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合集下载

GMP-上海张江

GMP-上海张江

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gmp international GmbH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 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目录项目概况 区域规划概念 总平面设计 景观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 PROJECT SURVEY CONCEPTION OF REGION URBAN PLAN MASTER PLAN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FACEDE DESIGN GREEN BUILDING DESIGN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 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 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 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PERSPECTIVE VIEW ENTRANCE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PERSPECTIVE VIEW DANGUI ROAD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BIRDVIEW PERSPECTIVE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BIRDVIEW PERSPECTIVE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项目概况PROJECT SURVERYgmpInternational GmbH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SITE SATELLITE BILDgmpInternational GmbHZHANG JIANG INTEGRATED CIRCUIT PORT (PHASE IV) PROJECT, SHANGHAI上海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张江集电港四期工程建设地点: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首期开发地块内的1-5、1-6地块,北临龙东大道,南靠丹桂路,东临张东路,西侧是在建剑腾项目建设单位: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用地规划建设要求:1) 1-5地块为M1,1-6地块为M1C6(拟将土地合并为统一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C2C6)。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4.08.01•【字号】沪环评〔2024〕141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局按照园区自评-各区初评-市局抽查的方式对110个产业园区(含重点管控单元以外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产业社区)进行了全覆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本市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要求总体得到有效落实,产业准入、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监测等重点指标落实率逐年提升,但部分园区在企业巡查和档案建立、监测指标全覆盖、整改计划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各区产业园区跟踪评估指标扣分情况见附件1,跟踪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将由各区生态环境局及相关管委会逐一反馈至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

二、评估结果1. 闵行区航天科技产业园2期等8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上(名单详见附件2),符合本市实施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条件。

经园区自愿申报,现核定将相关园区增补为联动园区,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

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可按照《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意见》(沪环规〔2021〕6号)有关规定简化项目环评管理。

2. 已联动的59个园区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等12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下(名单详见附件3),主要存在未全面落实园区环境管理机制建设(一企一档)、日常污染源巡查要求等问题,两年联动实施期满后存在不符合产业园区联动条件的风险。

211056201_张江集电港(四期)

211056201_张江集电港(四期)

项目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丹桂路 999 号设计单位:“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工作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刘宇扬(ALYA )、庄慎、朱捷(AMG )项目建筑师:曹飞乐(ALYA )、田丹妮(AMG )设计团队:王珂一、王珏、王典、杨明喜、林益洪(ALYA )、顾天恩、陈龙、孙闻良、方昱、龚佳佩(AMG )项目类型:办公研发基地面积:193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54700 平方米设计时间:2011建成时间:2016摄影:陈颢、苏圣亮、Herman Mao 张江集电港(四期)ZHANGJIANG IC HARBOUR PHASE IV张江集电港四期华鑫慧天地,由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组成的建筑设计联合团队设计。

项目北侧毗邻龙东大道,东侧为申江路,南邻丹桂路。

园区由18栋多层研发建筑(4/5层)和2栋高层研发建筑(12层)组成。

设计团队通过研究高容量高密度条件下,集中办公园区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的可能性,把原有的工业属性转化为研发办公业态,形成有效的城市更新手段。

混合的建筑类型,不同尺度与不同领域感的公共空间,个性化、差异化的建筑形象在同一个园区内被有效融合地组织在一起,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高品质体验的当代创新园区。

建筑群组生成工作组规划的难点在于在总和容量与建筑占地率之间找到空间布局的最佳模式。

在开发定位上,业主方提出开发独栋式总部办公楼的设想,同时期待12万平方米的容量指标。

在一系列的容量与空间模式研究中,工作组发现,同样条件下,当建筑占地板块越集中、越大的时候,场地余下空间能形成的公共空间就越集中、越大。

反之,当建筑占地板块分裂得越小时,场地余下空间能形成的公共空间就越分散、越平均、越小。

这样的变化规律研究形同研究大陆板块漂移,因此被称为“板块漂移”。

利用这个规律原理,设计团队最后找到了总体公共空间与组团次级开放空间均衡而最佳的状态,使公共空间形成分级,由各个组团之间的大型公共广场作为第一级别的公共空间,多层组团内的广场与通道作为第二级别的空间,由此形成空间的整体体系,创造良好的节奏与多元的氛围。

