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

合集下载

统计学作业(最终版)

统计学作业(最终版)

统计学第十三小组作业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因素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研究概况......................................................................................................。

.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目的 (2)第二部分方案设计 (2)一、调查方案 (2)二、问卷设计 (2)第三部分数据整理 (4)一、第2第3题:性别和年级………………………………………………………………….。

4二、第4题:选择就业时更关注方面……………………………………………………。

5三、第5题:就业薪酬期望值 (5)四、第6题:就业选择的地区 (6)五、第7题:选择单位性质……………………………………………………………………。

6第四部分数据分析………………………………………………………………………………………………。

7一、对性别进行分析,探究性别对其他变量有没有影响………………….。

…。

7二、对薪酬期望值进行系统分析…………………………………………………………….。

81.分析大学生的总体薪酬期望值......................................................。

.. (8)2.判断薪酬期望值的分布特征……………………………………………………….....。

.93.分析性别对薪酬期望值的影响 (10)4.分析年级对薪酬期望值的影响………………………………………………………。

125.分析期望均值与实际工资的差异……………………………………………………。

14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16第六部分建议 (16)组员分工...........................................................................................................................。

统计学作业整理

统计学作业整理

C. 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确答案:[D ] 4.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总体单位是()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的所有企业 D. 工业企业的工人你的答案:[]正确答案:[C ] 5. A. 社会科学B. 自然科学实质性科学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职工人数 C. 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A,D,]2.案:[A,B,C,] 5. 统计学发展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派有:()A. 政治算术学派B. 社会统计学派C. 重商学派D. 数理统计学派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A,B,D,] 判断题 1.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F ] 2.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F ] 3.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T ] 4. 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F ] 5.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F ] 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单选题 1. 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A. 人口普查B. 经济普查C. 农业普查D. 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你的答案:[]正确答案:[B ] 2. 某家电生产企业为测试X型号产品的抗震力,采用()搜集相关数据资料A. 报告法B. 采访法C. 实验设计法D. 直接观察法你的答案:[]正确答案:[C ] 3. 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 资料是否齐全B. 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 调查项目是否齐全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B ] 4. 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周期性调查你的答案:[]正确答案:[C ] 5. 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D ] 多选题 1. 在第五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 国籍是变异B. 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C. 每个中国公民是调查单位D. 人的年龄是变量E. 全国男性人数是品质标志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B,C,D,]2. 普查是()A. 专门组织的调查B. 经常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全面调查E. 可广泛采用的调查方法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A,C,D,] 3. 对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适宜采用()A. 全面调查B. 经常性调查C. 抽样调查D. 采访法E. 统计报表制度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B,C,D,] 4.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的内容包括()A. 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B. 以经常性的统计报表为主体C. 周期性重点调查为基础D. 周期性普查为基础E. 统计报表、重点调查为补充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A,D,E,] 5. 频率是() A. 概率 B. 各组的次数 C. 非负数 D. 自然数E. 各组的次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C,E,] 判断题 1. 组距扩大,频数就会增加。

统计学(本)作业

统计学(本)作业

1.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C ) A 、12% B 、150% C 、111.11% D 、11.11% 2.时点指标的数值( A )A 、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B 、通常连续登记C 、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D 、具有可加性3.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 C )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等于100% D 、无法确定 4.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B )A 、划分各组界限B 、选择分组标志C 、确定组数D 、确定组距 5.平均指标反映了( A )A 、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特征C 、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D 、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 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 )A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B 、调查的目的不同C 、调查的单位不同D 、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7.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D ) A 、9.2%×8.6%×7.1%×7.5% B 、(9.2%×8.6%×7.1%×7.5%)-100% C 、109.2%×108.6%×107.1%×107.5%D 、(109.2%×108.6%×107.1%×107.5%)-100%8.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B )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 、以上都不对9.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011q p q p ∑∑说明了( B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10.在回归方程y ˆ=a+bx 中,回归系数b 表示( D )A 、当x =0时y 的期望值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量D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量1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A 、职工人数B 、机器台数C 、工业总产值D 、车间数12.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C )。

