a significant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is greater, since adequate attention should be cited. 【Key words】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adverse reactions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复方制剂,由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哌拉西林钠和B一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钠组成,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B一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菌、产酶菌所致感染及混合感染[1]。
一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

一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药物热是由于使用某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3]。
临床医生可能对药物引起的皮疹、肝肾损害、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较为熟悉,而对药物热,尤其是不伴有其它不良反应的药物热尚不够重视,易导致误诊误治,个别患者甚至因为不能及时停用致热药物而危及生命。
药物热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并不罕见,许多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药物热发生频率,尤其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3]。
药物热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且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物热与感染性疾病本身引起的发热易混淆,临床上较难判断。
本文介绍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病例,提示临床药师或医师应关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产生药物热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药源性损害事件的发生。
1.病例摘要患者,女,88岁,主诉:“间断发热六天”于2017年12月3日入院治疗。
患者于六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2℃,服用退烧药物(具体药物及用法用量不详)可降至正常,但数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12月2日夜体温38.0℃,口服退热药、罗红霉素、静点氨曲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后体温无下降。
为求明确诊断来我院治疗。
肺CT:“右肺中下叶炎症、左肺上叶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右肺上叶小结节、右侧胸膜肥厚”,急诊以“肺炎”收入我科,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咯血,无呼吸困难,饮食、睡眠、二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及其他物品过敏史。
查体:体温36.0℃,脉搏82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152/68mmHg,一般状态欠佳,嗜睡,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球结膜无水肿充血,睑结膜无苍白,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明显充盈怒张,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粗糙,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82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过敏反应1例

静脉 滴 注 哌 拉 西 林 钠/ 舒 巴坦 钠 致 过敏 反 应 1 例
孙 丽 芳
云南省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云南 曲靖 6 5 5 0 0 0
基 底 动 脉 尖 综 合 征 的 变 异 型 1例 报 告
孙 丽 杰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0
一
2 讨 论
哌拉西林为青 霉 素类广 谱抗 生素 ,主 要通 过干扰 细 菌 细胞壁 的合成而起 抗 菌作用 ,用于铜 绿假 单胞 菌及 多种 敏 感革兰阴性菌所致 的感 染 。舒 巴坦对 奈瑟 菌科 和不 动杆 菌 有抗菌活性 ,且对多 种耐 药菌 株产生 的 1 3一内酰胺 酶 有不 可逆的抑制作用 ,可保护哌拉西林 不被 B一内酰 胺酶水 解 , 从 而增强哌拉西林 的抗 菌活性 。本药静 脉 注射前 必须 先做 参 考 文 献 皮肤 敏感 试验 ,阳性 反应 者禁 用。本药 虽然 过敏 反应 发生 [ 1 ]C a p l a n L R .“ T o p o f T h e B a s i l a r ”s y n d r o m e .N e u o r l o g y 1 9 8 0 ;3 0 :7 2— 7 9 率较 低 ,但在皮试显 阴性后 滴注也 不排 除有 少数 患者 有皮 [ 2 ]F i s h e r C M .T he p o s t e r i o r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 s y n d o r m e C a n J N e u o r l s c i 1 9 8 6 ; 疹 、皮肤 瘙痒 等过敏 反应 ,给临床 护理及 患 者造成 极 大的 1 3: 2 3 2 —9 1 威胁 。 ‘ 对 过敏 体质 的人 ,即使微量 也 可引起 过 敏反应 ,因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5 ) 为过 敏体 质 已产 生相 应 的抗 体 I g E,当微 量抗 原 刺 激机 体 时 ,释放 的组 织胺 、缓 激肽 等一些 过敏 介质 较少 ,被体 内 已蓄积 的抗组胺 类药 物拮抗 而不 发生 反应 ,当再次 大剂 量 输入时 ,所释放 的过敏介 质 已超过 机体 的拮抗 力 而导致 过 免不能及时发现 和抢救 过敏 性休 克。④皮 试 阴性或 多次 使 敏反应 。因此 ,在应 用哌 拉西林 钠舒 巴坦 钠时 应引起 高度 重视和警惕 ,重视 预 防 ,尽 可 能减少 不该 发生 的过 敏反应 用过的患者 ,仍 不能 疏忽 大意 ,用 药后 要仔 细观 察 ,一 旦 和 由此而引发 的 医疗 事故 或 纠纷 。为此 ,笔者 建议 应从 以 发生过敏反应 要立 即停药 ,并给 予相 应处 理。通过 这个 病 下几个方面进行预 防 :①用药前要详 细询 问患者 的用 药史 , 例提示我们医务工作 者应 熟练 掌握 药物 的常见 不 良反应 和 过敏史 ,对青霉素类 、头孢类 或 B一内酰胺 酶抑 制剂 药物 禁忌 ,注重临床思 维 的培养 ,同时具 有发 现 问题和 解决 问 过敏患者禁用 。②用药前应用哌拉西 林钠舒 巴坦钠做 皮试 , 题 的能力 ,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 不能用青霉素或其 它青霉 素类 皮试 代替 ,并 准备 好一 些抢 ( 收稿 日期 :2 0 l 3 . O 1 . 1 0 ) 救措 施。③避免 医疗机构 以外 的场所使 用该类抗 生素 ,以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它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常见病。
虽然这种药物通常很安全,但还是有一些需要特殊关注的事项。
首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前应该检查患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症状。
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在以后不应再使用该药物。