浅谈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设计及管理

浅谈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设计及管理

浅谈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设计及管理摘要:本文以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为例,对项目的建筑设计及设计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管理方法,力求通过引入明源系统、BIM技术进行辅助管理的方式,使产业园设计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高效。

关键词: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智慧园区、设计管理、BIM技术、明源系统引言: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经信委、市科创办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1月28日,张江集电港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揭牌成立。

张江集电港是集成电路产业最集聚、城市形态最健全、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区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同时,加快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培育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承接设计业重大项目落地,构建国内“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门类最丰富、创新资源最集聚”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

1.项目建设背景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位于上海张江集电港区域内,是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重大项目之一,项目为集成电路产业园提供了约12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用地、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1.7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区,建设集会议、餐饮、住宿、文化休闲、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配套区,成功构建出国内“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门类最丰富、创新资源最集聚、综合配套最完善”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重点项目。

2.上海张江集点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介绍2.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B区2-4地块,总占地面积为57747.7m2,用地性质为商务办公用地。

项目南临2-5地块,属于公共绿地,西临盛夏路,东临张东路,北临规划道路(集电路),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基地的东西向长度为288m,南北向长度为220m。

图1 集电港B区2-4地块效果图2.2功能定位目前,张江的集成电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员工数量逐渐增加,需要新的办公楼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可分割为小面积单元销售的公寓式办公项目,更是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产品。

张江集电港B区临设搭设方案

张江集电港B区临设搭设方案

张江集电港B区3-8研发总部项目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工程名称: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3-8研发总部项目建设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张东路、银冬路口项目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张江集电港B区3-8地块内,东临设计中的规划二路、西临张东路、南靠银冬路、北接3-7项目的公共绿化,总建筑面积为77822.20平方米。

本工程基地内满铺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为6.6米;分5个子项:1#和2#楼为八层研发楼、3#楼和4#楼为五层研发楼,均为框架结构。

其中1#楼建筑高度为36.45M、2#楼建筑高度为32.25M、3#楼建筑高度为23.7M、4#楼为23.85M;本工程地下施工阶段设置三台QTZ80型塔吊,主要考虑地下施工阶段施工场地和材料周转。

进入地上施工阶段采用1#和2#塔吊,3#塔吊拆除。

1#塔吊主要承担1#楼和3#楼的吊装任务,2#塔吊主要承担2#楼和4#楼的吊装任务。

按照规范要求,在塔吊回转半径内各类临设和出路口搭设双层防护棚。

2、编制依据2.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2.2《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3、防护棚搭设布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防护棚的搭设4.1材料及规格要求4.1.1本工程防护棚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的Q235级钢规定,钢管类型为:Ф48*3.5㎜,因现市场无法采购3.5㎜的钢管,故施工现场防护棚采用Ф48*2.75㎜的钢管。

连接件按照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的扣件。

4.1.2钢管、扣件均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4.1.3防护棚采用毛竹制成的竹笆片;4.2防护棚基础4.2.1防护棚基础采用C20硬化地坪浇筑,厚度150,立杆直接置于砼地坪上;4.2.2防护棚基础西周排水设有排水沟,利用施工便道临边排水沟进行排水;4.3立杆4.3.1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布置,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

张江集电港B区3-2地块35kV变电站(3-2,3-6,2-4)配套建设项目

张江集电港B区3-2地块35kV变电站(3-2,3-6,2-4)配套建设项目

上海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造厂房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公开表建设单位上海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名称上海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造厂房项目建设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金斗路666号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粉尘、聚醚。

检测结果噪声dB(A):配料发泡操作位:79.3;断切操作位:73.0;质检室:65.6;转运操作位:79.4;空调巡检位:81.1;切割操作位:80.0;接卷操作位:77.7;环切操作位:79.4;环切接卷操作位:78.6;压缩操作位:78.1;巡检操作位84.6。