统计学作业——精选推荐

统计学作业——精选推荐

作业一一、简述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理。

答: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的具体内容是:如果从任何一个具有均值μ和方差σ2的总体(可以具有任何分布形式)中重复抽取容量为n 的随机样本,那么当n 变得很大时,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接近正态,并具有均值μ和方差n2 。

大数定理:我们知道,概率论中用来阐明大量随机现象平均结果的稳定性的定理,是著名的大数定理。

其具体内容是:频率稳定于概率,平均值稳定于期望值。

二、试述正态分布的性质与特点。

——P109答:(1)正态曲线以x=μ呈钟型对称,均值=中位数=众数(2)在x=μ处,概率密度最大;当区间离μ越远,x 落在这个区间的概率越小。

(3)正态曲线的外形由σ值确定。

对于固定的σ值,不同均值μ的正态曲线的外形完全相同,差别只在于曲线在横轴方向上整体平移了一个位置 。

(4)对于固定的μ值,改变σ值,σ值越小,正态曲线越陡峭;σ值越大,正态曲线越低平。

(总之,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是由μ决定的,而正态分布曲线的“高、矮、胖、瘦” 由σ决定的。

)(5)E(X)= μ D(X)= σ2三、简述统计量成为总体参数的合理估计的三个标准——P143答:估计量如果具有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这三个要求或标准,就可以认为这种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合理估计或最佳估计。

如下:1、无偏性。

如果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均值恰好等于被估计的参数之值,那么这一估计便可以认为是无偏估计。

换句话说,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估计量的期望值就是参数本身。

2、一致性。

虽然随机样本和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加时,统计量起来越接近总体参数,满足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该统计量对总体参数是一个一致的估计量。

3、有效性。

估计量的有效性指统计量的抽样分布集中在真实参数周围的程度。

如果估计是无偏的,就可以用估计量的标准差来量度这种集中程度。

标准差越小,估计量的有效性越高。

然而效率总是相对的,没有一种估计量完全有效,完全有效意味没有丝毫抽样误差。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1、 两变量的5次观察值如下:(P78-46) X6 11 15 21 27 Y 69 6 17 12 a 、 绘制这些数据的散点图X 051015202530024681012141618Xb 、 散点图表明x 和y 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答:散点图表明x 和y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 、 计算并解释样本协方差=(40+5+4+35+22)/4=26.5d 、 计算并解释样本相关系数=530/764.7222=0.6932、 考虑下面样本数据的频数分布:(P82-53)组组中值 频数 3~75 4 8~1210 7 13~1715 9 18~22 20 5a 、 计算样本平均数=(5*4+10*7+15*9+20*5)/(4+7+9+5)=13b 、 计算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64*4+9*7+4*9+49*5)/(25-1)=25=53、美国教育部报告大约有50%的在校学生利用学生贷款来帮助支付大学费用。

下面是一个利用学生贷款毕业的学生样本,数据显示的是即将毕业时的典型负债总数,以千美元计。

(P87-61)10.114.8 5.0 10.2 12.4 12.2 2.0 11.5 17.8 4.0a、对于利用学生贷款的学生来说,即将毕业时的平均贷款负债额是多少?=(10.1+14.8+5+10.2+12.4+12.2+2+11.5+17.8+4)/10=10b、方差和标准差各为多少?=(0.01+23.04+25+0.04+5.76+4.84+2.25+60.84+36)/(10-1)=24.6422=4.96414、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抽取n=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并利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P181-18)a、的数学期望是什么?答:的数学期望为总体总体的总体均值200b、的标准差是多少?答: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50/10=5C、的抽样分布是什么?根据中心极限定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当样本容量很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可用正态概率分布近似。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

3.0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

调查结果见book3.01。

要求: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 用Excel 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解: 1)表中数据属于顺序数据。

2)、3)见下图。

3.0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见book3.02。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解:1)按销售收入分组得频数分布表:2)按企业等级分:按企业等级分组 频数累积频数累积 %落后企业 11 11 27.50% 一般企业 9 20 50.00% 良好企业 10 30 75.00% 先进企业10 40 100.00%∑−40 100.00%频数分布表服务质量等级频率 累积 % A 14 14.00% B 21 35.00% C 32 67.00% D 18 85.00% E15100.00%3.0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单位:万元)见book3.03。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解:频数分布表: 直方图:3.04 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见book3.04。