其次,使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一般成人剂量为每次2克,每4-8小时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4g/日,儿童的剂量通常是成人的一半。
老年人的剂量也需要减少,因为他们的肾功能通常较差。
如果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剂量也需要相应调整。
此外,该药物通常需要连续使用5-7天以保证疗效。
此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影响。
例如,如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一同使用,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因此应该避免同时使用。
此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可以增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抗凝作用,可能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
另外,使用止痛药或抗胆碱药物的患者也需要慎重考虑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增加该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特别是对于使用该药物超过7天的患者,应该每隔几天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的监测,以及血液学检查,以确保药物不会对身体产生过度的负担。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能导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或持续的腹泻,应该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同样也应该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最后,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患者还要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项。
例如,应该避免饮酒,因为酒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和副作用;同时也应该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因为该药物可以增加皮肤对阳光的敏感性,容易导致日光性皮炎。
总结起来,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患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2. 注意剂量和频率的控制;3. 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4. 密切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5. 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6.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禁忌事项。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邦达)引起不良反应1例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邦达)引起不良反应1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病例:患者女60岁因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遵医嘱服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通用名:邦达批号:1608159206AB产地: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3.375g/q8h静脉滴注,用药第6天患者自诉大便次数增多,约4-6次/日,不成形,伴轻度的腹痛,大便颜色正常,无其他不适。
次日查大便菌群分析显示:G-杆菌10%、G+球菌80%、G+杆菌10%,考虑为抗菌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即刻停药,换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3天大便恢复正常每日1次。
继续用药一周肺部感染好转出院。
讨论:哌拉西林钠(Piperacillin; PIPC)属酰脲基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大多数质粒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催产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莫根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杆菌、耶尔森菌属、弯曲菌属、阴道加特纳菌。
染色体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弗劳地枸橼酸茵、产异枸橼酸菌、普鲁威登斯菌属、莫根杆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压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属(洋葱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革兰阳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生脓链球菌、牛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色链球菌、C族和G族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MRSA)、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奴卡菌属。
厌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拟杆菌属(二路拟杆菌、二向拟杆菌、多毛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口腔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韦荣球菌属、放线菌属。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

吴民, 朱春梅, 刘建红.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致的不良反应[ J] . 西北药学 杂志, 2010, 25( 1) : 76-77.
[1] 王克爱.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护理[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5(7):952-953. [2] 梁军,雷利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荨麻疹1例[J].医药导报, 2007, 26(9): 1047. [3]裴萌,侯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严重粒细胞减少症1例[J].安徽 医药,2006,10(8):594. [4]张赞玲,尹桃.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白细胞、血小板减 少1例[J].中南药学,2011,4(6):474. [5]卜一珊,信欢,宋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四肢抽搐1例[J].中国医院 药学杂志,2007,27(7):1008. [6] 韩培红,冯国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药业 ,2010,19(7):84-85. [7]吴民,朱春梅,刘建红.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致的不良反应[J].西北药 学杂志, 2010,25(1):76-77.
裴萌, 侯伟.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致严重粒细胞减少症1 例[ J] . 安徽 医药, 2006, 10( 8) : 594.