化学危害因素:MDI:发泡<0.025 mg/m3,质检0.016 mg/m3,罐区<0.015,研发0.019;粉尘:断切0.70 mg/m3,切割0.77mg/m3,环切3.87 mg/m3。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马天亮、李亚林建设单位陪同人员张前彬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时间现场调查时间:2016.4.13、5.23检测时间:2016.5.23-25评价结论与建议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2、评价结论2.1.采取的总体布局评价本项目办公楼为主体五层局部六层建筑,生产车间二局部设置2层。

生产车间一、空压机房为单层建筑。

但发泡区未与其他区域设置隔断进行分隔布置。

建设单位采取的总体布局及建筑物内功能布置部分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

2.2.采取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主要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主,主要产生有害气体的发泡机和研发作业设置于车间二2层,切割作业设置于底层,空压机单独设置于厂区东北角空压机房内。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的要求。

上广电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广电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广电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09年6月1 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上广电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2) 建设性质:新建房地产业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建设42栋18~26层高层住宅,1所小学、1所中学、2所幼儿园,社区事务设施与治安设施、菜场、社区体育设施等配套公建工程。

(3)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闵行区梅陇镇地区的朱行工业区内,地块为上广电原有厂区,零散分布了10个地块。

地块北靠淀浦河,南临朱梅路,东临沪闵路,西侧是荷花浜。

(4) 项目投资:425,464万元。

2 项目建设与规划相容(1) 本项目在朱行工业区内建设总建筑面积633281平方米的保障性住宅项目,按照行业类别,属于房地产业。

本项目选址外环线以内的区域,主要由高层住宅、学校、幼儿园、地下车库、社区服务中心等组成,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的原则要求。

(2) 本项目由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既解决了上广电集团下属3个厂的债务问题,又为上海市提供了大量经济适用房,其中60平米左右及以下住宅面积总数占总建筑面积的80.1%,符合《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7〕45号)的原则要求。

(3)本项目建成后将提供8360套经济适用房,大约可以满足21686人的住房需求。

项目选址位于外环线内区域,距离徐家汇约6.9公里,距最近的轨道交通一号线车站约2.6公里,周边基础设施较完善。

因此,本项目所在地块符合《上海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2008-2012年)》(沪府发〔2008〕4号)对土地供应方面的要求,同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规划中提出目标的实现。

(4)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布局符合《朱行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S110801)》规定的功能定位。

张江集创路(祖冲之路-银冬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

张江集创路(祖冲之路-银冬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826号张江集创路(祖冲之路-银冬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建设单位: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Ο一五年一月申明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受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张江集创路(祖冲之路-银冬路)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张江集创路(祖冲之路-银冬路)位于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南起银冬路,北至祖冲之路。

张江集电港是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的开发主体,主要负责北到龙东大道,南至高科路,西到申江路,东至芳春路区域内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时肩负为园区入驻客户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的功能。

园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信息技术、项目申请报告软件等相关产业。

集创路(规划二路)属于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二期)内的一条规划城市道路,随着集电港B 区建设的启动,集创路(规划二路)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1.2.1 路线走向张江集创路(祖冲之路-银冬路)位于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南起银冬路,北至祖冲之路。

1.2.2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雨水、污水管道工程及道路交通附属工程。

全长约597.94m ,规划红线宽24,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 。

1.2.3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拟建道路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见表1。

表 1 拟建道路主要工程技术指标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1.2.4 建设周期和投资计划于2016年1月开工,2017年1月竣工;总投资约3536.4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58781万元项目建设单位: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1.1 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选址于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地块东至盛夏路,南至高科东路,西至创新河,北至规划三路。