1) 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2) 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 制做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解:1)按升序排序:651 676 685 691 695 698 704 709 717 727 658 677 685 691 695 699 705 710 718 728 661 679 685 691 696 699 706 710 718 729 664 681 688 692 696 700 706 712 719 729 665 681 688 692 696 700 706 712 720 733 666 682 689 692 697 701 707 713 721 735 668 683 689 693 697 701 707 713 722 736 671 683 690 693 698 702 708 715 722 741 673 683 690 694 698 702 708 716 725 747 674 684 691 694 698 703 708 717 726 7492)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按销售额分组 (万元)频数(天) 累积 %20~30 6 15.00% 30~35 6 30.00% 35~40 14 65.00% 40~45 10 90.00% 45~50 4 100.00% 合计40100.00%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 频数(只)累积 % 650~660 2 2.00%660~670 5 7.00% 670~680 6 13.00% 680~690 16 29.00% 690~700 26 55.00% 700~710 18 73.00% 710~720 12 85.00% 720~730 9 94.00% 730~740 3 97.00% 740~750 3100.00%3)用SPSS 制作茎叶图:使用寿命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1.00 Extremes (=<651)1.00 65 . 82.00 66 . 143.00 66 . 568 3.00 67 . 134 3.00 67 . 679 7.00 68 . 1123334 7.00 68 . 5558899 13.00 69 . 0011112223344 13.00 69 . 5566677888899 8.00 70 . 00112234 10.00 70 . 5666778889 6.00 71 . 002233 7.00 71 . 56778894.00 72 . 0122 6.00 72 . 567899 1.00 73 . 3 2.00 73 . 56 1.00 74 . 1 1.00 74 . 7 1.00 Extremes (>=749) Stem width: 10 Each leaf: 1 case(s)3.05 北方某城市1~2月份各天气温的记录数据见book3.05。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统计学A练习题教学班号:学号:姓名:第一章导论一、思考题1、简述(jiǎn shù)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jiǎn shù)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shén me)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tǒngj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shèhuì)经济统计的任务和职能是什么?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9、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10、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11、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xué sheng)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2,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3,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4,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D )。

A,老王今年55岁。

B,钢材 C,宁波至北京机票1480元。

D,公司今年利润50万。

6,某市进行一次零售业质量与价格抽查,其调查单位是( C )。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 B,每一个食品商店 C,每一种零售食品 D,全部零售食品7,某市组织一次物价大检查,要求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则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时间8,规定普查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的( A )。

A,准确性 B,时效性 C,周期性 D,可比性9,对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应采用( D )的方法。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抽样检验10,对现象总体最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要推( D )单位。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11,某市工业企业2004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时间规定在2005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二、填空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问题有自己的特点,即(数量性)、总体性和(变异性)三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作业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统计学第一次作业(2012年3月15日)注意:作业全部为课后习题,请将必要的推导过程写出,不能只写答案。

本次作业共包括前四章的14道题目,个别题目有删减:第一章?统计学的性质1-3答:(1)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公式为:表:历年盖洛普对总统选举的调查结果(n=1500)年度共和党民主党民主党候选人P*(1-P)/n 95%置信度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实际选举结果(%)1960 尼克松49% 肯尼迪51% 51± 肯尼迪1964 戈德沃特36% 约翰逊64% ☆64± 约翰逊1968 尼克松57% 汉弗莱50% 50± 汉弗莱1972 尼克松62% 麦戈文38% 38± 麦戈文1976 福特49% 卡特51% 51± 卡特1980 里根52% 卡特48% ☆48± 卡特(2)注☆:实际选举结果证明错误的置信区间2-2、在中国台湾的一项《夫妻对电视传播媒介观念差距的研究》中,访问了30对夫妻,其中丈夫所受教育X(以年为单位)的数据如下:18 20 16 6 16 17 12 14 16 1814 14 16 9 20 18 12 15 13 1616 2l 2l 9 16 20 14 14 16 16第二章?描述性统计学2-2答:1) 将数据分组,使组中值分别为6,9,12,15,18,21,作出X的频数分布表;解:(1)数据分组如下:表:丈夫所受教育年限X频数分布表(n=30)分组编号组下、上限组中值 X值(年)频数(f)相对频率( f / n )累积频率(%)1 [,) 6 6 12 [,) 9 9、9 23 [,) 12 12、12、13 34 [,) 15 14、14、14、14、14、15、16、16、16、16、16、16、16、16、16 155 [,) 18 17、18、18、18 46 [,) 21 20、20、20、21、21 52) 作出频数分布的直方图;解:(图)丈夫所受教育年限X数据直方图(单位:年;n=30)3) 问年的教育在第几百分位数上13年呢?解:年的教育,累积频率为%,前面有%个样本,所以在第10个百分位数上;13年的教育,累积频率为%,前面有%个样本,所以在第20个百分位数上。