2、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患女, 32 岁。诊断为右膝外伤, 韧带损伤, 皮肤缺损。 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1日2次, 静脉滴注抗感染。 次日血常规除血红蛋白偏低外,其余均正常,第3d 给予哌 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 1 日3次, 静脉滴注。用药20 d 后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WBC 0.5 *109 L-1, PLT 84 *109 L-1)。随即停用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 给予 升白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 6 d 后血常规基本正常。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吴亚陵,刘佳立,陈 琳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重庆401147)摘要:目前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相关过敏反应多以青霉素皮试结果为依据,原液皮试结果阴性致患者过敏性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近期发生的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原液皮试结果阴性致患者过敏性休克案例进行报道,以期提高医务人员风险警戒意识,即患者无食药过敏史、原液皮试结果阴性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也须严密监测。
关键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过敏性休克;原液皮试阴性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2 0206 01通讯作者:陈 琳。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2017MSXM110)1 病历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右侧腰背部酸痛20+天”于2019年8月19日来院就诊。
查体:体温:36 5℃、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9/90mmHg,示下腹压痛,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0 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 1%,C 反应蛋白:16 83mg·L-1,遂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
初步诊断①女性盆腔炎;②泌尿系感染?患者既往G4P2,2019年1月14日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盆腔粘连分离+盆腔引流术。
否认“肝炎、肾病、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哮喘、癫痫”等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史、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
完善相关检查后,予以静脉抗炎对症治疗。
2019年8月19日16∶40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规格:2 25g,厂家: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0408305)皮试,皮试结果阴性。
19∶19给予NS100mL+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输注,19∶30患者诉全身皮肤瘙痒伴胸闷及呼吸困难,立即查看:患者全身皮肤潮红,面部及颈部见散在皮疹,大汗淋漓,诉头痛伴视物模糊,测血压:63/32mmHg、脉搏:98次/min、血氧饱和度: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救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伤。
结论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迟发型过敏反应;青霉素;护理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的特点。
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是各种抗生素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
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上可分为速发性过敏反应和迟发性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临床最常见多在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后即出现全身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则是皮试阴性后注射数小时或数日出现的一种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出现皮疹。
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皮肤过敏试验为阴性的患者在在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后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现将1例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病例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8岁,主因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伴胸闷1个月入院,既往无过敏史及其他药物与食物过敏史。
诊断为肺炎,遵医嘱给患者做青霉素过敏试验为阴性,予0.9%生理盐水100m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3.375g静点,静点后天出现皮疹,前胸后背为主,
形似“风团”,伴痒感,考虑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致荨麻疹,急停此类药物,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吸氧2l|min,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入壶,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口服,后皮疹消退,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病人反应,未在诉其他不适。
2 讨论
2.1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青霉素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制剂中所含有的高分子聚合体(6-氨基青霉烷酸)、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作为伴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形成全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刺激b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而产生特异性抗体ige。
ige
粘附于某些组织的肥大细胞上及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当机体再次接受类似的抗原刺激时,抗原即与特异性的ige结合,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别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2.2 患者特点
本例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也无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常规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药物在有效期内,产品质量合格。
患者在注射3天后出现皮疹,前胸后背为主,形似“风团”,伴痒感,考虑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致荨麻疹,经对症处理后症
状缓解,诊断为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
3 体会
3.1 仔细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包括是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和其他药物过敏史。
有青霉素过敏史不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慎做青霉素过敏试验。
3.2 严格青霉素过敏试验方法青霉素过敏试验通常以0.1ml(含青霉素20u—50u)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丘及病人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只有过敏试验阴性的方可使用青霉素治疗。
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病人,停药3天后再用,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均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青霉素溶媒要选择0.9%氯化钠溶液,皮试液现配现用。
3.3 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输注青霉素药物后不要离开病房,要时刻有家属陪伴,如有任何异常感觉马上通知医护人员。
另外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及时青霉素试验阴性,在输注药物的过程中仍可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4 加强巡视患者输注青霉素药物的过程中,护士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临床中少数皮试阴性的病例,仍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1],不能认为试验阴性或多次输注青霉素类药物就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并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2]。
发现异常情况,护士保持冷静,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通知医
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护。
3.5 做好心理护理当患者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后,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缓解其紧张的心理,使其积极配合。
4 小结
广大医务人员要增强责任心,及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翠梅,孙香蕾.浅谈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12(12):52—53.
[2] 刘金兰.有效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j].护理研究,2005,19(8):166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