本地块原为空地,因此对地块无原有环境污染。

目前张江集电港B区内仍有相当的居民住宅,主要集中在规划芳春路、银东路、盛夏路、祖冲之路围成的矩形区域内,一方面居民本身不接受远距离安置(唐镇、孙桥等地区),另一方面目前附近地区无能力接受这部分居民,因此制约了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进一步开发集电港产业区B区,制约了集电港乃至张江的整体发展,因此迫切的需要建设一个动迁基地来满足这部分居民的动迁需求。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8年12月),本项目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专门为集电港B区内的居民作为动迁基地用地。

因此从规划和项目的建成意义来说,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1.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内,项目东至盛夏路,南至高科东路,西至创新河,北至规划三路。

根据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意见(沪张江园区管备[2009]014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造高层商品住宅及共建配套设施。

项目占地面积42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62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262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项目预期竣工时间为2012年3月。

2 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确定项目周边有4个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分别为项目南面的玉兰香苑、项目西侧的创新河,西侧跨申江路的春港丽园以及项目本身的居民楼。

3 环境现状3.1 自然环境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简称张江集电港)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园区之一,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区,紧靠中环线,毗邻风景如画的汤臣高尔夫球场和东郊别墅区,西靠张江居住区,东邻500米宽外环绿化带和高速外环线,南依川杨河自然景观,规划面积约2.91平方公里,规划地铁二号线贯穿其中,北面的龙东大道是连接内环线和浦东国际机场的交通要道。

园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信息技术、软件等相关产业,以期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区。

现累计入驻企业168家,从业人员1万7千余人。

先后有Infosys、AMD、Unisys等国内外知名公司落户。

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集聚集电港。

张江集电港正以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配套服务成为科技领袖集聚之地和创新创业的乐土。

3.2 环境质量(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所在地区常规因子: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中的二级标准;特征因子:氯化氢(HCl)和氨气(NH3)浓度均符合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特征因子氟化物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中的二级标准。

(2)大部分测点昼、夜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4a类标准限值,仅仅地块南侧高科西路侧监测点夜间噪声超标。

(3)根据监测结果,创新河CODcr,pH,DO指标达到Ⅳ类标准,其他指标超过Ⅳ类标准。

4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4.1 声环境影响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设备对周边的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

施工期间必须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和管理,将施工期的噪声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项内部固定噪声源有厨房油烟净化机、地下车库排风机、水泵房内的水泵、高层电梯、变压器、进出小区和地下车库的车辆、空调外机等。

产生噪声的设备在设计时应合理布置其位置,使噪声源离开敏感目标一定距离;在项目设计和安装中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振、隔声和消声等控制措施;车辆进出实行限速和禁止鸣笛。

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可使项目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

4.2 水环境影响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居住期主要产生生活污水,另外还产生少量的地下车库地坪冲洗废水。

生活污水包括一般污水和厨房含油污水,分别源自居民住宅、公建配套设施和商业用房。

地下车库地坪冲洗废水源自车库定期冲洗地坪。

地下车库地坪冲洗废水经沉砂、隔油处理后,采用潜水泵提升至室外污水井,与其他生活污水一期经格栅去除固体物沉淀处理,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445-1997)三级标准后,纳管排放入市政污水管网。

4.3 环境空气影响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在加强管理、优化施工车辆运输路线后,施工扬尘污染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2、营运期: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住宅小区内部存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进出小区和地下车库机动车辆排出的汽车尾气、房屋装修施工过程产生的装修废气、居民厨房排放的油烟废气和垃圾发酵臭气等。

a 进出小区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进出小区的车辆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指挥进出的车辆应及时找到泊位,减少车辆怠速行驶时间,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b 进出地下车库机动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应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02)中的规定,废气排放口设置在绿化地中,每小时换气次数>5~8次/h,并高出地面2.5m,排放口与住宅楼的距离应保持在10m以上,地下车库入口应与周围居民住宅的距离保持8m以上。