2-62-13答:解:表:美国九十年代两个5年失业率表(假设1990年~1999年总人口稳定)年度失业率(%)X 相对频率f/n X - (X - )2 (X - )2 *f/n19901991199219931994X - (X - )2 (X - )2 *f/n19951996199719981999前5年间:平均失业率(%):=∑X =*+*+ *+*+ * = ;方差:S2 = * ∑(X - )2 * = * =;标准差:S = = ;后5年间:平均失业率(%):=∑X =*+ *+ *+ *+ * = ;方差:S2 = * ∑(X - )2 * = * = ;标准差:S = = ;表:美国九十年代失业率表(假设1990年~1999年总人口稳定,n=10)年度失业率(%)X 相对频率f/n X - (X - )2 (X - )2 *f/n199019911992199319951996199719981999总共10年间:平均失业率(%):=∑X = *+*+ *+*+ *+*+ *+ *+ *+ *=;方差:S2 = * ∑(X - )2 * = * = ;标准差:S = =;比较这三组均值和方差,发现这都与分组情况相关。

分组会影响到均值和方差。

第三章?概率分布3-5答:使用概率树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射击了两次时失败的次数X的概率分布(有总结经验提高命中率)X P(X)(累加过程) P(X)(合计) P(X)累积(%)12 ** + **4888100表:射击了三次时失败的次数X的概率分布(有总结经验提高命中率)X P(X)(累加过程) P(X)(合计) P(X)累积(%)123 **** + ** + **** + ** + ****3-9答:1)求X的概率分布解:表:2004年北京某高校本科新生所拥有的电子邮箱数X概率及其它计算(n= 2820人)X f P(X) X*P(X) ( X - μ)2 (X-μ)2*P(X)0 430 01 4902 7003 4804 2906 4302)求平均电子邮箱数解:3)求标准差解:μ≡ ∑X * P(X) =σ2 ≡ MSD ≡∑(X-μ)2*P(X) =σ =3-12答:1) 样本中至少有一半人是“经常听”的;解:将问题转化为求二项分布n=8,π=,时求k=4时的二项分布右侧尾部累积概率,查P574表,得: P=2) 样本中没有一个人是“不听”的;解:先求二项分布n=8,π=,时求k=1时的二项分布右侧尾部累积概率,查P573表,得:P1=则样本中没有一个人是“不听”的概率为:P2=1 – P1 = 1 – =3) 样本中恰好有3个人是“偶尔听”的。