建设项目地下车库应使NO x的排放速率低于10.69g/h(根据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规定限值,外推法计算2.5m高排气筒的排放标准),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规定限值。

c 装修废气在居民入住前房屋装修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已经入住的居民构成影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油漆、涂料等挥发性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通过楼道散逸入其他家庭,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同时,只要关闭装修家庭大门,通过窗户通风,这种影响可进一步减少。

d 厨房油烟废气项目营运后,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居民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经脱排油烟机处理后,由集中专用结构烟道排放。

e 垃圾收集站发酵臭气生活垃圾在垃圾收集点的堆放过程会产生发酵臭气。

新建住宅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作业场所应当相对封闭,垃圾渗透液、废气等的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周围环境污染。

垃圾收集点日常操作管理应规范有效,应安装除臭装置或喷洒消毒液等,除臭消毒,防止蚊蝇滋生,确保臭气嗅觉感受达到0级或1级。

4.4 固体废物影响作为商品住宅项目,运行期主要产生生活垃圾,包括小区内居民、商业用房工作人员及小区管理楼内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其次是入住居民装修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商业用房产生的商业垃圾。

居民、公建配套设施和商业用房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应实行分类、分质袋装化处理,集中于垃圾收集点内,由环卫部门每日清运。

落实设计方案,垃圾收集点周围种植绿化。

收集点的作业必须实现其服务区域内居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设有专门的垃圾收集人员,进行及时的收集清理。

4.5 电磁辐射影响建设项目设置1座开关站,4个箱式变电站,建设项目地块内开关站、变电站设置屏蔽装置,并与居住楼之间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其主变方向应与住宅楼距离保持在12m以上,其他方向与住宅楼距离保持在8m以上,建设项目电磁辐射强度较小,通过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和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后,可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的规定和要求。

小区的变电站应当由绿化带遮蔽,减少对开关站附近居民(即1#、2#、3#和13#住宅楼)的影响。

5 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夜间作业须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并公示周围公众;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方式、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封闭施工场地,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固定式硬质围栏;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因运输车辆超载、超速、鸣笛以及野蛮施工等带来的人为噪声污染。

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考虑利用周边卫生设施,将污水纳入周边污水管网;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和地面开挖、水泥铺设等施工活动产生等泥浆水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若干不同规模的简易沉淀池。

环境空气: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严格执行《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施工前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措施防止对散装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施工现场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

6.公众参与通过现场公告以及网上公示等措施,73%的被调查人员对本项目的建设有一定的了解;90%的被调查人员对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态度;6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施工噪声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较巨大;45%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建成后,噪声是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最大影响;73%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与本项目的建设息息相关;79%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影响很大。

网上调查统计结果表示:有效调查记录为27份,其中88.89%的人知道本项目的建设,96.3%的人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1人表示反对,但未明确说明原因。

59.26%的人认为本项目作为住宅小区,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

7.居住区生态适宜性分析本项目的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分为82分,相应于花园住宅区,建设项目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确保人们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设方应加强环境保护,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由于绿色植物对有毒有害气体有吸收作用,对尘埃有阻滞作用,对噪声有隔声、吸声作用,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树木的枝冠能降低风速,使灰尘下降,叶子表面不平,还分泌粘性的油汁和浆汁,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并且大片绿地与非绿地之间会因气温差异产生局部环流,促使污染物稀释扩散,可以对小区附近的局部微气候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建设方应合理布置绿化,充分利用周围道路绿化带的屏障作用,广植高大乔木,选择防尘作用较强的构树、桑树、广玉兰等树种。

8. 建议(1) 地下车库排气筒、垃圾房等小区公建设施应作美观处理;(2) 加强宣传工作,做好生活垃圾的袋装化和分类收集工作;(3) 垃圾收集点专人管理,定期清洗,做好灭蚊蝇和除臭气工作,减少对周围人群办公和生活的影响;(4) 风机、水泵、开关站等设备要派专人管理,定期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5) 建议建立稳定的物业管理机构,保证环保设施和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6) 项目建成后,小区内有较多的车辆进出,建议小区加强车辆疏导工作,减小进出车辆交通噪声对小区居民的影响;(7) 对项目内商业用房功能设置的规划中,建设单位应以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出发,不设置餐饮项目,尽量避免招商文化娱乐、菜市场等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的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