解:问题转化为计算二项分布n=8,π=,时求k=3的二项分布概率,查P572表,得:Pr (X=3) =3-133-17答:1) Pr (X<,如果=5,=2;解:使用公式将正态分布标准化:Z =Z = ;Pr ( X < ) = Pr ( Z < ) =1- Pr ( Z > )= =2)Pr (X<860),如果=500,=300;解:Z = ;Pr ( X < 860 ) = 1 - Pr ( X > 860 ) = 1 - Pr ( Z > ) = 1 – =3) Pr <X<,如果=10,=;解:Z1 = - 1;Z2= 1;Pr ( < X < )= Pr ( -1 < Z < 1 )= Pr ( Z > -1 ) - Pr ( Z > 1 )= 1 - Pr ( Z > 1 ) - Pr ( Z > 1 )= 1 – 2* Pr ( Z > 1 )= 1 – 2*=4) Pr (10<X<11),如果=,=.解:Z1 = - ;Z2= ;Pr ( 10 < X < 11 )= Pr (- < Z < )= Pr ( Z > - ) - Pr ( Z > )= 1 - Pr ( Z > ) - Pr ( Z > )= 1 ––=3-19答:1) 得分在450~550之间的参赛者的百分比;解:将X1=450、X2=550标准化:Z1 = = = ;Z2 = = = ;问题是求Pr ( 450 < X < 550 );Pr ( 450 < X < 550 ) = Pr ( Z > Z1 ) - Pr ( Z > Z2 ) = Pr ( Z > ) - Pr ( Z > )= – =2) 第75百分位上的得分;解:由Pr ( Z > Z3 ) = 1 – = ,反查正态分布表得知:Z3 = ,则X3 = Z3 * σ + μ = *100 + 410 = 477;3) 第25百分位上的得分;解:由Pr ( Z > Z4 ) = 1 – = > ,可以知道Z4在数学期望的左侧,右侧对称的是Pr ( Z > ),反查正态分布表得知:Z4 = - ,则X4 = Z4 * σ + μ = - *100 + 410 = - 67 + 410 = 343;4) 以上两个四分位数间的间距。

解:四分位差为:477 – 343 = 133第四章?抽样4-7答:解:按照正态近似性定理,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其期望值= μ =,标准误差SE = σ = 3 = 。

先将受教育水平X = 7年、9年,按μ =,SE =对X值进行标准化,得:Z1 = = (- )/ = - 2 Z2 = = / =因此,问题转化为Pr ( 7< X < 9 ) = Pr (Z1< Z < Z2 ) Pr (Z1< Z < Z2) = Pr ( -2 < Z ) - Pr ( Z > ) = 1 - Pr ( X > 2 ) – Pr ( Z > ) = 1 - – = 4-9 4-23 4-24第一章 统计学的性质(1题)1-3、近年来,美国6次总统选举预测情况如下,其中括号内的数表示盖洛普在选举前对1500位选民的民意调查结果(注意:此题目相对书上原题有所删减):1) 答: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公式为:表:历年盖洛普对总统选举的调查结果(n=1500)年度 共和党 民主党 民主党候选人P*(1-P)/n 95%置信度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 (%) 实际选举结果 (%)1960 尼克松49% 肯尼迪51% 51± 肯尼迪1964 戈德沃特36% 约翰逊64% ☆64± 约翰逊1968 尼克松57% 汉弗莱50% 50± 汉弗莱1972 尼克松62% 麦戈文38% 38± 麦戈文1976 福 特49% 卡 特51% 51± 卡 特1980 里 根52% 卡 特48% ☆48± 卡 特2) 对照下面所给出的真正选举结果,对错误的置信区间(即没能把真正的比例 包括在内的)打上星号标志。

第二章描述性统计学2-2、在中国台湾的一项《夫妻对电视传播媒介观念差距的研究》中,访问了30对夫妻,其中丈夫所受教育X(以年为单位)的数据如下:18 20 16 6 16 17 12 14 16 1814 14 16 9 20 18 12 15 13 1616 2l 2l 9 16 20 14 14 16 161) 将数据分组,使组中值分别为6,9,12,15,18,21,作出X的频数分布表;2) 作出频数分布的直方图;3) 问年的教育在第几百分位数上2-6、在2000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有关调查中,某单位20名员工的一个样本表明,他们亲身参加过的与北京申奥有关的活动的件数为3,3,0,1,3,3,5,2,4,0,0,3,6,1,0,7,3,2,1,21) 作频数分布图;2)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3)如果另一单位的20名员工参加活动的件数的均值为,中位数为2,众数为2,那么这个样本参加活动的总数是多少2-13、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如下表:计算以下各期间的平均失业率和标准差:1) 1990~1994的前5年间;2) 1995~1999的后5年间;3) 1990~1999的全部10年间,这一答案与1)、2)的答案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三章概率分布3-5、某战士射击的命中率为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